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和碱教案设计
初三第一节化学课教案范本

初三第一节化学课教案范本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何不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教师应该怎么开展化学教学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第一节化学课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三第一节化学课教案1《常见的酸和碱》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2)了解几种常见的酸及酸的通性。
(3)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2.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浓硫酸的腐蚀性。
3.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
2.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工具【教具准备】白醋、苹果汁、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试管(若干)、牵牛花、万寿菊、蝴蝶兰花、玫瑰、月季、紫甘蓝、硫酸、玻璃棒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你听说过、接触过酸和碱吗【交流回答】接触过的酸有:碳酸、醋酸、盐酸、硫酸;碱有:氨水、石灰水、烧碱。
【提出问题】用什么较简单的方法区分酸和碱呢【展示交流】请同学们做教材P50实验10-1,交流实验结果。
【阅读记忆】请同学们阅读并理解教材P51内容,归纳什么叫指示剂指示剂遇酸和碱溶液变色有什么规律【阅读回答】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提出问题】请同学讨论白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这4种物质中,哪些可能是酸溶液,哪些可能是碱溶液。
【交流回答】白醋,盐酸是酸溶液;石灰水,氢氧化钠是碱溶液。
【归纳总结】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取少量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若溶液呈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1教学目标:学会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测试一些物质的pH。
通过对各种操作的比较及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建立正确的测试和读数方法。
让学生自主测试,拓展活动的空间,培养尊重事实的观念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
教学疑点:不同生长时期的水果和蔬菜pH是否相同,建议测不同生长时期番茄pH进行了解。
观察头发光泽需要哪些条件,建议增强光线和利用放大镜观察。
头发耐拉力,用手拉能否准确感知?建议用测力计去测更科学。
为使测出的数据具有科学性,可引导学生取几次的平均值。
重点和难点:测试方法。
活动方式:学生主持;分组实验。
实验准备:①分组准备:每组有5个烧杯分别装20 mL pH为1、4、7、10、13的溶液,头发五束(同一个人的头发)。
②稀硫酸、稀盐酸、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
③洁厕精、醋、洗洁精、石灰水、牙膏、西红柿、牛奶、鸡蛋、萝卜、纯碱溶液、草木灰水、泡菜水、橘子、苹果、造纸厂排放的废水、点滴板、pH试纸、玻璃棒、镊子、小刀、纱布、放大镜、弹簧秤等。
教学过程:师:先请同学们将5束头发分别放进盛有不同pH(1、4、7、10、13)溶液的小烧杯中,等会观察。
师:再请同学们看61页内容,回答,我们从书中获得了哪些信息?生1:溶液的pH<7显酸性,ph>7显碱性,pH=7显中性。
生2:测定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用pH试纸。
反思: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做主持,本身就是对能力的训练,把讲台让给学生,同学们相互理解与支持,合作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行为和表达更具有学生自身的特点。
但主持人和同学们是处于同一知识平台,随时需要老师的指点,老师在课前要帮助主持人理好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 教案 10.1常见的酸和碱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 10.1常见的酸和碱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和应用。
2.掌握常见酸和碱的识别方法。
3.能够描述常见酸和碱对指示剂的变化。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和应用。
2.常见酸和碱的识别方法。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应用以及它们的识别方法。
3.1 酸的性质和应用3.1.1 酸的性质酸是指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具有以下性质:1.酸有酸味,可以酸蚀有机物和刺激皮肤。
2.酸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3.酸和碱中和后能产生盐和水。
3.1.2 酸的应用酸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例如:1.食品加工中的酸味调味剂,如醋、柠檬汁等。
2.制药中的酸性药品,如维生素C等。
3.工业生产中的脱硫剂、防锈剂、染料等。
3.2 碱的性质和应用3.2.1 碱的性质碱是指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具有以下性质:1.碱有碱味,具有苦味。
2.碱可以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碱和酸中和后能产生盐和水。
3.2.2 碱的应用碱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有多种应用,例如:1.清洁剂中的碱性成分,如肥皂、洗衣粉等。
2.制造玻璃、肥料等工业产品。
3.调节土壤酸碱度,提高农作物产量。
3.3 酸和碱的识别方法为了准确地判断一个物质是酸还是碱,我们可以使用以下识别方法:3.3.1 使用指示剂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变化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常见的指示剂有蓝石蕊、红石蕊等。
当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指示剂会发生颜色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来判断物质的酸碱性。
3.3.2 使用pH试纸pH试纸是一种能够根据溶液的酸碱度来改变颜色的试纸,通常用于快速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使用pH试纸可以根据颜色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其中红色表示酸性,绿色表示中性,蓝色表示碱性。
3.4 实际问题解决本节课还将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化学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酸和碱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常见酸和碱的识别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引导学生运用酸和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酸和碱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常见酸和碱的识别。
2. 教学难点:酸和碱的化学性质,酸碱中和反应。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酸和碱的性质。
2. 运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运用酸和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烧杯、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3. 教案、PPT、教学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酸和碱的概念。
2. 理论讲解:讲解酸和碱的定义、性质和特点,介绍常见酸和碱的分类。
3. 实验演示: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4. 学生实验操作:分组进行酸碱中和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酸碱应用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 板书设计: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盐和水的反应。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酸和碱概念的理解,以及对酸碱性质的掌握。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以及对酸碱应用案例的分析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酸碱滴定:介绍酸碱滴定的原理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酸碱滴定确定溶液的酸碱度。
2. 酸碱中和反应在工业中的应用:探讨酸碱中和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废水处理、化肥生产等。
常见的酸和碱优秀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
1.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了解其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归纳碱相似化学性质及其原因。
【教学重点】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教学难点】
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准备】
药品:NaOH 固体、20%NaOH 溶液、CaO 固体、澄清的石灰水、盐酸、硫酸、蒸馏水、乙醇、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洗净的鸡爪、去壳的熟鸡蛋。
器材:导线、灯泡、烧杯、试管、软塑料瓶、表面皿、滴管、点滴板。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高品位的教学对教师工作的要求是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把深奥的知识浅显化;把复杂的知识条理化;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把单一的知识网络化”。
在本案例中,教师一开始就用一项趣味实验将问题印入学生的大脑,然后通过生活中的多种材料将化学知识层层深入,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理解知识与技能,感悟学习方法。
在本案例中,教师的板书设计也形成特色,从横向分析知识推进与方法形成融为一体,从纵向分析是知识与方法的深化,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酸和碱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其在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酸和碱的特性、性质以及实际应用,以下是一个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了解酸和碱的基本定义和性质;-学习如何区分酸和碱;-掌握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和原理;-探索酸和碱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准备:-白纸、铅笔、试纸;-酸和碱溶液(如:醋、苏打水);-酸碱指示剂(如:酚酞、甲基橙);-实验器材(如:试管、滴管)。
3.教学过程:3.1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化学知识,如:溶液的种类、物质的性质等;-提问:“你们能举出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和应用?”3.2知识讲解-介绍酸和碱的基本定义和性质,如:酸味酸、酸可以中和碱等;-解释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如:颜色的变化与溶液的pH值相关。
3.3实验探究-提供不同酸性和碱性的溶液,并让学生使用试纸进行测试和区分;-引导学生通过试纸颜色变化的观察,判断溶液是酸性、碱性还是中性;-让学生填写实验结果的观察表,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3.4实验设计-分组让学生设计实验,以探究酸和碱对物质的腐蚀作用;-每组学生选择不同的物质(如:铁钉、纸张、蛋壳等),分别放入酸和碱溶液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学生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得出结论:酸和碱对物质的腐蚀性质不同。
3.5探索应用-引导学生讨论酸和碱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日常食品的调味、清洁用品的选择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酸和碱在不同场景中有不同的应用;-分组让学生设计一项实际应用的小实验,并进行演示和讨论。
3.6总结回顾-结合教学目标,总结酸和碱的基本特性、性质以及实际应用;-提醒学生酸碱实验时需注意安全措施,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解答学生的问题,并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探索。
4.拓展练习:-布置相关练习作业或小项目,如:设计一个酸碱中和反应的示意图,或者制作一册酸碱实验的简报。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探索的方式深入理解酸和碱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同时也能够探索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酸和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酸和碱的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 学习酸和碱的定义;2. 了解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3. 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进行酸碱测试;4. 掌握常见的酸碱实验操作方法。
教学准备:1. 盐酸、硫酸、醋酸等酸性物质;2. 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3. 酸碱指示剂,如酚酞、甲基橙等;4. 植物提取物,如红蓝色的红菜头汁、紫色的紫薯汁等。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一些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柠檬、洗衣粉等。
2. 介绍酸和碱的定义:酸指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碱指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3. 分发酸碱物质样本,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利用酸碱指示剂测试每种物质的酸碱性,记录结果。
4. 介绍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 酸:味酸、可以溶解金属、能够酸蚀物品;- 碱:味苦、有刺激性气味、能腐蚀皮肤。
5. 进行酸碱实验:- 酸的实验:将酸溶液滴在小片活性炭上,观察气体产生情况;酸的腐蚀作用即将酸溶液滴在一些常见的物品上,观察结果。
- 碱的实验:将碱溶液滴在酚酞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观察将碱溶液加热后产生的气体;观察将碱溶液滴在指甲上产生的刺激感觉。
6. 总结:让学生总结酸和碱的特点及常见的酸碱反应。
7. 拓展活动:让学生调查日常生活中酸碱的应用,如海洋中的酸碱平衡、食品加酸剂的制作等。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参与实验和讨论的程度;2. 学生提交的实验记录和总结报告;3. 拓展活动中学生的调查报告和讨论表现。
扩展提问:1. 什么是酸和碱?它们如何产生?2. 酸和碱有哪些性质和特点?3. 酸和碱的常见实验有哪些?它们的效应和作用分别是什么?4. 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酸和碱的应用场景吗?。
《酸和碱》教学设计

《酸和碱》教学设计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酸碱指示剂的探究一、教学设计思路:酸和碱是化学中常用的两类物质,同时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类物质。
本课将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对酸和碱的初步认识,从其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如何确定物质是酸性还是碱性?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认识酸碱指示剂,探讨在生活中检验酸碱的方法,学习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其检验生活中物质的酸碱性。
从而使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二、教案课题酸碱指示剂的探究授课人罗红学校宜春一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
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
2.过程和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所学知识来主动探究未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重点认识酸碱指示剂能使酸碱溶液反应,可用于检验酸或碱的溶液难点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教学模式仪器、药品1、师准备:食醋、稀盐酸、稀硫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酞溶液;滴管、试管、试管架、研钵、纱布;紫色康乃馨花、紫卷心菜2、学生准备:2-3种花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很多同学都曾吃过桔子和皮蛋,有谁知道:为什么桔子、柠檬等水果吃起来是酸酸的味道,皮蛋吃起来时却有一股涩味?聆听后回答:因为水果中有各种果酸;皮蛋中含有碱。
从生活中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入新课〔过渡〕酸和碱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
其实酸和碱不仅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也是化学中常见的两类重要物质。
在生活中可以通过品尝辩别一些物质,而化学试剂是不允许品尝的。
我们怎么确定物质是酸还是碱?〔提出问题〕试管中的紫色石蕊溶液,在不借助实验室中任何化学药品的情况下,能否使之变成红色?学生演示:向试管中吹气。
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创设情境,回顾已学的知识,引入课题〔问题研究〕是什么物质使石蕊试液变红?〔设问〕除了碳酸,我们熟悉的食醋、盐酸、石灰水等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学生回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街道初中化学科教案设计评比材料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第三课时)
******
学校:三水区西南街道河口中学
科组:化生科组
日期:2007 年5 月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
Ⅰ、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几种常见的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3)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4)懂得碱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Ⅱ、教学重点
1、常见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碱相似的化学性质
Ⅲ、教学难点
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Ⅳ、教学方法
复习、总结、联系实际、实验探究、巩固练习。
Ⅴ、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仪器:烧杯、镊子、投影仪、蒸发皿、表面皿、试管、药匙
药品:鸡爪、NaOH溶液(20%)、生石灰、水
学生用具:点滴板、胶头滴管、
药品: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溶液、NaOH溶液、Ca(OH)2溶液
Ⅵ、教材分析
常见的碱这部分内容教材分为几种常见的碱介绍和碱的化学性质两部分内容,着重叙述几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与碱的化学性质,本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探究为突破口,辅助相关的练习,能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Ⅶ、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我们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了酸碱指示剂、熟悉了常见的几种酸,并重点探讨了酸的几点化学性质(酸与酸碱指示剂、酸与活泼金属、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本节课我们重点探讨几种碱的性质和用途。
〔板书〕二、常见的碱
1、几种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NaOH)
〔演示实验1〕(投影展示)用镊子夹取3小块NaOH进行实验(切勿用手拿)
实验现象分析
观察氢氧化钠的颜色、状态
将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上,
放置一会儿
将氢氧化钠放入盛有少量水
的试管里,并用手触摸试管外
壁
〔学生互相交流〕
〔现象与分析〕
白色块状固体
表面潮湿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水分
试管外壁温度较高溶解时放热
〔教师讲解〕1、潮解: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时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
2、氢氧化钠用途:可用作气体的干燥剂
〔引导〕氢氧化钠除了有上述性质外,还有什么重要的性质。
〔演示实验2〕(投影展示)将纯净的鸡爪放在盛有约2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放置约20min后取出,观察鸡爪的变化。
(图1)氢氧化钠有腐蚀性
〔学生观察现象〕鸡爪被氢氧化钠溶液腐蚀。
(如图1)
〔反思〕通过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使用氢氧化钠时应十分小心。
〔教师〕1、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俗名叫做苛性钠、火碱、烧碱。
使用时要十分小心。
2、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介绍〕(投影展示)
氢氧化钠的用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
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如炉具清洁剂中就含有氢氧化钠。
〔过渡〕检验二氧化碳时用到的石灰水就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氢氧化钙也是一种重要的碱,下面我们简单了解它的性质。
(2)氢氧化钙〔Ca(OH)
2
〕
〔演示实验3〕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生石灰,加少量水,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后发言〕生石灰接触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水沸腾。
〔教师归纳〕1、生石灰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CaO+H
2O===Ca(OH)
2
,反应放出大
量的热,这些热量可以将鸡蛋煮熟。
2、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对皮肤、衣服等也有腐蚀作用,使用时应注
意安全。
〔总结并板书〕:(3)NaOH和Ca(OH)2的有关知识的比较
NaOH Ca(OH)2
颜色、状态
溶解性
腐蚀性
俗名
制法
用途
思考:浓硫酸、氢氧化钠都可以作为气体的干燥剂,它们的原理相同吗?
〔过渡〕前面我们探讨了酸的化学性质,那碱会有什么化学性质呢?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探讨。
〔活动与探究〕
〔板书〕2、碱的化学性质
(1)碱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加紫色石蕊溶液加无色酚酞溶液
NaOH
Ca(OH)2
结论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能使无色
酚酞变红
图(2)碱与指示剂作用
(2)①回忆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坚硬的碳酸钙。
将氢氧化钙、粘土和沙子混合,用来作建筑材料,就是利用氢氧化钙的这一性质。
②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吸收水分,还会发生下列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所以,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
讨论:上面两个反应有什么共同之处?三氧化硫与碱的反应与上面的两个反应类似,试写出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结与归纳〕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应用〕:用碱液可减缓酸雨:2NaOH+SO2====Na2SO3+H2O
(3)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试归纳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
〔交流与讨论〕
〔总结板书〕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反思〕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作业〕新策略P139-140
〔堂上练习〕
1、下列物质不能作为气体干燥剂的是()
A、生石灰;
B、熟石灰;
C、烧碱;
D、浓硫酸
2、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生石灰;
D、固体烧碱
3、园林工人在树身下部涂上一层石灰浆,石灰浆的作用的是()
A、美观作用;
B、杀菌作用;
C、标记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化学晚会上,小明将一张滤纸贴在黑板上,然后依次向滤纸上喷洒A、B两种无色试剂。
当喷洒A时,白色的滤纸上出现了一只红色的月季花;再喷洒B时,红色的月季花又逐渐消失。
假若B是稀盐酸,则A可能是(只填一种)
5、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图10-7中能正确表示PH变化的是(横坐标表示加水的量,纵坐标表示PH)()
Ⅷ、教学后记
本课时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为突破口,通过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探究实验相结合,使学生在探究、实验、讨论、归纳过程中,比较轻松掌握了有关碱的化学性质;此方法值得在今后的化学探究课继续开展。
Ⅸ、教学设计(附)
二、常见的碱
1、几种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NaOH)
潮解: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时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
(属于物理变化)
)
(2)氢氧化钙(Ca(OH)
2
NaOH Ca(OH)2
颜色、状态白色块状固体白色粉末
溶解性易溶,且放出大量热微溶
腐蚀性强腐蚀性有腐蚀性
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Na2CO3+Ca(OH)2=CaCO3
CaO+H2O===Ca(OH)2
↓+2NaOH
重要建筑材料
用途化工原料、制肥皂、石油、
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
2、碱的化学性质
(1)碱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Ca(OH)2+CO2===CaCO3↓+H2O
2NaOH+CO2===Na2CO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