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闻传播活动和起源

合集下载

第一章新闻传播的起源

第一章新闻传播的起源

社会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
离开社会背景,无视国家、民族、部落、文明间
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传统结构的差异性,是不可能 全面地把握世界新闻传播多彩纷呈的个性的。
三、新闻传播的社会作用
新闻传播产生于社会的客观需要,其发展受到社
会诸条件和制度因素的制约;
同时,它对于社会历史的展开又能产生积极的能
可见,为了生存,人类自然会出现报道消息
提供意见的要求。
而这种要求,又逼迫着人类去创造种种工具,
发展种种技术来适应它,来扩大它的影响和 范围。
其二,是生产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最初的历史活动,是物
质资料的生产,人类自身生命的生产以及人与人 之间社会关系的生产。
而人类的意识、语言、信息交流,正是在这些活

新闻传播的影响,只有为其他社会因素所加强,
其传递的信息又由公众舆论所反映时,它的作用 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但是,当新闻传播得不到社会的响应和其他因素
的配合时,那是谈不上什么作用的。
第二种倾向是,人们往往易于就事论事,得出新
பைடு நூலகம்
闻本身是好的或是坏的结论,给新闻传播以简单 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其二是实用主义新闻学观点。
其代表人物,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的先驱者 哈罗德.拉斯韦尔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新闻传播 的社会功能: 一环境监测; 二使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相关联以适应环境; 三使社会的精神遗产代代 相传。 美国学者查尔斯.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 讨》一书中,从社会学的角度,又提出了第四个 功能——娱乐功能。
人们有必要确切地知道,新闻传播是如何地作为
社会变革的力量而起作用的,是在什么范围内 在什么条件下起作用的。

中国古代报纸的起源

中国古代报纸的起源
2)有关明代“邸报”的几个问题
a明代“邸报”的别名:(邸抄;朝报;除目,除即拜官授职,目即条目、目录;京报)
b明代“邸报”的内容:
皇帝谕旨、起居言行和有关皇家的各类消息;官吏的任免;臣僚奏章;社会新闻等。
3)明代的民间报房和抄报行
明代中叶以后,首都北京等地的民间新闻传播活动日趋活跃,开始出现了民间的报房和从事抄报工作的专门行业。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 。
(二)唐代的新闻传播活动与早期的官报
鉴于前此的古代文献中还没有发现有关报纸的记载,“开元杂报”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报纸,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
因此,唐代的进奏院状已经具有一定的报纸的作用,它是一种原始状态的报纸。
《敦煌进奏院状》:现存的年代最早的一份中国古代报纸。原件在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收藏。 1907年才被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运往伦敦。1983年经中国新闻史学者考证,确认为中国古代的报纸,并命名为“敦煌进奏院状”。它是现在被保留下来的仅存的两份唐代的官报,于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两张“进奏院状”的残页。这两份“进奏院状”现分别收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其价值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两份唐代进奏院状的实物,由于“开元杂报”已经无存,它们实际上已经成为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仅存的年份最早的两份原始状态的报纸了。
负责邸报发布工作的机构:都进奏院;
宋代邸报特征和内容。
特点: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从官文书中分离出来;定期发行;“邸报”名称第一次出现。

《新闻学概论》第一章

《新闻学概论》第一章

• (三)及时性 • 注意时效,力求用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把刚刚发生和正在发 生的新事实和新变动传播给广大受众。 • (四)公开性 • 1、含义:面向社会,公开传播。 • 2、公开不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

• (2)新闻是对事实或信息的报道、传播、记录、介绍。“新闻并非 一面社会的镜子,而是对不合常规的事情的报道”(美国沃尔特•李 普曼)“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 (3)注重新闻的社会影响和作用,认为新闻是一种工具性和手段性 的东西。“新闻就是能够唤起读者、唤起人们的关心,进而教诲他们 ,鼓舞他们并使他们能够得到乐趣的一种对于人们活动的最适时的记 录”(美国华连)“新闻史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 特殊手段”(甘惜分) • (4)新闻是信息。“新闻是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 信息传递”(梁衡) • 3、中国人普遍接受的定义:陆定一的定义
• (五)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 • 原因: • 第一,事实的无限性和报道的有限性决定的。 • 第二,每家媒体都有自己特殊的定位、选择新闻的标准和感兴趣的重 点领域。
三、新闻的定义
• (一)“新闻”含义的历史演变 • 1、报纸产生以前的含义 • 新鲜事情、新奇见闻 • • • • • 2、报纸产生以后的含义 (1)新近发生的新鲜事情、现象和奇闻轶事。 (2)报纸。如《读卖新闻》《朝日新闻》《劳动新闻》 (3)新闻事业。“新闻单位”“新闻机构” (4)新闻报道。如“晚间新闻”“国内新闻”等。
• 2、新闻中的事态链 (1)含义:指新闻中事象总和的动态,表现为事实各种联系的趋向, 囊括了多种事象间的动向,形成以人物和事象为核心的事态链。 (2)重要性:任何新闻都是通过事态和物态的有机结合,二者发生关 联才会发生效应,形成新闻。 • 3、记者面对的事实 (1)含义:指客观存在的事物、事件或现象,即事情的真实情况,包 括原生事实、经验事实、历史事实、现在事实和将来事实。 (2)重要性:事实是社会的细胞,每时每刻都有事实再现社会的运动 ,他们的互生和更新表现为社会的发展过程。

新闻理论教程名词解释及简答

新闻理论教程名词解释及简答

第一章新闻一.名词解释1.新闻的起源:(第一节)新闻的传播活动和发展的最早动因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他起源于人类社会性的声查劳动实践,是适应当时的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当人们学会自觉地进行信息交流的时候,就有了原始的新闻传播活动,它是长期的劳动实践是人类进化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对新闻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在生产劳动实践中结成了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彼此需要社会沟通信息.通报情况,交流经验,一求取得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别根据以取得的认识规划自己的行动,进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新闻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商品经济的出现,当新闻传播活动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宾产生了近代报刊的时候,报刊便成为新闻事业最基本的新闻手段了.资产阶级新闻学认为新闻传播活动产生于人类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源于人的群居本能.2.新闻的本源(第二节)新闻的基本来源.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是、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前,新闻在后.1)坚持事实的第一性的,事实对新闻有决定性的作用,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种种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没有事实新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不可能有新闻报道.2)承认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它既不会因为人们不喜欢他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幻想它而出现.我门必须尊重事实,背离事实就是失实.3)与事实相比,新闻是派生的,被决定的,是第二性的.新闻只能根据事实描写事实,而不能根据希望描写事实.4)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如政治性,趣味性等等,也同样是被事实所决定的,事实具有某种性质,如实报道这一事实的新闻才能具有某种性质.在新闻的本源问题上,唯心论者或是颠倒事实与新闻的源流关系或是把新闻看作某种"性质"本身.正确处理事实与新闻关系,是新闻理论中的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3.新闻的来源指供应新闻的媒介.在现代社会中,主要新闻来源有以下几种1)记者采访 2)通讯社发稿 3)资料社发稿 4)读者来信 5)通讯员及群众投稿 6)广告 7)社会宣传品及内部简报,总结,文件等等.指新闻出处,即新闻提供者.对不愿透露姓名或单位名称的新闻提供者,一般应予保护或在新闻中略去或采用间接暗示法,如"从有关方面获悉","某权威人士告知"等.新闻来源有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之别.4.好奇说(第一节)资产阶级新闻学关于新闻的起源的观点.他们单纯从人类的好奇心理甚至心理出发,认为人总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甚至心理需要出发,认为人总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人长着两只耳朵,就爱打听新闻,长着一张嘴巴就爱传播新闻,新闻传播活动就是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出现的.换言之,是人的新闻欲促成了新闻活动. (这种把产生新闻这种一种社会现象归结为生理现象,心理现象;把新闻是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说成了是为了本能的需要的观点,脱离物质生产时实践去分析新闻的起源,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物质与竟声的关系,混淆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这是唯心主义思想观在新闻起源观上的反映.)马克思主义承认和尊重人的好奇心和新闻欲,但认为主要是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推动了新闻的产生和发展.5.群居说(第一节)一种关于新闻起源的观点始于西方新闻说.该观点认为,由于人类结群居住,相互间需要信息的沟通和经验的交流,于是产生的新闻活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群居有着深刻的社会物质原因.因为太初时代人类面临着洪水.猛兽等强大的自然灾害和部落战争,为着生存和发展,他们必须结成群体,共同居住,协同劳动和斗争,正式这种社会性的劳动实践和石灰生活促进了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和发展.6.新闻欲(99考题)指人类了解社会或自然界新近变动的一种欲望,这种欲望是认得社会联系的必然产物,是求知欲的的组成部分.新情况.新事物.新经验.新问题,集体感.安全感.正义感上进心等是新闻欲的主要内涵.某些西方新闻学者认为,新闻欲是新闻媒介产生的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只有人类的社会存在和相互沟通的社会需求才是新闻传播活动产生和演变的根本原因.7.硬新闻(straightnes)和软新闻(soft news)源于西方新闻说的名词硬新闻指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技术新闻.观众在阅读或视听这种新闻时只能产生"延缓报酬"(delayed reward)效应,所以称这类新闻为硬新闻.软新闻是指那些人情味较浓的,写的轻松活泼,容易引起受众观感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能产生"即时报酬(immediated reward)的新闻.社会新闻大致属于这种新闻.在思想内容健康的前提下,把新闻写的软一些对于强化新闻的传播效果是有益的.现在人们长吧那些登载生活娱乐服务内容的刊物称之为"软新闻刊物".8.易碎品西方对新闻的生命___时效的一种形象的说法,指新闻的生命是短促的,随着时效的逝去而消失.中国新闻界也以"活鱼""鲜花"等比喻新闻时效性的重要性.二.简答题1.新闻的特点(1)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2)新闻区别于信息而成为新闻必须具备以下特点:1)必须是事实.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无论其内容还是形式都离不开事实.从内容上说,新闻必须是以事实为根据的真实信息;从形式上说,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没有事实就成不了新闻.可以说,一切以新闻为主体的事业,起基本的内容就是报道和评论事实,起基本方法就是用事实说话(新闻)和就事实说话(评论). 2)笔削有新意.新闻是一种信息,是事实的反映,但并非任何事实,任何信息都能成为新闻新意是使某条信息成为新闻的一个重要原因.新闻的"新",首先是构成新闻的事实有很强的时效性,能满足人们急欲知晓的需要.这种新鲜事实必须具备两个因素:第一,它是人们未知的事实,即构成新闻的根据.因为客观事物的活动和变化是绝对的,所以新闻只有不断的新陈代谢,才能是新闻事业永葆青春的活力.3)必须及时.试问必须注重时效,这是与有新意相联系的一个要求.既然新闻只存在于时间长河的一瞬间,时效或者称为时间性是决定新闻的又一因素.着也是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人形象的把这一要求称为抓"活鱼".(3)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比较明确简洁的概括了新闻的特点,它强调了事实,新鲜,时效这三个构成新闻最基本的因素.2.为什么说新闻产生于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需要?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它是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为适应人们需要而产生的: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能够进行生产劳动,能够通过生产劳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生产资料,以求自身生存与发展,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洪水,猛兽,毒虫,饥荒随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们在进行劳动生产活动中,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人么逐渐认识到哟想生存和发展必须齐心协力,相互合作.这就要求人们互相联络,沟通的情况下,不断了解客观世界变动的新信息,以变相应的采取行动,因此新闻传播活动相应而生.3.如何理解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早实践中如何坚持这一点?新闻的基本来源.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是、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前,新闻在后.1)坚持事实的第一性的,事实对新闻有决定性的作用,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种种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没有事实新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不可能有新闻报道.2)承认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它既不会因为人们不喜欢他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幻想它而出现.我门必须尊重事实,背离事实就是失实.3)与事实相比,新闻是派生的,被决定的,是第二性的.新闻只能根据事实描写事实,而不能根据希望描写事实.4)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如政治性,趣味性等等,也同样是被事实所决定的,事实具有某种性质,如实报道这一事实的新闻才能具有某种性质.在新闻的本源问题上,唯心论者或是颠倒事实与新闻的源流关系或是把新闻看作某种"性质"本身.正确处理事实与新闻关系,是新闻理论中的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4.什么是新闻?简述新闻新闻定义的不同类型.1>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他不仅是新闻事业细胞,还是新闻事业的主体.2>新闻的第一可分两大类型:<1>不成文的新闻定义.这些是资产阶级大众化报纸(便士报)星期时期,一些资产阶级报人根据他们的经验对新闻所做的解释.他们把办报最为一种有利可图的企业,把新闻当作一种可以自由销售的的商品.他们往往从赢利的目的出发,以行文的可售性为标准来说明新闻特性,追求新闻对读者的刺激和轰动效应.a> 19世纪70年代,美国<<纽约太阳报>>编辑主任约翰。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资料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资料
中国新闻史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内容提要
第一节 中国新闻传播活动溯源 一、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 二、中国古代报纸的起源(唐代的“报”、“状”)
第二节 官方邸报的发展与最终消亡 一、中国古代官报发行体制变迁 二、中国古代官报名称、报道内容及读者演化
唐代出现最早的手写新闻——封建官报(朝报和进奏院状)
第一节 中国新闻传播活动溯源
1.“报”(朝报) (1)报(朝报) 朝报,唐代朝廷每日在宫门外,分条发布的有关皇帝
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是当时中央政府直接公开 发布宫廷新闻的重要形式。 朝报的发布方式大约是,由中书部门发布,京师官员 及驻京进奏官进行抄录,随后转递传阅。 朝报最早出现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当时并无名目,直 到后唐和宋代才称为“朝报”,并沿用至明清。 有关朝报记载最详尽的是孙樵《经纬集·读开元杂报》 (851年)。
文字
20:40
口语
零时
费德瑞克·威廉斯《传播革命》
0 00 23 57
第一节 中国新闻传播活动溯源
广播 语言 印 刷
::
20:40
费德瑞克·威廉斯:《传播革命》
第一节 中国新闻传播活动溯源
一、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1.先秦:口语传播为主 (1)最早的口语传播不晚于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
青海民和县阳山新石器后期的考古发现:陶制喇叭。 舜(前2255年即位)设“纳言”官职——即所谓“喉舌之官,
(3)文字传播在先秦仅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辅助形式 存在。
原因,一是文字掌握在少数巫师、贵族手中;二是传播 载体(甲骨、金文、岩刻,及春秋时的简)的局限。
(4)先秦信息传播的活跃期在春秋战国时期,其时, 口头传播、人际传播的效果被发挥到了极致。

第一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

第一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

外国新闻传播史
23
外国新闻传播史
地 球 演 化 背 景 下 的 人 类 历 史
24
人 类 演 化 谱 系 图
外国新闻传播史
25
现 代 人 的 演 化
外国新闻传播史
26
达尔文:人的进化
外国新闻传播史
27
人类远祖源于中国吗?
光明日报2000年4月5日报道
外国新闻传播史
28
人类的迁移
关于冰河期
外国新闻传播史
52
古代罗马的手抄新闻书
古代罗马的手抄新闻
恺撒 屋大维与官方手

抄新闻书

古罗马民间手抄新闻信
外国新闻传播史
53
中 世 纪 欧 洲 黄 金 装 饰 的 圣 经
外国新闻传播史
54
7世纪写在羊皮纸上的古兰经
外国新闻传播史
55
三 古代中国的手书新闻传播
甲骨 金文中的新闻报道 汉唐时期的邸报 其他手书新闻报道形式
营养系统
保持系统----社会产业组织
循环系统
分配系统----商业运输系统
神经系统
调节系统----社会管理组织(含信息传播)
外国新闻传播史
4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 ,1820年4月27日–1903年12月8 日),英国社会学家。他为人所 共知的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 之父”,所提出一套的学说把 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 学上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 但是,他的著作对很多课题都 有贡献,包括规范、形而上学 、宗教、政治、修辞、生物和 心理学等等。

美洲
非洲—欧洲—亚洲

大洋洲
在迁移中形成不同的人种

中外新闻史

中外新闻史

3、《万国公报》(1868—1883,1889—1907)与传教士报
刊活动向纵深发展
鸦片战争后的宗教报刊中,影响最大、发行量最大的 一份周刊 。1868年9月5日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上海创 办,并任主编 。 ①发展经过:该报初名《中国教会新报》,1874年9月5 日出第301期时更名为《万国公报》。1883年休刊。 1889年以广学会机关报身份复刊,并改为月刊。1907 年5月,主编林乐知突然病逝,7月,《万》停刊 。 ②主要内容:在《中国教会新报》时期,主要以传教、联 系教友、报道教会活动等为目的 。更名后,宗教内容 减少,介绍西方科学与政治、评论时事等内容大量增加, 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时事争论刊物 。
布告、露布、 烽燧 烽燧等
榜 珍本、善本
天变、急选报 竹筹、揭帖、 旗报、牌报 提塘小报、京 报、辕门抄
清前中
第二章 近代外国新闻事业传入 和中国民族报业产生
第一节 近代外国新闻事业的传入 一、传教士报刊活动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及传教士早期报刊活动。 ①概说。 中国近代报业始于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办报活动。 1840年以前,以英国为首的殖民主义,对中国采用了 鸦片贸易和文化渗透两种手段,后者主要是企图通过 创办报刊、传播教义的方式来实现。因此,一开始报 就 是 传 教 士 的 基 本 宣 传 手 段 。
②《上海新报》
上海地区出现的第一张近代中文报纸。 1861年创刊,由出版《北华》的报馆创办。 初为周 刊,1862年改为周三刊,1872年7月2日改为日刊。同 年12月在与《申报》的竞争中失利,停刊。 该报用白报纸两面印刷,开中国报纸两面印刷之始。 《上》创办宗旨是为商业贸易服务。其刊载的中外新 闻大多选自香港的报刊。创办之初,刊载太平军和清军 的战况,很受时人关注。 该报虽为商业报纸,但历任主编的却都是传教士。第 一任主编是美国传教士伍德。 《上》在创刊后十来年里,使上海唯一的中文商报。 直到1872年《申报》创刊。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刘勰《文心雕龙·檄移》篇
中国新闻传播起源的三个阶段—— 第二阶段:新闻传播的成长阶段
4、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主要的传播媒介——露布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架车南伐,显宗为右军府长吏,征虏将 军统军。军次赫阳,萧鸾戌主成公期遣其军主胡松、高法援等,并引蛮贼来击 军营。显宗亲率拒战,遂斩援首。显宗至新野,高祖召曰:‘卿破贼斩帅,殊 益军势,朕方攻坚城,何为不作露布也?’显宗曰:‘臣顷闻镇南将军王肃, 获贼二三,驴马数匹,皆为露布。臣在东观,私哂每之。近虽仰凭灵威,得催 丑虏,兵寡力弱,擒斩不多。脱复高曳长谦,虚张功捷,尤而效之,其恶弥甚, 臣所以敛毫卷帛,解而上已’”。
中国新闻传播起源的三个阶段——
第二阶段:新闻传播的成长阶段
4、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主要的信息传播载体——竹简和木牍在内的简牍,也有帛和纸 纸张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最经济、最方便的手段,使人类思想的知识模式产 生了变革。
——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汉代造纸图。(a)原料的切、踩和浸洗
汉代造纸图。 (b)蒸煮、舂捣和纤维与水的混合
传播活动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群居时代。远古的人们结 群而居,共同生活,共同劳动,有了信息,需要互相沟通, 因此也就有了传播活动。
交流与传播依然是 我们生活中不可缺 少的一部分!
第一阶段:新闻传播的萌芽阶段
我国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比较成熟的人际新闻信息传播活动。
海蚶壳
陶制喇叭筒
考古证明,人类早就知道利用工具,扩大自己的声音,以达到广为传播的目的.
五、中国古代新闻传播业的文化背景:
原始性、官方垄断性、专制性、非商业性、单一性、循 环性
• 中国新闻史的历史分期: • 古代时期:唐、宋、元、明、清 • 近代时期:1815年的清中叶、鸦片战争后、清末、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人类新闻传播活动 • 2、发展时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 一、人类新闻传播活动 • 3、成熟时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 本节小结
• 新闻传播与人类社会同时共生,然而在人类社会 的童年时期,新闻传播并不单独存在,是融合于 一般的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之中。它的产生到成熟, 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在起源问题上,既不 能把传播与新闻传播断然分开,使之无所由来; 也不必在人类早期历史中苦苦搜寻所谓新闻传播 的证据,以证明新闻传播之源远流长。
• 二、人们如何进行新闻传播
• 1、亲身传播 • 2、大众传播 • 3、群体传播
• 三、新闻起源的种种说法
• • • • • 自然论(好奇论、天性论) 生存说 (群居论) 哨兵说 意志论(唯意志论) 神秘论
• 四、对两种新闻起源观的分析:
•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认为:新闻起源于人类的社会 交往和劳动,不是人的本能欲望。 • 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
新闻学概论—— 第一章 新闻传播活动与起源
• • • • •
本章内容 一、人类新闻传播活动 二、人们新闻传播活动的方式 三、新闻、人类新闻传播活动 • 1、萌芽时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当我在写这几行字的时候,把视线从纸上移开,抬头 就可以看见夏威夷那犬牙交错郁郁葱葱的群山。如果向水 天相接的海岸线望去,可以看到可能是第一批岛民登岸的 地方。他们从石器时代走出来,在一千二百年前乘着用最 简陋的工具制作的独木舟到达这里。他们从东南亚出发, 带着信奉的神、孩子和食物,在浩瀚的大洋上,从一个岛 屿飘伯到另一个岛屿,以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生存能力与 风、水和泥土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似乎经历了令人难以置 信的五千年漫长岁月的旅程于一千二百年前来到夏威夷。 他们在这个熔岩的岛上登陆,撒下他们的种子,播下他们 的文化,把这块土地归为己有。 • 那些最初的夏威夷人已经是灵巧的传播者。他们能够 看懂天空中和海浪中的信息,利用这种信息来航海.他们 已有发展得很好的语言,虽然能在图画和雕刻中记录下来 某些信息,但实际上还不能把语言写下来。不过,他们利 用口语作为有力的工具,用口说的语言建立了一个有效的 政府和美满的家庭生活。他们令人不可思议地表达了微妙 的想法和关系。他们说服别人跟他们航海到很远的地方去, 在别人沮丧气馁的时刻消除别人的疑虑。他们带着所有的 航海经验知识,信仰、仪式以及他们想要保持和不用书写 的形式传给子孙的生活习俗,他们在夏威夷登陆,感到地 球的震动,看见山里的浓烟和火焰以后,他们得到了帮助 他们认识“火之女神佩莱夫人”的信息,因此他们还知道 了怎样通过祈祷以及祭祀和舞蹈同女神交流。
• 小节总结
• 新闻传播是应人类生存和社会物质生产劳动的需 要而产生而发展。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 的传播能力和对新闻的内在需求不断提高和强化, 最终使新闻传播从过渡状态种独立出来,并进一 步向前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