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第2课 第2框 随堂

合集下载

高一政治第2课第2框随堂

高一政治第2课第2框随堂

第一单元第二课第2框一、选择题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在生活上,这一思想对好多人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琐事的困扰。

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属于(B)A .客观唯物主义B.主观唯物主义C.朴实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分析 ]“ 心远地自偏” 是说只需心志高远,所处的地方自然就感觉幽静了,这类看法有“ 心态”决定全部的意思,属于主观唯物主义思想, B 项正确;其余选项均不是对这一思想的正确概括,不选。

2.下边漫画《只需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绝壁》,从哲学上看是只需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绝壁( A )A.主观唯物主义看法[分析 ]由题中“ 只需闭上眼睛”可看出漫画中的人是把自己的主观精神当作了来源;由“世界上就没有什么绝壁”可看出漫画中的人以为客观事物 (绝壁 )依靠于自己的主观精神,这些都是主观唯物主义的表现。

A 正确。

B 属于客观唯物主义看法。

C、D 不切合题意,清除。

3.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种的哲学门派。

以下说法能表现哲学两大基本门派根安分歧的是( C )①“存亡有命,荣华在天”与“物是看法的会合”②“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③“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④“原子是世界的来源”与“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A .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分析 ]此题考察哲学的基本派其余有关知识。

哲学的两大基本门派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它们的根安分歧是物质和意识终究哪一个为来源的问题。

“ 存亡有命,荣华在天” 与“物是看法的会合”分别是客观唯物主义和主观唯物主义看法,表现不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安分歧,① 不选;“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与“ 天不变,道亦不变” 商讨的是事物是运动的仍是静止的问题,与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根安分歧没关,②不选;“ 气者,理之依也” 与“ 理生万物” 一个是以为“ 气” 这个物质是来源,一个是以为“ 理” 这个意识是来源,表现了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根安分歧,③ 正确;“原子是世界的来源” 与“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一个是以为“ 原子” 这个物质是来源,一个是以为“ 心” 即意识是来源,表现了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根安分歧,④ 正确。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二课第二框教学课件PPT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二课第二框教学课件PPT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9
高考改革了!第二幕
在高考改革的过程中,教育专 家在专题高考改革论坛会上
发表各自的意见,对高考改革
中遇到的热点问题进论证。经 专家座谈会讨论过后,新 的高考方案将制定。
2、专家咨询制度
10
高考改革了!第三幕
高考改革方案公示
重大事项社会 公示制度
高考改革方案公示
11
高考改革了!第四幕
决策机关将涉及公众 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 公示,让公民了解后发 表意见,建议.
公示 (板、报、 网络等)
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 利益决策的知情权, 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 的前提和基础。
提高决策的透 明度和公众参 与度
社会听
对同公众利益密切相关 的重大事项,在听证会
社会听证会
决策机关拟定的方案
听证于民是为
证制度 上公民充分发表意见和
②决策机关通过听证会,征求各方面代表的意见,对拟 定的方案进行修正、完善,从而做到决策利民。
17
(简化思维,凝练提升)
一、两种不同的 决策方式
精英决策 利 弊
民主决策:必要性
民 主 决 策
二、公民参与民 主决策的两种途 径
间接参与 直②接参与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 社会公示制度 重点 社会听证制度
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
决策者
意义? 的民主性; 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
的科学性;
多方
种 式 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①有利于促进公民对于决策的理解,推
公民
意义? 动决策的实施; ②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
2020/4/11
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15

2020人教版政治必修一 第2课 第2框

2020人教版政治必修一 第2课 第2框

1
主干知识梳理
2
知识小结
3
释疑解惑升华
4
重点难点突破
5
随堂达标验收
6
课后素养演练
主干知识梳理
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一 种
般 商
说来 品的
,当 价格
某 下
种商 降时
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价 人们
格 会
上__升__时__,__人对们它会的_购__买__减。_少__对

的购

;当

2.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增加的影响
互补品
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受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呈现 需求反向
Ⅰ)对于典同例一1商(品20,19某·全企国业 销售给老客户的价格高, 而销售给新客户的价格低。 正确解释该企业价格策略 原因的图示是(图中D表示 需求)( )
C
[解析] 该企业销售给老客户的价格高,这是因为价格变动对老客户的需求 量的影响不大,其需求弹性较小,故其需求曲线倾斜较陡峭;而销售给新 客户的价格低,这是因为价格变动对新客户的需求量影响较大,其需求弹 性较大,故其需求曲线倾斜较缓和。因此,老客户的需求曲线倾斜较陡峭, 新客户的需求曲线倾斜较缓和,C正确,A、B、D均不选。故选C。
1.教材P15
(1)你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见到过类似的情形?
(2)为什么涨价后,企业的收入反而下降?
提示:(1)见过。例如,销售黄金的商家,在购买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提高 黄金的价格,会导致人们对黄金的购买量减少,该商家的收入也将下降。
(2)这是因为涨价后,消费者对这些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减少,从而导致这 些企业的收入下降。
突破点2 全面理解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原创随堂优化训练高一政治必修一配套课件新时代的劳动者

原创随堂优化训练高一政治必修一配套课件新时代的劳动者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
制定了劳动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
业的方针。
(3)劳动者自身: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
质,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第十二页,共23页。
(4)几种(jǐ zhǒnɡ)就业观念的比较
原因/意义
要求
意义:有利于发挥每 根据个人
自主择 个人的聪明才智,调 条件自主
业观 动每个人的生产积 择业
2.劳动者
第十页,共23页。
(2)态度: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shèhuìzhǔyì)现代
3.就业(jiùyè)的意义 化建设作贡献,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光荣属于劳动者。
(1)对个人: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者通过就业可以取得
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②
第 2 课时(k新èsh时í)代(shídài)的劳动者
第一页,共23页。
1.劳动(láodòng) (1)含义:劳动是劳动脑者力的(n_ǎ_o_体l_ì)_力__(_tǐ和lì)______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创富造的________活动。
(2)意义:劳动者是生产主过体程的________,在 起_主___导____作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源步泉发展的_
误区 立正确的就业观。 4:劳动者享有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
注意: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劳动者享受权 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 维护权益的基础。
第二十二页,共23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 2 课时。第 2 课时。(1)为什么:是社会主义(shèhuìzhǔyì)制度的____________,是保障 劳动。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2)作用:劳动创造财富,劳

(完整版)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二课第二框教学课件

(完整版)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二课第二框教学课件
此,李金华愤言:“有些决策 失误比贪污腐败更可怕!”
拍脑袋决策;
错误决策的“四拍”
拍胸脯保证; 拍大腿懊悔;
拍屁股走人。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二框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涉及公共设施的工程 一定要先听取民意!
学习目标:
能记住: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重点) 能说出: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难点)
1、组长组织组员对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展开讨论。 2、确定发言人,辅助发言人。 3、记录整理本组疑惑问题。
聚焦目标一:参与民主决策的不同方式
材料一中网民参与网上调查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什么 方式?除了这一方式公民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直接参与 民主决策?
网民参与网上调查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 度参与民主决策。还可以通过专家咨询制度、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方式 参与.
听证会是公民 参与民主决策的重 要形式,即对公共 利益密切相关的重 大事项,公民通过 听证制度参与决策。
政府的一个决策往往会牵 涉到千家万户的生活。因此, 决策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 举行听证会,集中民智,反映 民意,有利于实现决策的科学 化与民主化,有利于公民对决 策的理解与执行。
在听证会上, 公民充分发表意 见,提出建议, 可以帮助决策机 关发现拟订方案 中存在的问题, 并加以修订完善。
()
(7)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公示能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
参与度
()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渠道
高考改革了!第一幕
改革推行“事前征询制度”
咨询分为第一轮先征询和第二轮再 征询,如征询过程中同意的人数达不到 上述标准,会重新制定改造方案。
在两轮征询过程中,公民可以通过 网络、电话、信函以及做调查问卷等多 种形式,向改革小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 看法。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2课第2框-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2课第2框-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1.2014年“两会”召开前,多名农民工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一份关于农民工医疗、养老等问题的提案。

农民工的建议是( )A.依法直接参与民主决策B.依法间接参与民主决策C.依法直接参与民主选举D.依法间接参与民主选举解析:选B。

农民工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提案,是间接参与民主决策,故选B项。

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2.湖北省荆门市推出市民QQ议政活动,市民可通过互联网QQ聊天系统,就加快荆门崛起出谋划策,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从政治生活角度看,这表明( )A.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B.公民可以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C.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并得到充分实现D.互联网已成为公民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主要途径解析:选A。

C项说法错误,公民的政治权利并没有扩大;D项说法也错误,互联网不是主要途径。

材料体现的是通过QQ群议政,不是通过公示,所以A项最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题意。

3.“可呼吸的生态岛、文化岛、旅游岛”是哈尔滨文化中心的整体设计定位。

在设计方案确定前,市委、市政府组织国内著名设计单位深入研究,征求专家意见,博采众家之长,最终,一套充分体现和突出北方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历史文脉延续的方案出炉了。

政府听取专家意见作出决策( ) A.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B.不利于增强决策的透明度C.会打击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积极性D.说明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解析:选A。

从题干中的“征求专家意见,博采众家之长”可知这是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这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B、C、D三项说法明显错误。

4.国家提出,政府机关要实行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这一制度的实施,是基于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 )A.知情权B.决策权C.监督权D.表决权解析:选A。

公民没有决策权和表决权,B、D不能选,重大事项向社会公示是为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5.《四川省人民政府严格依法行政的规定》在政府网站公布。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单元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第2课第2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随堂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第二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单元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第2课第2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随堂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第二

第2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使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这说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①有利于始终保证我国经济高速增长②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③有利于确保市场调节以政府干预为前提④有利于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③[解析]①说法绝对且不符合现实情况。

③错误,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干预为辅。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建立了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说明了②④。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下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C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区别B.该经济体制下,市场调节完全受价值规律的支配C.该经济体制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市场经济本身就有一个姓“资”和姓“社”的问题[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有区别的,A错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调节要遵循价值规律,但不是完全由价值规律支配,B错误;市场经济本身没有姓“资”和姓“社”的问题,D错误;C说法正确,入选。

3.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耗资十几亿,已经落成启用。

它的出现,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这凸显了( B )①科技创新有利于提升综合国力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达成③现代化经济体系已经全面建立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耗资十几亿,已经落成启用,这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④正确;它的出现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科技创新有利于提升综合国力,①正确;②中“全面达成”表述错误;③中“已经全面建立”表述错误。

2018-2019学年人教版政治必修一最新同步精品练习:第2课 第2框 随堂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人教版政治必修一最新同步精品练习:第2课 第2框 随堂 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第二课第2框一、选择题1. 在市场上,甲商品和乙商品是互为替代关系,乙商品与丙商品是互为互补关系。

2019年5月份以来,甲商品价格明显持续上涨,其他条件如果不变,根据需求法则和供给法则,甲商品的价格变化会导致( B )①对甲商品的需求减少,对乙商品和丙商品的需求增多②甲商品的生产规模扩大,乙商品和丙商品的供给减少③甲商品的生产规模扩大,乙商品和丙商品的供给增大④对甲商品的需求增加,对乙商品和丙商品的需求减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根据材料甲、乙、丙之间关系,从需求法则看,甲的价格明显持续上涨,消费者会减少对甲商品的需求,增加对乙商品的需求,因乙、丙是互补关系,进而导致对丙的需求也增多。

故①正确,④错误;从供给法则看,甲的价格涨,生产者一度会扩大规模,供给量增加。

而乙、丙因需求量增大,生产规模会扩大,市场供给增多。

故②错误,③正确。

故选B。

2.2019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大蒜产量增大,但市场没有相应的扩充,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

下图的①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 B )A.①B.②C.③D.④[解析]大蒜产量大增,因此供给量增加;但市场没有相应的扩充,即需求变化不大;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说明大蒜价格下降,故②符合题意。

①③体现了价格升高,故排除。

④体现了需求减少,供给变化不大,与题意不符。

3.加强供给侧改革,必须需求与供给“两条腿走路”。

下列经济现象与图中(P为价格,Q为数量,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E点为均衡价格)蕴含的经济原理相符的是( C )①三、四线城市控制商品房土地供应,房地产由S向S1位移②鼓励民间资本深入教育领域,社会办学由E点转向E1点③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有效需求增加,房地产S向S2位移④若E向E2位移,表明某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三、四线城市控制商品房土地供应,导致商品房供给量减少,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房价上涨,房地产由S向S1位移,①与题意相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二课第2框
一、选择题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在生活上,这一思想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

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属于(B) 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解析]“心远地自偏”是说只要心志高远,所处的地方自然就感到僻静了,这种观点有“心态”决定一切的意思,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B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是对这一思想的正确归纳,不选。

2.下面漫画《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从哲学上看是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A)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认为物质是由客观精神派生的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否认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观点
[解析]由题中“只要闭上眼睛”可看出漫画中的人是把自己的主观精神当成了本原;由“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可看出漫画中的人认为客观事物(悬崖)依赖于自己的主观精神,这些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A正确。

B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D不符合题意,排除。

3.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

下列说法能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根本分歧的是(C)
①“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③“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④“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A.①④B.②③
C.③④D.①②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派别的相关知识。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它们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一个为本原的问题。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分别是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体现不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①不选;“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探讨的是事物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问题,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无关,②不选;“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一个是认为“气”这个物质是本原,一个是认为“理”这个意识是本原,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③正确;“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一个是认为“原子”这个物质是本原,一个是认为“心”即意识是本原,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④正确。

4.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这一观点(B)
①建立在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学说
②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但对物质的认识属于主观猜测
③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
④肯定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但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等局限性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题目中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观点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这一观点建立在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学说,肯定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但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等局限性。

①④表述正确。

②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排除。

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排除。

本题选B。

二、非选择题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守仁认为,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的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
(2)简要评析上述观点。

[答案](1)材料一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材料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①材料一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它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这是错误的。

②材料二看到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但它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则是不科学的。

[解析](1)通过审读设问可以看出,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生活与哲学,考查的知识指向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

本题属于识记类主观题,解答本题时可根据教材知识从主观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2)通过审读设问可以看出,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生活与哲学,考查的知识指向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

本题属于评析类主观题,解答本题时可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从材料一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材料二看到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等角度对上述观点作出评价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