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题库

1.下列不属于运动性猝死风险机制病理病因的是(C) 。
A.心脏性猝死B.脑性猝死C.休克性猝死D.其他疾病引起的猝死2.良好的动作模式需要哪几个要素(ABCD )A.最优的肌肉长度- -张力关系B.最佳的神经肌肉控制C.最佳关节运动学D.动力链的协调性良好3.按发生运动性猝死的时间分布, 运动后1h发生猝死的现象最多(A)。
A.xB.厂4.关节灵活性是由哪几个方面决定的(AB )A.关节活动度B.肌肉柔韧性C.肌肉力量D.肌腱长度5.BMI是以相对于身高的体重, 来衡量体重是否超重的常用指标。
我国BMI超过(C) 为肥胖。
A.24B.26C.28D.306.下列不属于脑性猝死常见病因的是(B) 。
A.脑血管畸形B.脑血栓C.动脉瘤.D.动脉血管硬化7.以下哪一项不是心肺耐力训练对于心血管系统造成的影响(C) .A.提升最大摄氧量X B.增加心脏尺寸C.提升BMRD.提升心缩排血量8.膝关节损伤主要是膝关节问题, 做好膝关节局部治疗与康复是关键(A) 。
A.xB.厂9.决定柔韧素质高低的要素的是(A)A.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B.肌肉长时间工作的能力C.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腔、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性D.神经系统对骨骼肌的调解能力10.特别适合年老人、没有运动习惯者、体弱者及冠心病康复期等慢性疾病患者使用提高全身耐力的训练方法是(C)。
A.循环训练法X B.间歇训练法C.持续训练法;D.法特莱克速度游戏11.下列关于肺活量的说法, 错误的是(A)A.肺的最大容气量X B.与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有关C.胸围差越大、肺活量越大D.成年人肺活量在2500- -4000mL之间12.确定运动(B) , 是制订耐力运动处方的关键。
A.疾病B.强度C.方案D.禁忌证13.上交叉综合征紧张的肌肉有(AB )A.胸大肌B.肩胛下肌C.菱形肌D.小圆肌14.下列不属于造成运动损伤原因的是(C)。
A.计划安排不合理B.训练执行不到位C.竞赛规则不理解D.比赛环境异常15.治疗与康复目标一致、密不可分, 治疗就是康复, 康复就是治疗(A)。
运动处方制定和实施

运动处方制定和实施运动处方是指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健康目标和运动能力,制定出一套个性化的运动计划。
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是运动健康管理的关键环节,可以帮助人们更科学地进行运动锻炼,提高健康水平。
本文将介绍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一、运动处方的制定1. 评估个体身体状况:运动处方的制定需要先对个体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率、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检测。
通过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了解个体的健康状况和潜在风险。
2. 确定健康目标: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和健康需求,制定出合理的健康目标。
比如,减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体力等。
健康目标应该具体、可量化,并且符合个体的健康状况和能力。
3. 设计运动计划: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目标,设计出一套个性化的运动计划。
运动计划要包括运动种类、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在设计运动计划时,需要考虑到个体的运动能力和时间安排,确保运动计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二、运动处方的实施1. 了解运动技巧:在实施运动处方之前,个体需要了解所选择的运动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比如,如果选择跑步作为运动方式,个体需要学习正确的跑步姿势、呼吸方法和防护措施等。
2. 渐进式运动:运动处方的实施需要渐进式进行,即从低强度、低频率开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运动频率。
这样可以避免运动过度造成的伤害和不适,同时也可以提高运动的效果。
3. 定期评估和调整: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身体状况的评估,比如每个月检测一次身体指标。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运动计划,确保运动处方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4. 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运动处方的实施还需要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个体应该坚持按照运动计划进行运动,保持规律的运动频率和运动时间。
同时,个体还应该注意休息和恢复,避免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
5. 监督和指导:在实施运动处方的过程中,个体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监督和指导。
比如,可以请教运动教练或健康管理师,帮助制定和调整运动计划,提供正确的运动指导。
运动处方——精选推荐

运动处⽅运动处⽅运动处⽅复习资料 else1、运动处⽅:是指针对体育锻炼者的健康和体⼒状况,根据其运动⽬的⽽制订的⼀种科学的、定量化的周期性锻炼计划。
2、根据运动处⽅分类:康复治疗性运动处⽅预防健⾝性运动处⽅治疗性运动处⽅竞技训练运动处⽅3、根据运动处⽅锻炼作⽤分类:全⾝耐⼒运动处⽅⼒量运动处⽅柔韧性运动处⽅4、运动处⽅的实施原则1)全⾯了解处⽅对象的体质和健康状况2)确定运动处⽅的⽬的3)进⾏相应的运动功能评定4)制定运动处⽅5)指导处⽅对象如何执⾏运动处⽅6)监督运动处⽅的执⾏情况7)定期调整运动处⽅5、处⽅的主要内容:锻炼⽬标;锻炼内容;运动量;注意事项锻炼内容:有氧耐⼒运动项⽬柔韧性练习⼒量练习运动量:运动强度持续时间重复次数运动频率6、体适能:指⾝体有⾜够的活⼒和精⼒进⾏⽇常事务,⽽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够的精⼒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
7、体适能内容:⼼肺耐⼒肌⾁⼒量和耐⼒柔韧性⾝体成分8、我国⽬前评价健康体适能的标准1)国民体质测定标准2)国家体质健康标准3)普通⼈群体育锻炼标准4)其他9、⾝体成分测定与评价1)体脂百分⽐计算体脂百分⽐=(4.57÷D-4.142)×100%2)⾝体质量指数BMI=体重(体重)/⾝⾼2(m2)3)肥胖程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100%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相差在±10%以内为正常算法:标准体重=⾝⾼×⾝⾼(m)×22超重计算公式:超重%=[(实体-理体)/(理体-实体)]×100%10、耐⼒锻炼常⽤的⼿段⽅法①有氧运动特点:低强度,长时间,慢速度、长距离;周期性运动;全⾝⼤肌⾁群参加活动。
②球类游戏③我国传统体育项⽬④⼩负荷⼒量练习11、梅脱:每千克体重,从事1min活动消耗3.5ml的氧⽓,其运动强度即为1MET。
公式表⽰为:1MET=3.5ml*kg±*min12、RPE是⽤主观感觉来反映⾝体负荷强度的⼀种⽅法13、功能能⼒F.C14、THR推算(220-年龄)×相应百分⽐THR简易推算法:取最⼤⼼率(HRmax)×70%~85%为THR年轻⼈取HRmax的65%~80%年龄45以下,没有运动习惯取60%~75%;有运动习惯60%~80%;年龄45以上,没有运动习惯,通过ETF确定运动强度;有运动习惯取60%~75%15、提⾼全⾝耐⼒的训练⽅法持续训练法循环训练法间歇训练法特法莱克速度游戏16、减肥运动处⽅原则1)制定减肥计划的基本原则①1kg脂肪⼤约相当于7700kcal热量②⼀般成年⼈,减肥期间每⽇摄取热量不得低于1200kcal③为避免代谢紊乱,每⽇热量负平衡不要超过500~1000kcal④每周减轻体重不超过1kg⑤成年⼈每⽇运动消耗热量应达到300~500kcal,每周达到1000~2000kcal⑥形成新的饮⾷和运动习惯,⽅能保障减肥效果2)减肥运动处⽅制定原则①运动强度:减肥应以中低强度长运动时间的有氧耐⼒运动为主②持续时间:⼀般需每次40~60min,也可每天运动2次,每次20~30min③锻炼频率:⼀般每周5~7次④锻炼内容:以周期性有氧运动的那个为主17、锻炼内容书写要点①使⽤器械②练习种类③练习时的体位④需要固定的部位⑤需要符合的部位⑥动作的动点,运动⽅向及动作的终点18、柔韧性练习的作⽤:①康复治疗②消除疲劳③运动损伤的预防④运动员掌握伸展技术有利于减少关节及附近组织受伤19、肌⾁⼒量分类:最⼤⼒量/绝对⼒量爆发⼒/快速⼒量⼒量耐⼒反应⼒量20、肌⾁等长收缩、等张收缩、等速收缩21、肌⾁⼒量⼤⼩的决定因素:①肌⾁的⽣理横断⾯②肌纤维的类型③肌⾁收缩的神经⽀配④肌⾁的粘滞性⑤肌⾁收缩的类型⑥肌⾁收缩的速度⑦肌⾁收缩时的初长度⑧肌⾁发⼒的关节⾓度22、肌⾁⼒量的测定⽅法创痛测⼒计简易测定⽅法肢体围度肌⾁硬度⼿法肌⼒实验23、MMT的评定标准0级(完全瘫痪)1级(近完全瘫痪)2级(重度瘫痪)3级(轻度瘫痪)4级(接近正常)5级(正常)24、等张收缩:是在肌⾁收缩的过程中,肌⾁的张⼒不变,长度改变。
(完整版)肥胖症运动处方

44
水的生理作用(1)
水是组成机体的重要成分,水占成人体重的 50~70%,儿童可占80%以上。其中血液含水 90%,肌肉含水70%,骨骼含水22%等;水参 与物质代谢过程;水是良好的溶剂,食物的 消化、吸收、运输、生物氧化以及排泄都需 要水;水参与体温调节,水的比热大,在体 内使体温容易保持稳定。
肥胖患者脂肪组织的增大由于脂肪细胞数量增多或 (和)体积肥大。
肥胖的原因:遗传、环境
(1)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不良的饮食习惯 (2)身体活动不足 (3)遗传因素
表现
肥胖症可见任何年龄,女性较多见。 轻度肥胖多无症状。 中重度肥胖可引起气急、关节痛、肌肉酸痛、体
力活动减少、焦虑、忧郁等。常伴代谢综合征, 还可伴随或并发睡眠中阻塞性呼吸暂停、胆囊疾 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骨关节病、静脉血栓、 生育功能受损级某些癌症发病率增高。肥胖症常 是以上疾病的诱因和危险因素。
49
规律补水
• 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引起渴 感。但是,口渴的感觉并不能与对水的需 要完全保持一致,因此很容易出现缺水占 体重2~4%的情况。
• 锻炼者要有规律的饮水,而不是根据渴感 补充水。
50
失水生理机制
主要机制是血容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机体在运动时需要充分的血容量,一方面是要加强
肥胖症的运动处方
肥胖的概念
肥胖症指体内脂肪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 是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慢性代谢性 疾病。肥胖症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正常生 活、工作和寿命。
2010年全球超重者近10亿,肥胖者4.75亿,每年至 少有260万人死于肥胖及其相关疾病。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我国成人超重率 32.1%,肥胖率9.9%。
运动处方举例

运动处方举例
关于运动处方,一般是医生或者体育教练对于患者或者运动员制定的一份运动计划,
在这份计划中会详细描述需要进行的运动内容,以及运动的时间、强度和频率等。
运动处
方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科学的运动来改善人体的健康。
下面我将举例一个适用于中老年人的运动处方。
1.慢跑
时间:每周3-5次,每次运动时间30分钟-1小时
强度:跑步速度和心率要达到中等强度,例如6公里/小时或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
60%-75%
频率:每周3-5次
慢跑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耐力和代谢水平。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慢跑可以
有助于控制体重、保持骨密度和降低胆固醇水平。
2. 散步
强度:良好的步行速度,越快越好
频率:每天一次或多次
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不仅可以帮助中老年人缓解身体疲劳,还可以促进血液
循环和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有助于控制体重和预防慢性病。
3. 有氧运动
强度:中等强度,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而定
有氧运动主要包括游泳、跳舞、慢跑等,能够提高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
疫功能和降低胆固醇水平。
4. 全身拉伸
强度:轻度,不要过度用力
全身拉伸可以帮助中老年人保持肌肉柔韧性和关节灵活度,预防骨质疏松和关节疾病。
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和拉伸到疼痛的程度。
总之,运动处方应该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制定。
通过合理的锻炼,不仅能够提高身体健康度,还可以帮助中老年人缓解压力,改善情绪和增强社交能力。
健身运动处方(2020年10月整理).pdf

健身运动处方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健身房个人会员运动处方表健身房个人会员运动处方表篇二:老年人健身运动处方老年人健身运动处方运动目的:健身祛病、防病、抗衰、延年益寿运动种类:步行、健身跑、游泳、骑自行车、登山、跳健身舞、打网球、门球、高尔夫球、练气功、太极拳、太极剑运动强度:运动心率控制范围170-年龄;例如您的年龄是60岁,你的运动心率需要控制在170-60=110次/min 运动时间:不少于30min运动频率:每周3-5次注意事项:①健康检查,确定身体能够负担每次的运动②缓慢进行,从低而适应的水平开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③掌握自己的运动限度,如果运动后感到特别疲劳,睡眠不安或持续肌肉酸痛,即表明运动过量④有规律第锻炼,要达到健身效果的高峰,需要数周乃至数月,若是1-2周不活动,便会导致健康水平下降,故应努力坚持每周至少三次锻炼,但应注意患病或身体不适期间停止锻炼,即使是轻微的感冒也要停止锻炼⑤做好准备活动,年龄越大,锻炼前的准备活动就越重要。
10min左右适宜的准备活动可保护心脏、肌肉和关节,以避免运动损伤⑥运动后调整:不要突然停止运动,跑步运动之后,至少在慢走2min;负荷练习后要休息5min,然后洗个温水澡篇三: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姓名:吴俊性别:男年龄23 健康状况:良好运动目的:提高肌肉的生成和锻炼,得到具有审美性质的体形运动项目:周一,周三,周五中途跑2000m 大约耗时10min,平均速度20km/h,适当休息后做俯卧撑50个,仰卧起坐80个周二,周六,进行羽毛球运动1~2个小时,适当休息后进行,仰卧飞鸟8~10组,每组8~12次,每组间隔时间1min,适当休息后,负重提踵,肩负杠铃或负沙等重物两脚稍分开,两脚后跟用力充分踮起,稍停再慢慢还原。
主要练习小腿三头肌,每次4组,每组15~20次运动强度:中等强度,运动时最高心率控制在110-130次/分钟运动时间,每天早上7点之后和下午5点之后,每次进行60—120分钟运动频率:每周5次注意事项:1.开始跑步前期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次跑太久,或者跑的太快了,要让自己呼吸跟得上自己的步伐;慢慢的加上去。
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

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
1. 运动类型:运动处方应包含运动类型的选择,例如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2. 强度:运动处方应说明运动强度,例如心率、重量、时间等。
3. 频率:运动处方应说明运动的频率,例如每周几次、每次多长时间等。
4. 时长:运动处方应明确每次运动的时长,例如每次30分钟、60分钟等。
5. 目标:运动处方应明确运动的目标,例如减肥、增强心肺功能、增加肌肉量等。
6. 安全:运动处方应考虑运动时的安全问题,例如避免受伤、正确使用器械、注意身体反应等。
7. 个性化:运动处方应根据个体体质、运动经历、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设计。
如何制定运动处方专家讲座

日期
运动处方(后面)
锻炼情况
身 体反 应
如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运动处方专家讲座
第16页
运动处方示例
现以××同学(男16岁)为例,说明制订运动处方 方法和步骤:
1. ××同学到校医务室进行体检,结果正常,无任 何疾病。
2. ××同学身体素质测验结果:50m跑7.56s,立定跳 远2.30m,引体向上7次,1000m跑4min50s。从测 验成绩结果看: ××同学速度和力量中等,但一 般耐力较差。
如何制定运动处方专家讲座
第13页
④ 女生在月经期要减小运动负荷,防止 做激烈跑跳和造成腹内压大力量 性练习。
如何制定运动处方专家讲座
第14页
姓名
健康情况
身体素质
锻炼目标
锻炼内容 锻炼中应达
心率
注意事项
如何制定运动处方专家讲座
运动处方(正面)
性别
每次 锻炼 连续 时间
年龄
每七 天锻 炼次 数
如何制定运动处方专家讲座
第8页
3、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中最主要一 个原因,也是运动处方关键。强度 过小,身体无显著改变,达不到健 身目标;强度过大,身体改变很大, 轻易发生过分疲劳和运动伤病。那 么,怎样确定造宜运动 强度呢?惯用方法是专心率来衡量。
如何制定运动处方专家讲座
第9页
高中生体育锻炼,普通应以有氧代谢为 主,中等强度为宜,能够采取芬兰卡沃南氏 公式进行计算:
有氧锻炼时适宜心率 = 平静时心率 + (最高心率 -
平静时心率) × 60%
最高心率普通是220减年纪,如16岁最高心 率为220-16=204次/min,依次类推。 比如,一位16岁男生,平静心率为80次/min, 进行有氧健身锻炼时,他每分钟适宜平均心 率为80+(204-80)×0.6=154次/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
1.运动处方:由康复师、康复治疗师(士)以及体育教师、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私人健身教练等,根据患者或体育健身者的年龄、性别、一般医学检查、康复医学检查、运动试验、身体素质/体适能测试结果,按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以及心血管、运动器官的功能状况,结合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制定对患者或体育健身者合适的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达到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康复治疗或预防健身的目的。
2.体适能: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3.健康体适能:①有充足精力和能力从事日常活动;②运动不足性疾病早期发生的危险性较低的品质和能力。
4.身体成分:人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瘦体重)重量的百分比。
体脂百分比:即人体内脂肪组织重量占其总重量的百分比。
5.BMI:是以相对于身高的体重,来衡量体重是否超重的常用标准。
6.肥胖程度:指一个人的实际体重占其同性别、同年龄组标准体重的百分比。
7.RPE:主观感觉疲劳表;用主观感觉来反映身体负荷强度的一种方法。
8.MET=F·(2.394·H+0.2)/3.5+1
9.功能能力(F.C.):机体在尽力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MET值,或在有氧范围内,机体所能完成的最大强度活动的MET值。
10.运动能力:在进行增强耐力的锻炼时,应达到并保持的运动强度。
11.靶心率(THR):在经过心脏功能能力评定之后确定的,锻炼者在进行锻炼时所应达到和保持的心率。
12.预期心率(PTHR):指在进行F.C.评定之前,按受试者年龄预测心率可能达到的数值。
220—年龄;40岁以上体弱及老年人:195 —年龄。
13.运动耐量试验(ETT):用来测定机体对运动耐受能力的运动负荷试验。
14.最大强度负荷试验GXT:要求测试终止于受试者所能达到的最大吸氧量和最高心率水平。
(持续性、多级、直立位的试验)15.次最大强度负荷试验:在测试中采用低于测试者所能承受的最大强度负荷,用PTHR和测试结果,推测出受试者可能达到的最大负荷、最大吸氧量,最后计算出受试者F.C.的推测值。
16“PAR-Q”问卷调查:是全美运动医学会推荐的一个问卷调查,凡准备参加中等强度体力活动的人,应当能够通过这个最起码的要求,否则需要进行医学检查。
17.FROM:全关节活动幅度:
18.ROM:关节运动幅度:
19.开放链式运动:运动时远端环节在空间是游离的,一个环节运动,可以不引起其他环节运动,肌肉收缩发生于一块肌肉,或一组功能相同肌肉。
20.闭合链运动:运动时远端环节是固定的,其中一个环节运动,会造成其他环节(不一定是全部)同时运动,肌肉收缩为数块肌肉或数组肌肉群同时收缩。
二:复习重点
1.运动处方制定程序:一般调查、临床检查和功能检查、运动试验及体力测验、制定运动处方、实施运动处方、运动中的医务监督、运动处方的修改步骤。
2.运动处方内容:锻炼目标、锻炼内容、运动量、(运动强度、持续时间、重复次数完成组数及间隔时间、运动频率)注意事项;核心是:运动强度。
3.有氧运动概念、特点和生理效果:指运动时以有氧代谢系统功能为主的运动项目;低强度、长时间、慢速度、长距离、周期性运动、全身大肌肉群参加活动;增加体内血红蛋白的数量,提高机体抵抗力,抗衰老,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增加脂肪消耗,防止动脉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4.目前我国评价健康体适能的标准及适用人群:①国民体质测定标准 3-69周岁人群;
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校小、中、大学生③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 20-59岁的
成年人群。
5.运动耐量试验前筛选意义:(1)可除外运动试验的禁忌症,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2)可选择适当的测试方法、测试方案,保证运动处方的科学性和个性化(3)根据筛选结果,确定GXT测试中所需要的医生监护方案(4)筛选结果可作为原始资料,观察按照运动处方锻炼的效果。
实验前医学检查的重要标准:排除ETT禁忌症;实验受试对象筛选的标准:
6.台阶试验、二次台阶试验的测试方法与内容:受试者的筛选、制定试验方案、测定标准、测试程序、F.C.的推测方法;二次台阶试验的终止试验标准:(1)受试者不能完成定量负荷(2)受试者出现异常现象(3)测试仪器失灵
7.耐力处方评定强度常用标准:心率、吸氧量、梅脱、RPE;矛盾时依据哪个指标来调整:心率。
8.提高心肺耐力主要锻炼方法与适用人群:有氧运动、球类运动、我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小负荷力量练习;耐力处方的实施过程:提高全身耐力的训练方法、运动处方中各项内容的掌握、锻炼时的监护、调整运动处方的原则;调整运动处方的原则是:随着心脏功能的提高,锻炼的实际运动强度不变时,运动中心率会逐渐下降,如还按原来处方所规定的的E.C.进行锻炼,心率达不到THR的底限应及时提高锻炼时的运动强度,使心率仍保持在THR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使心肺功能继续提高。
9.冠心病稳定期、高血压、糖尿病运动处方原则及注意事项:(1)F.C.≥6MET,自己锻炼为主,不超过靶心率;达到8-10MET,基本恢复正常,一旦不适应立即停止就医。
(2)运动强度宜小不宜大,E.C.%的范围建议为40%-60%不等;持续时间每次为30-60min,包括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在内,也可在一天中分为两次完成;锻炼频率每周至少锻炼3天;锻炼内容以走、慢跑等周期性有氧运动为主要手段,也可按照E.C.选择一些强度适当的活动项目;热量消耗每周大约是700-2000kcal;注意事项锻炼前后注意监测血压,如果安静时血压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5mmHg,应暂停锻炼。
(3)E.C.建议50%-60%,没运动习惯的患者,可从40%或45%开始;持续时间每次30-60min包括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在内;锻炼频率每周至少三次;锻炼内容以有氧运动为主;热量消耗如同时存在体重过大,尽量增加每次锻炼的能量消耗;注意事项①不要停止服用降糖药②锻炼时间在餐后1.5-2.0h之后③运动前中后注意监测血糖④随身携带糖果,防止发生低血糖⑤注意预防皮肤损伤⑥避免在傍晚运动,预防夜间发生低血糖⑦禁忌用滚热水泡脚
10.制定减肥计划的基本原则是:①1kg脂肪大约相当于7700kcal热能②一般成年人,减肥期间每日摄入热量不得低于1200kcal③为避免代谢紊乱,每日热量负平衡不要超过500-1000kcal④每周减轻体重不超过1kg⑤成年人每日运动消耗热量应达到300-500kcai,每周达到1000-2000kcal⑥形成新的饮食和运动习惯,方能保持减肥的效果;能量消耗目标的确定方法:
11.柔韧性练习的主要方法有:静力性牵张练习的原则:
12.力量运动处方锻炼内容书写要点:锻炼不当的标志:
13.肌肉收缩的形式有哪些:举例
14.一般健康人群力量练习主要方法有:
三:分析计算
1.靶心率的计算方法:最大心率法推算:心率储备法计算:简易公式计算:
2.台阶试验梅脱计算:
3.不同年龄人群F.C.、E.C.、THR的推算及制图
4.运动引发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与不合理运动引发心血管事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