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集性头痛--地狱般的感受

合集下载

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
2 疼痛侧至少具有下列1项体征: 结合膜充血、流泪、 鼻塞、流涕、前额和 面部出汗、 瞳孔缩小、睑下垂、眼睑水 肿
3 发作频率自隔日1次到每日8次 4 符合以上特征的头痛至少出现5次
第9页/共18页
治疗
急性发作治疗的目的是尽快终止每次疼痛 发作;预防治疗目的在缩短丛集期,减少 丛集期内发作频率。另外,还应注意避免 诱发因素,如酒类、硝酸盐、有机溶剂等。
每次发作常在单侧,每个丛集期也几乎都在同一侧。 氧气 氧气(100%纯氧)吸入作为终止丛集性头痛的标准疗法首先由Horton实施。
痛时间,也不减少疼痛发作频率,但能使 含酒精饮料,其他如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精神紧张、发热、天气骤变、误餐、睡懒觉等。
结合膜充血、流泪、 鼻塞、流涕、前额和面部出汗、 瞳孔缩小、睑下垂、眼睑水肿
第4页/共18页
临床表现
2 发病年龄 首次发病多在10—39岁,可早至8岁甚至3岁,也 可迟至50—60岁。
3 疼痛位置 疼痛深在眶后或眶周,常放射至同侧额部或颞部、 上颌、上牙龈,个别病人鼻孔有疼痛或烧灼感, 或有硬腭部痛,或扩散至下颌及下牙龈。每次发 作常在单侧,每个丛集期也几乎都在同一侧。
第5页/共18页
二氢麦角胺(DHE) 可作注射或鼻腔吸入, 丛集性头痛是一类原因未明的原发性头痛,其临床特征是单侧头部或面部剧烈疼痛,每次发作历时15-180分钟,通常每日固定时间发作
1次或数次,伴有同侧结膜充血、流泪、鼻塞、流涕等,经历数周或数月。 氯丙嗪、β受体阻滞剂、抗抑郁药、组织胺脱敏对预防无效。
静注比肌注奏效更快,常在10分钟内显效。 3 发作频率自隔日1次到每日8次
在丛集期内,每日发作频率为1-8次,大多为1-3次。
喷雾剂目前只被 FDA批准用于治疗偏头 氧气的效用取决于吸入的时间,在疼痛最剧烈时吸入效果最佳。

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

偏头痛与丛集性头痛.属于血管性头痛.什么是丛集性头疼?丛集性头痛,以壮年男性为多。

这种头痛常常在春、秋季发作,而且每年发作的时间相当固定,如每年10月的第2周或3月的第3周等。

发作都在半夜,一侧痛为主,痛得用头撞墙、抱头下地乱走,但剧痛1~2个小时后会突然消失。

这样的发作当然使人无法入睡,幸亏每次发作只有10天左右,但也足以影响睡眠了。

丛集性头痛:成年男性多见,发作时颅内外血管均有扩张,搏动性剧痛以一侧眶上眶周为主,伴有头痛侧流涕、鼻阻、颜面充血等,持续约半小时至2小时缓解,常在每天同一时间以同一形式多次发作,夜间也可发生。

发作持续数周至2-3个月后,逐渐减少,减轻而停止。

但间隔数周或数年后再次出现类似的丛集样发作。

病因也未完全明了,有的可能和过敏反应、外伤、蝶腭神经节或岩大浅神经病变有关。

丛集性头痛:此型头痛虽然不像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常见,但是头痛颇具特点。

男性多见,春秋季易发,发作时间相对固定,如晚上8点钟发作,几乎每天晚上8点左右犯病,可连续发作数天到一个月,头痛密集成群,故称为丛集性头痛。

头痛初发症状为眼结合膜充血、流泪、鼻堵、流涕,同侧眼球后钻痛,继而扩展为一侧头痛,疼痛可持续15~180分钟。

发作时,吸氧和激素有效。

什么是偏头痛偏头痛是最重要和常见的为血管性头痛,呈现与脉搏一致的搏动性痛或胀痛。

低头、受热、用力、咳嗽等均可使头痛加重。

检查可见颞动脉隆起,搏动增强,压迫后头痛可减轻。

常在青春期发病,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多因劳累、情绪因素、经期等诱发。

什么原因引起偏头痛本病发病机制复杂,近年倾向于认为,诱发因素作用于中枢神经后,经单胺能通路产生神经递质变化,继之激活血小板引起5-HT和血栓素A2(TX A2)的释放和耗竭,相继产生颅内外血管的收缩及扩张,扩张管壁由于吸附5-HT产生血管过敏,加之组织胺、缓激肽等参与,发生头痛及其神经性血管性反应。

偏头痛有什么症状典型者(眼型偏头痛)头痛发作前先有眼部先兆,如闪辉、黑朦、雾视、偏盲等,也可有面、舌、肢体麻木等,与颅内血管痉挛有关。

临床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脱水性头痛、灼口综合征、高血压性头痛等疾病发病机制、诱因及治疗

临床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脱水性头痛、灼口综合征、高血压性头痛等疾病发病机制、诱因及治疗

临床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窦性头痛、牙源性头痛脱水性头痛、灼口综合征、冷刺激头痛、高血压性头痛等头痛疾病发病机制、诱因及治疗偏头痛概述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人群中患病率高达5%-10%,头痛发作位置大多如图所示,疼痛为中重度搏动样头痛,可持续4-72小时,非常影响患者生活。

诱因偏头痛的诱因非常复杂,据美国流行病调查统计,大约70%-80%的患者有家族史,同时外界因素(声、光刺激等)和生活规律(食物、睡眠、压力等)也可能引发偏头痛。

治疗针对中轻度头痛,一般治疗可单用非特异性止痛药,如非甾体类消炎药(对乙酰氨基酚、萘普生、布洛芬等)。

对中重度头痛,可选用偏头痛特异性治疗药物如麦角类制剂和曲谱坦类药物。

由于这两类药物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并且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严重不良后果,因此,对于以往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效果较好的中重度头痛患者,可以继续给予NSAIDs类药物。

偏头痛诱因复杂,部分患者可建议进行心理疏导,对于慢性长期性偏头痛,认知行为治疗也是可行的替代方案。

丛集性头痛概述疾病表现为一连串的密集的非搏动性剧痛。

丛集性期长达2周至3个月,每次发作持续15-180分钟。

位置如图,在一侧眼眶或额颞部。

发作时患者坐立不安,部分患者甚至会用拳击打头部以减轻疼痛。

诱因丛集性头痛一般无家族史,可由饮酒、吸烟、缺氧、热度或高海拔等因素诱发。

一般认为是颅内、外血管扩张导致。

Horton认为与组胺释放有关。

治疗对于安定类药物效果不佳的丛集性头痛可给予吸氧(100%氧气8-10L/min,10-15分钟)。

曲普坦类药物可以迅速缓解头痛。

窦性头痛概述窦性头痛可通过突然间的温度变化或运动(包括头部突然运动)加剧,同时可能伴有发热、流涕、面部出汗等。

诱因鼻窦炎可引起窦性头痛。

感冒、感染、免疫力低下等可以引起鼻窦炎。

治疗常规可使用非特异性止痛药、减充血剂、生理盐水鼻喷雾以及鼻腔冲洗袋。

如果鼻窦炎由细菌感染引起,可给予抗感染治疗,如非细菌性感染,可考虑鼻腔用糖皮质激素。

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发作期存在 下丘脑后部灰质的
异常激活
下丘脑后部灰质的 深部脑刺激术可缓 解难治性丛集性头痛
支持丛集性头痛可 能原发于下丘脑神
经功能紊乱
因此,丛集性头痛可能是下丘脑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三叉神经血管复合体参 与的原发性神经血管性头痛。
(三)临床表现
➢平均发病年龄较偏头痛晚,约为25岁 ➢部分患者可有家族史 ➢男性多见,约为女性的4~5倍 ➢头痛突然发生,无先兆症状,几乎于每日同一时间,常在晚上发作,使患者从睡眠中痛醒 ➢头痛位于一侧眶周、眶上、眼球后和/或颞部,呈尖锐、爆炸样、非搏动性剧痛,十分烦躁、 痛苦不安
(五)鉴别诊断
➢发作性偏侧头痛 ➢偏头痛 ➢SUNCT综合征
(六)治疗
1. 急性期的治疗 (1)吸氧疗法
➢吸氧疗法为头痛发作时首选的治疗措施,给予吸入纯氧,流速10~12L/min,10~20分 钟,可有效阻断头痛发作,约70%患者有效 ➢吸氧疗法无禁忌证,并且安全而无明显副作用
(六)治疗
1. 急性期的治疗 (2)5-HT1B/D受体激动剂 ➢舒马曲普坦皮下注射或经喷鼻吸入、佐米曲普坦经喷鼻吸入 (3)麦角类制剂 ➢二氢麦角胺静脉注射,可迅速缓解头痛
丛集性头痛
(一)概述
丛集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
➢丛集性头痛一种原发性神经血管性头痛,表现为一侧眼眶周围发作性剧烈疼痛,有反复 密集发作的特点 ➢伴有同侧眼结膜充血、流泪、瞳孔缩小、眼睑下垂,以及头面部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 ➢常在一天内固定时间发作,可持续数周至数月
(二)发病机制
以上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病是禁忌证 (4)利多卡因鼻腔滴入
(六)治疗
2. 预防性治疗
急性期治疗并不能缩短丛集性发作持续时间及减少发作次数,因此一旦诊断丛 集性头痛应立即给予预防性治疗 ➢预防性药物:维拉帕米、锂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等 ➢其他预防药物:托吡酯、丙戊酸、苯噻啶、吲哚美辛和褪黑激素等

丛集性头痛最新ppt课件

丛集性头痛最新ppt课件
鉴别诊断
需要与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三叉神经痛等疾病进行鉴别。偏头痛多表现为单侧搏动性头痛,发作时常伴有恶心、 呕吐等;紧张型头痛则多表现为双侧紧箍样或压迫性疼痛;三叉神经痛表现为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的短暂剧烈疼 痛。
02
丛集性头痛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及地域分布
发病率
丛集性头痛是一种相对罕见的头 痛类型,发病率较低,约占所有 头痛患者的1-2%。
影像学技术在诊断中的应用
01
02
03
CT扫描
快速、便捷,可排除颅内 出血、肿瘤等病变,但对 软组织分辨率有限。
MRI检查
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清 晰显示脑部结构,有助于 发现病变。
DSA检查
可显示脑血管走行、分布 及血管狭窄、闭塞等病变, 对诊断丛集性头痛有重要 价值。
影像学表现与分期
发作期
可见患侧脑血流量增加、 血管扩张,局部脑组织水 肿。
药物选择原则与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头痛发作频率、严重 程度、伴随症状等因素,选择 合适的药物。
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患 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等情 况调整药物剂量和用法。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避免不必要的用药风险。
新药研发动态及前景展望
CGRP单克隆抗体
一种新型的生物制剂,通过阻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作 用,有效预防和治疗丛集性头痛。
组织患者交流会或线上社群,让患者之间 互相分享经验和心得,共同提高自我管理 能力。
家属参与在患者教育中的作用
家属支持与陪伴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教育和自我管理 过程,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陪伴,减
轻患者的孤独感和焦虑情绪。
家属心理调适
关注家属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 持和辅导,帮助家属调整心态,共同应对

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是所有头痛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属于血管性头痛之一。

因头痛在一段时间内密集发作而得名。

既往的教科书都把此病作为偏头痛的一个亚型,近年来已确认其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实体,因其发病机制、临床表观与偏头痛均有不同。

丛集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s)是指在某个时期内突然出现一系列的剧烈头痛,一般无前兆.疼痛多见于一侧眼眶或(及)额颞部,可伴同侧眼结膜充血、流泪、眼睑水肿或鼻塞、流涕,有时出现瞳孔缩小、垂睑、脸红、颊肿等症状.头痛多为非搏动性剧痛,病人坐立不安或前俯后仰地摇动,部分病员用拳击头部以缓解疼痛.不少病人的头痛在固定时间内出现,每次发作持续15~180分钟,会自行缓解.发作连串持续2周到3个月(称为丛集期),许多病人的丛集期在每年的同一季节发生.间歇期数月到数年,其间症状完全缓解.约10%的病人有慢性症状.1 症状:1.1 多见于青年(20~40岁),男性为女性的4~5倍,一般无家族史。

分为发作性和慢性。

发作性无先兆,头痛固定于一侧眼及眼眶周围。

发作多在晚间,初感一侧眼及眼眶周围胀感或压迫感,数分钟后迅速发展为剧烈胀痛或钻痛,并向同侧额颞部和顶枕部扩散,同时伴有疼痛侧球结膜充血、流泪、流涕、出汗、眼睑轻度水肿,少有呕吐。

60%~70%患者发作时病侧出现Horner’s征。

头痛时患者十分痛苦,坐卧不宁,一般持续15~180分钟,此后症状迅速消失,缓解后仍可从事原有活动。

发作呈丛集性,即每天发作1次至数次,每天大约在相同时间发作,有的像定时钟一样,几乎在恒定的时间发作,每次发作症状和持续时间几乎相同。

丛集性发作可持续数周乃至数月后缓解,一般1年发作1~2次,有的患者发病有明显季节性,以春秋季多见。

缓解期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本病60岁以上患者少见,提示其病程有自行缓解倾向。

1.2 慢性丛集性头痛极少见,占丛集性头痛不足10%,可以由发作性丛集性头痛转为慢性,也可以自发作后不缓解成持续性发作。

丛集性头痛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丛集性头痛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丛集性头痛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从集性头痛(clusterheadaches)是指在某个时期内突然出现一系列的剧烈头痛,一般无前兆。

疼痛多见于一侧眼眶或(及)额颞部,可伴同侧眼结膜充血、流泪、眼睑水肿或鼻塞、流涕,有时出现瞳孔缩小、垂睑、脸红、颊肿等症状。

头痛多为非搏动性剧痛,病人坐立不安或前俯后仰地摇动,部分病员用拳击头部以缓解疼痛。

不少病人的头痛在固定时间内出现,每次发作持续15~180分钟,会自行缓解。

发作连串持续2周到3个月(称为丛集期),许多病人的丛集期在每年的同一季节发生。

间歇期数月到数年,其间症状完全缓解。

约10%的病人有慢性症状。

丛集性头痛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一、均衡膳食:均衡食谱非常有用,加强你的免疫系统,支持你的神经系统。

尽量少地摄取咖啡因;适量饮酒;吃复合碳水化合物(全麦面包、面食和带皮土豆),它们对减少情绪波动尤其有帮助,少吃精致的饼干、蛋糕等;吃足够新鲜水果和蔬菜;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慢吃,抽足够时间吃饭,狼吞虎咽只会更加紧张。

避免陷人自我治疗陷阱,例如,多吸烟,用酒精麻痹痛苦,服药,或过量饮用咖啡。

这样做只会更坏,毫无益处。

二、保证放松时间:确保你每天都有放松时间,我们都需要充电。

如许多人以听音乐、阅读、洗澡、看搞笑片来放松。

此外,每天保证睡眠充足。

三、深呼吸消除焦虑:面对纷杂环境,深呼吸最有帮助,它既可使你镇静,又可恢复精神,患者常感到疲乏、头痛、头晕,实际上是由于紧张而导致的。

有意识地进行深度呼吸练习可有效地解除上述症状,令人神清气爽、精神焕发。

练习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操作程序是尽可能深吸一口气,气沉腹底,然后屏气,感到有点憋闷时再缓缓呼出,呼气要尽可能彻底些。

如此循环20次左右,一般就可起到平缓紧张情绪的作用。

丛集性头痛的西药治疗:与偏头痛治疗基本相同。

发作时可口服麦角胺1~2mg,或者在每天发作前服。

预防发作或减轻发作时的症状,连服10~14天。

舒马普坦(舒马坦))是5-HT 受体激动药,与5-HT受体结合,从而抑制5-HT的扩血管作用,使血管收缩达到治疗目的,可以口服、滴鼻、皮下或静脉注射,1~2mg/次,每天不超过6mg,用药后如出现胸闷、胸部发紧应立即停用。

丛集性头痛患者的护理

丛集性头痛患者的护理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治疗丛集性头痛的关键在于缓 解疼痛。根据严重程度和发作 频率,可以使用不同的药物和 方法。
氧气疗法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通过向病人提供高浓度氧气来 缓解疼痛。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包括三种类型,一是急性发作 治疗,二是预防性治疗,三是维持性治 疗。
护理建议
护理建议
了解病人的丛集性头痛症状,记录 每次发作的时间和严重程度,以便 更好地制定治疗计划。 在病人发作期间,为其提供安静、 舒适的环境,并用药物和其他治疗 方法缓解疼痛。
丛集性头痛患者的护理
目录 丛集性头痛介绍 治疗方法 护理建议
丛集性头痛介 绍
丛集性头痛介绍
丛集性头痛是一种罕见的头痛类型 ,病人经常感受到剧烈的疼痛,并 且在一些时间间隔后再次发作。 疼痛持续头痛介绍
这种类型的头痛更容易发生在男性身上 ,而且通常在晚上睡觉前和清晨时分发 作。
护理建议
激发病人积极面对他们的病情,可以向 他们介绍相关支持小组或社区资源。 定期随访病人的情况,并与他们保持沟 通,及时处理任何不适或疑虑。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丛集性头痛--地狱般的感受
1
病例一:女性,30岁,丛集性头痛(左侧)
2
病例二:男性,31岁,诊断:丛集性头痛(左侧)3
病例三:男性,35岁,丛集性头痛(右侧)
文献描述:
Clusterheadache has been described since the 17th century, and Whentypical,
the clinical descriptions are easily
recognizable. One of the earliestknown
descriptions appears in Gerhard van
swieten's medical textbook: A
healthyrobust man of middle age [was
suffering from] troublesome pain which
came onevery day at the same hour at the
same spot above the orbit of the left
eye,where the nerve emerges from the
opening of the frontal bone: after a
shorttime the left eye began to redden,
and to overflow with tears; then he felt asif
his eye was slowly forced out of its orbit
with so much pain, that he nearlywent
mad. After a few hours all these evils
ceased, and nothing in the eye appearedat
all changed.
1.KoehlerPJ. Prevalence of headache in
tulp's observationes medicae (1641)with
adescription of cluster headache
Cephalalgia 1993;13:318-320
2.Isler H. Episodic cluster headache
from a textbook of 1745: vall Swieten's
classicdescription . Cephalalgia 1993; 13:
172
丛集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是最常见的三叉神经自主性头痛,是一种极其剧烈的原发性头痛,因头痛在一段时间内密集发作而得名,曾被认为是偏头痛的一个亚型。

其主要临床特点是短暂、密集、剧烈爆炸样疼痛,伴有同侧眼球结膜充血、流泪、鼻塞、面部排汗、眼睑下垂和水肿[1]。

丛集性头痛发作频率高,疼痛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丛集性头痛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主要有组胺学说、前列腺素学说、肥大细胞学说、颈动脉体学说、海绵窦丛学说等几种学说。

近年的研究则认为,下丘脑灰质激活是诱发丛集性头痛发作的关键。

丛集性头痛多青中年起病,以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4∶1。

头痛位于一侧的眼周或眼眶后,向同侧额、颞、上颌、鼻、耳部放射。

疼痛呈严重刀割样或烧灼样钻痛,因疼痛剧烈难忍而坐卧不安。

头痛发作时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如眼睑下垂、瞳孔缩小、额部出汗、眼结膜充血、流泪、流涕、颞浅动脉怒张等。

发作频率2~8次/天,每次持续15~180分钟。

丛集性头痛似乎有集中在一年的某个季节发作的特点(头痛发作期),持续2~16周,接着是1~2年的发作缓解间歇期。

丛集性头痛的诊断标准(ICHD-3):
1.至少5 次满足2和3所描述的症状。

2.重度-极重度的单侧眼眶、眶周和(或)
颞部疼痛,持续时间15~180分钟(未治
疗)。

3.至少满足其中下列一项:
①至少出现一项症状,症状出现部位为头
痛侧:
a.结膜充血和(或)流泪;
b.鼻塞和(或)流涕;
c.眼睑水肿;
d.前额和面部出汗;
e.前额和面部潮红;
f.耳闷胀感;
g.瞳孔缩小和(或)眼睑下垂。

②烦躁不安或躁动。

4.活跃期发作频率为2~8次/天,发作期
长于间歇期。

5.不能归因于ICHD-3其他诊断。

丛集性头痛的鉴别诊断:
主要需与偏头痛、紧张型头痛等原发性头
痛相鉴别,鉴别要点主要有头痛的性质、部位、
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
丛集性头痛还需要与继发性头痛如脑血管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感染、系统性感染、结缔组织病、血管炎等相鉴别.
丛集性头痛的治疗:
舒马曲坦皮下注射、佐米曲坦喷鼻或高流
量吸氧仍为急性发作期的首选治疗方法。

舒马
普坦(sumatriptan)为高选择性5-羟色胺受
体激动剂,选择性作用于颈动脉系统,药物浓
度集中于颅内血管,与脑血管中的5-羟色胺
受体竞争性结合,从而抑制5-羟色胺的作用,
使扩张的脑血管收缩达到治疗目的。

自2010
年以来也开始建议通过蝶腭骨神经节刺激终止
或缓解急性发作。

其他可能有效的药物还有泼
尼松、舒马曲坦喷鼻,佐米曲坦口服,可卡因
和(或)利多卡因喷鼻及奥曲肽皮下注射等。

国内黄焰等的前瞻性研究发现,泼尼松对丛集
性头痛有效,可以减少头痛发作频率,减轻头
痛程度。

丛集性头痛急性发作的预防:
枕骨下类固醇注射是目前公认可减少丛集
性头痛急性发作次数最有效的的方法;其他可
能有效的药物还有维拉帕米、锂剂、华法令、
褪黑素;而曲伐普坦、硝酸甘油、泼尼松、辣
椒素等则证据不足;丙戊酸钠、舒马曲坦、脑
深部电刺激、西咪替丁/氯苯那敏、米索前列
醇、高压氧疗等方法则不建议用于预防发作。

其他预防措施还有:作息时间规律,避免午休,
忌烟酒,避免接触挥发性物质如溶剂、汽油等,
避免高海拔,避免耀眼的光线等。

参考文献
[1] Goadsby PJ.Pathophysilogy of cluster headache:a trigeminal auto-nomiccephalagia[J]. Lancet Nerol, 2002,1(4): 251-257.[2] Buture A, Goriah R, Nimeri R, et al. Current understanding on painmechanism in migraine and cluster headache[J]. AneshPain Med, 2016, 6(3): e35190.
[3]许桂平,汪银洲,朱鹏立,林帆丛集性头痛1例并文献复习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7年10月第5卷第4期 2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