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母牛妊娠水肿
中西药结合治疗母牛阴道脱出的方法

·186·畜 牧 兽 医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2期期奶牛要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精粗饲料的比例,产后加料不要过急,注意饲料中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的补充。
这主要是由于柔软营养丰富的饲草有利于产后体质虚弱奶牛的吸收。
三是防止饲喂发霉变质、喷洒农药的饲料,因为饲料残留的物质可能会对胃粘膜造成损伤。
因此对症治疗和精心调养是提高奶牛真胃炎治愈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1] 李翠艳.奶牛真胃炎的发生与诊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6,(3):116.摘要:母牛阴道脱出通常在发情初始阶段以及发情过程中发生,有时也会在妊娠末期发生,指部分阴道壁发生反转而从阴门脱出。
该病是肉牛生产过程中极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且往往会继发子宫内膜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会严重损害经济效益,从而影响肉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注意加强防治,阐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母牛阴道脱出的方法。
关键词:母牛;阴道脱出;治疗方法1 症状阴道部分脱出的患病奶牛,初期阴道黏膜外露,躺卧时明显,站立时可纳入阴道内,若脱出时间过久,脱出部分增大,母牛站立后则不能还纳阴道;若脱出部分接触异物会受到擦伤,则可引起黏膜出血或糜烂。
阴道全部脱出的患奶牛,整个阴道外翻于阴门外,呈红色球状物露出,如时间过长黏膜发紫、水肿、发热、表面干裂,裂口中有渗出液流出。
母牛阴道平滑肌肿瘤与此病症状很相似,但外露部分较硬,与发情无关,且多见于老龄母牛。
2 治疗1)母牛的保定:采取四柱栏或六柱栏对母牛进行保定,同时确保前低后高的姿势,尽可能抬高后躯,尾巴拉向体侧。
2)消毒:手术者要剪短指甲,戴好消毒好的手套,并对奶牛后臀部和脱出的阴道进行常规消毒(可用37~38℃的100倍EM原种稀释液进行冲洗消毒),清洗污物。
3)还纳阴道:让助手用一块长120cm、宽60cm的消毒纱布或者塑料布托住阴道,为增加其高度,可在脱出的阴道下面垫以平板,上盖塑料,使阴道略高于阴门。
用温生理盐水再次冲洗阴道,然后撒2%的明矾水。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子宫脱出的临床经验

第一作者简介 : 许大春 , ,9 7 出生 , 男 16 年 广西那坡县人 , 讲师 , 从事 临床兽 医教学和畜禽疾病诊疗研究工作。
第3 期
许大春等 :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子宫脱出的临床经验
7 l
洗 子宫 外周 , 以食用 茶 籽 油作 润滑 剂 涂抹 子 宫基 部 和 外 阴 , 上 述方 法 将子 宫 回送 , 理 子宫 复位 , 向子 按 整 再
1 临床表现及 治疗效果
1 1 病 例 之 一 .
1 11 发 病情 况 ..
20 0 7年 3月 2 3日, 本校 教 学奶 牛 场发 生 1 例奶 牛难 产 , 助产 后 发生 子 宫脱 出 , 病牛 为
2 月 龄 的头胎牛 , 8 品种 为 中国荷斯 坦奶 牛 , 生难产 时 , 术员 与工 人一 起进 行人 工助 产 , 发 技 在拉 出胎儿 时子 宫 随胎儿脱 出。临床表 现为 : 牛躺 卧 在地 , 宫全脱 出 , 病 子 胎衣 附着 , 开始 出现水 肿 , 阴 、 根 、 外 尾 后躯 沾满血
污, 表现不安 , 不时回头顾腹 , 频频试 图站立 , 但因脱 出子宫重力作用而不能站立。 产出的胎儿个体较大, 体
重 3 .k , 7 g 成活 。 5
1 12 治疗措 施 ..
将 后躯 的子 宫 清洗 , 心剥 离 胎衣 , 清 洗子 宫 , 小 再 把纱 布 包 裹子 宫 下部 抬起 , 强行 将 牛
122 治疗措施 ..
首先 给病 畜皮 下 注射 01 酸 肾上腺 素 5 l防止 病牛 休 克 。然 后 准确 找到 出血部 位 . %盐 m,
并 彻底消 毒 , 以贯穿结 扎方 法止血 , 把胎衣 完 全剥离 。将后 躯 垫 高约 1c 用 01 再 5m, .%高锰 酸钾 溶 液清洗 后 躯 和子 宫 , 清除 子宫 表 面 的血凝 块 和脱 落组 织 碎 片 , 在子 宫 下方 垫上 经 消 毒 的干 净塑 料布 和 纱布 , 次 清 再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产后胎衣不下

2 治 疗 方 法
21 西 医疗 法 .
促 进 子宫 收缩 药 物 , 产 素 5 ~ 0 催 0 10国际单 位 肌
分 钟 , 渣候 温灌 服 。 或用 于益 母 草 50毫 克 , 去 0 常水
3 5千 克 , 沸 去 渣 , 红 糖 5 0克 , 皮 1 0 - 煮 加 0 麸 0克 , 5
因本 病 常继 发 其他 产后 疾 病 , 响 繁殖 机 能 , 影 尤 其是 继 发 子宫 内膜 炎 , 使 配种 期 问延 长 , 加空 怀 可 增
时 间 , 短 使 用 年 限 , 至 造 成 终 生 不 孕 , 加 淘 汰 缩 甚 增
手术 剥离 效 果 较理 想 ,于分 娩 2 4小 时后 进行 。 剥 离完 , 0】 锰酸 钾或 新 洁尔 灭溶 液进 行 冲洗 , 用 . %高 以清 除子宫 内残 存 的 胎 盘碎 片 及腐 败液 体 。清洗 液
而造成胎 衣滞 留。
法 , 存在 胎 衣剥 离不 干净 , 多或 少造 成 子 宫 内膜 但 或 的 损伤 , 致 奶牛 繁殖 障碍疾 病 的增 加 , 西 药存 在 导 而 机体 耐 药性 和药物 残 留 问题 , 中药又 存在 用 药 量大 、
牛胎 盘 属 于上 皮绒 毛 膜 与结 缔 混合 型 ,胎 儿胎 盘 与母体 胎盘结 合 紧密 , 故易 发生 胎衣 不下 。 高温 季 节胎 衣 不下 发 生 率升 高 。产后 子 宫 颈 收
病。
也可用麦角新碱 12 ~ 毫克, 皮下注射 ; 促 胎 盘 分 离 药 物 ,于 子 宫 内 1次 注 入 1 %盐 0 水 l 0 ~ 0 0 1 0毫升。 0 5 防止胎衣腐败和子宫感染药物 ,
于牛 的子 宫黏 膜 和胎 衣 之 问放 置土 霉 素或 复 方新 诺 明原粉 3 5克 , ~ 隔天 1 , 次 连用 3次 。
牛孕期疾病中草药应用及治疗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80 ·2021.11母牛产后发生无乳症的原因为乳房炎,可将以上3类中草药为基准,同时配合黄花菜、蒲公英治疗疾病。
以上药物的用法用量和前三者相同,将上述几味药物混合,煎服。
服用2剂后即可体现出满意效果。
3 牛难产、死胎及胎盘不下中药治疗但凡母牛超过预产期,且在使用催产素没有明显效果的情况下,可选择新鲜慈菇(又名燕尾草),或者选用其茎叶捣碎为汁液共400 mL ,将其加入到400 mL 温热黄酒内,一次性拌服。
同时需要选择新鲜的黄牛粪便,用纱布包扎。
将其到怀孕母牛肚脐位置。
通过这种方法,很快能将活胎、死胎及胎衣打下。
为避免感染出现,可选择鱼腥草、蒲公英、金银花鲜品共200 g ,每天服用2次,连续服用2 d 。
经过此项治疗发病母牛,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机体健康。
同时也可实现再次发情配种。
4 牛孕期后肢瘫痪中草药治疗牛产后出现后置瘫痪的原因,通常和缺钙及风湿寒邪入侵有关。
其为一种怀孕母牛常见病、多发病。
针对于发生此类疾病的母牛,可使用中草药联合温灸疗法进行治疗能取得满意效果,详细治疗方案如下。
第一,首先把怀孕母牛绑定处理。
在此后于怀孕母牛的耳静脉位置注射剂量为300 mL 葡萄糖酸钙、40 mL 维丁胶性钙。
在怀孕母牛的百会穴注射剂量为10 mL 安痛定、800万U 青霉素G 钾。
具体进针深度1.50~3.00 cm 。
第二,在生病母牛的百会穴位置,使用白醋浸湿其被毛。
完成上述工作后,把事先准备好的5张醋泡草纸覆盖在该位置。
于草纸上方覆盖事先经过醋泡的艾叶,用量为20~50 g 。
后在艾叶上浇上白酒,点燃。
等到醋完全干后加醋,酒烧干后需要加酒。
酒和白醋交替应用,直至发病母牛出汗为止。
完成上述操作后,需要使用布片或者麻袋覆盖,时间为10 min 。
5 妊娠母牛疾病治疗用药注意要点针对于发生疾病的怀孕母牛,在疾病治疗方面应特别注意。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奶牛乳房炎

中西兽 医结合治疗奶牛 乳房炎
李 敏
( 阜蒙县动物检疫站 ,辽宁阜新
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 ,造成损失较 。它不仅影 响产奶量 ,造
1 2 3 1 0 0 )
在 乳 房 注射 青 霉 素 的 同时 ,内服 中药 。方 剂 :银 花 7 0 g 、 连
成经济损失 ,而且影响牛奶的质量 ,危害人类 的健康 。笔者等通 翘9 0 g 、公 英 9 0 g 、黄芩 9 0 g 、花 粉 8 0 g 、牛蒡 子8 0 g 、陈皮 8 0 g 、 过 中西医 结合 的方 法 ,治疗 奶 牛乳房 炎 ,取得 了满意 的效果 。 香附 5 0 g 、皂 刺5 0 g 、当归6 0 g 、赤勺 6 0 g 、浙 贝6 O g 、漏 芦6 0 g 、 1 临 床 症 状 甘草 2 5 g ,水 煎 ,1 剂, d 。 1 . 1 轻 度 乳 房 炎 3 效果 乳 汁 中有 絮 片 、凝 块 ,有 时呈 水 样 。乳 房 轻度 发 热 和疼 痛或 近 年 来 ,笔 者 等 通 过 以上 方 法 ,治 疗 ,轻 度 乳 房炎 1 8 例,
2 临 床 症 状
一
第2 类 :妊娠 母 牛 分 娩 时 间晚 ,趴 着 时 阴道 脱 出球 体 大 ,整 妊娠母牛阴道脱出症状主要分为两类 。第1 类 :分娩前5 d 内 复 手 术 如 上 述 一 样 ,一 般 用 瓶 子 固定 法 和 阴 门缝 合 法 ,可 是 都 阴道 脱 出 ,趴 下 时 阴门外 有 一球 状 大 物体 ,站 立 时挂 在 阴 门外 , 有 缺点 ,瓶 子 固定 法 是 妊 娠母 牛趴 着 时瓶 子 容 易脱 出 ,经 过几 般 尾 根左 右 塌 陷 ,乳 房 膨胀 ,子宫 颈 口微 开 张 ;2 4 h 内 即将 产 次操作 才能固定瓶子 ;阴门缝合法 则是 ,若母牛长期努责 ,容
北方高产奶牛妊娠浮肿的诊治

1 病 因分 析
( ) 养管理 不 当 , 乏适 当运 动 , 冷 季 节 外 1饲 缺 寒
精神 沉郁 , 欲减 少 , 毛焦 燥 , 走 时 步 幅 短 而强 食 被 行
拘, 甚至 卧地 不起 。
感 风寒 , 食 冰 冻 草 料 , 体 瘦 弱 高 产 奶 牛 营 养 失 过 身
5 云 南省 德钦 县 奔子 栏镇 兽 医站 , 南德钦 6 4 0 ;6 云 南省 西双版 纳 州种 猪场 , 南景 洪 6 6 0 ; . 云 75 1 . 云 6 1 0
收稿 日期 :0 0u 一2 2 1一 2
若患 牛 呼 吸发 喘 , 桑 白皮 3 g; 肚 腹 发 胀 , 加 0 若
21 0 1年 第 1
动 物 疾 病 防 治 .4 5.
例 藏 獒 多 拉 菌 素 中毒 的 诊 疗
董 仲 生 李 云。 张 继 忠。 孙 志敏 阿 勇 赵 毅 刘 缃 云
水肿。 1次/ , 用 5d d连 。
() 、 3 心 肾机 能不 全或 变弱 , 使静 脉 血瘀 0 g 白术 3 、 0g 当归 3 、 苓 0g 茯
3 、 药 3 、 0g芍 0g 川芎 3 、 黄 3 、 0g地 0g 陈皮 3 、 0g 黄
病 防 治
与饲 料 2 1 0 1年 第 1
北 方 高 产 奶 牛 妊 娠 浮 肿 的 诊 治
刘海 东 李 岩 洪 雪 。 刘 国权 。
1 黑龙 江省 青 冈县 畜牧 兽 医局 , . 黑龙 江 青 冈 1 10 ; 5 60 2 黑龙 江省 青 冈县德 胜 乡畜牧 兽 医站 , . 黑龙 江青 冈 1 12 ; 56 1 3 黑龙 江省 青 冈县 劳动 乡农牧 业服 务 中心 , . 黑龙 江 青 冈 1 11 5 61 黑龙 江省 青 冈县 地 处 黑 龙 江省 中南 部 , 嫩 平 而使 之 建运 , 松 则气 血失 调 , 清气 不 升 , 气不 降 , 浊 导致
中西结合治疗牛-产后风-

中西结合治疗牛”产后风”牛”产后风”,中兽医又称”胎风”,西兽医叫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是指母牛产后大多1~3天发生的以昏迷和瘫痪为特征的急性代谢疾病。
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导致机体多种功能减弱,生命活动严重障碍,甚至死亡,对养牛业危害较大。
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结合疗法,收到满意效果。
1主要症状病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反刍行止,口色淡白,脉象迟涩,体温降低,反应迟钝,目光凝视,拘行束步,肢体震颤,四肢发凉或浮肿,腰腿无力,起卧困难,严重时瞳孔散大,昏迷,四肢瘫痪。
2病困2.1审证求因按照中兽医理论,牛产后风的发生,多因母牛妊娠期间或分娩前后,饲养不当,营养不全,以致脾胃虚弱,营血不足,精气亏耗,肝肾两虚。
加之母牛产后气血暴亏,百脉空虚,腠里不固,风寒湿乘虚而入,流窜经络,致气血凝滞,终络不通,而成筋骨萎软,腰腿疼痛,卧地难起之症。
2.2西兽医理论分析主要是由于甲状腺机能紊乱,引起血钙调节机能失调。
骨钙动员迟缓,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导致低血钙症。
血钙降低,血镁相应增高,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增高,故时见搐搦症状。
同时受血钙浓度的影响,胰腺分泌受到干扰,血糖浓度也受影响。
3治疗3.1中医治疗根据上述致病因素、发病机理,按照中兽医理论,审因施治。
牛产后风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功能障碍有关。
肝肾亏虚,脾胃虚弱,风寒湿三邪乘虚侵犯畜体导致疾病发生。
故治宜暖肾强骨,祛风止痛,扶脾生血,疏肝理气,活血消肿。
处方用药视病牛临床表现特征,选麒麟竭散加减运用,麒麟竭散方药组成为:血竭20g、胡芦巴、白术、当归各30g、没药25g、木通20g、巴戟天25g、补骨脂30g、川楝子、牵牛各20g、小茴、藁本各25g、醋90ml。
若兼有气虚者,减木通、牵牛,加黄芪、茯苓、防已,以补气胜湿,消除水肿;若气血虚或见拘挛,去木通,牵牛,加白芍、牡蛎、龙骨,以滋阴养血镇痉;若风湿重者,加秦艽、独活、桑寄生,以祛风湿。
用法:上药加水5kg煎至3kg侯温灌服,渣再煎服,一日一次,连用3剂。
中医治疗牛腹下水肿

中图分类号:S858.23中医治疗牛腹下水月中韩霞(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技术推广站,74300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8655 (2019) 09-0021-01本病是由于湿毒侵于腹下,使血离经络,腹 下发生水肿。
中兽医称为“肚底黄”。
1病因本病发生于夏秋季节较多。
多因牛舍潮湿或 雨后久卧湿地,湿邪凝于腹部;或因天热饮冷水 过多,脾湿不运,停于脐下;或负重汗岀,毛窍开 张,风寒侵袭,湿气滞积皮肤之间,不能散发,结 为肿胀;此外昆虫可蛟腹下,毒气不散,也可引起 腹部肿大成黄。
2 症状患牛精神不振,行步缓慢,腹部水肿或呈小 大不同的圆形肿胀,无热无痛。
水肿可逐渐扩大 致胸腔、腹两侧及阴囊,按压留痕。
口色微红,脉 象洪大。
怀孕后的母牛易患本病。
3 诊断此病症状明显,比较好确诊。
4 治疗4.1内服验方4.1.1赤小豆90〜120g ,生姜皮60〜90*,共同捣烂, 开水冲调,大牛每天1剂内服。
治腹下水肿无热 痛。
4.1.2冬瓜皮250*,益母草150*,甘草100*,共同 捣碎,开水冲调,大牛每天1剂,内服。
4.1.3活田螺250)500*,大蒜秆300)400*,共同捣 碎,开水冲调,大牛每日内服1剂。
治腹下水肿, 心悸气喘。
4.1.4白茅根100*,黑豆350*,红糖250*,共研细 末,开水冲调,大牛每天1剂,内服。
治腹下水肿, 水草少进,消化不良,瘦弱乏神。
4.1.5浮萍100*,木贼60*,赤小豆500*,共研细 末,开水冲调,大牛每天1剂,内服。
治腹下水肿, 尿不利,懒动。
4.1.6玉米须250*,大枣100*,煎汁,大牛每天1 剂,内服。
治腹下水肿,以后腹为重。
4.1.7高粱根100*,半边莲150*,旱莲草75*,甘草 120*,共研细末,开水冲调,大牛每天1剂,内服。
治腹下水肿,心悸乏神,口青舌紫。
4.1.8早稻根500*,蒲公英100*,冬瓜皮200*,煎 汁,大牛每天1剂,内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母牛妊娠水肿
作者:赵晓娟
来源:《科学种养》2013年第10期
母牛妊娠水肿又称母牛妊娠浮肿或胎气,是指妊娠后期母牛腹下、乳房和后肢等处皮下组织中积聚渗出液,且全身或局部静脉发生淤血的一种病症。
本病多见于奶牛。
一、发病原因
1. 后肢血液回流受阻。
妊娠后期,增大的子宫压迫后腔静脉,使后肢的血液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引起后肢浮肿。
2. 内分泌变化。
母牛妊娠后,母牛内分泌功能发生变化,雌激素、醛固酮分泌增多,体内水钠潴留较多,可引起水肿。
3. 营养不足。
母牛妊娠期虽然血容量有所增加,但当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时,会使血浆蛋白没有增加或增加不多,血液相对变稀,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移向组织间隙而引起水肿。
二、临床症状
母牛常在分娩前30天内发病,尤其在分娩前10天内多见,分娩后2周左右多能自行恢复。
症见妊娠母牛腹下、乳房、后肢、会阴部、阴唇等处皮下水肿,也可波及胸下、胸前部。
触摸无痛,表面温度较低,质如面团,用手指按压时可形成凹陷,日久可演变为炎性水肿,甚至引起部分组织坏死。
三、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即可做出诊断,但若水肿出现在妊娠前期或中期,可能是由于心脏、肾脏和肺脏等内部器官疾病所致,应对母牛的心脏、肾脏功能进行检查。
四、治疗
本病无特异疗法。
轻症者不用治疗,重症者除改善饲养管理、加强饲料营养、适当控制饮水和增加运动外,可实施药物治疗。
1. 西药治疗。
50%葡萄糖注射液300~500毫升,5%氯化钙注射液100~150毫升,20%安钠咖注射液12~16毫升,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每日1次或隔日1次。
2. 中药治疗。
症见精神欠佳,食欲减退,粪稀不成形,行动拘束拖腰,腹下、四肢、乳房和会阴部等处皮下水肿,按压不热不痛,易陷入,恢复较慢,脉缓弱无力,舌苔淡薄湿润。
治宜理气、养血、安胎、健脾。
方一(当归散):当归30克,天花粉、黄药子、没药、枇杷叶、桔梗、白药子、牡丹皮、白芍各20克,红花、大黄各15克,甘草10克,共研为末,以开水冲调灌服。
方二(五苓散加减):白术(炒)、补骨脂各45克,猪苓、茯苓、泽泻各30克,共研为末,以开水冲调灌服。
方三(五皮散加减):桑白皮、陈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各30~45克,分娩前水肿者,加土炒白术80~120克,黄芪35~60克,桑寄生60克,炒黄芩35克,当归、砂仁各25克,川芎、菖蒲各20克;分娩后水肿者,加益母草150~200克,土炒白术80克,当归60克,香附45克,艾叶40克,炮姜、甘草各30克,川芎20克;兼有胎衣不下者,加桃仁30克,红花25克;兼有消化不良者,加炒三仙、郁李仁、麻仁各60克,槟榔25克,水煎温服,每日1剂,连用4剂为一疗程。
方四:车前子500克(炒后研末),滑石粉250克,水煎候温,一次灌服。
五、小结
母牛妊娠水肿,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改善饲养管理,限制饮水,减少精料和多汁饲料喂量,供给母牛营养丰富、体积小的饲料,提高饲料蛋白含量,以增加母牛蛋白质摄入量,提高其血浆中白蛋白含量,改变胶体渗透压,才能将组织里的水分带回到血液中;降低饲料中食盐含量,以减少水钠潴留;按摩或热敷患部,加强局部血液循环;合理安排妊娠母牛运动,使其四肢血液回流改善,肾血流量增加,增加尿量,减轻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