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惕夫悖论之解释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学 里昂惕夫之谜

国际贸易学 里昂惕夫之谜
8
三、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评价
“里昂惕夫之谜”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一 个重大转折点,引发了人们对二战后国际贸易新现象、 新问题的深入探讨。
各种对“谜”的解释修正和完善了要素禀赋理论, 使要素禀赋理论一直被成为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 石。
9
10
1. 内涵; 2. 解“迷”; 3. 评价ThaΒιβλιοθήκη k You !一、里昂惕夫之谜
按照H-O模型,一个国家应该出口密集地使用本国较丰裕 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地使用本国较稀缺 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 里昂惕夫对1947年美国生产每百万美元出口商品和每百 万美元进口替代品所需资本和劳动数量进行了计算,结 果表明,美国之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 专业化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 基 础上。这一结果与赫一俄理论大相径庭,被称为里 昂惕 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The Liontief Paradox) 。
6
二、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 自然资源说
在H-O理论中,只考虑了两种生产要素即资本和劳 动,而忽略了自然资源要素,如土地、矿藏、森林、水 资源等。
自然资源要素与资本要素之间存在相互替代关系。
美国实际上进口的是其稀缺的自然资源,而不是资本。
7
二、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 贸易保护说
“谜”的产生也可能源于美国政府保护劳动密集型商 品的贸易政策,阻碍了劳动密集型商品的进口。另外 外国的贸易政策可能也阻碍了美国资本密集型商品的 出口。
3
二、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 人力资本说
在 H-O 理论中生产要素被简单分为劳动、资本和土地。事 实上,劳动也有劳动技能的高低,熟练工人需要更多的教育和 培训,科技人员也需要大量的科研与开发经费的投入,在这些 劳动力投入的背后,实际上是资本的大量投入。

里昂惕夫之谜的合理解释

里昂惕夫之谜的合理解释

里昂惕夫之谜的合理解释
里昂惕夫之谜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谜团,它始于法国里昂市的一家珠宝店,这家珠宝店名为惕夫(Tiffany)。

据传说,这家珠宝店在19世纪初期曾经发生了一起神秘事件。

当时,这家珠宝店的老板惕夫先生在店内被发现死亡,而他的遗体旁边却散
落着一些非常昂贵的珠宝首饰。

然而,警方调查后并未发现任何突破
性线索,这个谜团也就从此悬而未决。

对于这个谜团的合理解释有很多种不同的观点。

其中一种观点认为,
可能是有人趁着惕夫先生不备将他杀死,并盗取了他店里的珠宝首饰。

然而,在警方调查时并没有找到任何突破性线索来证明这个假设。

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惕夫先生可能是因为心脏病或其他自然原因去
世了。

而那些散落在他遗体旁边的珠宝首饰,则可能是他在去世前正
在处理的订单或是展示给客户的样品。

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这个谜团可能是一个恶作剧。

也就是说,有人
可能是故意制造了这个事件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或者是想要捏造一
个传奇故事来增加自己的名气。

总之,里昂惕夫之谜至今仍然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

不过,这个谜团却已经成为了一个传奇故事,并且在各种文学作品和电影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演绎。

里昂惕夫悖论的主要内容

里昂惕夫悖论的主要内容

里昂惕夫悖论的主要内容
1. 里昂惕夫悖论说的是啥呀?就好比你满心期待打开一个礼物盒,本以为会是闪闪发光的珠宝,结果却是块石头!比如美国出口的很多竟然不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反而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多让人意外啊!
2. 你想啊,按照常理资本雄厚的国家应该主打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吧,这不是天经地义的嘛!但里昂惕夫悖论就不是这样哦!就好像你以为强壮的大力士会去参加举重比赛,结果他去跑马拉松了,怪不怪?就像美国在一些产业上的表现一样。

3. 里昂惕夫悖论可太有意思了!这就像你以为兔子一定跑得很快,但突然发现有只乌龟跑得也不慢呀!比如说一些看似应该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却有着别样的表现。

4. 它真的会让人好好琢磨一番呢!这不就像是你一直以为红色和绿色很不搭,结果看到一种搭配特别好看,让你大跌眼镜嘛!像一些国家的贸易结构与传统认知的背离。

5. 哎呀呀,里昂惕夫悖论真的会打破你的固有想法!就仿佛你以为蛋糕都是甜的,突然吃到一个咸蛋糕,那感觉!像某些在贸易中呈现出的不符合预期的现象。

6. 里昂惕夫悖论可真是个神奇的存在!就类似你觉得白天一定很亮,结果来了个大阴天,黢黑!就如同某些贸易情况和我们想象的大不一样啊!总
之,里昂惕夫悖论就是会让你对以往的认知产生动摇,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去思考贸易中的各种现象。

【最新精选】第二节“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最新精选】第二节“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第二节“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一)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在要素禀赋理论提出后的一段时间里,H-O定理成为解释产业革命以后贸易产生的主要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首次对H-O定理进行实证检验,用他所创立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

里昂惕夫的验证逻辑是:如果H-O理论正确:即各国应该出口密集使用其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则美国作为资本丰裕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这意味着:美国出口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应该于进口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即:(K/L)X/(K/L)M表3.2 美国国内生产100万美元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所需的资本和劳动(1947年)根据H-O模型,美国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The Input-Output Method),对1947年美国出口行业和进口竞争行业的资本存量和工人数值进行了比较,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里昂惕夫得出了与赫-俄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在西方引起了轰动,•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反论”。

到底是H-O理论有问题,还是里昂惕夫的数据有问题,还是里昂惕夫的方法出了问题呢?(二)里昂惕夫之谜的其它解释1、人力资本说人力资本说认为,“劳动”要素过于宽泛,实际上,劳动有很多种类,性质不同。

一般劳动可以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两类。

熟练劳动不是先天具备的,必须经过一定的教育和培训后具有一定的技能。

我们称之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基辛(Donald Keesing,1966)将劳动分为8类,第一类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的人力资本最高,第二类是技术人员,人力资本其次,最后一类为没有技术的工人。

基辛用美国1962年的贸易数据分析,通过检验美国进出口商品发现,在美国的出口产品中,第一类劳动的含量比例最高,在美国的进口产品中,第一类的劳动含量比例最低。

里昂惕夫之谜解释课件

里昂惕夫之谜解释课件

里昂惕夫之谜的提
里昂惕夫之谜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出口的商品结构和进口的商品结构存在 差异,这种差异与该国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和市场规模等因素不符。
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和解决方案 成为经济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02
里昂惕夫之谜的内容
谜题的描述
01
里昂惕夫之谜是指一个国家在国 际贸易中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 但资本相对稀缺,理应出口劳动 密集型商品的现象。
VS
引发新贸易理论的发展
里昂惕夫之谜促进了新贸易理论的发展, 解释了产业内分工和贸易的动因,弥补了 传统贸易理论的不足。
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里昂惕夫之谜揭示了国际贸易可 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生产 效率和经济增长率。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通过国际贸易,发展中国家可以 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结论总结
结论总结
里昂惕夫之谜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 国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加,但美国出口并未 相应增加,这与传统的国际经济理论不符。 经过研究,里昂惕夫认为,这是由于美国企 业具有较强的技术、管理、品牌等非物质比 较优势,而非传统的物质比较优势。
研究展望
未来对于里昂惕夫之谜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 个方面展开。首先,进一步探讨非物质比较 优势的形成机制和作用机理。其次,研究其 他国家或地区是否存在类似的现象和原因。 最后,探索如何利用非物质比较优势推动经 济发展和全球竞争力提升。
启示: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H-O模型的适用条件 和适用范围,以及不同行业和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差 异的原因和影响。此外,还可以考虑其他因素如技术 进步、贸易成本、市场规模等对贸易模式的影响。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八个解释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八个解释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八个解释在西欧文化中,里昂惕夫之谜(Riddle of the Sphinx)是一个传统的智力游戏,也是一个古老的谜语。

据传,这个谜语的形式是这样的:“What goes on four legs in the morning, two legs in the afternoon, and three legs in the evening?”个谜语有众多种解释,下面我们就谈谈关于这个谜语的八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历史文化解释。

根据古希腊神话,里昂惕夫(Sphinx)是一种有着人面、狮身、鹰翅的混合变种怪物,它住在古希腊泰坦神庙的山洞里,把它的谜语放在这个神庙的门口,阻止所有过往的人进入,只有回答正确的人才能进入这个神庙。

根据这一历史文化背景,解释里昂惕夫之谜的最正确的答案应该是“人类”。

第二种解释是社会文化解释。

里昂惕夫之谜的回答将人类的生命经历分为了三个不同的阶段,即孩提时代,中年时代,以及晚年时代。

孩提时代,人类需要四条腿来学习生活;中年时代,人类需要两条腿来工作赚钱及完成日常工作;而晚年时代,人类需要三条腿来支撑自己的身体,抵抗衰老的影响。

因此,里昂惕夫之谜的答案也有可能是“人类”。

第三种解释是宗教解释。

根据宗教解释,里昂惕夫之谜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人类在早期能够信仰四肢的神祗,而中年时期能够信仰两腿的神祗,以及晚年时期能够信仰三腿的神祗,这表明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也可能是“人类”。

第四种解释是学术解释。

Alice Martin她的著作《用神经系统解释思维逻辑》中指出:里昂惕夫之谜反映了人类的认知发展历程,在早期,人类的认知是由四肢运动驱动的;在中年,人类能够充分利用两条腿的运动来发展自身的智力;而在晚年,人类可以通过三条腿的步行来发展思维。

因此,里昂惕夫之谜的答案也可能是“人类”。

第五种解释是心理学解释。

在早期,人类是依靠四肢运动、外在刺激来发展自我意识和认知;在中年,人类能够使用两条腿的运动来发展自身的能力;而在晚年,人类可以通过三条腿的步行运动来发展自身的智慧。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国际经济学)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国际经济学)

里昂惕夫之谜的其他解释肯恩等人(Kenen,1965;Keesing,1966)认为产生里昂惕夫悖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里昂惕夫所定义的资本仅仅包含物质资本(如机器、设备、厂房等),而完全忽略了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

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或报酬在于提高一个人的技能和获利能力,在于提高市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中经济决策的效率。

这就暗示着美国劳动比外国劳动含有更多的人力资本,把人力资本这一部分加到实物资本上,就会使美国出口品的资本密集度高于进口替代品。

肯恩在其1965年的研究中,指出许多关于H-O模型的悖论,包括里昂惕夫悖论都是因为传统贸易理论中采用特殊资本概念。

(注:由于贸易理论分析的是一种长期现象,因此,贸易理论中的资本是“等待”意义上的资本,而不是一系列的实物资产的集合。

肯恩认为,传统贸易理论将“等待”意义上的资本作为一种直接进入生产函数的要素的作法是不妥的,是许多悖论和矛盾产生的根源。

)肯恩在瓦尼克、舒尔茨和贝克尔的研究基础上,拓宽传统贸易理论中资本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模型解释许多H-O 模型无法解释的现象。

里昂惕夫之谜的另一种解释是里昂惕夫使用的是两要素(资本、劳动)模型,忽略了其他要素如自然资源(土地、矿藏、森林等)的影响。

一种商品如果是自然资源密集型的,在两要素模型中将其划分为资本或劳动密集型,显然是不正确的。

Diab(1956)将美国贸易商品分为两类:加工制造品和初级产品。

他在研究中发现:(a)在美国进口替代品中,初级产品占绝对优势,约占65%,而出口商品却只占15%;(b)在美国,初级产品的资本—劳动比大于制造品的资本—劳动比,而两类产品在相应的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中的资本—劳动比几乎是相同的。

由此,Diab认为美国进口替代品资本密集程度较高正是美国自然资源稀缺的体现。

Vanek(1963)为Diab的结论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Vanek 发现,美国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所需的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之比分别为,1.07、0.83和0.54。

国际贸易学_中南财经政法大学_3 3新古典贸易理论_(3.3.1) 3.3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国际贸易学_中南财经政法大学_3  3新古典贸易理论_(3.3.1)  3.3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2256800
劳动力(年人工)
174
资本/年人工
12970
资本/年人工(排除自然资源)
进口 进口/出口
2303400
168
13711
1国的贸易保护政策。
美国的贸易政策是限制高技术产品出口,这些产品一 般是资本密集型的,同时限制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
理论基础 理论假设 贸易动因
适用范围
古典贸易理论 劳动价值论 2×2×1 技术差异 国内与国际不同
新古典贸易理论 多种要素理论 2×2×2 要素禀赋差异 国内与国际相同
其中,下标M表示进口,X表示出口,L表示劳动,KX表示实物 资本,KP表示人力资本。一旦将人力资本考虑进来,就会发现 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会变得更高。
3.3.3 新古典贸易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的 比较
新古典贸易理论是对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其 从要素禀赋差异的视角,进一步解释了比较优势的来 源。区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3.3 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3.3.1 里昂惕夫之谜
1953年,里昂惕夫基于美国1947年的数据对H-O理论 进行经验检验。结果发现,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 品,而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这一结果与H-O理论 预测的完全相反,由此发现了里昂惕夫之谜。
具体的检验结果见下表:
美国每百万美元出口和进口的资本和劳动需求
有研究表明,由于工会的强大影响,美国进口劳动密 集型产品要比资本密集型产品受到更严格的进口壁垒 限制。这种贸易保护政策使得美国的贸易模式,变为 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对昂 惕夫之谜是有一定解释力的。
(5)人力资本说
里昂惕夫所定义的资本,仅仅包含实物资本,完全忽 略了人力资本,而美国劳动力比外国劳动力含有更多 的人力资本,如果把人力资本加到实物资本上,就会 使得美国的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更 高。这种变化可以用如下公式来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了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 ➢ 从贸易对象国看,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贸易模
式的选择。如战后初期的欧洲国家和现在的 发展中国家更多选择进口劳动密集产品。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3-10 里昂惕夫悖论之解释
3.“H-O定理”的总体评价解释 不论从那个角度做解释,都试图说明
“H-O定理”的正确性,或者超出了“H-O 定理”的基本假设做说明。
第三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 第 10 讲 里昂惕夫悖论之解释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3-10 里昂惕夫悖论之解释
第 10 讲 里昂惕夫悖论之解释
1. 要素角度的解释 2. 消费角度的解释 3. 投资与贸易角度的解释 4.“H-O定理”的总体评价解释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3-10 里昂惕夫悖论之解释
引起了贸易方式的变化。
QV
根据恩格尔定律,收入水 平高的国家,倾向于消费资本 密集型产品。
也有学者认为高收入会导 O 致劳动密集商品与服务的消费。
国际经济学
B A
QC 主讲教师:张文科
3-10 里昂惕夫悖论之解释
3.投资与贸易角度的解释 ➢ 从投资角度看,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生产并
出口产品到美国,只是美国的“经济延伸”。 ➢ 从贸易角度看,关税(或补贴)的存在,保
这也是对里昂惕夫悖论之争的一个 结论。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3-10 里昂惕夫悖论之解释
本讲关键词 1. 要素密集度逆转
2.消费偏好 3.经济延伸
本讲基本析方法
1.比较分析 2.动态分析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3-10 里昂惕夫悖论之解释
本讲思考问题:
➢ 生产要素逆转会导致贸易模式如何变 化?
➢ 消费偏好变化对贸易的影响是什么? ➢ 投资和贸易政策会不会影响贸易方式? ➢ 如何从根本上解开里昂惕夫之谜?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国际经济学
谢 谢!
切相关,而进口为非熟练劳动产品。 ➢ 人力资本说。人力资本高于物质资本,其实
还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 自然资源产品。非制成品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度较高。 ➢ 研究开发与技术进步。即出口实际上是技术
密集型而非劳动密集型。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3-10 里昂惕夫悖论之解释
2.消费角度的解释
该观点认为消费偏好变化
替代产业为资本密集型,但这些进口财货在 别的国家为劳动或土地密集型的产品。
即要素密集度发生反转。 关于这一点,其实马克思讲农业中的 资本主义已经有阐述。 该观点里昂惕夫本人并不认可。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3-10 里昂惕夫悖论之解释
(3)其它要素的影响 ➢ 劳动技能说。认为美国净出口与熟练劳动密
1.要素角度的解释 (1)美国的高效率劳动
该观点认为,美国单个劳动力的生产效 率是外国平均水平的三倍,则把美国劳动要 素的量乘以3,美国就成为劳动密集型的国 家。
这一解释的缺陷,一是资本运用效率也 会提高;二是劳动效率比他国也高不到3倍。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3-10 里昂惕夫悖论之解释
(2)要素密集度逆转 有学者认为,美国资本丰饶,其进口
事实上“H-O定理”仅仅对于初级产 品和部分工业产品的贸易可以做出较好的 解释,而不可能对所有贸易现象做出正确 的解释 。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3-10 里昂惕夫悖论之解释
与比较优势理论一样, “H-O定理” 也不是普遍真理。
真理只有相对的,且随着条件的发 展变化而不断深化人们的认知。
因此,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需 要新的贸易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