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下册期中考试卷题目和答案

大学物理下册期中考试卷题目和答案
大学物理下册期中考试卷题目和答案

大学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下册半期考填空部分解答和常见错误分析

一、填空

1、这道题全部解答都正确的很少:分析如下 (1)由图可见绝热过程压强下降最大。 (2)等压过程做功最多 (3)等压过程内能增量为:

1111122

)2(22V P i

V P V P i T R i E =-=?=?ν

绝热过程内能增量为:

)2(2

21112V P V P i

T R i E -=?=?ν

由绝热过程的方程γ

γ

2211V P V P =有11

212)21(P P V V P γ

γ

γ==得:)12(2

)2(21111112-=-=

?-γV P i

V P V P i E 显然括号中的项小于1,故内能增量小。 (4)由Q=A+ΔE, 由于等压过程做功做多,且内能增量最大,故等压过程吸热最多。 (5)等压过程熵增量为2ln )12(ln )12()ln(

)12

(1

111212T V P i

V V R i T T R i

S +=+=+=?νν 等温过程熵增量2ln ln

1

1

112T V P V V R S ==?ν, 可见等压过程熵增最多。 2、膨胀前后温度不变,故膨胀前后温度均为300k ,得膨胀前的nkT P =

mol kT P n /1042.2300

1038.1100.125

23

5?=???==- ,很多同学粗心将n 当成最后结果。 膨胀后的密度为n’ 则mol kT

P n n /1021.12'25?===

, 3、由图可知300m/s 是氧气的最概然速率,则氢气的最概然速率

s m u u v v H O pO pH /12002

32

3002222

=== ,很多同学将这个值当成结果。 正确的为: 这时气体的温度为K R v u T PO O 17331

.82)300(10322232

2

2=???==

- 氢气的平均速率为:s m u RT v H /135310

214.317331.8883

2=????==

-π 4、由绝热过程方程:

C T P =--γγ1

,有γγγ

γ----=2121

11T P T P 以及33.13

4

2/12/==+=i i γ

K T P

P T 3.53300101025

.04

7

1/)1(21

2=???

? ??=???

? ??=--γ

γ

气体做功为:)(2)(2121

1112T T T V

P i T T R i A --=--

=ν J 53

747.2)3003.53(300

101010126?=-???-=-这里体积是10升,很多同学当成10m 3

了。

5、制冷系数为32

12

=-=

T T T ω

由A

Q 2=

ω 得到 J Q A 200036000

2==

=ω 向高温热源放热:J A Q Q 80002000600021=+=+= 设要使制冷系数为原来的3倍,低温热源的温度为'2T ,则933'

'

'212=?=-=T T T ω

解得 K T T 36040010

9

109'12=?==

6、先求出B,D 两点的电势,这里 0=B V 再求出R

q R

q R

q V D 0006434πεπεπε-

=-

=

电场力做功:R

q R

q V V A D B 006)6(0πεπε=

-

-=-= (由定义电场力做功为

)(B A V V Q A -=,A 是起点的电势,B 是终点的电势,这道题中常见的错误有 1、单位正

电荷写错为e 、或者 q ,答案写成

R

eq 06πε,

R

q 026πε(注意单位正电荷电量为1库伦)。

2、做功为R

q 06πε-

,这是将电势的前后写反了。

7、见图,易见A 的左边电场强度由电势的叠加原理:取向右为正方向

00023εσεσεσ=-=

E ,B 的右边一样。0

εσ=E

A 、

B 中间两极板的电场方向相同0

002223εσ

εσεσ=

+=

E , 8、见图:q 产生的电场 为 2

04r q E πε=

0点的电势为 R Q r

q U 0044πεπε+

=

,无穷远处电势为0,则

电场力做的功)44(

))44(

0(10000R Q r

q R

Q r

q

A πεπεπεπε+

-=+

-?= ,这题常见的错误也

是把单位正电荷当成 e ,或者q 。 还有解答为)44(

00R

Q r

q

A πεπε+

= 也常见,这是把起

点和终点搞错了。

9、如图:轴线上的电场是一个无限长带电直线的电场,电荷线密度为

l σλ= ,电场为 r

l

E 02πεσ=

。 10、两柱面间的电场为 r

E 02πελ

=

电势为 2ln 220

20πελ

πελ==?R

R

dr r U 。

计算题

二、计算方均根速率时质量密度是3

1025.1-? ,错用1.25代入,结果速率计算比正确值小了很多。

常见错误是:①平均平动动能为 kT 23=ε ,②平动动能为 PV RT E 2

3

23==ν ,单位体积的平动动能为P RT V E 2

3

23==ν 。两个解答没有写出来。

三、这道题常见的错误是第3步,计算0到0v 区间的平均速率

正确的公式为00

03

2

)()(0

v dv

v f N dv

v vf N v v v =

=

?? ,很多同学把分母漏掉了。

四、常见错误是熵的计算:3

5ln ln 1.5/22b b a a

p V S R R J K p V νν?=

+= ,计算时由 b

b

a a a

b a a a a V V T V P P P T V P S ln 25ln 23+=

?

K J T T a a /5.11

4ln 1011012512ln 101101233535=???+???=-- 有同学用

1

12212ln ln

2

1

V P V

P C T T C T

dT

C p p T T p ννν==?

这样做是错误的,因为这时等压过程的热温比。

五、其实这就是课件上循环过程中的p11页的那道例题。这道题的常见错误是AB 过程的吸热计算不出来:由于A

B

AB V V RT Q ln ν= ,而题目中并未给出体积, 但是这个比例可以用 温度计算:由等压过程BC 有

C C

C

B

B

B P V RT V RT P ==

=

νν ,且 A C V V = ,故J T T

RT V V RT Q C

B A B AB 26748ln ln

===νν 这道题的还有一种解法是:由效率 公式 1

Q A =

η 循环中的净功为:J A Q A BC AB 134********.826748=?-=-= 总吸热 J Q Q Q CA AB 4669219944267481=+=+= 效率为%8.2846692

13452

1===

Q A η 六、这道题不会做的同学很多。其实可以想想 均匀带电圆环的轴线上的电场的计算过程 先计算带正电的那段弧 电荷线密度

R

q

R q ππλ24/2==

取红色线段所示的电荷元,带电量:θλRd dq =, 由对称性可得电场强度在 x 轴的分量为0,只要计算 y 方向的分量即可。

dq 产生场强的y 分量 θθπελ

θπεθλd R R Rd dE y cos 4cos 402

0-=-

=

总场强是这段圆弧的两倍 2

0202

/0

042cos 42

R

q

R

d R

E επεπλθθεπλπ-

=-

=-=?

七、最后一道题的图为:注意这是一个空心的球壳。 电场强度的计算有两种方法

1、用高斯定理:?∑=

?0

εq S d E

02/4επ∑=q r E 1R r < 时 q =0 E=0

2R r >时 )(343132R R q -=πρ

有 )(3313

220R R r

E -=ερ 21R r R << 时 )(34313R r q -=πρ

有 )(33

1320R r r

E -=ερ 这里常见的错误是 当成实心的球体了,2R r >时 3234R q πρ

= 得 3

2

2

03R r

E ερ= 21R r R << 时 334r q πρ

= 得0

3ερr

E = 2、电场的第二种算法是用迭加原理 ,将球壳分割成半径为 1r ,厚度为 1r d 的薄球壳,球壳内电场为0,球壳外的电场相当于电荷集中在球心处的点电荷相同,有当

1R r >时 ?=r

R

r dr r E 1

2012144πεπρ)(33132

0R r r -=ερ

到 2R r > 时分子的 r 用2

R 代替即可。

求电势也有两种方法,

1、电势的叠加原理:将球壳分割成半径为 1r ,厚度为 1r d 的薄球壳,球壳在圆心处的

电势为 01

11

012144ερπεπρdr r r dr r dU =

= )(22

12200112

1

R R dr r U R R

-==

?ερερ

2、电场积分的方法,解答里面有了。

大学物理下册期中考试卷解答

一. (每空2分)

(1) 绝热、等压、等压、等压、等压 (2) 251.2110? (3) 1354 (4) 53.4、

52.4710? (5) 8000, 360 (6)

R

q 06πε, 06q R

πε-

(7)

000

2,,

σσσ

εεε (8)

2

04q r

πε, 00()44Q q

R

r πεπε-+

(9)

(10) 0

ln 22λ

πε

二(每小问2分,公式1分,结果1分) (1)

492/)m s =

=( (2))kg/mol (028.0==

p

RT

ρμ

(3))(J 1065.52321-?==

kT t ε (4) 2

3t E 3P 1.510J /m V 2==?() (5) )(1070.12

5

3J RT E ?==ν

三 解:??

??

??

???

≥≤≤+-≤≤=)3(0)3(232)0()(0000

00

v v v v v a v v a

v v v v a v f

(1)1)(0=?∞

dv v f 13210=??a v 0

32

v a =

(2)1

3

N N N ?=?=面积 (3)0

0000

()23

()v v vf v dv v v f v dv

=

=

??

四.解:(1)1

))4502ab a b b a A p p V V J =+-=((

(2)33

))105022

b a b b a a E R T T p V p V J ν?=-=-=(( (3)1500()ab ab Q A E J =+?= (2分)

(4)a a a p V RT ν= 3

5ln ln 1.5/22b b a a

p V S R R J K p V νν?=+=

02l R σπε

五. 解: ln

ln 2000ln 526749J B B AB A A A c

V T

Q RT RT R V T νν===??=,吸热 5()1600332402B C P C B

Q C T T R J =-=-?=- 放热 3

()1600199442

C A V A C Q C T T R J =-=?=

吸热 ||

128.8%BC AB CA

Q Q Q η=-

=+

六.解:q

R

λπ= θλRd dq =(θ为dq 与y 轴正方向夹角) 2

4R

dq

dE o πε=

由对称性可得0x E = 2

01c o s 4y Rd dE R λθ

θπε-=

/2

2

00

12cos 4y y Rd E dE R

πλθ

θπε-===??

220q R πε- 22

0||y q

E E R πε==

七.解:有高斯定理:0

ε∑??=

?q s d E

得0

2

4επ∑=

q r

E (1)1R r < 042=r E π, E=0

(2)21R r R ≤≤ 03132

3/)(44επρπR r r E -=,2

03133)

(r

R r E ερ-=, (3)2R r > 031322

3)(44επρπR R r E -=,2

0313

23)

(r R R E ερ-=,

电势:2

1

2

2

223210

()2R R R U E dR E dR R R ρε∞

=+=

-?? 电势解法2:将球壳分割成半径为r 的球壳:r d r dq 2

4πρ=

球壳在圆心处产生的电势 0

0244ερεππρrdr

r dr r dU =

= )(2212

20

02

1

R R dr r U R R

-==

?ερερ

大学物理学下册课后答案(袁艳红主编)

第9章 静电场 习 题 一 选择题 9-1 两个带有电量为2q 等量异号电荷,形状相同的金属小球A 和B 相互作用力为f ,它们之间的距离R 远大于小球本身的直径,现在用一个带有绝缘柄的原来不带电的相同的金属小球C 去和小球A 接触,再和B 接触,然后移去,则球A 和球B 之间的作用力变为[ ] (A) 4f (B) 8f (C) 38f (D) 16 f 答案:B 解析:经过碰撞后,球A 、B 带电量为2 q ,根据库伦定律12204q q F r πε=,可知球 A 、 B 间的作用力变为 8 f 。 9-2关于电场强度定义式/F E =0q ,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A) 电场场强E 的大小与试验电荷0q 的大小成反比 (B) 对场中某点,试验电荷受力F 与0q 的比值不因0q 而变 (C) 试验电荷受力F 的方向就是电场强度E 的方向 (D) 若场中某点不放试验电荷0q ,则0=F ,从而0=E 答案:B 解析: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E 的大小与试验电荷无关,方向为试验电荷为正电荷时的受力方向。因而正确答案(B ) 9-3 如图9-3所示,任一闭合曲面S 内有一点电荷q ,O 为S 面上任一点,若将q 由闭合曲面内的P 点移到T 点,且 OP =OT ,那么[ ] (A) 穿过S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改变,O 点的场强大小不变 (B) 穿过S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改变,O 点的场强大小改变 习题9-3图

(C) 穿过S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O 点的场强大小改变 (D) 穿过S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O 点的场强大小不变 答案:D 解析:根据高斯定理,穿过闭合曲面的电场强度通量正比于面内电荷量的代数和,曲面S 内电荷量没变,因而电场强度通量不变。O 点电场强度大小与所有电荷有关,由点电荷电场强度大小的计算公式2 04q E r πε= ,移动电荷后,由于OP =OT , 即r 没有变化,q 没有变化,因而电场强度大小不变。因而正确答案(D ) 9-4 在边长为a 的正立方体中心有一个电量为q 的点电荷,则通过该立方体任一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 ] (A) q /ε0 (B) q /2ε0 (C) q /4ε0 (D) q /6ε0 答案:D 解析:根据电场的高斯定理,通过该立方体的电场强度通量为q /ε0,并且电荷位于正立方体中心,因此通过立方体六个面的电场强度通量大小相等。因而通过该立方体任一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q /6ε0,答案(D ) 9-5 在静电场中,高斯定理告诉我们[ ] (A) 高斯面内不包围电荷,则面上各点E 的量值处处为零 (B) 高斯面上各点的E 只与面内电荷有关,但与面内电荷分布无关 (C) 穿过高斯面的E 通量,仅与面内电荷有关,而与面内电荷分布无关 (D) 穿过高斯面的E 通量为零,则面上各点的E 必为零 答案:C 解析:高斯定理表明通过闭合曲面的电场强度通量正比于曲面内部电荷量的代数和,与面内电荷分布无关;电场强度E 为矢量,却与空间中所有电荷大小与分布均有关。故答案(C ) 9-6 两个均匀带电的同心球面,半径分别为R 1、R 2(R 1

大学物理教程 (上)课后习题 答案

物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标有红色记号的为老师让看的题) 27页 1-2 1-4 1-12 1-2 质点的运动方程为22,(1)x t y t ==-,,x y 都以米为单位,t 以秒为单位, 求: (1) 质点的运动轨迹; (2) 从1t s =到2t s =质点的位移的大小; (3) 2t s =时,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1)由运动方程消去时间t 可得轨迹方程,将t = 代入,有 2 1) y =- 或 1= (2)将1t s =和2t s =代入,有 11r i = , 241r i j =+ 213r r r i j =-=- 位移的大小 r = = (3) 2x dx v t dt = = 2(1)y dy v t dt = =- 22(1)v ti t j =+- 2 x x dv a dt = =, 2y y dv a dt = = 22a i j =+ 当2t s =时,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42/v i j m s =+ 22a i j =+ m/s 2 1-4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cos sin ()r R ti R t j SI ωω=+ ,式中的R 、ω均为常 量。求(1)质点的速度;(2)速率的变化率。

解 (1)质点的速度为 sin cos d r v R ti R t j dt ωωωω==-+ (2)质点的速率为 v R ω = = 速率的变化率为 0dv dt = 1-12 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其运动规律为232()t SI θ=+。求质点在t 时刻的法向加速度n a 的大小和角加速度β的大小。 解 由于 4d t d t θω= = 质点在t 时刻的法向加速度n a 的大小为 2 2 16n a R R t ω == 角加速度β的大小为 2 4/d ra d s d t ωβ== 77 页2-15, 2-30, 2-34, 2-15 设作用于质量1m kg =的物体上的力63()F t SI =+,如果物体在这一力作用 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求在0到2.0s 的时间内力F 对物体的冲量。 解 由冲量的定义,有 2.0 2.0 2.02 (63)(33) 18I Fdt t dt t t N s = =+=+=? ? 2-21 飞机着陆后在跑道上滑行,若撤除牵引力后,飞机受到与速度成正比的阻力 (空气阻力和摩擦力)f kv =-(k 为常数)作用。设撤除牵引力时为0t =,初速度为0v ,求(1)滑行中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2)0到t 时间内飞机所滑行的路程;(3)飞机停止前所滑行的路程。 解 (1)飞机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阻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dv f m kv dt ==- 即 d v k dt v m =- 两边积分,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为 2-31 一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沿一圆形轨道运动,离开地面的高度等于地球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赵近芳)下册

习题八 8-1 电量都是q 的三个点电荷,分别放在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试问:(1)在这三角形的中心放一个什么样的电荷,就可以使这四个电荷都达到平衡(即每个电荷受其他三个电荷的库仑力之和都为零)(2)这种平衡与三角形的边长有无关系 解: 如题8-1图示 (1) 以A 处点电荷为研究对象,由力平衡知:q '为负电荷 2 22 0)3 3(π4130cos π412a q q a q '=?εε 解得 q q 3 3- =' (2)与三角形边长无关. 题8-1图 题8-2图

8-2 两小球的质量都是m ,都用长为l 的细绳挂在同一点,它们带有相同电量,静止时两线夹角为2θ ,如题8-2图所示.设小球的半径和线的质量都可以忽略不计,求每个小球所带的电量. 解: 如题8-2图示 ?? ? ?? ===220)sin 2(π41 sin cos θεθθl q F T mg T e 解得 θ πεθtan 4sin 20mg l q = 8-3 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2 04r q E πε= ,当被考察的场点距 源点电荷很近(r →0)时,则场强→∞,这是没有物理意义的,对此应如何理解 解: 02 0π4r r q E ε= 仅对点电荷成立,当0→r 时,带电体不能 再视为点电荷,再用上式求场强是错误的,实际带电体有一定形状大小,考虑电荷在带电体上的分布求出的场强不

会是无限大. 8-4 在真空中有A ,B 两平行板,相对距离为d ,板面积为S ,其带电量分别为+q 和-q .则这两板之间有相互作用力f ,有人说f = 2 024d q πε,又有人说,因为f =qE ,S q E 0ε= ,所以f =S q 02 ε.试问这两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f 到底应等于 多少 解: 题中的两种说法均不对.第一种说法中把两带电板视为点电荷是不对的,第二种说法把合场强S q E 0ε= 看成是一个带电板在另一带电板处的场强也是不对的.正确解答应为一个板的电场为S q E 02ε= ,另一板受它的作用力 S q S q q f 02 022εε= =,这是两板间相互作用的电场力. 8-5 一电偶极子的电矩为l q p =,场点到偶极子中心O 点的 距离为r ,矢量r 与l 的夹角为θ,(见题8-5图),且l r >>.试 证P 点的场强E 在r 方向上的分量r E 和垂直于r 的分量θE 分别为

大学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由劲度系数为k1 和k2 的 两个轻弹簧连接在水平光滑导轨上作微小振动,则该系统的振动频率为 (A) m k k 2 12+=π ν. (B) m k k 2 121+= π ν (C) 2 12 121k mk k k += πν . (D) ) (21212 1k k m k k += π ν. 2.下列函数f (x , t )可表示弹性介质中的一维波动,式中A 、a 和b 是正的常量.其 中哪个函数表示沿x 轴负向传播的行波? (A) f (x ,t ) = A cos(ax + bt ) . (B) f (x ,t ) = A cos(ax ? bt ) . (C) f (x ,t ) = A cos ax ? cos bt . (D) f (x ,t ) = A sin ax ?sin bt . 3. 两个相干波源的位相相同,它们发出的波叠加后,在下列哪条线上总是加强的? (A )以两波源为焦点的任意一条椭圆上; (B )以两波源连线为直径的圆周上; (C )两波源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 (D )以两波源为焦点的任意一条双曲线上。 4.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某一时刻媒质中某质元在负的最大位移处,则它的能量是 (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势能为零. (C)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5.S 1 和S 2 是波长均为λ 的两个相干波的波源,相距 3λ/4,S 1 的相位比S 2 超前π 21 .若两波单独传播时, 在过S 1 和S 2 的直线上各点的强度相同,不随距离变化,且两波的强度都是I 0,则在S 1、S 2 连线上S 1 外侧和S 2 外侧各点,合成波的强度分别是 (A) 4I 0,4I 0. (B) 0,0.(C) 0,4I 0 . (D) 4I 0,0. 6.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质点的振动 (A) 振幅相同,相位相同. (B) 振幅不同,相位相同. (C) 振幅相同,相位不同. (D) 振幅不同,相位不同. 7. 沿着相反方向传播的两列相干波,其表达式为 )/(2cos 1λνπx t A y -=和 )/(2cos 2λνπx t A y +=在叠加后形成的驻波 中,各处简谐振动的振幅是 (A) A . (B) 2A . (C) | )/2cos(2|λπx A . (D) )/2cos(2λπx A 8.如图,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在观察牛顿环的装置上.当 平凸透镜垂直向上缓慢平移而远离平面玻璃时,可以观察 到这些环状干涉条纹 (A) 向右平移. (B) 向中心收缩. (C) 向外扩张. (D) 静止不动.(E) 向左平移. 9.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支光路中,放入一片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薄膜后, 测出两束光的光程差的改变量为一个波长λ,则薄膜的厚度是 (A)2λ. (B) n 2λ . (C) n λ . (D) )1(2-n λ . 10.一束光是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混合光,让它垂直通过一偏振片.若以此入射 光束为轴旋转偏振片,测得透射光强度最大值是最小值的5 倍,那么入射光束中 自然光与线偏振光的光强比值为 (A) 1 / 2. (B) 1 / 3. (C) 1 / 4. (D) 1 / 5. 二、填空题(每个空格2 分,共22 分) 1.一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自然平衡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0,此振子自由振动的 周期T = _____________. 2.一简谐振子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以余 弦函数表示的振动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两个同方向不同频率的谐振动的表达式分别为 t A x π100cos 1=和t A x π102cos 2=,则合振 动的拍频为________ 。 4.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其合振动的振幅为0.2m ,合振动的位相与第一个简谐振动的位相差为π/6,若第一个简谐振动的振幅为3?10-1m ,则第二个简谐振动的振幅为_______ m ,第一、二两个简谐振动的位相差为______ 。 5.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中,若单缝两边缘点A 、B 发出的单色平行光到空间某点P 的光程差为1.5λ,则A 、 B 间 可分为____个半波带,P 点处为_____(填明或暗)条

大学物理 简明教程 第二版 课后习题 答案 赵进芳

大学物理 简明教程 习题 解答 答案 习题一 1-1 |r ?|与r ?有无不同?t d d r 和t d d r 有无不同? t d d v 和t d d v 有无不同?其不同在哪里?试举例说明. 解:(1)r ?是位移的模,?r 是位矢的模的增量,即r ?12r r -=,12r r r -=?; (2)t d d r 是速度的模,即t d d r ==v t s d d . t r d d 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 ∵有r r ?r =(式中r ?叫做单位矢),则 t ?r ?t r t d d d d d d r r r += 式中t r d d 就是速度径向上的分量, ∴t r t d d d d 与 r 不同如题1-1图所示 . 题1-1图 (3)t d d v 表示加速度的模,即 t v a d d = ,t v d d 是加速度a 在切向上的分量. ∵有ττ (v =v 表轨道节线方向单位矢),所以 t v t v t v d d d d d d ττ += 式中dt dv 就是加速度的切向分量. (t t r d ?d d ?d τ 与 的运算较复杂,超出教材规定,故不予讨论) 1-2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x (t ),y =y (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时, 有人先求出r =22y x +,然后根据v =t r d d ,及a =22d d t r 而求得结果;又有人先 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再合成求得结果,即 v =2 2 d d d d ??? ??+??? ??t y t x 及a = 2 22222d d d d ? ??? ??+???? ??t y t x 你认为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为什么?两者差别何在? 解:后一种方法正确.因为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吕金钟)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电磁学基础 静电学部分 4.2解:平衡状态下受力分析 +q受到的力为: 处于平衡状态: (1) 同理,4q 受到的力为: (2) 通过(1)和(2)联立,可得:, 4.3解:根据点电荷的电场公式: 点电荷到场点的距离为: 两个正电荷在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关于中垂线对称: 所以: 当与点电荷电场分布相似,在很远处,两个正电荷q组成的电荷系的电场分布,与带电量为2q的点电荷的电场分布一样。 4.4解:取一线元,在圆心处 产生场强: 分解,垂直x方向的分量抵消,沿x方向 的分量叠加: 方向:沿x正方向 4.5解:(1 (2)两电荷异号,电场强度为零的点在外侧。 4.7解:线密度为λ,分析半圆部分: 点电荷电场公式: + +

在本题中: 电场分布关于x 轴对称:, 进行积分处理,上限为,下限为: 方向沿x轴向右,正方向 分析两个半无限长: ,,, 两个半无限长,关于x轴对称,在y方向的分量为0,在x方向的分量: 在本题中,r为场点O到半无限长线的垂直距离。电场强度的方向沿x轴负方向,向左。那么大O点的电场强度为: 4.8解:E的方向与半球面的轴平行,那么 通过以R为半径圆周边线的任意曲面的 电通量相等。所以 通过S1和S2的电通量等效于通过以R为半 径圆面的电通量,即: 4.9解:均匀带电球面的场强分布: 球面 R 1 、R2的场强分布为: 根据叠加原理,整个空间分为三部分: 根据高斯定理,取高斯面求场强: 图4-94 习题4.8用图 S1 S2 R O

场强分布: 方向:沿径向向外 4.10解:(1)、这是个球对称的问题 当时,高斯面对包围电荷为Q 当,高斯面内包围电荷为q 方向沿径向 (2)、证明:设电荷体密度为 这是一个电荷非足够对称分布的带电体,不能直接用高斯定理求解。但可以把这一带电体看成半径为R、电荷体密度为ρ的均匀带电球体和半径为R`、电荷体密度为-ρ的均匀带电体球相叠加,相当于在原空腔同时补上电荷体密度为ρ和-ρ的球体。由电场 叠加原理,空腔内任一点P的电场强度为: 在电荷体密度为ρ球体内部某点电场为: 在电荷体密度为-ρ球体内部某点电场为: 所以 4.11解:利用高斯定理,把空间分成三部分

大学物理下册习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 练 习 册 物理教研室遍

热力学(一)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当汽缸中的活塞迅速向外移动从而使汽缸膨胀时,气体所经历的过程 (A)是平衡过程,它能用P—V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 (B)不是平衡过程,但它能用P—V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 (C)不是平衡过程,它不能用P—V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 (D)是平衡过程,但它不能用P—V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 [ ] 2、在下列各种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 (1)热平衡就是无摩擦的、平衡力作用的过程。 (2)热平衡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3)热平衡过程是无限多个连续变化的平衡态的连接。 (4)热平衡过程在P—V图上可用一连续曲线表示。 (A)(1)、(2)(B)(3)、(4) (C)(2)、(3)、(4)(D)(1)、(2)、(3)、(4) 3、设有下列过程: [ ] (1)用活塞缓慢的压缩绝热容器中的理想气体。(设活塞与器壁无摩擦)(2)用缓慢地旋转的叶片使绝热容器中的水温上升。 (3)冰溶解为水。 (4)一个不受空气阻力及其它摩擦力作用的单摆的摆动。 其中是逆过程的为 (A)(1)、(2)、(4)(B)(1)、(2)、(3) (C)(1)、(3)、(4)(D)(1)、(4) 4、关于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的判断: [ ] (1)可逆热力学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 (2)准静态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3)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 (4)凡有摩擦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以上四种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1)、(2)、(3)(B)(1)、(2)、(4) (C)(2)、(4)(D)(1)、(4) 5、在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 (1)可逆过程一定是平衡过程。 (2)平衡过程一定是可逆的。 (3)不可逆过程一定是非平衡过程。 (4)非平衡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 (A)(1)、(4)(B)(2)、(3) (C)(1)、(2)、(3)、(4)(D)(1)、(3)

大学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答案

第三军医大学2011-2012学年二学期 课程考试试卷答案(C 卷)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年级:xxx 级 专业: xxx 答案部分,(卷面共有26题,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共10小题) 1.C 2.C 3.C 4.D 5.B 6.C 7.D 8.C 9.A 10.B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共10小题) 1.m k d 2 2.20kx ;2021 kx -;2021kx 3.一个均匀带电的球壳产生的电场 4.θ cos mg . 5.θcot g . 6.2s rad 8.0-?=β 1s rad 8.0-?=ω 2s m 51.0-?='a 7.GMR m 8.v v v v ≠=? ?, 9.1P 和2P 两点的位置.10.j i ??22+-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60分,共6小题) 1. (a) m /s;kg 56.111.0?+-j i ρρ (b) N 31222j i ρρ+- . 2. (a) Yes, there is no torque; (b) 202202/])([mu mbu C C ++ 3.(a)m/s 14 (b) 1470 N 4.解 设该圆柱面的横截面的半径为R ,借助于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在距离r 处的场强公式,即r E 0π2ελ=,可推出带电圆柱面上宽度为θd d R l =的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在圆柱

2 轴线上任意点产生的场强为 =E ρd r 0π2ε λ-0R ρ=000π2d cos R R R ρεθθσ- =θθθεθσ)d sin (cos π2cos 0 0j i ρρ+-. 式中用到宽度为dl 的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的电荷线密度θθσσλd cos d 0R l ==,0R ρ为从 原点O 点到无限长带电直线垂直距离方向上的单位矢量,i ρ,j ρ为X ,Y 方向的单位矢量。 因此,圆柱轴线Z 上的总场强为柱面上所有带电直线产生E ρd 的矢量和,即 ??+-==Q j i E E πθθθεθσ2000)d sin (cos π2cos d ρρρρ=i 002εσ- 方向沿X 轴负方向 5.解 设邮件在隧道P 点,如图所示,其在距离地心为r 处所受到的万有引力为 23π34r m r G f ??-=ρ r m G )π34 (ρ-= 式中的负号表示f ρ与r ρ的方向相反,m 为邮件的质量。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 22d )π34(dt r m r m G =-ρ

大学物理D下册习题答案

习题9 9.1选择题 (1)正方形的两对角线处各放置电荷Q,另两对角线各放置电荷q,若Q所受到合力为零, 则Q与q的关系为:() (A)Q=-23/2q (B) Q=23/2q (C) Q=-2q (D) Q=2q [答案:A]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若高斯面上的电场强度处处为零,则该面内必定没有净电荷; (B)若高斯面内没有电荷,则该面上的电场强度必定处处为零; (C)若高斯面上的电场强度处处不为零,则该面内必定有电荷; (D)若高斯面内有电荷,则该面上的电场强度必定处处不为零。 [答案:A] (3)一半径为R的导体球表面的面点荷密度为σ,则在距球面R处的电场强度() (A)σ/ε0 (B)σ/2ε0 (C)σ/4ε0 (D)σ/8ε0 [答案:C] (4)在电场中的导体内部的() (A)电场和电势均为零;(B)电场不为零,电势均为零; (C)电势和表面电势相等;(D)电势低于表面电势。 [答案:C] 9.2填空题 (1)在静电场中,电势梯度不变的区域,电场强度必定为。 [答案:零] (2)一个点电荷q放在立方体中心,则穿过某一表面的电通量为,若将点电荷由中 心向外移动至无限远,则总通量将。 [答案:q/6ε0, 将为零] (3)电介质在电容器中作用(a)——(b)——。 [答案:(a)提高电容器的容量;(b) 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4)电量Q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球体内,则球内球外的静电能之比。 [答案:1:5] 9.3 电量都是q的三个点电荷,分别放在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试问:(1)在这三角形的中心放一个什么样的电荷,就可以使这四个电荷都达到平衡(即每个电荷受其他三个电荷的库仑力之和都为零)?(2)这种平衡与三角形的边长有无关系? 解: 如题9.3图示 (1) 以A处点电荷为研究对象,由力平衡知:q 为负电荷

大学物理下练习题答案汇总

大学物理下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1分) 1.关于电场强度定义式E = F /q 0,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B ) (A) 场强E 的大小与试验电荷q 0的大小成反比; (B) 对场中某点,试验电荷受力F 与q 0的比值不因q 0而变; (C) 试验电荷受力F 的方向就是场强E 的方向; (D) 若场中某点不放试验电荷q 0,则F = 0,从而E = 0. 2.下列几个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C ) (A )电场中某点场强的方向,就是将点电荷放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B )在以点电荷为中心的球面上,由该点电荷所产生的场强处处相同。 (C )场强方向可由 E =F /q 定出,其中 q 为试验电荷的电量,q 可正、可负,F 为试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 (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图1.1所示为一沿x 轴放置的“无限长”分段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分别为+λ ( x < 0)和-λ ( x > 0),则xOy 平面上(0, a )点处的场强为: (A ) (A ) i a 02πελ . (B) 0. (C) i a 04πελ . (D) )(40j +i a πελ . 4. 边长为a 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放置如图1.2所示的点电荷,则中心O 处场强(C ) (A) 大小为零. (B) 大小为q/(2πε0a 2), 方向沿x 轴正向. (C) 大小为() 2022a q πε, 方向沿y 轴正向. (D) 大小为()2 022a q πε, 方向沿y 轴负向. 5. 如图1.3所示.有一电场强度E 平行于x 轴正向的均匀电场,则通过图中一半径为R 的半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D ) (A) πR 2E . (B) πR 2E /2 . (C) 2πR 2E . (D) 0 . 6. 下列关于高斯定理理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 (A)当高斯面内电荷代数和为零时,高斯面上任意点的电场强度都等于零 +λ -λ ? (0, a ) x y O 图 1.1 图1.2 图1.3

大学物理习题集(下)答案

一、 选择题 1. 对一个作简谐振动的物体,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C ] (A) 物体处在运动正方向的端点时,速度和加速度都达到最大值; (B) 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负方向运动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 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正方向运动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D) 物体处在负方向的端点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2. 一沿X 轴作简谐振动的弹簧振子,振幅为A ,周期为T ,振动方程用余弦函数表示,如果该振子 的初相为4 3 π,则t=0时,质点的位置在: [ D ] (A) 过1x A 2=处,向负方向运动; (B) 过1x A 2 =处,向正方向运动; (C) 过1x A 2=-处,向负方向运动;(D) 过1 x A 2 =-处,向正方向运动。 3. 一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幅为A ,在起始时刻质点的位移为/2A ,且向x 轴的正方向运动,代表 此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图为 [ B ] 4. 图(a)、(b)、(c)为三个不同的谐振动系统,组成各系统的各弹簧的倔强系数及重物质量如图所示,(a)、(b)、(c)三个振动系统的ω (ω为固有圆频率)值之比为: [ B ] (A) 2:1:1; (B) 1:2:4; (C) 4:2:1; (D) 1:1:2 5. 一弹簧振子,当把它水平放置时,它可以作简谐振动,若把它竖直放置或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如图,试判断下面哪种情况是正确的: [ C ] (A) 竖直放置可作简谐振动,放在光滑斜面上不能作简谐振动; (B) 竖直放置不能作简谐振动,放在光滑斜面上可作简谐振动; (C) 两种情况都可作简谐振动; (D) 两种情况都不能作简谐振动。 6. 一谐振子作振幅为A 的谐振动,它的动能与势能相等时,它的相位和坐标分别为: [ C ] (4) 题(5) 题

大学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2004级《大学物理(上)》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36分,每题3分): 1.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运动学方程为x =3t -5t 3 + 6 (SI),则该质点作 (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B)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D)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 ] 2.质量为m 的平板A ,用竖立的弹簧支持而处在水平位置,如图.从平台上投掷一个质量也是m 的球B ,球的初速为v ,沿水平方向.球由于重力作用下落,与平板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假定平板是光滑的.则与平板碰撞后球的运动方向应为 (A) A 0方向. (B) A 1方向. (C) A 2方向. (D) A 3方向. [ ] 3.刚体角动量守恒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 (A) 刚体不受外力矩的作用. (B) 刚体所受合外力矩为零. (B) 刚体所受的合外力和合外力矩均为零. (D) 刚体的转动惯量和角速度均保持不变. [ ] 4.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当位移为振幅的一半时,其动能为总能量的 [ ] (A)1/4. (B)1/2. (C)2/1. (D) 3/4. (E)2/3 5.一横波沿绳子传播时, 波的表达式为 )104cos(05.0t x y π-π= (SI),则 (A) 其波长为0.5 m . (B) 波速为5 m/s . (C) 波速为25 m/s . (D) 频率为2 Hz . [ ] 6.沿着相反方向传播的两列相干波,其表达式为: )/(2cos 1λνx t A y -π= 和 )/(2c o s 2λνx t A y +π=. 在叠加后形成的驻波中,各处简谐振动的振幅是 : [ ] (A) A . (B) 2A . (C) )/2cos(2λx A π. (D) |)/2cos(2|λx A π. 1 2 3

大学物理(下)答案

大学物理学答案【下】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习题9 9.1选择题 (1) 正方形的两对角线处各放置电荷Q,另两对角线各放置电荷q,若Q所受到合力为零, 则Q与q的关系为:() (A)Q=-23/2q (B) Q=23/2q (C) Q=-2q (D) Q=2q [答案:A] (2)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若高斯面上的电场强度处处为零,则该面内必定没有电荷; (B)若高斯面内没有电荷,则该面上的电场强度必定处处为零; (C)若高斯面上的电场强度处处不为零,则该面内必定有电荷; (D)若高斯面内有电荷,则该面上的电场强度必定处处不为零。 [答案:D] (3) 一半径为R的导体球表面的面点荷密度为σ,则在距球面R处的电场强度() (A)σ/ε0 (B)σ/2ε0 (C)σ/4ε0 (D)σ/8ε0 [答案:C] (4) 在电场中的导体内部的()

(A)电场和电势均为零;(B)电场不为零,电势均为零; (C)电势和表面电势相等;(D)电势低于表面电势。 [答案:C] 9.2填空题 (1) 在静电场中,电势不变的区域,场强必定为 [答案:相同] (2) 一个点电荷q放在立方体中心,则穿过某一表面的电通量为若将点电荷由中心向外移动至无限远,则总通量将。 [答案:q/6ε0, 将为零] (3) 电介质在电容器中作用(a)——(b)——。 [答案:(a)提高电容器的容量;(b) 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4) 电量Q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球体内,则球内球外的静电能之比 [答案:5:6] 9.3 电量都是q的三个点电荷,分别放在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试问:(1)在这三角形的中心放一个什么样的电荷,就可以使这四个电荷都达到平衡(即每个电荷受其他三个电荷的库仑力之和都为零)?(2)这种平衡与三角形的边长有无关系? 解: 如题9.3图示 (1) 以A处点电荷为研究对象,由力平衡知:q'为负电荷 1q212cos30?=4πε0a24πε0qq'(2a)3 解得q'=-q 3

大学物理下册练习及答案

大学物理下册练习及答 案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电磁学 磁力 A 点时,具有速率s m /10170?=。 (1) 欲使这电子沿半圆自A 至C 运动,试求所需 的磁场大小和方向; (2) 求电子自A 运动到C 所需的时间。 解:(1)电子所受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 R v m B ev 20 0= 得出T eR mv B 3197 310101.105 .0106.11011011.9---?=?????== 磁场方向应该垂直纸面向里。 (2)所需的时间为s v R T t 87 0106.110 105 .0222-?=??===ππ eV 3100.2?的一个正电子,射入磁感应强度B =的匀强磁场中,其速度 B 成89角,路径成螺旋线,其轴在B 的方向。试求这螺旋线运动的周期T 、螺距h 和半径r 。 解:正电子的速率为 731 19 3106.210 11.9106.110222?=?????==--m E v k m/s 做螺旋运动的周期为 1019 31 106.31 .0106.11011.922---?=????==ππeB m T s 螺距为410070106.1106.389cos 106.289cos --?=????==T v h m 半径为319 7310105.1 0106.189sin 106.21011.989sin ---?=??????==eB mv r m d =1.0mm ,放在 知铜片里每立方厘米有2210?个自由电子,每个电子的电荷19106.1-?-=-e C ,当铜片中有I =200A 的电流流通时, (1)求铜片两侧的电势差'aa U ; (2)铜片宽度b 对'aa U 有无影响为什么 解:(1)53 1928'1023.210 0.1)106.1(104.85 .1200---?-=???-???== nqd IB U aa V ,负号表示'a 侧电势高。 v A C

大学物理B期中试卷及答案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2010 — 2011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 大学物理B-I 》 开课单位:计算分院;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2011年4月17日; 所需时间:120分钟; 可以用无存贮功能的计算器帮助计算。 一、填空题(共17小题,每空格2分,共56分) 1、已知某质点的运动方程为:j t sin b i t cos a r ω+ω=,式中a 、b 、ω都是正的常量或常数,则① 该质点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②从 ωπ= 21t 到ω π=22t 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___ _ ______。 答案:122 22=+b y a x ;j b i a - 2、一质点沿x 轴运动,已知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为()为常数k kv a -=,初始位置0x ,初始速度0v ,则该质点的速度方程为 ,运动方程为___ _ ______。 答案:kt e v v -=0,() kt e k v x x --+ =10 0 3、一质点做半径R 为m 25的圆周运动,所经过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SI t t s 2 32+=, 则s t 2=时质点的切向加速度=t a ,法向加速度=n a ,总加速度的大小=a 。 答案:2216s m a s t t ==,2216s m a s t n ==,2622s m .a = 4、已知初速度为()s m j i v 450+=,质量为kg .m 050=的质点,受到冲量 ()s N 252?+=j i .I 的作用,则该质点的末速度(矢量)为=v 。 答案:()s m j i 44 55+ 5、质量为kg m 10=的物体在力()()SI i t F 40120+=作用下沿Ox 轴运动,在s t 0=时,速度s m v 60=,则s t 3=时,其速度大小为 。 答案:s m 72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赵近芳)下册

习题八 8-1 电量都是q的三个点电荷,分别放在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试问:(1)在这三角形的中心放一个什么样的电荷,就可以使这四个电荷都达到平衡(即每个电荷受其他三个电荷的库仑力之和都为零)?(2)这种平衡与三角形的边长有无关系? 解: 如题8-1图示 (1) 以A处点电荷为研究对象,由力平衡知:q'为负电荷 2 2 2 0) 3 3 ( π4 1 30 cos π4 1 2 a q q a q' = ? ε ε 解得q q 3 3 - =' (2)与三角形边长无关. 题8-1图题8-2图 8-2 两小球的质量都是m,都用长为l的细绳挂在同一点,它们带有相同电量,静止时两线夹角为2θ,如题8-2图所示.设小球的半径和线的质量都可以忽略不计,求每个小球所带的电量. 解:如题8-2图示 ?? ? ? ? = = = 2 2 ) sin 2( π4 1 sin cos θ ε θ θ l q F T mg T e 解得θ πε θtan 4 sin 2 mg l q= 8-3 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 2 4r q E πε =,当被考察的场点距源点电荷很近(r →0)时,则场强→∞,这是没有物理意义的,对此应如何理解?

解: 02 0π4r r q E ε= 仅对点电荷成立,当0→r 时,带电体不能再视为点电 荷,再用上式求场强是错误的,实际带电体有一定形状大小,考虑电荷在带电体上的分布求出的场强不会是无限大. 8-4在真空中有A ,B 两平行板,相对距离为d ,板面积为S ,其带电量分别为+q 和-q .则这两板之间有相互作用力f ,有人说f = 2 024d q πε,又有人 说,因为f =qE ,S q E 0ε=,所以f =S q 02 ε.试问这两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f 到底应等于多少? 解:题中的两种说法均不对.第一种说法中把两带电板视为点电荷是不对的,第二种说法把合场强S q E 0ε= 看成是一个带电板在另一带电板处的场强也是不对的.正确解答应为一个板的电场为S q E 02ε= ,另一板受它的作用力 S q S q q f 02 022εε= =,这是两板间相互作用的电场力. 8-5 一电偶极子的电矩为l q p =,场点到偶极子中心O 点的距离为r ,矢量r 与l 的夹角为θ,(见题8-5图),且l r >>.试证P 点的场强E 在r 方向上的分量r E 和垂直于r 的分量θE 分别为 r E = 302cos r p πεθ, θ E =3 04sin r p πεθ 证:如题8-5所示,将p 分解为与r 平行的分量θsin p 和垂直于r 的分量 θsin p . ∵l r >>

大学物理下册练习及答案

电磁学 磁力 图所示,一电子经过A 点时,具有速率s m /10170?=υ。 (1) 欲使这电子沿半圆自A 至C 运动,试求所需的磁场大小和方向; (2) 求电子自A 运动到C 所需的时间。 解:(1)电子所受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 R v m B ev 20 0= 得出T eR mv B 3197 310101.105 .0106.11011011.9---?=?????== 磁场方向应该垂直纸面向里。 (2)所需的时间为s v R T t 8 7 0106.110 105.0222-?=??= ==ππ eV 3100.2?的一个正电子,射入磁感应强度B =0.1T 的匀强磁场中,B 成89?角,路径成螺旋线,其轴在B 的方向。试求这螺旋线运动的周期T 、螺距h 和半径r 。 解:正电子的速率为 731 19 3106.210 11.9106.110222?=?????==--m E v k m/s 做螺旋运动的周期为 10 19 31106.31 .0106.11011.922---?=????==ππeB m T s 螺距为410070106.1106.389cos 106.289cos --?=????==T v h m 半径为319 7310105.11 .0106.189sin 106.21011.989sin ---? =??????==eB mv r m d =1.0mm ,放在知铜片里每立方厘米有8.42210?个自由电子,每个电子的电荷19106.1-?-=-e C ,当铜片中有I =200A 的电流流通时, (1)求铜片两侧的电势差'aa U ; (2)铜片宽度b 对'aa U 有无影响?为什么? v C

大学物理下答案习题

习题13 13.1选择题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 (A) 使屏靠近双缝. (B) 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C) 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D) 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答案:B] (2)两块平玻璃构成空气劈形膜,左边为棱边,用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若上面的平玻璃以棱边为轴,沿逆时针方向作微小转动,则干涉条纹的[ ] (A) 间隔变小,并向棱边方向平移. (B) 间隔变大,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C) 间隔不变,向棱边方向平移. (D) 间隔变小,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答案:A] (3)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 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最小的厚度为[ ] (A) λ / 4 . (B) λ / (4n ). (C) λ / 2 . (D) λ / (2n ). [答案:B] (4)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放入一折射率为n ,厚度为d 的透明薄片,放入后,这条光路的光程改变了[ ] (A) 2 ( n -1 ) d . (B) 2nd . (C) 2 ( n -1 ) d +λ / 2. (D) nd . (E) ( n -1 ) d . [答案:A] (5)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放入一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薄膜后,测出两束光的光程差的改变量为一个波长λ,则薄膜的厚度是 [ ] (A) λ / 2 . (B) λ / (2n ). (C) λ / n . (D) λ / [2(n-1)]. [答案:D] 13.2 填空题 (1)如图所示,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斜入射到距离 为d 的双缝上,入射角为θ.在图中的屏中央O 处 (O S O S 21=),两束相干光的相位差为 ________________. [答案:2sin /d πθλ] (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所用单色光波长为λ=562.5 nm (1nm =10-9 m),双缝与观察屏的距离D =1.2 m ,若测得屏上相邻明条纹间距为?x =1.5 mm ,则双缝的间距d =

大学物理(下册)习题与答案

大学物理 物理教研室遍

热力学(一) 、选择题: 1、如图所示,当汽缸中的活塞迅速向外移动从而使汽缸膨胀时,气体所经历的过程 A )是平衡过程,它能用P—V 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 B)不是平衡过程,但它能用 C)不是平衡过程,它不能用 D)是平衡过程,但它不能用P—V 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 P—V 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 P—V 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 2、在下列各种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1)热平衡就是无摩擦的、平衡力作用的过程。 (2)热平衡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3)热平衡过程是无限多个连续变化的平衡态的连接。 (4)热平衡过程在P—V 图上可用一连续曲线表示。 ( A )(1)、(2)(B)(3)、(4) (C)(2)、(3)、(4)(D)(1)、(2)、(3)、(4) 3、设有下列过程:[ ] (1)用活塞缓慢的压缩绝热容器中的理想气体。(设活塞与器壁无摩擦)(2)用缓慢地旋转的叶片使绝热容器中的水温上升。 (3)冰溶解为水。 (4)一个不受空气阻力及其它摩擦力作用的单摆的摆动。 其中是逆过程的为 ( A )(1)、(2)、(4)(B)(1)、(2)、(3) (C)(1)、(3)、(4)(D)(1)、(4) 4、关于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的判断:[ ] (1)可逆热力学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 (2)准静态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3)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 (4)凡有摩擦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以上四种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 )(1)、(2)、(3)(B)(1)、(2)、(4)(C)(2)、(4)(D)(1)、(4) 5、在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1)可逆过程一定是平衡过程。 (2)平衡过程一定是可逆的。 (3)不可逆过程一定是非平衡过程。 (4)非平衡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 ( A )(1)、(4)(B)(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