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知识点.

合集下载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汇总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汇总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汇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历经千年的沉淀,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

下面将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知识点的汇总。

一、儒家思想1. 仁爱:《论语》中强调“仁”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仁者爱人”。

2. 礼教:儒家重视礼仪,认为“礼尚往来”,“君子不器”等礼教原则。

3. 中庸: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主张“中和”、“中正”、“中道”,旨在平衡各种矛盾。

二、道家思想1. 道德经:强调“道法自然”,主张“无为而治”、“无欲则刚”等思想,崇尚清静、自然。

2. 阴阳五行:道家思想中的阴阳五行理论,是古代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了世间万物间的对立统一。

三、佛家思想1. 四大名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为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五台山,分别是儒、道、佛传统文化的核心。

2. 菩提树下:佛陀成道的地点,奠定了佛教的基础教义和修行基础。

四、诗词文学1. 唐诗宋词:唐宋诗词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产生了无数经典之作,如杜甫《春望》、李白《将进酒》、苏轼《水调歌头》等。

2. 四书五经:四书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为《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

五、传统节日1. 春节: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包括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等,过年、拜年、吃饺子等节庆活动。

2.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等传统活动。

六、传统艺术1. 京剧:中国传统戏曲之一,结合了唱、念、做、打、舞等多种表演形式。

2. 国画:中国传统绘画形式,重视笔墨、构图、意境,如山水画、花鸟画等。

七、中华传统美德1. 孝道:尊敬父母是中华传统的美德,认为“百善孝为先”,强调孝敬老人。

2. 忠诚:忠诚是中华传统的美德之一,强调忠于国家、忠于品德。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汇总,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这些传统文化对我们的生活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1.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主流思想,强调个人的修养和道德观念,注重人伦关系、仁义道德、忠孝孝道和礼节等方面的教化。

儒家思想对于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2.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无为而治和自然自由,主张“道法自然”,反对人为的约束和规范。

道家思想对于中国文化的审美、哲学和宗教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3.佛教文化: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普渡众生和修身养性来追求解脱与觉悟。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宗教和哲学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

4.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经典,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四本儒家经典,以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五本古代经典。

5.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笔画的形式表达思想和情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书法作为一种高尚的艺术形式,被誉为“文化的载体”。

6.中国绘画: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墨、彩、水墨的运用表达人物、山水、花鸟等各种意境和情感。

中国绘画以其独特的笔墨风格和构图规律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7.中国民间艺术:中国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民间音乐、舞蹈、戏曲、剪纸、刺绣等各种形式。

这些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民俗特色和审美价值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8.中国古代建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

如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等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9.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有独特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反映了中国人民的风土人情和传统价值观。

10.中国传统医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医药学问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涵盖了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疗法。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汇总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汇总

中国传统文化第一讲中国文化基础一、文化的涵义(一)文化的汉语词源:文对“文”作解释较早的是《易经·系辞下》中有这样一段话:“物相杂,故曰文。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二)文化的汉语词源:化化者,人由生而死,由死而生(三)文化的拉丁文词源拉丁文中的cultra,英法语中的culture,原意为耕种、栽培、居住,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物质生产活动)的意义。

后来进一步引申为人类改造自我(精神活动)的意义,包括人的技能的练习,性情、品德的陶冶、教养,蕴含有通过人的努力摆脱蒙昧和纯自然状态。

(四)“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1.广义文化广义的文化与自然相对,泛指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出自十五大报告)。

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关于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概括起来不外乎广义和狭义两种。

由此可见,广义的文化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

文化体系的构成有三层说、四层说、五层说、六层说等等。

四层说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表现为物体形态,故称物态文化,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属实体文化。

指各种社会规范,它规定人们必须遵循的制度,反映出一系列的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准则。

多指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礼仪、民俗、风俗,即行为模式。

指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等等。

2.狭义文化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

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所以又称“小文化”。

最早的权威是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文化的特征(1)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2)文化具有超个人性(3)文化具有时代性和超时代性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1.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根据自己的美学或哲学观点与思维模式,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社会与民族自身过程中所创造与积累的全部文明成果,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特色。

基础中国文化常识

基础中国文化常识

基础中国文化常识
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以下是一些基础的中国文化常识:
1. 中华五千年文明: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明,被称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2. 汉字文化:汉字是中国的文字,具有独特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特点,是世界上唯一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系统。

3. 封建文化传统:中国古代封建文化影响深远,礼仪、孝道、儒家思想等在社会、家庭中有着重要地位。

4. 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文化内涵。

5. 中医与养生文化: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强调平衡和整体治疗,包括针灸、中草药、气功等疗法。

养生文化注重饮食、运动、调养,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6. 传统艺术:中国传统艺术包括中国书法、绘画、音乐、戏剧、舞蹈等,每一种艺术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传承方式。

7. 文化遗产:中国有世界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丝绸之路等,也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京剧、粤剧、传统手工艺等。

8. 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八大菜系分布在不同地区,如川菜、粤菜、鲁菜等,还有许多特色小吃和茶文化。

这些只是中国文化的冰山一角,中国文化是多样丰富的,不同的地域、民族、习俗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景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一知识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一知识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一知识点中国拥有悠久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它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强调人际关系、道德准则和社会秩序。

儒家的核心观念包括仁、义、礼、智和信。

仁是对人类的关怀和爱,义是道德准则和责任感,礼是社交礼仪和行为准则,智是知识和学问,信是诚实和守信。

二、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注重个体的内心修养和追求自然的道。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认为通过放松心态和顺应自然的运行可以达到内在的和谐与平衡。

道家重视道德的内在力量,追求个人的自由和解放。

三、佛教佛教起源于印度,随着传播逐渐融入中国文化。

佛教强调超越世俗的追求,提倡慈悲、舍己和寻求真理。

佛教的主要观念包括“四谛”(苦、集、灭、道)、“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心、正念、正定)以及“十善业道”等。

四、文学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而闻名于世。

诗歌、散文、戏曲等都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境与情感的表达,崇尚自然与人性的和谐。

中国的绘画、音乐和舞蹈也有独特的风格,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无穷的艺术魅力。

五、传统节日和习俗中国有许多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等。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也都是中国人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参与祭祖、赛龙舟、赏月等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六、传统医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还有独特的中医药系统。

中医药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理论和疗效被世界所认可。

中医的理论体系包括五行学说、阴阳学说、经络学说等,疗法则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通过深入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为推动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文化常识必背知识点

中国文化常识必背知识点

中国文化常识必背知识点
中国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主题,了解一些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点可以帮助人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传统、价值观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中国文化的必背知识点:
1.中华五千年文明:中国被认为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这包括了许多古老的文化传统、哲学体系、艺术形式等。

2.儒家思想: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仁爱、孝道、礼仪等价值观。

儒家经典如《论语》、《大学》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3.道家思想:道家注重自然、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代表作品包括《道德经》。

4.佛教:佛教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影响了文化、艺术、哲学等各个领域。

著名的佛教文化遗址如敦煌莫高窟等。

5.传统艺术:包括中国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这些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

6.传统建筑:中国古代建筑以宫殿、寺庙、园林为代表,如故宫、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7.四大发明:指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春节:中国的传统新年,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9.中秋节:传统的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庆祝丰收,共聚团圆,有赏月、吃月饼的传统。

10.封建礼制:中国传统社会的礼仪制度,强调尊卑有序、君臣礼义。

11.茶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茶道、茶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2.中文传统节气:比如立春、清明、立夏、小满等,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和生活的节奏。

这些知识点只是中国文化的冰山一角,深入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中华传统文化概要知识点

中华传统文化概要知识点

中华传统文化概要知识点中华传统文化是指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它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历史传承、伦理道德、宗教信仰、节日习俗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中华传统文化的概要知识点:1. 哲学思想:- 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主张仁、义、礼、智、信,强调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

- 道家思想: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 墨家思想:以墨子为代表,主张兼爱、非攻、节用。

- 法家思想:以韩非子为代表,主张法治、权术、术数。

- 儒释道:儒家、佛教和道教并称为中国传统三大思想体系。

2. 文学艺术:- 古典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如《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红楼梦》等。

- 书法艺术:以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等为代表。

- 绘画艺术:如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有着各自的流派和风格。

- 音乐舞蹈:如古琴、京剧等,具有独特的东方韵味。

3. 历史传承:- 五千年文明史:从黄帝、尧舜到秦汉、唐宋,再到明清,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 历史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成吉思汗等。

- 历史事件:如春秋战国、三国演义、唐宋变革、明清更替等。

4. 伦理道德:- 礼仪之邦:强调礼节、孝道、忠诚、节操等。

- 人际关系:五伦(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君臣)的相处之道。

5. 宗教信仰:-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融合,形成汉传佛教。

- 道教: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强调长生不老、修炼成仙。

- 儒教:虽非宗教,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类似宗教的影响力。

6. 节日习俗:- 春节:中国农历新年,家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拜年。

-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象征团圆。

- 清明节:扫墓、祭祖,纪念先人。

-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

7. 饮食文化:- 八大菜系:川、鲁、粤、苏、浙、闽、湘、徽,各具特色。

- 茶文化:茶艺、茶道,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

8. 传统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中国古人对自然界季节变化的认识,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一、古代中华文化1.中华文明的起源: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地,由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和长江流域的三星堆文化等组成。

2.中国古代的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中国古代社会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农耕经济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3.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强调仁爱、礼仪、忠恕等价值观念,对中国社会和人们的行为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

4.中国古代的道家文化和墨家文化:道家文化强调“无为而治”和“自然无欲”,追求心灵的宁静;墨家文化强调兼爱和反对战争,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史有一定影响。

5.中国古代的佛教文化:佛教自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影响了中国的宗教、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1.中国传统绘画:中国绘画有书法、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多个流派,强调审美的内涵和意境的表达,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2.中国传统音乐:中国音乐有宫商角徵羽五音和七声音阶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

3.中国传统舞蹈:中国舞蹈分为古典舞和民间舞,每种舞蹈都有其独特的舞姿和表达方式,如京剧、豫剧等。

4.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以木结构为主,注重对称和平衡,例如故宫、长城等。

5.中国传统服饰:中国传统服饰包括汉服、唐装、襦裙等多种类型,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设计和意义。

三、中国传统哲学与思想1.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多种学派,丰富了中国的思想体系和文化传统。

2.中华思想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华思想文化的核心思想有四个层面,即仁爱、和谐、中庸和天人合一,它们统一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3.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注重“仁政”和礼制,强调君主和臣民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4.中国传统伦理学:中国传统伦理学的核心是儒家的仁爱道德观念,注重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的“中”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像什么 ?有旒之旆,即有飘饰的旗帜2. 关于“中国”一词的本义中央之城3.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一著名口号,最早出自哪里 ?朱元璋讨元檄文4. “民族”一词中的“族”字,原义为 ?原意为矢锋引申为众5. 关于“文化”的表述和理解文化是由文与化组合而成,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的总称6. 中国文化的特质人文传统伦理中心尊君重民中庸协和延绵坚韧7. 新石器时代的特点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陶器制作8. 哪一文化遗址又被称为“黑陶文化”龙山文化9. 在人类文化史上,被西方学者称为“第一次浪潮”的是什么攫取经济到生产经济10. “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太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这段话反映了原始宗教中的什么现象 ?图腾崇拜11. 神话中反映我国医药学起源的故事跟传说中上古哪个帝王有关?神农氏12. 我国传统视野中的“黄金时代”是指哪个时代 ?三大集团时期华夏东夷苗蛮13. 有“人文初祖”美誉的是谁 ?黄帝14. 中国文化史上的“青铜时代”是指什么时期 ?夏代到春秋战国之交16.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代表的是什么时期的文化 ?商朝时期18. “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是哪一时期人的天命观 ?第 1 页共 23 页夏商周19. “宗法制”定型于什么时期 ?西周时期20. “尊礼文化”是对哪一朝文化的概括 ?周代是对礼乐刑政目标和一的尊礼文化21. 周礼包括吉、凶、军、宾、嘉五礼,其中“宾礼”是指什么 ?迎宾亲附诸侯之礼22. 有关西周礼乐制度的表述乐由中出礼自外作, 其目的都在于整民23. 儒家所谓的“大同”转向“小康”的关键时期是哪一时期 ?大禹时期24. 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有哪些 ?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25. 儒家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特征。

天下为公选贤举能的原始共产社会26. 制定礼的规范、政的划一、刑的强制,配之以乐的感染,以使统一民心, 成就王道,这种在周代开始建立的文化制度,被称为什么 ?礼乐制度27. 在世界历史上,有一个时期出现一大批圣贤和文化巨著,影响本民族后世的文化走向,通常被称为元典时代。

中国的“元典时代”大约相当于哪一时期 ?东周即春秋战国时期28.春秋末期,什么逐渐成为知识阶层的通称 ?士29.孔子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这句话的意思是 ?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边鄙文化的繁荣30.墨家思想的核心。

兼爱向同31.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思想的是哪一家 ?法家32.中华文化元典性质的著作有哪些 ?儒家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及论语墨子老子孟子庄子韩非子33. 《孙子兵法》是先秦时期著名的兵书,其作者是 ?孙武第 2 页共 23 页34.在哪一时期, 汲郡人在盗墓时发现战国时竹简,包括《纪年》《师春》《易经》等重要典籍,对中国学术的发展影响甚大,这批古书被称为“汲冢书” 。

西晋武帝时期35.先秦时期秦文化的特点描述。

文学优游哲理创建见长功利追求法纪严明实绩恢弘36.与西周时代不同,秦朝的行政制度是什么制度 ?郡县制37.秦朝时期实行“书同文”是指将各国文字统一到什么字体上来 ?小篆38.汉朝初期,主要继承的是什么文化 ?秦楚文化39.秦始皇焚书坑儒中,明确要保留的是哪类书?秦记40.汉武帝时,三次应诏上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谁 ? 董仲舒41.汉武帝时期, “经”主要指的是哪一家的典籍 ?儒家42. “古文经”是指什么 ?用先秦箍文写成,内容与其时流行的以利于学官的隶书,今文经不同的旧体 43. “今文经学”最注重的经典是什么 ?春秋公羊传44.秦亡以后,楚汉战争直到汉代初期,匈奴族出现一位英勇善战、足智多谋的首领,在公元前 201年率大军将汉高祖刘邦围困于白登山七天七夜,并导致了汉代前期对匈奴的和亲政策。

这位首领是谁 ?冒顿45.丝绸之路的开辟,首先应归功于汉武帝时期谁的两次西域之行 ?张骞46.哪里是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被称为中国佛教的祖庭白马寺。

47.天师道的创始人据《太平经》造作道书 24篇,自称得自于太上老君。

因入道需要交五斗米,故也称为“五斗米道” ,后来成为中国道教的正宗流派。

其创始人是 ?张陵48.两汉史学异常发达,班固因袭《史记》的纪传体而著有什么 ?第 3 页共 23 页汉书49.魏晋以来文化转折的一大标志是什么 ?经学和名教衰颓50.魏晋时代名士皆以放达为怀,蔑视礼教,好酒、行散、崇尚狂羁怪诞的行为风尚。

这一精神风范后来被称为什么 ?魏晋风骨51.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的母亲,都出自的民族是什么民族 ?拓跋鲜卑52.胡文化“汉化”的渠道1,胡人统治者采用汉族统治的组织形式,推广儒学。

2,入迁内地的胡人在“与华民错居”的情势中,不仅“语习中夏”,“多知中国语”,而且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53.魏晋以降,迎来了一个“人的自觉”时代,这同时又是一个“文的自觉” 时代。

其表现的是 ?文学和艺术的各个门类从儒学中解脱出来54. “三曹”具体指 ?曹操曹丕曹植55. “建安七子”具体指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56.书法方面,谁被推尊为“书圣”的是 ?王羲之57.曹魏之际,文坛上有“三史”之称,以与“五经”对应。

“三史”指 ? 史记》,《汉书》,《东观汉记》58.玄奘的西游,历经多年方回长安,将魏晋以来的“朝圣”和“进香”活动推向高潮。

其中共历时多少年 ?17年59.终于形成三教鼎立,并行不悖的局面的时期是 ?隋唐帝国60.在选官制度上,汉代实行的是什么制度 ?察举制征辟制61.进士科必考内容的是 ?诗赋62.什么制度不仅对东亚而且对世界文明都产生过影响,它在其出现近千年之后由传教士带到西方, 直接影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第 4 页共 23 页科举制度63.唐朝历二十帝二百九十年,疆域东临日本海,西抵中亚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北达西伯利亚南部,南至中印半岛,哪位皇帝被西北各少数民族拥戴为“天可汗” ?唐太宗64.玄奘在唐代创立了法相宗,也称什么 ?唯识宗65.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最为深广的禅宗,在唐代经五祖弘忍、六祖的阐发, 才得以进一步中国化,其中六祖是谁 ?慧能66.隋朝西都位于汉长安城东南,始筑于隋文帝,时称大兴城,下列哪一个朝代时改名长安 ?唐代67.昭陵是哪位皇帝的陵墓?唐太宗李世民68.宋明理学的产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哪两个人 ?周敦颐,邵雍69.哪位理学家提出关于“心统性情” 、“天地之性” 、“德性所知”等伦理学问题的思索,都成为后来理学家们关切的重大命题 ?张载70.理学发展到南宋,谁是集大成者 ?朱熹71.宋代士人对雅文化的追求成为时代的风尚。

雅文化的重要标志。

宋词,宋诗,宋画,书院,文房清玩72.宋代文人最常用也最擅长的创作形式 ?词73.宋室南迁后,不独政治人才的分布发生了变化,学术中心也当如是观。

唐至北宋,洛阳成为学术中心,南宋时则转移至哪里 ?福建74.元代天文学家谁吸取阿拉伯天文学的精华,创制了《授时历》。

郭守敬75.什么发明传入欧洲后,对以城市为依靠的新兴君主政体取得反对封建贵第 5 页共 23 页族的斗争的胜利,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火药76. 在中国文化史上,什么书确乎是一部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77. 什么脱颖而出,成为乾嘉时期的主导学术。

朴学78. 鲁迅将明清时期的什么喻为“脍炙人口的虐政” 。

文字狱79. 谁是明代心学的开创者 ?王守仁80. 在明代,什么学派对礼教提出尖锐的批评和嘲讽,形成一种有悖于纲常名教的异端色彩。

泰州学派81. 谁主张以法制来抑制君权,并提出设学校以监督朝政的设想。

黄宗羲82. 谁是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先导人物。

徐光启83. 当利玛窦等传教士进入中国时,正值(明朝末期。

84. (汤若望所著《远镜说》 ,标志着西方光学正式传入中国。

85. 我国至今沿用的阴历是(崇祯历法86.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以武力征服海外是忽必烈远征(日本列岛。

87. 郑和历次远航的目的是(寻找明惠帝炫耀强大国力。

88. (乾隆年间,正式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89. (苏州是清代前期最发达的工商业中心城市。

90. (《金瓶梅》是明代市民文学长篇小说的代表第 6 页共 23 页91. 清中叶提倡议政最力者是(龚自珍。

92.19世纪( 60 年代伊始,中国出现洋务运动。

93. (书院改制与新式学堂的设立是近代教育改革的主线。

94. 在近代出版机构中,历史最久、影响最巨的是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

95. 康有为的(《大同论》凝聚着他对人类前途的终极关怀。

96. (严复被时人誉为“中国西学第一者” 。

97. (北大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民主堡垒,而且是科学精神的摇篮。

98.1919年 5月, 《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 ,刊发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和经济思想。

99.1923年春,爆发了著名的以人生观为主题的(科学与玄学的讨论。

100.1988年公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共收汉字( 7000 个。

2. “中国”作为与外国对等的国体概念,萌发于(宋代7.考古学依据人类所使用生产工具的变革,将人类古代的历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8.关于新石器时代的描述人来开始使用磨制石器,此外农业、养畜业和陶器制作出现9.下列哪一文化遗址又被称为“彩陶文化”仰韶文化11.原始宗教包括(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15.人们常称中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是从(黄帝算起的。

17.中国文化起源说法第 7 页共 23 页起源于黄河流域22. “尊礼文化”是对(周朝文化的概括。

25.在周礼中,婚姻之礼属于“五礼”中的(嘉礼26.在古代的礼乐制度下,贵族修习的六艺中,除了礼、乐、御、书、数外, 还有(射27.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表现是:(旧礼制的废止和礼制的下移,即使用者身份等级界限打破28.在春秋战国时代,创办私学,兴办教育最有成绩的是(孔丘29.中国在商、西周时期出现了第一批正式的文化人,他们主要是(巫、史、祝、卜等专门文化官员30.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复礼”与“归仁”31.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出自于(《论语〃泰伯》32.用土、火、木、金、水五种物质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 并认为五行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

持此主张的是(邹衍33.历史上曾有两次发现古书,其中“孔壁书”是在(西汉景帝时发现的。

34.春秋战国时代最明显的社会思潮,或说政治伦理是(尊君重民 35.先秦时期齐鲁文化的特点(由齐鲁文化构成,各具特色,鲁依本周礼, 质朴务实,尊重传统齐文化华丽活泼,开放创新的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