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泛爱众
《弟子规-泛爱众.亲仁》逐字翻译注音

《弟子规》逐字翻译注音([清]李毓秀原著,华静7811译注,2013-10-2)《弟子规》的这个版本,不仅能帮助中小学生学会为人处事的正确方法,而且能帮助他们加强古文素养。
<泛f àn 爱ài 众zh òng >广泛地关怀爱护 大众凡f án 是sh ì人r én , 皆ji ē 须x ū 爱ài ,只要 是 人, 都 应当 相亲相爱,天ti ān 同t óng 覆f ù, 地d ì 同t óng 载z ài 。
因为天空下,我们一起 被覆盖,大地上,我们一起 被承载,我们彼此利害相关 ,应当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共生共荣。
————————————————————————行x íng 高g āo 者zh ě,名m íng 自z ì 高g āo ,品行 高尚的人,名声 自然 显赫, 人r én 所su ǒ重zh òng , 非f ēi 貌m ào 高g āo 。
人们 所敬重的是德行,并不是 外表 比常人好。
才c ái 大d à 者zh ě,望w àng 自z ì 大d à,才能 突出的人,声望 自然 突出,人r én 所su ǒ服f ú, 非f ēi 言y án 大d à。
人们 所信服的是真才,并不是 说话 比常人漂亮(说大话)。
————————————————————————己j ǐ 有y ǒu 能n éng , 勿w ù 自z ì 私s ī;自己 有 能力可以服务众人时,不要 自己 私藏,舍不得付出;人r én 所su ǒ能n éng , 勿w ù 轻q īng 訾z ǐ。
弟子规泛爱众全文注音及解释

弟子规泛爱众全文注音及解释zǒng xù总叙dì zǐ guī shèng rén xùn弟子规,圣人训。
shǒu xiào tì cì jǐn xìn首孝悌,次谨信。
fà nài zhòng ér qīn rén泛爱众,而亲仁。
yǒu yú lì zé xué wén有余力,则学文。
rù zé xiào入则孝fù mǔ hū yìng wù huǎn父母呼,应勿缓。
fù mǔ mìng xíng wù lǎn父母命,行勿懒。
fù mǔ jiào xū jìng tīng父母教,须敬听。
fù mǔ zé xū shùn chéng父母责,须顺承。
dōng zé wēn xià zé qìng冬则温,夏则凊。
chén zé xǐng hūn zé dìng晨则省,昏则定。
chū bì gào fǎn bì miàn出必告,反必面。
jū yǒu cháng yè wú biàn居有常,业无变。
shì suī xiǎo wù shàn wéi 事虽小,勿擅为。
gǒu shàn wéi zǐ dào kuī苟擅为,子道亏。
wù suī xiǎo wù sī cáng物虽小,勿私藏。
gǒu sī cáng qīn xīn shāng 苟私藏,亲心伤。
弟子规《泛爱众》全文和译文

弟子规《泛爱众》全文和译文
师父上座:所有广大真修,修道者要一律行善,绝对不可作恶。
「泛爱众,不论是朋友与敌人,无一例外,尽量建立和睦的关系;若有仇恨的记忆,应立即消除,始终保持正念不负所承,承诺不变,以宽容待人,与社会正常交往即可,不可恨恶;若遇到无礼之徒,仍应用恩典拯救他,无意争吵,不可责骂或杀害;要尽量仁慈对待一切苦难之人,尽一己之力帮助,就算面前那些因过去认识而暂时性的贫穷不幸者,也当发出真挚之爱;人人皆无私付出,少说口舌之语,遇事多思想,善恶分明,施毕即走,不可乞求。
」
师父上座:每一位真修,务必守此泛爱众的三大要求,立身修行,一定不改!
师弟规《泛爱众》:师父上座:让我们真修谨守诫旨,行善爱众,无论是朋友与敌人,无一例外,尽量建立和睦的关系,若有仇恨的记忆,立即消除,始终保持正念不负所承,承诺不变;遇到无礼之徒,仍要仁慈对待,尽一己之力帮助他人,少说口舌之语,遇事多思想,施毕即走,不可乞求。
每一位真修,务必严守此规。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

《弟子规》原文及翻译一、《弟子规》总叙【原文】: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
《弟子规》是依照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
第一在平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亲母亲,友善兄弟姐妹。
其次在全部平常生活中行为要当心慎重,语言要讲信誉。
和大众相处到同等仁爱,而且亲密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行的事。
假如做了以后,还有剩余的时间精力,就应当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余有利的学识。
二、《弟子规》入则孝【原文】:父亲母亲呼应勿缓父亲母亲命行勿懒父亲母亲教须敬听父亲母亲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译文】:父亲母亲亲叫你的时候,要马上答应,不可以缓慢;父亲母亲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可以迟延偷懒。
对父亲母亲的教诲,要恭顺地倾听;对父亲母亲的责备,要服从地接受。
儿女照顾父亲母亲,冬季要让他们暖和,夏季要让他们清爽凉爽。
清晨要向父亲母亲问安。
夜晚要替他们铺好被子;服侍父亲母亲安息。
【原文】: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译文】:出门要告诉父亲母亲一声,回来也要通告一声,免得父亲母亲牵挂。
平常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立定的理想要努力去达成,不要轻易改变。
不要因为小事情,就不报告父亲母亲而私自去做。
若是自作主张地去做事,那就不符合为人儿女的道理了。
东西即便很小,也不要偷偷私藏起来。
不然,一旦被发现,父亲母亲必定会特别悲伤生气。
凡是父亲母亲所喜爱的东西,必定要全力替他们准备好;凡是父亲母亲所厌烦的东西,必定要当心地办理掉。
【原文】: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译文】:假如身体有所不适或遇到损害,就会让父亲母亲为我们担忧;假如在道德上有了缺欠,就会使父亲母亲感觉丢人。
弟子规:泛爱众

泛爱众:天下为公,推己及人爱心人人都有,博爱却不多见。
它要求我们爱天爱地爱大自然,爱一切万物。
不仅爱美好的东西,也能心胸宽广地包容他人的过失。
不分你我,没有私心,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泛众爱”,亦即天下为公。
真爱要发自内心,要用心去爱。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真正做到了大爱,这个世界将更加美好。
1、宽容别人,方便自己宽容是一种美德,因此《弟子规》对此特别强调。
我们要学会不在心中谴责别人,不要因为他们的错误而责怪和憎恨他们。
宽容的人能以德服人,其实只要你豁达些,宽容些,处境会很快得以摆脱。
学会宽厚待人,是一门课程。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资本,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要素。
这需要尊重他人,包容他人。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如果连接触的人都适应不了,还谈什么要有成功的人生呢?救人于窘迫,脱人于尴尬,是一种真正的美德,而且往往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功效。
能够巧妙地为别人解围,给别人面子,既是一种很高超的学问,也是一种随机应变的本领。
给别人面子,也就是给自己机会。
东汉华阴人刘宽,字文饶,官至光禄勋,封为逯乡侯。
他待人十分宽厚,从不对人乱发脾气。
即便是别人有了过错,他也能体谅并宽容别人。
一次,刘宽乘牛车外出。
路上遇见一个农民遗失了一头牛。
农民拦住了刘宽的牛车,仔细辨认,认定刘宽的牛就是自己丢失的牛。
刘宽听了,也没有辩解,随即下车徒步回家。
过了不久,那位丢牛的农民找到了自己的牛。
他亲自把刘宽的牛送回来,并且道歉道:‚先生,我很羞惭,误把您的牛当作自己的牛了。
请您原谅!‛刘宽十分和气地说:‚这个世界上许多东西都很相似,自然也就十分容易认错。
我还要感谢您给我把牛送回来了呢。
‛人们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都称赞刘宽的宽洪大量。
得理不让人,是普通人最容易犯的错误。
不过得饶人处且饶人,更符合立身处世的法则。
对于别入的小错误和小缺点,不要紧揪不放。
只要别人意识到了错误,就应该宽容大度地原谅对方。
2、学会赞美别人好话都会说,可你会赞美别人吗?可能未必,不妨像《弟子规》说的那样“道人善”。
弟子规《泛爱众》原文及解释

弟子规《泛爱众》原文及解释《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
它是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弟子规《泛爱众》原文及解释,欢迎大家分享。
泛爱众原文: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解释:对于大众有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与大地,绝对没有私心,不论好人、坏人、聪明、愚笨、宝贵、贫贱、种族国界都一样给予保护和承载,纯是一片仁慈之心,不为名利毫无虚假。
正是“天同覆,地同载”的大同境界。
泛爱众的人人君子,他的心中有人我一体的观念,所以肯放下滔滔私心,关怀大众,我们若处处学着仁厚待人,在德行上改过修养,守住人的品格,并深入学习各项才艺,相信也能做出一份番利益大众的事业。
品行高尚的`人,名声自然高,人们所敬重的是德行,并不是论外貌是否出众;才能大的人声望自然大,人们所信服的是真才,并不是只会发表言论。
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不要自私保守;看到别人有才华,应该多加赞美肯定,不要因为嫉妒而贬低别人。
对富有的人态度不谄媚求荣;对贫穷的人不表现出骄傲自大的样子,不厌恶不嫌弃亲戚老友,也不一味喜爱新人新朋友。
至圣先师孔子教导我们,贫穷的人除了不谄媚迎合外,能够在道德上自得其乐更好,富有的人不但不以骄傲的心态妨碍他人,更要爱好礼节,恭敬大众。
贫和富只是生活方式不同而已,都要学习礼节充实各项才能,发挥人我一体的仁心,才能营造一个“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幸福社会。
他人有事,忙得没有空暇,就不要找事搅乱他;对方身心很不安定,我们就不再用闲言碎语干扰他。
别人的短处绝对不要揭露出来,别人有秘密不想让人知道,我们就不要说出来。
弟子规(之泛爱众)

弟子规全文及译文六、《弟子规》泛爱众(原文及译文)《弟子规》“泛爱众”这是学生主修的第五门课。
泛爱就是博爱,就是与朋友在一起相处,要讲平等博爱。
这是指交友。
爱人者,人恒爱之。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译文】:不论是什么人,我们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尊敬,因为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块土地上。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译文】:一个行为高尚的人,名声自然会高。
因为人们敬重的是一个人的品行,而不是看他是否有一副好的相貌。
一个才学丰富的人,名望自然会大。
因为人们所佩服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而不是自吹自擂的人。
自己有才能,不要只想着为自己谋私利,也应当做些对社会大众有益的事。
别人有才能,不要心生嫉妒,随便轻视、毁谤。
不要谄媚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对穷人傲慢无礼。
不要厌弃过去的朋友,也不要只喜欢新结交的朋友。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译文】:当别人正忙着没空时,不要因自己有事儿去打搅。
当别人身心不安时,不要跟人家说话而去打扰他。
别人有短处,千万不要到处宣扬。
别人有隐私,绝对不能说出去。
称赞别人善行,本身就是一种美德。
因为别人知道后,就会因此受到勉励而更加努力地去行善。
宣扬别人恶性,本身就是一种恶行。
如果由于过分的厌恶痛恨而一味地去宣扬,就会招来祸害。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译文】:朋友之间互相规过劝善,则彼此都能成就良好的德行。
如果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在道德上就都会有缺陷。
拿人家东西和给人家东西,特别要分得清清楚楚。
给人家的东西要多一点,拿人家的东西要少一点,这是人情来往的道理。
想让别人做一件事,首先要问一问自己愿不愿意做。
如果自己都不原意去做,你赶快也不要让别人去做。
受人恩惠,要感恩在心、常记不忘,并时时想着报答;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事,过去就算了,不要老放在心上,应该宽大为怀,尽快把它忘掉。
弟子规 泛爱众

宋弘富不易妻 宋弘,陜西长安人,汉光武帝时 在朝为官,他将所得俸禄分给 己 有 能,勿 自 私; 同族亲戚,自己家里没什么财 人 有 能,勿 轻 訾。 产,以品行清高而著名。
勿 谄 富,勿 骄 贫; 湖阳公主光武帝想让公主下嫁宋时的知 心朋友不可忘记,共患难的妻 子不可离弃。” 《后汉书》
弟子规 泛爱众
人不可貌相 凡 是 人, 皆 须 爱; 天 同 覆, 地 同 载。 长相愚钝,言行笨拙 相貌堂堂,彬彬有礼 行 高 者, 名 自 高; 人 所 重, 非 貌 高。 奋发努力,孜孜不倦 十分懒惰 ,毫无进步 才 大 者, 望 自 大; 朽木不可雕也 人 所 服, 非 言 大。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 取人乎?失之宰予。”
人 不 闲,勿 事 搅; 人 不 安,勿 话 扰。 人 有 短,切 莫 揭; 人 有 私,切 莫 说。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与人勿扰 修身养性
袁安高卧 东汉 清贫 品行高尚 洛阳大雪 洛阳令
道 人 善,即 是 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 知 之,愈 思 勉。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扬 人 恶,即 是 恶; 割席断交 疾 之 甚,祸 且 作。 “管宁、华歆[xīn]共园中除 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 善 相 劝,德 皆 建; 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过 不 规,道 两 亏。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 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 看。宁割席分坐,曰:‘子 非吾友也。 ’”
霸诸侯与他仁慈宽厚的态度,赢 势 服 人, 心 不 然; 得臣子的忠心,为他打下强盛的 基础有关。 理 服 人, 方 无 言
绝缨尽欢的楚庄王
宫中大宴群臣 帽带 杨夫人的仁爱 杨万里 南宋 70 早起熬粥 虽为仆人,亦为人子女
祈祷
凡 取 与,贵 分 晓; 与 宜 多,取 宜 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恩欲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受人恩惠,要感恩在心、常记不忘,并时时想 着报答。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事,过去也就 算了,不要老放在心上,要宽大为怀,尽快 忘掉它。
张强、王刚、李世安是三位好朋友,王刚失业之后,张 强和李世安请王刚喝酒。在酒桌上,张强建议王刚再找 份稳定的工作,而李世安则劝王刚自主创业,而且还出 主意道:“现在的饰品店生意都很火,而且都是暴利, 开一家饰品店肯定大赚。”张强觉得有风险,于是就合 李世安争论,吵得脸红脖子粗。最后,王刚决定听取李 世安的建议,张强较了真,心里很不痛快。 然而缺少开店经验,店面的选址和进货渠道都有问题, 所以生意惨淡,坚持了没两个月,王刚的饰品店就被迫 关门了,白白损失了一大笔钱,只得再重新找工作。张 强还在计较当初的决定,每次见到王刚就提这事,说: “如果你当初听取了我的建议,会落得今天这般田地吗? 你不应该听李世安的啊!”每次见到李世安就说:“多 亏了当初你出的好主意啊,你看,现在王刚还不是得继 续找工作。”时间长了,王刚和李世安有点受不了了, 于是就有意躲着张强。
我们应怎样迎接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1、认同企业的价值观 2、想办法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3、感恩于企业 ,与企业融为一体 记住:企业需要的是具有解决问题能力的人, 并不是制造问题能力的人!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不要谄媚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对穷人傲慢无礼。 不要厌弃过去的朋友,也不要只喜欢新结交的朋友。 对富有的人态度不谄媚求荣;对贫穷的人不表现出 骄傲自大的样子,不厌恶 不嫌弃亲戚老友,也不一 味喜爱新人新朋友。至圣先师孔子教导我们,贫穷 的人除了不谄媚迎合外,能够在道德上自得其乐更 好,富有的人不但不以骄傲的心态妨碍他人 ,更要 爱好礼节,恭敬大众。贫和富只是生活方式不同而 已,都要学习礼节充实各项才能,发挥人我一体的 仁心,才能营造一个“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幸福 社会。
泛爱众
这是学生主修的第五门课。泛爱就是博爱, 就是与朋友在一起相处,要讲平等博爱。这 是指交友。爱人者,人恒爱之。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译文:对于大众有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与大地,绝对 没有私心,不论好人、坏人、聪明、愚笨、宝贵、贫贱、种 族国界都一样给予保护和承载,纯是一片仁慈之心,不为名 利毫无虚假 。正是“天同覆,地同载”的大同境界。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一个行为高尚的人,名声自然会高。因为人 们敬重的是一个人的品行,而不是看他是否 有一副好的相貌。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一个才学丰富的人,名望自然会大。因为人们 所佩服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而不是自吹 自擂的人。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自己有才能,不要只想着为自己谋私利,也应 当做些对社会大众有益的事。别人有才能, 不要心生嫉妒,随便轻视、毁谤。
一次,一个收藏家要举办展览会,便向年轻的雕塑家罗 丹预订了一件作品。而数日后,收藏家却临时变卦,请 了一个更有名气的雕塑家来替代罗丹,并要求退单。罗 丹得知这个消息后,气的一下子摔掉了手中的雕刻刀。 可等平静下来后,他又再次拿起雕刻刀继续创作未完成 的作品。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收藏家没能从那个雕刻 家那儿如期拿到作品。正当收藏家发愁之际,罗丹找到 了他,半开玩笑地说:“您可以毁约,我却不能失信哦, 我将作品雕刻出来了,拿去吧!”收藏家一时感动得不 知道说什么好,连忙给罗丹深深地鞠了一躬,并在随后 的几十年里一直将罗丹视为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当别人欺骗、背叛和伤害我们时,如果我们予以报复, 那自己的品质和境界岂不是自打折扣了吗?所以,不要 因别人做了对不起我们的事,而鲁莽地改变自己的原则 和良好品质,我们要大度一些,以德报怨,这样不仅能 获得更多人的尊重和友谊,更能使你在事业上收获到意 外的惊喜!
什么是爱,也许会因人而异有不同的诠释,但有一种爱是溶 解在平凡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的,它朴素长久并且美丽。 爱情使者丘比特曾经问爱神阿佛洛狄:“LOVE的意义在 哪里?” 阿佛洛狄说: “L”代表Listen(倾听),爱就是要无条件无偏见地倾听对 方的需求,并且给予协助。 “O“代表Obligate(感恩)爱需要不断的感恩,付出更多 的爱,灌溉爱的幼苗。 “V”代表Valued(尊重),爱就是展现你的尊重,表达体 贴,真诚的鼓励,发自内心的赞美。 “E”代表Excuse(宽恕),爱就是仁慈地对待,宽恕对方 的缺点和错误,接受对的全部。 爱神对于爱的意义解释得如此深沉厚重,想拥有明朗长久 的爱,就要永远学会—倾听对方,尊重对方,宽恕对方。 真爱无言,大爱无形。
泛爱众的人人君子,他的心中有人我一体的观念,所以肯放 下滔滔私心,关怀大众 ,我们若处处学着仁厚待人,在德行 上改过修养,守住人的品格,并深入学习各项才艺,相信也 能做出一份番利益大众的事业。不论是什么人,我们都要互 相关心、爱护和尊重,因为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同一块土地上。
据说大思想家顾炎武有一个儿时的好友,后来家道中 落,于是便向顾炎武借钱去苏州做生意,并承诺一年 内还钱。可是几年过去了,好友一直杳无音信。后来, 有人说,好友根本没有去苏州做生意,只是骗他几个 钱罢了,并建议顾炎武找人教训好友一顿。而顾炎武 听后却摆摆手说:“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让人。他 的日子过得艰难,我只不过损失了一些钱而已,没什 么大不了的。”此事传开后,人们都对顾炎武的仁义 赞不绝口。 顾炎武受到了他人的欺骗,反而能说出理解对方的话, 实为一种从容、厚道、大气的为人品质,着实令人敬 重和佩服。明代大文学家陈继儒就曾说:“君子处身, 宁人负己,己无负人。”即君子待人处世,宁愿别人 对不起自己,自己也不肯对不起别人。这样做,虽然 暂时会受些损失,但最终获益的仍是自己。因为其言 行所闪耀出的人格光芒,足以征服周围人的心,进而 得到支持你和拥护。
让她困扰。因为店里专卖女性服装,许多女孩在 试衣服时,会把自己唇上的口红留在衣服上,要 清洗掉这些口红印迹很费劲。为了避免这个问题, 每次顾客在试衣服前,王娟总会提醒一句:“请 您注意一些,千万别把口红印在衣服上了。”然 而,尽管她语气柔和委婉,但并没有多大效果。 甚至有的顾客听了她的提醒,把衣服还给她,不 再试穿,拂袖而去。为此,王娟很是苦恼。很偶 然的一天,朋友聚会,王娟将自己的苦恼吐露出 来。一位朋友告诉她:“以后,你换个说法试试 看,顾客试衣服前,你可以说请注意,不要让衣 服弄花了你的口红。”王娟采纳了朋友的建议, 果然,令她苦恼的问题再也没有了。
他人有事,忙得没有空暇,就不要找事搅乱 他;对方身心很不安定,我们就不 再用闲言 碎语干扰他。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别人有短处,千万不要到处宣扬。别人有秘 密不想让人知道,我们就不要说出来。
莫文蔚刚出道时,结实了一个朋友。一天,她得知有导 演要选电影女主角,便把此事告诉了朋友。可几天后, 当她来到海选地点时,却被告知活动已经提前一天结束 了,而被选中的女主角恰恰就是朋友!原来,朋友早已 得知时间有变动,可为了减少一个竞争对手,便狠下心 来隐瞒了此事。当时,莫文蔚虽然很气愤,但最终还是 抱着理解的态度原谅了对方。几年后,朋友因一件丑闻 而陷入了窘境。各大报纸都纷纷找她身边的人挖猛料。 当一名记者试图从莫文蔚口中得到些信息时,莫文蔚却 守口如瓶,还奉劝记者不要再拿人家的隐私做文章。后 来,当朋友听说了此事后,既羞愧又感动,主动找到莫 文蔚赔罪,两人终于冰释前嫌,彼此的友谊更加深厚了。 当遭遇突如其来的背叛时,常人往往会予以报复,而莫 文蔚却能坦然处之,因为她知道:以牙还牙,非但解决 不了问题,反而有失风范,给人一种气量小的印象。倘 若抱着“宁人负己,己不负人”的观念予以面对,反而 内心会舒服、安宁很多,更重要的是,这样做能让越来 越多的人从心底里敬佩她的气度,并且“不设防”,愿 意与她做真心朋友,并且帮助她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和人有财物上的往来,应当分辨清楚不可含 糊。或者,财物给与他人应该慷慨多 布施; 取用别人的财物就应少取一些 ,这是人情往 来的道理。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有事要托人做或有话要和人说,先问一问自 己是不是喜欢,如果自己不喜欢就应立刻停 止。
王娟开了一家服装店,在开店之初,有一个问题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称赞别人的善行,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因为 别人知道后,就会因此受到勉励而更加努力 地去行善。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宣扬别人恶行,本身就是一种恶行。如果由 于过分的厌恶痛恨而一味地去宣扬,就会招 来祸害。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朋友之间互相规过劝善,则彼此都能成就良 好的德行。如果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 在道德上就都会有缺陷。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对待家中的侍婢和仆人,本身行为要注重品 行端正不可轻浮随便,若能进一步做到仁慈、 宽厚,那就更完美了 。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权势可以使人服从,虽然表面上不敢反抗,心中却 不以为然。唯有以道理感化对方,才能让人心悦诚 服而没有怨言。
小结:虽然现在也很少有人用婢仆,但是上下尊卑的 关系仍然处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仁德君子的 泛爱众 ,多为大众着想,共同营造一个相互关怀、 相互体谅的温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