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梅兰芳1
梅兰芳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梅兰芳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梅兰芳有嫉恶如仇、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品质。
梅兰芳是一位真正的大师。
大师这个称号不能随便用,现在很多地方已经用烂了,事实上真正称得上艺术大师的人很少,梅兰芳正是其中之一。
之所以是大师,首先是梅兰芳先生对艺术的追求精益求精,有些有名气的演员,演到一定程度上,觉得可以卖弄资格了,可以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了,梅兰芳先生不是这样,在他的演艺生涯中,一直都在不断完善。
每一次表演之前两个小时,梅兰芳都要静坐,思考有哪些地方可以表演得更好,不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他交游广阔,各行各业都有很多朋友,这些朋友经常给他提供建议,他全都虚心接受,正是因为这样的态度,所以梅兰芳的表演从来都能让人看到新意,看着有生气。
梅兰芳有气节,为了不给日本人表演,蓄须明志,要知道当时的他可谓是巅峰期,每一次演出的收益非常可观。
然而这一切在民族大义面前,什么都不是。
蓄须明志的梅兰芳,展现了铁骨铮铮的志气。
梅兰芳对自己的同行十分照顾,很多戏曲工作者同行相轻,因为彼此之间有竞争,所以很少会帮助他人。
梅兰芳则完全不同,对同行很尊重,时常会资助那些比较落魄的同行。
他对他人的尊重,赢得了他人双倍的尊重。
这样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师,值得所有人的尊重,无论是否是京剧戏迷。
【名人故事】梅兰芳的故事

【名人故事】梅兰芳的故事梅兰芳,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戏剧表演艺术家之一,也是京剧艺术的代表人物。
他的一生是中国京剧史上的传奇,他的艺术成就和精神风貌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梅兰芳,原名梅昆仑,生于北京一个戏曲世家,自幼随父亲学戏。
他从小就展示了对京剧的浓厚兴趣,为了追求艺术梦想,他读书时就只在课余时间学习京剧表演技巧。
梅兰芳的艺术生涯始于14岁,当时他以个人的真实经历为原型创作了世间名篇《小二黑结印钞》,从此开启了他的表演生涯。
梅兰芳开始接受各地剧社的雇佣,参加各种规模的演出。
他在演出中不断总结和提高自己的表演技巧,渐渐地成为了备受瞩目的青年戏剧演员。
他以其高超的表演技艺和出色的演技迅速成为当时京剧界的佼佼者,成为了“花旦”派的代表人物。
梅兰芳不仅在表演技艺上勤恳求学,而且对于诗文、书法、美术等方面也有所涉猎,这些对综合艺术修养的追求使得他的表演更加出彩。
他总是在演出中展现出对戏剧艺术的倾注和爱情,使得他成为了非常受观众喜爱的演员。
在他的30岁时,梅兰芳开始刻苦钻研外国戏剧,并结合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形式,大胆创新,使得传统的京剧更加丰富多彩,也为中国戏剧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道路。
他在诸多传统剧目中以绝对的创新精神、艺术感染力、艺术的辅助和自然方法将所演剧目都与美术、中国历史、中国古代文学有理想地结合在一起。
能够改进京剧传统表演形式是梅兰芳的一项英才,他的表演思考赋予了传统戏曲新的生机。
梅兰芳注重学习和创新,不断完善自己的艺术造诣。
他的精工细制和戏剧表演艺术,让他成为了中国戏剧舞台上的璀璨明珠。
除了在舞台上的辉煌发挥,在生活中,梅兰芳也遵循着严格的自律和修身养性,努力维护纯朴高雅的生活方式。
他崇尚品德,追求高尚的思想情操。
他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尊敬和爱戴。
梅兰芳也通过自己的表率推动着京剧戏曲艺术的蓬勃发展和传承。
梅兰芳是一张戏剧艺术肖像的传奇,是中国戏剧行业的神话。
他的精神力量和艺术修养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并对中国戏剧舞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代宗师梅兰芳

一代宗师梅兰芳作者:来源:《金桥》2020年第05期梅兰芳作为把京剧这门国粹介绍给世界的第一人,在促进中国与国际文化的交流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提到中国的国粹京剧,就不能不提京剧表演艺术大师、“四大花旦”之首的梅兰芳。
1894年,梅兰芳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
他的祖父梅巧玲是黴班进京后由演唱黴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13位奠基人之一,曾被清末画家沈蓉圃绘入《同光名伶十三绝》画谱而流芳千古。
父亲梅竹芬沿着其祖父的道路,亦唱青衣、花旦,伯父梅雨田则是京剧琴师,当时著名的皮黄音乐演奏家。
作为大家族中的一员,每曰耳濡目染的艺术熏陶,让梅兰芳顺理成章地接过了传承京剧的使命。
他8岁开始学艺,师从名小生朱素云的哥哥朱小霞,9岁又拜名旦吴菱仙为师学唱青衣。
吴菱仙十分擅长教学,教唱腔时,他先讲剧情,再解释唱词;学唱腔疲倦了,就教身段;练累了再坐下来学唱;唱得打瞌睡了,就用戒尺轻轻地拍一下。
在吴菱仙的教导下,梅兰芳的进步极为神速。
1904年,10岁的梅兰芳首次登台,出演《鹊桥密誓》中的织女,无论扮相、还是唱、念、表演都相当出色,赢得观众们的满堂喝彩。
3年后,13岁的梅兰芳出师,加入当时著名的喜连成班,正式参加演出。
迈入舞台表演的生涯后,梅兰芳惊人的才华也日益凸显出来,创新俨然成了他的代名词。
本来,在京剧中,不同行当之间彼此界限十分森严,不允许串演。
但梅兰芳却创造性地将旦角的不同特点融合在一起,在他所演的角色中,既有花旦的活泼,又有青衣的端庄,细看还有刀马旦的轻灵,让人惊叹。
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年仅17岁的梅兰芳名列第三,成为中国京剧界赫赫有名的新人。
1913年,19岁的梅兰芳赴上海演出《穆柯寨》,他塑造的穆桂英形象一时间广受赞誉,轰动上海。
第二年梅兰芳再次访沪,演出了《五花洞》《真假潘金莲》《贵妃醉酒》等曲目,一连演出了34天,场场爆满。
正所谓“艺术无止境”。
尽管当时的梅兰芳已经拥有了很高的艺术水平,但他仍在不断思考如何对京剧进一步创新与突破。
梅兰芳经历-1

梅兰芳经历-1
梅兰芳经历
梅兰芳(1894年-1961年)是中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被誉为中国戏曲界的“皇帝”。
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和成就,对于中国戏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早年生活
梅兰芳出生在中国北京的一个艺术世家。
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京剧演员,曾经是京剧界的一代巨星。
从小,梅兰芳就接触到了京剧,对表演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剧团生涯
梅兰芳在年轻的时候就加入了父亲所在的京剧剧团,并开始了他的表演生涯。
他勤奋研究,努力掌握各种表演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演艺水平。
他精通多种剧目,包括历史戏、文艺戏等,展现了出色的演技和才华。
名声传播
梅兰芳以其出色的表演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逐渐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他的名声传播到了海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他多次出访,演出举世瞩目,赢得了国际观众的喝彩。
传承与创新
除了在剧团演出之外,梅兰芳还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京剧艺术。
他担任京剧学校的教师,培养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年轻演员,并为京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梅兰芳也积极探索创新,将京剧与现代戏剧相结合,为戏曲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努力。
留下的影响
梅兰芳是中国文化艺术界的一位巨星,他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不可磨灭。
他为京剧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的经历和故事激励着后人,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以上是关于梅兰芳经历的简单介绍,仅列举了他一生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
梅兰芳的故事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了解,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梅兰芳的生平简介

梅兰芳的生平简介梅兰芳先生在艺术追求上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改良了京剧的服侍化妆等,将许多著名的经典京剧曲目化繁为简、化丑为美,结合新型的艺术形式编写新的剧目,令京剧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喜欢。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梅兰芳的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梅兰芳的生平简介梅兰芳出生于京剧世家,名澜,梅兰芳是先生的艺名。
梅兰芳八岁拜师学艺,十岁就上台表演,1097搭班“喜连成”,开始了自己数十年的京剧生涯。
当时十岁出头的梅兰芳应该也想不到自己今后的成就会如此卓著吧。
1910年梅兰芳就和王明华结婚,之后到上海演出,一时间风靡了整个江南。
梅兰芳不但表演才华出众,还非常善于创作和创新。
梅兰芳不断排练出新戏《嫦娥奔月》、《黛玉葬花》等,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人称梅派。
之后梅兰芳依旧没有停止创作的步伐,创编了《孽海波澜》,还对京剧的化妆、头饰等都做了改革。
梅兰芳先不断编写新戏,还将追光等新技术运用到京剧中来,还拍摄过无声电影,梅兰芳在京剧上的改革和创新从未停止。
之后两度出访日本,向大和民族展示中华民族的魅力。
还在北京接待过印度的著名诗人泰戈尔。
在抗日战争期间,不顾日本人的胁迫,蓄须明志,不在表演京剧,知道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之后,梅兰芳更是将京剧魅力展现在了世界的面前,梅兰芳的表演也被誉为是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的京剧艺术表演体系。
梅兰芳第一次登台时间是在1904年,时年十岁,最后一次演出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61年,中国科学院的礼堂,演出结束之后68天,梅兰芳先生就不幸去世,享年67岁。
梅兰芳的逝世是京剧界的损失,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损失,梅兰芳先生一生为京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京剧走出国门的重要推手。
梅兰芳学艺的故事梅兰芳小时候去学唱戏的时候,因为双眼无神,还有些近视,所以师父断言说他不是吃这碗饭的人。
但是下决心要学好戏的梅兰芳怎么肯轻易放弃,时数年间总养写活泼爱飞的各自,每天清晨都盯着各自消失在视野中,愣是把视力给练恢复了。
梅兰芳事迹

梅兰芳事迹梅兰芳,名澜,字畹华,祖籍江苏泰州,1894年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
梅兰芳是世界人民熟知的喜剧艺术大师,我国最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先生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京剧艺术事业,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实践中,他继承传统、勇于创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将我国戏曲艺术的精华集于一身,创作了众多有没而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剧目,发展并提高了京剧旦角的延长和表演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大家风范的表演艺术流派——梅派。
他对现代中国喜剧艺术的发展起来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国内外,梅兰芳先生被誉为伟大的演员和美的化身。
因此,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三大主要表演体系之一。
1913年首次到上海演出,盛况空前,第二年再次应邀到上海演出,吸引了众多来自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观众,可谓家喻户晓,由此奠定了他在京剧艺术上独树一帜的基础,成为继王瑶卿之后我国京剧表演艺术影响最大的旦角演员。
梅兰芳先生在促进我国于国际间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是我国想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
他曾于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和1952年两次访问苏联进行演出,获得盛誉。
并结识了众多国际著名的艺术家、戏剧家、歌唱家、舞蹈家、作家和画家,同他们建立了诚挚的友谊。
他的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使我国京剧艺术跻入了世界戏剧之林。
1937年淞沪战事爆发,日寇占领上海不久,得知蜚声世界的京剧第一名旦梅兰芳住在上海,就派人请梅兰芳到电台讲话,让其表示愿为日本的“皇道乐土”服务。
梅兰芳洞察到日本人的阴谋伎俩后,便决定尽快离沪赴港,摆脱日寇纠缠。
时隔四年,日军侵占香港,梅兰芳苦不堪言,担心日本人再来找他演戏,在与妻子商量后,决心采取一项大胆举措:留蓄胡子,罢歌罢舞,不为日本人和汉奸卖国贼演出。
梅兰芳蓄须明志不为敌人演出广为中华儿女传颂,传为神州大地感人的佳话,深深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抵御侵略、奋勇抗战的坚定决心。
梅兰芳个人资料简介

梅兰芳个人资料简介梅兰芳,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
不过,梅兰芳这个艺名,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到了16岁才起了“梅兰芳”这个艺名。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梅兰芳个人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梅兰芳个人资料简介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一1961年8月8日),男,京剧大师,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演员,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
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
梅兰芳,北京人,祖籍江苏泰州。
梅兰芳八岁学艺,11岁登台。
梅兰芳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表演艺术大师,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在西方人的眼中,梅兰芳就是京剧的代名词,他的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昆曲有《游园惊梦》、《断桥》等。
所著论文编为《梅兰芳文集》,演出剧目编为《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
在1918年,梅兰芳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炉火纯青的巅峰时代。
梅兰芳是我国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表演艺术家,举世闻名的我国戏曲艺术大师,所唱戏曲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梅兰芳演绎了京剧的灵魂,是民族的大师,国粹的塑造者,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61年8月8日凌晨5点去世,享年67岁。
梅兰芳擅长旦角,扮相端丽,唱腔圆润,台风雍容大方,被称为旦行一代宗师。
他刻苦学习昆曲、练武功,广泛观摩旦角本工戏和其他各行角色的演出,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梅兰芳的艺名由来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出生于京剧世家,祖父梅巧玲是清末著名旦角演员,伯父梅雨田是京剧胡琴演奏家。
父明瑞,字竹芬,小生改花旦,母为杨隆寿之长女长玉。
他8岁学艺,师从名小生朱素云的哥哥朱小霞,11岁登台,他刻苦钻研不断实践,继承并发展了京剧传统艺术,形成风格独具的“梅派”,成为四大名旦之首。
名人养生 一代名伶梅兰芳的养生秘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名人养生一代名伶梅兰芳的养生秘诀
导语:虽然现在养生的方法是那么多,但是小编觉得最好的还是学习名人是怎样养生的。
说起,梅兰芳相信没有人是不知道他是是谁的,他是一代名伶,是
虽然现在养生的方法是那么多,但是小编觉得最好的还是学习名人是怎样养生的。
说起,梅兰芳相信没有人是不知道他是是谁的,他是一代名伶,是最着名的京剧艺术家,他不但在艺术家上有杰出的成就,同时,在保养方法也有自己独特的秘方,下面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今养生的。
一代名伶梅兰芳的养生秘诀
梅兰芳老师作为我国着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杰出的男旦演员,一直到老年依然保持着良好的体态、较好的容颜以及动人的嗓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他回成为每个人都羡慕的养生高手呢?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梅兰芳老师在生活中是如何保养的。
核桃粥是他的美容食疗方,历代医书中对核桃美肤作用都极为推崇,称其能“通经络,润血脉,黑须发,常服皮肉细腻光润”。
核桃不仅是驻颜美肤的佳品,而且是温肾益肺定喘之良药。
《济生方》中就有“人参胡桃汤”,用人参10克,核桃仁30克,生姜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最宜肺肾不足引起的咳喘不已、睡卧不宁。
梅兰芳大师原本就有一副好嗓子,即使是年老后,嗓音也依然甜润动人。
为了保护嗓子,梅兰芳主张要多食鲜奶、鸡蛋、蔬菜和水果。
他还有一个护嗓秘诀石斛水。
石斛的药性十分平和,且无毒副作用,煎煮代茶饮,有很好的保护声带的作用。
眼科的常用药石斛明目丸就有平肝清热、滋阴明目的功效。
梅兰芳家里曾经还特地找来一位专门烹制淮阳菜的厨师。
制作淮扬
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备教师:王中花时间:2011年11月15日
课题24、梅兰芳第 1课时
教学目标
1、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
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4、朗读课文。
想想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并试着分别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
想想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并试着分别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
教学
难点
初步理解梅兰芳其人以及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用具教学方法自主合作
教学过程修改备注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梅兰芳。
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吗?
2、过渡: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认识这位伟
大的艺术家,课后的“学习链接”对他有个简单的
介绍,请读一读。
(学生自读后,教师继续说)我
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讲述了他生平中一段令人感动
的事迹。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个热
爱祖国的艺术家。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词,边读课文边认,注意读准字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词。
(2)要求学生掌握新词。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点拨。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一边默读,一边思
考:
(1)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注明每件事
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梅兰芳的表现)
(2)文中哪件事写得比较详细,具体描绘了
哪些内容?
(3)梅兰芳的表现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可以合并成一个结构段。
(2)讨论分段。
第一段(1-4):1937年,由海沦陷,梅兰芳拒绝日本人的邀请。
第二段(5、6):写梅兰芳来到香港,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第三段(7~12):写香港沦陷了,梅兰芳为了拒绝日本人的邀请,蓄须宣告不再登台演出。
第四段(8~13):写回到上海后,梅兰芳不惜自伤身体拒绝邀请。
第五段(14):写梅兰芳在生活日渐窘迫的情况下仍然拒绝演出,等待着抗战的胜利。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听读。
2、想想课文写了梅兰芳这几件事,并试着分别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
3、反馈学习情况:
(1)拒绝播音;
(2)拒绝演出;
(3)滞留香港;
(4)蓄须拒演;
(5)自伤身体;
4、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四、作业布置。
1、抄写生词。
2、收集有关梅兰芳的图片资料。
板书设计:
24、梅兰芳
(1)拒绝播音
(2)拒绝演出
(3)滞留香港
(4)蓄须拒演
(5)自伤身体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