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古文(选修)基础训练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基础训练题1答案

高二语文基础训练题1答案

高二语文基础训练题一答案第一练10.默写答案(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13答案:D(A繁文缛节:指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

用在句中不合文意。

B绘声绘色:描写、叙述生动逼真。

应改为“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或其他活动精彩生动。

C大快朵颐:形容食物鲜美,吃得很满意。

)14答案:D(A“城际间的”成分赘余,去掉“间的”;B成分残缺,在“大城市交通”后加“问题”;C 语序不当,将“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移到“经济区域”前。

)15答案:C 第一空根据前面货币内容应填关于情感价值的内容,故选③;第二空根据前面情感内容应填关于货币价值的内容,故选①;第三、四空根据饥寒困境,选填⑥⑤,⑥照应“饥”,⑤照应“寒”;同理,最后两空先④后②。

第二练10.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别时茫茫江浸月烟笼寒水月笼沙14.C (三个成语都指达到的境界很高,但又有差别。

“出神入化”侧重于技艺高超、神妙;“炉火纯青”还可以用于学术、修养方面;“跃然纸上”侧重指文学作品的叙述描写真实生动。

第①句说的是画虾的技艺,应该用“出神入化”;第②句说的是语言艺术修养,只能用“炉火纯青”;第③句说的是作品的描写,应该用“跃然纸上”。

)15.C(A项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B项犯了“结构混乱”的语病,最后一句中,萤火虫既做“放飞”的宾语,又充当“死亡”的主语,应该改为“在不适合的环境中放飞萤火虫,萤火虫会很快死亡”;D项句子杂糅,“原因是……”或“受到……影响”。

)16.D (根据文段的情感色彩,文中对“西游”故事的另类演绎持肯定态度,可排除A选项,因为“匪夷所思”往往含有贬义。

同时根据句意,“更有意思”指的是观众能够接受一个面目全非的“西游”故事,而非指观众觉得这个故事有意思。

B、C选项的“而”含有转折意味,但文中并没有转折关系,所以综合考虑,最恰当的是D。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课下能力提升五+Word版含答案.doc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课下能力提升五+Word版含答案.doc

课下能力提升(五) 夜归鹿门歌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岳阳楼 菩萨蛮(其二)(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实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渌:清澈B .吴楚东南坼. 坼:分裂,引申为划分亲朋无一字. 字:文字,指书信C .惟有幽人..自来去 幽人:隐居者,诗人自指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于是D .游人只合..江南老 只合:只应老病..有孤舟 老病:拖得时间长的疾病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山寺钟鸣昼已昏.昏.君蔽于所昵 B.⎩⎪⎨⎪⎧人随沙岸向.江村秋天漠漠向.昏黑C.⎩⎪⎨⎪⎧余亦乘.舟归鹿门乘.犊车,从吏卒D.⎩⎪⎨⎪⎧岩扉松径.长寂寥少时,一狼径.去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云霞明灭或.可睹一食或.尽粟一石B.⎩⎪⎨⎪⎧陈陈相因.践华为城,因.河为池C.⎩⎪⎨⎪⎧且.放白鹿青崖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沛公安.在4.名句默写。

(6分)(1)岩扉松径长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

(《夜归鹿门歌》)八月湖水平,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__________________,仙之人兮列如麻。

(《梦游天姥吟留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3)戎马关山北,________________。

(《登岳阳楼》)尔曹身与名俱灭,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戏为六绝句》)(4)________________,皓腕凝霜雪。

[《菩萨蛮(其二)》]________________,天然去雕饰。

(李白《论诗》)二、阅读鉴赏(27分)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课下能力提升六+Word版含答案.doc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课下能力提升六+Word版含答案.doc

课下能力提升(六) 积雨辋川庄作 旅夜书怀新城道中(其一) 扬州慢 长相思(时间:40分钟 分值:52分)一、基础巩固(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辋.川(wǎnɡ) 木槿.(jǐn) 黍.米(sǔ) 涟漪.(yī)B .停泊.(pō) 旷.远(kuànɡ) 清斋.(zhāi) 河畔.(pàn)C .粮饷.(xiǎnɡ) 竹笋.(sǔn) 聒.噪(ɡuō) 吹拂. (fó)D .悲吟.(yín) 荠.麦(jì) 怆.然(chuànɡ) 危樯.(q iánɡ)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危.樯独夜舟 形容词,高奉命于危.难之间 形容词,危险B.⎩⎪⎨⎪⎧犹厌.言兵 动词,厌恶夫晋,何厌.之有 形容词,丑恶C.⎩⎪⎨⎪⎧纵.豆蔻词工 连词,即使,纵使白日放歌须纵.酒 动词,放纵D.⎩⎪⎨⎪⎧山中习静观.朝槿 动词,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名词,景象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 .夜雪.初霁 雪:名词作动词,下雪B .聒碎.乡心梦不成 碎:使动用法,使……碎C .中原北.望气如山 北:名词作状语,向北D .隔叶黄鹂空.好音 空:形容词作名词,空的4.名句默写。

(6分)(1)积雨空林烟火迟,____________________。

(《积雨辋川庄作》)飘飘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

(《旅夜书怀》)(2)__________________,溪柳自摇沙水清。

[《新城道中(其一)》]________________,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3)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竹喧归浣女,________________。

(王维《山居秋暝》)(4)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

《论语》十二章基础训练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论语》十二章基础训练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论语》十二章基础训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第04课《论语》十二章【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之道之:结构助词,的B.在止于至善在:介词,在于C.定而后能静而:连词,表顺承D.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以:连词,来,表目的2.下列加点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而不仁而:如果B.小人喻于利于:在C.不亦重乎乎: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吗”D.其“恕”乎其:它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必不得已而去(如果)吾与点也(赞同)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责备)B.使民敬、忠以劝(努力)末由也已(途径)斯己而已矣(守己)C.使子路问津焉(渡口)友便辟(假装善柔)居则曰(平常)D.天下归仁焉(回归)异乎三子者之撰(述)游于艺(广泛涉猎)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A.克己复礼为仁B.子路宿于石门C.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D.文之以礼乐5.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之道道:宗旨、原则B.知止而后有定定:志向坚定不移C.安而后能虑虑:思虑精详D.虑而后能得得:心得、收获6.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食无求饱求:追求B.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C.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D.质胜文则野野:粗野、鄙俗7.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知者不惑,仁者不忧B.文质彬彬,然后君子C.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D.迩之事父,远之事君8.下列与《礼记》《大学》有关的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成书于汉代。

B.《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为“三礼”,《礼记》在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C.《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后与《春秋》《论语》《孟子》一起合称为“四书”。

D.《大学》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修身”“齐家”等八条目。

高中文言文阅读基础训练12篇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基础训练12篇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基础训练12篇及答案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②。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

”弘范笑而置之。

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弘范义之。

【注】①张弘范:元军将领②张世杰:崖山战役中的宋军将领。

小题1:原文横线上应填入的一句是。

(1分)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1)与俱入山崖()(2)使为书招张世杰()(3)其末二句云()小题3:文中划线句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你)如果能改变情感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B.(你)如果能够改变心意用奉宋的心态事奉我们皇上C.(你)只能改变情感用对待宋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皇上D.(你)只能改变心意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小题4:“不拜”表明文天祥的精神。

文中最能体现其忠贞品德的句子是(4分)小题5:文天祥固然是英雄,张弘范也颇有君子之风。

因为张弘范是一个的人,理由是(4分)参考答案:小题1: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题2:(1) 一起(2)写(3)说小题3:B小题4:威武不能屈“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小题5:豁达大度(或“深明大义”)。

理由;“弘范遂以客礼见之”或“弘范笑而置之”(或“弘范义之”等)小题1:试题分析:根据知识记忆直接作答即可,此诗源自文天祥《过零丁洋》。

小题2:试题分析: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小题3:试题分析:比如各句译点的不同,考查语境,从其后“将不失为宰相也”来判断,对方是劝降,先排除CD两项,再根据“以”为“用”来判断,答案正确是B。

小题4:试题分析:阅读短文即可知是文天祥说的最后一句话。

高二语文选修文言文练习2

高二语文选修文言文练习2

高二语文选修文言文练习2《六国论》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赂(lù贿赂)秦举(jǔ全部,都)以予人B.暴(bào残酷)霜露奉之弥(mí更加,愈)繁C.洎(jì自从)牧以谗诛犹抱薪(柴)救火D.秦击赵者再(zài两次) 为(wéi治理)国者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弊在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B.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C.或曰:……率赂秦耶/或未易量D.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①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④内立法度,务耕织⑤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⑥失时不雨,民且狼顾⑦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⑧吞二周而亡诸侯⑨今殴民而归之农⑩而秦兵已西矣A.①⑥⑦⑩B.③④⑧⑨C.①④⑦D.③⑤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弊在赂秦弊:弊病B.六国互丧互:互相C.暴秦之欲无厌厌:满足D.固不在战矣固:本来5.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不赂者以赂者丧②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B.①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C.①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D.①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②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6.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思厥先祖父B.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C.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D.举以予人,如弃草芥7.下面每项中有两个句子,都有音形完全相同的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①暴秦之欲无厌/学而不厌②不爱珍器重宝/向使三国各爱其地③始速祸焉/不速之客④革灭殆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⑤或曰:六国互丧/或未易量⑥却匈奴七百余里/李牧连却之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⑥D.③④⑤8.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C.故不战而而强弱胜负已判矣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9.选出没有活用现象的句子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10.下列句中“为”字,说得正确的一项是①而为秦人积威所劫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③邯郸为郡④圣人之所以为圣A.①与②③④读音不同,②③④意义一样B.①②与③④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C.①与②③④读音不同,②③④意义互不相同D.①②与③④读音不同,②③④意义不一样11.翻译句子(1)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古文基础训练答案

古文基础训练答案

古文基础训练一、【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①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②未若柳絮因风起(趁,乘)③九岁,甚聪惠(通“慧”,聪明)④孔指以示儿(给人看)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②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夫子您家养的禽鸟呀3. 甲、乙两文中的少年有怎样的共同特点?你还知道类似的少年吗?请举出一例。

谢道韫的聪慧表现在能够用“柳絮”贴切的比喻飘雪,才气十足,有灵性。

而后者杨氏子的聪慧则表现在他思维敏捷,机智幽默,且回答的时候宛转不失礼貌____例如:司马光砸缸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回答4-7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课下能力提升八+Word版含答案.doc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课下能力提升八+Word版含答案.doc

课下能力提升(八) 阁夜 李凭箜篌引 虞美人 苏幕遮(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岁暮阴阳催短景.(yǐng),天涯霜雪霁.(qí)寒宵B .梦入神山教神妪.(qū),老鱼跳波瘦蛟.(jiāo)舞C .雕栏玉砌.(qiè)应(yīng)犹在,只是朱颜改D .小楫.(jí)轻舟,梦入芙蓉浦.(pǔ)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岁暮阴阳催短景. 景:景色B .天涯霜雪霁.寒宵 霁:雪止C .石破天惊逗.秋雨 逗:引D .梦入芙蓉浦 浦:水边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事音书漫.寂寥漫.卷诗书喜欲狂B.⎩⎪⎨⎪⎧春花秋月何.时了吏呼一何.怒C.⎩⎪⎨⎪⎧五月渔郎相.忆否及时相.遣归D.⎩⎪⎨⎪⎧一一风荷举.杀人如不能举.4.名句默写。

(6分)(1)卧龙跃马终黄土,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阁夜》)早岁那知世事艰,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书愤》)(2)吴质不眠倚桂树,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李凭箜篌引》)我欲因之梦吴越,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飘飘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旅夜书怀》)(4)五月渔郎相忆否?____________,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二、阅读鉴赏(27分)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11分)破阵子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花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古文(选修)基础训练庖丁解牛一、文学常识《庖丁解牛》节选自《________》。

庄子名______,______时期宋国蒙城人,著名的_______和______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二、重点词语1 足之所履.,膝之所踦.2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3 官知..止而神欲..行4 因.其固然5 族.庖.月更刀6 新发.于硎.7 彼节者有间.8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9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10 如土委.地11 善.刀而藏之三、一词多义1 【为】(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2)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3)视为.止,行为.迟(4)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2 【于】(1)合于.《桑林》之舞(2)而刀刃若新发于.硎(3)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4)虽然,每至于.族3 【族】(1)族庖月更刀(2)每至于族”4 【间】(1)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2)扁鹊立有间(3)出没于长淮间四、通假字(1)技盖.至此乎(2)善.刀而藏之(3)砉然向.然五、古今异义(1)依乎天理..(2)因其固然..(3)虽然,每至于..族六、词类活用(1)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2)而刀刃者无厚.七、特殊句式(1)臣之所好者,道也(2)技经肯綮之未尝(3)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八、翻译句子(1)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2)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九、成语(1)目无全牛(2)切中肯綮(3)游刃有余(4)踌躇满志项羽之死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

项羽,名。

二、重点词语1 项王则.夜起:2 常幸.从:3 骓不逝.兮可若何..: 4 直.夜溃围:5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6 田父绐.曰:7 以.故汉追及之: 8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9 项王自度.不得脱: 10所当.者破:11未尝败.北.: 12然今卒.困于此:13愿为诸君快.战.: 14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15期.山东为三处: 16汉军皆披.靡.:17项王瞋目..而叱.之:18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19汉军至,无以..渡: 20项王身亦被.十余创:21 吾为若.德.:三、通假字1 骑皆伏.曰:2 乌江亭长船待:四、古今异义1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2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3 期山.东.为三处:古:五、词类活用1 项王军壁.垓下:2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3 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4 渡江而西.:5 此天之亡.我:6 乌江亭长船待:7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8 东.渡乌江:六、一词多义1 【独】①今独臣有船: ②籍独不愧于心:2 【乃】①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七、特殊句式1 所当者破:2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3 项王军壁垓下:4我何渡为:5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阿房宫赋一、文学常识本文作者__________,_____代负有盛名的诗人,字______,号________,作品。

二、重点词语1 六王毕.:2 廊腰缦回..:3 高低冥迷..:..: 4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5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 6 尽态极妍.:7 剽掠..如山:..其人,倚叠8弃掷逦迤..:..: 9 奈何取之尽锱铢10 多于在庾.之粟粒: 11 日益骄固.:12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三、古今异义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2韩魏之经营..:3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四、一词多义:1 【缦】①廊腰缦回:②缦立远视:2 【焉】①盘盘焉,困困焉: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3 【之】①奈何取之尽锱铢:②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③杳不知其所之也:五、词类活用:1 四海一.2 蜀山兀.3 骊山北.构向西.折4 廊腰.缦回5 蜂房水涡.... 6 辇.来于秦7 朝.歌夜.弦 8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9 可怜焦土.. 10族.秦者秦也1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六、翻译句子: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六国论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___________ 。

作者_______,字,时期散文家他的儿子______,_______也以文学著名,后人并称他们为________。

二、重点词语1 非兵.不利:2 破灭之道.也:3 六国互.丧:4 率.賂秦耶:5 盖.失强援:6 不能独完.:7 诸侯之所大患.:8 思厥.先祖父:9 奉之弥.繁:10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11理固宜.然:12 以地事.秦:13 此言得.之:14 终继五国迁.灭:15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16 始速..祸焉:17 后秦击赵者再.:18 洎.牧以谗诛:19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20 诚.不得已:21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22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23 或.未易.量:24 苟.以天下之大:25 是.又在六国下矣:三、词类活用1 理.固宜然:2 日.削月.割:3 义.不賂秦:4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5 李牧连却.之:四、古今异义1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2 思厥先祖父3 刺客不行..孤危:..: 4 可谓智力5 六国破灭之故事..:五、通假字1 暴.霜露:2 暴秦之欲无厌.:3 当.与秦相较:4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六、一词多义1【以】①不賂者以賂者丧:②秦以攻取之外:③以有尺寸之地:④举以予人:⑤以地事秦:⑥至丹以荆卿为计:⑦洎牧以谗诛:⑧以赂秦之地:2【始】①燕赵之君,始有远略:②始速祸焉:3【亡】①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4 【犹】①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②良将犹在:七、成语1 抱薪救火:八、特殊句式1 举以予人:2 洎牧以谗诛:3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九、句子翻译1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3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伶官传序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作者,字,号、,时期、,著作《》,编写史书《》、《》。

二、重点字词1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2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3 吾遗恨.也:4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5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6 及仇雠.已灭:7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8 至于..誓天断发,9 何其..衰也:10 抑.本其成败之迹:11 逸豫..:..可以亡身:12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三、词类活用1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2 函.梁君臣之首:3 抑本.其成败之迹:4 负而前.驱:5 一夫夜.呼:6 仓皇东.出:7 逸豫可以亡.身: 8 忧劳可以兴.国:四、通假字1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古今异义1 则遣从事..之盛,可谓壮哉:..以一少牢告庙; 2 其意气六、一词多义1【与】①与其所以失之者:②与尔三矢:③无乃尔是过与:④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⑤失其所与,不知:⑥吾与点也:2【其】①与其所以失之者: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③其后用兵:④何其衰也:⑤其真无马耶:七、特殊句式1 梁,吾仇也:2 请其矢,盛以锦囊:3 而告以成功:4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5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6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八、翻译下面句子。

1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2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3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祭十二郎文一、文学常识本文作者,字,唐代的领军人物,作品《》。

二、重点字词1 乃.能衔.哀致.诚:2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3 不省.所怙.:4 吾往河阳省.坟墓:5 止.一岁,请归取其孥.:6 吾去.汴洲,汝不果.来:7 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9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10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11 而汝抱无涯之戚.也:12 其信.然邪:13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14 汝之纯明..其泽乎:..而不克蒙15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16 比.得软脚病:17 往往而剧.:18 抑.别有疾而至斯.乎:19 使者妄.称以应之耳:20 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21 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22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23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24 长吾女与汝女:三、通假字:1 使建中远其时羞.之奠:2 零丁..孤苦:3 皆不幸早世.:4 终葬汝于先人之兆.:5 敛.不凭其棺:6 尚飨.:四、词类活用:…1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2 将成家而致.汝:3 吾书.与汝曰:4 宜业.其家矣:5 强者夭而病者全.乎:五、古今异义:1 将成家..而致汝:2 又可冀其成立..:六、一词多义1【以】①汝殁以六月二日:②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日月:③使者妄称以应之乎:④未可以为信:⑤未始以为忧也:⑥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2【诚】①乃能衔哀致诚:②诚知其如此:③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3【是】①惟兄嫂是依:②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4【致】①将成家而致汝:②乃能衔哀致诚:③[蒋]干还,称瑜雅量高致:④何意致不厚:⑤余幼好书,家贫难致:⑥老妇前致词:5【其】(1)代词①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②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③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④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其孥;⑤其后四年,而归视汝;(2)语气副词①呜呼!其信然矣:②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③如吾之哀者,其能久存乎:(3)连词①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②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③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真邪?七、特殊句式:1惟兄嫂是依:2何为而在吾侧也:八、难句翻译1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矣。

2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者非其真邪?种树郭橐驼传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柳宗元字,与共同倡导唐代运动。

二、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 病偻.:2 甚善,名我固当..:3 早实以蕃.:4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5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6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7 其莳.也若子:8 不抑耗..其实而已:9 根拳.而土易.;10 则又爱之太恩.:11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12 其实仇.之:13 移之官理.:14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15 官命促尔.耕,勖.尔植:16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17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18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19 故病.且怠.:三、通假字1 既然已.:2 字而.幼孩:四、词类活用1 名我固当;2 驼业种树:3 且硕茂早实以蕃:4 非有能硕茂之也:5 非有能早而蕃之也:6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7 鸣鼓而聚之:8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9 其筑欲密:10、见长人者好烦其令:五、古今异义1不抑耗其实..害之:..而已:2虽曰爱之,其实3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六、一词多义1【业】①驼业种树:②术业有专攻: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④以共济世业:事⑤若业为吾所有:2【如】①莫能如:②沛公起如厕:③日初出大如车盖:④洛阳亲友如相问:⑤公屡促之,必如约:3【性】①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②凡植木之性:③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④性行淑均:4【理】①以子之道,移之官理:②当户理红妆:③上下肃然,称为政理:5【尔】①官命促尔耕:②君尔妾亦然:③无他,但手熟尔:④非死则徙尔:6【病】①故病且怠: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③不如周公,吾之病也:7【虽】①虽曰爱之,其实害之:②虽鸡狗不得宁焉:8【因】①因舍其名:②因以为号焉:③因击沛公于坐:9【且】①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④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⑤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七、特殊句式1 故不我若也:2 吾又何能为哉:八、难句翻译1故病且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