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比赛方案评分细则
微课评分细则

作品
完整
参赛作品必须包含微课视频和微课教学设计。
15
实际效果(10分)
目标
达成
1.能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10
有关说明
微课制作方法或设备(供参考,也可采用其他技术手段)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 + PPT课件;手机拍摄 + 白纸 + 笔(需要用一个支架把手机固定在上方);DV + 白板(黑板);录屏软件(如Camtasia Studio)+数位屏(或手写板) +绘图软件(如SmoothDraw 3);平板电脑;电子白板及类似设备;金达在线微课制作;其他。
5
语言表达(20分)
语言
清晰
教学语言规范清晰,声音洪亮、有节奏感,富有感染力。
10
表达
形象
教学过程主线清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逻辑性和启发引导性强。
10
技术运用(30分)
技术
规范
微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主要教学环节最好有字幕提示等;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字幕用字、符号规范。
附件4:微课评分细则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权重
得分
主题内容
(15分)
选题
选题具备 “小而精”的特点,具备独立性、完整性和示范性。
5
重点
突出
能体现劳动教育选题课程中重点或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能有效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5
现劳动教育的思想性。
5
视频设计(25分)
设计
合理
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组织与编排符合中职学生认知规律;突出生本意识,注重学生劳动素养培养。
微课评分细则

10
6.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调控、引导教学活动效果明显。
5
使用效果
7.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时间、内容、评价安排合理,学习的深度、广度得当。
5
8.学科特色鲜明,学习高效,目标达成度高。
5
9.学生学习热情高、乐探究、感受愉悦。
5
基本素养
10.教态自然;表述流畅;学科语言规范;表达力强。
5
16.教学视频及与其配套的教学资源完整,教学设计、使用说明、学生活动作业详细,便于操作、使用、借鉴、研究、推广。
5
5
11.教师专业扎实,情绪饱满,激情洋溢,思维活跃,师生关系融洽。
5
12.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的时代气息、生活气息浓。
5
13.教师操作信息技术设备熟练,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效果良好。
5
视频质量
14.图像稳定,色彩正常;声音清晰,声画同步;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自然。
5
15.视频有片头,显示标题、作者等信息;主要教学内容和环节字幕说明清楚。
微课评分细则
指 标
评 价 标 准
满 分
目标内容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选点精当,开发价值大;教学立意新颖、深刻,有创新。
10
2.准确传授重点知识,内容科学,叙述完整,说明充分,联系紧凑,教材整合到位。
10
3.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有机整合。
5
过程方法
4.讲练评议等紧紧围绕目标,方法灵活。节奏紧凑,密度合理,容量合适,难易适度,演示规范,反馈及时。
黄龙小学微课比赛评分细则

黄龙小学微课作品评分标准主要项目分块指标具体说明主题内容15分选题(5分)选题具备“小而精”的特点,具备独立性、完整性和示范性。
重点突出(5分)能体现教学中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能有效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内容合理(5分)内容严谨充实,无常识性错误,能反映学科特点。
视频设计25分设计合理(10分)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组织与编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突出生本意思,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方法适当(10分)能根据教学需求选用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合理,教学媒体选择恰当,教学辅助效果好。
形式新颖(5分)构思新颖,富有创意,录制方法与工具可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Pad、录屏工具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语言表达20分语言清晰(10分)教学语言规范清晰,声音洪亮、有节奏感,富有感染力。
表达形象(10分)教学过程主线清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逻辑性和启发引导性强。
技术运用30分技术规范(15分)微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等;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
字幕用字、符号规范。
作品完整(15分)参赛作品必须包含微课视频和创作的文本说明:学生学习起点分析、内容分析、目标分析等。
实际效果10分目标达成(10分)能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微课比赛方案评分细则

规范
(5)
语言标准,声音洪亮、有节奏感,富有感染力。
教学
效果
(50)
形式
新颖
(10)
构思新颖,教学方法富有创意,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类型包括:讲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等。
趣味
性强
(10)
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标
效果与
评价
20分
目标达成
(10分)
能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网上评价
(10分)
依据参赛微课作品发布后受欢迎程度,点击量、投票量等综合评价。
语言表达
20分
语言清晰
(10分)
教学语言规范清晰,声音洪亮、有节奏感,富有感染力。
表达形象
(10分)
教学过程主线清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逻辑性和启发引导性强。
技术运用
30分
技术规范
(15分)
微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等;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字幕用字、符号规范。
作品完整
(15分)
参赛作品必须包含微课视频和创作的文本说明:学生学习起点分析、内容分析、目标分析等。
实际效果
10分
目标达成
(10分)
能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说明
选题
设计
(10)
选题
典型
(5)
主要针对知识点、例题/习题、实验活动等环节进行讲授、演算、分析、推理、答疑等教学选题。尽量“小(微)而精”,建议围绕某个具体的点,而不是抽象、宽泛的面。
微课大赛评分标准

激发人灵魂深处的感情;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哲理蕴含在故事叙事中。
故事的教育性
(12分)
故事能够启发孩子们思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益。
艺术性
20分
故事主题(3分)
能够与故事主题吻合,故事讲述方式扣人心弦。
图片可视化效果
(6分)
文字简洁、生动、有趣,富有哲理。
画面效果(6分)
色彩构图和谐,画面富有美感.
本人同意将作品在全区推广应用。
作者:(签字)
年月日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意见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盖章:
年月日
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厅属单位、有关研发单位评审意见
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有关单位)盖章:
年月日
省级评审委员会评审意见
小组评审
意见
小组长签字:
年月日
网络投票
情况
评审组全体
会议终审意见
组长签字:
年月日
20分
内容科学
(10分)
内容严谨充实,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能反映社会和学科发展.
逻辑清晰(10分)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教学效果
35分
目标达成(15分)
微课必须服务教学,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
选题价值
10分
选题简明
(5分)
针对教学环节中某一知识点、例题/习题、专题、实验活动等作为选题,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教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尽量做到“小而精”,具备独立性、完整性和示范性。
重点突出
(5分)
能突出教学中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能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中小学教师微课作品评分细则

10分
规范实用
(10分)
配套练习题能紧扣微课视频所涉及的知识点,无科学性错误,能较好检测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
效果与评价
5分
目标达成
(5分)
能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5分)
内容严谨充实,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能反映社会和学科发展.
设计与安排
30分
设计合理
(10分)
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组织与编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与学活动有机结合,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方法适当
(10分)
能根据教学需求选用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合理,教学媒体选择恰当,教学辅助效果好.
技术与规范
20分
技钟;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等;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单位。
2.教学需求分析设计说明文档应包括:学习者起点水平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分析等。
结构完整
(5分)
作品必须包含微课视频,以及在微课录制过程中使用到的全部辅助扩展资料:习题等。
中小学教师微课作品
评分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说明
主题与内容
15分
选题简明
(5分)
应选取教学环节中某一知识点、例题/习题、专题、实验活动等作为选题,尽量做到“小而精”,具备独立性、完整性和示范性。
重点突出
(5分)
能突出教学中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能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内容科学
形式新颖
(10分)
构思新颖,富有创意,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Pad、录屏工具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微课比赛方案评分细则

评分标准主要项目分块指标具体说明主题内容15分选题(5分)选题具备“小而精”的特点,具备独立性、完整性和示范性。
重点突出(5分)能体现教学中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能有效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内容合理(5分)内容严谨充实,无常识性错误,能反映学科特点。
视频设计25分设计合理(10分)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组织与编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突出生本意思,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方法适当(10分)能根据教学需求选用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合理,教学媒体选择恰当,教学辅助效果好。
形式新颖(5分)构思新颖,富有创意,录制方法与工具可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Pad、录屏工具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语言表达20分语言清晰(10分)教学语言规范清晰,声音洪亮、有节奏感,富有感染力。
表达形象(10分)教学过程主线清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逻辑性和启发引导性强。
技术运用30分技术规范(15分)微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等;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
字幕用字、符号规范。
作品完整(15分)参赛作品必须包含微课视频和创作的文本说明:学生学习起点分析、内容分析、目标分析等。
实际效果10分目标达成(10分)能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主题与内容15分选题简明(5分)应选取教学环节中某一知识点、例题/习题、专题、实验活动等作为选题,尽量做到“小而精”,具备独立性、完整性和示范性。
重点突出(5分)能突出教学中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能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内容科学(5分)内容严谨充实,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能反映社会和学科发展。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选题设计(10)选题典型(5)主要针对知识点、例题/习题、实验活动等环节进行讲授、演算、分析、推理、答疑等教学选题。
微课比赛方案评分细则

评价
20分
目标达成
10分
能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网上评价
10分
依据参赛微课作品发布后受欢迎程度,点击量、投票量等综合评价;
作品
规范
20
结构
完整
5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作品必须包含微课视频,还应该包括在微课录制过程中使用到的辅助扩展资料可选:微课课件、微课反思等,以便于其他用户借鉴与使用;
技术
规范
10
微课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视频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无杂音、声音与画面同步;
微课件设计要形象直观、层次分明、简单明了,教学辅助效果好;
设计与
安排
25分
设计合理
10分
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组织与编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与学活动有机用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合理,教学媒体选择恰当,教学辅助效果好;
形式新颖
设计
合理
5
应围绕教学或学习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要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问题;
教学
内容
20
科学
正确
10
教学内容严谨,不出现任何知识性错误;
逻辑
清晰
10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规律,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简明易懂;
5分
构思新颖,富有创意,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Pad、录屏工具软件、、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表达与
讲解
2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
20分
目标达成
(10分)
能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网上评价
(10分)
依据参赛微课作品发布后受欢迎程度,点击量、投票量等综合评价。
技术与
规范
20分
技术规范
(15分)
1.微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等;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单位。
2.教学需求分析设计说明文档应包括:学习者起点水平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分析等。
结构完整
(5分)
作品必须包含微课视频,以及在微课录制过程中使用到的全部辅助扩展资料:教学方案设计、课件、习题等。
评分标准
主要项目
分块指标
具体说明
主题内容
15分
选题(5分)
选题具备 “小而精”的特点,具备独立性、完整性和示范性。
重点突出
(5分)
能体现教学中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能有效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内容合理
(5分)
内容严谨充实,无常识性错误,能反映学科特点。
视频设计
25分
设计合理
(10分)
内容科学
(5分)
内容严谨充实,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能反映社会和学科发展。
设计与
安排
25分
设计合理
(10分)
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组织与编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与学活动有机结合,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方法适当
(10分)
能根据教学需求选用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合理,教学媒体选择恰当,教学辅助效果好。
作品完整
(15分)
参赛作品必须包含微课视频和创作的文本说明:学生学习起点分析、内容分析、目标分析等。
实际效果
10分
目标达成
(10分)
能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
选题
设计
(10)
选题
典型
(5)
主要针对知识点、例题/习题、实验活动等环节进行讲授、演算、分析、推理、答疑等教学选题。尽量“小(微)而精”,建议围绕某个具体的点,而不是抽象、宽泛的面。
语言
规范
(5)
语言标准,声音洪亮、有节奏感,富有感染力。
教学
效果
(50)
形式
新颖
(10)
构思新颖,教学方法富有创意,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类型包括:讲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等。
趣味
性强
(10)
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标
作品
规范
(20)
结构
完整
(5)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作品必须包含微课视频,还应该包括在微课录制过程中使用到的辅助扩展资料(可选):微课课件、微课反思等,以便于其他用户借鉴与使用。
技术
规范
(10)
微课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视频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无杂音)、声音与画面同步;
微课件设计要形象直观、层次分明、简单明了,教学辅助效果好。
语言表达
20分
语言清晰
(10分)
教学语言规范清晰,声音洪亮、有节奏感,富有感染力。
表达形象
(10分)
教学过程主线清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逻辑性和启发引导性强。
技术运用
30分
技术规范
(15分)
微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等;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字幕用字、符号规范。
达成
(30)
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说明
主题与
内容
15分
选题简明
(5分)
应选取教学环节中某一知识点、例题/习题、专题、实验活动等作为选题,尽量做到“小而精”,具备独立性、完整性和示范性。
重点突出
(5分)
能突出教学中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能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组织与编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突出生本意思,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方法适当
(10分)
能根据教学需求选用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合理,教学媒体选择恰当,教学辅助效果好。
形式新颖
(5分)
构思新颖,富有创意,录制方法与工具可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Pad、录屏工具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形式新颖
(5分)
构思新颖,富有创意,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Pad、录屏工具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表达与
讲解
20分
语言清晰
(10分)
教学语言规范清晰,声音洪亮、有节奏感,富有感染力。
表达形象
(10分)
教学过程主线清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逻辑性和启发引导性强。
设计
合理
(5)
应围绕教学或学习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要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问题。
教学
内容
(20)
科学
正确
(10)
教学内容严谨,不出现任何知识性错误。
逻辑
清晰
(10)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规律,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简明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