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总运[2014]327】《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补充技术规范(暂行)

合集下载

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人机界面(DMI)显示规范(V1.0)-铁道部运基信号[2008]670号

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人机界面(DMI)显示规范(V1.0)-铁道部运基信号[2008]670号

运基信号[2008]670号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人机界面(DMI)显示规范(V1.0)目录1.引言 (4)1.1目的和范围 (4)1.2术语和缩写词 (4)1.3参考文献 (6)2.界面显示 (7)2.1主界面显示区 (7)2.2主界面细分功能 (8)2.3A区,距离监控信息 (8)2.4B区,速度信息 (11)2.5C区,补充驾驶信息 (20)2.6D区,运行计划信息 (21)2.7E区,监控信息 (27)2.8F区,可扩展功能键区 (31)2.9主要颜色值定义 (32)3.司机命令 (33)4.输入数据 (34)5.操作按键及菜单结构 (35)5.1按键布置 (35)5.2菜单结构 (36)5.3主要功能菜单及按键功能介绍 (37)6.语音和声音 (40)6.1语音信息 (40)6.2声音信息 (40)6.3语音声音输出优先级 (41)7.文本信息 (42)附录1:DMI语音和声音输出逻辑 (45)附录2:DMI基本操作 (53)1.引言1.1目的和范围1.1.1.1 1.1.1.2 1.2.1.1本规范根据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在CTCS-2级列控车载设备显示规范基础上编制而成,作为CTCS-3级列控车载DMI设备的研发、设计、运用和维护的依据。

本规范适用于CTCS-3级列控车载DMI设备。

1.2术语和缩写词顶棚速度监视区(CSM: Ceiling Speed Monitoring Section):指限制速度为常数的区域,该限制速度通常是由最限制速度曲线决定的。

车载设备在顶棚速度监视区进行的速度监视称为顶棚速度监视。

图1 顶棚速度监视区示意图1.2.1.2目标速度监视区(TSM: Target Speed Monitoring Section):指限制速度下降到较低的限制速度值或限制速度为0km/h的目标点的区域。

车载设备在目标速度监视区进行的速度监视称为目标速度监视,目标速度监视分制动到目标点(目标速度为0km/h)和制动到较低的目标速度(目标速度非0km/h)两种情况。

CTCS-3级列控系统发展历程及技术创新

CTCS-3级列控系统发展历程及技术创新

《ctcs-3级列控系统发展历程及技术创新》2023-10-26CATALOGUE目录•CTCS-3级列控系统发展历程•CTCS-3级列控系统技术创新•CTCS-3级列控系统应用现状及问题•CTCS-3级列控系统未来发展趋势及展望•CTCS-3级列控系统典型案例分析01CTCS-3级列控系统发展历程2004年中国铁路开始引进法国TVM-300系统,并将其应用于京沪高铁。

2006年中国铁路开始引进欧洲ETCS-1系统,并将其应用于武广高铁。

2009年中国铁路开始引进日本ATC系统,并将其应用于沪宁高铁。

引进阶段中国铁路开始对引进的TVM-300、ETCS-1和ATC系统进行技术消化吸收。

2010年中国铁路成功研发出CTCS-3级列控系统,并应用于京津、郑西高铁。

2012年技术消化吸收阶段032018年中国铁路成功研发出CTCS-3级列控系统升级版,提高了安全性能和可靠性,并应用于“八纵八横”高铁网。

技术创新阶段012013年中国铁路开始对CTCS-3级列控系统进行技术创新,引入了智能感知、大数据分析等技术。

022015年中国铁路成功研发出新一代CTCS-3+ATO列控系统,并应用于京沪、沪杭高铁。

02CTCS-3级列控系统技术创新信号系统升级是CTCS-3级列控系统技术创新的重要方面之一,旨在提高列控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

详细描述信号系统升级包括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实现列车与地面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和处理,提供列车控制、监测、维护和管理的综合功能。

升级后的信号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够适应不同线路和运营条件的需求。

总结词信号系统升级VS轨道电路的升级改造是CTCS-3级列控系统技术创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旨在提高轨道电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轨道电路升级改造采用先进的轨道电路技术和设备,提高轨道电路的传输速度、可靠性和安全性。

同时,升级改造后的轨道电路能够适应不同线路的运营条件,提供更高的列车控制精度和运营效率。

《2024年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自动化仿真测试平台优化研究》范文

《2024年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自动化仿真测试平台优化研究》范文

《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自动化仿真测试平台优化研究》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铁路交通的快速发展,列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CTCS-3级列控系统作为我国铁路列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车载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列车的安全运行。

因此,对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进行自动化仿真测试平台的研究和优化,对于提高列控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自动化仿真测试平台的优化研究进行详细探讨。

二、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现状分析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作为列控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接收和控制列车运行信息,保证列车在铁路网络中的安全、高效运行。

然而,由于列控车载设备的工作环境复杂多变,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故障,这给铁路交通的安全和稳定性带来严重威胁。

目前,传统的测试方法主要是依靠现场试验,但这种方式不仅耗时耗力,而且难以全面、有效地评估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建立一个高效、准确的自动化仿真测试平台成为迫切需求。

三、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自动化仿真测试平台构建针对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的特性和需求,构建一个自动化仿真测试平台。

该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1. 模拟真实列车运行环境:通过建立精确的列车运行模型、轨道模型和环境模型,模拟真实的列车运行环境,为测试提供可靠的测试环境。

2. 自动化测试流程:通过编程实现自动化测试流程,包括测试用例的生成、测试执行、结果分析和报告生成等环节,提高测试效率。

3. 实时监控与故障诊断: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诊断故障,为设备维护提供依据。

4. 数据管理与分析:对测试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为设备性能评估和优化提供支持。

四、优化策略与方法针对现有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自动化仿真测试平台的不足,提出以下优化策略与方法:1. 引入先进算法和技术: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先进算法和技术,提高仿真测试平台的精确度和效率。

《CTCS系统技术规范—总则(暂行)》内容简介

《CTCS系统技术规范—总则(暂行)》内容简介

《CTCS系统技术规范—总则(暂行)》内容简介(仅供参考,以正式文件为准)前言为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保证我国铁路运输为安全,满足互通运营需求,适应提速战略和高速建设的实施,迫切需要规范化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本标准结合中国国情,以现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为依据,以ETCS技术规范为蓝本进行编制。

1 范围及目标本标准规定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简称CTCS)技术体制及基本框架。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铁路区段。

本标准为CTCS系统技术规范总则。

本标准的目标:保证行车安全,满足互通运营,规范系统设计,适应发展需求。

2 引用标准(略)3 名词术语3.1 名词术语允许速度--列车运行中允许达到的最高速度。

目标速度--列车运行前方目标点允许的最高速度。

目标距离--列车前端部至运行前方目标点的距离。

安全距离—为保证行车安全,在前方防护点和控制目标点之间留出的一段距离。

目标距离模式曲线—以目标速度、目标距离、线路条件、列车特性为基础生成的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一次制动模式曲线。

3.2 缩写语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列车超速防护。

CTC(Centralized Traffic Control),调度集中。

CTCS(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DMIS(Dispatch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列车运行调度管理信息系统。

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

ETCS(European Train Control System),欧洲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ETML(European Traffic Management Layer)欧洲铁路运输管理层。

ERTMS(European Railway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欧洲铁路运输管理系统。

铁总运【2014】29号 - CTCS-2级列控车载设备暂行技术规范

铁总运【2014】29号 - CTCS-2级列控车载设备暂行技术规范

3
4
引用文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总则...............…....... .........………........ .... ......... .•........…..……..............… .......13
时监控和超速防护,以目标距离连续速度控制模式、设备制动优
先的方式监控列车安全运行,并可满足列车跨线运营的要求。
本规范是 CTCS-2 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标准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用于指导和规范 CTCS-2 级列控车载设备设计、开发、
测试及系统评估工作。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负责解释。
(可选) ..........................….......… ...........................52
6 .1 1
CTCS-2 模式转换表... ..•....... ...…·……..…….. . .......…................................53
7.3
7.4 7.5 8
速度监控 . ..................... ........... ......…… . .......….. ... ..............… ...................56
DMI 显示..... .. ..…… . ... .. . ..... . ..…..... ...... . ............... . .......... .... ...... … ...........… ............56

CTCS-3级列控系统运营需求(V10)的补充内容(DOC)

CTCS-3级列控系统运营需求(V10)的补充内容(DOC)

《CTCS-3级列控系统运营需求(V1.0)》补充内容铁道部C3技术攻关组2009年5月目录一、TAF及TCR技术实施方案二、“注册与启动”场景的补充说明三、“等级转换”场景的补充说明四、设备制动优先和司机制动优先的使用原则五、冒进防护模式和冒进后模式的使用原则一、TAF及TCR技术实施方案1.使用TAF信息和TCR信息的原则结合CTCS-3级列控系统地面设备组成的特点,CTCS-3级列控系统车载设备工作在C3级时,在下列情况下需使用“TAF(前方区段空闲)信息+ TCR(轨道电路信息接收单元)信息”的方案:(1)目视行车模式(OS)→完全监控模式(FS);(2)引导模式(CO)→完全监控模式(FS);(3)目视行车模式(OS)→引导模式(CO);(4)引导模式的行车许可(CO-MA)延伸。

“TAF信息+ TCR信息”的使用原则:(1)在每个区间闭塞分区末端和发车股道末端设置TAF窗口,长度暂定为100米;(2)当车载设备工作在OS模式或CO模式,列车运行前方的区段已分配给该列车作为列车进路或引导进路、并且列车前端位置至TAF窗口的起点距离小于等于100米时,RBC 向车载设备发送“TAF请求信息”;(3)当车载设备接收到“TAF请求信息”且列车前端进入了TAF窗口,车载设备按下列方法获得“TAF确认信息”:a)TCR接收到允许信息时,车载设备使用TCR信息自动向RBC发送“TAF确认信息”;b)TCR未收到允许信息时,在DMI上显示TAF请求信息,由司机人工确认。

司机确认后,车载设备向RBC发送“TAF确认信息”。

2. OS 模式向FS 模式转换场景步骤1:列车以OS 模式在闭塞分区101G 运行,前方区段(如闭塞分区103G )已分配给该列车作为列车进路。

101G103G步骤2:车载设备向RBC 发送位置报告。

当列车前端位置至TAF 窗口的起点距离小于等于100米时,RBC 向车载设备发送“TAF 请求信息”(M#34)。

CTCS-3级列控系统标准体系及需求规范

CTCS-3级列控系统标准体系及需求规范
CTCS-3级列控系统 标准体系及需求规范
李开成 2009年8月
主要内容
一、CTCS-3级列控系统标准体系结构 二、CTCS-3级列控系统功能需求规范 三、CTCS-3级列控系统系统需求规范
一、CTCS-3级列控系统标准体系结构
一、标准体系结构:目的和意义
CTCS-3级列控系统的研究采用了“标准先行”的 国际通用方法,即先制订系统的标准规范,以便于 指导系统的研发。
(M) 在两种运用状态转换期间,车载设备应至少按速度限制
较为宽松的运用状态的要求监控列车运行。(M)
二、功能需求规范(FRS):第三章 总体要求
④ 配置参数(O) CTCS-3级车载设备应能从地面设备接收配置参数,以适 应运营要求。 CTCS-3级车载设备的配置参数应在所规定的线路上应用。
1
CTCS-3级列控系统与GSM-R网络接口规范 (V1.0)
科技运[2009] 19号
2 CTCS-3级列控系统无线通信功能接口规范
3 RSSP-II铁路信号安全通信协议
4 列车接口规范
无线闭塞中心(RBC)接口规范
已通过C3攻关
5 (含RBC与CBI、相邻RBC、CTC、CSM接口) 组评审
临时限速服务器(TSRS)接口规范
② 功能需求类型 强制性功能:用“M”表示 非强制性功能:用“O”表示
二、功能需求规范(FRS):第二章 适用范围
① 描述了CTCS-3级列控系统功能需求规范的适用范 围: CTCS-3级列控系统的系统设计、设备研发、工程 设计、调试、试验、运用及维护均应遵照本规范执 行。
二、功能需求规范(FRS):第三章 总体要求
二、CTCS-3级列控系统功能需求规范
二、功能需求规范(FRS):概述

自主化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标准规范研究

自主化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标准规范研究

特别策划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对保证高速铁路行车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在我国高速铁路中广泛应用。

在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方面,我国铁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CTCS3-300T、CTCS3-300S、CTCS3-300H等型号的既有列车超速防护系统(ATP)车载设备,在武广、郑西、京沪、广深等客运专线开通运用。

既有CTCS-3列控车载设备采用国外引进技术,部分核心器件、核心技术、外围支持不在技术转让范围内,在部分特定应用中,其扩展性和适用性受限,不利于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为此,中国铁路总公司(简称总公司)启动了列控系统设备自主化及技术要求研究,研究开发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并对自主化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相关标准规范进行研究[1-2]。

1 背景在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运用过程中,我国铁路部门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技术规范。

2012年9月,原铁道部发布《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技术规范(暂行)》(铁运〔2012〕211号);2014年1月,总公司发布《CTCS-2/3级列控车载设备人机界面(DMI)显示暂行规范》(铁总运〔2014〕30号);2014年12月,总公司发布《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补充技术规范(暂自主化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标准规范研究冯凯,程剑锋,岳林(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信号研究所,北京 100081)基金项目: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16YJ051、 2015YJ002)第一作者:冯凯(1982—),男,高级工程师,硕士。

摘 要: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对保证高速铁路行车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在我国高速铁路中广泛应用。

为满足我国高速铁路技术持续发展和“走出去”战略的需要,中国铁路总公司启动了列控系统设备自主化及技术要求研究。

对自主化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标准规范进行深入研究分析,重点包括自主化ATP技术条件、自主化ATP安装规范及高速铁路ATO规范等内容,对我国铁路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