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版本(空白表格)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表格版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一件需要洗涤的衣物。 老师准备:水盆,洗衣粉、肥皂等。
教学设计
个性化修改
(一)、设计问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每天穿的干净整洁的衣服是谁洗的?引导学生 畅谈感受,引出问题。
(二)、模拟体验,总结方法。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洗涤衣物的方法和感 受,在不用水和洗涤剂的情况下摸拟衣物的手洗衣过程。
1、学生欣赏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比较一下,与自己的想法 有什么不同?
2、学生说完后,说说手捏泥碗的方法、步骤及注意点。教师注 意补充和纠正。并适时板书。
3、具体操作步骤:
(1)团泥团;
(2)抠洞捏凹;
(3)修齐边口;
(4)用有齿刀刮光碗的内外壁;
上课时间
(四)、总结交流,畅谈收获。
洗涤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检查评价,同时,引导 学生介绍自己洗衣服的过程、获得的经验和遇到的困难等。
(五)、课下延伸,感恩父母。
让学生回到家中后,亲自为父母手洗一件衣服,表达对父母的 爱和感激之情。
作业设计
跟妈妈学习洗衣物的方法,学会洗一件衣服。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通过讨论了解技术应用于生产制造、电力、医药、办公、科 研、娱乐等各行各业。)
二、探究学习,评议技术产品
1、出示插图,思考:这些产品满足了人们什么需求和愿望?
学生讨论回答
2、想一想,说一说:
认识图片上三种书包。
各种书包有什么不同?哪种书包好,为什么?
生思考交流。
自学“知识窗”的内容。
三、动手实践体验,开展社会调查
教学内容
我是家庭小主人第课时
教学目标
1、是学生认识到学做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爱劳动的意识和 品质。
2024版教案格式空白模板

形成性评价策略及实施过程记录
观察记录
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观察学生的表 现,包括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度、
作业完成情况等,并记录下来。
对话交流
老师与学生进行定期的对话交流, 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困难和需求, 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阶段性测试
在每个学习阶段结束后,进行小测 验或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该阶段 知识的掌握情况。
有所收获。
过程与方法目标描述
阐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应采 用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自主 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 力,通过小组讨论、实验等方 式开展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方向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营造积极、和谐的学 习氛围。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和人生观,关 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堂小结回顾重点内容
小结方式
通过归纳总结、提问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加深记忆和理解。
回顾内容
重点回顾新知识点的概念、原理、应用等方面,同时强调易错点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 系。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
启发式、探究式等现代教学方法应用
01
02
03
启发式教学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01
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感受,积极与学生沟通交
流。
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02
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鼓励合作与竞争
03
通过小组合作、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
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05 评价方式与标准 制定
精编人教版八年级上英语全套教学设计(表格版)

精编人教版八年级上英语全套教学设计(表格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名称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 1 所属教材目录八年级上教材分析本单元的语言目标是表达“频率”。
以“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为话题展开教学活动。
Section A通过“谈论做运动的频率”,通过听力、对话练习、小调查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如何询问及表达有关频率的内容(做运动的频率,日常活动的频率,学习的频率等)。
本单元安排学习课余时间的各项活动,以及初步认识和使用频率副词,为进一步使用频率副词和动词短语做语言知识上的准备。
根据教材,首先要让学生学习描绘生活中课余活动中的短语表达,再学会使用频率副词,再通过听力和小对话小调查等活动练习使用频率副词描述课余时间的活动安排,从而教育学生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合理分配好自己的课余活动,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学习者和一个拥有好的生活习惯的人。
学情分析经过七年级的英语学习,大多数学生已经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具备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英语表达上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但是不论是我的学生还是这个年龄段的其他的学生,都有个学英语的弊端,就是不爱开口说英语,在英语对话和小组活动中极易偷懒,喜欢用中文组织活动,所以老师就需要尽量把活动难度降低,把活动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而本课的活动中,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过了一些关于活动的动词短语,例如watch TV等,具备一定的词汇积累,同时这个话题与学生的日常活动密切相关,容易引起学生参与的热情,那么在后面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就可以积极参与,合作,从活动中感知频率副词的使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谈论日常活动和活动的频率和次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体验合作价值,认识交流意义,在教师指导下学会自主归纳“How often do you....”的答语,学会正确做事;掌握本课话题的写作技巧。
英语教学设计空白表格

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
课 型 新授 :
学校:中普 主备人:梁梅 小学
总课时:6
分课时:第 6 课时
知识目 能够听、说、读、写本课时四会单词: sandwich, sald, hamburger, tea 等单词 教 标 学 目 标 能力目 能在创设的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句型 What would you 标 like to eat? I’d like…谈ink tea. ② 教师把生词写在黑板上, 带领学 生读几遍, 然后让学生分组比赛读、 分男女生读。 (2) 教师拿出食物图片,与学生进 行对话,如: T: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S1? S1: I’d like …, please. T: Here you are.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S2? S2: I’d like …, please. (3) 第一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 生跟着录音读。 (4) 第二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 自己练习 拼读单词
6
做游戏 《单词接 龙》
习题练习
生快速说出单词的拼写和意义。 2. 利用单词卡片,一竖排为一组, 进行单词接龙。 3. 句子接龙 把全班学生分成八大组,每组 的第一位学生问第二位学生: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第 四.课堂 小结 二位学生说:“I’d like …”,并问第 三位学生“What do you like to eat?”,以此类推。 (四)课堂小结 师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 学生说一说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以 及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五)反馈检测 复习本课 时单词 完成作业
9
准的内容。 1、让学生回忆知道的食品安全事 件,让学生明白,虽然一切食品是 我们喜爱的,但一定要在安全卫生 的前提下方可使用。 2、 学生讨论交流后, 教师适时渗透: 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健康和 身体安全,我们特制定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3、 让学生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能够在 生活中能够更加理智的选择食品。
《三峡》教学设计(表格)

自
主
学
习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一、助学资讯
1.作者简介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年少时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
2.背景链接
③虽乘奔御风(虽:古义:即使;今义:表转折,虽然)
6.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飞奔的马,动词做名词。)
②空谷传响(空谷:在空荡的山谷里,名词做状语。)
③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朝、暮”是名词作状语,译为“在早晨、在晚上”)
④回清倒影(清:清波,形容词用作名词)
7.翻译下列句子
①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译文: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
⑥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极高的山峰上,大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松柏;悬在空中的泉水和瀑布在峰峦间飞速冲荡,更显出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充满无限趣味。
⑦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①自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或王命急宣(有时)
②或
或以钱币乞之(有的,有的人)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
③疾
疾恶如仇(憎恨)
沿溯阻绝(断绝)
④绝绝 多生怪柏(极,最)
哀转久绝(断绝,消失)
5.古今异义
①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时。今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②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古义:是一个动词“至”和一个介词“于”,此处译为“到了”。今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
教学设计表格(模板)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模板(表格)(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表格)(模板)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数学》第五册第四章《分数的应用》详细内容:本章主要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 学生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步骤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有2/3块蛋糕,小红有1/4块蛋糕,他们一起吃,还剩下多少蛋糕?”引发学生思考,引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
2.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教师通过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步骤。
(2)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教师通过讲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步骤。
(2)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七、作业设计(1)1/2 + 1/3(2)3/4 1/6答案:(1)1/2 + 1/3 = 5/6(2)3/4 1/6 = 7/122. 应用题:小明有2/3块蛋糕,小红有1/4块蛋糕,他们一起吃,还剩下多少蛋糕?答案:1/4块蛋糕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数学》第五册第四章《分数的应用》详细内容:本章主要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4 平平安安回家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表格表)

《4 平平安安回家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交通事故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引出课题。
二、认识交通标志和设施(一)认识交通标志1.教师出示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图片,如红绿灯、人行横道标志、禁止停车标志等,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这些标志的名称和含义。
2.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交通标志。
3. 游戏:“交通标志我知道”。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些交通标志卡片,让学生进行抢答,说出卡片上交通标志的名称和含义。
答对最多的小组获胜。
(二)认识交通设施1.教师出示一些交通设施的图片,如人行天桥、地下通道、护栏等,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这些设施的作用。
2.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交通设施。
3. 实地考察:教师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马路上,观察交通标志和设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它们的作用。
三、学习交通规则(一)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1.教师出示一些行人过马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
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并且要遵守交通信号灯的指示。
3.儿歌诵读:教师带领学生诵读儿歌《过马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交通规则。
(二)红灯停,绿灯行1.教师出示红绿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红绿灯的作用。
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3. 游戏:“红绿灯游戏”。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扮演交警,其他学生扮演行人。
教师用红绿灯卡片模拟交通信号灯,让学生根据信号灯的指示过马路。
违反交通规则的学生要接受“处罚”,如唱一首儿歌或讲一个交通故事。
(三)不在马路上玩耍1.教师出示一些学生在马路上玩耍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这些行为的危险性。
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在马路上玩耍,以免发生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