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检测原理
高脂喂养大鼠常用胰岛素敏感性测定方法的评估

GT ) T 、胰 岛素 耐== 验 ( s l l a c s,T ) 帚试 I ui t e n et tI T n no r e
等常用 方法检 测 岛脂喂养 大 鼠的胰 岛素敏感 性 ,并
与传统 金标 准 E T相 比较 , 旨在 探讨这 些方 法代 HC 替 E T 的可 行性 。 HC
1 . 血 糖 测定 实验 过程 中大 鼠血 糖均 应用 罗 .1 3
对 数 为 纵坐 标 作 图,卣线 『归得 到 回归 系数 y, 口 1 ) 值 乘 以 10得到 胰 岛素 敏感 性 指数 ( T 0 KIT值) 。
14 统计 分 析 .
数 据 采 用 S S 30软 件包 进 行统 计学 分析 。 P Sl .
物 6 .3 。HF组 高脂 饲 料配 方 : 1 0g高脂 18 每 0 饲料 含 基础 侧 料 6 、新 鲜猪 油 3 、低 脂 奶粉 Og 0g
l ; 0g 热量 比: 白质 1 %, 肪 5 %, 水 化合 物 蛋 4 脂 9 碳
2 %。每 剧配 制一 次新鲜 高 脂饲料 , 7 经钻 源辐 照( 辽 宁 省 农科 院 ,剂 _=5Kg y后 , 一0 罩 2 a ) 于 2 ℃冰 箱 中保
1 材 料 与方 法
11 动物分 组 与饲 养 . 4 龄 S F级雄 性 W i a 大 鼠 3 , 体质帚 P sr t 0 8 —1 0 g 由 中国 大学 实验 动 物 中心 提供 【CXK 0 2 , S
代钳 夹 技 术作 为 I R的评 估 标准 。但在 动 物 实验 中
康仝 公 一优越 型 血糖 仪检 测 。 j
1 . 葡萄糖输注率( I) .2 3 G R 钳夹 实验共计 1 i。 2 mn 0
糖尿病大鼠血清胃促生长素、内脏脂肪素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

1. 2. 1
准电子秤称大鼠体重; 10% 水合氯醛按 3 ml / kg 麻醉大鼠成功 后, 仰卧位固定, 用标准尺测量大鼠鼻部至肛门的距离 , 为大鼠 身长; 计算肥胖评定指数 ( Lee Index ) 。 沿腹中线打开腹腔, 自 下腔静脉取血 6 ~ 7 ml, 静置 2 h 后 3 500 r / min 离心 15 min, 取 - 20℃ 存放, 血清, 测定空腹血糖 ( FPG ) 、 甘油三酯 ( TG ) 、 低密 C) 、 C) 、 度脂蛋白胆固醇 ( 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HDL总 Ghrelin、 Visfatin 浓度。 胆固醇( TC) 、 空腹血清胰岛素 ( FINS ) 、 随后取出肾周、 后腹膜、 睾周脂肪 ( 内脏脂肪 ) , 用电子天平称 即为大鼠内脏脂肪含量 。 重,
16 只) ; 设正常 Wister 大鼠为对照组( NC 高糖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 Wistar 大鼠建立 2 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设为 2 型糖尿病组( DM 组, 12 只) 。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 Ghrelin、 Visfatin 浓度, 组, 并测定大鼠体质量、 内脏脂肪含量及空腹血糖、 胰岛素、 血脂水平, 计算大鼠肥胖指数及胰岛 素敏感指数。结果 ( 1 ) 与 NC 组相比, DM 组血清 Ghrelin 水平降低( P < 0. 05 ) , 血清 Visfatin 水平升高 ( P < 0. 05 ) ; ( 2 ) 血清 Ghrelin 与肥胖指数、 内 FPG、 FINS 呈负相关( r 分别为 - 0. 673 、 - 0. 415 、 - 0. 228 、 - 0. 427 ) , HDLC 呈正相关( r 分别为 0. 329 、 0. 354 ) ; 血清 Visfatin 与内 脏脂肪含量、 与 ISI、 FPG 呈正相关( r 分别为 0. 456 、 0. 259 ) , C 呈负相关 ( r = - 0. 285 ) ; Ghrelin 与 Visfatin 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 ( 3 ) 多元逐步回归 脏脂肪含量、 与 HDLP < 0. 001 ) , P < 0. 001 ) 。 分析显示肥胖指数是血清 Ghrelin 水平的主要变量 ( r = - 0. 673 , 内脏脂肪含量是血清 Visfatin 水平的主要变量 ( r = 0. 456 , Visfatin 水平升高而未发现与 ISI 有关系。肥胖指数是血清 Ghrelin 的独立影响因子, 结论 2 型糖尿病大鼠血清 Ghrelin 水平降低且与 ISI 密切相关, Visfatin 的分泌调节和生理作用无密切关系。 内脏脂肪含量是血清 Visfatin 的独立影响因子 。Ghrelin、 〔关键词〕 2 型糖尿病; 大鼠; Ghrelin; Visfatin; 胰岛素敏感性 〔中图分类号〕 R587. 1 〔文献标识码〕 A 9202. 2012. 07. 055 〔文章编号〕 10059202 ( 2012 ) 07144303 ;doi:10. 3969 / j. issn. 1005-
动物实验中胰岛素抵抗检测的几个问题

及PPAR Y双激动剂等等,都是在动物实验研究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甚至被奉为经典药物, 但在临床上却都遇到了问题,或者是临床无效,或者毒副反应过大,不能进入临床或迅即退 出。因此对于减轻IR的药物(包括中药及其复方)的实验研究,必须对其研究的方法学经过 详细的推敲,才能得出初步结论。动物实验即使有效,还应该进行慎重的临床研究,才能推 广。
(五)葛根素葛根属于解肌清热中药。我们曾研究过葛根素抑制醛糖还原酶的作用。 毕会民等对高脂饲料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用葛根素腹腔注射,用计算法可见胰岛素敏 感指数改善,骨骼肌的超微结构也有改善。
(六)桑叶总黄酮桑叶属于疏风清热中药,与之有关的桑白皮等中药早已发现有降糖 作用,其作用可能通过抑制a一糖苷酶来实现,而桑叶的提取物亦有类似作用。近年桑叶总 黄酮对糖尿病大鼠小肠双糖酶抑制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桑叶总黄酮对蔗糖酶、麦芽糖酶、 乳糖酶活性的抑制率依次为68.O%、47.1%及27.896,效果与阿卡波糖相似。
胰岛素测定还有一个问题要注意,即体内胰岛素分泌呈脉冲式。故严格的科研要求间隔 5min抽3次血测定后取平均值,除非样本较多(>30例)时可考虑一次抽血测定。而小鼠抽 一次血即很困难,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即使大鼠要达到这一要求也很不容易。
二、检测IR的方法 目前临床上检测IR的方法很多,从主要是根据测定内源性胰岛素的作用,还是根据测 定外源性胰岛素的作用不同,而分为两大类型,即间接方法及直接方法两类。 间接方法需要测定内源性胰岛素。又可因机体是在受刺激状态下还是基础状态下(空腹 8h以上)再分为两类。前者如微小模型(M咖)及多次静脉抽血葡萄糖耐量试验(FSIVGl'T)、持 续静脉输注葡萄糖模型评估法(CIGMA)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0G1vr)等。后者如:1/空腹胰岛 素(FINS)、空腹血糖(FPG)/FINS、1/(FPG×FINs)、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HOMA-IR) 及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检测指数(QUICKI)等公式。间接方法由于要测定体内胰岛素,因动物胰 岛素与人胰岛素化学结构不同,实验研究必然会遇到上述的测定难题。即使鼠类实验应用鼠 胰岛素药盒,也会遇到以下一些问题。 1.MMM、FSIVGTT、CIGMA等法:这些都是数学模型,都是根据人的研究数据而建立的, 因而并不适合于各种动物。从技术上说,频繁的抽血在小动物也很难做到。 2.oGl’T测胰岛素:有些动物实验用0G1vr法计算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即使用鼠胰岛素药 盒,鼠的“口服”问题、所用葡萄糖的剂量问题等也未统一,另外也要多次抽血测胰岛素。 3.1/FINS、FPG/FINS:这些公式有很多缺点,根本不适合科研应用。 4.1/(FPGXFINS):这是1993年李光伟教授等提出的,称为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国 外称为Bennett指数,是国内应用较多的公式。此值非正态分布,应取其自然对数。此公式 也是基于人的研究数据,并非动物的数据。李光伟教授认为适合于大样本的流行 病学研究。 5.HOMA—IR:简化公式为(FPGXFINS)/22.5。这是目前各种公式中用得最多的一个。但 1998年原作者Matthews等认为此线性公式只能定性,说明有无IR,而不能精确定量。他们 将此公式称为HOMAl一IR,以后综合近年所得许多非线性公式数据后,得出另一非线性公式, 称为HOMA2-IR。此非线性公式很难手工计算,故他们免费提供计算机运算。但HOMA2-IR要 把胰岛素值单位换为pmol/L。不论是HOMAI-IR还是HOMA2一IR都是非正态分布,统计时要 经过对数转换。这些公式所根据的资料都是人的研究结果,因而并不适合动物研究。至今还 未见将动物的钳夹试验结果与测定动物胰岛素的2种HOMA—IR公式作对比,因而即使用鼠胰
胰岛素的作用实验报告

胰岛素的作用实验报告1. 引言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它对于维持血糖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探索胰岛素的作用机制和其对血糖水平的调节效果。
2. 实验材料和方法2.1 材料•实验动物(小鼠/大鼠)•胰岛素溶液•葡萄糖溶液•血糖测试仪2.2 方法1.首先,选择适量的实验动物,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在实验组中,给予动物胰岛素溶液注射,剂量根据实验需要确定。
3.在对照组中,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比。
4.在注射后的特定时间点,使用血糖测试仪测量实验动物和对照动物的血糖水平。
5.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进行数据分析。
3.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在注射胰岛素后,实验组动物的血糖水平明显下降。
•对照组动物的血糖水平在注射后无明显变化。
4. 数据分析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水平。
胰岛素是一种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激素,它能够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同时抑制葡萄糖的合成和释放。
通过注射胰岛素,我们模拟了胰岛素对身体的作用,结果显示胰岛素能够显著降低血糖水平。
胰岛素的作用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其中包括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增加葡萄糖的利用和抑制肝脏对葡萄糖的产生等。
通过这些作用,胰岛素能够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确保身体正常的代谢功能。
5. 结论通过实验,我们证实了胰岛素的降低血糖水平的作用。
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抑制葡萄糖的合成和释放,起到维持血糖平衡的关键作用。
胰岛素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糖尿病的治疗中。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血糖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因此,胰岛素的补充或替代成为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6. 参考文献(略)。
大鼠超敏胰岛素定量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说明书V2.0

2E-F
样本 1
0.216/0.210
0.12
2 G-H
样本 2
0.338/0.339
0.18
3A-B
样本 3
0.376/0.369
0.19
*瓶标签上显示的浓度
校准曲线示例
典型的校准曲线如下所示。不要使用本曲线来确定实际试验结果。
程序的局限性
高血脂、黄疸或溶血样本不会对本试验造成影响。但血清、血浆样本中的溶血作用可能 因为胰岛素的降解,导致结果值偏低和相对高的批间差异。
Rydtren T and Sandler S (2002) Efficacy of 1400 W, a novel inhibitor of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 preventing interleukin-1beta-induced suppression of pancreatic islet function in vitro and multiple low-dose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es in vivo. Eur J Endocrinol 147:543-551.
在洗涤程序中不包括浸泡步骤。 或手工洗涤: 将微板倒置在一个水槽上以弃去反应溶液。向每孔加入 350μL 洗涤缓冲液 1×溶液。弃
去洗涤溶液,靠在吸水纸轻拍数次以除去多余的液体。重复 5 次。在洗涤过程中避免长 时间浸泡。 7. 加入 200μL 底物 TMB。 8. 在室温下(18-25℃)温育 15 分钟。 9. 加入 50μL 终止溶液。将平板放入振荡器 5 秒以确保混匀。 10. 在 450nm 下读取光密度值并计算结果。 在 30 分钟内读数。
胰岛素过量的实验原理

胰岛素过量的实验原理胰岛素过量实验的原理是通过给动物注射大剂量的胰岛素来模拟胰岛素过量的情况,从而观察其对机体的影响和产生的生理效应。
胰岛素是由胰岛素β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主要功能是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葡萄糖在体内的利用和储存。
胰岛素过量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可以用于深入研究胰岛素的生理学和病理学作用,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在过量胰岛素条件下,体内胰岛素的水平显著增加,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和代谢改变。
这些改变包括血糖水平下降、脂肪酸的利用受抑制、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增加等。
胰岛素过量实验通常使用小鼠、大鼠或豚鼠等动物模型进行。
实验前需要先熟悉动物的基本生理和代谢特点,选择适当的胰岛素剂量和给药途径。
常见的给药方式包括腹腔注射、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等。
在胰岛素过量实验中,研究者通常会测定动物的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和其他相关指标的变化。
血糖水平的测定可以通过血液采样后使用血糖仪或化学发光法等进行测定。
胰岛素水平的测定可以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进行测定。
胰岛素过量实验的目的是观察胰岛素过量对机体的影响。
在胰岛素过量的情况下,胰岛素的作用过于强烈,导致机体无法正常调节血糖水平,从而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如头晕、乏力、出冷汗、心悸和颤抖等。
此外,胰岛素过量还会影响脂肪酸代谢,导致脂肪酸利用减少,进而造成脂肪的积聚和肥胖。
在胰岛素过量实验中,研究者还可以观察机体其他方面的变化,如代谢组织和器官的形态学和生化学改变。
胰岛素过量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即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这种状态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
因此,通过胰岛素过量实验可以研究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制和预防措施。
总之,胰岛素过量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手段,可以使研究者更深入地了解胰岛素的作用机制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通过观察胰岛素过量对机体的影响和产生的生理效应,可以为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电针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样方法固定 1ri, 5 n 但不行电针刺激。 a 药物 组予 西药 “ 适 可”氟 伐他 汀钠 , 京诺 华 来 ( 北 制药有 限公 司生产 , 号: 0 157 灌 胃给药 , 批 H200 1 )
3 6 /k d , .mg (g・ )连续 2周 。
1 3 取 材指标检 测 .
1 材 料与 方法
1 1 动 物 及 分 组 .
治疗 前取空腹 尾血 , 分别 测定 血 清 T 、 G、 CT L LC H LC D - 、 D - 。动物完成治疗 两周后, 禁食 1h 2, 以 1 水合氯醛按标 准麻醉大 鼠, O 摘眼球取血 5 ml 抗凝 , 即刻在试管内颠倒混匀 ,℃离心 (50p ) 4 30rm , 1m n 5 i。分离 血 清 , 2 ℃ 保 存 备 用。检 测 血 清 -0
பைடு நூலகம்
要生理功能是调节脂肪沉积, 通过抑制食欲、 促进外 周的脂肪及抑制脂肪的合成来调节体脂肪 的稳定。
胰岛素 ( sl , S 是促进合成代谢 、 I ui I ) n nN 调节血糖稳 定的主要激素。I S加强组织、 N 细胞对葡萄糖 的摄
取和利用 , 加速葡萄糖合成为糖原储存于肝和肌肉 中, 其对脂肪代谢 的调 节作用是抑制细胞 的脂肪分 解, 促进低密度脂蛋 白( D ) L L 的合成等 。在脂肪代 谢过程中, 瘦素与胰岛素之 间有双向调节作用 。本 研究采用高脂饮食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 观察大 鼠血清中 L pi 和 I S的变化 , et n N 研究细胞因子在高 脂 血症大 鼠发生 发 展 中 的作用 , 讨 高脂 血症 大 鼠 探 脂肪 、 脂蛋白代谢 的发病机理。
关键词 : 高脂血症; 电针 ; 瘦素 ; 胰岛素; 实验研 究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分析

本 实验 研究 结果 显示 :两组 大 鼠血 清 中脂联 索水 平 随着 大 鼠周 龄 的增加而 降低 ,但是 S H R 组大 鼠血 清脂 联素浓度 下降更显著 。S H R
组 中1 6 周龄 大 鼠血 清脂 联 索浓 度较 6 周 龄 大 鼠降低 ,二 者 之 间差异 具 有统计 学意 义 ( P < 0 . 0 5 ) ,而且 还低于 同周龄 WK Y组 ,P < 0 . 0 5 。
大鼠降低 ,二者之 间差 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 P < 0 . 0 5 ) ,而且还低 于同 周 龄WK Y 组 ,P < 0 . 0 5 。WK Y组1 6 周大 鼠血清 脂联 素浓度较6 周 下降程 度 较小 ,二者间差异 无意义 ( P >0 . 0 5 );但 是2 4 周与6 周相 比,差 异 具 有统计学意义 ( P < O . 0 5 )。见表1 。
[ 7 】 C o s t a P , Ma n u e l J , L o b o S . Mo d e l i n g a n d c o m p a r i s i o n o f d i s s o l u t i o n p r o i f l e s [ J ] . E u r J P h a r m S c i , 2 0 0 1 , l 3 ( 1 ) : 1 2 3 — 1 3 3 .
3讨 论
选择 自发性 高血压 大 鼠( S H R ) 和京都种Wi s t a r 大鼠 ( wK Y)作 为 实验 动物进行研究 。选择S H R 和WK Y 大 鼠各 l O 只 ,均为雄性 ,体质量 ( 2 5 0 ±1 8 )克/ 只,大鼠周龄在4 周 以上 。
1 . 2方 法
2 0 1 4年 3月第 1 2卷 第 7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检测原理
胰岛素是一种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多肽激素,对调节血糖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血清胰岛素水平的检测可以帮助了解机体的胰岛功能,对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检测的原理。
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的检测主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来进行。
该方法利用特异性抗体与胰岛素分子结合,并通过酶的催化作用使底物发生染色反应,从而定量测定胰岛素的浓度。
具体而言,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检测的步骤如下:
1. 样本处理:首先需要收集大鼠的血清样本,可以通过尾静脉抽血或其他适当的方式获取。
为了避免胰岛素的降解,需要迅速离心分离血清,并将样本储存在低温下,避免冻融循环。
2. 抗原包被:将提纯的胰岛素抗原溶液均匀涂覆在微孔板上,使其吸附在孔底。
然后,在孔底加入辅助蛋白,以提高抗原的吸附效率。
3. 样品加入:将预处理好的大鼠血清样本加入到微孔板中,与抗原结合。
一般来说,为了提高灵敏度,需要进行适当的稀释。
4. 洗涤:通过添加洗涤缓冲液,将未结合的物质洗去,以减少非特异性的背景信号。
5. 标记抗体加入:加入与胰岛素结合的酶标记二抗,使其与已结合的胰岛素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6. 洗涤:再次进行洗涤步骤,以去除未结合的酶标记抗体。
7. 底物加入:加入底物溶液,酶标记抗体结合的孔底会发生染色反应。
底物的选择取决于所使用的酶标记系统,一般常用的是TMB (3,3',5,5'-四甲基联苯胺)底物。
8. 反应终止:通过加入停止剂,停止底物的染色反应。
停止剂的选择与底物有关,一般为酸性溶液。
9. 读取测定:使用酶标仪读取吸光度,测定反应产物的光密度。
光密度与胰岛素的浓度成正比。
通过与标准品进行比较,可以计算出样本中胰岛素的浓度。
总结起来,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的检测主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
该方法利用特异性抗体与胰岛素分子结合,并通过酶的催化作用使底物发生染色反应,从而定量测定胰岛素的浓度。
这种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精确地测定大鼠血清中的胰岛素水平,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