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对孔子的评价

合集下载

对孔子的认识

对孔子的认识

对孔子的认识对孔子的评价有以下四点:1、孔子作为古老中国的精神领袖与思想圣人,他所创立的儒家文化更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与血脉,孔子及其儒家文化的节欲观已沉淀为中国人的一种深层文化心理,并决定了中国的命运走向是一种内敛的发展方式;2、孔子是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地方私学的创始人,是世界公认的古代大教育家,被日本汉学家井上靖称‘’孔子是人类的老师‘’;3、古文经学派评价孔子是一个伟大的导师、人格的典范,传统文化的传承者;4、今文经学派评价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改革者,所谓的素王,儒家文化的开创者;对孔子的了解和认识2,儒家总体说来就是讲究:忠,孝,礼,义,节.3,忠:现阶段的表现就是忠于国家,忠于集体,忠于单位,忠于家庭.也就是爱国主义,热爱集体,热爱家庭,热爱工作等具体表现.4,孝:现阶段突出表现为尊老爱幼.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只有充分认识到老一辈人对我们生活的巨大贡献,才能更好地做到这一点.而这也使我们自己对今后的老年生活放心的最大的心理保障,因此意义重大.5,礼:现阶段表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突出表现在请文明,懂礼貌,树社会新风上.这一点与古代的“礼”的含义是有一定的区别的.6,义:现阶段主要表现在建设诚信社会的问题上.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对国家都要讲究一个诚信的问题.建设诚信社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至关重要.7,节:现阶段的“节”与古代的“节”多少还是有些区别.它主要表现为“节气”.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不能做违反原则的事情.要经得住考验,不能因为受到各种诱惑而放弃做人的原则与尊严.孔子作为多少年来古老中国的精神领袖与思想圣人,他所创立的儒家文化更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与血脉.虽然在当今的社会,已没有多少人在把夫子的话挂在嘴边,作为行为、处事的准则,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孔子的思想已沉淀为中国人的一种深层文化心理,并决定了中国的命运走向是一种内敛的发展方式.然而,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儒家文化中的很多命题、范畴与孔子的思想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仅是因为儒家文化经过朝朝代代的变更,已与孔子原初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出入,也是因为我们在不断吸收其他领域的文化,对我们固有的思想形成一种冲击.。

后人对孔子的评价

后人对孔子的评价

后人对孔子的评价孔子,这位老先生,简直就是个行走的“智慧宝库”,两千多年了,还是让人服气得五体投地。

你说他厉害不厉害?那可真不是盖的,简直就是古代版的“超级大脑”。

想当初,春秋时期乱成一锅粥,各国打来打去,老百姓苦得跟啥似的。

这时候,孔子站出来了,他不像那些个只会动刀动枪的武夫,他手里拿的是书,心里装的是道理。

他四处奔波,到处讲学,愣是想用他那一套“仁爱”、“礼治”的学问,给这乱世添点温馨,加点秩序。

孔子的学问,那叫一个深奥,但他说出来,却又那么简单易懂。

比如他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不就是咱们常说的“别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别人”嘛!多实在!再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不是告诉咱们,别觉得自己多牛,随便拉三个人出来,总有一个能教你点啥的。

这道理,多接地气!而且啊,孔子还是个超级有耐心的好老师。

他的学生,啥样的都有,有聪明的,有笨的,有听话的,有调皮的。

但孔子呢,一个都不嫌弃,一个个都耐心教导。

他常说:“有教无类”,就是说,不管你是什么人,只要你想学,我就教你。

这种精神,现在听起来都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孔子不仅是个教育家,他还是个思想家、政治家。

他提出的那些思想啊,比如“仁政”、“德治”,简直就是给统治者们量身定做的“心灵鸡汤”。

虽然那时候的君王们大多不听他的,但他的思想却像种子一样,种在了人们的心里,一代传一代,到现在还开花结果呢!说到孔子,就不得不提他的《论语》了。

这本书啊,简直就是孔子的“金句集锦”,里面全是他那些精辟绝伦、发人深省的话。

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简直就是咱们学习的“座右铭”嘛!还有“温故而知新”,这不是告诉咱们,学习要常回头看看,这样才能发现新东西嘛!孔子的一生啊,虽然没当过啥大官,也没享过啥大福,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啊,那可是比金山银山还要宝贵。

他的思想啊,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咱们前行的道路;他的学问啊,就像一座宝库,让咱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所以啊,每当咱们遇到难题、感到迷茫的时候啊,不妨想想孔子老先生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伟人评价孔子的句子

伟人评价孔子的句子

伟人评价孔子的句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学说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伟人和学者都对孔子的思想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认为他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一位伟人对孔子的评价是:“孔子是中国文化的灵魂。

”他认为孔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核心,他的教诲和行为准则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基石。

孔子的思想强调道德的重要性,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和谐。

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如“仁”、“礼”和“忠诚”,这些概念至今仍然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另一位伟人评价孔子说:“孔子是教育的典范。

”他指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强调个体的全面发展,他主张培养学生的品德、智慧和技能,他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创造力和责任感。

这种教育理念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教育实践中。

一位政治家评价孔子的句子是:“孔子是中国政治的指导者。

”他认为孔子的政治思想为中国古代政治体系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孔子强调君主的德行和贤能,他主张君主应该以身作则,以德治国。

他提出了“仁政”、“君子”和“义利”的概念,这些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体系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为中国文化、教育和政治体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中国国界,他被普遍认为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伟人之一。

他的思想和智慧至今仍然被人们所传承和崇尚,他的名言也成为了人们追求道德、智慧和和谐的重要指南。

对孔子评价

对孔子评价

对孔子评价
孔子,古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誉
为“万世师表”,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仍影响
深远。

孔子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

他提倡仁爱之道,强
调道德修养,并建立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

他认为人类的道德、伦理、政治、文化等方面都需要以仁为依托,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孔子的学说深受后世推崇,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

他主张“教学相长”,提倡以德育为先,以智育为辅,注重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倡
导思考、实践和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形成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教
育理念。

他的教育思想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对于孩子们健康成长具
有重要的启示。

孔子也是古代中国政治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

他完成了反秦
复汉的壮举,在政治上建立了仁政和分封制度,为中国政治制度的发
展奠定了基石。

孔子对于管理伦理问题的思考,对于现代治理也有着
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的来说,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他的思想、学说和行事
风格极具中国特色和真理普适性,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具有重大的
意义。

其思想在中国长期的文化历程中发扬光大、传承不息,并在东
亚文化圈内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孔子的精神和学说,将其贯彻于生活和工作之中,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全球和平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古今中外教育界的明星无私奉献的老师

古今中外教育界的明星无私奉献的老师

古今中外教育界的明星无私奉献的老师教师是社会中最受尊敬和令人难以忘怀的职业之一。

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无论在中国还是国外,教育界都有着许多明星教师,他们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将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传授给学生,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将介绍几位古今中外教育界的明星无私奉献的老师,以彰显他们的伟大与意义。

一、孔子——中国教育的伟大导师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界无与伦比的明星老师。

他被尊称为“伟大导师”,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倡“敬天爱人”、“中庸之道”,他的教诲强调了个人修养、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社会准则的遵循。

孔子的无私奉献之处在于,他以身作则,亲自为学生传授知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他的教学思想被称为“以礼待人”,即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

二、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孩的启蒙导师海伦·凯勒是20世纪美国教育界的明星老师,她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改变了一位盲聋女孩安妮·沙利文的命运。

海伦·凯勒自幼因感染疾病而失去听觉和视觉,但她在安妮的帮助下成功地沟通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海伦·凯勒以直观教学的方法,通过触觉和身体语言,教导安妮认识事物、学习语言和文字。

她的无私奉献和耐心付出,使安妮摆脱了厄运的束缚,赢得了与世界沟通的能力,成长为独立、自信的个体。

三、杨洪波——中国当代教育领域的慈善家杨洪波是中国当代教育领域的明星教师,同时也是一位慈善家。

作为中国著名电商企业网易的创始人之一,他始终以教育为己任。

杨洪波并不仅局限于传授知识,他关注教育的公平与平等。

他组建了“网易爱心基金”,捐资助学,改善农村学校的教育设施,帮助贫困学生圆梦。

杨洪波的努力和无私奉献,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的机会。

四、霍华德·盖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倡导者霍华德·盖德纳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也是一位无私奉献的老师。

名家点评孔子

名家点评孔子

名家点评孔子第一篇:名家点评孔子名家点评孔子名家点评孟子(战国):孔子,圣之时者也。

孔子之谓集大成。

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

司马迁(汉):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己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唐玄宗(唐):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槛奠,当与梦时同。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朱嘉(明):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顾炎武(明、清):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

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

车服先公志,威仪弟子修。

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

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

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

老侩当庭发,清洙绕墓流。

一来瞻阙里,如得与从游。

《谒夫子庙》钱穆(现):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

? 请看古今中外对孔子的评价!作者:董海发孔子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居“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但是孔子的儒家文化在1911辛亥革命以后被抛弃,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又受到侮蔑性、毁灭性批判。

孔子去世后,弟子们一起为他守孝三年,并回忆他的教导形成了《论语》这部儒家经典。

孔子的影响力,是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最早扩散去的。

也正是他的弟子们,最早称他为圣人,比如弟子子贡就评价老师“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

仁且智,夫子既圣也。

”孔子逝世,鲁哀公在诔辞中尊称孔子为“尼父”,这是孔子死后获得的第一个官方敬称。

而100多年后,孟子对孔子作了高度评价,指出:“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秦代“焚书坑儒”,孔子的评价在官方跌到谷底。

汉初推行黄老之学。

汉武帝于公元前134年采用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孔子创立的儒家文第一次成为官方认定的指导思想。

司马迁的《史记》将孔子一介布衣与王侯将相置于同等地位,称孔子为“至圣”。

同一时期在民间,甚至对孔子进行了神化。

说孔子父母“祷尼丘山,感黑龙之精,以生仲尼”。

古今中外对孔子的评价

古今中外对孔子的评价

古今中外对孔子的评价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天下第一人。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他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在古代率先打破“学在官府”的贵族垄断文化格局,提倡在平民阶层中普及文化教育,而且身体力行。

孔门师生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一时成为显学,形成了中国古代的第一个学派的‘儒家' 。

儒家思想经历朝历代演变,对中国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颜渊(孔子门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子贡(孔子弟子)*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论语.子张》)宰我(孔子弟子)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战国思想家)自有生以来,未有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荀子(战国思想家)彼大儒者,虽隐于穷阎漏屋,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争名,用百里之地,而千里之国莫能与之争雄,笞棰暴国,齐一天下,而莫能倾也,是大儒之征也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之能立,仲尼、子弓是也(《荀子.儒效》)司马迁(汉代:历史学家,文学家)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韩婴(汉代韩诗学创始人)孔子抱圣人之心,彷徨乎道德之域,逍遥于无形之乡,倚于理,观人性,明始终,知得失,故兴仁义...(《韩诗外传.卷五》)王充(汉代思想家,文学理论家)孔子道德之祖,诸子之中最卓者也。

(《论衡.本性篇》)弥衡(汉代学者)受至精,纯粹睿哲。

(《艺文类聚卷二十.后汉弥衡》(鲁夫子碑))陆机(晋代文学家)孔子睿圣,配于弘道,风扇玄流,思探神宝,明发怀周,兴言谟志,灵魂有行,言观苍昊,清歌先诫,丹书有造。

人们对孔子的评价

人们对孔子的评价

人们对孔子的评价说起孔子,那可是咱们中华上下五千年里头,响当当的一位大人物。

你走在街上,随便拉个老头老太太问问,谁不知道孔老夫子啊?他那套学问,那影响力,简直了,比现在的网红还网红,而且红了几千年不带歇的。

孔子啊,人家不光是学问大,那思想也是深邃得很。

他提倡的“仁爱”,说白了,就是教我们要有爱心,对人对事都得温柔点,别老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

你想啊,现在社会压力大,大家脾气都容易暴躁,要是都能学学孔子的“仁爱”,邻里间、同事间,那得和谐多少啊!还有他那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直就是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嘛!咱们平时说话做事,多想想这句话,自己不愿意的,就别强加给别人。

这样一来,矛盾少了,朋友多了,日子自然就过得更顺心了。

孔子不光是个思想家,他还是个教育家呢!他老人家办的那个私塾,哦不对,是学院,那可是开创了平民教育的先河。

在那个年代,读书可是贵族的专利,普通老百姓哪有机会啊?但孔子就不一样了,他主张“有教无类”,不管你是贫是富,是老是少,只要你有心向学,他都愿意教你。

这种精神,放到现在也是难能可贵的。

说到孔子的学问,那可真是博大精深。

他整理的《六经》,那可是咱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还有《乐经》(虽然现在《乐经》已经失传了),每一部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孔子不光整理这些经典,还用自己的理解去解读它们,让后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而且啊,孔子还是个很有趣的人呢!他和学生们的对话,经常被后人记录下来,编成了《论语》。

这本书里,孔子的形象可生动了,有时候像个慈祥的长辈,有时候又像个幽默的朋友。

他和学生们的相处方式,也特别让人羡慕。

咱们现在都说要“寓教于乐”,孔子那时候就已经做得很好了。

当然了,孔子也有他的时代局限性。

毕竟他是几千年前的人了,有些想法和咱们现在可能不太一样。

但咱们得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啊!不能因为他有局限性就全盘否定他嘛!毕竟他的贡献和影响力是摆在那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中外对孔子的评价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天下第一人。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他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在古代率先打破“学在官府”的贵族垄断文化格局,提倡在平民阶层中普及文化教育,而且身体力行。

孔门师生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一时成为显学,形成了中国古代的第一个学派的‘儒家’。

儒家思想经历朝历代演变,对中国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颜渊(孔子门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子贡(孔子弟子)*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论语.子张》)宰我(孔子弟子)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战国思想家)自有生以来,未有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荀子(战国思想家)彼大儒者,虽隐于穷阎漏屋,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争名,用百里之地,而千里之国莫能与之争雄,笞棰暴国,齐一天下,而莫能倾也,是大儒之征也......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之能立,仲尼、子弓是也(《荀子.儒效》)司马迁(汉代:历史学家,文学家)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韩婴(汉代韩诗学创始人)孔子抱圣人之心,彷徨乎道德之域,逍遥于无形之乡,倚于理,观人性,明始终,知得失,故兴仁义...(《韩诗外传.卷五》)王充(汉代思想家,文学理论家)孔子道德之祖,诸子之中最卓者也。

(《论衡.本性篇》)弥衡(汉代学者)受至精,纯粹睿哲。

(《艺文类聚卷二十.后汉弥衡》(鲁夫子碑))陆机(晋代文学家)孔子睿圣,配于弘道,风扇玄流,思探神宝,明发怀周,兴言谟志,灵魂有行,言观苍昊,清歌先诫,丹书有造。

(《陆机集卷九.孔子赞》)唐太宗(李世民)朕今所好者,惟有尧舜之道,周孔之教。

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

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贞观政要》)杨炯(唐朝诗人)法象莫大乎天地。

变通莫大乎四时,悬像著明,莫大乎日月,备物致用,莫大乎圣人,(《杨炯集.卷四》)宋真宗(赵恒)立言不朽,垂教无疆,昭然令德,伟哉素王。

人伦之表,帝道纲,...(《阙里文献考.卷三十八》)程颢(宋代哲学家)至如孔子同,道如日月之明。

(《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一》)朱熹(宋代理学家)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明宪宗(朱见深)孔子之道之天下,如布帛粟菽,民生日用不可暂缺。

(《御制重修孔子庙碑》)陈献章(明代学者)惟我先圣孔子,道高如天,德厚如地,教化无穷如四时。

(《际献章集卷一.襄阳府先圣庙记》)王守仁(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吾夫子之道始之于存养慎独之微,而终于化育参赞之;行之于日用常行之间,之于国家天下之远。

(《王文成公全书天于.卷三十一》)清圣祖(康熙皇帝)至圣之道与日月并行,与天地同运,万世帝王咸所师法,逮公卿士庶罔不率也。

(《康熙起居注.二十三年十一月十八日》)康有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领袖)唯我孔子大中至正,独重人道。

(《济南万国道德会演说》)梁启超(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孔子在人格,在平淡无奇中现出他的伟大,其不可不及处在此,其可学处亦在此。

(《世界伟人传第一篇.孔子》)钱文选(近代学者)中华之文明,实基于孔子之道德......孔子这道,极为世人所崇拜,固有万古不灭的价值,即西方传教师,亦深信孔道可驾乎近代一切宗教而上之。

....以世界之眼光观之,可断定虽历千百年后,孔子伦理仍当保存,苟或轻蔑叛离,则中国文化早已扫地无余矣(《士清全集.孔子伦理与万国修身大会之关系》)孙中山(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驱.资产阶级革命家)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便是主张民权的大同世界。

(《孙中山选集》)蔡元培(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孔子学问,文章政治事业,朗如日月,灿如星辰,果足为万世师表。

(《在信教自由会上的演说》)陈独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科学与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之两大主动力,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于科学的。

(《孔子与中国》)杜国痒(思想史家)孔子不但是儒家的开山祖,同时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公开教学的教育家,最先把古代氏族贵族所专有的诗、书、礼、乐、这类学问,普及给民间,不问来学者出身贵贱,实行“有教无类”把官学变成私学。

(《先秦诸子百家思想概要》)梁漱溟(教育家、哲学家)* 孔子的唯一重要的态度就是不计较历害。

...并且演成中国人的风尚,为中国文化之特异彩色。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孔子就因为把握得人类生命更深处作根据,而开出无穷无尽可以挥的前途。

他是“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 孔子学说的价值,最后必有一天一定为人类所发现,为人类所公认,再重光于世界。

(《孔子学说之重光》)柳诒征(学者、历史学家)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

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

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中国文化史》)钱地(台湾学者)....世界上有许多民族或国家,国为没有高尚的文化而灭亡,中国因有孔子五常之教,而使中国与天地共长久。

(《儒家思想》自序)霍英东(香港知名人士)孔子的许多好思想,一直鼓舞着海外华人,使他们能够在他乡异地,艰苦创业,勇往直前,做出了贡献。

(《在孔子诞辰2540周扬纪念与学术讨论会的致词》)金益洙(朝鲜学者)孔子是万古圣人,也是东洋学问哲学思想的元祖。

(《在孔子诞辰2540周扬纪念与学术讨论会文集》)伊藤仁斋(日本古学派创始人)夫子之德实为超迈群圣,夫子之道高于天地。

(《论语古义》)井上靖(日本学者)孔子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先哲,而且是全人类的老师。

(《孔子》)儿岛献吉郎(日本学者)孔子者,伟人中之伟人,圣人中之圣人。

(《诸子百家考》)简野道明(日本学者)自古以来,《论语》被尊为至高无上的圣典,上自历代的天皇,下至市井的庶人,始终讲究不倦(《在孔子诞辰2540周扬纪念与学术讨论会文集》)爱默生(美国学者)美国诗人、哲学家、思想家、一代宗师爱默生(1803年5月---1882年4月)认为:“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并表示“对于这位东方圣人极为景仰!”(《孔学知识词典》)甘霖(美国学者)孔子不独为一国之圣人,实为万国之圣人,(《历代尊孔记.孔教外论合刻》)李提摩太(英国传教士)以中国教化最著之邦,历数千年而存在,余认为孔子之功,余虽隶耶教,于孔子之道,莫不乐闻之(《历代尊孔记.孔教外论合刻》外论部分)庄士敦(宣统皇帝溥仪的英文老师)中国政教文化基于孔教......外教无论如何优美,亦不可与孔教并峙于中国。

(见杨焕英《孔子思想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 中国之文化基于孔子之学说。

...孔子学说关系建立一个中华大帝国。

(《东西幸福观念论》)* 中国切不可盲目采用欧洲文化,时移世易,但将中国旧文明之不适于今日者,略加改易可已,欧洲人皆言中国无如孔教,中国道德必破产,此语余极赞同。

* 中国最切要者不在西方文化之吸收,反在东方旧有文明之复兴。

中国学术远在两千年前已灿然大备,若加以整理使之复兴,则影响世界,极为伟大,对于世界,必有特别贡献,最后中国或成为文化之中心(《历代尊孔记.孔教外论合刻》)裴斯脱(英国学者)...吾人置身各教这外,平心以求各教之真而比较之,必其适合吾人最近精神上之新的生活,与文明演进,并行不悖者,然则吾见比较的眼光中,孔教诚有特占优美之点者矣(《论孔教》)汤恩比(英国历史哲学家)二十世纪70年代英国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能够帮助解决二十一世纪的世界问题,唯有中国孔孟的学说。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说:“人类在二十一世纪还要生存下去的话,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全世界100多个宗教组织代表集会发表“普世伦理宣言”,将中国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写进宣言。

200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议会通过决议,将孔子的生日9月28日定为“孔子日”,并把孔子诞辰日9月28日做为美国教师节,以纪念这位对人类教育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先贤。

负责起草议案的议员表示,中华民族悠远、灿烂的文化极大地丰富了美国多元文化的内涵。

孔子完善的教学思想,是世界文明的宝贵财富。

在加州举行这一纪念活动,充分显示该州对教育的支持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

美国年鉴手册将孔子列为世界十大圣人之首,后来又把我国的孔子列为“古今中外世界十大思想家”(排在第一位)。

美国出版的《人民手册》评出影响世界历史的十大伟人中,孔子荣居榜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孔子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