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入门
国学经典知识大全集

- 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盛唐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北宋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南宋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南宋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唐代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南宋陆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茅盾《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鲁迅《呐喊》
国学经典知识大全集
类别
内容
基本常识
-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岁寒三友:松、竹、梅-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谷:稻、黍、稷、麦、菽- 五味:酸、辛、甘、苦、咸-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音:宫、商、角、徵、羽-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九族:高祖、曾祖、祖、父、己身、子、孙、曾孙、玄孙- 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广绣- 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等
借代词语
- 桑梓:家乡- 桃李:学生- 社稷、轩辕:国家- 南冠:囚犯- 同窗:同学- 烽烟:战争- 巾帼:妇女- 须眉:男子- 手足:兄弟- 伉俪:夫妻- 白丁、布衣:百姓- 伛偻、黄发:老人- 垂髫:小孩- 膝下:父母- 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庙堂:朝廷
作者与作品
-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 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屈原:创造“楚辞”诗体,开创浪漫主义风格- 孔子、孟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及代表人物,并称“孔孟”- 杜甫:被称为“诗圣”,《潼关吏》等“三吏”,《新婚别》等“三别”-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共130篇-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聊斋志异》:蒲松龄创作,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 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 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四书”“五经”:儒家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国学经典 - 古代经典书籍介绍与阅读指南

国学经典 - 古代经典书籍介绍与阅读指南简介古代经典书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这些经典著作涵盖了哲学、历史、文学等各个领域,对于我们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你介绍几部著名的国学经典,并提供阅读指南。
1. 《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言行录,被誉为儒家经典之首。
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徒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对于塑造中国人民优秀品格起到了重要作用。
阅读《论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儒家思想,并从中汲取智慧。
阅读指南:•在阅读前,可以先了解一下孔子的背景和生平;•阅读时,要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思想;•可以选择不同版本的翻译进行对比,并注重注释部分的阅读。
2. 《诗经》《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民歌总集,也被誉为文学史上的瑰宝。
它以五言句式写成,内容涵盖了起源神话、政治抱负、生活百态等各种主题。
阅读《诗经》,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人民的情感与智慧。
阅读指南:•在阅读前,可以简要了解一下《诗经》的历史背景和文学风格;•阅读时,可以关注每首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注意理解其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3. 《周易》《周易》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预测和哲学著作之一,也是儒家经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六十四卦象来推演人事、天地变化,并将其归纳为六个爻位。
阅读《周易》,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万物的变化规律,并提供人生的思考与决策方法。
阅读指南:•在阅读前,可以简单了解一下卦象和卦辞的含义;•阅读时,注意理解卦象和卦辞所代表的意义;•学习《易经》的基本阐释方法,如概率计算和辩证思考。
结语以上介绍了几部重要的国学经典著作,并提供了相应的阅读指南。
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其他值得探索的古代经典书籍。
通过阅读和研究这些经典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并从中汲取智慧与启发。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书籍内容请以原著为准。
书单推荐: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113部

书单推荐: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113部1、《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2、《道德经》《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
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3、《庄子》《庄子》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道家的重要典籍。
现存《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是庄周弟子及后学所作。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管漆园的小吏。
他追求精神自由,视名利地位如粪土腐鼠。
齐王慕名曾派使臣携重金聘他为相,庄周回答,宁愿在脏水沟里自由嬉戏,不愿受当权者的羁绊,拒绝了聘请。
4、《孟子》孟子,名轲,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曹魏、晋代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三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
山东邹城人。
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5、《墨子》墨子,名翟(dí),华夏族,滕国人。
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墨子的先祖是宋人。
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有重大影响力的人。
小学生应该知道的国学历史知识

小学生应该知道的国学历史知识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小学生应该知道的国学历史知识,供大家参考。
国学历史知识1《诗经》:诗化的历史,淳朴的浪漫【诗经其书】《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它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
《风》、《雅》、《颂》三部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而划分。
【诗经名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解读: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
一个长途跋涉的行者,在饥渴难耐之时,别人赠与他木瓜或者桃李之类的鲜果以解渴或者止饥。
但受惠之人并非就此忘记了这滴水之恩,而是以涌泉报之——拿出随身携带的贵重的美玉相赠。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解读:了解我的人,说我心中充满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什么奢求。
高远的苍天啊,是谁把国家害成这样?这是在抒发抑郁孤独的心情。
知音难觅,所以要珍惜朋友,多理解他人。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解读:小心谨慎,好像走在深渊边上,好像走在薄冰冰面上。
这是在形容做事的时候应该有一种谨慎的态度,如果我们能有这种如履薄冰的态度,就能办好每一件事情。
哀哀父母,生我劬(音渠)劳。
解读:悲伤啊,父母生我养我多么辛苦。
感恩和孝顺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父母的辛劳都是儿女前进的动力和情感的依托。
孝顺,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解读:其他山上的石头,也可以用来为我雕琢美玉。
善于向别人学习,从别人的经验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是聪明人的选择。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解读:既明辨是非,又聪明过人,这样的人就能保全自己的生命和名誉。
我们现在常说明哲保身,就是要懂得在合适的时候说合适的话,这样才能在社会中不伤害他人,而又很从容地生活。
中国人必知的国学常识

中国人必知的国学常识一、四书五经1.《诗经》:又称“尚书”,其中记载了我国最早的诗词和文歌,是研究古代文学史的宝贵材料。
2.《礼记》:以礼学为主,是研究中国社会伦理道德历史的重要参考书籍。
3.《春秋》:也叫“春秋公羊传”,主要记载了周朝至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大事记,是学习古代历史的权威著作。
4.《孟子》:记录了孟子的精言箴言,是比喻多端的语言,其中有许多道理和格言,深受国内外学者的推崇。
5.《论语》:收集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在韩非子家里讨论道德、政治等哲学理论的著作,是研究儒家思想发展历史的宝贵资料。
二、古代文学1. 《楚辞》:是一部具有中国古代文学特色的古典诗歌之作。
2. 《汉乐府》:又称“汉歌”,收集了汉朝的歌谣,记录了古代民间的生活趣事和流行口语。
3. 《魏晋南北朝文学》: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研究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4. 《文选》:是今天非常受欢迎的古代文学作品,收录了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历史以及传说故事等精粹。
三、典籍1、《墨子》: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著作,探讨和思考了“天下公平”、“和而不同”、“礼仪之道”等。
2、《荀子》:将儒家思想发展到一定高度的著作,里面讲述了“万物一”、“事物及其本质”、“理性派政治”等话题。
3、《老子》:是泰然自若的弃世主义思想,其中记载了千古流传的“天道无为”、“道法自然”等哲学道理。
4、《庄子》:名家志大成,经典语录多多,主要探究了“一知半解”、“正一而已矣”、“无穷与有极”等关于道德和哲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四、名言格言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诗经》中的精彩名言,影射出学习之道。
2、“礼让万物畅行”:古老的礼仪之义,礼义当塑就大道,而礼之至义,可谓天下公平。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论语》中的格言,暗喻我们只有读书,才能了解外界的真相。
4、“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中的道理,让世智以观,唯德而致。
100本国学经典书单

100本国学经典书单1.《周易》即《易经》,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
2.《尚书》儒家经典之一,中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
3.《诗经》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4.《周礼》“三礼”之一,对礼法、礼义作了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
5.《仪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记载了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
6.《礼记》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7.《春秋》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
8.《春秋公羊传》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
9.《春秋穀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注解《春秋》,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10.《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
11.《尔雅》辞书之祖,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被认为是中国训诂的开山之作。
12.《论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13.《孟子》四书之一,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属儒家经典著作。
14.《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15.《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16.《后汉书》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17.《三国志》记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
18.《晋书》记载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的历史。
《晋书》问世后,“言晋史者,皆弃其旧本,兢从新撰”。
19.《宋书》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20.《南齐书》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
21.《梁书》纪传体史书,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22.《陈书》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南朝陈朝史。
23.《魏书》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著作。
国学入门书目

国学经典阅读书目一、梁启超《国学必读书及其读法》这是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梁氏应《清华周刊》记者之约,所拟定的书目。
分五大类,所举图书约一百六十种,每一种说明其内容、重要的注本及读法等,切合今日青年学生的需要。
兹列举其书目于下:(一)修养、应用思想史关系书类《论语》、《孟子》、《易经》、《礼记》、《老子》、《墨子》、《庄子》、《荀子》、《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韩非子》、《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盐铁论》、《论衡》、(抱朴子》、《列子》、《近思录》、《朱子年谱》、《朱子论学要语》、《传习录》、《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日知录》、《亭林文集》、《明夷待访录》、《思问录》、《颜氏学记》、《东原集》、《雕菰楼集》、《文史通义》、《大同书》、《国故论衡》、《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著)、《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胡适著)、《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著)。
(二}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尚书》、《逸周书》、《竹书纪年》、《国语》、《战国策》、《周礼》、《考信录》(崔述著)、《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毕玩著)、《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通志·二十略》、《二十四史》、《廿二史札记》、《国朝先正事略》、《读史方舆纪要》、《史通》、《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著)。
(三)韵文书类《诗经》、《楚辞》、《文选》、《乐府诗集》(郭茂倩编)、《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右丞集》、《孟襄阳集》、《韦苏州集》、《高常侍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李义山集》、《王临川集》(诗宜用李壁注本)、《苏东坡集》、《元遗山集》、《陆放翁集》、《唐百家诗选》(王安石选)、《宋诗钞》(吕留良钞)、《清真词》(周美成)、《醉翁琴趣》(欧阳修)、《东坡乐府》(苏轼)、《屯田集》(柳永)、《淮海词》(秦观一)、《樵歌》(朱敦儒)、《稼轩词》(辛弃疾)、《后村词》(刘克庄)、《白石道人歌曲》(姜夔)、《碧山词》(王沂孙)、《梦窗词》(吴文英)、《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
入门的国学知识

入门的国学知识
国学是一个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学问,它包含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等多种领域的知识。
以下是入门的国学知识。
1.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流派,它强调个人修养、家庭和谐、社会正义等价值观。
儒家经典包括《论语》、《大学》、《中庸》等。
2. 道家思想是另一种哲学流派,它强调自然、自由、无为而治等理念。
道家经典包括《道德经》、《列子》等。
3. 中国古代文学分为诗、词、曲、赋等多种形式。
唐代的诗人杜甫、李白被誉为古代中国诗歌的代表。
4. 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政治家、将领、文化名人等,如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曹操、诸葛亮等。
5. 中医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医学,强调平衡、调理、调理气血、脏腑等,并运用草药、针灸等治疗疾病。
6. 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了社会万象、山水风景、花鸟虫鱼等自然生态。
7. 中国古代音乐包括宫廷音乐、民间音乐等多种形式。
古筝、二胡、琵琶等是传统的弹拨乐器。
8. 中国古代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技艺。
有名的建筑包括长城、故宫、颐和园等。
9. 中式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它强调品茶的艺术、礼仪和文化内涵。
10. 中国的民间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都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和风俗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2月7日下午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表 演讲,她在回顾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到 了中国中医学和相关古典书籍。
❖ 她说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关键文献的启示,才让 她及其团队,最终提取到了青蒿素。屠呦呦说,当 年面临研究困境时,她又重新温习中医古籍,进一 步思考东晋(公元3-4世纪)葛洪《肘后备急方》有 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 截疟记载。这启发了她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 从此才取得研究的关键性突破。
李政道1972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荣誉博士时提 到:从哲学上讲“测不准定律”(现代量子力学的 一个基本原理)和《易经》所说的“阴阳不测之谓 神”的意义颇有符合之处。所以与近代物理学很有 一致的看法,同中国太极、阴阳二元的学说很有相 似的地方。
❖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她的研究过程,既是 对中国古代医学的继承和发扬的过程,更是 对先人智慧传承和在发掘的过程。在迈向世 界最高奖项的历程中,可能让很多中国人都 震惊的是,竟然还是老祖宗的智慧,帮助现 代中国人登上这座高峰的。而记录老祖宗智 慧的渠道,则是古典书籍。
❖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传统文 化的火热复兴,也如雨后春笋,风行全国各地,乃 至散播全球四方。从中央到地方,上至国家领导, 下至民间百姓,纷纷身体力行,大都相继对包括国 学在内的各种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投入了相当大 的热情。
2004年,经胡锦涛主席批示,我国“对外汉语教
学领导小国组家”推,开动始全在球全建球各立地孔建子立一学系院列:的“孔
你知道迄今为止,中国最古老的
一本国学经典著作,是哪一部吗?
【
【尚书】
易
【易经】 【论语】
经
Hale Waihona Puke 】易经是谁人所作?谁人所传?
春 西 上 「易经」是一部刻图记事的史 秋 周 古 书,是从有文字,有史官起就
一代代记录的史书。从人类的
孔 文 伏 来源一直记录到大禹治水成功
后的人类发展过程。特别强调
子 王 羲 的是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洪荒远 所 所 所 古之世趋吉避凶的道理。 传 演 创 「易经」的作者是我们的历代
10所。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它犹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它又如春日的百花, 散发着馥郁的芳香。古有“民为贵,君为轻”的光辉思想, 今有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英明决定; 古有“多难以固其国”的至理名言,今有绘就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的动人画卷。 国学经典可以擦亮我们的眼睛。 国学经典可以点燃我们的智慧。 国学经典可以提高我们的素养。 国学经典可以启迪我们的人生。 国学经典是中国古代贤哲的智慧结晶,意深、理透、志远、境高。 中华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杯美酒,香醇而清冽;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滋养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一直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 还在我们心头荡漾。愿五千年文化瑰宝大放异彩,愿中华儿女 豪情满怀,再谱新的乐章
他在钦佩之余说道:“我发现二进数是20年前。 到今天我才发现,中国人在四千年前已经了解到0与 1的二元数论”
莱布尼兹认为伏羲八卦是“最古老的科学纪物”。
美藉华人,杨振宁、李政道在1955--1956年对当时 公认的“奇偶不灭定律”提出怀疑并得到证实,因 而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在获奖后对记者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并明确指出:灵感来源于《易经》学说,(易 经·第二十四卦),否极泰来(易经第十卦)的道 理。
祖先.不是某某一个人,是中华 远古历史的传承。
1703年,德国自然科学家莱布尼兹首次发现二进 制
莱布尼兹意料不到他发现的二进制会在中国的 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图中早有表述和使用,按此图予 以数列比较,坤卦相当于000000、乾卦相当于 111111、此两卦简约为0和1的二进位约数,他惊奇 地发现易经图象中从63到0的二进位数字。
1988年7月1日,75位世界诺贝尔奖
获得者聚会巴黎,发布了一份宣言: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 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回首2500 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 智慧!
温家宝总理在 美国哈佛大学 演讲时曾引用 此四句,借以 表达自己的情 怀和我中华民 族以文御武, 和平崛起的坚 强决心。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屠呦呦在演讲中说,关于青蒿入药,最早见 于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 其后的《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 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青蒿治病的 记载。然而,古籍虽多,确都没有明确青蒿 的植物分类品种。可见,屠呦呦老师对中国 古典医学著作不仅广泛了解,而且通晓其精 髓。在当代中国人当中,尤其是对于我们年 轻一代人来说,对古籍著作有研究的很少。
——(宋)张载
“国学经典入门”
一 、国学复兴大潮 二 、什么是“国学”? 三 、为何读“经典”? 四 、“国学经典”的诵读方法 五 、“国学经典”的诵读次序 六 、国学传承展望
一、国学复兴大潮
❖
❖ 近年来,学界与民间都突然掀起了一股“国学 热”:从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内第一个国学院,到 各地国学班、国学讲座的盛行;从央视《百家讲坛》 的热播,到大量文史读物的畅销;从各地祭孔等传 统礼俗的兴起,从孔子学院的风靡全球,到蒙学经 典在小学课堂的风行,国学正以各种姿态,活跃于 当代中国人的视野中。
子学院”。 ·亚洲孔子学院 截至2009年10月,亚洲已有28国
70所孔子学院。 ·欧洲孔子学院 截至2009年10月,欧洲欧洲29国
94所。 ·美洲孔子学院 截至2009年10月,美洲11国87所
。 ·非洲孔子学院 截至2009年10月,非洲15国21所
。 ·大洋洲孔子学院 截至2009年10月,大洋洲2国
❖ 屠呦呦踩在中医及中医古籍著作上而成功,就像一 面镜子,让多少对中医妄自菲薄以及浅薄认知的人 无地自容,也让当代国人好好地上了一堂传承老祖 宗智慧的一课,这其实比获得诺贝尔奖和获得奖金 还重要。因为倘若有更多的人很好地继承了先人的 智慧和积累的基础,会或许有更多人,或许更早达 到获诺贝尔奖这样的研究成就;如果那样,古人智 就会更多地转化成为国人重大科研发现的“孵化 器”。
❖ 提及古人的智慧和医学,想提一个现象。如 今的医学院学生学的都是西医,很多医生都 不知道什么是铁打损伤了。去年回家时,镇 上有个公立医院,有个医生跌打损伤方面小 有名气。有个上海人断了一条手,说不想开 刀做手术上钢条固定,然后又开刀取钢条, 于是找上门,他就用传统中医中的“接斗” 法,通过手指按压接合骨骼然后外围捆绑注 定,不用开刀照样搞定。原来他的父亲,原 来学武师从一老师傅。看过黄飞鸿的都知道, 会武艺的师傅基本都会治病和救治跌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