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血管理制度检查表

合集下载

临床科室输血管理登记本

临床科室输血管理登记本

输血管理登记本科室名称:2018年月临床输血管理临床输血管理制度一、有关人员认真学习《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确实掌握输血的各种指征。

做到合理、科学用血,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二、本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培训。

三、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血液以及对临床用血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四、输血科对验收合格的血液,认真做好入库、登记、按温度要求进行储存、并做好冷藏温度的监测登记工作。

五、输血前准备工作(一)患者病情需要输血时,经治医师应根据规定履行申报手续,由上级医师签字后报送输血科。

(二)输血治疗前,由主管医师逐项填写《输血治疗同意书》,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同种异体输血的不良反应及输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其同意后,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并载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并记入病历。

(三)为提高输血安全率,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第十二、十三和十四条之规定:1.输血前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ABO血型鉴定、RhD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试验。

进行肝功能测定和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等)。

2.首次输血患者必须进行输血前检查,间隔三个月输血应重新进行肝功能测定和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等)。

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收多次输血者,每次输血前都应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筛选)。

3.手术患者、待产孕妇和有创诊疗操作原则上应将输血相容性检测作为入院常规。

内科住院、门急诊可能需要输血的患者也应提前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确保意外大出血时输血治疗的及时和安全。

如患者及家属拒绝检查,应有签署知情拒绝检查的文字记录随住院病历归档或记入门诊病历,经治医师事前应向患者和/或家属说明拒绝检查的不良后果。

临床用血质量与安全监控指标统计表

临床用血质量与安全监控指标统计表
倍冻用血质量易要小蓝控捐粽优奸表
统计周期:年,第季度
1.国家级监控指标
指标
分子
分母
指标值
指标
分子
分母
指标值
每千单位用血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数
《临床用血申请单》合格率
受血者标本血型复查率
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室内质控率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
干输血人次输血反应上报例数
一二级手术台均用血量
三四级手术台均用血量
错误数量
错误率
愉血例次总数
事故例次
事故率
临床科室1
临床科室1
临床科室2
临床科室2
...
全院合计
全院合计
3.院级监控指标(输血科)
监控对象
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正确率
监控对象
发血正确率
分子
分母
指标值
分子
分母
指标值
输血科
输血科
监控对象
危急值及时报告率
监控对象
急诊TAT超生

分子
分母
指标值
分子
分母
指标值
输血科
输血科
统计人签名:日期:年月曰
各科室用血质量与安全季度检查记录表
检查科室:
检查
年,第
检查内容
问题记录
现场检查及工作人员访谈
输血病历抽查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自杳记录
不良事件及整改情况
输血相关培训情况
•••
其他问题说明:
检查人签名:
检查日期:
年月日
069
手术患者自体输血率
出院患者人均用血量
2.院级监控指标(临床科室)
临床科室
《临床用血申请单》合格率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监督检查表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监督检查表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监督检查表
单位名称:地址:
法定代表人:联系电话:
医疗机构等级:血液来源:
1、设立临床用管理委员会(工作组)负责临床用血管理工作。

()
2、制定本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制度:(1)、血液发放和输血核对制度;()(2)、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3)、医务人员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培训制度;()(4)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
3、拟定本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计划,并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

()
4、制定应急用血预案(),遵守应急用血规定()。

5、设置有输血科()或者血库()。

6、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持有《岗位培训合格证》。

()
7、接收、发放血液时进行登记、核对。

()
8、血液按品种、血型、采血日期(有效期)分别存放于专用储藏设施内。

()
9、储血设施有温度监测记录。

()
10执行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情况(抽查申请材料)。

()
11、使用未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血站供应的血液。

()
12将经济收入作为对输血科(血库)工作的考核指标。

()
陪同检查人签名:监督员签名:
日期:日期:。

临床用血管理及合理性评价检查表

临床用血管理及合理性评价检查表

检查内容1. 领导组织(35 分)检查项目及结果评价1.1 临床用血的组织管理:1) 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成立文件:有□,无□;主任委员:院长□,分管医疗的副院长□,其它□ ;临床用血管理委员包括:医务部门□,输血科□,麻醉科□。

2) 查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年度召开工作会议: 1 次□, 2 次□, 2 次以上□;① 年月日,主题:;② 年月日,主题:;③ 年月日,主题:;3) 全院输血管理总结分析报告:有□,无□;问题整改情况(整改完成时间):。

4) 查推广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临床用血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临床合理用血知识培训记录:有□,无□;① 年月日,主题:;② 年月日,主题:;5) 查用血管理相关制度和实施细则,是否建立以下制度:①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是□,否□;② 用血评价纳入科室、个人的绩效考核和全面考核:是□,否□;③ 临床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是□,否□;④ 每季度对科室及医师用血评价公示:是□,否□;得分第1 页共9 页检查内容检查项目及结果评价1.2 输血科管理:1) 独立建制输血科:是□,否□;2) 建立输血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参预疑难输血病例的诊断、会诊与治疗:是□,否□;① 年月日,项目内容:② 年月日,项目内容:3) 配合临床用血事件及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是□,否□;得分;;1. 领导组织(35 分)① 年月日,项目内容:;② 年月日,项目内容:;4) 查输血科人员花名册:科室人员数量:;各专业人员数量:输血人,检验人,医疗人,护理人;接受输血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和考核:是□,否□。

5) 现场看输血科布局:污染区与非污染区有物理隔离:是□,否□;或者污染区与非污染区无物理隔离但标识明显:是□,否□;设置血液入库前的血液处置室、血液标本处理室、储血室、发血室、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值班室和资料保存室:是□,否□;1.3 临床用血全过程的血液管理(查阅相关文件) :1) 有明确的流程确保患者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是□,否□;2) 明确规定从发血到输血结束的最长时限:是□,否□;3) 制定使用输血器或者辅助设备(如血液复温)的操作规范与流程:是□,否□;4) 明确输血全过程的信息记录要求:是□,否□;5) 请提供本院临床用血计划:有□,无□ 。

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范本(2篇)

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范本(2篇)

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范本第一条为加强临床用血管理,推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护血液资源,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加强临床用血组织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并保证落实。

第三条院长是第一责任人。

第四条输血科的主要职责是:(一)建立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推动临床合理用血;(二)负责制订临床用血储备计划,根据血站供血的预警信息和医院的血液库存情况协调临床用血;(三)负责血液预订、入库、储存、发放工作;(四)负责输血相关免疫血液学检测;(五)参与推动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六)参与特殊输血治疗病例的会诊,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咨询;(七)参与临床用血不良事件的调查;(八)根据临床治疗需要,参与开展血液治疗相关技术;(九)承担医疗机构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的其他任务。

第五条必须使用血液中心提供的血液,输血科配合血液中心建立血液库存动态预警机制,保障临床用血需求和正常医疗秩序。

第六条输血科科学制订临床用血计划,建立临床合理用血的评价制度,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

第七条输血科对血液预订、接收、入库、储存、出库及库存预警等进行管理,保证血液储存、运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

输血科储血设施应当保证运行有效,全血、红细胞的储藏温度应当控制在2-6℃,血小板的储藏温度应当控制在20-24℃。

储血保管人员应当做好血液储藏温度的____小时监测记录。

第八条输血科接收血液中心发送的血液后,应当对血袋标签进行核对。

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的血液入库,做好登记;并按不同品种、血型和采血日期(或有效期),分别有序存放于专用储藏设施内。

经办人签名并签署入库时间。

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范本(2)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背景为了加强我院临床用血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提高临床用血效能,确保患者的用血安全和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医疗质量及安全检查(临床输血检查标准)

医疗质量及安全检查(临床输血检查标准)
3.血液保存环境
4.人员资质
5.设备满足工作需要
5
输血科或血库
14、落实临床用血申请、申请审核制度,履行用血报批手续。
1.有输血申请审核登记和用血报批登记制度。
(1)输血申请单审核率为100%。
(2)大量用血报批审核率100%。
(3)用血的申请单格式规范、书写规范、信息记录完整。
(4)临床单例患者用全血或红细胞超过8U履行报批手续,需要科室主任签名或输血科医师会诊同意,报医务科批准。
1.根据医院的功能任务设置独立建制输血科,与临床科室诊疗需求相称。
2.输血科工作职责明确,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相关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
3.由科主任与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4.建立输血科质量管理体系。
5.科室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和目标,并组织实施。
(或提问)
5
医护人员、输血科或血库
12、有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
医院有输血全过程的血液管理制度。
(1)医院有明确规定的流程,确保患者输血过程中的安全。
(2)输血前在患者的床旁由两名工作人员准确核对受血者和血液信息。
(3)明确规定从发血到输血结束的最长时限。
(4)制定使用输血器和辅助设备(如血液复温)的操作规范与流程。
(1)监测输血的医务人员经培训,能识别潜在的输血不良反应症状。
(2)有确定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
(3)发生疑似输血反应时医务人员有章可循,并应立即向输血科和患者的主管医师报告。
(4)一旦出现可能为速发型输血反应症状时(不包括风疹和循环超负荷),立即停止输血,并调查其原因。要有调查时临床及时处理患者的规范。

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模版

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模版

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1.1 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工作,确保用血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制定本制度的依据是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医院管理规定。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临床用血的各个环节,包括临床需血的申请、血液配型检测、血液库存管理、输血操作等。

二、临床需血的申请2.1 病历填写医生在病历中应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情况、疾病诊断和预计需血量等内容,并签字确认。

2.2 临床血液需求评估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经过评估确认需血量,并选择适当的输血指征。

2.3 临床血液需求审批医生将病历和相关检查结果提交给血液科专家组,经过专家组审查后,确认是否需要进行输血。

三、血液配型检测3.1 血库配型检测工作血库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血液配型检测,并及时记录检测结果和相关信息。

3.2 交叉配型检验患者需要输血时,医生应在病历中标明患者的血型和抗体情况,并将其送交血库进行交叉配型检验。

四、血液库存管理4.1 血液库存监测血库应建立合理的库存管理制度,保证血液供应的充足和稳定。

定期进行库存监测,及时补充和调配血液。

4.2 血液存储和运输血液应按照规定的温度和方法进行存储和运输,保证血液质量不受影响。

五、输血操作5.1 输血前准备工作医护人员在进行输血前,应仔细核对患者的身份和病历,确保输血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2 输血操作规范医护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要求进行输血操作,包括使用合适的输血器具和设备、选择适当的输血速度等。

六、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6.1 不良事件报告医院应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于输血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及时报告,并进行调查和处理。

6.2 不良事件处理医院应根据不同的不良事件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证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七、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7.1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医院应建立血液管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血液管理工作规范、评价血液管理工作效果等。

7.2 持续改进医院应根据血液管理工作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临床用血管理水平。

临床用血管理情况检查表

临床用血管理情况检查表
输注血液品种
红细胞悬液(U)
血浆(ml)
血小板(U)
冷沉淀(U)
全血(ml)
输血记录
病程记录
护理记录
输血审批手续(1次用血、备血超过1000ml)
紫阳县人民医院临床用血管理情况检查表Βιβλιοθήκη 被检查科室:检查时间:检查人签字:
检查内容
住院号
住院号
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
手术名称
手术名称
输血申请单质量
一般项目
审核签字
输血全套检测
《输血治疗同意书》的签署
输血指征
BP: Hb:Alb:
凝血四项:
BP: Hb:Alb:
凝血四项:
输血目的(1纠正贫血;2术中失血;3扩充血容量;4补充凝血因子;5大面积烧伤;6血液制品不足时,替代使用;7止血;8预防出血;9促进伤口愈合;10补充营养;11其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