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

合集下载

第一章新闻传播的起源

第一章新闻传播的起源

社会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
离开社会背景,无视国家、民族、部落、文明间
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传统结构的差异性,是不可能 全面地把握世界新闻传播多彩纷呈的个性的。
三、新闻传播的社会作用
新闻传播产生于社会的客观需要,其发展受到社
会诸条件和制度因素的制约;
同时,它对于社会历史的展开又能产生积极的能
可见,为了生存,人类自然会出现报道消息
提供意见的要求。
而这种要求,又逼迫着人类去创造种种工具,
发展种种技术来适应它,来扩大它的影响和 范围。
其二,是生产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最初的历史活动,是物
质资料的生产,人类自身生命的生产以及人与人 之间社会关系的生产。
而人类的意识、语言、信息交流,正是在这些活

新闻传播的影响,只有为其他社会因素所加强,
其传递的信息又由公众舆论所反映时,它的作用 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但是,当新闻传播得不到社会的响应和其他因素
的配合时,那是谈不上什么作用的。
第二种倾向是,人们往往易于就事论事,得出新
பைடு நூலகம்
闻本身是好的或是坏的结论,给新闻传播以简单 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其二是实用主义新闻学观点。
其代表人物,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的先驱者 哈罗德.拉斯韦尔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新闻传播 的社会功能: 一环境监测; 二使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相关联以适应环境; 三使社会的精神遗产代代 相传。 美国学者查尔斯.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 讨》一书中,从社会学的角度,又提出了第四个 功能——娱乐功能。
人们有必要确切地知道,新闻传播是如何地作为
社会变革的力量而起作用的,是在什么范围内 在什么条件下起作用的。

新闻理论教程名词解释及简答

新闻理论教程名词解释及简答

第一章新闻一.名词解释1.新闻的起源:(第一节)新闻的传播活动和发展的最早动因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他起源于人类社会性的声查劳动实践,是适应当时的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当人们学会自觉地进行信息交流的时候,就有了原始的新闻传播活动,它是长期的劳动实践是人类进化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对新闻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在生产劳动实践中结成了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彼此需要社会沟通信息.通报情况,交流经验,一求取得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别根据以取得的认识规划自己的行动,进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新闻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商品经济的出现,当新闻传播活动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宾产生了近代报刊的时候,报刊便成为新闻事业最基本的新闻手段了.资产阶级新闻学认为新闻传播活动产生于人类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源于人的群居本能.2.新闻的本源(第二节)新闻的基本来源.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是、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前,新闻在后.1)坚持事实的第一性的,事实对新闻有决定性的作用,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种种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没有事实新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不可能有新闻报道.2)承认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它既不会因为人们不喜欢他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幻想它而出现.我门必须尊重事实,背离事实就是失实.3)与事实相比,新闻是派生的,被决定的,是第二性的.新闻只能根据事实描写事实,而不能根据希望描写事实.4)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如政治性,趣味性等等,也同样是被事实所决定的,事实具有某种性质,如实报道这一事实的新闻才能具有某种性质.在新闻的本源问题上,唯心论者或是颠倒事实与新闻的源流关系或是把新闻看作某种"性质"本身.正确处理事实与新闻关系,是新闻理论中的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3.新闻的来源指供应新闻的媒介.在现代社会中,主要新闻来源有以下几种1)记者采访 2)通讯社发稿 3)资料社发稿 4)读者来信 5)通讯员及群众投稿 6)广告 7)社会宣传品及内部简报,总结,文件等等.指新闻出处,即新闻提供者.对不愿透露姓名或单位名称的新闻提供者,一般应予保护或在新闻中略去或采用间接暗示法,如"从有关方面获悉","某权威人士告知"等.新闻来源有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之别.4.好奇说(第一节)资产阶级新闻学关于新闻的起源的观点.他们单纯从人类的好奇心理甚至心理出发,认为人总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甚至心理需要出发,认为人总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人长着两只耳朵,就爱打听新闻,长着一张嘴巴就爱传播新闻,新闻传播活动就是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出现的.换言之,是人的新闻欲促成了新闻活动. (这种把产生新闻这种一种社会现象归结为生理现象,心理现象;把新闻是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说成了是为了本能的需要的观点,脱离物质生产时实践去分析新闻的起源,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物质与竟声的关系,混淆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这是唯心主义思想观在新闻起源观上的反映.)马克思主义承认和尊重人的好奇心和新闻欲,但认为主要是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推动了新闻的产生和发展.5.群居说(第一节)一种关于新闻起源的观点始于西方新闻说.该观点认为,由于人类结群居住,相互间需要信息的沟通和经验的交流,于是产生的新闻活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群居有着深刻的社会物质原因.因为太初时代人类面临着洪水.猛兽等强大的自然灾害和部落战争,为着生存和发展,他们必须结成群体,共同居住,协同劳动和斗争,正式这种社会性的劳动实践和石灰生活促进了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和发展.6.新闻欲(99考题)指人类了解社会或自然界新近变动的一种欲望,这种欲望是认得社会联系的必然产物,是求知欲的的组成部分.新情况.新事物.新经验.新问题,集体感.安全感.正义感上进心等是新闻欲的主要内涵.某些西方新闻学者认为,新闻欲是新闻媒介产生的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只有人类的社会存在和相互沟通的社会需求才是新闻传播活动产生和演变的根本原因.7.硬新闻(straightnes)和软新闻(soft news)源于西方新闻说的名词硬新闻指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技术新闻.观众在阅读或视听这种新闻时只能产生"延缓报酬"(delayed reward)效应,所以称这类新闻为硬新闻.软新闻是指那些人情味较浓的,写的轻松活泼,容易引起受众观感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能产生"即时报酬(immediated reward)的新闻.社会新闻大致属于这种新闻.在思想内容健康的前提下,把新闻写的软一些对于强化新闻的传播效果是有益的.现在人们长吧那些登载生活娱乐服务内容的刊物称之为"软新闻刊物".8.易碎品西方对新闻的生命___时效的一种形象的说法,指新闻的生命是短促的,随着时效的逝去而消失.中国新闻界也以"活鱼""鲜花"等比喻新闻时效性的重要性.二.简答题1.新闻的特点(1)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2)新闻区别于信息而成为新闻必须具备以下特点:1)必须是事实.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无论其内容还是形式都离不开事实.从内容上说,新闻必须是以事实为根据的真实信息;从形式上说,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没有事实就成不了新闻.可以说,一切以新闻为主体的事业,起基本的内容就是报道和评论事实,起基本方法就是用事实说话(新闻)和就事实说话(评论). 2)笔削有新意.新闻是一种信息,是事实的反映,但并非任何事实,任何信息都能成为新闻新意是使某条信息成为新闻的一个重要原因.新闻的"新",首先是构成新闻的事实有很强的时效性,能满足人们急欲知晓的需要.这种新鲜事实必须具备两个因素:第一,它是人们未知的事实,即构成新闻的根据.因为客观事物的活动和变化是绝对的,所以新闻只有不断的新陈代谢,才能是新闻事业永葆青春的活力.3)必须及时.试问必须注重时效,这是与有新意相联系的一个要求.既然新闻只存在于时间长河的一瞬间,时效或者称为时间性是决定新闻的又一因素.着也是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人形象的把这一要求称为抓"活鱼".(3)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比较明确简洁的概括了新闻的特点,它强调了事实,新鲜,时效这三个构成新闻最基本的因素.2.为什么说新闻产生于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需要?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它是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为适应人们需要而产生的: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能够进行生产劳动,能够通过生产劳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生产资料,以求自身生存与发展,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洪水,猛兽,毒虫,饥荒随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们在进行劳动生产活动中,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人么逐渐认识到哟想生存和发展必须齐心协力,相互合作.这就要求人们互相联络,沟通的情况下,不断了解客观世界变动的新信息,以变相应的采取行动,因此新闻传播活动相应而生.3.如何理解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早实践中如何坚持这一点?新闻的基本来源.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是、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前,新闻在后.1)坚持事实的第一性的,事实对新闻有决定性的作用,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种种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没有事实新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不可能有新闻报道.2)承认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它既不会因为人们不喜欢他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幻想它而出现.我门必须尊重事实,背离事实就是失实.3)与事实相比,新闻是派生的,被决定的,是第二性的.新闻只能根据事实描写事实,而不能根据希望描写事实.4)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如政治性,趣味性等等,也同样是被事实所决定的,事实具有某种性质,如实报道这一事实的新闻才能具有某种性质.在新闻的本源问题上,唯心论者或是颠倒事实与新闻的源流关系或是把新闻看作某种"性质"本身.正确处理事实与新闻关系,是新闻理论中的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4.什么是新闻?简述新闻新闻定义的不同类型.1>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他不仅是新闻事业细胞,还是新闻事业的主体.2>新闻的第一可分两大类型:<1>不成文的新闻定义.这些是资产阶级大众化报纸(便士报)星期时期,一些资产阶级报人根据他们的经验对新闻所做的解释.他们把办报最为一种有利可图的企业,把新闻当作一种可以自由销售的的商品.他们往往从赢利的目的出发,以行文的可售性为标准来说明新闻特性,追求新闻对读者的刺激和轰动效应.a> 19世纪70年代,美国<<纽约太阳报>>编辑主任约翰。

新闻学概论(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题库第一章新闻起源1. 导致原始社会新闻产生的社会动因是什么?( C )A 共同一致的社会活动B 必然产生的社会联系C 对信息交流的迫切要求D 对周围事物继续认知的愿望2. 原始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也是人类一种有目的的( B )A 认识行为B 传播行为C 社会行为D 信息行为3. 把运用形体姿态和手势或使用绘画符号传递信息可以称作( B )A 文字语言B 符号语言C 情感语言D 非符号语言4. 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是什么?( A)A 客观存在的事实B 客观存在的信息C 客观存在的事态D 客观存在的环境5. 经新闻报道的事实被称之为( B )A 事实新闻B 新闻事实C 新闻素材D 新闻产品6.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应该必须坚持的是( D )A 矛盾论的新闻本源观B 辨证论的新闻本源观C 唯心论的新闻本源观D 唯物论的新闻本源观7. 目前已知的的最早在书名中使用“新闻”一词的著作是?( B )A 《披沙集》B 《南楚新闻》C 《红楼梦》D 《朝野类要》8. 《牛津词典》中将新闻一词解释为什么?( C )A “各地新闻”B “快速信息”C “新鲜报道”D “新近消息”9. “新近”是一个相对的( A)概念?A 时间B 地点C 空间D 关系10. 新闻定义中对报道主体的规定是( D )A 受众B 传播者C 媒介D 没有明确规定11. “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这一对新闻定义的描述属于下列哪种说法?( C )A 功能说B 事实说C 报道说D 信息说12. “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的最近之事实也。

”该语出自哪位学者之口?( D )A 邵飘萍B 黄远生C 徐宝璜D 陆定一13. 构成新闻的事实必须具有新意,这就意味着新闻前提是什么?( C )A 信息之新B 内容之新C 事实之新D 素材之新14. 对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而言,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把新闻的“快”与什么有效结合?( B )A 政治立场B 社会效果C 经济效益D 文化观念15.社会主义新闻宣传中要把公开透明和什么统一起来?( D )A 真实准确B 内容新鲜C 报道及时D 有效管理16.对于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必须注意时效性与什么的结合?( A)A 透明度B 宽容度C 开放性D 准确性17.作为新闻本源的事实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哪几类?( CD )A 人际间可以感知的事实B 社会关系发生变化C 社会实践中发生的事实D 自然现象E 生产关系变革18.新闻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哪些?( ABCD )A 真实准确B 内容新鲜C 报道及时D 公开传播E 反馈迅速19.社会主义新闻宣传要做到以下哪些方面?( ABC )A 公开B 透明C 开放D 广泛E 便捷20.请举例并说明传播公开在重大突发性事件中的重要作用、价值、意义。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新闻事业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新闻事业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新闻事业
第一节、新闻传播从口头到文字
• 一、古代新闻传播溯源 • 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山顶洞人使用过的经过加
工的海蚶壳,和青海民和县阳山遗址出土的新石 器时代的陶制喇叭筒,都是远古民进行社交和传 播活动的物证。
• 到战国时期,群雄割据,处土横议,战火频仍。 统治者们需要发布政令,通报政情军情,诸子百家 游说四方,宣扬自己的学说和政治主张,这时传播 活动更为频繁。 • 在《墨子》、《吕氏春秋》、《左传》中都有 早期传播活动的记载,新闻传播的政情、军情等方 面情报都是最新的信息。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中所记的“大叔完聚,缮用兵,将袭郑。„„公闻 其期”等,这些可以算做早期的广义的新闻传播。
邸报
我国最古老的报纸,就是人们常说的所谓邸报。 邸报,是我国古代报纸的统称,而非某种具体 报纸的名称。
名称起源于“邸”。“邸”是我国古代地 方政府机关在京城设置的办事处。邸报的 产生最迟不晚于唐代。
• 邸报:中国古代官方报纸的通称。邸报的内容大致 有以下几方面: • 1、皇帝的起居言行、皇帝的谕旨 • 2、官员的升迁、任免、赏罚 • 3、臣僚的奏、疏 • 4、其他信息。包括一些军事信息。明代始,也出 现过一些社会新闻类信息。
• 时效性较强、影响较大的文字传播载体,主要是 竹、帛和“露布”。 • 竹子劈成片称为简,简以绳相穿,称为“策”。 简上面可以用笔书字,传之四方。 • 帛即绢绸。古时只有达官贵人和宫廷才用得起
• 露布:露布起始于汉魏,是一种帛制在旗子上,书写文字, 通报四方的传播媒体。 • 内容虽然大谈国威帝德,但更主要的是用来传递军事捷报。 • 特点:公开性和时效性都很强,传播面也较广,是报纸诞 生以前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一种新闻传播媒体。

目前为新闻界所承认较可靠的说法是:中国的 报纸开始出现于唐朝。 • 证明唐代开始有报纸的物证是两份唐代的“进 奏院状”。 • 现在这两份“进奏院状”分别藏于英国伦敦不 列颠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

中外新闻传播史

中外新闻传播史

背 保皇分子势力猖獗
大陆军一连串的军事失败使人民情

绪低落
内 批判英国殖民暴行,主张北美独 激励人民奋起作战
容 立,建立共和政体,号召人民拿
起武器
影 “独立”二字深入人心,革命浪 军心大振,扭转不利局势
响 潮势不可挡
2.爱德华• 开夫——《绅士杂志》
①1731 年,创刊《绅士杂志》,以刊登国会消息出名,是英国第一份以“杂志” (Magazine)做刊名的刊物。 ②英国第一份综合性月刊 ③是英国杂志史上发行最久、最富盛名的权威月刊 ④该刊以“合众为一”为信条
②是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一次成功斗争,启发引导了人民 的新闻出版自由意识。
③辩护律师汉密尔顿的答辩,为争取出版自由斗争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 页.
思考题:1.试分析集权主义报业理论,与专制政府控制报业的手段。
集权主义报业理论:①报纸作为一种通讯工具,被视为是政府的一项垄断的权利, 一般人若要经营这一事业,必须获得政府的特许。②集权主义报业理论的基本体 系形成于16、17 世纪,若追溯到更早的历史时代,集权主义传播思想的代表人 物有柏拉图、韩非子、马基雅维利。③随着近代报业的诞生,君主们终于利用所 谓“神授“的权力,全面的掌控报刊出版系统。④从近代报刊进化的历史来看, 统治者对报刊的控制理由从未消失,但专制政府在行使控制权时,超过必要限度, 沦为滥用武力的暴政。因此,集权主义报业理论在历史上备受批评。⑤集权主义 报业理论是世界新闻传播史上四种最具代表性的新闻理论之一,在17 世纪末期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兴起后,逐渐丧失了市场。 手段:特许出版制度 新闻检查制度 知识税与津贴制度 严刑峻法
之所以能统治辽阔的疆域,至少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它有一个发达的、包括 《每日纪闻》在内的信息传播系统,而罗马帝国的灭亡,也与其扩张过甚、传

第一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

第一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

外国新闻传播史
23
外国新闻传播史
地 球 演 化 背 景 下 的 人 类 历 史
24
人 类 演 化 谱 系 图
外国新闻传播史
25
现 代 人 的 演 化
外国新闻传播史
26
达尔文:人的进化
外国新闻传播史
27
人类远祖源于中国吗?
光明日报2000年4月5日报道
外国新闻传播史
28
人类的迁移
关于冰河期
外国新闻传播史
52
古代罗马的手抄新闻书
古代罗马的手抄新闻
恺撒 屋大维与官方手

抄新闻书

古罗马民间手抄新闻信
外国新闻传播史
53
中 世 纪 欧 洲 黄 金 装 饰 的 圣 经
外国新闻传播史
54
7世纪写在羊皮纸上的古兰经
外国新闻传播史
55
三 古代中国的手书新闻传播
甲骨 金文中的新闻报道 汉唐时期的邸报 其他手书新闻报道形式
营养系统
保持系统----社会产业组织
循环系统
分配系统----商业运输系统
神经系统
调节系统----社会管理组织(含信息传播)
外国新闻传播史
4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 ,1820年4月27日–1903年12月8 日),英国社会学家。他为人所 共知的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 之父”,所提出一套的学说把 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 学上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 但是,他的著作对很多课题都 有贡献,包括规范、形而上学 、宗教、政治、修辞、生物和 心理学等等。

美洲
非洲—欧洲—亚洲

大洋洲
在迁移中形成不同的人种

新闻事业概论 第一章 新闻事业

新闻事业概论 第一章 新闻事业





将战争情况写在旗上(称旗报),写在木牌上(称牌 报),由人手持,供民众阅读。
五、其他传播手段
实物传播手段 最典型的就是结绳记事。《易经》上说,上 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为书契。汉代郑 玄《周易注》也指出,古者无文字,结绳为 约,事大,大结其绳;小事,小结其绳。古 秘鲁的印第安人也有结绳记事习惯,并以不 同颜色的绳子代表不同的意思。
3、印刷新闻

用印刷手段传播新闻,是新闻传播技术和手段的一次 革命。

马克斯·韦伯写道:“中国很早便有了印刷术,但专 为印刷而设计、并且只有通过印刷才可能制成的印刷 品,特别是报纸和期刊,最早仅出现于西方。” 1450年德国人古登堡重新发明出金属活字印刷术, 很快用于新闻传播。欧洲印刷新闻纸流行之后,直到 17世纪中叶,中国才将活字印刷用于邸报。 古登堡发明欧式印刷术不久,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西 班牙、葡萄牙、荷兰商人向全球扩张时,无意中印刷 术和新闻公报式的新闻纸传到了全世界。


此后,以文字为新闻信息传播手段成为传播新闻的主 流形式。
古埃及第18王朝的历书(公元前15世纪)
最早的完整文字作品:死亡之书 (公元前 13世纪,古埃及第 19王朝时期)

1、书信传播手段
传递的内容包括军报、官书、民间的书信往 来等。 书信传播手段主要靠邮路来传递。
中国古代的驿路发达,从京城到各地都设有 驿站,备有换乘的马匹和食宿设备,使送信 人可以通过一个驿站到达另一个驿站,以最 快的速度把消息传递到多个地方。

(三)、信号传播手段

信号传播信息的最大特点就是迅速及时, 它是可以说是人类早期传播手段中最有 时效性的一种,但是它只能传递比较简 单的信息,传播复杂的信息是比较困难 的。

新闻传播的起源案例实例

新闻传播的起源案例实例
• 中文名 苏明娟 • 国 籍 中国出生地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 • 出生日期 1983年 • 职 业 银行白领 • 毕业院校 安徽大学
失学少年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外国新闻传播史
1166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第一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
外国新闻传播史
2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Son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第一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
第一节 人类社会与新闻传播 第二节 新闻传播的早期历史 第三节 手书新闻时代 第四节 主体传媒之外的辅助手段
第二节 新闻传播的早期历史
一、人类的起源 二、语言的形成 三、语言产生前的信息传播 四、口头传播
外国新闻传播史
2211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传播历史的五大阶段
• 口头传播时代 • 手书传播时代 • 印刷传播时代 • 电子传播时代 • 网络传播时代
外国新闻传播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
3388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口头传播的具体形式
荷马行吟图 古 罗 马 元 老 院 会 议
外国新闻传播史
3399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第三节 手书传播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新闻传播史
38 38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口头传播的具体形式
荷马行吟图
古 罗 马 元 老 院 会 议
外国新闻传播史
39 39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第三节
手书传播时代
一、文字创造和书写材料的发明 二、古代西方的手书新闻传播
第一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
外国新闻传播史
2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第一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
第一节 人类社会与新闻传播
外国新闻传播史
25 25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达尔文:人的进化
外国新闻传播史
26 26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人 类 进 化 谱 系 图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人类远祖源于中国吗?
《光明日报》2000年4月5日报道
外国新闻传播史
31 31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人类的脚印
图:澳大利亚发现的冰河期人类脚印
外国新闻传播史
32 32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人类的迁徙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不同人种的分布
• 白种人(又称高加索种人,欧洲、北非、东 非、西亚地区) • 黑种人(又称尼格罗种人,撒哈拉沙漠以南 非洲腹地) • 黄种人(又称蒙古利亚人,东亚和南北美洲)
• 其他人种
外国新闻传播史
29 29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 人的出现
• 人类的迁移与人种的分布
外国新闻传播史
23 23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宇宙大爆炸
外国新闻传播史
24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人的出现
• 达尔文与贵夫人的对话 • 人类起源于非洲 “在世界上每一个大的区域里,现存的哺育动物 都与在同一区域的产生出来的物种关系密切.非洲 现在生存有大猩猩和黑猩猩两种猿.因此,非洲过 去可能生存有与它们密切相关的灭绝的猿类;而现 存的两种非洲猿是人类最近的亲属,因而我们早期 的祖先更可能是生活在非洲,而不是其他地方”。 ----达尔文《人类的由来》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中国甲骨文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玛雅壁画及象形文字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汉 藏 语 系

• ( 亚 欧 大 陆 北 部 地 区 )
乌 拉 尔 阿 尔 泰 语 系 -

外国新闻传播史
• ( 地 中 海 一 带 古 非 洲 和 爱 琴 海 : )
含 米 特 语 系

• ( 流 行 于 两 河 流 域 和 阿 拉 伯 半 岛 )
闪 米 特 语 系

)
之 间雅 的利 亚安 欧语 大系 陆流 行 于 多 瑙 河 至 俄 罗 斯 :
语 言 产 生 前 人 类 的 体 态 语 言
外国新闻传播史
37 37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四、口头传播
口头传播的形式
古希腊的行吟诗人 波斯帝国的口语传播 印度的宗教传播 其他形式:个人间交流,民谣,戏剧,氏族或部落会议
口头传播的局限性
生理局限 接力传播中的误读
外国新闻传播史
17 17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欧盟国家政府对媒体的各种补贴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制度条件的制约
中国对低俗文化的限制
外国新闻传播史
19 19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1、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
[梁]萧统<文选序>:
“式观元始„„世质民淳,斯文未作。 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 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外国新闻传播史
42 42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文字起源于原始图画
埃及象形文字
外国新闻传播史
43 43
1968 16.6 3.5 1.8
1977 54.4 6.7 3.9 2.0
不发达国家 1.6 抽样代表总数的8%
资料来源:国际电讯联盟,1977年
外国新闻传播史
12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精神条件制约:
教育普及水平; 文化传统,社会习俗; 主流意识形态。
二、语言的起源
• • • • • • • • 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 语言起源的诸种理论 汪汪理论 感叹理论 唱歌理论 约克理论 人类早期的语言系统 语言产生的意义
外国新闻传播史
33 33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语言是怎样产生的?
马克思恩格斯:
三、新闻传播的社会功能
• 监测环境的功能 • 社会协调的功能 • 舆论监督功能 • 娱乐功能 • 广告功能
外国新闻传播史
20 20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第二节 新闻传播的早期历史
一、人类的起源 二、语言的形成
三、语言产生前的信息传播
四、口头传播
外国新闻传播史
物质条件的制约
物质条件的制约
GDP
信息基础设施
传播技术
外国新闻传播史
8 8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GDP对新闻事业发展水平的影响
国家 GDP 日报 收音机 每1000居民 国民生产总 值低的国家 国民生产总 值居中的国 家 国民生产总 值高的国家 400美元 以下 400-2500 美元 2500美元 以上 19.2 19.0 56.0 57.2 5.4 22.5 1.3 15.1 电视机 电话机 到电影院 的人次 每个居民 2.7 1.1
32.80
74.10
338.0
352.0
7.4Βιβλιοθήκη 关于电话机的数据未包括中国。 资料来源:《1977年教科文组织统计年鉴》;《世界银行图标册》(有关人口数字);《 世界无线电和电视手册》,1979年;《世界交流》,教科文组织,1977年;《统计文摘》, 美国,1978年;《国际新闻中心报告》,1979年4月,第四卷;《国际报告》,国际新闻电 影协会;等等。
失学少年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外国新闻传播史
16 16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制度制约从三个方面进行:
媒介创办,准入把关; 对媒体的资源供给; 内容的制作与传播(检查、日常指导);
媒体的参与界限;
受众的接受(知识税、卫星接受)。
21 21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传播历史的五大阶段
• 口头传播时代 • 手书传播时代 • 印刷传播时代
• 电子传播时代
• 网络传播时代
外国新闻传播史
22 22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一、人类的起源
• 宇宙大爆炸理论 • 生命的起源:两种解释
资料来源:1979年世界无线电和电视手册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信息基础设施
中国现代的乡邮递员
外国新闻传播史
11 11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对电讯基本设施的投资
每人美元 年份 发达国家(不含社 会主义国家和联邦 德国) 占总投资的 % 每人美元 占总投资的%
“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 且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 .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 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
外国新闻传播史
34 34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人类早期的语言系统
• ( 流 行 于 中 国 和 东 南 亚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