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梅兰芳》课堂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4,梅兰芳|语文S版,(1)(Word最新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4,梅兰芳|语文S版,(1)通过整理的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4,梅兰芳|语文S版,(1)相关文档,渴望对大家有所扶植,感谢观看!《梅兰芳学艺》其次课时教案课时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紧盯”、“凝视”等动作感受梅兰芳学艺的坚持不懈,学习梅兰芳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品尝关键词句感受梅兰芳的勤学苦练。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朗读法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一、复习导入1、小挚友们,今日这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梅兰芳》。
齐读课题。
梅兰芳学艺,学的是什么?板书:京剧(红色)。
也就是说,梅兰芳学京剧。
那么,梅兰芳是怎样学习京剧的呢?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
2、在学习新内容之前,老师想先检查下词语宝宝小挚友们有没有都相识了。
请看大屏幕。
先自己大声朗读一遍。
我们一起认细致真地读一遍,好吗?评价:看样子,小挚友都已经驾驭得很好了。
二、初读感悟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
板贴“不是唱戏的料子”。
2、后来,梅兰芳成为了怎样的人?版贴“世界著名的京剧大师”。
“大师”就是说梅兰芳在京剧表演上特殊精彩,成就突出。
“著名”这个词语谁来读一读?我们一起读。
你能给他找个好挚友嘛?出名,出名,著名。
不仅我们中国人知道梅兰芳唱京剧很厉害,就连外国人也对他赞扬不已。
所以我们说,梅兰芳是“世界著名的京剧大师”。
3、我们知道,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但是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没有学习京剧的天分,但是后来,他成为了世界著名的京剧大师。
板书箭头、问号(黄色)。
小挚友,这里你有没有什么要问一问的。
评价:对啊,梅兰芳是怎样成为世界著名的京剧大师的呢?答案其实特殊简洁,只要我们认细致真地读课文。
4、请小挚友认细致真地读一遍课文,有一个词儿,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请你把他找出来!(指明2-3人)评价:你们一下子就找准了,可真会读书啊!课文的最终一个自然段告知我们,梅兰芳经过勤学苦练,最终成为了世界著名的京剧大师。
第24课(梅兰芳)

24.《梅兰芳》学教稿(1)本课(小节)共 2 课时本课为第 1 课时总第课时班级学生年级:五年级课型:新授课主备:舒婵审核:学习目标:1、准确朗读课文:掌握文中重难点字词的音、形、义 2、初步理解课文:课前准备:1、语文教材 2、《梅兰芳》学教稿(1) 3、草稿纸 4、红黑双色笔学习过程5分钟)1、3……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在文章标题旁工整的写上“本文共自然段”。
2、在文章标题旁写出:本文写的对象(或主要内容)是。
3、默读课文,按步骤完成下列的阅读任务,然后关上书完成检测题:阅读任务①画出自己读不准音的字②画出句子中的词语,特别是成语③划出文中的特殊句型④划出各部分的关键句。
(二)自测:(1--4题必须独立完成,15分钟)1.给加点字注音。
爆炸..()沦陷..()小丑.()拒绝..()邀.请()普.通()骚.乱()打扰..()服饰.()储蓄..()幽.静()堤坝..()狡猾..()安逸.()威胁..()妄图..()2.形近字组词。
爆()扰()蓄()堤()瀑()拢()畜()提()3.词语搭配。
()的内容()的借口()的困顿4.选择正确的词语解释。
提心吊胆比喻非常容易得到。
唾手可得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老奸巨猾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一劳永逸形容十分奸诈狡猾。
不屑一顾一心想着跟本无法实现的事。
痴心妄想形容对某事物极端轻视、鄙夷。
5.找出文中反问句、比喻句和运用关联词的句子。
5分钟):请同学们就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
(二)展示(10分钟):小组内同学分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5分钟):展示结束后,老师根据实际,进行适当点拨。
20分钟)(对着空白卷复述过关。
组长或老师指定的学生在老师处过关,其他同学在组长处过关)《梅兰芳》学教稿过关试题1.给加点字注音。
爆炸..()沦陷..()小丑.()拒绝..()邀.请()普.通()骚.乱()打扰..()服饰.()储蓄..()幽.静()堤坝..()狡猾..()安逸.()威胁..()妄图..()2.形近字组词。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 梅兰芳教案 语文S版

梅兰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读10个生字,学会本课17个字。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学习、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词句、句子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梅兰芳的爱国之情,并激发学生对梅兰芳的尊敬以及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梅兰芳其人以及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梅兰芳资料,梅兰芳戏曲片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戏曲吗?说一说你听过谁的戏曲?指生说。
2.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梅兰芳照片),你认识他吗?生:认识。
引出课题题并板书。
课后的“学习链接”对他有个简单的介绍,请读一读。
(学生自读后,教师继续说)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讲述了他生平中一段令人感动的事迹。
二、初读全文,读通读顺。
1.读课文时你给自己提点什么要求?2.带着要求自由轻生的朗读课文。
3.检查生字词。
(1)小组内共同学习。
(2)指名读、开火车读。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一边默读,一边思考:(1)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注明每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梅兰芳的表现)(2)文中哪件事写得比较详细,具体描绘了哪些内容?(3)梅兰芳的表现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在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基础上,组织讨论交流,可先分小组,然后在全班汇报。
四、布置作业。
1.写生字新词。
2.继续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激情引趣,引导探究。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4课《梅兰芳》,感受他的爱国情怀,领略他令人感动的一幕幕往事。
(板书课题)二、整体回顾,设境质疑。
1.回顾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梅兰芳五次拒演的具体内容。
教师板书。
)2.交代任务:研读课文5—14自然节,感受梅兰芳在避港拒演、蓄须拒演、自伤身体这几件事中所体现出来的爱国情怀。
三、品读感悟,个性解读。
1.自读自悟,理解内容。
24_梅兰芳__课件

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 “优伶”,有几人欤?
这句话是谁对梅兰芳的评价?简单说说 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在文在起了什么作用? 这句话是画家丰子恺对梅兰芳的赞扬。 意思是,那么多史书中记载爱国而退出 自己谋生、自己喜爱的戏曲的演员,有 几个人呢?这句话是中心句,说明梅兰 芳是爱国的。
指名读第二段,想想这段写的是哪 件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离开上海来到香港避居,并再次拒绝
为日本人登台演戏。
只要梅兰芳答应登台演戏,一切奢 华的生活都唾手可得。然而,他对 这些不屑一顾。他不愿也不可能为 侵略者粉饰太平。他宁愿每顿只有 一碗饭、一点点罐着食品或者一小 块咸鱼,宁愿时刻提心吊胆地面对 头顶上呼啸而过的炸弹,也不愿失 去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所应具有 的民族气节。
读课文第四段,想想:梅兰芳还 做了哪些事情令你感动?从文中 找出一个最能体现他态度坚决的 词语。
(蓄须拒演,自伤身体) (斩钉截铁) 为了爱国,他差点连自己的性命都丢了,目 的就是为了拒绝日本人的邀请演出,这是何 等让我钦佩的民族精神啊!
齐读读文最后一段,并想想你能从这句话中体 会到什么?
开火车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梅兰芳 哪几件事情?
1.上海沦陷,拒绝播音; 2.拒绝登台演戏; 3.避居香港,再次拒绝登台演戏; 4.香港沦陷,蓄须拒绝演出; 5.回到上海,留须拒绝演出。
朗读课文第一段
想想,这是写的哪件事?你感受到梅 兰芳的什么?
拒绝为日本侵略者的电台播音;拒绝 为日本侵略者登台演戏。 从心理及行为,写出了梅兰芳的敏锐 和坚定;又从神态、心理及行为,表 现出了梅兰芳的爱憎十分分明。
这里运用了怎样的写法?写出了梅兰芳的什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梅兰芳 语文S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梅兰芳语文S版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艺:认读10个生字,学会本课17个字。
2.进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经过学习、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词句、句子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先生了解梅兰芳的爱国之情,并激起先生对梅兰芳的尊崇以及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梅兰芳其人以及他剧烈的爱国肉体和民族自豪感。
2.结合课文内容了解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入含义和思想感情。
教学预备梅兰芳资料,梅兰芳戏曲片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同窗们,你们喜欢听戏曲吗?说一说你听过谁的戏曲?指生说。
2.请同窗们看屏幕〔出示梅兰芳照片〕,你看法他吗?生:看法。
引出课题题并板书。
课后的〝学习链接〞对他有个复杂的引见,请读一读。
〔先生自读后,教员继续说〕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讲述了他生平中一段令人感动的事迹。
二、初读全文,读通读顺。
1.读课文时你给自己提点什么要求?2.带着要求自在轻生的朗诵课文。
3.反省生字词。
〔1〕小组内共同窗习。
〔2〕指名读、开战车读。
三、细读课文,了解感悟。
1.让先生带着以下效果,一边默读,一边思索:〔1〕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注明每件事情发作的时间、地点和梅兰芳的表现〕〔2〕文中哪件事写得比拟详细,详细描画了哪些内容?〔3〕梅兰芳的表现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在先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基础上,组织讨论交流,可先分小组,然后在全班汇报。
四、布置作业。
1.写生字新词。
2.继续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热情引趣,引导探求。
明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4课«梅兰芳»,感受他的爱国情怀,领略他令人感动的一幕幕往事。
〔板书课题〕二、全体回忆,设境质疑。
1.回忆导入:经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先生回答:梅兰芳五次拒演的详细内容。
教员板书。
〕2.交代义务:研读课文5—14自然节,感受梅兰芳在避港拒演、蓄须拒演、自伤身体这几件事中所表达出来的爱国情怀。
24课梅兰芳教

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梅兰芳》教学设计授课单位:东湖小学沙湾校区授课教师:黄俊授课时间: 2015年10月19日《梅兰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凉桥小学黄俊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梅兰芳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崇高的民族主义气节。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梅兰芳的尊敬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结合课文重点句子理解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师生搜集有关梅兰芳的故事、照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孩子们,上课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你们知道今年的九月三日是什么日子吗?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
我们都知道,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是日本法西斯全面侵华的开始,同时也拉开了中华儿女抗战的序幕,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同日本侵略者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其中就有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梅兰芳先生,面对侵略者的威逼利诱,他又表现了怎样的民族气节呢?孩子们,就让我们一起呼出这位了不起的抗日英雄的名字:梅兰芳。
请孩子们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梅兰芳》。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pt2、这篇课文围绕着梅兰芳的爱国之情写了哪几件事?你说,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侵略者播音。
关键词:拒绝播音。
你再说,还有拒绝登台,再次拒绝登台,蓄须拒演,注射疫苗)(可否还有更恰当的小标题方式)。
对了,孩子,抓住关键词概括事情,简单明了,是一种概括的好方法。
哪件事写得比较详细呢?二、小组合作,理解感悟过渡: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感悟梅兰芳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1、小组合作Ppt:小组合作:1、读一读: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浏览、跳读、默读等)读课文。
2、找一找:找一找文中表现梅兰芳强烈爱国精神和高尚民族气节的句子。
3、想一想:在句子旁边写上体会到了什么?4、说一说:再小组内说一说你找到的句子和你的体会。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24 梅兰芳|语文S版 (共16张PPT)

❖“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 碗的‘优伶’,有几人欤?”— —梅兰芳便是其中之一!
❖ 1、我会概括。
❖ 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
),他视( )为生命,
但在民族大义面前,他毫不犹地将(
)。
课文主要写了(
(
) 和(
现了梅兰芳
)、(
)、(
)、
)五件事。作者通过这五件事,表
。
❖ 2、我会造句。
宁愿……宁愿……也不愿……
❖只要梅兰芳答应登台演戏,一切 奢华的生活都唾手可得。然而, 他对这些不屑一顾。他不愿也不 可能为侵略者粉饰太平。
❖“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 碗的‘优伶’,有几人欤?”— —梅兰芳便是其中之一!
❖ 四、默读7-12自然段,找出体现梅兰芳“蓄 须明志”后,心理活动的句子。用“﹏﹏” 画出来,谈谈自己的理解,并带着感情大声 朗读。
❖多少次,他冲上太平山顶,想狂 歌,想飞舞,积聚在内心的对唱 的渴望与对舞的向往,就像是被 挡在堤坝后的滚滚洪流,澎湃激 荡,却又无法冲破阻隔,奔腾万 里。
❖“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 碗的‘优伶’,有几人欤?”— —梅兰芳便是其中之一!
❖ 五、仔细品读13-14自然段,找出梅兰芳最终 如何击碎了日伪的痴心妄想的句子?
二、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梅 兰芳哪几件事情?
❖ 1.拒绝播音; ❖ 2.拒绝登台; ❖ 3.避居香港; ❖ 4. 蓄须明志; ❖ 5.伤身拒演。
❖ 三、 仔细阅读5-6自然段,找出描写梅兰芳 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的句子。 用“——” 画出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并带着体会朗读。
❖他宁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点点 罐头食品或者一小块咸鱼,宁愿 时刻提心吊胆地面对头顶上呼啸 而过的炸弹,也不愿失去作为一 个正直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 族气节。
24梅兰芳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docx

教学吋间:年月日星期第节累计课时课题:第二十四课梅兰芳课时数:2教材解读:这篇精读课文讲述了现代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一些动人事迹,表现了梅兰芳的高尚节操。
学习本课,要求认识10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理解和积累相关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弄清课文写了梅兰芳的哪几件事,并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概括;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并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n 标A类认读生字,扫清字词障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类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这句话。
C类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写了梅兰芳的几件事,体会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预习作业1、学生可从不同途径,网上、书籍、向家长了解等方式了解京剧及梅兰芳。
2、见《基础训练》其他练习题。
第一课吋教学板块个体学习清单批注第一版块__一、谈话引出课题。
二、浏览课后学习链结,简介梅兰芳的生平及他在艺术上的成就。
三、初读课文,学生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小组合作,认读生字词。
四、认读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五、弄清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六、理清文章脉络,分段概括段意。
用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视频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用阅读期待产生探究的原动力。
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凸现其个性,建构自主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
七、布置作业:1、书写本课的牛字和字词。
2、继续熟读课文。
教学时间: 年 月 □星期第 节 累计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板块个体学习清单批注第二版块一一一、用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的感慨引入新课1、 教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著名的京 剧大师,他就是一一梅兰芳(学生齐读)。
2、 学生画出我国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的评价,出示并指 导读好反问句。
3、 理解这句话中含义深刻的词和句子的意思。
4、 过渡引出表现梅兰芳热爱艺术的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感知
文中写了梅兰芳的哪几件事?试着用文中 的词语概括出来。哪件事详写?
拒绝播音
拒绝登台 香港拒演 蓄须明志 自伤身体
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 “优伶”,有几人欤?
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没有几个 人。
他宁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点点罐头食品或 者一小块咸鱼,宁愿时刻提心吊胆地面对头顶 上呼啸而过的炸弹,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 的中国人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
从两个“宁愿”和“也不愿”中,你体会到了 什么?
只要梅兰芳答应登台演戏,一切奢华 的生活都唾手可得。然而,他对这些不屑 一顾。他不愿也不可能为侵略者粉饰太平。
梅兰芳可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冲上太平山顶,想唱歌, 想飞舞?
每当( ),( 太平山顶——
)的时候,他冲上
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 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 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面对这些劝诱甚至威胁,梅兰芳一律 斩钉截铁地拒绝,他一方面坚持蓄须,一 方面甚至不惜自伤身体。为了拒绝日伪的 邀请,对疫苗过敏的他曾请私人医生为他 一连注射三针伤寒疫苗,致使自己连日高 烧不退,差点失去性命。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理解“斩钉截铁”,从这个词语中,你仿佛看到 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并想想你能从这句话中体会 到什么?
就这样年复一年,虽然不能登台演出, 生活日渐窘迫,但梅兰芳始终坚持着,等 待着抗战胜利。
这是怎样的八年啊?他经受了些什么?
八年来,他不能( ( ),忍受( ),不能( ),不能( ),还要忍受 ),但是他坚持着,等待着抗战的胜利。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艺术家, 梅兰芳先生崇高的民族气 节和伟大的爱国精神,体 现了他的高风亮节,让人 敬佩,值得我们学习。
献给梅兰芳
你有梅的高洁, 你有兰的馨香, 你是梨园的化身, 吐露着春天的芬芳; 你是气节的“优伶”, 颂唱着四海的生平。 扬,你的美名万年长。 爱你,梅兰芳!
一代大师梅兰芳, 蓄须明志表衷肠。 拒演举债八年整, 梅兰芬芳四海扬。
骚 扰 唾
骚扰 唾手可得
逸
一劳永逸
tì
jiǒng
bào
chǒu
yāo
pǔ
shì
剃 窘 爆
剃掉 窘迫 爆发
丑 邀 普
丑恶 邀请 普通
饰
粉饰太平
xù
蓄须
yōu
幽默
dī
堤坝
bà
huá
老奸巨猾
xié
威胁
wàng
痴心妄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蓄 幽 堤 坝 猾 胁 妄
词语积累
善罢甘休 性情温和 毫不犹豫 深思熟虑 唾手可得 呼啸而过 粉饰太平 坦然面对
理解:唾手可得、不屑一顾 你从中感受到他什么品质?
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 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 节。
理解:毫不犹豫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青年时期
蓄须罢演
多少次,他冲上太平山顶,想狂歌, 想飞舞,积聚在内心的对唱的渴望与对舞 的向往,就像是被挡在堤坝后的滚滚洪流, 澎湃激荡,却又无法冲破阻隔,奔腾万里。
简单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在文在起了什么作用?
这句话是中心句,说明梅兰芳是爱国的。
默读课文,你对梅兰芳的哪件事情 感触最深?用“——”画出让你特别 感动的句子,认真品读。并把精彩 的词语圈出来,相互交流感受。
我对梅兰芳的( )这件事感 触很深,文中让我特别感动的句子 是( ),从中我体会到了 ( )。
京剧的行当
他是谁?
梅兰芳是京剧界当之无愧 地代表人物。美国剧作家 评价他:“最完美的艺术 家”、“一位登峰造极的专 家”。德国剧作家布莱特 评论:“除了一两个喜剧 演员外,西方有哪一位演 员能比得上梅兰芳!”
学习链接
lún
huǎng
jù
sāo
rǎo
tuò
yì
沦 幌 拒
沦陷 幌子 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