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裂化装置增产柴油问题探讨
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重柴油可行性分析

反应部 分采用热 分流程 , 炉前混 氢 工艺 , 置双 反应 设 器, 尾油 循环至 精制 反 应 器 人 口。分 馏 部 分 采用 了
油资源, 优化生产清洁燃料 , 提高柴汽 比, 减少环境
污染具 有重 要意 义 。
h dorcigu i w si-e t a a zd T erso s yt dut e t,rd c q M  ̄ ad po ut y rc kn nt a dp nl e . h epn ess m ajs ns po ut u i n r c a n h y e m d
d s i u i n we e s d e . e e e t f y tm r s u e d p a d mii g r w ma e il frs no a rso it b t r t id f c s r o u o s e p e s r r n xn a tr s o e irc d e f o a t e p it e e r s le n ie o e o me d t n . h on s w r e ov d a d g v n s me r c m n ai s o Ke r s y r c a kn ;c tl t e v i s lol e c o y wo d :h d r c i g aay c h a d e e i;ra t n o i y i
Ab t a t A e o h mia . / y rc a k n n th s b e mo tl n aey o e ae i c e sr c : P t c e c l1 2 Mt a h d o r c ig u i a e n s oh y a d s f l p r td sn e t r h i t e i ig I r e o i r v c n mi f c e c n a i al u e o l e o r e , a ayi h a y f s b g nn . n o d r t mp o e e o o c e iin y a d r t n l s i r s u c s c tlt e v r n o y c d e e i wa ln e h y r c a k n e s c . h f c fb e dn C e v i s l i t e is lol s b e d d i t e h d o r c i g f d t k T e ef to ln i g F C h a y d e e l o t n e o e o h
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柴油工业试验

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柴油工业试验引言:近年来,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使得柴油车的排放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降低柴油车排放的有害物质,催化柴油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催化柴油是指添加催化剂后,使得柴油在燃烧时产生的有害物质减少,同时也能提升柴油的性能,增加其有效利用率。
本文研究的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柴油工业试验,便是旨在通过添加催化剂以及加氢裂化技术,制备出更为环保、高效的催化柴油。
一、加氢裂化技术的原理加氢裂化技术是指在高压下,通过催化剂的存在将大分子烃化合物分解成较小分子的气体,其中还发生了氢气分子的加成反应,通常会在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
该技术可以用于重质油、煤沥青等的加工,并且能够产生大量的氢气,使裂化反应得以加速,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热值和辛烷值。
二、催化柴油的原理和特点催化柴油的制备是在已有的柴油中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通常使用的有铜、铱、铂、镍等金属催化剂。
当柴油在燃烧时,经过催化剂的作用,使得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减少,同时也能提升柴油的性能,增加其有效利用率。
催化柴油的特点是在燃烧时排放的有害物质大幅度降低,同时具有较高的热值和燃烧效率。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通过分析加氢裂化技术和催化柴油的原理和特点,我们设计了实验方案,以制备出更为环保、高效的催化柴油。
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1、选用不同种类的催化剂,以探究其对柴油燃烧性能的影响。
对铜、铱、铂、镍等催化剂进行加速老化处理后,分别掺入柴油中,并进行柴油机燃烧实验,比较其排放物质含量和燃烧效率。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对柴油燃烧性能的影响不尽相同,其中铜催化剂能够显著地降低排放物质的含量,而铱、铂等催化剂则能提升柴油燃烧效率。
2、采用加氢裂化技术对柴油进行降重加工。
实验选用的原料为重质柴油,经过加氢裂化反应后,得到轻质柴油和大量的氢气。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加氢裂化技术降重柴油能够提高柴油的热值和辛烷值,使得其更为适合用于催化柴油的生产。
柴油加氢装置运行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柴油加氢装置运行中存在问题及对策近几年,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油消费量保持较快增长;受国内经济发展增速放缓以及液化气(LNG)等清洁替代燃料等因素的影响,柴油消费量增幅放缓,消费柴汽比进入下行通道,造成柴油产能的过剩以及汽油产能的不足。
因此,通过调节炼油厂柴汽比来适应成品油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保证我国成品油市场的供需平衡、降低能源安全风险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柴油加氢装置;运行;问题柴油加氢改质装置是炼油厂生产的关键装置之一,为了确保柴油加氢改质装置能够实现良好的节能降耗效果,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我们生产人员有必要对柴油加氢改质装置的节能降耗技术与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
笔者认为此项工作可以从脱硫化氢塔进料/柴油热换器增加、改造回收喷气燃料馏分油低温热源流程以及分馏塔进料加热炉停用这三方面着手。
一、装置存在问题永坪炼油厂14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由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承担设计,陕西化建公司承建。
工艺技术采用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的柴油加氢-改质-临氢降凝工艺技术和洛阳石化工程公司成熟的柴油加氢工程技术,该装置于2014年4月建成投产,并与2015年7月、2016年5月对装置进行停工消缺处理。
(一)反应系统差压上涨快抽查柴油加氢装置2016年10月份操作记录,84个班次中,其中30个班次出现原料波动较大,约36%的班次原料波动,原料在110~150t/h波动导致操作波动大,对催化剂有一定负面影响。
同时柴油加氢装置被迫长期在66%~80%的负荷下运行,对催化剂有一定影响。
反应系统氢油比只有500∶1,芳烃饱和性差,影响催化剂活性,催化剂结焦加快,影响催化剂的使用周期。
以上几方面原因导致反应习同差压上涨快,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
(二)原料过滤器不能正常运行14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原料过滤器采用江苏天宇石化冶金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的直列式全自动原料反冲洗过滤器,3组共18个过滤器。
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柴油工业试验

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柴油工业试验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柴油这一工业试验是为了提高柴油的品质和性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该工业试验的背景、目的、原理、操作流程和实验结果等方面。
一、背景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传统石油资源的供应面临了严峻的挑战。
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传统柴油的高排放成为了重要的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探索新能源和清洁燃料的替代方案,其中催化柴油成为了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二、目的本工业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加氢裂化装置对传统柴油进行掺炼和催化处理,使柴油的品质和性能得到提升,同时降低其排放量,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三、原理加氢裂化装置是一种液体石油加工装置,利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将长链烃分子裂解成短链烃分子,从而提高燃料的辛烷值和低温流动性。
在这一工业试验中,传统柴油与催化剂一起进入加氢裂化装置,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形成催化柴油。
四、操作流程1. 加载传统柴油和催化剂:按照一定比例将传统柴油和催化剂装入加氢裂化装置中;2. 加热:通过加热装置对加氢裂化装置进行加热,使反应温度达到所需的范围;3. 压力控制:通过调节进气和出气的阀门,控制加氢裂化装置内的压力;4. 反应:在适宜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存在下,传统柴油和催化剂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形成催化柴油;5. 分离:将反应后的产物进行分离,得到催化柴油和其他副产品;6. 净化:通过一系列的净化步骤,除去催化柴油中的杂质和残留催化剂;7. 检测:对催化柴油进行品质和性能的检测,包括辛烷值、芳烃含量、燃烧性能等。
五、实验结果经过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柴油工业试验,传统柴油的品质和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催化柴油的辛烷值提高了,低温流动性也得到了改善,从而降低了车辆的启动难度。
催化柴油的芳烃含量也得到了降低,燃烧更加充分,排放产物的多环芳烃含量也得到了降低。
加氢裂化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加氢裂化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第一部分工艺操作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1、全循环流程的装置采用一次通过生产时的转化率控制及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氢油比与空速关系的调配。
问题的提出:某些企业在扩能改造中,将工艺流程由原全循环改为一次通过,而在生产中尾油的需求量时有变化,为此提出如何优化操作问题。
分析与建议:从N炼油厂的生产经验来看,考虑到生产平稳及操作控制等因素,单程转化率一般应控制在85%左右比较合适,其产品分布、中间油品收率、氢耗等指标均较为合理。
如果尾油无下游用户,单程转化率可控制在90%,当然这与催化剂的性能有关。
一般来说单程转化率增加时,轻油及液态烃收率增加,柴油收率减少,而喷气燃料收率基本不变或略有下降。
所以转化率控制多少较为合适与分馏系统的脱丁烷塔及主分馏塔顶部负荷均有一定的关系。
控制较高的转化率会使反应温度升高、氢耗增加、催化剂的失活速率增大,长期这样操作必将会缩短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因此,控制转化率高或低,要根据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上下游平衡进行综合考虑,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采取单程通过,进料在裂化反应器的空速变小,停留时间增加,为二次裂化及生焦提供了条件。
因此,从这一方面考虑应增加氢油比,即转化率增高,氢油比应相应增高。
一般需在裂化反应器入口增加部分循环氢流量,以保持总循环氢量与全循环操作相比不发生变化。
而在实际操作中,工业装置加工高硫和高氮原料油时,为了控制好裂化反应器的入口温度,所需的循环氢量还需进一步增加。
2、裂化反应器第一床层压降上升问题Z炼油厂1999年5月加氢裂化反应器(R302)催化剂全部更新为3974。
装置5月24日进油,26日全部产品质量合格。
平稳运转9个月,加工VGO 0.83 Mt 后,于2000年2月28日实测裂化反应器(R302)一床层压降高达0.40MPa,装置被迫降量;同时降低循环氢压缩机(C301)转速,维持低负荷运转。
装置于3月16-23日短期停工,实施裂化反应器(R302)催化剂撇头。
蜡油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加氢精制柴油的探讨

馏程 ħ ? 初馏点 5% 0% 1 0% 2 0% 5 0% 6 3 0 2 3 3 4 3 4 9 3 6 6 4 0 0 4 2 1 4 5 7 4 7 5 5 2 1 2 9 9 3 3 0 3 4 6 3 6 3 3 9 9 4 1 1 4 5 6 4 7 5 5 2 2 3 3 4 3 4 8 3 5 9 2 6 8 2 1 1 1 7 8
0% 9 5% 9 终馏点
2 0 1 7 0 5 1 6;修改稿收到日期 : 2 0 1 7 0 7 1 6。 收稿日期 : 方友 , 从事加氢裂化工艺管理工作 。 作者简介 : 方友 , : 。 E m a i l f a n o u@c n o o c . c o m . c n 通讯联系人 : g y
1 5] 精制柴油的可行性及其经济效益 [ 。
裂化反应床层 。 蜡 油 加 氢 裂 化 装 置 掺 炼 加 氢 精 制 柴油前以 减 二 线 蜡 油 、 减三线蜡油和焦化蜡油为 原料 , 实际原料加工质量比为 5 掺炼后 0ʒ2 5ʒ2 5, 维持设计的 3 种 蜡 油 间 的 比 例 不 变 。 蜡 油 转 化 率 并尽量维持稳定 。 控制在 8 7%ʃ0 . 5% , 1 1 原料油性质 表 1 为掺炼加氢 精 制 柴 油 前 后 混 合 原 料 油 的 性质对比 。 掺炼前后原料性质基本保持稳定 , 加氢
第1 1期
方 友, 等. 蜡油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加氢精制柴油的探讨
5 7
精制柴油硫 、 氮 含 量 很 低, 掺 炼 量 又 较 少, 不影响 氮 含 量, 混 合 进 料 的 硫、 氮含量主 混合进料的 硫 、 要受蜡油进料硫 、 氮含量的变化影响( 主要是原油 。 虽然 加 氢 精 制 柴 油 馏 程 较 轻 , 但因 品种的变化 ) 为掺炼量少 , 并未影 响 混 合 原 料 的 馏 程 , 而且混合 没有出现 原料高压 进 料 泵 的 运 行 也 未 受 到 影 响 , 振动增大的问题 。 通过掺炼硫 、 氮 含 量 很 低 的 加 氢 精 制 柴 油, 有 效降低了 装 置 混 合 进 料 的 硫 含 量 和 密 度 , 硫质量
蜡油加氢裂化装置柴油转化、减油增化方向研究

蜡油加氢裂化装置柴油转化、减油增化方向研究摘要:本文先是对蜡油加氢裂化装置概况及现状进行分析,其次蜡油加氢裂化装置柴油转化、减油增化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蜡油加氢裂化装置柴油转化、减油增化的对策,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蜡油加氢;裂化装置;柴油转化;减油增化当前,为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很有必要探讨蜡油加氢裂化装置柴油转化、减油增化的措施,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发展效益。
1蜡油加氢裂化装置概况及现状某石化千万吨炼油项目的主体装置为蜡油加氢裂化装置,其将美国UOP企业的加氢裂化专利技术与工艺包引进。
通过分析,加氢裂化设计规模为每年210万吨,一年操作时间为8400h,装置操作弹性为60%~110%。
这一装置的主要反应部分在于合理利用炉前婚氢、单段全循环、热高分工艺流程,且还设置了循环氢脱硫塔,分馏系统主要使用的是四塔分离流程出柴油方案,即分馏塔、硫化氢脱硫塔、柴油汽提塔、航煤汽提塔[1]。
该装置使用的操作方法为单段全循环方法,最大程度地完成中间馏分忧的生产,将其当做整个企业的调和组分,将少量加氢裂化还未转化的油去重油催化裂化当做主要的原料,冷低分气脱硫之后可以去PSA装置完成氢气提纯,含硫干气到轻烃回收装置中。
当前,企业原始设计方案采用低硫原油为主要原料,完成最大量生产中间馏分柴油方案。
2016年企业为了降低生产加工总成本,将其换成加工高硫原料油,生产的是高效的石脑油,让装置柴汽比方案明显降低。
2018年之前,基本维持装置重石脑油在0.5~1.2ppm。
从2018年开始,维持硫含量在2.0~4.0ppm之间。
为了给下游重整更优的原料,被迫将加裂装置的石脑油通过石脑油加氢装置脱硫之后将其送到重整装置,最终导致企业加工总成本明显提高。
2蜡油加氢裂化装置柴油转化、减油增化的影响因素2.1反应器后精制剂超负荷运行最初的蜡油加氢裂化装置设计原材料为轻蜡油,反应器之内的催化剂装填级配更多以原始方案为基础,主要设计在于生产中间馏分油。
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柴油工业试验

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柴油工业试验1. 引言1.1 研究背景加氢裂化是一种通过加氢作用将高分子烃(如石脑油、重柴油等)裂解成较轻质油品的技术。
而掺炼催化柴油则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掺入适量的添加剂来提高柴油的氧化稳定性和清洁性。
结合这两种技术,可以制备出性能更优越的催化柴油产品,为工业和交通领域提供更环保、高效的能源选择。
本次工业试验旨在探索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柴油的制备方法,评价其性能并展望其在工业应用中的前景。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柴油工业试验,对掺炼催化柴油的制备方法进行探讨与优化,探究其制备技术及工艺条件对催化柴油质量的影响,提高催化柴油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分析,评价掺炼催化柴油的性能,并探讨其在工业应用中的展望,为促进我国柴油质量提升、石油资源有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总结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柴油工业试验的经验教训,指出未来研究方向,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更高效、更环保的催化柴油生产工艺提供参考,推动柴油质量不断提升,满足国内外对环保、高质量柴油的需求,促进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柴油的制备方法1. 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加氢裂化装置所需的原料,包括重质原油、催化剂等。
2. 加氢裂化反应:将重质原油通过加氢裂化反应器进行加氢处理,将其中的硫、氮等杂质去除,同时将分子结构进行裂化,得到裂化油。
3. 催化柴油的制备:将裂化油经过一系列的脱氮、脱硫等处理后,与催化剂进行接触反应,得到催化柴油。
4. 分离提纯:对得到的催化柴油进行分离和提纯,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残留物,确保产品的质量。
5. 储存包装:最后将制备好的催化柴油进行储存和包装,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受到污染或变质。
通过以上制备方法,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掺炼催化柴油,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操作参数,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2.2 实验过程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柴油的制备方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和严格控制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和装置的具 体情 况 , 通过优 化操作条 件 , 调整
产 品结构 , 以达到 增产 优质 柴油 的 目的。
1 加 氢裂 化装 置增 产 柴油 的措 施
1 1 选 用 多产 柴油 的催 化剂 .
现有条件 , 依靠科技进 步挖 掘装置潜力 , 增产 车 用柴油 , 提高油品柴汽 比, 满足油品市场需求 , 是 我 国炼 油行 业 面临 的一项 非 常紧迫 的任务 。
此 , 2 年 来加 氢裂 化技 术在 我 国发展 很快 。我 近 0 国现有 加氢 裂化 工业装 置 2 0多套 , 总加 工 能力 已 达 1 t 6M/ a以上 。今 后 , 着 原油 重 质 化 、 随 劣质 化
加氢 裂 化 催 化 剂 品 种 很 多 。不 同 的 催 化 剂 适用 于 不 同 的 加 氢 裂 化 工 艺 ,满 足 加 工 不 同原 料油 、生 产 不 同 目的 产 品 的需 要 。根 据 目 的产 品不 同 ,加 氢 裂 化 催 化 剂 通 常 可 分 为 轻 油 型 、
调整 产 品切割 方案 和 优 化 装 置操 作 条 件 等 , 可 也 以大 幅度 提高 柴 油产 率 。此 外 , 可 以利 用 加 氢 还
很大 ,在 相 同 工 艺 条 件 下 加 工 相 同 原 料 油 时 ,
加氢 裂 化 不 仅 可 以加 工 高 硫 重 质 劣 质 原 料 生产 低硫 低芳 清 洁 柴油 , 而且 还 可 以通 过工 艺 流 程、 催化 剂和操 作 条 件 等 的优 化 选 择达 到 多产 柴 油 的 目的 。 比如 , 于 新 建 加 氢 裂 化 装 置 , 过 对 通 工艺 流程 优化 和 催化 剂 选 择 , 以生产 收率 高达 可
加 氢 裂 化 装 置 增 产 柴 油 问题 探 讨
关 明华
( 国 石 油 抚 顺 石 化 公 司 石 油 化 工研 究 院 , 宁 抚 顺 130 ) 中 辽 10 1
摘要 : 对加氢裂化装 置增 产柴油问题进行了探讨 , 认为对 于新建加氢 裂化装 置 , 过工艺 流程优 化 通 和催 化剂选 择 , 以生产收率 高达 8 %以上 的柴油产 品 ; 可 0 对于现有 加氢裂 化装 置 , 通过选用 多产柴油 的 催 化剂 、 调整循环油切割点 、 调整产品切割方案 和优化装 置操 作条件等 , 也可 以大 幅度提高柴油产率 。 关键词 : 加氢裂化 ; 柴油 ; 工艺 ; 催化剂 ; 操作 条件 ; 优化
中油 型 和 高 中油 型 。轻 油 型 催 化 剂 主 要 用 于 最
大量 生产 重 石 脑 油 产 品 ,作 为 催 化 重 整 生 产 芳
烃和高 辛 烷 值 汽 油 的优 质 进 料 。 中油 型 催 化 剂
用于灵 活 生 产 石 脑 油 和 中 间馏 分 油 ( 括 喷 气 包
加剧 , 车用燃 料 油 品和 石油 化 工 需 求 量 不 断增 加
械 化程 度 的逐年 提 高 , 品 市场 需 求 结 构 发 生 了 油 明显变 化 , 车用 汽 油 市 场 供 过 于 求 , 车 用 柴 油 而 市 场需 求 旺 盛 , 不 应 求 。因 此 , 何 充 分 利 用 供 如
解制 乙烯原料来提高全厂 的柴汽 比。因此 , 于 对
已有 加 氢裂化 装 置 的企 业 , 以根 据 全 厂 物料 平 可
第2 0卷 第 4 期 20 02年 7月
石 化 技 术 与 应 用
Perc e c lT c n lg & Ap l a o to h mia e h oo y pi t n ci
V0 .0 No. 12 4
JI2 o I .0 2 I
专 论 与 综 述 (5 2 7~2 0 6)
加 氢裂 化技 术具 有 原 料 适应 性 强 、 生产 灵 活
性大 、 液体产 品收率 高、 目的产 品选 择性高和产 品质量 好 等特点 , 直 接 由重质 劣 质进 料 生产 出 能
高 质量 液化 气 、 车用 汽 油 、 气燃 料 、 用 柴油 等 喷 车 燃料 油 品 以及 重 石 脑 油 和加 氢 尾 油 等 石 油 化 工 进料 , 其 他 重 油 深 度 加 工 工 艺 无 法 比 拟 的 , 是 因
以及环 保法 规 日益 严 格 , 氢 裂 化 技 术 必将 得 到 加 更 为广 泛 的应用 。
燃 料 和柴 油 ) 。高 中油 型催 化 剂 则用 于最 大量 生
产 中间馏 分 油 。这 3种 类 型 催 化 剂 虽 都 可 以用
于生产 清 洁 柴 油 产 品 ,但 其 柴 油 产 品产 率 差 别
中 图 分 类 号 :E 2 . 2 T 644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O5 20 )4 27 4 10 一O4 (020 —05 —0
近 年来 , 着 车用 发 动 机 柴油 机 化 和农 业 机 随
裂化 轻石 脑 油 和/ 或尾 油 顶 替 直 馏 柴 油 作 蒸 气 裂
8 % 以上 的柴 油 产 品 ; 于现有 加氢 裂化 装 置 , o 对 通 过选 用 多产 柴 油 的 催 化 剂 、 整 循 环 油 切 割 点 、 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同类 型催化 剂的柴油产率 由低 到高排 序为轻
油型 、中油 型和 高 中油 型 ,而活 性 排 序 则 相 反 。
收 稿 日期 :0 1 0—1 ; 回 日期 .02—0 2 0 —1 1修 '0 2 3—1 3
作者 简介 : 明华 (9 1 , , 建莆 田人 , 关 16 一) 男 福 教授级 高级工 程师 , 国石 化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抚 顺 石 油 化 工 研 究 院 总 工 程 中 师。18 9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催 化化学 专业 , 获理学学 士学 位。近 2 0年来一 直从事加 氢裂化催 化剂及工 艺技 术研 究, 先后 l O多次获省部级科 技奖励 , 已发表论 文 2 0多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