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各种会议制度
学校校务_会议制度及流程

一、会议制度1. 会议目的学校校务会议是学校领导层、教职工代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的重要会议,旨在讨论学校重大事项、决策学校发展规划、协调各部门工作、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 会议原则(1)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智慧,形成共识。
(2)依法治校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办事。
(3)实事求是原则: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会议组织(1)会议主持:由校长或其委托的副校长主持。
(2)参会人员: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各处室负责人、教职工代表等。
(3)会议时间: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
二、会议流程1. 会前准备(1)会议议题:由校长或其委托的副校长提出会议议题,经会议筹备组审核后确定。
(2)会议通知:提前一周将会议时间、地点、议题等通知给参会人员。
(3)材料准备:各部门负责人根据会议议题,提前准备相关材料。
2. 会议召开(1)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2)主持人介绍会议议程和参会人员。
(3)各部门负责人汇报工作,分析问题,提出建议。
(4)参会人员围绕议题进行讨论,发表意见和建议。
(5)主持人总结发言,对会议议题进行表决。
3. 会议决议(1)会议决议:经参会人员表决,形成会议决议。
(2)决议执行:各部门负责人根据会议决议,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4. 会议结束(1)主持人宣布会议结束。
(2)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三、会议纪律1. 严格遵守会议纪律,按时参加会议。
2. 积极发言,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3. 认真记录会议内容,及时传达会议精神。
4. 保密会议内容,不得随意泄露。
四、会议总结1. 会议结束后,会议筹备组对会议进行总结,形成会议纪要。
2. 会议纪要经校长审核后,印发给各部门负责人。
3. 各部门负责人根据会议纪要,落实会议决议。
通过以上制度及流程,确保学校校务会议的规范、高效、有序进行,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学校学部、部门例会制度(4篇)

学校学部、部门例会制度学校通常会根据不同的学部和部门设立不同的例会制度。
以下是一般学校学部和部门的例会制度:1. 学部例会:学校的不同学部(如人文学部、理工学部、社科学部等)会定期召开学部例会。
学部例会一般由学部主任主持,学部领导和各学部教师代表参加。
学部例会的目的是讨论学部事务、制定学部发展计划、评估学部教学质量和研究进展等。
学部例会可以帮助学部领导和教师代表之间建立沟通渠道,推动学部整体改进。
2. 部门例会:学校的各个部门(如教务处、学生事务处、科研处等)会根据具体职责和工作需要定期召开部门例会。
部门例会一般由部门负责人主持,部门成员参加。
部门例会的目的是协调部门内部工作、交流工作经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等。
部门例会可以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促进部门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作。
3. 教研组例会:学校的各个学科教研组也会定期召开例会。
教研组例会一般由教研组长主持,教研组成员参加。
教研组例会的目的是分享教学经验、讨论教学方法、确定教学计划等。
教研组例会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总的说来,学校学部和部门的例会制度是为了促进学部、部门以及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推动学校的教学和发展。
例会可以协调各方工作,解决问题,提高效率,提升教学质量,进而推动学校整体的发展。
学校学部、部门例会制度(2)一、背景介绍学校学部和部门的例会制度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机构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加强学部与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地完成。
本文将对学校学部和部门例会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二、定义和目的例会是指学部或部门内部定期召开的会议,由学部主任或部门负责人主持,旨在汇报工作进展、解决问题、分享经验、协调工作等。
例会制度的目的是促进信息的共享、决策的迅速和问题的解决,提高学部或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例会的类型1. 定期例会:固定时间和地点召开的例会,一般按周、按月或按季度召开。
高校会议制度范本

高校会议制度范本一、总则为加强高校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会议制度。
二、会议种类和职责1. 全校性会议:主要包括校务会议、全校教职工大会、学生家长会等。
校务会议是学校最高决策机构,负责研究决定学校重大事项;全校教职工大会是学校全体教职工参加的会议,主要负责传达上级文件精神,部署学校工作,交流工作经验等;学生家长会主要讨论学生教育和管理有关事项。
2. 职能部门会议:各职能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定期召开本部门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本部门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并向校务会议报告工作。
3. 学术委员会会议:主要负责学校学术事务的讨论和决策,如学科建设、科研工作、师资队伍建设等。
4. 学生事务会议:主要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学生资助等工作。
三、会议组织与筹备1. 会议筹备:召开会议前,主办部门应提前拟定会议议程、通知参会人员、准备会议材料,并报校务会议批准。
2. 会议组织:会议主持人负责会议的召集和主持,确保会议秩序井然,高效完成会议议程。
3. 会议记录:会议记录人应认真记录会议内容和议定事项,会后及时整理会议纪要,经主持人审阅后分发给有关人员。
四、会议纪律与保障1. 会议纪律:参会人员应按时到会,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
会议期间,不得随意离会,不得携带与会议无关的物品。
2. 发言秩序:会议发言应围绕会议主题,遵守发言秩序,简洁明了。
3. 会议保密:会议内容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或学校内部敏感信息时,参会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
4. 会议保障:相关部门应做好会议场地、设备、服务等保障工作,确保会议顺利进行。
五、会议决策与执行1. 会议决策:会议形成的决议、决定,由主持人签发,有关部门负责执行。
2. 会议执行:会议决议、决定执行情况由主办部门负责跟踪落实,并及时向校务会议报告。
3. 会议监督:学校设立监督机构,对会议决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会议决策落到实处。
学校各种会议制度范文(三篇)

学校各种会议制度范文学校有各种会议制度来促进学校的正常运作和管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学校会议制度:1. 教务会议:教务会议是学校的教学管理机构,一般由学校领导、各学系领导和教务人员组成,讨论学校教学计划、学科设置、教学改革等相关事宜。
2. 学术委员会会议:学术委员会会议是学校的学术评审机构,由学校的教授和研究人员组成,讨论学校的学术发展策略、学术评审标准等。
3. 班会:班会是学校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形式,每周或每月举行一次,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在班会上交流学习情况、解决问题、接受教育指导等。
4. 学生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是学校的最高学生组织,由各班级选举出的代表组成,一般每学年召开一次,讨论学校的重大事项,提出学生意见和建议。
5. 教职工大会:教职工大会是学校的最高行政决策机构,由学校教职工全体组成,一般每学年召开一次,讨论学校的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等。
6. 学术讲座:学校定期举办学术讲座,邀请知名学者和专家进行学术报告和交流,以提高学术水平。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学校会议制度,具体的制度和会议形式可能因学校的规模和特点而有所不同。
学校各种会议制度范文(二)一、会议目的与背景:本次会议旨在讨论学校的各项事务,加强沟通与协调,推动学校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并为全体教职员工提供一个交流、分享和协商的平台。
二、会议议程:1. 主席宣布会议开始并核对与会人员名单。
2. 会议纪要审议通过。
3. 教务处工作汇报。
4. 各部门工作汇报。
5. 讨论并决定学校重要事务,如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师资配备等。
6. 班级管理情况通报。
7. 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
8. 学生管理与班级活动安排。
9. 其他问题和建议的讨论。
10. 会议总结。
三、会议流程:1. 主席宣布会议正式开始。
2. 秘书宣读上一次会议的纪要,与会人员审核并讨论,确认无误后通过。
3. 教务处负责人就近期的工作进行汇报,包括学期教学进度、教学质量评估、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情况。
学校会议制度(3篇)

学校会议制度一、校长办公会一般在期初、期中、期末召开会议,决定学校重大事情。
二、每周五下午为校行政会议,碰头会议可随时进行。
三、每周三下午为教师集体备课、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由学年、学科组及学校规定。
四、班主任会议每月举行一次,交流经验,学习资料,布置工作。
五、值周责任人会议每周一早晨召开,由德育主任负责。
六、部门会议、党、团、工会活动由各组织负责人提出,学校统一安排。
七、共建会议一学期一次,家长学校授课每学期计划另拟。
八、参加会议者必须按时到会,不无故缺席,遇特殊情况必须请假者,经会议负责人同意,方可准假。
九、参加任何会议都要带好笔记本,并认真做好记录。
十、严肃会议纪律,会议期间不准随便进出会场,如组织讨论时,应畅所欲言,不做与会无关的事。
学校会议制度(2)是指学校内部进行有关学校事务、学术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会议的规定和程序。
学校会议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会议类型:学校会议制度会明确各类会议的分类,如教师大会、教务会议、校务会议等。
2. 会议召开权限:学校会议制度规定了各级会议的召开权限和程序,明确由哪些人员或组织负责召集会议。
3. 会议议程:学校会议制度明确了会议的议程设置,包括会议主题、讨论议题等,确保会议内容明确、有序进行。
4. 会议通知和准备:学校会议制度规定了会议通知的制度和时间要求,确保参会人员提前了解会议内容,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5. 会议程序:学校会议制度确立了会议的具体程序,包括会议开始、议程安排、发言顺序、表决方式等,确保会议的进行有序、高效。
6. 会议记录和纪要:学校会议制度规定会议的记录和纪要的要求,确保会议内容准确记录并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
7. 会议决议和执行:学校会议制度规定了会议决议的形式和执行程序,确保会议决议得到有效执行。
学校会议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学校事务的决策效率和行动力,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
同时,学校会议制度还可以加强学校内部的沟通和合作,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的优化和发展。
学校会议制度

学校会议制度会议是按上级指示,学校工作需要和主持者的意图,按肯定的议程和规章,集体议决某项工作的治理形式。
必要召开的会议,必需有明确的目的,集中解决必需经过肯定会议才能解决的议题。
包括以下一些重要会议:一、校务委员会会议。
校务委员会是校长召开的会议。
校务委员会是学校的审议机构,由校长、党支部书记、副校长、政教处主任、教育处主任、总务处主任、工会主席、团总支书、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以及教师代表参与。
校务委员会会议和内容是争论学校重大问题,为校长决策供应询问。
二、教职工大会或教职工代表大会。
教职工大会或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民主监视和民主治理,依靠教职工办学的重要形式。
会议由党支部书记或工会主席主持,校长向大会报告工作,听取教职工的建议、意见和批判,以削减决策的失误。
教职工对学校的规划、规划和重大改革方案,要仔细询问,提出改良意见。
必要时,校长可授权大会对有关教职工切身利益和重大问题(如住房、奖金发放等)作出打算。
会议每学期至少一次。
三、行政会议。
行政会议是学校行政决策执行的会议形式,由校长主持,副校长、政教处主任、教育处主任、总务处主任参与。
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争论校长行政决策的执行。
四、科组长联席会议。
科组长联席会议,是学校教学业务询问会议。
会议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或教育主任主持。
会议内容主要是听取各科教学汇报,讨论教学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布置有关教学工作。
每学期至少初、中、末各召开一次。
五、班主任联席会议。
班主任联席会议,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询问会议。
会议参与者有班主任和团队专职干部。
会议由主管德育的副校长或政教处主任主持。
会议主要内容是听取工作汇报,讨论德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布置有关德育工作,每学期至少初、中、末各召开一次。
六、家长会议。
家长会议,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协调全都的会议形式,由校长或分管年级领导、级组长、班主任、部门领导主持召开。
内容包括学校向家长介绍学校教育规划和实施状况,通报学生的进步和存在问题,家长介绍教育孩子的阅历,学校进展家庭教育学问的宣传等。
学校会议制度范文6篇

学校会议制度范文篇一:(一)学校会议总要求1、坚持减少会议的原则,尽量控制会议次数。
学校重大会议须领导班子会议决定,校长批准方能召开。
2、上级要求召开的会议及学校计划召开的会议,要按期、及时召开。
3、每次会议,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明确会议的中心议题、通知会议参加者,根据会议中心议题准备发言的内容,不开无准备的会,保证会议质量。
4、树立良好的会风,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喧哗、不议论,不接打电话,遵守会议纪律,认真做好会议记录,保证会议效果。
5、对于违反会议制度的人和事,各处各级负责领导即时批评指正,并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二)会议主持人要求学校每次会议须先定出主持人,坚持谁主持,谁承办,谁负责到底,精细化主持,校办监督的原则。
主持人责任:1、负责会议的相关参会人员确定,并在会前做好参会通知。
2、确定会议地点,并指定责任人,会前5分钟前打开门,并打扫好卫生,准备好话筒等。
3、指定记录人做好记录。
4、和相关发言人取得联系。
5、通知开会、点名。
6、要求好会议纪律,并始终为会议纪律负责。
7、处理好会议突发的各种问题,保证会议基本程序完成。
8、处理好未参会人员的精神传达,处理好考勤结果的审定并签字交教导处。
9、将会议结果汇报给上一级领导。
(三)校长办公会议制度1、校长办公会的主要任务是:就学校的发展建设、中心任务和其他重要行政工作做出决策;讨论教育教学、教研、行政、后勤等工作的重要问题,并做出相应决定;听取各职能部门的重要工作汇报,分析学校形势,检查总结工作。
2、校长办公会研究处理的事项主要有: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主要工作的实施方案;学校教育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工作的重要改革措施及实施办法;机构设置调整和一般人员调配;对教职工的奖惩、奖金的分配与审定;重大活动的安排;重要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和工作总结;安全保卫等重要问题;其他重要工作。
3、校长办公会议由校长主持、校级干部全部参加,与议题有关的中层领导列席参加。
学校各种会议制度(4篇)

学校各种会议制度学校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机构,为了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和管理,各种会议制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学校中各种会议制度,包括校务会议、教研会议、班会、学生大会等,共计____字。
一、校务会议校务会议是学校最高决策机构,由学校的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校务会议定期召开,旨在讨论学校的发展规划、重大决策事项、重要政策等。
校务会议一般由学校校长或校董主持,会议议题丰富多样,涵盖学校的各个方面。
校务会议的准备工作一般由学校行政办公室完成,包括制定会议议程、通知与会人员、准备相关资料等。
会议一般在学校办公室或会议室召开,会议期间要求与会人员保持严肃态度,发表言论时要求围绕议题展开,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在校务会议中,学校领导发表讲话,介绍学校的最新发展情况,并对学校的工作提出要求和指导意见。
职能部门负责人汇报部门工作,解答学校领导提出的问题。
与会人员可以就学校的发展和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会议最后对议题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
二、教研会议教研会议是学校中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交流的重要形式。
教研会议可以分为学校级别的教研会议和科室级别的教研会议。
学校级别的教研会议一般由学校教务处或教研处组织召开,科室级别的教研会议由各科室负责人组织召开。
教研会议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研会议一般定期召开,议题包括教学经验分享、教学方法探讨、教材研究等。
会议的组织和准备工作由教务处或教研处负责,包括确定会议议题、邀请与会人员、准备会议资料等。
教研会议的形式多样,可以采用讲座、报告、研讨等方式进行。
与会教师可以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
会议结束后,教师们可以根据会议内容进行教学改进和提高。
三、班会班会是学校中班级管理的重要环节,由班主任组织召开。
班会的目的是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和纪律性,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效果。
班会一般定期召开,时间一般安排在早读或晚自习前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各种会议制度
学校会议制度是为了促进学校事务的有效管理和决策,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运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学校会议制度:
1.班会制度:每个班级在固定时间内召开班会,班主任或学生干部主持,讨论班级事务、学习进展,解决学生问题。
2.教研会:教师根据学校安排,在固定时间内召开教研会,分享教学心得,讨论教育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学校教职工大会:学校定期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由校长和学校领导主持,通报学校工作情况,传达学校重要政策,表彰先进工作者。
4.行政会议:学校行政部门负责人、教学管理人员、学工处负责人等参与的会议,讨论学校行政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等事宜。
5.校本课题研究会议:学校教师参与的课题研究会议,讨论研究方向、研究进展、研究成果等问题。
6.学生代表大会:学校在适当时机召开学生代表大会,由学生代表参与,讨论学生事务、关注学生利益、提出建议。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学校会议制度,不同学校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