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价值管理 - 新业务价值和内含价值27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寿险业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寿险业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09.07.27•【文号】保监发[2009]84号•【施行日期】2009.07.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保险正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寿险业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保监发〔2009〕84号)各保监局,各人身保险公司:2009年以来,寿险业认真落实全保会“防风险、调结构、稳增长”的要求,在业务结构调整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为进一步深化行业对结构调整这项工作的认识,明确结构调整的原则、方向和评价标准,使结构调整进一步顺利推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深刻认识结构调整的内涵和意义1、结构调整是行业适应外部经济社会环境的必然要求。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仍在持续,国内经济、社会各方面也面临着结构调整的压力,寿险业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发挥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功能是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是转变行业发展方式的重大措施,是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战略性选择。
2、结构调整是保证寿险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结构调整有利于寿险公司适应市场环境变化,通过转变经营方式,优化业务结构,充分发挥寿险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功能,使寿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不断增强,最终实现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3、结构调整是防范风险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
保险监管的职责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结构调整就是为了使保险产品能够不断满足消费者的真实保险需求,促进消费者和公司之间建立起互信关系,从而奠定行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行业综合实力将不断增强,抗风险能力得到提高,进而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以充分保护,行业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二、坚持结构调整的原则和方向4、要坚持结构调整的总体原则。
某寿险公司内部精算报告及价值评估概述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某寿险公司内部精算报告及价值评估概述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附件资产评估专家指引第5号——寿险公司内部精算报告及价值评估中的利用本专家指引是一种专家建议。
评估机构执行资产评估业务,可以参照本专家指引,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其他适当的做法。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将根据业务发展,对本专家指引进行更新。
引言为规范寿险公司价值评估业务,针对寿险公司特点,结合目前实际操作中的部分难点及要点,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组织制定了本专家指引。
本专家指引所指寿险公司是指在中国境内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并依法登记注册的人身保险公司。
本专家指引所指寿险公司内部精算报告是指寿险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和中国保监会相关要求,编报的年度精算报告。
关注寿险公司特点进行寿险公司价值评估需要充分了解其业务特点。
寿险公司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其经营流程与一般企业存在差异。
即其收入在先,成本在后。
公司根据保险事故发生的频率、损失金额、公司费用和利润要求确定保险费率,出售保单,向投保人收取保费,保险事故发生时支付保险金。
如果是寿险公司的年金产品,则在约定的年金领取日支付年金,直至被保险人身故或保险期满。
寿险合同责任准备金是指寿险公司售出的保单中约定的保险责任,在向受益人支付赔偿或给付以前公司提取的偿付准备,它是在任何时候为保证保险给付所需要准备的金额,是对保险单所有人的负债,也是寿险原保险合同的一项主要负债。
会计利润的金额大小与责任准备金水平有关,责任准备金提取额高,则当年利润少;责任准备金提取额低,当年利润多。
基于寿险公司经营特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寿险公司资产构成比例、利润、现金流等都存在较大差异。
内含价值评估在保险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司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忽视对员工的经营理念、专业技能和
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在 “ 绩效挂钩”的考核机制下 ,基层公
司业 务人员和营销人员过分地注重 自身 的经济收入 ,没有把
从事保险工作当作终身的事业 ,缺乏 主人翁意识 ,缺乏爱司 爱 岗和团队协作精神。
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忽略了未来风险对保险公司经 营管理的 影响 。保险公司的经营 目的在于为股东和客户创造持久地价 值。保险公司采用降低保险费率这样的恶性竞争 ,从长远来
关 于企业业绩评 价的方法 总是在不断发展的 ,2 O世纪 9 0年代后期经济增加值 E A指标开始成为公司广泛应用 的 V 业绩衡量指标。简单地讲 .E A是指经过调整的税后经营利 V
润减去该公司现有资产经济价值 的机会成本后的余额。其理 论基础是 :股份公司的最终 目标是实现股东投资价值的最大 化,只有准确衡量公 司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指标才能作 为业绩
长期 以来 ,我国保险业过分强调保费规模 ,以此开展经 营和管理。从规模经济理论而言 ,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会降
低固定成本 ,从 而有利于长远发展 。但是这种经营理念对我 国保险业 的发展却是弊大于利 :随着人们保险意识 的增强 ,
不断有更 多的保 险公 司开业 ,保险公司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 烈 ,而如何 占据 市场份额是摆在各家保险公 司面前 的难题。 般保险公司都 会以保费规模的多少来衡量市场份额 ,这样 很容易出现降低保费费率来增加保费收人的行为,增加 了保
利思想和短期投机行为 ,弱化 企业追求长期战略发展的动
力。
( ) 务结构不合理。一些保险公 司的分支机构 ,忙 1业
于完成上级公司下达的短期考核指标 ,往往着眼于熟悉 的、 见效快的产品销售 ,而实际上这些产 品相对于其他产品是否 能为公司带来更大的价值不得而知。另外 ,目前存在的普遍 现象是销售人员为了获得较高的佣金 ,往往向客户推荐 自己 可以获得高额佣金的产品。由此 ,一些符合市场需求 、有发 展潜力的产品在销售中没有得到足够 的重视。 ( )各级公司 ,各部 门之间职责不清 ,经营绩 效评 估 2 标准不一致 。目前 国内上级公司对下级公 司的管理往往 只是 各项报表统计 、上下发转文件 、去基层 、听汇报 、年 中年末 通过各项报表检查等形式 ,经营管理 中的很多矛盾 和问题难
一年新业务价值和内含价值

一年新业务价值和内含价值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一年新业务价值和内含价值应老大哥老股民先生之邀,我就一年新业务价值和内含价值做一些简单的阐述。
先来说一年新业务价值。
简单假设模型:某个分红型寿险产品,每年向保户分红利率为4%,假设年投资回报率为6%,贴现率为10%。
同时该保单期限为十年。
这是最简单的模型,假设某保户购买10万元的该产品,那么这张保单在10年后能够获得(获得6%的投资收益,并当年给保户分红4%)的十次方的利差。
也就是说当初的十万元保费这个时候已经变成了121899元。
由于假设中没有附加的赔付(死亡等约定赔付等),退还保户10万元,剩余21899元归保险公司。
但是这是10年后的钱,必须贴现到今天才能算今天的价值。
按照假设的10%贴现(保险公司一般按照11%贴现,为了计算简便)后得到元。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这就是这张保单的价值,如果这张保单是2011年销售出去的,我们习惯称之为新业务价值,如果把计算日过去一年的保单全部计算加总,就是我们熟知的一年新业务价值。
当然必须要说,我们假设的模型是最最简单的模型,因为我们必须知道,就一张保单而言,他还具有一定的保障功能,比如该投保客户出现死亡,按照赔付条件,必须给予赔付,那么这一张保单必然是亏损单。
但是在保险精算里面,对于何种年龄、何种性别、过去30年以上的死亡率保险公司一清二楚,我们无须担忧,在保险产品设计之初,只要产品卖出单数足够多,一般情况下就必然是要赚钱的。
上述产品卖出的第一年(2011年),新业务价值计算值为元。
但是如果2011年该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达到7%,到了2012年,改产品的有效业务价值就会变成100000×【()+(的9次方-1)/的9次方】。
具体大家再行计算。
这里面需要说明的是为什么第一年实现的4000元利差不能计入利润,因为该保单没有到期,不能确认为利润。
只有一张保单到期才能计算利润,这就是保险公司为什么讲不能通过净利润来估值的重要原因。
保险公司的内含价值(中国平安)

正常经营全年净资产0.64+0.39+1.22+1.22-0.45=3.47,
年报净资产:11.57+3.47+1.15=16.17
内含价值:27.36
留待年报验证
后验证
09年净资产是11.57 10年16.17,增加39.7%
2、按内含价值2.7-3.5倍:股价在73.87-95.76
平安稳含的利好:房地产投资价值重估,PE投资项目和深发展交叉销售贡献,但都要5-10较长时间体现。其中房产和PE靠以前累积的项目,大幅领先同行,相信过几年后,投行再给平安估值时,会提到上面,然后再给平安比同行更高的溢价8月末,A股市场的三大保险业巨头相继交出半年期成绩,在当前低迷的资本市场面前,保险股消费属性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三大保险公司在衡量新业务发展方面的重要指标一年期新业务价值的表现上迥然不同。 新业务价值是衡量保险公司业务长期可持续性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在报告期间销售的新保单在签单时的价值。包括新业务预期续保和预期合同变动的价值。计算新业务价值时,应当考虑持有要求资本的成本。银河证券分析师许力平指出,保单缴费方式、缴费期限以及销售渠道都会影响保险公司新业务价值,期缴产品比趸缴产品对新业务价值贡献更大,营销渠道要比银保渠道销售的保单新业务价值更高,保单缴费期限延长也会增加新业务价值。 A 平安 迅猛增长44% 平安的新业务表现相当抢眼,一串漂亮的数字超出不少机构预期,使得多家分析机构对平安的前景看好。首年保费增长52.1%,一年新业务价值增速高达44%,华泰证券分析,平安证券全年的一年新业务价值至少要达到30%的增速。快速增长的新业务促成平安上半年规模保费收入达到931.25亿元,同比增长25.98%。银河证券分析师许力平认为,“平安在最近几年扩张速度非常快,主要压力还是来源于过去积累的一些高利率保单,必须依赖新保单收入来消化。”除此之外,寿险市场第二梯队泰康、新华的步步追赶也促使平安发力增加保费收入。 平安一年新业务价值增速远远超过规模保费增速说明平安新业务的开拓是“质”“量”双优。质的提高来自于业务结构的优化。从渠道看,利润率较高的个人业务渠道占比提高5.8%,占比达到78.8%。个险规模保费增长35.9%,催化一年新业务价值迅速增长。从缴费期限看,去年以趸缴保费贡献为主,而今年上半年期缴业务占比有了明显上升。从产品结构上,分红险取代万能险成为主打险种。除了结构上的优化以外,平安的销售能力提高也是促成新业务价值增长的重要因素,最显著的表现是件均保费提高,人均产能提高。 B 太保 稳步提升18% 中国太保继续稳步提升的趋势,一年新业务价值增长18%,表现也不俗。在新业务的推动下,上半年太保寿险总保费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尤其是分红险,增长速度最快,同比增速达到73%。不过也有市场相关分析人士认为,相对于新保保费53%的增速,太保一年新业务价值的增速差强人意。对此,许力平认为,“主要原因是依赖银保业务,银行业务中很多是趸缴产品,趸缴产品在为公司创造长期性的业务收入方面表现逊色很多。”据记者资料统计,上半年太保银保渠道增速高达92%,营销渠道的增速只有19%。营销渠道业务占比从2009年的将近五成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38%。除了渠道结构不合理外,缴费期限也呈现短期化趋势,缴费10年及以上的传统和分红型新保业务收入相比上年下降18.4%,中短期趸缴分红产品的比重上升。 C 国寿 调整中增长10.9% 中国人寿的一年期新业务价值增长较为缓慢,同比增长仅10.9%,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首年保费收入增长仅9.4%,这也导致中国人寿的市场份额出现一定下滑。 虽然中小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市场第二梯队的崛起给寿险巨头带来了冲击,但是银河证券分析师许力平指出,“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增长缓慢主要还是受业务结构调整的影响。2008年以来保监会要求调整保险公司的业务结构,注重长期可持续性发展,中国人寿的调整力度是最大的。但是中国人寿的调整节奏有些缓慢,导致新业务保费收入增长缓慢。” 在资本市场表现糟糕的情况下,新业务带来的利润就成为挽救公司净资产下降的救命稻草,在如此缓慢的保费增长状况下,国寿上半年归属于股东的每股净资产比2009年年末下降了9.2%。 尽管中国人寿业务结构调整比较缓慢,但也取得一定成绩,突出的表现就是新业务价值增长速度超过首年保费增速。国寿的业务结构也的确朝更均衡、合理的方向发展:保单期限延长,10年期及以上首年期缴保费的比重达到27%,期缴率提高,首年期缴保费占新保保费的比重有所上升。 不过, 许力平指出,只有在公司经营持续稳定的情况下,新业务价值预期未来才可以为保险公司带来利润,但在短期内,新业务价值越高,并不意味着公司利润越高。平安2010年报预测和估值
寿险公司价值衡量与管理

Minimum capital Requirement (MCR)
最低偿付能力资本
Risk margin 风险边际
Technical
provision (TP)
Best estimated
Liability 最佳估计负债
IFRS 4 Phase II Balance Sheet
Intangible asset (IFRS 9 or others) 无形资产
现有渠道
客户数据分析和管理 创造和发挥品牌价值
新渠道
MCEV关注于股东在现有业务上的价值的衡量,对新公司来说 ,股东价值的成长大部分来源于未来新业务价值
MCEV通过衡量现有业务的价值以及信息披露和提高可比性, 将其他判断留给市场投资者,而管理者管理的是股东的所有价值, 而不仅仅是MCEV
新设立公司的费用风险Business risk
MCEV所度量的风险为产品和业务线上的风险,不包括Corporate strategy risk 新设立的保险公司需要投入大量的费用到分支机构开设,系统、人员、场地,成立初期最大的风险为业务
发展与费用预算不匹配带来的费用风险 保险公司的费用结构*
一般管理费用占总保费约6% 其中薪资福利48%
渠道直接费用占总保费约11% 其中佣金手续费约占60%
核心是按照市场一致性原则来计量以上各项,详情请见附件
价值的衡量—为何选择MCEV
考察一个简单的例子
内含价值和市场一致性内含价值对风险的考量方法是不同的
资产:100股票(预期投资收益率7%) 负债:80(利息5%) 股东权益:20 贴现率=? 8% 内含价值=(107-84)/(1+8%)=21.3
销 2售00 量
一年新业务价值和内含价值

一年新业务价值和内含价值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一年新业务价值和内含价值应老大哥老股民先生之邀,我就一年新业务价值和内含价值做一些简单的阐述。
先来说一年新业务价值。
简单假设模型:某个分红型寿险产品,每年向保户分红利率为4%,假设年投资回报率为6%,贴现率为10%。
同时该保单期限为十年。
这是最简单的模型,假设某保户购买10万元的该产品,那么这张保单在10年后能够获得(获得6%的投资收益,并当年给保户分红4%)的十次方的利差。
也就是说当初的十万元保费这个时候已经变成了121899元。
由于假设中没有附加的赔付(死亡等约定赔付等),退还保户10万元,剩余21899元归保险公司。
但是这是10年后的钱,必须贴现到今天才能算今天的价值。
按照假设的10%贴现(保险公司一般按照11%贴现,为了计算简便)后得到元。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这就是这张保单的价值,如果这张保单是2011年销售出去的,我们习惯称之为新业务价值,如果把计算日过去一年的保单全部计算加总,就是我们熟知的一年新业务价值。
当然必须要说,我们假设的模型是最最简单的模型,因为我们必须知道,就一张保单而言,他还具有一定的保障功能,比如该投保客户出现死亡,按照赔付条件,必须给予赔付,那么这一张保单必然是亏损单。
但是在保险精算里面,对于何种年龄、何种性别、过去30年以上的死亡率保险公司一清二楚,我们无须担忧,在保险产品设计之初,只要产品卖出单数足够多,一般情况下就必然是要赚钱的。
上述产品卖出的第一年(2011年),新业务价值计算值为元。
但是如果2011年该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达到7%,到了2012年,改产品的有效业务价值就会变成100000×【()+(的9次方-1)/的9次方】。
具体大家再行计算。
这里面需要说明的是为什么第一年实现的4000元利差不能计入利润,因为该保单没有到期,不能确认为利润。
保险公司价值管理 - 新业务价值和内含价值

内含价值
337,596
177,460
85,266
新华保险 4,172 56,870
内容简介
• 新业务价值和内含价值的重要性 • 新业务价值 (Value of New Business))
– 新业务价值的定义 – 提升新业务价值的途径
• 内含价值 (Embedded Value)
– 内含价值的定义 – 内含价值的计算 – 提升内含价值的途径
5年期期交产品 首年保费: ¥100 ANP: ¥100
保单年度末
1
利润
-50
现值 @ 10%
-45
ANP的算法 趸缴 = 10% 的保费 其他 = 100% 的年化保费
2
3
4
5
33
33
33
33
27
25
23
20
新业务价值 = 50
= ∑[ PV of (DE t) @ RDR ]
新业务价值利润率
= VONB / ANP = 50 /
保险公司价值管理 - 新业务价值和内含价值
2013年5月
内容简介
• 新业务价值和内含价值的重要性 • 新业务价值 (Value of New Business)
– 新业务价值的定义 – 提升新业务价值的途径
• 内含价值 (Embedded Value)
– 内含价值的定义 – 内含价值的计算 – 提升内含价值的途径
有效业务产生的税后利润的现值
12
内含价值 - (2)内含价值的计 算
预期 回报
EV 营运损益
经济假设 变化
投资回报 差异
营运假设 变化
营运经验 差异
VONB
投资回报 调整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