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增加方言“广耳屎”

四川新增加方言“广耳屎”

四川新增加方言“广耳屎”;此方言来自2008年8月份;成都温江有几个实习生去了广东东莞打工;每天都是日夜的煎熬;不怕辛苦;不怕累;每天上夜班的时候都会想一些感慨;无时无刻都想着回家;想着自己家乡的好;于是在一次休假期间;几个实习生在夜啤酒的时候讨论出了这句子;真的是:去过广东东莞的才叫“广耳屎”;在此声明这个不是骂人词!

创始人:刘先生、唐先生、舒先生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讲稿)

1.大家好,接下来由我继续为大家讲解什么是情绪与情感的下半回 在开讲之前,我先给大家道个歉。我前两天吃辣条呛到鼻子里面了,嗓子因此发炎了,所以声音会比较沙哑、语速会比较慢,不能呈现给大家我之前设想的讲解,真是万分抱歉啊 在开讲之前,我先给大家道个歉。我前两天吃辣条呛到鼻子里面了,嗓子因此发炎了,我有预感讲课这天嗓子会疼的张不开口,于是准备了B 计划,于昨晚录下了音频,不能亲自呈现给大家我之前设想的好讲解,真是万分对不起啊 接下来我们正式开课,情绪与情感,emotion and feeling 2.相信刚才大家经过讲解,应该大致清楚了情绪情感的概念,接下来我的工作就是为大家讲解清楚三个方面的问题,one two three 3.首先,是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4.乍一看上去让人感觉一头雾水,啥是维度,啥是两极性。维度瞅着像描述地球的坐标的纬度,两极性更是让人联想到南北两极。那就看一看它们的定义,来验证下我们的猜想对不对

5.情绪的维度:情绪固有的某些特征 情绪的两极性:情绪每个特征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 看来我们的想法还是比较正确的嘛,这纬度不就是固定的嘛,南北极是对立,看来我们真是聪明呢 而这情绪固有的特征就包括情绪的性质、动力性、激动度、强度、紧张度、复杂性这六个方面 接下来我我就将细致的讲解这六个方面存在的对立状态 6.情绪的性质有肯定和否定两极 当个体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肯定的情绪体验,如愉快 当个体的需要无法满足时,就会产生否定的情绪体验,如烦恼、忧愁等 比如在上课的时候,有个同学突然想上厕所,老师如果同意让他去,他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他就很愉悦,那要是老师不同意呢,他憋得慌,就会很忧愁 7.同一事物对于个体说来,往往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所以肯定和否定这一对立的情绪体验不是绝对相互排斥的,有时可同时或相继出现。我们博大精深的成语就描述了这种状态,如“悲喜交加”、“乐极生悲”、“破涕为笑” 8.戳情绪的动力性 9.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 一般而言,增力的情绪是肯定的,能提高个体的活动能力。 减力的情绪是否定的,能降低个体活动的能力。 比如周一上课和周五上课那肯定是两种不同的心情,所以这两天上课的效率也肯定是不一样滴

安徽合肥方言词语调查

安徽合肥方言词语调查 王雨丛1 ,吴先文 2 (1.中国传媒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北京 100024;2.合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合肥 230601) 摘 要:方言是语言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地域分支,在一定时期内与通语共同存在。对方言的调查研究,有利于掌握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共同特征和对应规律,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加快普通话的推广,减少交流中的语言交流障碍,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收集合肥方言词汇词目约1000条,按词类和词义相结合的分类法,名词分为天文、地理、时间,农业,植物,动物,房舍,器具、用品,称谓,亲属,人体,生理、病理,衣服、穿戴,饮食,红白大事,日常生活,商业、交易,文体、教育,人体动作,方位等19义类和代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数量词4个义类,共计23个义类。关键词:合肥;方言;词语中图分类号:H1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20X (2008)05-0035-13 1 概况 1.1 合肥市概况1.1.1 地理、人口情况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江淮之间、巢湖北岸,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辖庐阳区、瑶海区、蜀山区、包河区4区和长丰、肥东、肥西3县,总面积7386平方千 米,总人口434万,其中市区人口139万。[1] 1.1.2 历史沿革 合肥古称庐州,又名庐阳,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具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的战略地位,常为兵家必争之地,素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而闻名海内外。两千多年前,这里就已开始形成商业都会。“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于此汇合而得名。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故又别称为“庐州”。自东汉末以来,一直是江淮地区重 要的行政中心和军事重镇。解放后由县设市,三年后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驻合肥市。 1.1.3 方言归属 合肥方言是江淮官话洪巢片的 一个重要方言,地处与中原官话搭界的淮西位置。江淮官话人口分布于合肥市的市区和肥东、肥西、长丰县等地及附近地区,约456.5万。[1] 目前市区的口音已被通行语普通话严重同化,只有在市区以外的肥东、肥西和长丰等地,还保留着传统的合肥方言。1.2 方言调查概况1.2.1 调查方法 首先以文献[2]作为调查分类 方言词汇的参考,走访合作人,进行实地调查。在调 查中根据方言具体情况增减项目或细分项目,比如 “日常生活”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衣、食、住、行”等类别。调查中认真记录每一条合肥土话字词,加注方言注音,再与普通话对照;多方搜集方言词汇后,参 考有关文献[3-6] ,核对、确定。最后,再根据自己的 研究目的和收集方言词汇的情况作进一步的分类研究。调查本着求实的原则,一切以语言本身的事实为依据。1.2.2 词汇调查合作人 肥西县一对中年夫妇刘金志、吴霞:高中文化;老太太赵红珍:62岁,学历不详;张伟:23岁,合肥某高校毕业班学生;王军:39岁,大学教师;高晴:退休职工,50岁,中专学历。1.2.3 音标符号 词汇一律用潘悟云国际音标符号[7] 标注读音。另外:“?”为轻声标号;“⌒”为连读 标号;注音字母的上下数字标号,如“ 212 21”,为读音 变调的调值。 2 合肥方言中常用词汇调查分类表调查词条约1000条,按意义分为23类:天文、地理;时间;农业;植物;动物;房舍;器具、用品;称谓;亲属;身体;疾病、医疗;衣服、穿戴;饮食;红白大 事;日常生活;交际;商业;教育、文体;动作;方位;代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数量词。 有不同的读音,将其另一读音或说法用括号标示。释文中用“~”代替该字或被释词语。有不同 收稿日期:2007-06-04 修回日期:2008-05-19 作者简介:王雨丛(1983—),女,安徽合肥人,中国传媒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吴先文(1974—),男,安徽枞阳人,合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讲师,博士 。 (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  2008年9月 第25卷第5期 Sep t .2008Vol .25No .5

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四川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声母差异 宜宾口音在内的四川方言,仅就大多数地区而言,与普通话的声母差异,情况有三: 一、四川方言语音中比普通话多出有声母; 二、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语音多出有声母; 三、四川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所采用的声母不同。 分述如下:一、四川方言语音中比普通话多出有声母。由于是对50年前的记忆,多出的声母原来用什么注音符号或拼音字母,已经留在了学生时代;笔者又毕竟不是语音专业人员,手里没有目前全面表示各种语音,甚至本主题讨论所涉及语音的现行表示方式的专业书籍或文献。因此,在以下叙述中,只能以自己权宜杜撰(只用于本贴主题讨论)的,希望通过描述和举例能为泡友理解的非专业符号表示。四川方言多出的声母为[ni:]和[gn],均为浊音. 1. [ni:]。发[ni:]时,气从舌颚间出,舌扁平;发音位置比普通话拼音字母的"n"靠后;发音时,摩擦通道较长,摩擦力较大。如宜、义(含仪、议等义与形旁组合字),你、泥、拟、凝,等。宜宾口音与普通话一样,也基本上没有这个声母,而分别成为宜宾口音和普通话的"y"(如宜、义等)和"n"(如你、泥、拟、凝,等)。 2. [gn]。气从舌、颚最后部(近喉部)发出,摩擦力也较大,有如"g"的软浊音。四川方言语音中的我(及如哦、俄、饿、鹅、娥等)、恶(及如垩)、额、厄、鄂(及如颚、萼、鳄、腭等)、讹、遏、……等。宜宾口音中除个别字使用这个声母(如我、恶、厄等)外,大多数与普通话声母相同(如哦、俄、饿、鹅、娥,讹,等);而重庆口音中,连"我、恶、厄"等,都几乎与普通话相同,只不过音节中口形变化的过程没有普通话清楚。记得,四川方言语音多出的上述声母,在50年前的汉语拼音字母表中,分别排列在g、k与h,和j、q与x之间,与其他由4个一排的声母,组成了较为整齐的方阵。即: b p m f d t n l g k [gn] h j q [ni:] x zh ch sh r z c s 二、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语音多出有声母。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中大多数地区的语音多出的声母就是人们熟知的翘舌音:zh、ch、sh。因此,四川方言中大多数地区的居民,在学说普通话时,都要下相当大的功夫,才能从自己的全部z、c、s中,准确剥离出zh、ch、sh来。 " 大多数"以外的少数地区,即由自贡市市区及富顺县,内江的隆昌县及宜宾县北部(靠近自贡市区部分)、泸县靠近富顺县的边界地区组成的连片翘舌音地区;

汉语方言词汇的调查研究

汉语方言词汇的调查研究 本文的内容主要是讨论一些例子。例子就是资料,它是很重要的。李荣先生在《方言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方言》1983年第2期81-91页)说过:“例子的重要性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要先想好例子,再表示意见。要是举不出合适的例子,那种意见是站不住脚的。例子一摆呀,你的功夫就出来了。就能看出你的学力如何,见识如何。例子就好比商店橱窗里陈列的商品。摆出来的都不怎么样,仓库里的就可想而知了。” 一关于方言词语的调查研究 (一)《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方言词 大家都知道《现代汉语词典》是具有规范性质的汉语共同语词典,但是很多人平时不太注意词典里收入了很多带<方>字标记的方言字、方言词。很多带<口>字标记的口语词,还有很多专用于地名、姓名的字头其实大部分也是方言字词。这些条目加起来在词典里至少都有上千或更多的数量。《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这么多的方言字词,是需要方言的词语研究的。这就是“普通话在方言之中,又在方言之上”的道理,现代汉语是整体的,它包括现代汉语方言。下面随意举一些《现代汉语词典》里方言词: 阿姨姨母 腌臜(1)脏;不干净。(2)(心里)别扭;不愉快。 娭毑(1)祖母。(2)尊称年老的妇女。 爱人儿逗人爱:这孩子的一双又大又水灵的眼睛,多~啊! 俺代词。(1)我们(不包括听话的人)。(2)我。 熬心心里不舒畅;烦闷。 熬磨(1)痛苦地度过(时间)。(2)没完没了地纠缠:这孩子很听话,从不~人。 巴结(2)努力;勤奋:他工作很~ 巴望(1)盼望。(2)指望;盼头。 吧嗒(2)抽(旱烟):他~着叶子烟打主意。 拔白(天)刚亮。 白日撞白天趁人不备走进人家去偷东西的小偷儿。 摆子疟疾:打~。 板实(1)(土壤)硬而结实。(2)(书皮、衣物等)平整挺括。 半彪子不通事理,行动鲁莽的人。

四川话普通话对照精编版

四川方言土话含义对照 R你先人板板——语气词,脏话,骂人的话 矮屎塔爬——形容人的身高矮 安灯儿意/安逸得板——形容很爽、很舒服、很合口味 傲斗犟——形容人的脾气很拧,非常坚持自己的立场原则 巴倒——粘住了 板眼儿——搞笑、喜剧、花样多 帮翘八硬——很硬 帮重——很重 包谷——玉米 背时——倒霉,活该 鼻达龙——流着并不时地吸着鼻涕的人 不摆喽——太厉害了,太好了, 不得——不会,不可能 不得了——了不得了,很厉害了,受不了了 不要扭——不要动 擦擦儿——橡皮 才将——刚才 产你两耳屎——抡你两耳光 铲附子——讨厌的人 常过起/杖过起——怎么样、怎么回事,宜宾特色 车车儿——卷笔刀 扯谎/扯谎料白/扯把子——撒谎 扯筋/打理扯——意见分歧等产生口舌之争 扯蒲憨——指人睡着的时候打鼾 撤饭——吃饭 称展、称透——面容娇好、清秀、端正、漂亮 吃饱害喽——此处的害,表程度上的大,宜宾特色 吃害喽、吃的麻花绞绞害——多指有麻烦了、遇到问题了,宜宾特色吃茫茫——吃饭 吃跑堂——吃霸王餐 烂屁娃儿——讨厌的令人反感的人 出血——遇上事情、问题、矛盾后用钱、物去解决问题 令儿——蝉、知了 吹牛扯把子——海阔天空地吹牛、谈天、聊天 棰子兮兮——骂人的话,做事不厚道、不让人满意、缺德, 打不湿——不会不弄湿,或者说不易和水结合 打停伤——守灵 逮倒——拿住、捏住、捉住 倒拐——拐弯 等于零——白搭、白做、白费 低灯儿——形容量少

抵拢坎坎——到头、到底、到时候 颠转身来——反过来说、180度转向 电杠——日光灯管 定子/坨子——拳头 东儿当儿/哈P戳戳——东拉西扯、颠三倒四、傻傻的样子 短倒——截住 对头、斗头——正确、对、支持、赞成 屙——拉(屎),撒(尿) 二回——下次 二天——以后 发气——发脾气 烦求得很——很烦,令人反感 烦躁躁肋/烦躁——烦闷、郁闷,脏、不干净 嘎儿马洒——乱七八糟 改围剿——比较社会比较市侩的黑话,解决问题、火并 赶车——形容乘坐班车或公交车或坐机动车 高头——上面 搞惯求喽/搞怪求喽/搞惯喽德性——养成了习惯、养了坏毛病坏脾气搞刨咯——形容遇上了好的或不好的事或现象手忙脚乱的样子 告花子——乞丐 跟到——立刻,马上 鼓斗——强迫,强行 怪得P暴——丑得要命,一般指长相 怪眉日眼——比较多形容人长相或者物品的外观 怪迷色样/怪批石山儿——奇形怪状的 怪批石山儿——形容很奇怪或是外观丑陋 怪头怪脑——莫名其妙的,奇形怪状的 咣眉咣眼的——被骂了很委屈却不能说的样子 归溢——结束、完毕 龟儿子——乌龟的儿子,骂人的话,算是川骂 鬼扯、摆悬龙门阵——胡说八道 鬼东瓜儿——小滑头、小聪明 鬼画淘胡——形容在纸上乱写乱画,或指字写得不好、画画得不好鬼火胀/鬼火冲/鬼火冒——形容心里烦、无名火起 鬼五六七肋——不知道干嘛、乱七八糟的 海椒——辣椒 憨包/哈八儿——傻B、憨厚、愚笨、智障,也有女孩子嗔怪之意 焊过去/定过去——把东西物品用力地扔过去 好懂喔/好汰哦——好大啊 好黑人哦——好吓人啊 好练哦——形容液体混合物很浓 喝麻喽——喝醉了 喝人——骗人 红喊/混顺——总是,令人生厌的

音乐与情绪之间的诱发机制

音乐与情绪之间的诱发机制 摘要:音乐是一门最具情感表现的艺术,非语义性特点更加使得它无论是唱、奏,还是听,都涵括着极其丰富的情感因素和囊裹着盛足的思想内容。也因此使得音乐作为一种娱乐的方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本文通过音乐对人的心理及身体所能引起变化的研究,揭示音乐对人的生理与心理产生影响的机理,以唤醒人们能够从更高层面的对音乐的认识,提高对音乐的利用能力。 关键词:音乐;音乐的功效;情绪;健康 0 引言 因为音乐能抒发和表达人们内心的感受,所以,无论是演奏者、演唱者还是听者,其内心感受都会随着音乐的变化而改变。音乐与情绪的研究由来已久。20世纪初就有针对音乐中情绪表达测量的研究。近几十年,有关音乐与情绪的研究越来越多,由Juslin和Sloboda主编的专着Music and emotion: Theory and research也在2001年出版了。音乐与情绪的关系是一个范围很广的研究课题,得益于现代研究科技的进步。近年研究者利用fMRI,TMS,EEG等对音乐与情绪的生理机制进行研究,也有研究者对音乐的情绪表达、音乐情绪的测量等进行研究。 1.音乐情绪的定义 关于“什么是情绪”这个定义,一直以来是一个争议不断的问题话题。情绪是什么,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情绪常和心情、性格、脾气、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尔蒙和神经递质影响。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情绪,都会引发人们行动的动机。尽管一些情绪引发的行为看上去没有经过思考,但实际上意识是产生情绪重要的一环。 情绪可以被分类为与生俱来的“基本情绪”和后天学习到的“复杂情绪”。基本情绪和原始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复杂情绪必须经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才能学习到,因此每个人所拥有的复杂情绪数量和对情绪的定义都不一样。 那么,什么是“音乐情绪”作为从情绪定义中衍生出来的子命题与情绪一样,如何定义“音乐情绪”,每个学者的定义可能有其不同的解释与提法。19 世纪,达尔文及其同代研究者提出了“音乐情绪”这个概念——由音乐所诱发的强烈情绪,并与基本绪有质的区别。例如,Gurney认为,音乐的本质效应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兴奋下的产物,并且还未能在各种已知的情绪中定义[1]。但是Gurney的着作并没有使“音乐情绪”的定义的研究获得实质进展。而Juslin和Sloboda认为并没有特定的一套音乐情绪[2]。不过,Koneni 认为,至少在一些罕有和特别设置中,音乐能诱发个体产生出深层的情绪或类情绪的主观体验,而这些是有别于基本情绪体验的。Juslin 和Vstfjll 认为音乐情绪(Musicalemotions),是指由音乐所诱发的情绪的简称。 2. 音乐如何诱发情绪 多重机制模型 多重机制模型是 Juslin 和 Vstfjll 在 2008 年提出的,这是一个理论框架。他们认为,没有一种单一的机制能够解释所有由音乐所诱发的情绪,而很多理论又没有得到合理验证。因此,他们就提出了这样一个理论框架,假设了六个涉及音乐诱发的情绪的心理机制:脑干反射(brain stem reflexes)、评价性条件反射(evaluative conditioning)、情绪感染(emotional contagion)、视觉意象(visual imagery)、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音乐期待(musical ex-pectancy)。

(情绪管理)浅谈音乐与情商的关系

浅谈音乐与情商的关系 情商(EQ)和音乐看似两个不相关的名词,其实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可以互相制约、互相促进。通常,人们习惯地认为学好音乐与智商(IQ)有十分重要的关系,甚至归功于人的天赋。学好音乐不可否认智商的独特作用,然而许多智商很高(包括很有天赋)的人最终显得很平庸。为什么?纵观历史,凡是最后能成名成家的,除了智商因素外,还与其勤奋、刻苦、持之以恒,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等方面密切相关。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理解能力,表现能力等就属于情商(EQ)范畴。学好音乐同一个人的EQ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需要EQ包涵的各种能力。 (1)音乐学习及表演需要有自我控制力与毅力。 音乐活动往往通过表演来进行。这种表演赋予演出者掌握相应技能的任务,越是具有高超的技艺,就越能得心应手地描述音乐形象,解释音乐内容,揭示作品的内涵,抒发自己的感情。各种音乐技能是没有止境的,获得技能要付出艰巨的劳动,优秀的表演者都有一个勤学苦练的过程,需要有自我控制力及坚忍不拔的毅力。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在国内、国际上屡屡获奖,他所付出的是比别人多的多的汗水,别人休息、娱乐,他总是在琴房练习,他的自控力是极强的。比如指挥看来很省力,不用自己去演奏,一个人只要稍微有一些音乐修养和基础,拿起指挥棍,穿上燕尾服到指挥台上一站,似乎都蛮象样的,但是,一挥手,一个动作下去,乐队演奏员就知道是不是真正指挥。卡拉扬曾经说过:“要成为一个指挥,需要十年功夫,要想成为一个好指挥,还需要十年。”这种相对枯燥的技术,无疑需要学习者极强的自控力和顽强的毅力。 (2)音乐需要热情和自我激励。 音乐不能缺少积极热情地投入。一个感情麻木的人,不可能是一个在音乐上有造诣的人。德国伟大作曲家贝多芬中年以后双耳失聪,加上兄弟的死亡,使他精神上遭受了重大的打击,他因不能登台指挥而热泪盈眶,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倾诉了内心的极度痛苦,

合肥方言词汇调查研究

合肥方言词汇调查研究 作者:陈卫洋指导教师:张丽 内容摘要:本文以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市区方言为研究对象,详细列举归类合肥话中的常见词汇,制作了合肥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对比一览表。调查发现:合肥方言兼有南北方言的某些特点,合肥方言中单音节词比普通话要多,合肥方言词汇具有轻声和连音现象;合肥方言中用“子”作后缀的词很丰富,且方言中有很多运用比喻手法构成的词,生动形象,同时给合肥方言的研究带来一定的趣味性。 关键词:合肥方言;词汇;调查 一引言 (一) 合肥及合肥市概况 1.合肥的历史地理概况 安徽省省会——合肥地处江淮之间、安徽腹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夏商时期,境内居住的“淮夷族”人,已经是人类早期文明的部落群体。春秋时期,合肥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皆胜淮左”。西汉时,合肥置县,东汉建安中(约200年),合肥为扬州治所。自此后,历经1700余年,合肥一直为州府治所,名都要邑的地位始终未移。三国时期,合肥曾为三国魏国重镇,兵家必争之地。魏吴双方围绕争夺合肥的制控权,曾数战于此,以致使这块土地成为著名的三国古战场。当年曹操点将教弩台、张辽威震逍遥津、吴主跃马飞骑桥的故事,仍为今人津津乐道。合肥作为一代清官包拯的家乡,自古人才汇兴,贤达代出。包拯之后,见之于史志的历代合肥籍风云人物有余阙、陆遐龄、龚鼎孳、李天馥、李鸿章、刘铭传、聂士成、范鸿仙、吴旸谷、王正藩、段祺瑞、卫立煌、崔筱斋、蔡晓舟、孙仲德、杨振宁等数众。[1](P1-2)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淮河之间的丘陵地区,水资源较丰富,南有巢湖,北有瓦埠湖、高塘湖,东可由滁河提引长江水,西可引淠史杭总干渠水。市区西北部董铺水库,是合肥最大的水库。合肥的生物资源种类很多,农作物主要有水稻、麦类、豆类、油菜、花生、芝麻、棉花、烟叶、薄荷、蔬菜、西瓜等。合肥地区的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的有10多种,其中,磷矿石、大理石、

关于音乐对人情绪影响的结题报告

关于音乐对人情绪影响问卷: 面对音乐越来越广泛地融入我们的校园生活,听音乐甚至成为同学们在课余时间之休闲首选,因此,我们希望对其进行研究,探究音乐对中学生情绪的影响,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谢谢合作! 你所在年级:你的性别: A.初中年级 B.高中年级 A.男 B.女 1.你经常听音乐吗? A.优势 B.经常 C.偶尔 D.极少 E.从不 2.人开心的时候一定很喜欢挺欢快的音乐? A.是 B.否 3.你经常那种情绪多一些? A.喜 B.怒 C.哀 D.恐惧 E.平淡 4.你认为音乐与人的情绪有关系吗? A.关系密切 B.有点关系 C. 毫无关系 D.不清楚 5.当你情绪低落时会听什么音乐? A. 流行 B. 民族 C.经典(老歌) D.其他 6.你认为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能让情绪变得好一点吗? A.可以 B.不一定 C.有一定影响 D.没有效果 7.音乐会影响你的情绪吗? A.会 B.不会 问卷分析: 面对音乐越来越广泛地融入我们的校园生活,听音乐甚至成为同学们在课余时间之休闲首选,因此我们希望对其进行研究,研究音乐对中学生们情绪的影响。 结题分析(各题)共50份,有效39份 第一题 题目:你经常听音乐吗? A.有时 6人 15% B.经常 31人 79% C.偶尔 2人 6%

D.极少 0人 0% E.从不 0人 0% B79% C6% A15% 本小题分析: 根据调查问题可得,选择B项(经常)地人数最多,这表现在人们对音乐的依赖性较高,其中尤其是学生。生活中,音乐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其中的原因有许多!有可能因为,音乐有舒缓人们心情的作用!因此生活压力较大的人,会对音乐有较大的依赖性听音乐可以放松心情。同时,音乐对一些疾病患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多听音乐有益于身心的健康。随时间推移,音乐更加全面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也越来越不可或缺它,因此,选B得人数最多。 第二题 题目:人开心的时候一定喜欢听欢快的音乐? A.是 25人 64% B.否 14人 36%

(完整版)海南方言词汇调查

海南方言词汇调查 09人类学姜维09313039 海南闽语俗称海南话,是海南岛第一大汉语方言。从宋代开始,福建移民络绎不绝地经海路迁往海南,对海南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福建人所带来的闽方言经过千里的辗转和数代的融合变迁,虽然保存着闽方言的许多重要特征,但又表现出了不少的变异,与福建闽语间已不能自由地通话了。 一.海南方言的词汇特征 ⒈海南方言具有体现当地特色的深刻的文化内涵 海南话作为一种特殊的地方语言,是海南民间思想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也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不仅反映了海南岛物质生产落后的经济状况,也反映了海南人民纯朴的民风民俗。在海南方言中,所有民俗行为前基本都加上个“做”字,如北方方言中的“过年”,在海南方言中则被说成“做年”,北方方言称生活为“过日子”,而海南方言则叫“做吃”。把“过日子”称为“做吃”,不但反映了在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社会背景下,老百姓低质的生存状态——吃时为了做,做是为了吃,以及朴素的生活哲理——人生在世,要想吃就得做,只有做才能有吃。又如,北方方言称到集市上去买卖货品的现象为“赶集”,而在海南方言中则称为“发市”,而“发”字又与“发财”的“发”字同字,这其中就蕴含了老百姓想发财致富,让生活更加美好的古朴愿望。因为集市越兴旺发达,在集市上进行商品交换的人数越多,则意味着集市上的商品就越丰富,那么老百姓的日子自然也就过得越好。 2.相对于普通话海南方言存在逆词序的现象 “逆词序”,顾名思义就是指有关词语在排列的次序上不合乎寻常的现象,这是相较于普通话而言的。而逆词序与普通话相比又可分出两种情况,即同构和逆构。同构只是较普通话而言单纯的顺序改变,如普通话说“喜欢”,而海南话则说“欢喜”;普通话说“外出”,而海南话说“出外”;普通话说“灾祸”,而海南话则说祸灾;普通话说“力气”,而海南话则说“气力”……而逆构则是较普通话而言不仅词的语序改变,而且还存在深层次上修饰关系的改变。这可分为两个大方面,一是表示雌雄性动物的说法,这几乎可以套用到所有动物的身上。如普通话说“公牛”、“母牛”、“公猪”、“母猪”,而海南话分别对应为“牛公”、“牛母”、“猪哥”、“猪母”;另一反面是“囝”词尾,只要普通话不是对应以“子”尾词而是采用“小”词头便可构成逆序。如普通话说“小鸭子”、“小雨”、“小油灯”,而海南话则分别对应说“鸭囝”、“雨囝”、“油囝”。 3. 海南方言里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 宋代时海南岛兴文重教的发祥期,在宋代以前海南只有少数私塾使教育落后,民俗荒梗。至宋代,当权者主张欲兴仁政必先教化的道理,崇尚文治,在海南也开始兴办学校,所以在海南话里还保留了大量宋代以后的古汉语。如用将稻子称为“禾”,将跑称为“走”,将玩称为“耍”;又如普通话说的“筷子”在海南话里称“箸”,而古汉中“箸”是指用以夹取东西的物品,引申为筷子之意。还有海南方言中“去番”、“番货”指的是“出洋”、“洋货”。其中的“番”字就保留了古汉中对“外国”的表达。此外,海南话中将“天亮”称为“天光”也是来自古汉的说法。 4.海南方言中受粤方言和闽方言的影响大 海南原来是隶属广东省的,直到1988年才从广东省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独一个省。所以

四川方言部分西南官话地区与普通话声调对照表

四川方言部分西南官话地区与普通话声调对照表 方言点清平/ 阴平 浊平/ 阳平 清上/ 阴上 清去/ 阴去 清入/ 阴入 次浊/ 中入 全浊/ 阳入 调 类 调域 中值 北京55 35 214 51 归四声归去声归阳平 4 3.63 成都44 41 53 13 归阳平 4 3.13 富顺55 31 52 13 归去声 4 3.13 万源55 21 42 214 归阳平 4 3 筠连55 31 42 14 归去声 4 3.13 隆昌55 21 52 13 归去声 4 3 芦山55 21 53 12 归阴平 4 3 泸定55 31 53 24 归阴平 4 3.5 名山55 21 42 13 归阴平 4 2.28 内江55 31 42 213 归去声 4 3 汉源55 21 42 12 归阴平 4 2.75 仁寿55 31 42 315 归去声 4 3.25 荣县55 31 42 214 归去声 4 3.13 自贡55 31 53 24 归去声 4 3.5 威远55 31 42 214 归去声 4 3.13 雅安55 21 42 14 归阴平 4 3 石棉55 21 53 24 归阴平 4 3.38 冕宁55 41 35 22 归去声 4 3.38 西昌44523411315 2.8雷波44 31 42 212 55 5 3.1 马边44 21 53 213 33 5 2.9 峨边44 31 53 212 34 5 3 乐山55 21 52 13 44 5 3.2 峨眉44 21 42 13 55 5 3.1 古蔺55 21 42 214 34 5 3.1 古宋55 31 53 13 33 5 3.2 合江55 31 52 13 33 5 3.1

音乐对人情绪的影响

关于音乐对人情绪的影响的调查研究 课题负责人: 课题组成员: 课题指导教师: 第一部分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和研究 一、课题的来源 当今时代,可能人们的消遣最多的就是听听音乐,看看电影。当然,听过看过之后,我们就会表现出开心或是难过。那到底音乐是否能够带给人们快乐或是伤感,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我们此次调查的内容,我们总结为“音乐对人情绪的影响”。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音乐对人有许多的重要作用。音乐的生理作用首先是通过音响对人的听觉器官和听神经的作用开始的,进而才影响到全身的肌肉、血脉及其它器官的活动。有人研究认为声音可以使肌肉增加力量。快速的和愉快的音乐可以消除肌肉的疲劳。还有人发现,在音调完全和谐或音乐的强度猛然更换时以及一曲乐调将终结时,脉搏和呼吸速度变快。又有人研究认为忧伤的音乐使脉率变缓,欢快的音乐则使脉率变快。由于音乐能影响人的生理活动,特别是情绪活动。因此,人们就能够用音乐来改善和调剂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功能,进而达到治疗疾病、增进健康的目的。在音乐欣赏课上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描述自己的体验,无论是否有音乐基础,90%以上的学生都会有相似的反应:当听到雄壮激昂的进行曲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激励和鼓舞,往往会有热情奔放,斗志昂扬之感;当听到雄浑悲壮的哀乐时,悲哀、怀念之情就会涌上心头;当听到旋律优美的乐曲时,则能感到情绪安静、轻松愉快。在课题研究期间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发现音乐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调整情绪、提高能力,还可以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很有帮助。当今人们生活越来越离不开音乐。无论是在商场里、交车上,还是餐厅里,我们都能听到各式各样的音乐。而在这些场合播放的音乐又不尽相同。有的舒缓,有的节奏强烈。这就是商家和公共服务部门利用了音乐对人心情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具体是起了怎样的作用我们还不太了解。如果我们能够找到音乐和人心情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利用这种影响。因此,研究这个课题是十分必要的。找到某些具体音乐类型——例如抒情摇滚,爵士等等——对人心情影响的不同方面,并研究在特定环境下——例如考试前,写作业时,聊天时等等——音乐如何影响人的心情与行为。使公共服务部门更好地服务 三、课题的研究计划 1、课题研究的方法:文献查阅法、社会调查法 2、课题进程的安排: 第一阶段制作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开启网上投票整理,利用调查问卷初步确定研究的音乐类型与场合 第三阶段整理材料和数据 第四阶段得出研究结果,制作结题报告 3、课题任务分工: 设计问卷、访问: 网上文献查询:

四川话普通话对照[整理]

四川话普通话对照[整理] | 学习参阅 collection of questions and answers 四川方言土话意义对照 R你祖先板板——口气词,脏话,谩骂的话 矮屎塔爬——描述人的身高矮 安灯儿意/闲适得板——描述很爽、很舒畅、很合口味 傲斗犟——描述人的脾气很拧,十分坚持自己的情绪准则巴倒——粘住了 板眼儿——搞笑、喜剧、把戏多 帮翘八硬——很硬 帮重——很重 包谷——玉米 背时——倒运,活该 鼻达龙——流着并不时地吸着鼻涕的人 不摆喽——太凶猛了,太好了, 不得——不会,不可能 不得了——了不得了,很凶猛了,受不了了 不要扭——不要动 擦擦儿——橡皮 才将——方才 产你两耳屎——抡你两耳光 铲附子——厌烦的人 常过起/杖过起——怎样样、怎样回事,宜宾特征 车车儿——卷笔刀 说谎/说谎料白/扯把子——说谎 扯筋/打理扯——定见不合等发生唇舌之争

扯蒲憨——指人睡着的时分打鼾 撤饭——吃饭 称展、称透——面庞娇好、娟秀、规矩、美丽 吃饱害喽——此处的害,表程度上的大,宜宾特征 吃害喽、吃的麻花绞绞害——多指有费事了、遇到问题了,宜宾特征 吃苍茫——吃饭 吃茶房——吃霸王餐 烂屁娃儿——厌烦的令人恶感的人 出血——遇上作业、问题、对立后用钱、物去解决问题 令儿——蝉、知了 吹嘘扯把子——放言高论地吹嘘、谈天、谈天 棰子兮兮——谩骂的话,干事不宽厚、不让人满足、缺德, 打不湿——不会不弄湿,或许说不易和水结合 打停伤——守灵 逮倒——拿住、捏住、抓住 倒拐——拐弯 等于零——白搭、白做、白搭 低灯儿——描述量少 抵拢坎坎——到头、究竟、到时分 颠回身来——反过来说、180度转向 电杠——日光灯管 定子/坨子——拳头 东儿当儿/哈P戳戳——东拉西扯、杂乱无章、傻傻的姿态 短倒——截住 仇人、斗头——正确、对、支撑、拥护 屙——拉(屎),撒(尿) 二回——下次 二天——今后

浅谈音乐与情商的关系

浅谈音乐与情商的关系 姚琛 情商(EQ)和音乐看似两个不相关的名词,其实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可以互相制约、互相促进。通常,人们习惯地认为学好音乐与智商(IQ)有十分重要的关系,甚至归功于人的天赋。学好音乐不可否认智商的独特作用,然而许多智商很高(包括很有天赋)的人最终显得很平庸。为什么?纵观历史,凡是最后能成名成家的,除了智商因素外,还与其勤奋、刻苦、持之以恒,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等方面密切相关。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理解能力,表现能力等就属于情商(EQ)范畴。学好音乐同一个人的EQ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需要EQ包涵的各种能力。 (1)音乐学习及表演需要有自我控制力与毅力。 音乐活动往往通过表演来进行。这种表演赋予演出者掌握相应技能的任务,越是具有高超的技艺,就越能得心应手地描述音乐形象,解释音乐内容,揭示作品的内涵,抒发自己的感情。各种音乐技能是没有止境的,获得技能要付出艰巨的劳动,优秀的表演者都有一个勤学苦练的过程,需要有自我控制力及坚忍不拔的毅力。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在国内、国际上屡屡获奖,他所付出的是比别人多的多的汗水,别人休息、娱乐,他总是在琴房练习,他的自控力是极强的。比如指挥看来很省力,不用自己去演奏,一个人只要稍微有一些音乐修养和基础,拿起指挥棍,穿上燕尾服到指挥台上一站,似乎都蛮象样的,但是,一挥手,一个动作下去,乐队演奏员就知道是不是真正指挥。卡拉扬曾经说过:“要成为一个指挥,需要十年功夫,要想成为一个好指挥,还需要十年。”这种相对枯燥的技术,无疑需要学习者极强的自控力和顽强的毅力。 (2)音乐需要热情和自我激励。 音乐不能缺少积极热情地投入。一个感情麻木的人,不可能是一个在音乐上有造诣的人。德国伟大作曲家贝多芬中年以后双耳失聪,加上兄弟的死亡,使他精神上遭受了重大的打击,他因不能登台指挥而热泪盈眶,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倾诉了内心的极度痛苦,

东北地区东北籍大学生方言词汇使用状况调查研究

东北地区东北籍大学生方言词汇使用状况调查研究 【摘要】语言存在于社会中,受诸多社会因素影响发生变异。“东北地区东北籍大学生”这一言语社团,在交际中,使用东北方言词汇的数量明显减少。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20所大学学生的调查分析,从外部、内部两个角度探究造成此变异现象的影响因素。研究此变异现象,可预测语言发展的动态,使干预、规范 语言发展成为可能,可为诸多实际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东北地区东北籍大学生方言词汇变异 东北地区高校众多,在东北社会中形成了“东北大学生”这一群体,其中东北籍大学生数量最为可观,可称之为“东北地区东北籍大学生”言语社团。此言语社团,与东北地区其他东北籍言语社团相比,在交际中,使用东北方言词汇的数量明显减少,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语言变异现象。到底什么因素导致这个变异现象的产生呢?本文试图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调查研究此社团东北方言词汇的使用情况,探究变异 的影响因素及相关问题。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口头访谈为辅。调查方法如下:1)问卷通过大学生互动网络“校内网”发放,被调查者涉及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等10个城市20所大学各个专业的学生;2)问卷随机发放,力求样本具有普遍性,基本能考察“东北地区东北籍大学生”使用方言词汇的普遍状况;3)调查问卷200份,有效回收185份,包括东北籍学生95人,非东北籍学生90人。 二、变异现象的影响因素 (一)外部因素 从外部看,东北社会中,“东北籍大学生”较之于“东北籍商人”、“东北籍农民”、“东北籍工人”等社团,在交际中,东北方言词汇使用数量明显减少,造成变异的社会因素包括年龄、阶层、受教育程度、 社会地位、流行风潮等。 1、年龄因素 东北方言通过多种方式而主要以口头相传的方式流传,此过程中,有些方言词汇不符合发展潮流,被淘汰并逐渐消失。年轻的大学生,从长辈那里学习方言,掌握的方言词汇必然少于年长一代。比如,东北方言的日常用语中,满语音译借词较多,如“各色”、“囮淋”、“哈拉巴”……满语已基本不存在,此类词汇逐渐消亡,土生土长的东北老人或略知一二,大学生根本无从知晓。因年龄差异,此社团使用的方 言词汇必少于其他言语社团。 2、其他因素 种种外部因素产生影响,使此社团的交际语汇产生变异。比如,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使大学生接触书面语的机会增多,使用方言土语的机会减少;方言土语在体力劳动者群体中更丰富,大学生阶层与这些阶层交流机会较少,这也使他们方言词汇使用数量逐渐减少;大学生受流行风潮的影响,追求时尚,且交际方式多样化,易形成通用的流行词汇,为得到群体中成员的认同,他们会放弃东北方言词汇,使用区别于 其他社团的本社团流行语…… 由此,不难证实:受外部诸因素影响,此社团东北方言词汇使用数量减少。因大学生交际范围主要是大学 校园,以下着重对影响变异的内部因素进行探讨。

四川语音与普通话的区别

四川话和普通话在语音方面和词汇方面的异同: 语音方面:声母,四川话有20个声母,总数比普通话少。只有舌尖前音,没有舌尖后音。[n]与[l]不分等特点。韵母,四川话有36个韵母,总数比普通话少。声调,四川话通常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声调,4个声调的调值分别为55、21、53、213,还有韵母儿化现象。词汇和语法方面:名词约占四川话方言条目总数的三分之一,特点是其与普通话的词干相同,词缀不同。四川话常在名词后加“子”、“巴”等词尾构成方言。 动词,四川话的普通话差异较大,四川话中动词一般不用重叠式。短暂动作常用动词后面加“一下”来表示,例如“转一下”,不用“转转”。 形容词,四川话里的形容词,有的用特有的方言字来表示,如莽(意:傻、憨、身材粗壮等)。有的借用普通话中的同音字,如汤水。四川话中形容词的生动形式相当丰富,在形容词词根的前后都可加单音节或多音节词缀构成生动形式,表达各种不同的状态、感情色彩。如“瓜(傻)”,如“瓜稀稀”。 代词,四川话的代词主要有哪个(谁)。 量词四川话的物量词,如:匹:一匹瓦。 副词,四川话表示程度的副词较多,如:多:她对你多巴适的。焦:焦苦。 举例说明汉字为什么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汉字和拼音文字不同。拼音文字用字母把音素或音节表示出来。一般地说,只要掌握了字母和拼音规则,听到一个词就可以写下来,看到一个字就可以念出来。而汉字是用表意体系的符号来表示汉语的词或词素的。汉字不和汉语的语音发生直接的联系。用汉字写的材料,汉语的不同方言地区的人可以按自己的方言读出来。一个汉字通常表示汉语里的一个词或语素,不能直接表示出读音。一般把汉字看成音形义的统一体,带有极强的表意性。比如:“木”极像树木,“月”与月亮外形相似,而“从”像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的后面。以上的例子都是用字的形体来表示语言里的词义的,没有表音成分。即使是形声字(如“问”、“霖”),虽然有了声旁“门”、“林”,但这种表音成分并不能确定字的完全正确的读音,而是要依靠表意成分“口”、“雨”才能确定汉字所表示的意义。况且“门”、“林”表音成分本身也表示一定的意义。所以尽管汉字中有带表音成分的形声字,但就整体和实质而言,汉字还是属于表意文字。

音乐对情绪的影响

音乐,它本身作为一种艺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生活,人类思想感情。通过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完美的组合,感染欣赏者。人们常说,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这当然和音乐的特性以及人们对音乐的心理感知是分不开的。人们对音乐的感知理解与欣赏是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来完成的,而音乐的社会功能主要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通过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得以发挥。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那么音乐欣赏的过程也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音乐欣赏是极富幻想的,它可以使人超越一切。人在现实世界里有种种烦恼、忧虑,人会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无助,而音乐却能让人超然物外,调剂客观与主观的矛盾,恢复人的心理平衡,使人在乐声中融入浩渺的宇宙中去,与大自然浑然一体。音乐还能表现激烈的冲突,表现人与命运的搏斗,寄托和排遣人心底的痛苦和忧伤。在欣赏这一层次上,音乐不仅能帮助人解除苦恼,而且能够冲破习惯思维的束缚,使人的想象插上翅膀,激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和潜能。 音乐能影响人的情绪,它也体现在人生理上的反应。轻松欢快的音乐使大脑及整个神经功能得到改善。节奏明快能使精神焕发,消除疲劳;旋律优美能安定情绪,集中注意力,增强人们生活情趣,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恢复,显而易见,音乐对精神、情绪具有极大的影响。研究表明良好的音乐既能消除人的不良体验,也能扩大其感受、感觉和体验的领域,又能使听音乐过程中出现的思维结构得以提高。因此大多数学生可依据这些原则进行音乐调节。运用音乐来调节情绪必须要参加音乐活动,参加音乐活动指的是唱歌,聆听乐曲演奏乐器等。无论从事什么样的音乐活动,都会体验到音乐的强大魅力,受到音乐的感染。唱歌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即使是浅唱低吟也能使人心头的郁闷一扫而空。演奏乐器需要接受较长时间的训练,恐怕大多数人都办不到。而听音乐是只具备了正常听力的人都可以进行的。听的越多,欣赏能力就越高;欣赏能力越高,就越能够体会音乐的优美精妙,就越容易受到音乐的感染。 一个心理健康的、成熟的人都不会拒绝音乐给他带来的好处,不管是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中感知,还是与音乐的感情内涵相互交融,发生共鸣,我们都会在不断品味中使精神得到升华。像一首首感动我们心灵的曲子,如凯利金的萨克斯曲《归家》,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舒伯特的《小夜曲》,门德尔松的《春之歌》,格什文的《蓝色狂想曲》等一些意境深远的曲子,让人从感伤中解脱出来,变得心情畅然、兴奋,且充满自信,特别对那些有心理困扰的人大有益处。听音乐,无论现代的还是古典的,只要溶于音乐的海洋中。我们就可以调心、调息、人静、放松、联想,调养身心的同时便可祛病强身,平肝潜阳,健胸益智。 人类文明发展业已证明,由于音乐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完备的音乐审美心理结构,已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大学生们多听音乐吧,它会使你心灵更纯净,生活更愉快,身体更健康,更富潜力和创造力。 主要音乐分三种,一种为轻音乐,一种为娱乐性音乐,一种叫做噪音。根据专家调查,轻音乐有助于大脑的学习,在人学习的时期有助于大脑的记忆,根据儿童智力研究专家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在少年时期,学习音乐,有助于提高智力。下一种,娱乐性音乐,能可以改变气氛,放松心情,作为兴趣的追求。它可以分为,情感的发泄,有鼓励意义方面的,流行音乐:比如重金属音乐。第三种,噪音。凡属音乐,在不适当的环境下,都属于噪音,而且有时音乐的音频可以影响大脑的脑波。可以导致精神错乱。 音乐能通过其音调影响人的情绪。在我国古代素来重“礼”“乐”。《乐记》中说:“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乐至则无怨。乐行则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这里谈到了音乐对生理和心理的作用。古希腊也十分重视音乐,认为E调安定,D调强烈,C 调和蔼,B调哀怨,A调高扬,G调浮躁,F调淫邪。亚里士多德推重C调,认为C调最宜于陶冶青年人。 美国纽约医科大学音乐心理疗法研究组的教授们,在音乐对人们的感情影响的调查中指出:“节奏缓慢、悲哀的音乐,使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活动减少,对话中常常充满怨气和敌意。相反,节奏鲜明、流畅快乐的乐曲,使人们之间友好交谈。” 在我们每个人出生之前,我们在母亲的胎内伴随着母亲的胎音和心音而成长。健康、和谐的胎音和心音,能够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