开放实验教学实践中的思考
对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理解与思考

实验教 学在 培 养 创新 型 、 践 型 人才 中起 着 实 举 足 轻 重 的作 用 。Iz近 年来 , 校 在 校 学 生 数 t] , 高
实验 室 的空间 和资 源 , 高 仪器 设 备 和 实验 场 地 提 的使 用率 , 利 于学 生 自主地 进 行 实 验 活动 。[ 有 4 ]
S n i a o gJt n,Li h n o g,Li e wu i ayn Z uW n
Ab ta t sr c :Th x e i n a e c i g p o lms h v e n s mma ie , t e o e i g lb r t re r h e e p rme t lt a h n r b e a e b e u r d h p n n a o a o is a e t e z p a f r e et e s u e t ’c e t e a i t sf r e n h lto ms wh r h t d n s r a i b l y i o v i m d a d t e i o t n e a d n c s i fo e i g e — mp r a c n e e st o p n n x y
新课改背景下开放实验室的若干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开放实验室的若干思考新课改的背景下,构建中学实验室管理新模式,提高实验室的开放度,特别是如何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提高实验资源的利用效率,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对开放实验室的意义、概念、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作了阐述。
开放实验室新课改科学素养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正在各学科教学中深入展开。
作为教学实践重要基地和学生素质教学重要课堂的实验室,如何构建适应新课改要求的管理新模式,让学校教育装备资源在新课改背景下充分发挥作用,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开放实验室势在必行1.传统实验教学严重滞后于新课改要求传统的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验证和延伸,除了安排教材规定的实验项目外,很少扩展实验项目。
同时由于实验器材、实验时间或其他条件的限制,往往把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小组,一人动手操作实验,其他同学从旁协助或看着实验,而轮不到动手的机会。
更多的是老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内容布置实验,讲解实验内容、原理和步骤,学生按照老师事先安排好的实验步骤和要求按部就班地操作、观察、书写实验报告。
此过程存在“三多三少”,即学生听实验多、看实验多、讲实验多,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少,研究、分析的机会少,自主设计实验的机会更少。
因而,学生的实验技能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往往只懂得教材规定的实验项目的操作步骤,不会自主确定实验课题,不会自主设计实验步骤,更达不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由此可见,传统的实验教学重视传授知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直接束缚了学生想象力的自由发挥,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能动性,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
这与新课改的要求明显不相符合。
2.传统实验室管理模式严重不适应新课改要求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一般都是轮到教学计划安排的实验项目时才对学生开放,其余时间对学生处于关闭状态。
石油化工专业实验室开放式教学实践及思考

实验室的侧重 点不 同, 开放形式分 为三种 。
11 半开放式 。有些实验室还承担着正常 的教学任务, . 课时
动手能力 得到锻炼 ,为学生走 向工作 岗位 奠定了一定 的基
础。
较 多, 全面开放不现实。实验室根据教学安排 , 利用教学空余
时间, 固定时间开放 比较成熟实验室 , 例如油 品化验实验 室 , 开放 内容 主要是小型基础实验 , 实验可重 复性 , 周期短 , 以强 化巩固基础知识为 主, 目的是让学 生熟练掌握油品各项基本 指标 的测试方法等。 1 全天候开放式 , . 2 主要 以科研为主 , 随着学科建设的发展 , 大型仪器设 备的引进 , 以完成更 深更新 的实验 , 可 实验 内容
3 I 2 科技视界 s Nc c E E& T c E HN。L Y V y Vi o ce c c n lg s n i
项 目与 课题
科 技 视 界
21年0 月第 1期 02 6 6
另一部分实验 内容来 自教师课题 , 将教师较成 熟的前沿 性实验 内容 纳入 开放实验 , 对于学生 的培养是 不可多得 的资
一
实验室 开放 , 不仅是实验场 地和时 间的开放 , 更是 教学 内容和教学方法 的改革 , 因此 , 更加需要专 业知识 丰富和实 践技 能过硬 的师资 队伍 .在 开放 性实验学 生与教师 的互动 过程 中 , 随着实验 内容变化和实验难 度加大 , 学生 在实验过 程 中遇 到的新 问题 、 现象 、 数据 、 新 新 新测 试方 法等会 逐步
浙 江海洋学 院位 于浙江省舟 山市 , 毗邻宁波 市 , 而两市
均 被列 为 中国“ 油 战略储备 基地 ” 急需 大量石 油专 业人 石 , 才 , 油化工学 院的办学定位就是 为社会培养应 用型人才 。 石 目前 我院专业 的教学设置 中 , 实践较 少 , 划 内实验 基本是 计 按 部就班 的完成 , 学生兴趣不高 , 对专业 知识和相关 技术技 能很 难掌握 和理解 , 而用人单位 又强调实践 , 重在 能力 。因 此 , 过实验室开 放来弥补学生 实践的不足 , 通 保证 学生有足 够 实践训练 的时 间和空间。在实验开放 的空间里 , 课题 由学
教师教案的开放式问题设计与学生思考力培养

教师教案的开放式问题设计与学生思考力培养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而开放式问题设计是培养学生思考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本文将探讨教师教案中的开放式问题设计,以及如何通过这种设计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开放式问题是指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需要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相对于闭合式问题,开放式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开放式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在制定教案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学科知识结构。
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能力和学科特点,教师可以提出与学习目标相关的开放式问题。
例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探究一个数学定理的证明过程,或者解决一个数学问题的多种方法。
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学生需要动脑思考,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培养了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开放式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科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实验问题,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得出结论。
这样的问题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主动探索和实验的习惯。
同时,学生还能从实践中学会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开放式问题设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社会科学类课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和辩论。
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就某个文学作品的主题或价值观提出开放式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来理解和分析。
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形成独立见解。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解决开放式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形成合理的思考模式和方法。
综上所述,教师教案中的开放式问题设计是培养学生思考力的有效方法。
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朱强夏艳秋浦寅芳(淮海工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摘要:本文结合了我院的开放性实验开设的情况,介绍了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模式和现行开放性实验教学存在的一些弊端.并指出了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及进行实验改革的措施。
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路.供大家共同探讨研究。
关键词: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创新随着高等教育与科研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高等教育已经不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而是在重视加强科学基础的前提下,更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开发。
实验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拓宽学生思路。
提高学生创新、创造、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院2004年在全院开设了开放性实验教学。
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中的不足、不同专业背景学科间的断链现象和学生学习兴趣的阻隔。
打破课程界限,使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能够在业余的时间学习感兴趣的知识及培养他们潜在的实验开拓创新能力。
几年来在我们生物工程实验室为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开办了发酵工程开放性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在开放性实验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了很多弊端,如基础知识、技能的不足.设备操作不熟,工艺条件偏差,实验项目大多是验证性的,实验教学内容同定.不能因材施教等。
要使开放实验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进行开放实验的模式的探索和改革,即如何进行项目的拟定、开放性实验组织、选题、评审、解题等。
为此,本文针对本中心开放性实验进行的探索与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路.供大家共同探讨研究。
一、进行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必要性1.传统实验教学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创新人才的需要实验本身就是探索新知识、新技术的一种方式途径,带有极大的不可知性。
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下,各门课程的实验过于强调各自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大部分课程的实验仍然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实验课大多是老师介绍的实验原理和仪器操作、示范实验操作.学生参照固定实验指导书。
在本科教学实践中开放专业实验室的思考

、
用。
1 . 对教师 开放 是根 本 。由于 自身科 研方 向或 其他原 因 , 往往只有小部分教师清楚大型仪器的原理及应用领域。而 教 师是培 养学 生创 新 能力 的 主力军 ,只有将 先进 的技 术 介 绍 给老师 , 老 师才能在 课堂 上传播 给学 生 。因此学 校要积 极 地 为教 师创造 条件 , 让教 师 自身具 有 创新 意识 , 营造 一种 创 新 的教学 氛 围 , 从 而引导 学生 进行 创新 思 维 、 创新 能 力 的培 养 。同时 , 教师通 过 自身的创新 实践 , 经验 积 累 , 从 而带动 学
生走 向创新 之路 。
宣传组织工作, 使教师和学生都能积极参加。由于参观人数 比较 多 , 可 以合 理 的分 为几批 , 以保 证较 好 的宣讲 效果 。在 参 观 的时候 要做 到不 仅让 参 观者看 到仪 器 ,还要 看 到操 作 过 程 和结 果 , 应 该是 比较生 动 的 过程 , 不应 该 是 “ 开 门一这 是某仪器一结束” 的过程。这段时间内, 除了参观实验室, 可 以组织 相关 仪器 的负 责老 师 和仪器 管理 人员 为 广大 教师 和 学生开 展技 术讲 座 , 将 仪器 的使 用范 围 、 要求 和 注意 事项 等 知识传 授给 他们 , 通 过 和专业 知 识结 合 , 引导大 家认 识和 使 用 大型 仪器 , 走 进专 业 实验 室 。除此 之外 , 为 了增加 参加 者 的兴趣 , 可以在宣讲后设定有奖提问的互动环节 , 或者在实 地参 观时设 计 简单 的动 手环 节 , 让 教 师 和同学 都有 一个 更 加深刻 的印象 。 2 . 与 相关课 程联 系 , 设计参 观性 质 的实验课 。不 论本 科 生还是 研究 生 的实验 课 , 大部 分 都是 比较 基础 的动手 环节 。 但 由于大 型仪器 数量 有 限 , 而且 一般 操作 都 比较 复杂 , 要 独 立操作 都需 经过 专 门 的培训 ,所 以大 型仪 器与 课程 结合 可 以设计 为实 验员 操作 学 生观 看 的“ 参 观性 质 ” 的实验 课 。一 般大 型仪器 都包 含 多个 功能 , 在 实 验演示 之前 , 要求 实验 员 准备 实验 所需 的样 本 、实验 说 明书 等 ,为 了保 证 实验 的效 果, 一个实验小组保证在1 5 人以内, 在可能的情况下 , 准备 不 同的样本 以备讲 解 ,如果 有 的仪器 可 以测量 生活 中的用 品, 建议 实验 者尽 量采 用 , 这 样可 以让 学 生有实 际应 用 的感
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
、
,
,
Hale Waihona Puke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开 放 式 实验教 学 的实践
“ ,
,
,
开 放 式 实 验 教 学 并 不 是 简 单地 打 开 实 验 室 门 就 可 实 现 的 那 只 是 实验 室 的 开
放 而 非 真 正 的 开 放 式 实 验 教 学 要搞好 开 放 式 实验 教 学 需 要 有 整 套 相应 的 措 施 必 须 认 真 做 好 以 下 三 个方 面 的 工 作 ( 1 ) 精 心 设 计 的 实 验 内容 既 然 是 开 放 式实 验 实 验 的 设 计 要 让 学 生 按 三 个 自行 ( 自行 查 阅 文 献 自行 拟 就实 验 方案 自行编程 设 计方案 ) 模式进行 实 验 因而 所选 的 实 验 内容 必 须 具 有 学 科 以 激起 学 生 的 前 沿 性 综 合性 和 应 用 性 相关 的 参 考 文 献 必 须 能 在 最 学 习 积 极性 J 近 的 科 技期 T ~ ? u I n t e m e t 上 较 便利 地 检 索 得到 以 便 让 学 生 提 高 查 寻 和 阅读科技 文 献 的 能 力 因 此 在 开 放 性 实验 教 学 的 探 索 中 我 选择 了 软 件 测 试 B U G 管理 系 统 的 设 计与实 现 通 过 学 院 的 批 准 作 为预 约 型 实验 在 课 余 时 间 进 行 在 软 件 工 程 测 试 过 程 中 通 常测 试 人 员会检 测 出大 量 的 B U G 而 系 统 开 发 人 员 则必 须 地 解 决 这 些 问题 为 了 提 高 系 统 开 发效 率 测 试 人 员与 开 发 人 员之 间 必 须有 个 共 同 的 B U G 管理 平 台 笔 者 所 指 导 的 开 放 性 实 验 软 件 测 试 B U G 管理 系统 的设 计与 实 现 就是 通 过 开 发 个 B U G 管 理 系 统 为 软 件 测 试 人 员和 开 发 人 员提 供 个平 台 虽 然 学 生 在学 习软 件 工 程 这 门 课 程时对 于 软件 测 试 的 概 念有 定 的 理 解 但 是 对 于 软 件 测 试 的 流程 以 及 测试 理 论的 知识 了 解 的 还 是相 当 的 薄 弱 因 此 针 对 这 个情 况 我 们 精 心 设 计 实 验 内容 让 学 生 不 仅 仅 通 过 学 习 到 当前 管理 信 息 系 统 流 行 的 设 计 和 实 现 方 法 并 且 还 能 够 实 际 的 了解 到 软 件 工 程 中有 关 测 试 部 分 的 知 识 拓 宽 他们 的知识 面 激 发 他 们 的 创 新能 力 求知 的欲 望 增 强 他 们 的 实践能 力 ( 2 ) 充 分 开 放综 合实验 室 完全 的 开 放 性 实 验 强 调 学 生 在 实验 过 程 中 的 自主 性 与 探 索性 通 常 的做 法 是 根 币 据 课 程 内容 和 学 科发 展 由教 U 开 发 出 定 数 量 的 研 究 主 题 介 绍 其 基 本研 究 情 况 与 背景 学 生 根 据 自 己 的 兴 趣 自由选 题 并 自 行 查 阅 资料 自行 设 计实 验 方案 独 立 分 析 实 验 数 据 最 终 以 论 文 的 形 式 完成 实验 内 容 从 上 述 内容也 可 以 看 出 我 所 指导 的 开 放 性 实验是 种 完 全 的 开 放 性 实 验 它 不 再 局 限 于 单科 知 识 需 要学 校 开 放 综 合实 验 室 为 其提 供 良好 的研 究 条 件 根 据 学 校 有 关 开 放 实验 的 管 理 办 法 开 放 性 实 验 方 案具 备 可 行 性 与 适 用 性 还 可 以 参 加 立 项 激 发 了学 生 钻研 科研 锻 炼科 学 研 究 的 热 情 因此 学 校 开 放 综 合 实 验 室 则 有 助 于 培 养学 生 的 科技 创 新 能 力 ( 3 ) 合理 安 排 的 指导 方式 开 放 性 实验 的 实 验 过 程 从 头 到 尾 都 是 学 生 自主 决 策 的过 程 强 调 学 生 主 体 的 作 用 实 验 的 内容 时 间 和 方 式 由学 生 自己 决 定 大 到 定 向 选 题 设 计方案 进 行 测试 J 和分 析 测 试 结果 / , ~ lJ 查 阅 资 料 调 试程序 的 错 误 等 在 这 系 列 的过 程 中 学 生 始终
开放实验室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被选拔通过的项 目组由于资助单位和研究 内容不同分别可得到 50 100元 ( 00— 00 国家资
助) 10 10 元 ( 或 00~ 50 学校和学院资助 ) 经费资助。由于场地有限 , 每年 只有 8 个组可以进入 开放实验室 , 其他组则进入指导教师的实验室。被选拔通过的项 目组 , 不管是进入开放实验室
学生在 开 放实验 室 中所做 的一切 ( 包括 实验 内容 、 验 时 间和 实验 方 式 ) 是 自主 的。这 实 都
对于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大的转变。申请到项 目的学生 有较充分的时间系统深入地学 习课题涉及的相关知识 , 包括积极与指导教师交流 , 向其他同学 请教 , 准备相关的实验用品 , 理解掌握相关科研仪器 的操作, 有很多细节的东西都需要他们考
12评 审 .
每年 5月 , 院里会组织一次正式的开题答辩会 , 由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小组成员担任评
委 。提 出申请的每个项 目组推选一名代表 , 就课题的研究 背景、 意义 、 创新点和实施计划等 内 容进行答辩。因场地和资金等原因, 筛选是必须的。开放实验室的项 目申报是每年一期 , 每期
班室人员允许之后 , 学生甚至可 以通宵在开放实验室 中做实验 。学பைடு நூலகம்在开放实验室 中拥有专 用的实验台 , 并可以要求开放实验室的实验技术人员根据他们列 出的清单准备仪器 和药 品。 在暑假里 , 他们一般除了短时间 回家休假以外 , 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实验室里作实验 。开学以后
则主要是利用课余时间和双休 日做实验。
一
年。第一期进人开放实验室的 6 个项 目组是从参加 申请的 1 4个项 目 中筛选 出来的 ; 组 第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讲坛 0
S IN E&T C N L GYIF MATO CE C E H O O OR N IN
2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年
第2 9期
开放实验教学实践中的思考
秦 海鸥 ( 盐城师 范学 院信 息科学 与技术 学 院
江苏
盐城
2 40 ) 2 0 2
【 摘 要】 开放 实验 教 学 是 当前 高校 一 种 全 新 的 实验 教 学模 式 , 推 动素 质 教 育 、 高 学 生 的 实践技 能 具有 重要 意 义 。 各 高 校 在 开放 实验 对 提 但 的具 体 实施 过 程 中存 在 许 多误 区. 使得 开放 实验 的 作 用 未 能得 到 充 分 发 挥 。 者 对 高校 开放 实验 实践过 程 中 出现 的 一 些 问题 从 学 校 、 师 和 学 笔 教
解 实验 教 学 是 高 等学 校 教 学 工 作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是 培 养 高 校 学 用 , 决 较 简单 的实 际 问 题 。 这期 间指 导 教 师 的 指 导 方式 应 该 主 要 是 也 鼓 生 动 手 能力 和 创 新 能力 的有 效 手 段 。 几 年各 高 校 都 非 常重 视 学 生 能 启 发 式 的 , 励 学 生 自 己讨 论 问题 解 决 方 案 。 近 力的培养 , 努力 提 高学 生 的 综 合 素 质 . 因此 实验 教 学 环 节 越 来 越 受 到 第 四 层 次 为学 生 创 新 课题 。 新 课 题 的 选择 完 全 由学 生 团 队 自己 创 指 重 视 。在 近 几 年 的 高校 教 学 改 革 实 践 中 , 涌现 出 了 许多 新 的 实 验 教 学 选 择 , 导 老 师 的作 用 是 评估 课题 的可 行 性 并 协 助 学 生分 析 和解 决 课 方式 和手 段 , 开 放 实验 、 生 创 新 课 题等 。毫 无 疑 问 . 放 实 验 作 为 题 中的 难 点 问题 。创 新 课 题 的选 择 必 须 注 意 多 门课 程 的交 叉 , 得 学 如 学 开 使 在 种 新 的教 学 模 式 .实 现 了学 生从 被 动式 学 习 向 主动 式 学 习转 变 , 对 生 掌 握 综 合 使用 多 种 知 识 和技 能 解 决 相 关 问题 的 能力 。 这个 阶段 主
sg i c nc o t e p o to fq a i d c t n n h mp o e n fsu e t ’pr ci i g s il.Ho v r t r x s u e f e rr n t e in f a e t h r moi n o u l y e u ai ,a d t e i r v me to t d n s i t o a t n k ls c we e , he e e ita n mb r o ro s i h p o e s o o c e e i lme t t n o h s n w d ,ma i g t e r l fo e r c s f c n r t mp e n ai f t i e mo e o k n h oe o p n— e p rme tt a h n a o e n f l a p d x e i n e c i g h s n tb e u l t p e .Th u h r ma e y ea to k s a ay i fs me p o l mso c r i g i h r c i e o p n x e i n s i o l g sa d u i e st sfo 3 a p cs 一 s h os t a h r n t d n s n l ss o o r b e c u rn n t e p a t fo e —e p rme t n c l e n n v r i e r m s e t 一 c o l , e c e sa d su e t, c e i a d p o o e o r s o i g me s r sf r i r v me t n r p s s c r e p nd n a u e o mp o e n .
【 ywod ]pn ep r nsq ai d ctn tahn rcc Ke rso e— xei t u lye uai ;ecigpat e me ; t o i
1引 言 .
基 本 知 识 和 实 践 技 能 的基 础 上 进 行 ,将 几 门 相 关 课 程 的 知 识 综 合 运
生 三 个方 面 进 行 了 分析 和 总 结 . 并提 出 了相 应 的 改 进措 施 。
【 键间 】 放 实验 ; 质 教 育; 学 实践 关 开 素 教
Re e to n Te h ng Pr c i e o e l f c i n o ac i a tc f Op n- Ex e i e t p rm n s
【 b tatA rsn oe — xei ettahn o l e e d f x ei na tahn ncl gsadu iesis I i o ra A s c] t eet p n epr n ec igi acmpe l nw moeo pr tlec igi ol e n nvrie. ts f et r p m s ty e me e t g
QI Ha- u N io ( c o l f n o main S in ea d T c n l g , n h n S h o f r t c c n e h o o yYa c e g ̄a h r nv ri , a c e gC ia2 4 0 ) oI o e c e u ie s yY n h n , h n ,2 0 2 s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