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合集下载

桩基础计算书1

桩基础计算书1
6.教育方针的核心:教育目的。
7.素质教育:73 96-97 241
8.坚持人的全面发展:
A.德育:首要位置
B.智育:核心地位
C.体育
D.美育
9.学制:(学校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及其规则系统
10.我国学校教育从类型上分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11.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趋势: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联系更为密切
B.学制的弹性化、开放性的特征日趋明显
C.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
D.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
E.现代学制逐渐向终身化方向发展
12.《教育规划纲要》(2010年):A.进一步强调了素质教育的战略意义,B.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C.并为此提出了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和坚持全面发展的基本策略。
a.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b.单元(或课题)计划
c.课时计划(教案)
C.上课
基本要求:
a.目标明确
b.内容正确
c.结构合理
d.方法恰当
e.积极性高
f.语言精湛
g.板书有序
h.从容自如
26.学校德育的目的与功能(P211—213)
学校德育最基本、有效的途径:学科教学
27.德育的内容与原则
A.文明习惯与行为规范教育
b.在学校参加规范学习的人
c.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的人
C.独立
a.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b.具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特精神世界的人
16.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
A.生存权
B.受保护权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例题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例题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例题桩基础设计计算书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文件,用于评估和确定桩基础的尺寸、长度和承载能力。

下面是一个例题及其相关参考内容:例题:设计一个单桩基础,直径为0.6m,承载力要求为2500kN,地下水位0.5m,土壤类型为粘土。

步骤1:确定设计桩长根据土壤类型和地下水位,选择适当的桩长计算方法。

参考内容:- 使用管理规程 GB 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的方法计算桩长- 当地下水位低于地面以上1m时,桩长计算公式为L = H + 1.5B + D- 当地下水位高于地面以上1m时,桩长计算公式为L = H + B + D其中,L为设计桩长,H为地下水位深度,B为土壤的冻土深度,D为桩基础埋置深度。

- 根据相关地方标准或规范,确定特定土壤类型下的桩长计算方法,如国家标准DL/T 5044-2006《建筑地基检测与设计规范》的相应规定。

步骤2:计算桩的抗力参考内容:- 根据桩基础的尺寸、土壤类型和设计桩长,查找或计算相应的桩基础抗力表或计算方法,如《桩基础设计手册》等。

- 考虑桩基础在受压和受拉情况下的承载能力,并根据土壤的特性来计算桩的侧阻力、端阻力和摩擦力等。

- 对于复杂或独特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现场试验或数值模拟等方法以获得更准确的桩抗力数据。

步骤3:校核桩基础的承载力参考内容:- 根据设计的承载力要求,计算桩基础的承载力,包括桩身的承载力和桩顶的承载力。

- 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桩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校核,确保桩基础在不同条件下的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 通过安全系数的计算,评估桩基础在不同荷载工况下的安全性。

步骤4:绘制桩基础平面和纵断面图参考内容:- 绘制桩基础平面和纵断面图,清晰地表示出桩的布置、尺寸和埋置深度等。

- 在图纸中注明每根桩的编号和相应的设计参数。

- 根据需要,注明桩基础与其他结构的连接方式和构造细节。

综上所述,这个例题中涵盖了桩基础设计计算书中的关键步骤和参考内容。

工程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工程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工程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系别:土木工程系姓名:盛懋目录1 .设计资料 (3)1.1 建筑物场地资料 (3)2 .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3)2.1 选择桩型 (3)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 (3)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4)3.1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4)4 .确定桩数和承台底面尺寸 (4)5 .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及群桩承载力和 (5)5.1 四桩承台承载力计算 (5)6 .桩顶作用验算 (6)6.1 四桩承台验算 (6)7 .桩基础沉降验算 (6)7.1 桩基沉降验算 (6)8 .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9)8.1 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9)9 .承台设计 (10)9.1 承台弯矩计算及配筋计算 (10)9.2 承台冲切计算 (11)9.3承台抗剪验算 (12)9.4 承台局部受压验算 (12)1. 工程地质资料及设计资料1) 地质资料某建筑物的地质剖面及土性指标表1-1所示。

场地地层条件:粉质粘土土层取q sk=60kpa,q ck=430kpa;饱和软粘土层q sk=26kpa;硬塑粘土层q sk=80kpa,q pk=2500kpa;设上部结构传至桩基顶面的最大荷载设计值为:V=2050kn,M=300knm,H=60kn。

选择钢筋混凝土打入桩基础。

柱的截面尺寸为400mm600mm。

已确定基础顶面高程为地表以下0.8m,承台底面埋深1.8m。

桩长8.0m。

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表1-1编号名称HmW%?kn/m3?°S r e I p I L G sE smpaf akkpaa1-2mpa-11 杂填土 1.8 16.02 粉质粘土 2.0 26.519.020 0.90.8 12 0.6 2.7 8.51903 饱和软粘土4.4 42 18.316.51.01.1 18.5 0.982.711100.964 硬塑粘土>10 17.621.828 0.980.5120.1 0.252.78132572)设计内容及要求需提交的报告:计算说明书和桩基础施工图:(1)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2)确定桩数和桩的平面布置(3)群桩中基桩受力验算(4)群桩承载力和(5)基础中心点沉降验算(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为1.5)(6)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2 .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1)、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确定第4层硬塑粘土为桩端持力层。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图纸)工程计算书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图纸)工程计算书

基础工程计算书桩基础设计1.1设计资料 1.1.1上部结构资料某教学实验楼,上部结构为七层框架,其框架主梁、次梁、楼板均为现浇整体式,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底层层高3.4m (局部10m ,内有10t 桥式吊车),其余层高3.3m ,底层拄网平面布置及柱底菏载见图2.1。

1.1.2建筑物场地资料拟建建筑场地位于市区内,地势平坦,建筑平面位置见图2.2。

建筑场地位于非地震区,不考虑地震影响。

图2.2建筑物平面位置示意图单位:m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 2.1m,根据已有的分析资料,该场地底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建筑地基的土层分布情况及其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2.1表2.1地基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1.2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1.2.1选择桩型因框架跨度大而且极不均匀,柱底荷载大,不宜采用浅基础。

根据施工场地、地基条件以及场地周围的环境条件,选择桩基础。

因钻孔灌注桩水泥排泄不便,为了减小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采用静压预制桩,这样可以较好的保证桩身质量,并在较短施工工期完成沉桩任务,同时,当地的施工技术力量、施工设备及材料供应也为采用静压桩提供了可能性。

1.2.2选择桩的几何尺寸及承台埋深依据地基土的分布,第④层土是较合适的桩端持力层。

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1.0m(>d2),工程桩进土深度为23.1m。

承台底进入第②层土0.3m,所以承台的埋深为2.1m,桩基的有效长度即为21m。

桩截面尺寸选用450m m×450m m,由施工设备要求,桩分为两节,上段长11m,下段长11m(不包括桩尖长度在内),实际桩长比有效桩长大1m,这是考虑持力层可能有一定的起伏以及桩需嵌入承台一定长度而留有的余地。

桩基及土层分布示意图见图2.3. 1.3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本设计属二级建筑桩基,采用经验参数法和静力触探法估算单桩承载力标准值。

根据单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s P 按图1.2确定桩侧极限阻力标准值。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1、研究地质勘察报告地形拟建建筑场地地势平坦,局部堆有建筑垃圾。

、工程地质条件 自上而下土层一次如下:① 号土层:素填土,层厚约为1.5m ,稍湿,松散,承载力特征值a ak KP f 95=② 号土层:淤泥质土,层厚5.5m ,流塑,承载力特征值a ak KP f 65=③ 号土层:粉砂,层厚3.2m ,稍密,承载力特征值a ak KP f 110= ④ 号土层:粉质粘土,层厚5.8m ,湿,可塑,承载力特征值a ak KP f 165= ⑤ 号土层:粉砂层,钻孔未穿透,中密-密实,承载力特征值a ak KP f 280= 1.3、 岩土设计参数岩土设计参数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地基承载力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表2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sk q 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pk q 单位KPa土层编号 土层编号桩的侧 阻力sk q桩的端 阻力pk q土层编号 土层编号桩的侧 阻力sk q桩的端 阻力pk q① 素填土 22 - ④ 粉质粘土 58 900 ② 淤泥质土 20 - ⑤ 粉砂土 75 2000 ③粉砂52-1.4水文地质条件⑴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⑵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4.5m 。

场地条件建筑物所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内无可液化沙土、粉土。

上部结构资料拟建建筑物为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长30m ,宽9.6m 。

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

柱截面尺寸均为400mm 400mm ,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如图所示。

2.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 、承台埋深根据地质勘查资料,确定第⑤层粉砂层为桩端持力层。

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截面为方桩,400mm ×400mm 桩长为15.7m 。

桩顶嵌入承台70mm ,桩端进持力层1.2m 承台埋深为1.5m 。

3.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3.1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Q根据静载力触探法公式:p pk i sik pk sk uk A q l q u Q Q Q +∑=+==4×(×20×+52×+58×+75×+2000×× = KN3.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aRa=K Q uk =248.1444= KN式中安全系数K=24. 确定桩数n ,布置及承台尺寸4.1 桩数n最大轴力标准值,KN F k 2280=初步估算桩数,由于柱子是偏心受压,考虑一定的系数,按规范取~。

(完整版)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完整版)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目录1设计任务 (2)1.1设计资料 (2)1.2设计要求 (3)2 桩基持力层,桩型,桩长的确定 (3)3 单桩承载力确定 (3)3.1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3)4 桩数布置及承台设计 (4)5 复合桩基荷载验算 (6)6 桩身和承台设计 (9)7 沉降计算 (14)8 构造要求及施工要求 (20)8.1预制桩的施工 (20)8.2混凝土预制桩的接桩 (21)8.3凝土预制桩的沉桩 (22)8.4预制桩沉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23)8.5结论与建议 (25)9 参考文献 (25)一、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资料1、某地方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5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

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1m,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

承台底面埋深:D =2.1m。

(二)、设计要求:1、桩基持力层、桩型、承台埋深选择2、确定单桩承载力3、桩数布置及承台设计4、群桩承载力验算5、桩身结构设计和计算6、承台设计计算7、群桩沉降计算8、绘制桩承台施工图二、桩基持力层,桩型,桩长的确定根据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资料,分析表明,在柱下荷载作用下,天然地基基础难以满足设计要求,故考虑选用桩基础。

由地基勘查资料,确定选用第四土层黄褐色粉质粘土为桩端持力层。

根据工程请况承台埋深 2.1m,预选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450㎜×450㎜。

桩长21.1m。

三、单桩承载力确定(一)、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1、根据地质条件选择持力层,确定桩的断面尺寸和长度。

根据地质条件以第四层黄褐色粉土夹粉质粘土为持力层,采用截面为450×450mm的预置钢筋混凝土方桩,桩尖进入持力层1.0m;镶入承台0.1m,桩长21.1 m。

承台底部埋深2.1 m。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Quk可根据经验公式估算:Quk= Qsk+ Qpk=µ∑qsikli+qpkApQ——单桩极限摩阻力标准值(kN)skQ——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N)pku——桩的横断面周长(m)A——桩的横断面底面积(2m)pL——桩周各层土的厚度(m)iq——桩周第i层土的单位极限摩阻力标准值(a kP)sikq——桩底土的单位极限端阻力标准值(a kP)pk桩周长:µ=450×4=1800mm=1.8m桩横截面积:Ap=0.45²=0.2025㎡桩侧土极限摩擦力标准值qsik:查表得:用经验参数法:粉质粘土层:L I=0.95,取qsk=35kPa淤泥质粉质粘土:qsk=29kPa粉质粘土:L I=0.70,取qsk=55kPa桩端土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pk,查表得:qpk=2200 kPa用经验参数法求得Quk1=1.8×(35×8.0+29×12.0+1.0×55) +2200×0.2025=1674.9KN用静力触探法求得Quk2=1.8×(36×8.0+43×12.0+1.0×111) +1784.5×0.2025=2008.4KN3、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并且确定桩数n和桩的布置先不考虑群桩效应,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为:R=Qsk/rs+Qpk/rpR——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设计值,kNQ——单桩总极限侧阻力力标准值,kNskQ——单桩总极限端阻力力标准值,kNpkγ——桩侧阻力分项抗力系数sγ——桩端阻力分项抗力系数p用经验参数法时:查表rs=rp=1.65R1=Qsk/rs+Qpk/rp=1229.4/1.65+445.5/1.65=1015.09KN 用静力触探法时:查表rs=rp=1.60R2=Qsk/rs+Qpk/rp=1647/1.60+361.4/1.60=1255.25KNRz=min(R1,R2)= 1015.09 KN四、桩数布置及承台设计根据设计资料,以轴线⑦为例。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桩基础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承担着支撑建筑物的重要作用。

在设计桩基础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和分析,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的内容,以及其中涉及的一些重要计算。

一、桩基础设计的背景和意义桩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形式,主要用于承载建筑物的重力和水平力。

它通过将桩打入地下,利用桩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和桩端的抗拔力来支撑建筑物。

桩基础的设计需要考虑土壤的性质、桩的类型和尺寸、荷载条件等因素。

二、桩基础设计计算书的内容1. 工程背景和设计要求:介绍工程的背景和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建筑物的类型、土壤条件、设计荷载等。

2. 土壤力学参数的确定:确定土壤的力学参数,包括土壤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等,这些参数将用于后续的计算。

3. 桩的类型和尺寸选择:根据土壤条件和设计荷载,选择合适的桩的类型和尺寸,包括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混凝土桩等。

4. 桩身的承载力计算:根据桩的类型和尺寸,计算桩身的承载力,考虑桩身与土壤的摩擦力和桩身的抗压能力。

5. 桩端的承载力计算:根据桩的类型和尺寸,计算桩端的承载力,考虑桩端的抗拔能力和桩端的摩擦力。

6. 桩基础的稳定性分析:对桩基础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包括桩身的稳定性和桩端的稳定性,确保桩基础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稳定性。

7. 桩基础的变形分析:对桩基础的变形进行分析,包括桩身的弯曲变形和桩端的沉降变形,确保桩基础在设计寿命内的变形满足要求。

8. 桩基础的设计优化: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对桩基础的设计进行优化,包括调整桩的类型和尺寸、增加桩的数量等,以提高桩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三、桩基础设计计算书的重要性桩基础设计计算书是桩基础设计的重要依据,它包含了桩基础设计的各个环节的计算方法和结果。

通过桩基础设计计算书,可以评估桩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指导工程的施工和监测,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桩基础设计计算书的应用桩基础设计计算书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包括建筑物的基础设计、桥梁的基础设计、码头的基础设计等。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1.确定桩的规格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确定第4层粘土为桩端持力层。

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截面为方桩,为400mm ×400mm ,桩长为22米。

承台埋深1.5米 ,桩顶嵌入承台0.1米,则桩端进持力层2.4米。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Q 和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查表内插求值得按静力触探法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p pk i sik pk sk uk A q l q u Q Q Q +=+=∑=4×0.4(24×2.0+14×15+32×2.4)+1600×0.4×0.4=791.68KN取=uk Q 791.68 kNQ 2uk R == 791.62=395kN 3.确定桩数n 及其布置粗估桩数n 为n =F/R=3200/ 395=8.1根取桩数n =9根。

桩距,查表,桩距s=3.0b p =3×0.4=1.2m承台边:a=2×(0.4+1.2)=3.2承台高度h 为1.2m, 桩顶嵌入承台0.1m ,钢筋保护层取150mm ,则h 0=1.2-0.15=1.05m=105mm4.基桩承载力验算∑++=2max max iy x x M n G F N= 3200 3.2 3.2 1.5 20(40050 1.05)1.296 1.2 1.2+⨯⨯⨯+⨯+⨯⨯ = 389+62.8 =451.8kN < 1.2R =1.2×395=474 kN 且nG F N +== 389 < R =395(满足) 5.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由Es1/Es2=3.2/1.9=1.68.z/b=2.5/2>0.5,查表得023θ=。

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应力:()(2tan )(2tan )k c z lb p p p b z l z θθ-=++ 23.2 3.2(342.520 1.5)(3.2230.424)⨯⨯-⨯=+⨯⨯=96.9kpa 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应力:20 1.518.3(10.387)363.6cz σ=⨯+⨯-⨯=kpa 下卧层承载力:363.614.1/4.5czm KN m d z σγ===+ 75 1.214.1(4.50.5)142.68az f kpa =+⨯⨯-=>96.9kpa z p =(满足) 单桩水平力:1/ 5.6k k H H n kN ==(可以)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于桩底的荷载设计值为: 1.35 1.3532004320K F F KN ==⨯=1.35 1.35400540.K M M KN m ==⨯=1.35 1.355067.5K H H KN ==⨯=桩顶竖向设计值:480F N n==KN ()max maxmin 2iM Hh x N N x +=±∑ ()609350254067.5 1.2 1.2480480129.38{4 1.2+⨯⨯=±=±=⨯ 6.承台计算(1) 承台冲切计算:柱对承台的冲切,按下式计算:F 1.35320004320Ii l F N =-=⨯-=∑KN 受冲切承载截面高度影响系数hp β=1冲跨比λ与系数α的计算0000.80.76( 1.0)1.05a h λ===<00.840.880.760.2β==+ ()004b c hp t o a f h ββ⨯+()40.880.40.811100 1.05=⨯⨯+⨯⨯⨯ =4851>Fl角桩向上冲切,110.560.560.5830.20.760.2x βλ===++ ()102/2hp t c a f h ββ+()20.5830.60.8/211100 1.05=⨯+⨯⨯⨯ =1347.5>Nmax=609KN(可以)(2) 承台受剪计算1/408000.93hs h β⎛⎫== ⎪⎝⎭I -I 截面:00.76x λλ==175.1+=λβ=1.75/(0.76+1)=0.994 00h b f t hs ββ=0.93×0.994×1100×3.2×1.05=3416.6 kN >2Nmax=2×609=1218满足要求(3) 承台受弯计算按式计算x 34800.375769.5.i i M N y KN m ==⨯⨯=∑ 60769.5102714.0.90.93001050x s y M A KN m f h ⨯===⨯⨯ 选用1814,=s A 27702mm ,沿x,y 均匀布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系别:土木工程系姓名:盛懋目录1 .设计资料 (3)1.1 建筑物场地资料 (3)2 .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3)2.1 选择桩型 (3)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 (3)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4)3.1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4)4 .确定桩数和承台底面尺寸 (4)5 .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及群桩承载力和 (5)5.1 四桩承台承载力计算 (5)6 .桩顶作用验算 (6)6.1 四桩承台验算 (6)7 .桩基础沉降验算 (6)7.1 桩基沉降验算 (6)8 .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9)8.1 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9)9 .承台设计 (10)9.1 承台弯矩计算及配筋计算 (10)9.2 承台冲切计算 (11)9.3承台抗剪验算 (12)9.4 承台局部受压验算 (12)1. 工程地质资料及设计资料1) 地质资料某建筑物的地质剖面及土性指标表1-1所示。

场地地层条件:粉质粘土土层取q sk=60kpa,q ck=430kpa;饱和软粘土层q sk=26kpa;硬塑粘土层q sk=80kpa,q pk=2500kpa;设上部结构传至桩基顶面的最大荷载设计值为:V=2050kn,M=300kn?m,H=60kn。

选择钢筋混凝土打入桩基础。

柱的截面尺寸为400mm?600mm。

已确定基础顶面高程为地表以下0.8m,承台底面埋深1.8m 。

桩长8.0m 。

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表1-1编号 名称 H m W %? kn/m 3 ? °S reI pI LG sE s mpa f ak kpaa 1-2 mpa -1 1 杂填土 1.8 16.0 2 粉质粘土 2.0 26.5 19.0 20 0.9 0.8 12 0.6 2.7 8.5190 3 饱和软粘土4.4 42 18.3 16.5 1.0 1.1 18.5 0.98 2.71 110 0.964硬塑粘土>1017.6 21.828 0.98 0.5120.1 0.25 2.78132572)设计内容及要求需提交的报告:计算说明书和桩基础施工图:(1)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2)确定桩数和桩的平面布置 (3)群桩中基桩受力验算 (4)群桩承载力和(5)基础中心点沉降验算(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为1.5) (6)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2 .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 、承台埋深1)、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确定第4层硬塑粘土为桩端持力层。

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截面为方桩,为400mm ×400mm ,桩长为8米。

桩顶嵌入承台50cm ,则桩端进持力层1.55米。

承台底面埋深1.8m ,承台厚1m 。

2)、构造尺寸:桩长L =8m ,截面尺寸:400×400mm 3)、桩身:混凝土强度 C30、cf=14.3MPa 4φ16yf=210MPa4)、承台材料:混凝土强度C20、cf=9.6MPa 、tf=1.1MPa3.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1)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Quk当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ppk i sik pk sk uk A q l q u Q Q Q +=+=∑=1.6×(60×1.2+26×4.4+80×1.55)+0.4×0.4×2500=973.44KN(2) 确定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 查表有K=2KQ R uka ==973.44/2=486.72KN 考虑承台效应的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c ak s A f Ra R η+==486.72+0.11×190×(2.2×2.2—4×0.4×0.4)/4=511.87KN4.确定桩数n 、布置及承台的尺寸4.1 桩数n先不考虑承台质量,因偏心荷载,桩数初定为:取桩数 4=n4.2 桩的中心距通常桩的中心距为3~4d =1.2~1.6m 取m S a 4.1=4.3 桩承台设计根据桩的外缘每边外伸净距为0.5d =200mm 则承台长度l 为2200mm 承台宽度b 为2200mm ,承台埋深设计1.8m取承台及上覆土的平均重度20=G γ kN/3m ,则承台及上覆土重 G=2.2×2.2×20×1.8=174.24 kN5.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及群桩承载力和查表可得ηa=0.11考虑承台效应的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k = R a +ηa f a k A c =486.72+0.11×190×(2.2×2.2—4×0.4×0.4)/4=511.87KN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1.2R k=614.24KN群桩承载力设计值和总R =nR=4×614.24=2456.98KN6.群桩中基桩受力验算上部结构传至桩基顶面的最大荷载:V k = 2050/1.35=1518.5KNMk=300/1.35=222.2kn ?m Hk=60/1.35=44.44kn ?m轴心竖向力作用下单桩竖向力 kN R kN n G F N 511.87423.18541692.74=<==+=满足要求作用在承台底形心处的弯矩∑=⨯+=kN M 266.66144.44222.22桩顶受力计算如下:kN x x M n G F N i 518.420.740.7266.6641692.74)(22max max =⨯⨯+=⨯++=∑∑kN y y M n G F N i 327.950.740.7266.6641692.74)(22max min =⨯⨯+=⨯-+=∑∑kN R kN N 614.244511.872.12.1518.42max =⨯=<= 满足要求7.基础中心点沉降验算采用长期效应组合的荷载标准值进行桩基础的沉降计算。

由于桩基础的桩中心距小于6d ,所以可以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最终沉降量。

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下承台底 竖向荷载设计值kN F 2050=基底处压力kPa A G F p 459.552.22.2 1.8202.22.22050=⨯⨯⨯⨯+=+= 基底自重压力kpa d28.81.861=⨯=γ基底处的附加应力kPa d P P 430.7528.8459.550=-=-=γ桩端处的附加应力桩端平面下的土的自重应力c σ和附加应力z σ(04p z ασ=)计算如下:①.在z=0时: =188.11kPa ②.在m z 1.1=时: ③.在m z 2.2=时: ④.在m z 3.3=时 ⑤.在m z 4.4=时 在z=4.4m 处,0.20.167277.0346.19〈==c zσσ,所以本基础取m Z n 4.4=计算沉降量。

z c σσ,的计算结果计算如下表:计算沉降量'S =64.97mm沉降经验系数 1.5=ψ。

短边方向桩数2=b n ,等效距径比5.3=d Sa ,长径比204.08==d l ,承台的长宽比1=BcLc ,查表: 6.12,435.1,750.0210===C C C所以,桩基础最终沉降量'S S e ψψ==mm 20.2164.972074.01.5=⨯⨯ 满足要求8.桩身结构设计计算8.1吊装点桩的截面尺寸为400㎜×400㎜,桩长8米。

因桩的长度不大,桩的吊装及吊立时的吊立布置,采用同一个位置。

吊装点为0.207L ,0.56L 和0.207L 具体见下图8.2 桩身结构设计计算起吊时桩身最大正负弯矩2max0429.0KqL M=,其中动力系数K=1.5;./8.42.1254.02m kN q =⨯⨯=。

即为每延米桩的自重(1.2为恒载分项系数)。

桩身长采用混凝土强度C30, ,/210,/3.1422mm N f mm N f y c ==保护层厚度为mm 35. X 级钢筋,所以:桩身截面有效高度m h 365.0035.04.00=-=桩身受拉主筋2602613652108699.01019.77mm h f M As y s =⨯⨯⨯==γ选用2φ18)261509(22mm mm A S >=,因此整个截面的主筋胃4φ18)1018(2mm A S =6,配筋率为697.0365400804=⨯=ρ%>6.0min =ρ%。

A.桩身强度:R kN A f A f s y c c >=⨯+⨯⨯=+2158.5810182104003.140.852ψ=562.5kN 故满足要求B.桩的箍筋计算:bh w=365/400=0.9125 < 4 应满足025.0bh f V c c β≤025.0bh f c c β=0.25×1×14.3×400×365=521.95 kNV =ql =(0.4×0.4×25)×8=32kN <521.95 kN 满足07.0bh f t =0.7×1.43×400×365=146.146 kN > V可以按构造配筋8@120 ,As =50.32mmmin ,sv ρ=0.24×1.43/210=0.16% bsnA sv sv 1=ρ=(2×50.3)/(400×120)=0.19%>min ,sv ρ 满足 9.承台设计承台底钢筋混泥土保护层成厚度取1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

kN N 0502max =,m kN M ⋅=300max ,kN V 60max =初步拟定承台厚1m 。

9.1 承台弯矩计算及配筋计算: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0,承台是条形,双向配筋相同。

M ∑=300+60×1=360m kN •各桩净反力计算如下:A 桩: ∑∑⨯-=2ia a x x M n F N =kN 383.930.740.7360420502=⨯⨯- B 桩:∑∑⨯+=2ib b x x M n F N =kN 641.070.740.7036405022=⨯⨯+ 平均单桩净反力N=512.5kN✍、承台弯矩计算: 多桩承台的弯矩可在长,宽两个方向分别按单向受弯计算: ✍、承台配筋计算:短向配筋:选配 1414(22154mm A s =)长向配筋:选配 1414(22154mm A s =)9.2 承台冲切计算:1)、柱边冲切: 冲切力:l F =2050KN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hpβ的计算:冲夸比λ与系数α的计算: 2)、角桩向上冲切:9.3承台抗剪验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可按下面公式计算:9.4 承台局部受压验算由于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因此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承台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进行验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