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实验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合集下载

遗传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遗传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等农业教育,2003206 ,6 :61262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2003206 ,6 :61262遗传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李婉涛,王文静(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0008)摘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性现代化教育的潮流,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重视基础知识学习,设计多种教学形式,提倡学生质疑求异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在遗传学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关键词:遗传学;教学;创新能力;教学形式中图分类号: G642 . 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1981 (2003) 62006120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性现代化教育的潮流。

我国要在21 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必须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在眉捷的工作,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在遗传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就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重视基础知识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总是依赖于原有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科学知识的掌握。

所以,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基础知识的学习。

这不仅要求学生牢固地掌握和理解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科学规律的发现过程,从而激发他们大胆假设和想象的热情,以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例如在讲到孟德尔定律时,老师应就孟德尔的生平、定律的发现与重新发掘、定律的验证以及孟德尔成功的原因等方面详细地介绍给大家,以期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认识到从事科学研究必须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科学的研究方法、坚持真理的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遗传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遗传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授的因学时有限而没有讲授 。如 , 核酸部分 , 生物化学课程中讲授 , 分子生物学中也讲授 , 遗传学中又讲授 ,
只不过是标题不同, 讲授 的内容基本上相 同。但数量性状遗传与群体遗传学部分 内容 , 因学时少, 不得不压 缩 内容 , 讲授得不透 , 致许多生物类大学生对数量性状遗传感到很难。由于内容重复 , 学生感到无味; 由于讲 授不透 , 学生不能很好理解遗传学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 12 教学方式单一落后 目 , . 前 大多数高校遗传学理论教学仍然停留在 以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传统 教 学方式 。这是一 种 以知识 为本位 的教 学 , 师 通过 讲 解 的方 式 引 导 学生 接 受 、 解 、 固 、 用 而得 到 知 教 理 巩 应 识。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 的同时 , 从根本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 的整体关怀 , 从而使学生成为被 肢解的人 , 甚至被窒息的人 , 学生成 了盛装知识 的容器, 也就是说 , 该教学方式只关注知识 的接受 , 忽视了学 生获得知识的潜在性和理解知识的差异性 , 以及发展知识 的创造性。这种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虽然在教学 中统一 了大纲 , 定 了标 准 , 确 规范 了教学 制度 , 同时也掩 盖 了学生个性 发挥 的能 力 , 略 了学 生积极思 维和 但 忽
创 新意识 , 不利 于面 向 2 1世纪 的高 素质 的创新 人才 的培养 。
13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意识不强 一些教师教学与科研意识分离。在晋升职称 、 . 申报科研项 目时 , 自己有着很强的科研意识 ; 但在进行遗传学教学时科研意识荡然无存 , 也就难 以将科研融人教学中, 往往只
注 重教学 的重量 , “ 即 工作 量 ( 与报酬 相关 )” 为 了投 人 与产 出 的性 价 比更 符 合 自身 要求 , 年 重复 讲授 陈 , 多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遗传学实验教学水平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遗传学实验教学水平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 既是 理 论 与 实践 相 结 合 的 教学 过 它 程 , 是课 堂理论 技术 的继 续 、 充和深 化 。“ 又 补 遗传 学 ” 实验教 学大 纲 明确指 出 :使 学生 掌握遗 传学 的基本 实 “ 验方法 和技 能 、 巧 , 技 并在 科 学 态 度 、 立 工作 能 力 方 独 面获得 初步 的训练 。过 去在遗 传学 实验课 程 的教学 上 ” 存 在一些 问题 , 例如 : 以验 证 性 实验 为 主 , 层 次 多 重 低 复; 教学 内容多 为室 内实 验 , 乏室外 实验 及探究 性 实 缺 验; 实验 室一般 不开放 , 生在规 定 的时 间 内完成 规定 学 的实 验 内容 ; 生只 填 写 实验 报 告 , 少 写 实验 论 文 ; 学 很 学生 技能 、 巧 的培养 薄弱 , 技 动手 能力 和独立 工作 能力 较差 等 。针对 上 述问题 , 我们 进行 了改革 和探 索 。
从 实验 内容 和方式 等 方面进 行 改革 。
以果蝇 的遗传 学 系 列 实验 为 例 , 验 内容 涉及 到 实
野 生果蝇 的采集 、 别 与 鉴 定 , 验果 蝇 的培 养 ( 括 识 实 包
机械 地模拟 重 复 , 必造成 学 生实验 积极 性不 高 , 实 势 对 验 结果 的成 败不 重视 , 长此 以往 , 必会 遏制 学生 学 习的 主观 能动性 。我 们并 不 是 要 舍弃 验 证 性 实 验 , 而是 要
环节 中具 有重要 的作 用 。遗传学 实验课 是 遗传学 教学
Cut aigtein v t ea it fsu e t n n a cn l v t h o ai bl yo td nsa de h n ig i n n v i

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探讨

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探讨
【 要】 摘 遗传 学实验是 生物专 业重要 的专 业基础课程 , 对培养 学生的 开拓创新精神和 实践 能力起 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通过对遗传 学实验 教 学 内容进行 整合 . 实验 内容 划分 为三大模块 : 将 细胞遗传 学综合 实验 、 经典有性 杂交综合 实验和微 生物遗传 综合 实验 。重点突出实验 的综合 性、 设计性及创新性 , 引入 多媒体辅 助教 学, 并建立全 面灵 活的考核体 系。 通过 这些改革措施 , 高 了学生的实验兴趣 、 提 增强 了实验 的主动性 , 培 养了学生的创新 能力 【 关键词 】 遗传 学; 实验教 学改革 ; 创新人 才培养
An Ate tmpta f r i g Ge tc pe i e ta d Cu t at n o a ieTa e t tReo m n neisEx rm n n l v i i ngI n v tv ln s
LI O A Xue i W U ua - n YU i z n S -y Ch n bi g Ha - ho g UN ng ln ZHANG u -y n Yo - i H o u
科技信 息
0本刊重稿0
S INC CE E&T C N OG O MATON E H OL YI R NF I
21 0 2年
第2 5期
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探讨
廖 雪义 吴传 食品科学学院 湖北 襄阳 4 15 ) 4 0 3
i n v t e p rt a d x e i n a s i s n o a i s i s n e p rme t l k l .Th r l t d x e me t we e i i e i t t r e i c s f e pe i n mo u e : Bi v i l e e ae e p r n s i r d v d d n o h e p e e o x rme t d ls o-c tg n t s yo e ei c c mp e e sv x rme t c a sc e u lh b i ia i n c mp e e sv x e me ta d mir b a e e i s e p rme t h s x e i n s s o l o r h n i e e pe i n , l s ia s x a y rd z to o r h n i e e p r n n c o il g n tc x e i n .T e e e p rme t h u d be l i c mp e e sv ,d sg a e a d i no a i e he mu tme i s it d ta h n s i t d c d i t x e i n e c i n h v r l a d fe i l o r h n i e e in bl n n v t .T li d a a ss e e c i g wa n r u e n o e p rme t t a h ng a d t e o e a l n x b e v o l a pr ia y t m s e t b i h d h b lt o d sg n n o ae e p rme tc u d b e e o d t r u h t e ta n n . p a s ls se wa sa ls e .T e a i y t e i n a d i n v t x e i n o l e d v lpe h o g h r i i g i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一、生物实验教学的必要性生物实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它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把握生命规律,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掌握生物学知识。

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物质,从而锻炼观察、实验、推理和创新能力。

因此,生物实验教学已经成为最有效的生物学教学方法之一。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需要进行许多实验操作,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开设创新实验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创新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流程,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

例如,在DNA分离实验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电泳芯片,选择不同的电压和时间,分析分离结果并尝试改善,为了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2. 鼓励学生探究未知领域在学生进行生物实验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未知领域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去寻找答案。

例如,在细胞培养实验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探究细胞老化机制,或者如何提高细胞培养的效率等等。

3. 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例如,我们可以在课外开设各种生物科技实验室,让学生自由动手制作实验用具、调配实验液体,渐渐培养其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三、实践案例在实际的教学案例中,生物实验教学已经证明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用非常显著。

在某一学校的生物课堂中,教师通过进行DNA分离实验,引导学生思考DNA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并结合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分析。

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学知识水平,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学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将数据可视化,并深入探究DNA在细胞中的作用以及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同时,学生也掌握了某些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技巧,扩展了实际操作技能。

四、总结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已成为人才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摘要】生物实验教学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如何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验设计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案例分析和评价指标的选择,揭示了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针对学生特点设计合适的实验课程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培养是生物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本研究旨在为教师提供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学生创新能力、研究、影响、培养、实验设计、评价指标、案例分析、结论、实验课程、学生特点、重要任务。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对每个人都提出的重要需求。

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和面对挑战时缺乏足够的创造力和灵活性。

对于如何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如何设计合适的实验课程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为提升学生未来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校教育提供更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学生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而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发展者,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生物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提出假设和进行性验证。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探究和创新,从而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当今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

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实验教学的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实验教学内容设计实验教学内容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观察、实验的思考能力,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控制的能力。

实验教学内容应该多样化,从简单的观察实验到复杂的设计实验,有机地融入到生物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创新能力。

在实验内容的设置上,可以注重对学生进行一些开放性的实验设计,例如在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方面,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实验材料和实验参数,设计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在实验内容设计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二、教学方法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

传统的实验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仅仅是操作的执行者,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教学方法。

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讨论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可以分工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由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知识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实验中通过自主探究和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验方法和探究方向,增强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物领域的需求越来越高。

因此,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生物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就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及意义进行探讨。

(一)题目导入、问题提出在生物教学中,可用问题提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从问题中去探究、去创新。

如:“现代社会,生物资源缺乏,如何利用遗传学来培养良种?”“如何研究生物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等。

(二)引导学生开展实验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方法。

学生在实验中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实验内容应紧密结合生活、与科学结合,如以地理环境、体育锻炼等为研究对象。

学生可亲自设计实验方案,收集实验数据,确定结果结论,并将结论与真实情况进行对比,了解实验的局限性,不断完善实验设计,以提高创新能力。

(三)开设小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开设小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组学习可以提供更多的互动机会,学生分别担任不同角色,分配任务,共同完成任务。

小组学习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创新精神,并锻炼协作能力。

对于问题性质的问题,小组讨论应该以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为主,各小组之间的讨论可以引发学生的自我驱动力,积极参与讨论,进一步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提倡开放性学习开放型学习能够为学生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并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开放性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由地探索、总结和分享,并在既定的学习目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来完成任务。

例如,带领学生到自然环境中进行探究,或者将教师提供的生物素材融合入学生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促进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二)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三)增强学生发展自主性和创新性的信心通过生物学习,学生可以发现需求和问题,然后以一种主动的态度去寻解决方法。

在创新中去发现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方案达到创新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 要在课 程 学 习允许 的情况 下 ,引导 和 吸 收大学 生 ,尤其 是 学 习成 绩 较 好 的高 年 级 大学生 ,利用
的指 导下 进 行 的 。这 种转 变 ,一方 面 要靠 学 生 的
维普资讯
洛阳师范学 院学报 20 0 8年第 2期
4 .模仿讲 义或 《 导 》 行 操 作 ,学 生 个 性 指 进 难 以发挥 , 不利 于培 养独 创精 神 。
阶段 , 的学 生 被 一些 表 面 现象 所 迷 惑 , 不住 有 抓 本质 ;更多 的学 生不 善 于把 丰 富 的感 性知 识上 升 为理 论 知识 。这 时教 师 通 过 指导 ,帮 助学 生弄 清
的培 养 , 文 分析 了遗传 学实验课 中存 在 的 问题 , 出实验课 程 的教 学优 化 方 法 ,并建 立 本 提 了遗 传 学 实验 中创新 能 力的培 养模 式 。
关键 词 : 传 实验 ; 新能 力 ; 学优 化 遗 创 教
中图分 类号 : 6 2 4 3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0 4 9 ( 0 8 0 0 2 0 G 4 . 2 0 9— 7 0 2 0 ) 2— 1 7— 2
切 依赖 教 师 编写 的实验 指 导 书 。更 有甚 者 ,不做
实验 , 到时参考其他或同组同学实验结果凑一点 数字 ,写 个实验 报 告 。 3 .模仿 已有 实验 规 程 ,对 于 相 当 多 的学 生
难 以 培育 顶 风 冒险 精神 。因此 ,学 生存 在 侥 幸 的
成 功心 理 ,马 虎 了 事 ,缺 少 仔 细 、踏 实 的 心 态 , 操作 不严 密 , 而 治学轻 浮 。 从
收稿 日期 : 0 7—1 0 20 0— 9 基 金项 目 : 河南 科 技大学 2 0 0 7年教 育教 学 改革 计划 项 目(0 7 0 5 2 0 Y一 5 )
作者 简 介 :高双 成 (96一) 男 ,山西 夏 县人 , 师 。 17 , 讲 实验是 教 学 中的实 践性 环节 ,对 学 生素 质 和
22 增 强 温故 知新 的能 力和 勇 于开 拓 的胆 识 . 在 实 习 、实验 、课 程 设 计 的开 始 阶段 ,对课 程 设计 的意 义 、 目的 、任 务 、要 求 方 法 及 进 度 , 对 学生 要 作 简要 的介绍 , 学 生 有所 遵 循 ,目标 使 明确 , 中有 数 。然 后 ,让 学 生 熟 悉 实 习 、实验 心
能 力 的 培 养 至关 重 要 。它 关 系 到 学生 动手 能 力 、
积 极 思 维 ;另 一方 面 还要 靠 教 师 的指 导 作用 ,为
学 生创 造转化 的外部 条件 。教 师 的指 导 作用 的核
分 析 和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新 意识 和 综合 素 质 的 创
训 练 与培养 。
基 本 概念 , 本 理 论 ,基 本 方 法 ,最终 得 出正 确 基
的结 论 。
2 遗传学实验 的优化 思路
2 1 推进 遗传 学 实验教 学 改革 .
实验教 学 过程 是 教 师通 过 传教 、指 导 、演 示 等 方 式 指 导 学 生 学 习 的过 程 。学 生 是通 过 阅读 、 听讲 、 验 、操作 、 析 、 理 和归 纳 , 握知 识 实 分 处 掌
和 技 能 ,形 成 初 步 的 分 析 问题 和 解 决 问题 的 能 力 。学生 掌 握 和 应 用 知 识 ,要 经 过 由不 知 到 知 , 由知转 化到 用 的转变 过程 。这 两个 转 变是 在 老 师
24 引导 学生 参 加科研 实验 . 各种 实 习 、 验 设计 都 是在 校 大学 生 必不 可 试 少 的实践 性教 学 环 节 ,但 目前 都 还 基 本 属 于 “ 继 承 性学 习范 畴 ” 。要 改 变 这 种 现 状 ,我 们 教 师 就
心在 于把 注意力 集 中到 积极 诱 导学 生在 实践 中发 现 问题 ,提 出 问题 ,积 极 引 导 ,大 胆 思 维 ,积 极
实 践 。
1 目前 遗传 学实验 中存在 的问题
1 验步 骤 完 全 模 仿 跟 踪 ,完 全 依 赖 性 实 .实
验 过程 不利 于 学生发 挥 自己的 自主创造 性 。 2 .学 生对 已有 实 验 方 案 缺 乏 自主 意 识 ,一
设 备 ,熟 悉 实 习 和 实 验 或 课 程 设 计 的 内容 和 步 骤 , 出问题 。老 师 要 对 学 生 积 极 引 导 , 格 训 提 严 练 , 时启 发 释疑 。 适 2 3 及 时释 疑 。 养质 疑 的心 理 . 培 在 设计试 验 过程 中 , 生 会 碰 到 曾经学 过 或 学 学 而不 甚 解 的东 西 ,教 师 要 及 时 的释 疑 和解 答 , 提 高学生 理论 分 析能力 。当实践 过 程 进入 到理 论
课余 时间参加 科 技 活 动 或 参加 教 师 的科 研 工 作 。 这 是全 面培养 学生 创新 意识 和能力 的好形 式 。
来 积 极进 取 的耀 眼火光 。 3 3 鼓 励开 拓与 创造 .

3 遗 传 学 实 验 创 新 能 力培 养 模 式
我们所提倡的遗传学实验教学创新 , 不是革 除传统的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 有普及到“ 高雅 ” 的循 序 渐进 ,而是 在 强化 基 础训 练 的基础 上 , 优
维普资讯
洛 阳师范学 院学报 2 0 0 8年第 2期
・l7・ 2
遗 传 学 实验 中学 生 创 新 能 力 的培 养研 究
高双成 , 王世 华 ,王黎 明, 王彬 ,史 国安
( 河南科 技大学农学 院 , 河南洛 阳4 10 ) 7 0 3

要 : 传 学 实验 是 生物类及 相 关 专业 的 必修 课 。为 了提 高学生 的动 手 能力 和创 新 意识 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