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合集下载

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哎呀呀,说起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那我可得好好给你讲讲啦!
有一次在课堂上,我们正在学习几何图形,就像探索一个奇妙的图形世界一样。

我问同学们:“你们看这个三角形,像不像我们生活中的某个东西呀?”同学们有的说像屋顶,有的说像三明治。

这时候,平时调皮捣蛋的小明突然说:“老师,那圆形像不像我爱吃的大饼呀!”哈哈,这孩子,真逗!我笑着说:“小明呀,你说得太对啦!那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要珍惜粮食,就像对待我们的数学知识一样认真呀?”同学们都纷纷点头。

接着我们在做练习题的时候,有个同学不小心把答案写错了,着急得都快哭了。

我走过去轻轻拍拍他的肩膀说:“别着急呀,这只是一个小错误,就像我们走路偶尔会摔一跤一样,爬起来继续往前走就好啦!”然后我耐心地给他讲解,看着他恍然大悟的表情,我心里也特别开心。

还有一次,我们分组进行数学竞赛,每个小组都齐心协力,那场面,真像一场激烈的战斗呀!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小红平时数学不太好,在小组里有点担心拖后腿,可是其他组员都说:“别怕,我们一起努力!”最后他们小组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小红笑得像朵花儿一样。

这不就是数学德育渗透的很好例子嘛!通过这些小小的事情,让同学们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还懂得了团结、勇敢、坚持和珍惜。

数学不只是一堆枯燥的数字和公式,它也可以充满温暖和力量呀!难道不是吗?
所以呀,我们要善于在数学教学中找到那些可以渗透德育的点,让孩子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能成长为有良好品德的人。

这样的教学才更有意义,更能让孩子们受益终身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雍妮瑛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新课程标准指导我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这些要求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所以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以外,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案例一:[分桃子]二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认识平均分”一课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6个桃子,你和你的爸爸妈妈吃,你准备怎么分?为什么?”生1:爸爸1个,妈妈1个,我吃4个。

师:这个小朋友把6个桃子分成了1个,1个和4个。

你为什么要这样分呢?生1:因为我最喜欢吃桃子了,爸爸妈妈肯定给我多吃。

师:还有不同分法吗?生2:我准备分给爸爸2个,妈妈2个,我自己2个。

师:这个小朋友是把6个桃子分成2个,2个和2个,你为什么这样分呢?生2:“我,爸爸,妈妈,每人都是2个,一样多,这样谁也不吃亏。

”师:还有不同分法吗?生3:我准备给爸爸3个,妈妈2个,自己留1个。

师:他把桃子分成了3个,2个和1个。

你为什么自己只留1个呢?生3:因为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很辛苦,所以我要多给他们。

师:你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除了教授学生有关“分”和“平均分”的数学知识外,还渗透了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良好习惯。

案例二:[有趣的七巧板]二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有趣的七巧板”这一课时,教师介绍七巧板:七巧板是古时候中国人发明的一种非常有趣的玩具,利用它可以重新组合成很多种不同的图形,外国朋友对我们中国的七巧板也很感兴趣,还给它取了个神奇的名字,叫做“东方魔板”。

你们想认识它吗?教师对七巧板历史的介绍可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鼓舞学生不断探索、不断追求得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态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中,教师通过介绍不同场景下的时间和分针位置,让学生认识时间和分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时间和珍惜时间,例如:“你们每天有多少时间在玩游戏?如果把这些时间用来研究,你们会更聪明哦!”这样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珍惜时间、利用时间的好惯。

案例四:[数学竞赛]四年级数学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

在竞赛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竞赛中感受到成功和失败的快乐和挫折,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竞赛结束后,教师还组织学生分享竞赛经验和感受,让学生互相研究和借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案例都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研究数学的同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惯。

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科研究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本单元的课堂中,我让学生回家记录自己的作息时间,并制成时间表。

在课堂上,我鼓励同学们互相交流,了解彼此的生活安排。

我们思考了哪些地方可以更合理地安排时间,是否有浪费时间的地方。

我们分享了好的例子,例如有些同学不仅列出了日常生活,还合理规划了课后的体育锻炼时间。

有些同学完成家庭作业用的时间很少,而有些同学要花很长时间,我们探讨了原因,并请做作业又快又好的同学分享经验。

通过交流和借鉴,每个同学修正了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养成了合理利用时间的好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而不仅仅是育才。

在每堂课中,我们应该渗透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

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恰到好处地进行思想教育是每位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具体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从知识中受到教育,而且可以从教师的态度、作风和情感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道德教育,从而达到育人的效果。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渗透论文3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渗透论文3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渗透论文3篇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渗透论文,欢迎阅读!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渗透论文篇一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这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

要增强教师的德育意识,充分挖掘德育材料,注意德育工作的全面性。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德育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

而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及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

努力为人民服务,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学校德育不只是班主任和文科教师的任务,必须各科协作。

学科德育是素质教学的重要一环。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学教材中显性和隐性的德育因素,施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

数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它独特的风格,承担着德育的任务。

(1)数学是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的客观规律的反应。

(2)数学本身具有结论确定的特点,数学教学可以说是培养学生理性的教学。

(3)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继承基础知识的同时,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

(4)数学课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之一,数学教育是一种文化基础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进行德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应从四方面入手。

(1)要更新育人观念,发挥教师人格魅力正确的育人观念,是科学地开展德育工作的理论武器,是数学的教学中德育渗透过程的前提条件。

案例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案例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案例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范丽君新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意识有目的的抓住每一个可以渗透德育教育的契机,对学生进行广泛的德育教育。

既教书又育人。

例如:在上图形的初步认识时,我把学生分组进行了一个游戏,让他们列举现实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有哪些?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出学习几何图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达到了学习目的教育。

又如在学习探究销售盈亏问题:某商店在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两件衣服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亏不损?通过计算得到的结果是亏损8元,通过此例,学生大开眼界,感到经商大有学问,经商也离不开数学,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还有在学习八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窗花、蝴蝶、等图片。

它的内容贴近生活,学生能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原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这样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原来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那翩翩起舞的蝴蝶以及精致美观的窗花上面还是我们要学习轴对称图形。

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无处不在。

通过观察这些图形,让学生欣赏现实世界中与轴对称图形有关的图案,教师可适时引导,比如:“同学们,你们看蝴蝶多么漂亮啊!它们最美的是两支翅膀,两支翅膀有什么特点呢”?通过学生观察,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使学生在自然、快乐的情境中逐步自由地获取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另外,还借助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提供的材料,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开阔眼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学好新知识的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

学科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学科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学科德育渗透教学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学科德育是教育中的重要方面,通过学科德育渗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素养,使他们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

本文将以三个案例来说明学科德育如何渗透教学,并在教育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个案例是数学课堂上的学科德育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品德修养。

通过讲述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传递数学家的勤奋、刻苦的品质。

又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分配资源,如何合理规划时间等,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培养公平、负责的品德。

第二个案例是语文课堂上的学科德育渗透。

语文是传承文化的学科,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修养。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品德模范,如岳飞的忠义、杜甫的仁爱等。

在诗歌赏析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现情感、表达感悟,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培养敬畏、感恩的情感。

第三个案例是科学课堂上的学科德育渗透。

科学是理性思维的学科,通过科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实验、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索科学道德,如遵守实验规则、尊重科学成果等。

在科学探究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勇于探索、勇于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学科德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学科德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素养,还可以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科德育的渗透,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2000字】第二篇示例:学科德育渗透是指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念和品德修养。

学科德育渗透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范文(通用4篇)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范文(通用4篇)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范文(通用4篇)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篇1说起小学数学中的德育渗透,大家脑中或许会闪过牵强附会四个字。

因为数学似乎没有语文学科中俯拾皆是的德育资源,也没有音美学科中覆盖全程的美育渗透。

其实,不然,真正深入到数学学科中,你就会发现,数学中的德育内容不仅全面,还有极强的说服力。

若其他学科的德育是以情动人居多,则数学学科中的德育是以理服人为上。

数学从内容到思想方法都充满了唯物辩证法。

数学思维的训练使人的思维逐步具有广泛性、深刻性、组织性、批判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特征。

这使学生受益终身。

数学发展史中那些辉煌灿烂的成就足以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

数学习题中也有很多关于环保、互助、爱国、爱家等德育素材,这些信息提供的数据和实实在在的计算,最具说服力、最真切。

现在只谈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两个的案例:案例1:让学生进入数学的角色情景,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自信心、责任心。

又是一个星期一的早晨,在A班上第一节数学课。

学生放松两天后,躁动的心尚未平静,加之又是节稍显枯燥的计算练习课,教室中凳子吱呀不停,小声说话的声音不断。

我便也有些烦躁起来,连吓带哄地领着学生做到课本40页第3题。

题目提供了这些信息:二年级198人,三年级270人,四年级201人,五年级281人,他们要去儿童剧场看电影,剧场能容纳500人,问题:哪几个年级安排在一起合适?需要安排几场?我让学生先读题目,他们个个有气无力。

再让读一遍,读得还是很勉强。

读完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解决问题?等了片刻,举手者寥寥无几。

叫了一个学生,陈述自己的想法,其他学生似听非听,漫不经心。

看着学生茫然又漠然的眼神,耐着性子领着说了一遍,又问了几个学生,还是说不太清楚,看到花费了这么多时间,效果却不好,心中非常窝火,忍不住又批评了学生几句。

如此这般,折腾掉不少时间,下课铃响了,预定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带着沮丧的心情来到B班,准备上今天的第二节数学课。

看着那些在课间游戏时活蹦乱跳的孩子,忽然觉得刚才的发火多么可笑!浪费时间,破坏心情!这么小的孩子,前面说完后面忘,生气发火只是做了无用功,何苦!想到此,我调整了心态,微笑着面对孩子们。

小学数学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小学数学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小学数学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小学数学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十分重要。

德育教育不仅是学生品德、道德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也是影响学生思想、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调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民族团结等基本道德素质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分数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学会分数应用,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其次,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现代社会,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是必不可缺的基本能力。

教师应该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此外,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几何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发扬共同探究、彼此帮助的精神,培养学生在团队中有效沟通、协作和分工合作的能力。

再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公正、公平观念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与日常中常见的生活事物相结合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意识到公正、公平观念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比例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公平原则”,让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应该一视同仁,注重公正公平。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是不可或缺的。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公正、公平观念等基本道德素质,帮助学生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中,全面提高获得的技能和品德水平。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的道德教育,更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数学课堂中的德育
渗透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范丽君新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意识有目的的抓住每一个可以渗透德育教育的契机,对学生进行广泛的德育教育。

既教书又育人。

例如:在上图形的初步认识时,我把学生分组进行了一个游戏,让他们列举现实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有哪些?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出学习几何图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达到了学习目的教育。

又如在学习探究销售盈亏问题:某商店在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两件衣服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亏不损?通过计算得到的结果是亏损8元,通过此例,学生大开眼界,感到经商大有学问,经商也离不开数学,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还有在学习八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窗花、蝴蝶、等图片。

它的内容贴近生活,学生能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原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这样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原来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那翩翩起舞的蝴蝶以及精致美观的窗花上面还是我们要学习轴对称图形。

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无处不在。

通过观察这些图形,让学生欣赏现实世界中与轴对称
图形有关的图案,教师可适时引导,比如:“同学们,你们看蝴蝶多么漂亮啊!它们最美的是两支翅膀,两支翅膀有什么特点呢”?通过学生观察,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使学生在自然、快乐的情境中逐步自由地获取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另外,还借助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提供的材料,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开阔眼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学好新知识的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现代教育家斯宾塞说过:“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

课堂教学如舞台艺术,以兴异引,吸引学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这种艺术表演中来并乐在其中,忘我学习,从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五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