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泛爱众
弟子规泛爱众全文注音

弟子规泛爱众全文注音弟子规(泛爱众全文注音)
师说:学道之人,必须要有自觉的规矩。
爱人要泛及众生,心地要包容广阔。
安身立命,要遵守恭敬的规定。
躯体要健康,思想要纯洁。
言语要文雅,待人要谦和。
衣着要整洁,居住要整齐。
行走要有秩序,用餐要有节制。
睡觉要有规律,起床要及时。
学习要专心,思考要深入。
修身要有志气,修心要有智慧。
知错要改正,勤奋要坚持。
善行要积极,恶行要远离。
言辞要慎重,行动要谨慎。
爱惜时间,珍惜生命。
心地要纯净,思想要主动。
提高修养,改善品行。
向善要勇敢,战胜邪恶。
记住这些规矩,坚守它们。
这样我们才能修行,才能成为优秀的弟子。
弟子规泛爱众感悟心得体会

弟子规泛爱众感悟心得体会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著作之一,被誉为儿童教育的圣经。
它通过一系列的教诲,旨在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品格和道德观念。
在阅读弟子规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真理。
下面是我对弟子规中“泛爱众”一章的感悟心得体会。
“泛爱众”是弟子规中的第一条规矩,它教导我们要广泛地爱护他人,不仅仅是家人和朋友,还要关心和照顾到所有的人。
这一点在我读完弟子规后,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忙于自己的事务,很容易忽略周围的人的需求和感受。
然而,弟子规告诉我们,只有在关爱他人的同时,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快乐和满足感。
弟子规中提到,“泛爱众,亲如母”,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凡人皆有情感,凡事皆有缘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背后的苦楚,我们应该以母爱般的温暖和关怀对待他人。
无论是身边的亲人,还是陌生人,都应该被给予关注和尊重。
因为每个人都值得被爱,每个人都值得被关心。
在我实践“泛爱众”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样的行为不仅给了我内心的满足感,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身边的人。
曾经有一次,我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老人拿着沉重的包袱,看起来很疲惫。
我主动上前帮他提起包袱,他非常感激地望着我说了声谢谢。
这个简单的行动让我感到很温暖,同时也提醒了我,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善意的行为来改变他人的生活。
另外,“泛爱众”的实践还激发了我对志愿服务的热情。
通过参加社区活动和志愿者工作,我有机会与不同背景的人相处和合作。
这些经历使我更加理解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和贡献,我们应该互相尊重和欣赏彼此。
同时,通过与他人一起工作,我也学会了更好地与人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
这些都是泛爱众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使我在人际关系中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
最后,我认为“泛爱众”不仅仅局限于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担当。
当我们整个社会都能够向着“泛爱众”的方向努力,就能够建立一个充满温暖和和谐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更加紧密,互帮互助的精神将得到推广和传承。
弟子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规?易解总叙?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旈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那么孝,出那么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那么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七个局部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我们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与标准,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童蒙养正,教育子弟伦尽分、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正确读物。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那么学文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标准。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群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德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入那么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易解:父母呼唤,应及时答复,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君子闻过那么喜,小人闻过那么怒。
〕冬那么温夏那么凊晨那么省昏那么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易解:冬天让父母温暖,不能让父母受冻受寒,夏天让父母清凉,不能让父母受热。
早晨要看望父母,看看父母昨晚睡得是否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
平时起居作息〔生活习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易解: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
弟子规_弟子规全文解释

弟子规_弟子规全文解释一、《弟子规》总叙(原文及译文)【原文】: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到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
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
二、《弟子规》入则孝(原文及译文)《弟子规》“入则孝”是学生主修的第一门课。
入是在家。
孝是善事父母,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
善事,一个是心,一个是侍。
心即是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侍即是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
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
百善孝当先。
【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译文】: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
早晨要向父母请安。
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
【原文】: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译文】: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
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立定的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
不要因为小事情,就不禀告父母而擅自去做。
假如自作主张地去做事,那就不合乎为人子女的道理了。
东西即使很小,也不要偷偷私藏起来。
否则,一旦被发现,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生气。
凡是父母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尽力替他们准备好;凡是父母所讨厌的东西,一定要小心地处理掉。
弟子规翻译与详细解析

弟子规翻译与详细解析
弟子规翻译与详细解析1
【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言文译文:做儿女的要首先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进而推广到喜爱、帮助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把这些做完了以后,剩下来的时间和精力,再去学习文化知识。
文言文译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同时兼顾五育和谐发展,全面提高素质,是每一个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如何适应新形势、新环境、迎接新挑战,自觉实践“八荣八耻”,勤奋学习,追求真理,全面发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从而达到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目的,是当代中学生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正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同时兼顾五育和谐发展,全面提高素质,是每一个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如何适应新形势、新环境、迎接新挑战,自觉实践“八荣八耻”,勤奋学习,追求真理,全面发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从而达到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目的,是当代中学生不可回
避的现实问题。
弟子规泛爱众全文注音及解释

弟子规泛爱众全文注音及解释zǒng xù总叙dì zǐ guī shèng rén xùn弟子规,圣人训。
shǒu xiào tì cì jǐn xìn首孝悌,次谨信。
fà nài zhòng ér qīn rén泛爱众,而亲仁。
yǒu yú lì zé xué wén有余力,则学文。
rù zé xiào入则孝fù mǔ hū yìng wù huǎn父母呼,应勿缓。
fù mǔ mìng xíng wù lǎn父母命,行勿懒。
fù mǔ jiào xū jìng tīng父母教,须敬听。
fù mǔ zé xū shùn chéng父母责,须顺承。
dōng zé wēn xià zé qìng冬则温,夏则凊。
chén zé xǐng hūn zé dìng晨则省,昏则定。
chū bì gào fǎn bì miàn出必告,反必面。
jū yǒu cháng yè wú biàn居有常,业无变。
shì suī xiǎo wù shàn wéi 事虽小,勿擅为。
gǒu shàn wéi zǐ dào kuī苟擅为,子道亏。
wù suī xiǎo wù sī cáng物虽小,勿私藏。
gǒu sī cáng qīn xīn shāng 苟私藏,亲心伤。
弟子规《泛爱众》全文和译文

弟子规《泛爱众》全文和译文
师父上座:所有广大真修,修道者要一律行善,绝对不可作恶。
「泛爱众,不论是朋友与敌人,无一例外,尽量建立和睦的关系;若有仇恨的记忆,应立即消除,始终保持正念不负所承,承诺不变,以宽容待人,与社会正常交往即可,不可恨恶;若遇到无礼之徒,仍应用恩典拯救他,无意争吵,不可责骂或杀害;要尽量仁慈对待一切苦难之人,尽一己之力帮助,就算面前那些因过去认识而暂时性的贫穷不幸者,也当发出真挚之爱;人人皆无私付出,少说口舌之语,遇事多思想,善恶分明,施毕即走,不可乞求。
」
师父上座:每一位真修,务必守此泛爱众的三大要求,立身修行,一定不改!
师弟规《泛爱众》:师父上座:让我们真修谨守诫旨,行善爱众,无论是朋友与敌人,无一例外,尽量建立和睦的关系,若有仇恨的记忆,立即消除,始终保持正念不负所承,承诺不变;遇到无礼之徒,仍要仁慈对待,尽一己之力帮助他人,少说口舌之语,遇事多思想,施毕即走,不可乞求。
每一位真修,务必严守此规。
弟子规中泛爱众的理解和感悟

弟子规中泛爱众的理解和感悟1. 泛爱众的意义说到“泛爱众”,嘿,这可不是光有个好听的名字哦。
这个词一听就让人想起春天的草地,花开得正艳,四处都涌动着爱的气息。
它告诉我们要像大海一样,宽广向人,心中有爱,对周围的每一个人都要心存善意。
其实,大家都知道,生活里有些人就像那颗不听话的“调皮捣蛋鬼”,总是自私自利,只顾着自己。
可是只关注自己,像只孤狼,生活会乏味得很。
而泛爱众就像是把大家都聚在了一起,大家一起分享美好的事情,那生活就变得特别丰富多彩。
2. 泛爱众的体现2.1 日常点滴在日常生活中,泛爱众可以从小处做起。
比如说,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别老想着抢最有肉的那块;多给别人留些,也许那一块比你想象中更好吃呢!还有,在公交车上,让座给长辈,这不仅是一种礼貌,更是一种爱心的体现。
你看,生活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爱的细节就是平凡日常中最闪亮的星。
2.2 感恩与分享而且,泛爱众还包括感恩与分享。
我们常常说“人心齐,泰山移”,可见团结的力量有多大。
当你感恩身边的人,分享自己的快乐时,生活变得更温暖,就像家里突然多了一只可爱的狗狗,看着它摇尾巴,心里总会觉得有种说不出的满足。
你要知道,分享并不只是物质上的,更可以是快乐和经验。
要是有个朋友找到工作,别心里吃醋,干脆和他一起庆祝,这样你不仅能收获友谊,还能获得不少快乐,真是一举两得呢。
3. 泛爱众的挑战3.1 碰到难题当然,说起来容易,做到可得付出努力。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那些让你想翻白眼的人。
这时心里很容易就会冒出“我才不想搭理他”的念头。
但让我告诉你,这时候就需要培养一种“看破不说破”的智慧了。
只要心里有爱,面对那些不那么让人舒服的人,可以试着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心情也就会轻松很多。
互相理解,互相帮助,才能让我们的周围环境变得更美好!3.2 坚持与反思最重要的是要坚持泛爱众的态度,哪怕有时候难免心累,或者觉得这种爱不被理解。
生活就像一条旅途,有高兴也有低谷,但只要我们对待他人的态度不变,保持用爱去连接彼此,总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泛爱众:天下为公,推己及人
爱心人人都有,博爱却不多见。
它要求我们爱天爱地爱大自然,爱一切万物。
不仅爱美好的东西,也能心胸宽广地包容他人的过失。
不分你我,没有私心,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泛众爱”,亦即天下为公。
真爱要发自内心,要用心去爱。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真正做到了大爱,这个世界将更加美好。
1、宽容别人,方便自己
宽容是一种美德,因此《弟子规》对此特别强调。
我们要学会不在心中谴责别人,不要因为他们的错误而责怪和憎恨他们。
宽容的人能以德服人,其实只要你豁达些,宽容些,处境会很快得以摆脱。
学会宽厚待人,是一门课程。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资本,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要素。
这需要尊重他人,包容他人。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如果连接触的人都适应不了,还谈什么要有成功的人生呢?
救人于窘迫,脱人于尴尬,是一种真正的美德,而且往往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功效。
能够巧妙地为别人解围,给别人面子,既是一种很高超的学问,也是一种随机应变的本领。
给别人面子,也就是给自己机会。
东汉华阴人刘宽,字文饶,官至光禄勋,封为逯乡侯。
他待人十分宽厚,从不对人乱发脾气。
即便是别人有了过错,他也能体谅并宽容别人。
一次,刘宽乘牛车外出。
路上遇见一个农民遗失了一头牛。
农民拦住了刘宽的牛车,仔细辨认,认定刘宽的牛就是自己丢失的牛。
刘宽听了,也没有辩解,随即下车徒步回家。
过了不久,那位丢牛的农民找到了自己的牛。
他亲自把刘宽的牛送回来,并且道歉道:‚先生,我很羞惭,误把您的牛当作自己的牛了。
请您原谅!‛刘宽十分和气地说:‚这个世界上许多东西都很相似,自然也就十分容易认错。
我还要感谢您给我把牛送回来了呢。
‛人们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都称赞刘宽的宽洪大量。
得理不让人,是普通人最容易犯的错误。
不过得饶人处且饶人,更符合立身处世的法则。
对于别入的小错误和小缺点,不要紧揪不放。
只要别人意识到了错误,就应该宽容大度地原谅对方。
2、学会赞美别人
好话都会说,可你会赞美别人吗?可能未必,不妨像《弟子规》说的那样“道人善”。
这个世上,没有谁不喜欢被他人赞美。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赞美是一种有效的交往技巧,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喜欢被人赞美是人的一种天性。
公司里孙、张两人闹了矛盾。
一天小张对她的同事李先生说:‚你去告诉孙小姐,我真受不了她,请她改一改她的坏脾气,否则我再也不会理她了。
‛李先生说:‚好,我会处理这件事。
‛之后,当张小姐遇到孙小姐的时候,果然觉得她不再那么盛气凌人了,而且还主动地跟张小姐友好地打了招呼。
在以后的日子里,孙小姐变得和气又有礼貌,与从前相比,简直是变了一个人。
张小姐就向李先生表示谢意,并且好奇地问:‚你是怎么说服她的?‛李先生笑着说:‚我只是跟孙小姐说,‘有好多人都称赞你,尤其是张小姐,说你又温柔又善良,不光人长得漂亮,脾气也好,人缘也好’!如此而已。
‛
在生活中,有时一味的责备和批评往往只会带来更大的怨恨和不满。
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让状况改善,为什么不试试用夸奖的方式呢?法国名人拉罗什富科说:理智、美丽和勇敢的赞扬提高了人们,完善了人们。
我们应该学会赏识、赞美他人,努力去挖掘他人的闪光点。
同是一棵树,有的人看到的是满树的郁郁葱葱;而有的人却只看到树梢上的毛毛虫。
为什么同样一件事物,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原因就在于有的人懂得赏识、赞美,而有的人只会用挑剔、指责的眼光看待事物。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善于用赞美来激励自己的将领。
在许褚与李催(jué,一说“傕”
读音“què)交战中,许褚连斩二将,曹操即手抚许褚之背,把他比作刘邦手下的猛将,说:子其吾之樊哙也!当苟或弃袁投曹后,曹操见其才华出众,当即把他比作刘邦手下的谋士张良,高度赞美:比吾之子房也!在与关羽交战中,徐晃孤军深入重围,不仅取得胜利,还军容整齐而归,秩序井然,曹操当即把他比作汉朝名将.大加赞赏地说:徐将军真有周亚夫之风矣!
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就是赞美。
最好的礼物也是赞美。
成功的赞美能给他人带来愉悦,能使他人受到鼓舞。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赏识、赞美别人呢?当你乘车下车时,你对司机说:谢谢,坐你的车十分舒适。
一句话用不了几秒钟,但也能因这一句赞美之词能让那位司机整日心情愉快;如果他一天载50名乘客,他就会对50名乘客态度和蔼,而这些乘客受了感染,也会对周围的入和颜悦色,这个车内会出现和谐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