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价值探讨

合集下载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升。

护理质量已经成为患者选取就医服务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在这种大环境下,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及方法成为医院争先聚焦创新的重要突破点。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CPI)作为质量管控模式的一种,成为医院相关科室进行引进管理质量提升的重要措施手段。

尤其是在眼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其作为独立的器官护理科室,往往被当作重点科室来打造,针对老年眼科患者以及幼儿眼科患者,一旦护理不当,更加容易加深护患矛盾,因此需要引起格外重视。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CPI),通过检查护理服务过程是否按照相关程序和方法操作、是否能够达到护理服务效果、是否能够满足患者的服务需求等来寻找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来不断和改进护理措施。

本文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本院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实践,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推广。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眼科护理管理效果一、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质量管理理论。

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包括确定服务内容、记述当前过程、分析和测评、找出原因、制定改进措施、监控执行、效果评价、巩固改进结果等步骤。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强化护理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进一步完善了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和护理质量监督与评价机制,是新形势下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效果的有效途径。

将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应用在眼科护理管理中,一方面可以使眼科护理人员不断提升护理管理能力及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也能够密切护患关系,有效避免护患纠纷。

1、建立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小组优质的护理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保证眼科护理管理在全院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和谐发展,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第一步便是建立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小组,保障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顺利进行。

眼科护理管理质量改进探讨

眼科护理管理质量改进探讨

眼科护理管理质量改进探讨随着近些年的进展建设,人们在加强自身健康问题的同时,对临床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相关工作的开展,能够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眼科是临床中的重要科室,其所面对的患者通常为老人和儿童。

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护理管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一旦消灭疏忽,很简洁对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为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损害,从而导致各种纠纷大事的发生[1]。

在这一问题的基础上,就需要医院加强护理管理工作,促进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有效应用。

本争辩主要以本院就诊的患者为例,通过比较常规护理管理和使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的护理满足度,探究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从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眼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争辩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比组,每组40例患者。

其中,试验组有23名女性患者和17名男性患者,患者年龄在6~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78±3.74)岁;对比组有22名女性患者和18名男性患者,患者年龄在9~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97±3.31)岁。

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资料和年龄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赐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管理,对护士人员开放基础的倒班支配,增加人员的生疏程度,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在此基础上,赐予试验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先成立眼科护理技术质量小组,将护士长作为小组组长,其他成员为护士[2]。

护士长负责对日常工作活动内容进行支配,同时促进小组成员乐观地参与到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

并制定肯定的工作目标,将工作责任制进行落实,保证提高人员的专业理论学问,促进其临床阅历的丰富程度,同时要能够依据工作的具体实施状况,对工作目标进行不断的完善,并将小组中的工作责任进行具体明确,从不同的眼科护理技术进行入手,制定相应的准入标准,同时促进护理新技术评审制定的增加。

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的应用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的效用价值。

方法:研究中共选取112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以时间为分隔线,采取盲抽方式将其分为实施前的对照组与实施后的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随机抽取56例患者,前者采取护理管理方式,后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对比两组实际应用效果。

结果:经实验中各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及操作技术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更高(P<0.05)。

结论: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对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也可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相比常规组患者满意度更高。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眼科护理技术管理;应用与体会引言:眼部构造本就较为脆弱,而眼科操作多有着侵入性特点,这也大大提高了其风险性,因此在展开治疗及护理操作时还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展开,并强化护理技术管理,从而减少风险事件发生。

本文主要谈论了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前后眼科护理技术管理的差异表现,具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院内眼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21年7月~2022年6月区间,受到后期对比所需,2021年7月~12月为实施前对照组,2022年1月~6月为实施后观察组,两组人数较为均等,采取摇号方式抽取。

对照组与观察组男女人数、平均年龄分别为30、26例(41.95±4.32)岁与32、24例(42.59±5.17)岁。

两组均为同一批护理人员,共13名,其中高、中、初级护师分别为3、6、4名,本科7名、大专4名、中专2名,无任何人事变动。

将其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呈现出(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主要是根据科室各项情况做好人员工作分配工作,就患者的特点进行具体细节的讲解,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1]。

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价值探讨

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价值探讨

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价值探讨目的探讨在眼科护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后,取得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眼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1.7%。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更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后,提升了眼科护理的服务质量,减少了护理中的不良事件,患者满意度高。

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标签:眼科护理管理;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价值[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odel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Methods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ye diseas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method,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6.7% vs 81.7%),and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odel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can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of nurs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and reduce the adverse events in the nursing,and the patient’s satisfactory degree is high,therefore,it is worth great promotion in clinic.[Key words]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odel;Value在眼科治疗的患者中,多为儿童、老年人。

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取2 0 1 2年 4月 一 2 0 1 4年 3月于本院门诊 检查 出存 在乳头 凹陷的 1 2 0例 孕妇作 为研究 对象 , 分析研究对乳头 凹陷孕妇实行乳房保健护理对预防产 后乳腺炎 的临床效果 , 现将 分析研究结果 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 2 0 1 2年 4月 一 2 0 1 4年 3 月 于本 院门诊检查 出的存在乳 头凹 陷的 1 2 0例 孕妇作 为研究对 象, 按照硬币法将随机分为观察 组( n = 6 0 ) 和对照组 ( / 1 : 6 0 ) , 孕 妇年 龄: 2 1— 3 6 岁, 平均年龄( 2 5 4 4 - 2 . 4 ) 岁; 排除标准 : 存在 重大疾病 的孕妇 、 存在精神性障 碍的孕妇 、 存在严重产后并发症的孕妇 、 不是 初次分娩 的产妇 ; 孕周 : 2 3 —3 7周 , 平 均孕 周( 2 6 . 7 -1 4 . 5 ) 周; 两组孕妇在一般性资料方 面并 不具有显 著差异 , 固本 次研究具 有可 行性。 1 . 2 方法 ① 对照组 : 给予对照组孕妇常规护理( 在孕期对孕妇进行一定 的母乳喂养知 识宣讲
乳 头 凹 陷孕妇 实行 乳房 保 健 护理 对 预 防产 后 乳 腺 炎 的 效 果 分 析
张 燕
( 无锡 市江海街 道社 区卫生服务 中心 江 苏
无锡
2 1 4 0 0 0 )
【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对乳头凹陷孕妇实行乳房保健护理对预 防产后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 2 0 1 2年 4月 ~ 2 0 1 4年 3月于本院 门诊检查 出的存在 乳头 凹陷的 1 2 0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按 照硬币法将随机分为观察组( n= 6 o ) 和对 照组( n = 6 o ) , 给予对 照组孕妇常规护理 ; 观察 组在 对照组的护理基础 之上进行双侧 乳房保健护理 ; 比较 两组 孕妇产后乳腺炎的发生情况、 乳 头皲裂 的发生情况 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 观察组乳头皲裂 及乳腺炎的发 生几 率均小于对 照组, 组 间结果 比较差异具 有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 观察组孕妇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明显高于对 照组 , 组间结果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 对乳 头凹陷 的孕妇进 行一定的乳房保 健护理可 以降低产后 乳腺 炎的发生几率 , 提高护理满意度 , 因此值得 临床推广应用。 【 关键词 】 乳 头凹陷; 乳房保健护理 ; 乳腺炎; 应用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 4 7 3 . 7 1 【 文献标 识码】 B 【 文章 编号】 1 0 0 4— 4 9 4 9 ( 2 0 1 4 ) 0 9— 0 3 1 4— 0 l

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在眼科护理管理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9例眼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实验组29例患者,对照组为20例患者。

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率明显低于实验组;实验组在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数较对照组患者的分数更高。

结论:在眼科护理管理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能使护理满意率得到有效提高,值临床广泛使用。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眼科护理;应用效果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本次选2021年6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49例眼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患者为对照组,29例患者为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进行护理,其中男患者19例,女患者10例;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方式护理干预,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方式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选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组建质量改进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高年资护士和护士长,要定期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岗位培训,通过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综合能力、沟通能力、风险识别能力以及岗位责任意识。

(2)风险识别:首先护理人员要通过语言交流掌握患者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并通过分析总结了解护理中存在的各类不足之处,根据分析总结结果制定出合理的护理管理整改方案。

(3)完善岗位划分:在管理中护士长要根据临床工作需求结合护理人员的自身能力进行人性化岗位划分,确保护理人员能够在岗位上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同时要加强各岗位的衔接管理,确保护理工作无漏洞以及衔接有序。

(4)完善管理制度:要在原有的管理制度基础上逐一进行完善,建立完善的奖罚制度、检查制度以及整改制度。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工作总结,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整改方案;同时要为护士制定出短期的工作目标,鼓励护士要克服自身缺点及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在月末总结工作中对表现突出的护士进行物质和语言奖励,针对存在严重工作失误护理人员要进行健康教育和处罚,通过奖罚制度更好的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及岗位责任意识。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眼科护理人员中的应用价值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眼科护理人员中的应用价值

CHINA HEAL TH INDUSTRY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眼科护理人员中的应用价值张怡琳,魏文潇,沈芳,孙晓蕾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山东省眼科医院护理部,山东济南 250021[摘要]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眼科护理人员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7月山东省眼科医院82名在职护理人员,根据时间不同记为管理前(2021年6月—2022年6月)和管理后(2022年7月—2023年7月),管理前实施传统管理模式,管理后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对比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实践技能、职业获益感以及职业使命感。

结果管理后护理人员实践技能评分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护理人员职业获益感评分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护理人员职业使命感评分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眼科护理人员应用常规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管理两种管理模式的对比之下,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提高眼科护理人员实践技能、职业获益感和强化职业使命感方面效果更佳。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眼科;职业获益感;职业使命感;护理管理[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3)12(a)-0112-04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odel in Oph⁃thalmic Nursing StaffZHANG Yilin, WEI Wenxiao, SHEN Fang, SUN XiaoleiInstitute of Ophthalmology,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 Nursing Department, Ey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 Shandong Eye Hospital, Jinan, Shandong Province, 250021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odel among ophthalmic nursing staff. Methods 82 working nurses in Shandong Eye Hospital from June 2021 to July 2023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imes, it is recorded as before management (June 2021 to June 2022) and after management (July 2022 to July 2023).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l is implemented before management, and the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odel is implemented after management. Compare the practical skills, sense of professional benefit and sense of professional mission of nursing staff before and after management. Results The practical skill scores of nurs⁃ing staff after manage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management,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areer benefit scores of nursing staff after manage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management,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areer mission score of nursing staff after management was higher than before manage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paring the two management models of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and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nursing among ophthalmic nurses, the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odel is more effective in improving the practical skills, sense of profes⁃sional benefit and strengthening the sense of professional mission of ophthalmic nurses.[Key words]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odel; Ophthalmology; Sense of professional benefit; Sense of profes⁃sional mission; Nursing nursing眼科作为医学领域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眼部健康和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1]。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眼科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重要性。

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前来我院眼科就诊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在研究过程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观察组患者添加持续质量改进方案,研究完成以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结果:根据本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文书书写、基础护理、病房管理等多个方面的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要高,而且其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眼科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能够全面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能够进一步减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保证患者预后的正常生活,因此这种护理方式可以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眼科护理;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由于人体的眼部结构相对比较特殊,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操作都具备侵入性,同时也具备较高的风险,所以对眼科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是一定是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的操作方式,有效降低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风险,避免不良事件的出现。

在本次文章中主要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眼科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希望能够全面提升护理质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我院眼科患者共88例,作为实验对象,并且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30例,女性14例,年龄在25~63岁之间;观察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在23~64岁之间。

结合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因此实验结果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在本次实验中,针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的方式严格按照医嘱的要求,对患者进行药物指导,点眼操作,并且结合患者的病情对其进行眼部护理和饮食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价值探讨目的探讨在眼科护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后,取得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眼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1.7%。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更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后,提升了眼科护理的服务质量,减少了护理中的不良事件,患者满意度高。

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标签:眼科护理管理;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价值[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odel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Methods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ye diseas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method,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6.7% vs 81.7%),and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odel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can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of nurs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and reduce the adverse events in the nursing,and the patient’s satisfactory degree is high,therefore,it is worth great promotion in clinic.[Key words]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odel;Value在眼科治疗的患者中,多为儿童、老年人。

这些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视觉障碍。

在治疗的过程中,经常由家属陪同,继而增加了人流量。

眼科护理均为侵入性操作,包括泪道冲洗、剔除角膜异物、结膜下注射等。

这些操作精细度高,风险系数大。

护理人员稍微疏忽,就会造成不良事件,给患者带来身心伤害。

甚至,引起医疗纠纷事件,对医院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1]。

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眼科护理管理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该管理方式强调全程、科学、持续的质量管理。

应用持续治疗管理模式,意在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能力以及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

另外,在眼科护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后,便于全面了解患者的特点,疾病的情况,进而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该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在眼科护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后取得的效果。

选取2015 年6月—2016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眼病患者进行研究。

其中,观察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后,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高,效果非常显著。

除此之外,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后,减少了由于护理服务引起的纠纷事件,促进了医院的稳定、快速、可持续发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眼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60例。

其中,在6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

平均年龄(30.5±1.4)岁。

在6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

平均年龄(30.4±1.5)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指导用药、病情观察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

1.2.1 成立眼科护理技术质量小组眼科护理技术质量小组由副主任护师、护士长、护师组长组成。

其中,护师应该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

1.2.2 制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职责护理技术质量小组要制定完善的工作目标,将工作职责落实到位。

其中,小组工作目标为:提高操作技术,掌握操作技巧,使患者在治疗中,获得最佳的舒适度。

护理人员必须熟悉各项规范,操作娴熟,患者满意度100%。

不同层次的护士眼科技术考核达标率95%[2]。

小组工作职责:针对不同层级护士眼科护理技术,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加强护理新技术的评审,协助护理部培训各层级人员眼科技术培训,并在培训后实施考核。

1.2.3 确定质量改进项目首先,规范核对流程。

在操作眼科护理技术时,护理人员要认真核查医嘱、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眼别等。

为了避免在执行中出现疏忽,需要制定规范化的核对流程。

比如,在门诊治疗室为患者冲洗泪道前,要耐心询问患者的姓名,然后与病历进行核对。

不能只看病历,直接为患者冲洗泪道。

如果患者身边有陪同的家属,或者患者本身视力比较好,应该与其共同确认病历。

在核对病情的基础上,明确患者的眼别[3]。

其次,制定眼科技术操作前安全评估流程,并落实到实际操作当中。

很多护理人员在进行眼科护理时,往往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有无心脏病、高血压病等。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将关键点的评估忽略掉。

另外,部分护士在包扎的过程中,对患者另一只眼的视力没有关注到。

个别护理人员在剔除角膜物质时,甚至划伤了患者的角膜[4]。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有必要制定完善的眼科技术操作安全评估流程。

特别是在进行泪道探通术、角膜异物剔除术等侵入性操作时,术前要严格评估,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比如患者的视力情况、有无分泌物、眼部刺激症、有无药物过敏史、患者的心理状况、环境的舒适度等。

再次,尊重患者的知情权,落实告知制度。

眼科护理中,各项操作均在患者眼部完成,存在很大风险。

同时,再加上护理人员工作量大,缺乏与患者的沟通,如果操作稍微不当,就会给患者带来危害。

在这种情况下,使患者在心理上处于焦虑、压抑的状态。

比如,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冲洗泪道时,没有给患者介绍冲洗的方法,或者介绍不到位,都会影响患者的情绪,不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

鉴于此,应该制定知情同意书,将所有操作列入其中。

护理人员要给患者全面讲解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然后,让患者签字。

最后,采用新的培训模式。

很多护士在眼部护理中,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思维僵化,操作机械。

遇到新的问题,往往不知所措[5]。

比如,部分患者角膜异物比较浅,通过消毒后就可以冲走眼中异物,后期只需要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就可以痊愈。

但是,护理人员依然还会要求患者来医院复查。

针对以上现象,应该制定标准化的教学流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操作技术原理的教育,让护理人员明白操作的原理,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同时,培训人员根据护理人员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引导,锻炼护理人员的思维能力,提高在眼科护理中的认知程度。

这样,护理人员不仅专业能力提高了,而且增强对护理事件的识别能力。

1.2.4 构建学习平台在门诊室成立眼科技术培训基地,对所有护士进行培训。

每个周二到周四的下午,由于眼科护理技术质量小组组织护理人员培训,确保护理质量得以提高。

1.2.5 实施眼科护理技术分级管理分析每项眼科技术的难度、风险程度,制定严格的操作准入制度,实施分级管理办法。

比如,针对高难度的眼科护理,在泪道冲洗、结膜下注射中,需要安排技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

此类眼科疾病包括爆炸后角膜异物、角膜铁锈异物等。

再如,在执行成人泪道探通、角膜非金属异物取出等,必须由护师以上职称,且拥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2年以上眼科操作技术培训的高级责任护士完成。

1.3 统计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给予上述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1.7%。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自身的健康更加关注,同时也提高了临床护理服务的要求。

在眼科护理中,由于操作内容精细,所以风险系数比较高。

稍微不注意,就会引发不良事件,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并造成经济损失。

所以,必须重视眼科护理质量的提升,保护患者的切身利益。

该文选择120例眼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观察组在眼科护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后,有效解决了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该模式操作简单、方便,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受到了患者的欢迎。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后,保证了护理安全。

护理服务促进了患者身体的恢复,与患者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同时,良好的护理服务也体现了医院的治疗水平。

眼科护理比较特殊,护理风险高,容易发生不良事件。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后,对操作技术进行了分级管理,并将各项技术落实到位。

在此基础上,不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而且规避了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实现了零投诉、零纠纷的目标[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