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的历史意义

昭君出塞的历史意义
1、昭君出塞历史意义是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
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
昭君出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故事。
后来也有根据这个故事创作的诗歌、琵琶曲、戏剧、电视剧等艺术作品。
2、王昭君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其人其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成为自古以来书画家、诗词家和戏剧家笔下久远的主题。
但有关王昭君及昭君出塞的文化主题基调与其说是凄美,不如说是哀怨、同情。
第 1 页共1 页。
昭君出塞的故事简短

昭君出塞的故事简短1.昭君出塞的故事(简洁)西汉到了汉宣帝当皇帝的时候,汉朝又强盛了一个时期。
那时北方的匈奴由于内部相互争斗,结果越来越衰落,最后分裂为五个单于势力。
其中有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一直和汉朝交好,曾亲自带部下来朝见汉宣帝。
汉宣帝死后,元帝即位,呼韩邪于公元前33年再次亲自到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
元帝同意了,决定挑选一个宫女当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
后宫里有很多从民间选来的宫女,整天被关在皇宫里,很想出宫,但却不愿意嫁到匈奴去。
管事的大臣很着急。
这时,有一个宫女毅然表示愿意去匈奴和亲。
她名叫王嫱(qiáng),又叫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
管事的大臣听到王昭君肯去,急忙上报元帝。
元帝就吩咐大臣选择吉日,让呼韩邪和昭君在长安成了亲。
单于得到了这样年轻美丽的妻子,又高兴又激动。
临回匈奴前,王昭君向汉元帝告别的时候,汉元帝看到她又美丽又端庄,可爱极了,很想将她留下,但已经晚了。
据说元帝回宫后,越想越懊恼,自己后宫有这样的美女,怎么会没发现呢?他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才知道画像上的昭君远不如本人可爱。
为什么会画成这样呢?原来宫女进宫时,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选,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给皇帝看,来决定是否入选。
当时的画工给宫女画像,宫女们要送给他礼物,这样他就会把人画得很美。
王昭君对这种贪污勒索的行为不满意,不愿送礼物,所以画工就没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
为此,元帝极为恼怒,惩办了画工。
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骑着马,离开了长安。
她冒着塞外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
昭君慢慢地习惯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
她一面劝单于不要打仗,一面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使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了60年。
昭君死后葬在匈奴人控制的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了坟墓,并奉为神仙。
2.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昭君出塞:汉宣帝死后,元帝即位,呼韩邪于公元前33年再次入朝,自请为婿。
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出塞的故事
1孟昭君出塞
孟昭君是《史记》中记载的一位耳闻多称的女子,据说她出塞的故事曾发人深思。
她的故事也被不少书籍中提起。
古代有个国家叫晋国,国王正寻求美貌佳丽来嫁他。
有一次,家贵的女子孟昭君随父亲出游,直到一次,她来到塞外尚气古称的马家岭,国王正因感到现有的一切美貌佳丽不够出众而犹豫不决。
正在这时,他看到了孟昭君,简直惊艳至极,於是对她颇有爱慕之情。
孟昭君虽然有着非凡的貌美,但是却有着极端的婉拒,不肯把自己嫁给国王,并且打算离开塞外,回到自己的东家。
国王怔怔地望着孟昭君,他的心中充满了渴望,但又觉得无能为力,他把她劝说到决不能推动她改变决定。
但是孟昭君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原则,舍不得离开自己眷恋之家,不肯成为别人的累赘,被安排在位的夫人。
最后,孟昭君果然离开了晋国,带着父亲返回到自己的家乡。
但国王心中暗藏的情欲却终究没能得到满足,每当回想起孟昭君,那美丽犹如仙子般的脸庞,总会讓他深感苦楚,可惜拥有则失,失而复得想都不敢想。
孟昭君出塞的故事,诠释了一姐之爱,她给与国王最大的断想,尊重她自身的尊严以及家族价值观。
也提醒人们,爱情索取是要坦然相对,不能因为渴望而不顾一切。
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出塞的故事,在中国流传得很广。
王昭君是汉元帝的妃子。
那时候,汉朝和匈奴之间常常发生战争,后来,匈奴呼韩邪单于当了权,他想改善双方的关系,就亲自来到长安,希望能同汉朝和亲。
汉元帝听了,当然高兴,马上命人去后宫选人.王昭君欣然应命,在长安与呼韩邪单于成了亲。
临到告别长安,随呼韩邪单于将去匈奴的时候,汉元帝这才看到了王昭君。
原来应命和亲的竟是这样一位美若天仙的女子!汉元帝心里十分懊悔,但为时已晚。
为了这事,据说汉元帝一连几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
当初,他曾让宫廷画师毛延寿替王昭君画了像,看那画像,并不很美啊!元帝越想越气,令人把毛延寿找来,细细盘问。
原来,毛延寿替宫女画像,要收取贿赂。
王昭君没有给,他便有意把像画走了样。
汉元帝弄清了情况,盛怒不息,当即杀了毛延寿,去到匈奴后、王昭君慢慢把中原文化传给匈奴。
她聪慧、善良,呼韩邪单于宠爱她,匈奴人民也尊敬她。
从那以后,匈奴与汉朝和睦相处,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
后来,王昭君死了。
匈奴人民十分悲痛,把她埋在大黑河南岸的冲击平原上,筑起了高高的坟墓。
那坟墓常年郁郁青葱,被人们称为“青冢”。
这就是今天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九公里处的昭君墓。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
西晋时,为避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君"。
西汉晚期生于南郡兴山县(今湖北省秭归县)。
因聪慧丽质,汉元帝时入宫为"待诏"。
西汉晚期,汉王朝和匈奴停息了长期的战乱,恢复了"和亲"关系。
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西汉王朝答应匈奴呼韩邪单于的要求,同意王昭君出塞和亲。
从此出现了汉匈和好、民族和睦相处的局面,受到历代人民的称赞。
王昭君自愿出塞,远嫁异族,表现了一个弱女子不顾边塞荒凉,不畏北地风寒和毡帐之苦的非凡胆识和勇气。
关于昭君出塞,《后汉书·南匈奴传》有一段生动的记载,王昭君"乃请掖庭令求行。
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
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
昭君出塞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昭君出塞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昭君出塞,古代诗歌故事怨痛挽歌,出自汉代文学家陆机的《抑郁亭记》,早在宋朝就已被剧作家编撰成为抒情剧,已成为后世流传的文学名篇。
以下为诗歌原文及其翻译:【原文】士之子昭君出塞,窟窿深藏金玉宝。
荆山之巅九疑高,塞外烟尘土雨刀。
双亲恩重如山岳,唯有一子养花钿。
拟作长征行无,孤帆远影碧空悬。
【翻译】昭君,士之子,出塞而去,窟窿中藏着金玉宝藏。
荆山巅峰九步相隔,塞外烟尘血雨刀剑。
双亲对他的恩份之深厚,好似山岳不可动摇,他唯有一子把花钿拿来饲养。
他准备开始长征,他气定神闲,孤帆远洋,在蔚蓝的天空中悬浮。
昭君出塞的故事情节深刻,让人们充满感慨,感受到两亲之恩,以及古人披荆斩棘的勇气和精神。
昭君出塞的诗歌引起许多古代文学家对其的赞颂,而被不同文学家以不同的方式写出来,可谓人人争其赏,乃古代一绝。
昭君出塞一诗,不仅刻画了昭君孝顺父母,敢于抗击大汉王朝敌人的宏大情怀,也让后代子孙赞叹这位抗击王朝敌人的英雄勇士。
昭君离开家乡,踏上远征之途,浩浩荡荡,奔走于四方,与汉朝的敌人作战,勇猛无比,以骁勇善战的精神打破了汉朝的敌人。
昭君出塞更是把中国尚民的古老传统与精神,一如既往的传承下去,与其他古老的文学作品一样,昭君出塞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家们所引以为豪的文学宝库,也成为后世学者们探索古代文化多元性的文学作品。
从昭君出塞这首诗可以看出,古代文学家们以其古老的技巧,以及对抗宿命的意志力和勇气,精心营造了一种古代文学情趣,而这种情趣仍在后世仍然被传承,滋养着大家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激荡。
昭君出塞的诗歌,不仅在文学方面有着巨大的价值,更是让人们倍受感动和启发,激励人们勇敢奋斗,勇于抗击困难,以自己的勇气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作用,展现出自我价值。
古代文学家用他们笔下的精彩让昭君出塞的故事情节更加激动人心,更加深刻。
昭君出塞的记述,不仅意义深远,而且古老,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让我们的血液里都充满着勇气和力量,将古老的史诗传承下去,为社会做出贡献。
昭君出塞典故

昭君出塞典故昭君出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
大家清楚昭君出塞的典故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昭君出塞典故,供大家阅读!昭君出塞典故汉昭帝死了,上官皇后才十五岁,没有孩子,别的妃子也没生过儿子。
大臣们议论纷纷,立谁做皇帝呢?霍光听了别人的话,把汉武帝的一个孙子昌邑王刘贺立为国君。
没想到昌邑王是个昏君,他荒淫无度,据说即位才二十七天工夫,就做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不应做的事。
霍光他们一班大臣只好废了昌邑王,另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xún)为国君,就是汉宣帝。
不久,霍光死了,汉宣帝重用丞相魏相、卫将军张安世、老将军赵充国等。
这时候,匈奴由于出了五个单于,互相攻打杀伐。
其中有个单于叫呼韩邪,他杀了一个主要的敌手,打败了别的几个单于,差不多可以把匈奴统一了。
想不到他的哥哥自立为郅(zhì)支单于,又跟呼韩邪单于打起仗来了。
呼韩邪单于打了几个败仗,死伤了不少人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大臣当中有人劝他跟汉朝和好。
呼朝邪单于决定亲自带着部下到长安来见汉宣帝。
公元前51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亲自来见汉宣帝。
汉宣帝亲自到长安郊外迎接了他,为他开了盛大的宴会,还送了不少礼物。
呼韩邪单于和匈奴的大臣们在长安住了一个月。
到了二月里,呼韩邪单于请求汉宣帝帮助他们回去。
汉宣帝答应了,派两个将军带领一万六千名骑兵护送他到了漠南。
这时候,匈奴正缺少粮食,汉朝送去了三万四千斛(hú,古时候十斗为一斛)粮食。
郅支单于怕汉朝帮着呼韩邪单于去打他,也打发自己的儿子到长安来,表示和汉朝友好。
西域各国也都争先恐后地来和汉朝打交道。
汉宣帝不用说多么高兴了。
汉宣帝在位的几十年,汉朝强盛了一个时期。
公元前49年,汉宣帝病死,太子即位,就是汉元帝。
过了几年,郅支单于侵犯西域各国,还杀了汉朝派去的使臣。
西域各国请求汉朝出兵,于是,汉朝发兵打败了郅支单于,郅支单于也死了。
郅支单于一死,呼韩邪单于的匈奴王位可以坐定了。
他在公元前33年再一次亲自到长安来,要求和汉朝结亲。
昭君出塞赏析

《昭君出塞》赏析第一集(4月12日上午)内容梗概:匈奴,虚闾权渠大单于去世后,凶狠残暴的握衍驹提篡夺了单于之位。
一次,握衍驹提率各部首领会猎。
他要一队士兵用箭射他的宝马,士兵不敢。
他下令杀了这些士兵。
接着,他又让另一些人用箭射他最宠爱的阏氏。
众人不敢怠慢,万箭齐发。
美丽的阏氏倒在血泊中。
虚闾权渠大单于的儿子呼图吾斯和嵇候珊年少有志,相亲相爱。
他们每天在草原上比武、打猎,决心练好本领,夺回被握衍驹提抢走的王庭。
日逐王将自己年仅2岁的儿子留在王庭做人质。
新阏氏阿渠偷偷让人将其带走,却谎称日逐王将孩子抢走。
握衍驹提大怒,派人追杀。
日逐王的队伍死伤惨重,只好投向汉朝。
原阳,大批汉军杀出,日逐王获救。
大结局(4月15日晚上)内容梗概:殷如墨化装成送信人突然刺杀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赤手空拳和他对打。
日逐王看不过拿刀迎战殷如墨,被殷如墨砍成重伤。
殷如墨口口声声说要为父报仇,奄奄一息的日逐王拿出了和殷如墨一模一样的银牌。
眼看阴谋就要败露的卫律拿刀刺杀呼韩邪单于,被飞刀砍中。
临死前,他说出了殷如墨是日逐王之子以及阿渠设计欺骗殷如墨的事实。
日逐王死了,殷如墨懊悔之余将淮阳王的令牌和淮阳王与屠耆间的所有来往书信交给了呼韩邪单于。
呼韩邪单于又把它们交给了汉朝皇上。
淮阳王、张博畏罪自杀。
隆重的祭庙大典之后,昭君正式成了匈奴阏氏。
剪接点分析:第一集:故事是由倒叙的手法展开的。
所以影片的开场是由王昭君话引出。
镜头一:王昭君在表哥墓前与沉睡在雪地里的表哥说话,然后头转向雪山眼里噙着泪水,剪辑点就在于昭君脸上噙泪的一瞬间(这里昭君的话中配上了哀怨的琵琶乐,使人品出昭君的心情是多么沉重)镜头二:殷如墨的人像出现了马蹄声,渐渐地殷如墨人像渐渐模糊出现了三十年前的故事,剪辑点在那马蹄声上(它将三十年后的事情与三十年前很好的串联在一起,因果分明却留有悬念)镜头三:日逐王回头看了一下另一只车队,毅然地挥起马鞭走了,而在那只车队的马车内日逐王的妻子抱着只有两岁大的孩子摸着他身上带着的银饰在哭泣。
《昭君出塞》原文及鉴赏

《昭君出塞》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昭君出塞》原文及鉴赏【导语】:(旦更衣介) 【北双调新水令】征袍生改汉宫妆,看昭君可是画图模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昭君出塞》新编
罗渡中学高2014级一班范凤2012.9.21
一曲《出塞歌》,咏伤多少别离?
------题记
辽阔的沙漠之道,喜乐响彻云霄,紧接着是一抹嫣红闯入眼帘。
豪华的迎亲队伍,耀人眼球的红,就此打破沙漠的寂静。
玉指一伸,撩起半面车帘,跃入眼帘的是一世界的金黄。
大漠的沙,有着使人豁然开朗的魅力。
我知道,现在后悔还来得及,还可以回到那青山绿水、满目繁华的汉城。
或许还能和汉元帝一起去到那温柔的鱼米之乡——江南。
然后在那里建一属于我俩的温馨别院,和他一起爱的缠绵。
可是,我却不想回去了。
因为在那繁华汉城里,人们的灵魂早已苍白,剩下的只是攀比与嫉妒。
尽管她们每天都穿上最华丽的服饰,抹上最精致的妆容,还是掩盖不了她们灵魂的苍白。
我不想回去,不是我不再留恋汉城风景,而是我不想再过那种担惊受怕、勾心斗角的生活了。
或许,换个环境,换个身份,我会活得更好,更快乐。
玉指缓缓落下,车帘轻轻下落,仿佛从未被掀起,车内的人从未有过任何变化。
轿外依旧喜乐响彻云霄,迎亲的火红长龙依旧有条不紊地前行,改变的只是轿内人的思想。
自此,一位渴望生活在温柔江南的少女去了她从未想过的粗犷大漠。
大漠包容着她,她也为大漠带去了生机与活力,带去了文明与欢
笑,带去了不灭的信仰与虔诚。
无数次的梦醒时分,似曾相识的装潢与摆设,都让你也为回到了故乡,又回到了家人的身旁。
但是,六十年里,你已记不清请求了多少次想要回到汉城,小小的愿望终不曾达到。
终于,你回到了故乡,却早已物是人非,早已不能触碰那熟悉的一草一木。
因为,你只是一缕孤寂的魂。
“一生归朔漠,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这是人们对你最高的评价。
昭君啊,宁胡阏氏的称号并没有使你迷醉,你依旧是大漠那单飞的雁,孤独而又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