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内部资源和能力分析(1)
伊利综合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伊利集团作为中国乳业的领军企业,自1993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承“伊利即品质”的理念,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营养的乳制品。
经过多年的发展,伊利集团已经成为全球乳业十强之一,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本报告将从财务报表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运营能力分析等方面对伊利集团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二、财务报表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结构分析截至2020年底,伊利集团总资产为1003.29亿元,同比增长12.29%。
其中,流动资产为609.94亿元,同比增长13.47%;非流动资产为393.35亿元,同比增长9.93%。
从资产结构来看,伊利集团的流动资产占比为60.85%,非流动资产占比为39.15%,表明伊利集团资产结构较为合理。
(2)负债结构分析截至2020年底,伊利集团总负债为475.68亿元,同比增长7.78%。
其中,流动负债为363.81亿元,同比增长8.53%;非流动负债为111.87亿元,同比增长5.14%。
从负债结构来看,伊利集团的流动负债占比为76.91%,非流动负债占比为23.09%,表明伊利集团负债结构较为稳健。
2. 利润表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截至2020年底,伊利集团营业收入为812.94亿元,同比增长9.42%。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794.35亿元,同比增长9.29%。
这表明伊利集团主营业务收入保持稳定增长。
(2)净利润分析截至2020年底,伊利集团净利润为60.14亿元,同比增长8.29%。
这表明伊利集团盈利能力较强。
三、盈利能力分析1. 毛利率分析伊利集团毛利率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为38.14%和38.32%,表明伊利集团毛利率保持稳定。
2. 净利率分析伊利集团净利率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为7.36%和7.42%,表明伊利集团净利率有所提升。
3. 营业成本率分析伊利集团营业成本率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为61.86%和61.68%,表明伊利集团营业成本率有所下降。
伊利集团发展历程及评析

伊利集团发展历程及评析内容摘要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健全的乳业领军者,也是唯一一家同时符合奥运及世博标准,先后为奥运会及世博会提供乳制品的中国企业。
关键字可持续奥运品质携手世博SWOT分析一.发展历程1.内部概况伊利集团由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组成,所属企业130多个,旗下拥有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奶酪等1000多个产品品种。
其中,伊利金典有机奶,伊利营养舒化奶,畅轻酸奶,金领冠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巧乐兹冰淇淋等是目前市场中最受欢迎的“明星产品”。
2.发展态势稳健可持续从2003年至今,伊利集团始终以强劲的实力领跑中国乳业,并以极其稳健的增长态势成为了持续发展的行业代表。
截止2009年,伊利雪糕,冰淇淋产销量已连续16年居全国第一,伊利超高温灭菌奶产销量连续多年在全国遥遥领先,伊利奶粉,奶茶粉产销量自2005年起即跃居全国第一位。
2009年上半年,伊利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2.17亿元,同比增长6.69%,在竞争白热化的乳业第一集团军中占得先机,更进一步拉大了伊利与追随者的差距。
2009年前三季度,伊利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2.22亿,同比增长1.03%,再度摘得行业桂冠,继续以稳健的发展态势引领中国乳业健康发展。
3.秉承奥运品质2005年11月,伊利通过了全球最高标准的检验,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符合奥运标准,为奥运会提供乳制品的企业。
为服务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伊利全力打造奥运服务体系。
从优质品质到完善服务,伊利集团在遵循国家奥运食品安全标准和奥运服务标准的基础上,致力于锻造具有世界最高品质的乳品,升级优质完善的精准服务。
伊利率先在行业内创造了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三全”质量管理体系,对生产过程实施严格的技术监控,并在生产过程中率先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超高温灭菌技术,无菌灌装技术,充分保证产品的安全,健康。
国际顶级盛事的青睐,是伊利乳品品质典范的最佳证言,更是伊利品牌价值跃升的强大助力。
伊利集团战略分析

伊利公司战略剖析伊利公司的战略剖析报告伊利简介内蒙古伊利实业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乳品德业龙头公司之一,总部坐落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金川开发区,是国家520家要点工业公司和国家八部委首批确立的全国151家农业家产化龙头公司之一。
公司下设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所属公司一百三十多个,生产的拥有清真特色的“伊利”牌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等1000多个品种的乳制品经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
伊利雪糕、冰淇淋连续十一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伊利超高温灭菌奶连续八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伊利奶粉、奶茶粉产销量向来稳居全国前三位。
今日的伊利公司,面对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推行“以人为本、制度为保障、团队为前提,同等相信”的公司文化,以不停创新、追求人类健康生活为己任,正在全面推动国际化经营策略。
一、宏观经济环境剖析1、人口及社会文化剖析自从三氯氰胺事件迸发以来,乳制品市场花费者信心急剧降落,一度造成乳制品销量骤减,利润额连续走低等不良情况。
但就乳制品市场整体发展情况而言,因为花费者关于乳制品花费习惯的惯性较强以及长久累积下的“乳制品营养保健”的意识使得近期以来乳制品市场逐渐回暖,花费热门集中在“伊利营养舒化奶”和“伊利金典牛奶”上。
花费主体的整体特色与事件迸发前相差不大,中青年花费集体及老年花费集体依旧是乳制品花费的主体力量。
所以下一步的策略依旧环绕着这两部分花费人群睁开,以期获取最好的成效。
社会文化方面,因为花费者更为着重牛奶的保健功能,愿意增添价钱购置中高端牛奶,所以能够将产品营销要点转移到中高端产品层,知足市场需求。
2、经济、科技及法律政策有关要素剖析只管全世界遭受经济危机,国内市场也在必定程度上遇到冲击,但因为国内市场内需较强,并且乳制品属于快速花费品类,是花费人群平时所需,花费劲度较大,所以在短时间内宏观经济要素关于乳制品市场的负面影响尚在可控制范围以内。
并且最近几年来,花费者更为着重保健,乳制品市场销售总数有望连续上升。
伊利集团战略分析

课程论文伊利集团战略分析学生姓名:***学号:**********课程:企业战略管理班级:64工商管理教师:***2008年12月10日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关键战略要素 4(一)业务组合 4 (二)资源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竞争优势 5 (四)协同优势 5三、外部环境分析 6(一)一般环境分析 6 (二)产业环境分析 8 (1)现有竞争力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新进入企业的潜力进入威胁分析 9 (3)供应商能力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4)买方分析 9 (5)替代产品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0四、内部能力分析 10(一)内部环境影响因素 10 (二)IFE内部评价 11五、综合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一)业务组合分析 12 (二)SWOT分析 13六、战略指导文件 (16)(一)远景和使命 (16)(二)企业目标 (17)七、公司战略及选择 18八、竞争战略 19(一)成本领先战略 19 (二)差别化战略 19九、产品战略 20(一)产品发展战略——产品创新战略 20 (二)产品竞争战略 20十、人力资源战略 21(一)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21 (二)实施人力资源战略21 一、伊利简介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总部坐落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金川开发区,是国家52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家八部委首批确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
集团下设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所属企业一百三十多个,生产的具有清真特色的“伊利”牌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等1000多个品种的乳制品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
伊利雪糕、冰淇淋连续十一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伊利超高温灭菌奶连续八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伊利奶粉、奶茶粉产销量一直稳居全国前三位。
从2003年至今,伊利集团主营业务收入高居国内行业第一,一直以强劲的实力领跑中国乳业,并曾荣登2002年度中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百强榜首.2005年伊利成为主营业务收入第一家突破百亿元人民币的乳品企业,收入达到121.75亿元,利润总额4.92亿元。
伊利波特五力分析

伊利波特五力分析(一)波特五力产业环境分析一、现有竞争力分析有众多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
我们可以将现有竞争企业分为全国性乳品企业、地方性乳品企业及国际性乳品企业。
1.全国性乳品企业。
行业的生产集中度在不断提高,但是中小企业仍然很多,由于积极响应扩大内需的号召,我国乳制品行业加速发展的轨道。
一批产、供、销一体化的新型乳品企业应运而生。
这些企业就是所谓的全国性的乳品企业。
主要有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圣元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市场上“光明”、“伊利”、“蒙牛”三个品牌销量最大,已形成光明、蒙牛、伊利三巨头争霸主动格局。
2.地方性乳品企业。
乳制品消费的地区差异性引起市场争夺,过去由于乳品,特别是液态奶本身需要保鲜的特点,这个行业的企业一直以地方性区域销售为主,每个地区都有自已的主要品牌。
但近年来,随着消费的蓬勃兴起以及冷冻运输的普遍运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进行全国性布点,随着大型乳品企业全国性扩张战略的快速推动,个地方乳品企业越来越受到外来品牌的压力。
大量新增资本不断涌入,使国内乳制品行业并购频繁发生,行业整合浪潮汹涌,并购方向主要是国内优势企业与强势品牌对中小企业的并购。
3.国际性乳品企业。
国际乳制品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乳制品市场已经很成熟,早从1993年开始,国际乳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但是由于国内激烈的价格战,中国特殊的消费文化与奶源控制渠道,国外企业在中国发展并不顺利。
为了避免同中国企业直接对抗来争夺奶源,跨国公司选择了借助国内企业推广自己品牌的合作方式,从产业经营中抽出身来,通过合资收购等资本经营收购活动简介控制当地奶源,种种迹象表明,国外乳品企业一直在为全面进攻中国乳业市场做准备,他们可能会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将有价值的品牌买回来,以控制中国的乳品市场。
伊利波特五力分析

伊利波特五力分析(一)波特五力产业环境分析一、现有竞争力分析有众多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
我们可以将现有竞争企业分为全国性乳品企业、地方性乳品企业及国际性乳品企业。
1.全国性乳品企业。
行业的生产集中度在不断提高,但是中小企业仍然很多,由于积极响应扩大内需的号召,我国乳制品行业加速发展的轨道。
一批产、供、销一体化的新型乳品企业应运而生。
这些企业就是所谓的全国性的乳品企业。
主要有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圣元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市场上“光明”、“伊利”、“蒙牛”三个品牌销量最大,已形成光明、蒙牛、伊利三巨头争霸主动格局。
2.地方性乳品企业。
乳制品消费的地区差异性引起市场争夺,过去由于乳品,特别是液态奶本身需要保鲜的特点,这个行业的企业一直以地方性区域销售为主,每个地区都有自已的主要品牌。
但近年来,随着消费的蓬勃兴起以及冷冻运输的普遍运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进行全国性布点,随着大型乳品企业全国性扩张战略的快速推动,个地方乳品企业越来越受到外来品牌的压力。
大量新增资本不断涌入,使国内乳制品行业并购频繁发生,行业整合浪潮汹涌,并购方向主要是国内优势企业与强势品牌对中小企业的并购。
3.国际性乳品企业。
国际乳制品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乳制品市场已经很成熟,早从1993年开始,国际乳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但是由于国内激烈的价格战,中国特殊的消费文化与奶源控制渠道,国外企业在中国发展并不顺利。
为了避免同中国企业直接对抗来争夺奶源,跨国公司选择了借助国内企业推广自己品牌的合作方式,从产业经营中抽出身来,通过合资收购等资本经营收购活动简介控制当地奶源,种种迹象表明,国外乳品企业一直在为全面进攻中国乳业市场做准备,他们可能会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将有价值的品牌买回来,以控制中国的乳品市场。
伊利内部资源和能力分析

伊利内部资源和能力分析一、内部环境分析越好的品牌越容易品牌影响力:企业产品品牌对于消费者购买时候心理的影响,伊利好,推出了成功使得顾客终于自己的品牌。
伊利自成立以来,“青青大草原亿元,167.29品牌价值从06年的152.36亿元飚升至 07年的牛奶”的品牌口号, 蝉联乳业榜首。
伊利的设备和生产线都技术开发:伊利的技术和研发实力均已处于一流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和国内领先的水平。
只有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研究开技术研发:消费者的需求始终是在变化的,发才可以抓住并满足消费者的心理伊利分销体系:良好的物流运输和销售体系,从根本上保证了产品推出的畅通,“政府销售”“奥运销售”分销系统实施管理机制,销售方式多样,“明星销售”等。
从而好的产品要靠好的广告宣传来打响名号得到足够关注,广告宣传投入力度:进入市场,伊利重视广告宣传,请许多明星包括张韶涵、刘亦菲等影视明星,还有刘翔、易建联等体育明星代言产品,中标央视。
生产能力:生产是品牌存在之本,较低的成本,较优的生产设备,都是保证品牌伊伊利奶粉冰淇淋、超高温灭菌奶等产销量连续多年第一,不败的重要角色。
拥有300多亩,利集团还投资建成了亚洲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基地,新工业园占地吨。
18条生产线,日处理鲜奶能力1800具核心产品的标新立异会在第一时间内赢得顾客的青睐,核心产品差异化:在各系列产伊利通过产品创新,有不同于其他品牌产品的特色是很关键的要素。
65年度共推出新品11品下都有许多种,比如冷饮方面,到份伊利2008在各系列产品下都多种,平均不到一周就会推出一个新品伊利通过产品创新,款,款,平均不到一周就会推 65年度共推出新品11份伊利2006比如冷饮方面,到出一个新品。
人力资源管理:好的企业在人员调配资源管理上下足功夫,也可以为其产品来良好的发展优势。
伊利成立之初对于人才方面,相对于蒙牛做的不够,但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做的很不错,成立了“伊利商学院”,提高员工素质。
伊利财务分析报告结论(3篇)

第1篇一、引言伊利集团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自1993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让国人喝上好奶粉”的使命,不断发展壮大。
本报告通过对伊利集团近几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旨在评估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未来发展潜力,为投资者、管理层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伊利集团财务状况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结构分析伊利集团资产负债表显示,截至2022年底,公司总资产为948.06亿元,同比增长7.35%。
其中,流动资产为688.06亿元,同比增长5.35%;非流动资产为259.99亿元,同比增长11.06%。
从资产结构来看,伊利集团资产以流动资产为主,说明公司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2)负债结构分析截至2022年底,伊利集团总负债为566.15亿元,同比增长6.24%。
其中,流动负债为426.11亿元,同比增长5.79%;非流动负债为139.04亿元,同比增长7.35%。
从负债结构来看,伊利集团负债以流动负债为主,说明公司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3)股东权益分析截至2022年底,伊利集团股东权益为377.91亿元,同比增长8.18%。
股东权益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为39.61%,说明公司资产质量较高。
2. 利润表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伊利集团2022年营业收入为866.18亿元,同比增长8.14%。
从营业收入构成来看,乳制品业务、饮料业务和冷饮业务分别占总营收的60.89%、25.75%和13.36%。
乳制品业务仍是伊利集团的核心业务,为公司贡献了主要收入。
(2)毛利率分析2022年,伊利集团毛利率为35.89%,较上年同期增长1.35个百分点。
毛利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成本控制措施得力等因素。
(3)净利率分析2022年,伊利集团净利率为15.18%,较上年同期增长1.26个百分点。
净利率的提升表明公司盈利能力增强。
3. 现金流量表分析(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2022年,伊利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11.94亿元,同比增长22.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利内部资源和能力分析
一、内部环境分析
品牌影响力:企业产品品牌对于消费者购买时候心理的影响,越好的品牌越容易成功使得顾客终于自己的品牌。
伊利自成立以来,推出了“青青大草原,伊利好牛奶”的品牌口号,品牌价值从06年的152.36亿元飚升至07年的167.29亿元,蝉联乳业榜首。
技术开发:伊利的技术和研发实力均已处于一流水平,伊利的设备和生产线都达到了世界先进和国内领先的水平。
技术研发:消费者的需求始终是在变化的,只有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研究开发才可以抓住并满足消费者的心理
分销体系:良好的物流运输和销售体系,从根本上保证了产品推出的畅通,伊利分销系统实施管理机制,销售方式多样,“明星销售”“奥运销售”“政府销售”等。
广告宣传投入力度:好的产品要靠好的广告宣传来打响名号得到足够关注,从而进入市场,伊利重视广告宣传,请许多明星包括张韶涵、刘亦菲等影视明星,还有刘翔、易建联等体育明星代言产品,中标央视。
生产能力:生产是品牌存在之本,较低的成本,较优的生产设备,都是保证品牌不败的重要角色。
伊利奶粉冰淇淋、超高温灭菌奶等产销量连续多年第一,伊利集团还投资建成了亚洲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基地,新工业园占地300多亩,拥有18条生产线,日处理鲜奶能力1800吨。
核心产品差异化:核心产品的标新立异会在第一时间内赢得顾客的青睐,具有不同于其他品牌产品的特色是很关键的要素。
伊利通过产品创新,在各系列产品下都有许多种,比如冷饮方面,到11份伊利2008年度共推出新品65款,平均不到一周就会推出一个新品伊利通过产品创新,在各系列产品下都多种,比如冷饮方面,到11份伊利2006年度共推出新品65款,平均不到一周就会推出一个新品。
人力资源管理:好的企业在人员调配资源管理上下足功夫,也可以为其产品来良好的发展优势。
伊利成立之初对于人才方面,相对于蒙牛做的不够,但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做的很不错,成立了“伊利商学院”,提高员工素质。
影响高附加值产品比重:随着技术创新,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越高,所带来的额外收益越大,发展空间越大,竞争力也越大。
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继07年中报后显示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大约为40%。
二、SWOT分析
1、伊利内部优势(s)
(1)奶源优势。
奶源基地是乳业生产的第一车间。
伊利地处中国最大的牛奶输出地一内蒙古,天然地拥有优质而丰富的奶源。
这一优势很难被其他企业超越。
伊利已经建立了呼包、京津唐、东北为主的三大奶源基地。
同时开辟了内蒙古锡盟、赤峰和山东、山西、西安、沈阳等新的奶源基地。
(2)管理优势。
伊利采用以技术为依托的精确管理理念,要求把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最为关注的重点,将奶农、牧场、奶站、供应商、加工经销商、服务商等都纳入质量控制系统。
伊利在国内率先提出SQS奶站标准管理体系的概念。
通过奶站管理精确化、卫生清洁化、收奶器具整齐化、挤奶规范化、标识统一化——“五化”管理,以及用标准化的程序指导奶站进行正确的质量管理。
(3)品牌优势。
伊利乳业率先抓住了中国人对大草原的美好向往,推出了“青青大草原,伊利好牛奶”的品牌口,使大草原的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伊利品牌的发展。
伊利集团的品牌价值从06年的152.36亿元飚升至07年的167.29亿元,蝉联中国乳业榜首。
在伊利眼里品牌战不是空间战,而是持久战,强大的品牌根植于优秀的服务,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品质中,依靠真情的付出渗透到消费者心里。
成为北京奥运会乳品行业独家赞助商后,伊利签约奥运会冠军,搭建起”奥运+冠军”的品牌体系,推出”健康中国”计划并付诸系列实践,奥运会给伊利带来的品牌价值将加速释放。
(4)技术优势。
与竞争对手相比,伊利的技术和研发实力均已处于一流水平上的。
伊利的设备和生产线都达到了世界先进和国内领先的水平。
在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方面,也一直走在行业的最前列。
(5)设备优势。
伊利引进美国国际纸业公司和德国海西亚公司保鲜奶生产线,德国GEA公司和瑞典利乐公司全自动化无菌罐装生产设备,荷兰GM公司和瑞典阿伐拉法公司的鱼骨式挤奶器等。
(6)“政府”营销。
伊利深政府”营销之道,在方面长期投入巨大,无论是对地方政府还是中央政府,伊利都做得比较出色。
2、伊利内部劣势(W)
(1)液态奶质量有待提高消费者对液态奶的产品质量感知具体化为气味、营养成份、包装、口味、方便性等五个方面。
近年来乳制品行业频频爆发的乳制品安全事件,让消费者对国内乳制品的信心急剧下降,伊利需要针对消费者的需求提高液态奶的质量,
打造绿色健康食品。
(2)人才流动性强,给竞争对手创造了条件,不利于人才储备;高强度、低收入的生产使员工的流动性很大,给竞争对手挖走人才的机会,蒙牛就有一原则:凡是伊利过来的技术骨干就一定重用。
而伊利持有的态度则是:只要是蒙牛来的员工一律不要。
但伊利集团已经采取许多措施来弥补,率先在行业内实行了管理和技术双轨晋升制度,并成立“伊利商学院”,提高伊利中高层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素质,提高业务及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伊利的努力下,在集团内部形成了一个具有良好氛围的“学习型组织”,伊利员工因此拥有了一个全员学习的环境。
3、伊利潜在机会(O)
(1)乳制品市场的成熟。
国内乳制品市场已经逐渐进入成熟时期,行业呈现全国性品牌和区域性品牌共存的局面。
同时,行业规范化程度和集中度也有明显提高,行业内大企业的市场份额逐年提高,骨干企业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和导向作用越来越突出,发展速度还是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规模经济效益更加明显。
(2)国家政策、地方政府的支持。
(3)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形成强大的购买力
(4)激情携手世博。
继成功服务全球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后,2009年5月25日,
伊利再度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完善的网络渠道、出色的科技创新、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等强大的综合实力,成功携手2010年世博会,成为唯一一家符合世博标准、为上海世博会提供乳制品的企业。
在2010年世博会上,伊利集团旗下全系列产品,包括液态奶、乳饮料、酸奶、冰激凌、奶粉等,都为世博专供产品。
同时,伊利集团已经在全公司上下推行“世博标准”工程,通过世博会,实现产品品质与服务的全面升级,实现标准的固定化,持续化,系统化,并将这一标准用于全公司,全环节和全产品,向每一位消费者提供“世博标准”的产品与服务。
“世博标准”工程,是伊利集团一场由内而外的品质升级行动。
所谓“世博标准”并非仅仅局限于伊利本次服务世博会形成的标准,而是伊利现在和将来会一直坚持的“世界最高标准”的代名词。
目前,在严苛标准下锻造出的伊利“世博牛奶”已经全面上市。
“世博牛奶”是伊利世博会对每一位消费者郑重承诺的永久性品质宣言;它是由上百位各方专家共同监督生产、通过了上百道工序、近千次检验合格、全程绝对无菌密封才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优质乳制品。
正如世博会代表了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最先进成就,“世博牛奶”是世界乳业目前最高技术工艺和最佳营养精华的集合,她将跟随行业的发展,与时俱进、锐意创新,不断攀登乳品品质的最前沿并贯彻于伊利乳品产业链的每一个精细环节。
4、伊利外部威胁(T)
(1)竞争对手的威胁。
在国内,除了发展迅速的蒙牛以外,光明和三元等乳业也稳步发展,共同瓜分一块肥肉。
同时WTO使国际乳品企业纷纷进入我国乳品市场,推动了国内乳品行业技术水平的大大提高。
并且因外资、中外合资乳品企业所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等因素而形成的巨大税收减免大大降低了该类企业的纳
税支出,使其能够具有更巨大的税收减免资金用于加大在促销、广告宣传等方面的投入,从而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市场风险。
国内乳品行业的多元化竞争,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这导致乳品企业的营业费用不断上涨,原料成本上升,乳制品主流产品利润率降低,行业平均利润日趋微薄。
对伊利的主业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压力。
(3)投资风险。
2006年,伊利保持较稳定的发展速度,因此,资金投入也将进一步增加。
公司将进一步加强投资决策的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事前调研、事中监控、事后评估的管理,化解投资风险,保障广大股东的合法权益。
三、SWOT战略
通过以上对伊利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详细分析,并对优势、劣势与机会、威胁相组合,形成SO、ST、WO、WT战略,得到如下伊利的SWOT 战略矩阵:
可见伊利与同行业竞争者相比,其竞争优势在于拥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坚挺的品牌价值、稳步增长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先进的生产技术、领先的管理理念,以及遍布全国的分销网络。
首先,伊利要保持现有优势并且继续扩大。
其次,伊利应紧抓世博会的大好时机,进一步稳固自己的品牌价值。
再次,面对着众多竞争对手和市场压力,伊利要与他们适当的合作,共同获取利润。
最后公司产品创新意识和领先的市场意识所带来的成功将使其今后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因
此,伊利要根据形势的不断变化来调整和完善战略,这样才能稳步、快速地发展,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