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前言随着制造行业的发展,冷冲压工艺无疑成为越来越受到关注的领域。
作为一种高效、精密、新能源、新材料、充分利用原材料和减少污染的加工方式,其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
为了使学生具备实际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在工程设计、模具设计方面的综合素质,本课程将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迎合社会需求,培养具有现代工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二、课程设计的主题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三、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金属冷冲压的工艺流程。
2、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能以及与冷冲压工艺的关系。
3、熟悉冷冲压模具的设计、选择、制造与维修。
4、能够根据工件要求,进行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5、能够运用数码技术进行冷冲压工艺仿真和模具设计分析。
四、教学内容本课程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内容教学:1、冷冲压工艺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流程参数控制以及常见缺陷与解决方案的讲解。
2、金属材料的硬度、延展性、强度、可塑性、回弹性等性质,以及与这些性质相关的工艺参数的关系。
3、“冷冲压模具的设计、材料选择和制造、改进和维护的”具体工序、要求和操作。
4、数码技术及其在冷冲压工艺仿真和模具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改进和优化。
五、实验项目1、冷冲压工艺流程操作实验。
2、冷冲压模具选型与设计实验。
3、基于数码技术的冷冲压模具设计仿真。
4、程序控制数控车床加工实验。
六、课程教学方式本课程将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和实践相互交织,互为补充,加深理论认识,加强实际操作技能。
理论课将通过教材的知识讲解,结合视频、图表、案例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冷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领域的知识。
实践课将重点关注实际操作环节,通过多种实验、演示等方法,全面提升学生在实践中的能力和技能。
七、学生评价计分方式本课程的成绩将包括理论考核、实验考核、课堂参与得分和课程论文得分。
其中理论考核占20%,实验考核占30%,课堂参与得分占15%,课程论文得分占35%。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与任务书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与任务书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冲压工艺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电子等行业中,成为了制造业的重要工艺之一。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冲压工艺需求,各大高等院校都开设了与冲压工艺相关的课程。
本文旨在探讨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与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指导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是一门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课程。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基础上,以下是该课程设计指导:1、选取适当的文献资料,包括书籍、杂志和互联网资源等,建立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
2、扎实基础,培养操作能力:通过讲解冲压工艺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培养学生对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技能。
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一系列案例分析和实验设计,要求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如何解决工艺和模具设计中的实用问题。
4、加强课程实践环节:通过实验课和工程实践来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艺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书针对该课程教学目标,以下是该课程的任务书:1、理论学习和知识体系构建任务要求:课堂上完成课程要求的知识点掌握和作业完成。
课后进行任务重点部分的系统复习,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设计的理论知识,用于后期的工作实践。
2、项目典型案例分析和实验设计任务要求:深度挖掘市场需求,设计一个实际工程案例作为课程实践分析题目,并在课本上为案例提供合理的实验方案,公开讨论并进行实验调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工程实践任务要求: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工程实践,利用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的理论知识完成实际生产时的模具设计、工艺控制并验证其实验性,增进并巩固学生掌握与工程实践技能.总之,本文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的设计指导和任务书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用课程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希望学生们通过本课程,能够掌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能够胜任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岗位的高素质人才。
冲压课程设计说明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
一、设计内容
1)绘制产品零件工序图;
2)进行冲压工艺分析;
3)方案比较,确定最佳工艺方案;
4)确定各工序模具结构形式;(由指导老师确定每人设计其中的一套)5)确定毛坯尺寸,计算冲压力;
6)确定模具中心;
7)选择冲压设备;
8)模具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
9)绘制模具装配图、主要零件图;
10) 填写冲压工艺清单(即工艺卡片);
11) 撰写设计说明书(设计中的计算说明及所设计的模具结构介绍)。
二、设计要求
1)两人一组,协作制定工艺规程,完成不同的模具设计;
2)绘制模具总装图一张(A1图纸至少两个视图,工序图位于右上角);
3)设计零件图4-5张(A3-A4);
4)设计说明书要求10页左右(图文并茂);
5)以上内容均用计算机制作。
端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说明书

端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说明书一、引言端盖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制品,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汽车等领域。
端盖的生产过程中,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旨在介绍端盖的冲压工艺流程和模具的设计要点,以帮助读者了解并应用于实际生产。
二、冲压工艺流程端盖的冲压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材料准备、模具设计、冲压操作和零件加工。
1.材料准备材料准备是冲压工艺的第一步。
一般情况下,端盖的制作材料为金属板材,常用的材料有冷轧钢板、不锈钢板等。
在材料准备阶段,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切割、平整等处理。
2.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是冲压工艺的关键。
模具的设计应根据端盖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进行。
一般情况下,模具应包括上模、下模和导向装置。
上模和下模的设计要考虑到端盖的形状,确定冲模的凹线和凸线,以确保冲压过程中的精度和质量。
3.冲压操作冲压操作是将模具设计的零件在冲压机上进行加工的过程。
在冲压操作中,需要将材料放置在冲床上,并通过冲压动作将材料加工成端盖的形状。
操作时要注意材料的位置和冲压的速度、力度,以避免材料变形或断裂。
4.零件加工零件加工是冲压工艺的最后一步。
在冲压操作完成后,需要对端盖进行修整和整理,以达到要求的尺寸和表面质量。
同时,还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如喷涂、镀锌等,以提高端盖的耐腐蚀性能。
三、模具设计要点模具设计是冲压工艺的核心,合理的模具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以下是一些模具设计的要点:1.模具材料选择模具的材料应选择硬度高、耐磨损、耐腐蚀的材料。
常用的模具材料有合金工具钢、硬质合金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并提高模具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2.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的结构设计要简单、合理。
需要考虑到冲压力度和速度等因素,确定模具的构造强度,并确保模具的刚性和稳定性。
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应配合良好,确保冲压过程中的精度和质量。
3.凸模和凹模设计凸模和凹模的设计要根据端盖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进行。
在设计凸模和凹模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弹性变形和回弹等因素,以确保冲压过程中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doc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导言本文档是冲压模具课程设计的详细说明书,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冲压模具的设计原理、工艺流程和相关技术要求。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冲压模具的基本概念、设计流程、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等内容,以及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和评估标准。
第一章冲压模具概述1.1 冲压模具的定义1.2 冲压模具的分类1.2.1 单工位模具1.2.2 多工位模具1.2.3 复合模具1.3 冲压模具的基本组成部分1.3.1 上模1.3.2 下模1.3.3 引导装置1.3.4 顶针1.3.5 顶板1.4 冲压模具的工作原理1.5 冲压模具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第二章冲压模具设计流程2.1 产品设计分析2.2 模具设计准备2.2.1 工艺方案选择2.2.2 材料选择2.2.3 设计任务书编写2.3 模具零部件设计2.3.1 上模设计2.3.2 下模设计2.3.3 引导装置设计2.3.4 顶针设计2.3.5 顶板设计2.3.6 其他相关组件设计2.4 模具总体设计2.5 模具制造与加工2.6 模具调试与试产第三章冲压模具材料选择3.1 冲压模具材料性能要求3.2 常用模具材料3.2.1 工具钢3.2.2 合金工具钢3.2.3 超硬合金3.2.4 陶瓷材料3.2.5 复合材料3.3 模具材料的选择原则第四章冲压模具加工工艺4.1 冲压模具加工流程4.2 模具零部件加工4.2.1 零部件加工设备选择4.2.2 加工工艺规程确定4.2.3 加工工艺文件编制4.3 模具装配与试验4.3.1 模具装配前准备工作4.3.2 模具装配过程4.3.3 模具试验与调试4.4 模具维护与保养4.4.1 模具使用生命周期管理4.4.2 模具保养与维护方法4.4.3 模具故障排除与处理第五章课程设计要求与评估标准5.1 课程设计要求5.2 评估标准5.2.1 设计方案合理性评估5.2.2 模具设计准确性评估5.2.3 模具加工工艺评估5.2.4 模具试验与调试评估5.2.5 学生报告书评估附件1.产品设计分析报告范本2.模具零部件设计图纸范本3.模具装配图范本4.模具加工工艺文件范本5.模具试验与调试记录范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冲压模具:指用于冲压加工的模具,用于将板材等材料加工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圆筒类)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学校:XXXXXX系别:XXXXXX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学号:XXXXXXXXXX姓名:XX目录1、引言1.1零件设计任务1.2零件图2、冲裁件的工艺分析2.1工件材料2.2工件结构形状2.3工件的尺寸精度2.4确定工艺方案3、冲压模具总体设计3.1模具类型3.2操作与定位方式3.3卸料及出件方式4、冲压模具工艺及设计计算4.1排样设计及计算4.1.1零件展开尺寸计算4.1.2.各部分工作尺寸4.2设备选择5、总装图6、结论7、参考文献1、引言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实现;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也无法实现。
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与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大要素,只有他们结合才能得出冲压件。
与机械加工及塑性加工的其他方法相比,冲压加工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点,主要表现如下:(1)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这是因为冲压是依靠冲模及冲压设备完成加工的,普通压力机的行程次数为每分钟几十次,高速压力要每分钟达数百次甚至上千次以上,而且每次冲压行程就可以得到一个冲压件。
(2)冲压时由于模具保证了冲压件的尺寸及形状精度,一般不破坏冲压件的表面质量,且模具寿命一般比较长,所以冲压的质量很稳定,互换性好,具有“一模一样”的特性。
(3)冲压可加工出尺寸范围较大、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如小到钟表的秒表,大到汽车纵梁,覆盖件等,加上冲压时材料的冷变形硬化效应,冲压的强度和硬度都较高。
(4)冲压一般没有切削碎屑生成,材料的消耗较少,且不需要加热设备,所以是一种节省材料,节能的加工方法,冲压件的成本较低。
但是,冲压加工时模具一般具有专用性,又是一个复杂零件需要数套模具才能加工成形,且模具制造的精度高,技术要求高,是技术密集型产品。
所以,只有在冲压件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冲压加工的有点才能充分得到体现,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冲压模具的动 作过程:包括 送料、冲压、 卸料、回程等
步骤
冲压模具的设 计要点:考虑 模具的强度、 刚度、耐磨性、
热处理等
冲压模具的应 用领域:汽车、 家电、电子等
行业
模具强度和刚度校核
刚度校核:确保模具在冲压过 程中不会发生过大的弹性变形
校核方法:有限元分析、实 验测试等
强度校核:确保模具在冲压 过程中不会发生断裂或变形
模具结构设计
模具类型: 根据冲压 工艺选择 合适的模 具类型
模具材料: 选择合适 的模具材 料,如钢、 铝等
模具尺寸: 根据冲压 件的尺寸 和精度要 求确定模 具尺寸
模具结构: 包括型腔、 型芯、模 架、导柱、 导套等部 件的设计 和布局
模具精度: 根据冲压 件的精度 要求确定 模具的精 度
模具寿命: 根据冲压 件的生产 数量和冲 压速度确 定模具的 寿命
感谢您的观看
伸等步骤
操作规程制定: 根据工艺流程
制定操作规程, 包括设备操作、
模具安装、材 料准备等
安全操作规程: 确保操作安全, 包括设备安全、 模具安全、材
料安全等
质量控制规程: 确保产品质量, 包括尺寸精度、 表面质量、材
料性能等
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编制
设计图纸:包括模具结构图、零件图、装配图等 说明书编制:包括设计目的、设计原理、设计过程、设计结果等 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的格式要求: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的审核:由专业人员进行审核,确保设计质量和准确性
工装选择: 根据冲压 工艺要求, 选择合适 的模具和 工装
模具设计: 考虑模具 的尺寸、 形状、材 料等因素
工装设计: 考虑工装 的尺寸、 形状、材 料等因素
碗形塞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全套图纸和说明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学号000000000000000000课程设计(论文)碗形塞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学系:机电工程系指导教师:李既白专业班级:成型1082学生姓名:@@@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 专业班级:成型1082 指导教师:李既白工作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题目: 碗形塞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初始条件:材料为08F—Ⅱ—S,料厚为2mm,大批量生产,尺寸如下图所示:要全套图纸的按住Ctrl点击这里:要学CAD该图纸的住Ctrl这里主要任务:1、查阅资料,分析零件的成形工艺,制定成形工艺方案,并进行设计计算;2、完成零件成形工艺中主要工序模具的详细设计计算;3、完成模具装配图、主要零件图的设计与绘制,绘图工作量不少于1张0号图纸;4、编写设计说明书(不少于3000字)。
时间安排:2011年12月26日设计动员、下达设计任务书2011年12月27日-12月29日制定设计方案,并进行工艺分析和计算2011年12月30日-2012年1月2日模具结构设计及模具装图绘制2012年1月3日—1月4日模具零件图绘制2012年1月5日整理、撰写设计说明书2012年1月6日设计考核指导教师(签名):李既白 2011 年 12 月23 日负责人(签名):年月目录摘要……………………………………………………………………………………绪论…………………………………………………………………………………第一章零件图及工艺方案的拟订1。
1 零件图及冲压件工艺分析 (9)1。
2 工艺方案的确定……………………………………………………………9第二章工艺设计2。
1计算毛坯尺寸……………………………………………………………102.2确定排样方案 (10)2。
3计算各工序的压力…………………………………………………………1 12。
4压力机的选取………………………………………………………………1 2 第三章模具类型及结构形式的选择3.1模具的典型结构 (13)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校:十堰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姓名:刘汉荣
学号:2009623022
分数:
目录
一、摘要—————————————————————————
二、冲压工件分析—————————————————————
三、冲压工件工艺方案的分析及确定—————————————
四、在此方案下的派样方式与计算——————————————
五、主要设计的计算————————————————————
(1压力的计算———————————————————
(2压力计算的初步选定———————————————
(3此方案下的模具采用什么结构———————————
(4模具工作部位的—————————————————
a>尺寸计算———————————————————
b>凸模刃口———————————————————
c>凹模刃口———————————————————
d>压件器及卸料板————————————————
六、模具其他零件的设计与计算———————————————
(1模架的选择———————————————————
(2定位零件————————————————————
(3固定及连接零件—————————————————
(4模具材料的选择—————————————————
(5模具的校核———————————————————
七、心得体会———————————————————————
八、参考文献———————————————————————
一、摘要
冲压是金属成型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主要是用于材质较软的金属材料成型,可一
次性成型复杂形状的精密制件。本设计是一个折弯和冲孔结合的零件成形。
本设计对工件进行了级进模设计,利用CAD 、UG软件对工件进行了设计绘图,
明确了设计思路,确定了正确的冲压成型工艺过程并对各个具体部分进行了计算与
校核,如此设计出的结构可确保模具工作运行可靠,保证了与其他部件的配合。并绘
制了模具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本课题通过对工件的冲压模具的设计,巩固和深化了我们所学的知识。取得了
满意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意图。
二、冲压工件的分析
该零件结构形状简单,而且需要大批量生产。属于典型的板材冲压成型零件。
零件的尺寸已经给出,材料厚度为1mm,零件的公差全部为自由公差,经过分析采用
普通的精度的冲压模具即可。
三、冲压工件工艺方案的分析及确定
根据零件的外形特点分析,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1:落料用一套模具,先冲孔、后压弯用一套模具。
(2:落料用一套模具,先压弯、后冲孔用一套模具
(3:先落料、再冲孔用一套模具,压弯用一套模具
方案一和方案二的第一道工序都为落料,可采用级进模,生产效率高,可以用作大
批量生产,且制造这种模具
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但先压弯、后冲孔比先冲孔、后压
弯的模具设计比较简单,节约材料。方案三先落料、再冲
孔最后压弯也可行,但是设计比较复杂。通过综合考虑选
择第三种方案最为合理。
四、在此方案下的派样方式与计算
因为此零件为比较规则的长方形,所以选在依次排列的方式利用率比较高
条料宽度B=100mm
零件展开的长度:(x 取0.4
L=L1+2{L2+2π(r+xt} =200+2{26+2
π(3+0.4*1}=262.676mm 因此,零件的冲裁面积A=262.676mm*100mm
搭边值为3mm
则配料宽度取262.676mm+2*3=268.676mm
步距S=100+3=103
计算得材料利用率为n =A/Bs=92.8﹪ 五、 主要设计的计算
(1压力的计算:
冲裁力的计算:P=KF τ=KLt τ (取τ=60Mpa
式中 P---冲裁力,N
F---冲切断面积,2
mm L---冲裁周边长度mm
t---材料厚度,mm
τ---材料抗剪强度,Mpa
K---安全因素,一般取K=1.3
P=Lt бb =350*1*(262.676+100=126936.6≈127KN
根据《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2.6.1表中查询得到Kx=0.05 Kt=0.55 Kd=0.06
卸料力: Fx=KxF=0.05*127KN=6.35KN
推件力: Ft=KtF=0.55*127KN=69.85KN
顶件力: Fd=KdF=0.06*127KN=7.62KN
(2压力计算的初步选定
公称压力:Fz=F+Fx+Fd=127+6.35+7.62=140.97KN
(3此方案下的模具采用什么结构
如前所述,本零件采用落料、冲孔级进模,然后采用但工序弯曲模,采用了两套模
具才可以将零件成型。本次设计主要设计落料与冲孔模具为主。
(4 模具工作部位的计算:
因采用复合冲压方法进行冲压,对于凸凹模,其刃口一般采用配做法,由于是落料
冲孔复合,因此须计算落料凹模和拉深凸模的刃口尺寸。
a>尺寸计算:
凸凹模长度及厚度:
L= H
1+ H
2
+ H
3
+ H=105 mm
式中L---冲裁凸模的长度(mm;
H
1
---凸模固定板得厚度,取决于冲压件的厚度t,一般在冲制
t<1.5mm的板料时,H
1
为15~20mm;当t=1.5~2.5mm时,
H
1
为20~25mm;
H
2
---卸料板的厚度(mm;
H
3
---导尺得厚度;
H---附加长度,主要考虑凸模进入凹模得深度(0.5~1mm、总修磨量(10~15mm以
及模具闭合状态下卸料板到凸模固定板
间的安全距离(15~20mm。
模壁厚度计算:
由于落料模具的凹模长262.676mm 宽为100mm。材料厚度为t=1mm 所以选
取凹模厚度系数为k=0.10 所以选取去凹模壁厚度为
H=kb=0.15*262.676mm=39.4014mm(b为凹模刃口的最大尺寸,所以取凹模厚度为
50mm。
凹模壁厚C=(1.5~2H=1.5*50=65mm~100mm 所以选择凹模壁厚为70mm
b>凸模刃口
一般落料模具凸凹模的选择以凸模为依据,所以选择间隙留在凸模上,因此,凸模
尺寸为:262.476X99.8 mm
c>凹模刃口
根据凸模尺寸,选取凹模尺寸为:262.676X100
凸、凹模的外刃口与落料凹模的实际尺寸配做,保证间隙在0.090mm~0.120mm
d>压件器及卸料板
卸料力:Fx=KxF=0.05*127KN=6.35KN
选取厚度为33mm 长度与宽度选取352.676X190 mm
六、模具其他零件的设计与计算
(1模架的选择:QM1104--93
上摸座的选择:QM1104—93 HT250 500X315X80 (mm
下模座的选择:QM1104—93 HT250 500X315X80 (mm
(2定位零件:
1> 弹性挡料销:16X32 mm
2> 固定挡料销:d=12mm L=14mm
(3固定及连接零件
卸料螺钉的选择:d 选取M16 L=70mm
固定垫板与冲头固定板所用的销钉选择:d=10mm L=100mm
(4 模具材料的选择
对于模具材料的选择,由于零件本身的厚度为t=1mm ,模具的要求不不是很高,
模架的材料可以选择用HT250 或者45刚都可以,对于卸料板,垫板,凸凹模都可以选
取45钢。
(5压力机的选择:
冲压所需要的总冲压力:
P 总=P 冲+P 顶+P 推+P 卸=210.82KN
为避免压力机超载,设备选择按P
≥压总(1.6~1.8P 来估算公称压力来选择压力机。
则 214KN P
≥压 所以选择J23-40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
七、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让我更加熟悉的掌握了模具的结构和基本设计,稳固了这学
期学习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了一起,同时也让我们从中得到锻炼,更加熟练的
掌握了UG软件的使用,为了使这次课程设计做得更好,通过小组的不懈努力,圆满的
完成了这次任务,也使我们从中体会了“团队合作”力量。在这次设计中遇到的种种
问题,通过不断的查阅资料,也让我们补充了新的知识。
八、参考文献:
文献一: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刘建超张宝忠主编
文献二:模具设计指导史铁梁主编
文献三: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