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的定义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基本定义

固定资产的基本定义什么是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长期使用和获取经济利益而购买或者制造的物质资产。
这些资产不是为了销售而购买的,而是用于企业运营和生产的。
固定资产通常具有以下特征:•长期使用:固定资产是企业长期使用的资产,通常在企业使用一段时间后才能获得预期经济效益。
•非流动性:固定资产是企业的长期投资,不容易被转换成现金或其他流动资产。
•可重复使用: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限内可以多次使用,而不是单次用尽。
固定资产的分类按照固定资产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将固定资产分为以下几类:1.建筑物:包括厂房、办公楼、仓库等房屋结构。
2.机械设备:包括生产设备、运输设备、办公设备等用于生产和管理的机器和设备。
3.运输工具:包括汽车、飞机、船舶等用于贸易和运输的交通工具。
4.电子设备:包括电脑、服务器、通讯设备等用于信息处理和通讯的设备。
5.通用设备:包括家具、仪器仪表、空调等辅助设备。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企业在购买或者制造固定资产时,需要将其确认为固定资产,并进行计量。
确认固定资产的主要条件包括:•可信度高:固定资产应该是真实存在的,并能够被准确识别和测量。
•可获得经济利益:固定资产应该能够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并能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产生利润。
•控制权:企业应该具有对固定资产的合法所有权或者使用权。
计量固定资产的方法包括原价法和重新评估法。
原价法是指将固定资产按照其购买或者制造成本计量,设备的价格减去残值后作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重新评估法是指在一定时期后,对固定资产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将新评估的价值作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摊销固定资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因为磨损、技术更新等原因而产生价值的递减。
为了体现这种价值的递减,企业需要按照一定规则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和摊销。
折旧是指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其使用寿命内按照一定比例分摊到每个会计期间的过程。
折旧的计算方法包括直线法、加速折旧法和减余价值法等。
摊销是指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其使用寿命内按照一定比例分摊到每个会计期间的过程。
固定资产的定义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定义与分类一、固定资产的定义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具体范围(一)使用时间超过一年,单位价值1000元(含)以上的办公设备、电器设备、家俱等;专业器具、设备等单位价值2000元(含)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资形态的资产。
(二)宾馆、酒店类企业的家具及洁具等财产,单件价值虽然不到1000元,但是同一批购进数量较多,总金额在1万元以上,且使用年限较长,可以作为固定资产(资产组)核算和管理。
(三)未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工具、器具等,作为低值易耗品或存货管理。
(四)不论何种方式取得的单独计价的、单位价值在5000元(含)以上的软件,一律作为无形资产管理,随固定资产一起购买不能单独计价的,并入该固定资产。
三、固定资产的分类(一)房屋、建筑物和附属设施1、房屋:包括办公用房、生产用房、职工宿舍、幼儿园、会所、食堂、仓库、锅炉房等。
2、建筑物:包括道路、围墙、水塔、雕塑、水池、烟囱、河堤等。
3、附属设施:包括供水设施、排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供电设施、供暖设施、电信设施、燃气设施、消防系统等。
(二)机器设备1、专用设备:指具有专门性能和专门用途的设备。
包括机械设备、动力设备、传导设备、器皿器械、工具量具、卫生医疗器械、文体设备、标本模型、容器等。
2、运输设备:包括小型客车、大型客车、货车、摩托车、其他车辆等。
3、电子设备:包括通用测试设备、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消毒设备、仪器仪表、显微镜、报警系统等。
(三)办公设备、家俱指办公用的通用性设备,包括电脑、网络设备、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音响设备、影像设备、空调、冰箱、洗衣机、通讯工具、桌椅、沙发、柜子等。
(四)其他固定资产指未能包括在上述各项内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会计基础知识

固定资产的会计基础知识固定资产是指企业长期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预期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有形资产。
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是企业会计的基础知识之一,它涉及到固定资产的购置、折旧、减值以及处置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从固定资产的定义、分类、会计核算以及固定资产的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和分类固定资产是企业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预期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有形资产。
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目的和性质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厂房及建筑物:包括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厂房、仓库、办公楼、实验室等。
2.机器设备:包括用于生产加工的机器、设备、工具等。
3.运输工具:包括用于货物运输或人员运输的汽车、船舶、飞机等。
4.电子设备:包括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用于信息处理和传输的设备。
5.其他固定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1.购置固定资产:企业购置固定资产时,需要将其计入固定资产账户,并在会计凭证上进行相应的借贷记账处理。
2.折旧核算:固定资产的价值会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为了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企业需要按照一定的折旧方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核算。
3.减值测试: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需要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发现固定资产的价值已经大幅下降,需要进行减值准备的计提。
4.处置固定资产:当固定资产达到预期使用年限,或者因为其他原因需要进行处置时,企业需要将固定资产账户中的金额进行清零,并计入处置收入或处置损失。
三、固定资产的管理1.固定资产清查:企业应该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确保固定资产的数量和状况与账面一致。
2.固定资产维修:为了保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企业需要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维修和保养。
3.固定资产保险:为了防止固定资产发生意外损失,企业可以购买固定资产保险,以保障资产的安全。
4.固定资产更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旧的固定资产可能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此时需要进行固定资产的更新和升级。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定义、分类和计价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定义、分类和计价一、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定义1. 固定资产是指国有企业长期使用、经营的生产设备、工具、场地、建筑等具有形体的资产。
在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固定资产是不易变现和持续使用的资产,通常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占有较大比重。
2. 固定资产具有长期使用价值,其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一次性使用上,而是通过多年的使用,产生长期的价值和效益。
3.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固定资产在企业内部使用;具有长期使用价值;再次,用以生产商品、提供劳务、租赁或者经营管理等。
二、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分类1.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可以根据其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
根据性质不同,可以划分为房屋及构筑物、机械设备、运输设备、电子设备、仪器仪表、工具及家具、土地、自然资源、固定资产清理等。
2. 另外,根据用途不同,可以划分为生产性固定资产、经营性固定资产和管理性固定资产。
3. 生产性固定资产是国有企业用于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的固定资产,包括生产设备、生产场地等;经营性固定资产是用于经营管理的固定资产,如厂房、办公用房等;管理性固定资产是用于企业管理活动的固定资产,如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
三、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计价1. 计价是指对固定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和核算的过程,是企业管理和财务会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2. 对于新购置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发生的实际成本来计价。
实际成本包括购物价、安装调试费、运输费、试制费等。
3. 对于已经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价应当考虑折旧和减值。
(1) 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因使用和流逝而造成的价值减少,企业在管理和会计上需要通过折旧费用来逐年核销固定资产的价值。
(2) 减值是指由于固定资产市场价值下降或者发生损坏、过期、报废等原因造成的价值减少,企业需要在会计核算上及时进行减值准备。
4. 对于固定资产的计价,应当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和财务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的定义

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的定义一、引言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于固定资产的定义和计量方法,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对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的定义进行全面深入地阐述。
二、固定资产的概念1. 定义固定资产是指企业长期持有、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不打算出售或转让的物质性资产。
这些资产通常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高的价值,如房屋、土地、机器设备等。
2. 特点(1)长期持有:固定资产是企业为了生产经营活动而购买或建造的,其使用寿命通常较长,并且不打算在短期内出售或转让。
(2)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固定资产是企业为了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而购买或建造的,在日常经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不打算出售或转让:企业购买或建造固定资产是为了长期使用,并非短期内出售或转让,因此其价值不会随时变动。
三、固定资产的分类1. 按照使用寿命分类(1)长期资产:使用寿命超过一年,如房屋、土地、机器设备等。
(2)短期资产:使用寿命不超过一年,如办公用品、电脑等。
2. 按照资产来源分类(1)自建资产:企业自己购买材料和设备进行建造。
(2)购置资产:企业购买厂房、机器设备等。
3. 按照价值分类(1)高值固定资产:价值较高的固定资产,通常需要进行折旧计算,如房屋、机器设备等。
(2)低值易耗品:价值较低的固定资产,通常不需要进行折旧计算,如办公用品、电脑等。
四、固定资产的计量方法1. 原始成本法原始成本法是指以购买或建造固定资产时所支付的实际成本为基础,在其使用寿命内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折旧计算。
该方法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泛。
2. 重估法重估法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对其进行重新评估,并将新的价值作为基础进行折旧计算。
该方法能够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变动情况,但需要进行频繁的评估工作。
3. 现值法现值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算到当前时点,并将其作为基础进行折旧计算。
该方法能够反映固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变动情况,但需要进行复杂的财务计算。
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定义

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定义一、固定资产的概念固定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具有形体的、有形的、不易转换为现金的资产,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
根据新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 房屋及建筑物 - 机械设备 - 运输工具 - 电子设备 - 其他固定资产二、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定义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定义相对于旧会计准则有所变化。
根据新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定义有以下要点:1. 可控性固定资产必须是企业可以控制并且为其所拥有的资产。
这意味着企业对该资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具有控制力。
此外,固定资产应该属于企业的所有权,即企业能够支配该资产并享受其中的经济利益。
2. 长期使用性固定资产是企业用于长期生产经营活动的资产,其使用期限通常超过一年。
企业在购买固定资产时,预期将其长期使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中,并从中获得一定的收益。
3. 物质性固定资产是具有形体的有形资产,包括房屋、设备、车辆等。
与之相对应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等则不属于固定资产的范畴。
4. 非易转换为现金固定资产通常不易转换为现金。
相对于流动资产,如现金、存货等,固定资产不能立即转换为现金,并且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或以较高成本来变现。
5. 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固定资产是为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使用的资产,包括用于生产商品、提供服务或进行投资的各类资产。
这些资产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对企业的经营结果和财务状况产生影响。
三、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也有一些变化。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会计处理原则:1. 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在资产购置时确定该资产的初始成本。
初始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将该资产投入使用时所需的直接费用。
新会计准则要求在初始计量时,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分摊至预计使用寿命内。
2. 折旧计提固定资产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价值逐渐减少。
为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及衰减情况,企业需要计提折旧费用。
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定义

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定义
国家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概念是:固定资产是企业投入设备资本性使用,期待获得收益,在财务报表上能够记录价值变化的资产。
从企业支出分析来看,固定资产可以分为无形资产、生产资产、经营资产和投资资产四大类。
无形资产是企业投入的物化外支出,它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并具有较长的经济使用期限。
具体包括商标、专利权、特许权等。
生产资产是企业用于为产生收入,或对消费而设置而购买的设备资本性产品,这些资产主
要用于生产过程中或其它用途,以创造收入支出。
主要包括厂房、设备、机器、工具等。
经营资产是企业用来经营过程中积累并投入设备资本性使用而形成的资产,主要包括厂房、仓库、楼宇、机器仪器等。
投资资产是企业投入以收回回报或获得附加收入的资产,它们是企业通过投资活动支出的
资产。
具体包括股票、债券、市场投资等。
从上面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是企业投入设备资本性使用,期待获得收益,在财务报表上能
够记录价值变化的资产。
对固定资产的合理使用可以维持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
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企业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应加以审慎,有序地使用,以期提高
企业效益。
固定资产定义

固定资产定义固产资产是指预计使用期限超过3年且单位价值在5,000元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其它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等资产,以及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但单位价值在5,000元以上,并且预计使用期限超过3年的物品。
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不是为了出售目的。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符合固定资产定义,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定义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固定资产类型分为:1.房屋建筑物类:如生产用房、办公用房、仓库用房及附属建筑物等;2.机器设备类:如加工中心、线割机、火花机、注塑机、车床、磨床、电力设备、测量设备等;3.运输设备类:如轿车、客车、货车、吊装设备等;4.电子设备类:如中央空调、门禁系统、通讯设备、计算机及接口设备、投影仪等;5.其它类:如家具、工具、仪器等。
6.不随固定资产单独购入的软件是属于无形资产,比照固定资产归入其它类。
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它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
若执行上述规则,固定资产的识别关键标准是:①单位价值是否符合,②预计使用期限是否符合,③持有目的不是为了出售。
关于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例如,为某项资产增加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配套件,这配套件属于该固定资产专有的需增加固定资产的价值,使用与原固定资产同一编码(这个希望SAP帮到可以在原资产基础上增加价值),如这配套件不属于该固定资产专有的,独立编制固定资产号码管理。
至于使用较长的年限,但不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物品,属于低值易耗品,会计上是一次性摊销入费用,实物管理应是有关部门管理数量及使用人,如行政类的由行政部,计算机及周边由IT部,生产类的由生产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资产的定义与分类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
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具体范围
(一)使用时间超过一年,单位价值1000元(含)以上的办公设备、电器设备、家俱等;专业器具、设备等单位价值2000元(含)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资形态的资产。
(二)宾馆、酒店类企业的家具及洁具等财产,单件价值虽然不到1000元,但是同一批购进数量较多,总金额在1万元以上,且使用年限
较长,可以作为固定资产(资产组)核算和管理。
(三)未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工具、器具等,作为低值易耗品或存货管理。
(四)不论何种方式取得的单独计价的、单位价值在5000元(含)
以上的软件,一律作为无形资产管理,随固定资产一起购买不能单独计价的,并入该固定资产。
三、固定资产的分类
(一)房屋、建筑物和附属设施
1、房屋:包括办公用房、生产用房、职工宿舍、幼儿园、会所、
食堂、仓库、锅炉房等。
2、建筑物:包括道路、围墙、水塔、雕塑、水池、烟囱、河堤等。
3、附属设施:包括供水设施、排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供电设施、供暖设施、电信设施、燃气设施、消防系统等。
(二)机器设备
1、专用设备:指具有专门性能和专门用途的设备。
包括机械设备、
动力设备、传导设备、器皿器械、工具量具、卫生医疗器械、文体设备、标本模型、容器等。
2、运输设备:包括小型客车、大型客车、货车、摩托车、其他车
辆等。
3、电子设备:包括通用测试设备、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消
毒设备、仪器仪表、显微镜、报警系统等。
(三)办公设备、家俱
指办公用的通用性设备,包括电脑、网络设备、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音响设备、影像设备、空调、冰箱、洗衣机、通讯工具、桌椅、沙发、柜子等。
(四)其他固定资产指未能包括在上述各项内的固定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