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发展史简述之欧洲艺术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介绍
西方美术史知识点总结

西方美术史知识点总结西方美术史是指西方文化中的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的发展历史。
西方美术史主要涵盖了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巴洛克、印象派、现代主义等各个时期的艺术发展,展现了西方美术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
1. 古希腊艺术古希腊艺术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代表作品包括帕特农神庙、美索不达米亚狂欢、维纳斯女神等。
古希腊艺术以人体雕塑和建筑为主要特点,追求人体的完美和对称,充分展现了希腊人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态度。
2. 古罗马艺术古罗马艺术受到希腊艺术的影响,但又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古罗马建筑以巨大的建筑结构和壮丽的装饰为特点,如巴西利卡、角斗场等。
古罗马雕塑以浮雕和铜像为主,主题多是与政治、宗教有关的题材,如凯旋门、共和国雕像等。
3.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艺术史上的转折点。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对希腊、罗马艺术进行重新认识,复兴了古典艺术的精神。
代表作品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等。
文艺复兴艺术家追求艺术表现力和气势,注重人文主义精神和个性表达。
4. 巴洛克艺术巴洛克艺术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后来传播到了欧洲各国。
巴洛克艺术风格追求豪华和壮丽,代表作品有伯劳罗、伯纳尼尼等。
巴洛克艺术家表现情感和内心世界,追求富丽堂皇的装饰和情感的深刻表达。
5. 印象派印象派是19世纪末的一个艺术运动,是现代主义艺术的先驱。
印象派艺术家拒绝传统绘画的逼真性和明暗对比,追求对光影和色彩的捕捉和表现。
代表作品有莫奈的《印象·日出》、德加的《舞蹈课》。
印象派的艺术风格对后来的艺术运动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了现代艺术的基石。
6. 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的一个艺术运动,是对传统艺术的一种挑战和革新。
现代主义艺术家对传统绘画技法和主题进行了颠覆和重新定义,尝试了新的艺术表现手法。
代表作品有毕加索的《盛宴》、杜布菲特的《石鹰》。
现代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立体艺术、抽象艺术、表现主义等,成为了当代艺术的主要风格之一。
西方现代艺术运动的发展

西方现代艺术运动的发展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不仅具有审美功能,更能反映出社会、文化和时代的变迁。
西方现代艺术运动的发展,是西方艺术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重要历程。
本文将围绕西方现代艺术运动的发展进行探讨,从现实主义、印象派、立体派和达达主义等角度,展示西方艺术的变革与进步。
现实主义运动是西方现代艺术的重要起点。
19世纪中叶,由对现实的观察和批判而兴起的现实主义运动,标志着西方艺术开始向现代化方向转变。
现实主义艺术家通过对社会现象、劳动者生活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追求真实和客观的表现方式。
代表性的艺术家包括卡门·赫尔曼、冯克·欧洛斯、伊万·库拉诺夫等。
他们以写实、细腻的绘画风格,传达了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于人类命运的思考。
与现实主义相对应的是印象派运动的兴起。
印象派艺术家推翻了传统绘画观念,追求瞬间感觉的捕捉和再现。
通过对光影、色彩和笔触的运用,印象派艺术家创造出了充满生机和情感的画面。
克劳德·莫奈、艾德加·德加和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等艺术家以其出色的观察能力和夺人的绘画技巧,开创了印象派运动的新篇章。
随着艺术家们对形式的挑战,立体派运动开始兴起。
立体派艺术家以几何化的形式、抽象的表现手法和多角度的视角,呈现出对于现实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舍尔曼·西姆蒙斯、乔治·布拉克和胡安·格里斯等艺术家通过分解和重组形象,将物体的不同视角呈现在画布上,引领了现代艺术的发展方向。
立体派艺术家的作品以几何图形和丰富的质感构成,给人以立体、多维的视觉冲击。
达达主义运动则是西方现代艺术运动的最后一环。
达达主义艺术家反叛传统的审美观念,以怪、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探讨存在感、社会问题和艺术本质。
马塞尔·杜象、汉斯·阿尔普等艺术家通过拼贴、装置和表演艺术等方式,挑战了传统艺术界的权威和规则,开启了艺术的反叛先锋。
西方美术史复习资料:从中世纪到现代艺术

西方美术史复习资料:从中世纪到现代艺术一、中世纪艺术中世纪艺术是欧洲中世纪时期的艺术,跨越了公元5世纪至15世纪,涵盖了罗马时代的基督教艺术和哥特式艺术等多个风格。
1.1 罗马基督教艺术罗马基督教艺术是中世纪早期的主要艺术形式,表现了基督教信仰。
其作品常以宗教题材为主题,具有神圣、庄严的特点。
1.2 哥特式艺术哥特式艺术是中世纪后期的主要风格,以其尖拱形构成、色彩斑斓和高耸的建筑风格著称。
哥特式绘画着重表现主题的纵深感和神秘主义色彩。
二、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是欧洲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标志着艺术、文化和科学的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和对人体结构的准确描绘。
2.1 文艺复兴绘画文艺复兴绘画被认为是西方绘画史上的巅峰之作,代表人物如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
这一时期的绘画注重透视原理和光影效果,作品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
2.2 巴洛克艺术巴洛克艺术是文艺复兴后期的一种艺术风格,以其豪华、浮夸和动态的特点而著称。
巴洛克绘画、雕塑和建筑作品常常具有宏伟壮丽的气势。
三、现代主义艺术现代主义艺术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是一种对传统艺术观念的挑战和突破。
现代主义探索了形式的多样性、观念的先进性和艺术自身的表现能力。
3.1 印象派艺术印象派艺术是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强调对光线和色彩的捕捉,打破了传统绘画中的光影规则和细节描绘法,注重表现感觉和情绪。
3.2 抽象主义抽象主义是20世纪上半叶兴起的一种艺术风格,试图摆脱传统主义,拒绝描绘客观世界,强调表现内在情感和表现力。
抽象艺术通过形状、色彩和线条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结语西方美术史是世界艺术史上重要的一部分,从中世纪到现代,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流派展现了不同的文化、思想和审美取向。
通过对西方美术史的了解和复习,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的演变和艺术发展的脉络。
西方艺术史简述资料

西方艺术发展史简述整个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史前艺术、古代艺术、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艺术、17-18欧洲艺术、19世纪艺术以及现代主义艺术7个阶段。
一、史前艺术史前艺术可以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两部分。
旧石器时代艺术产生于原始社会蓬勃发展的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奥瑞纳文化期。
而这一时期的艺术主要变现形式为洞穴中的壁画和雕塑,其主题多于巫术相关表现内容皆以动物为主,手法生动写实。
其中最突出的原始洞窟壁画是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和法国西南部的拉斯科洞窟壁画;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雕塑大多数为小型的动物雕塑,少数人像雕刻中,裸体女性雕像占主要地位。
发现最早的雕像是奥地利维林多夫的《母神》(原始的维纳斯)和法国鲁塞尔岩廊石壁浮雕《手持角杯的裸女》。
而代表史前“艺术”最高成就的是位于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洞穴壁画。
新石器时代美术成就主要是巨石建筑。
这是用重达数吨的巨石垒成的宗教性纪念建筑。
巨石建筑盛行于欧洲,包括石柱、石台、石栏等形式。
英格兰南部的圆型巨石栏“斯通亨治”(Stonehenge)是典型的代表。
二、古代艺术古代艺术可以分为古埃及艺术、古印度艺术、古希腊文明、古罗马艺术、古两河流域艺术。
埃及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精神。
提到古埃及,人们就想起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一种威严、永恒和神秘的时代气息。
古埃及艺术的主要表现就体现在金字塔以及其内部的木制陪葬雕塑和壁画上,其中吉萨金字塔群和巨大的狮身人面像是埃及古代艺术的精华。
古代印度文明的艺术起源于印度的印度河流域的印度西北部。
它最早的原始美术,通常称作“印度河文明时代(约公元前2300年)到1750年之前的艺术。
根据考古出土,当印度史前文明最远可以追溯到光、新石器晚期,即青铜器和铜石和年龄。
印度的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大约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它的内容广泛、形式丰富,独具特色。
印度的艺术经历了一个风格演变的过程。
由于特殊的位置,所以印度宗教在印度的艺术本质的基础是宗教。
西方艺术简述

西方艺术发展史简述老师:王倩作者:谭锴学号:200706060117西方艺术发展史简述整个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史前艺术、古代艺术、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艺术、17-18欧洲艺术、19世纪艺术以及现代主义艺术7个阶段。
一、史前艺术史前艺术可以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两部分。
旧石器时代艺术产生于原始社会蓬勃发展的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奥瑞纳文化期。
而这一时期的艺术主要变现形式为洞穴中的壁画和雕塑,其主题多于巫术相关表现内容皆以动物为主,手法生动写实。
其中最突出的原始洞窟壁画是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和法国西南部的拉斯科洞窟壁画;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雕塑大多数为小型的动物雕塑,少数人像雕刻中,裸体女性雕像占主要地位。
发现最早的雕像是奥地利维林多夫的《母神》(原始的维纳斯)和法国鲁塞尔岩廊石壁浮雕《手持角杯的裸女》。
而代表史前“艺术”最高成就的是位于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洞穴壁画。
新石器时代美术成就主要是巨石建筑。
这是用重达数吨的巨石垒成的宗教性纪念建筑。
巨石建筑盛行于欧洲,包括石柱、石台、石栏等形式。
英格兰南部的圆型巨石栏“斯通亨治”(Stonehenge)是典型的代表。
二、古代艺术古代艺术可以分为古埃及艺术、古印度艺术、古希腊文明、古罗马艺术、古两河流域艺术。
埃及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精神。
提到古埃及,人们就想起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一种威严、永恒和神秘的时代气息。
古埃及艺术的主要表现就体现在金字塔以及其内部的木制陪葬雕塑和壁画上,其中吉萨金字塔群和巨大的狮身人面像是埃及古代艺术的精华。
古代印度文明的艺术起源于印度的印度河流域的印度西北部。
它最早的原始美术,通常称作“印度河文明时代(约公元前2300年)到1750年之前的艺术。
根据考古出土,当印度史前文明最远可以追溯到光、新石器晚期,即青铜器和铜石和年龄。
印度的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大约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它的内容广泛、形式丰富,独具特色。
论述西方现代艺术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西方现代艺术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一、引言西方现代艺术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是一个深刻而丰富的话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来探讨这一主题,深度挖掘其中的内涵和价值,以便全面地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
二、前言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源远流长,涉及多个方面和领域。
从艺术形式、风格、思潮,到艺术家个人创作和社会背景,这一主题涵盖了广泛而深邃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将逐步展开对西方现代艺术发展过程的深入探讨,带领读者领略其丰富的内涵和精彩的历史。
三、主体1. 工业革命与现代艺术形式的嬗变在工业革命时期,西方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科技进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这些变革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也深刻地影响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创作风格。
艺术家们开始尝试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例如印象派的写生风格、立体主义的几何化绘画等,从而开启了西方现代艺术形式的嬗变之路。
2. 社会变革与现代艺术思潮的兴起随着西方社会的变革和思想的碰撞,现代艺术思潮迅速兴起。
在这一时期,艺术家们开始探索自我意识和个体情感,艺术创作的主题也开始向内在情感和主观体验倾斜。
例如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思潮的兴起,为西方现代艺术注入了更多的个体情感和内在世界的表达。
3. 全球化与西方现代艺术的传播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扩展。
越来越多的西方现代艺术作品和思潮被引入到世界各地,同时西方现代艺术也开始吸收和融合来自其他文化的艺术元素,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其发展的广度与深度。
四、总结与回顾西方现代艺术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是一个丰富而多维的话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从工业革命对艺术形式的影响、社会变革对艺术思潮的推动,以及全球化对艺术传播的推动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通过这些内容的探讨,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对全球艺术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丰富而多元的历史,涵盖了艺术家个体创作、社会变革和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
西方现代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近代西方艺术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这使得西方现代艺术成为了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趋势、特点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西方现代艺术起源于19世纪末的新艺术运动和印象派画派的崛起。
在这个时期,艺术家们开始追求个性化和表现力,他们摒弃了传统的写实主义和学院派的约束,大胆地创作自己心中的艺术之作。
其中最重要的突破之一是对色彩和光线的运用。
印象派画家尤其关注对光线和颜色的捕捉,他们以短暂的瞬间为灵感,追求独特的观点和体验。
这种对主观感受的强调打破了传统的艺术观念,为现代艺术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的现代艺术进一步推动了艺术的边界。
表现主义和立体派等艺术运动探索了更加前卫和抽象的表现形式。
他们强调情感和形式表达,通过畸形的形状和明暗对比创造出戏剧化的效果。
同时,立体派以及后来的抽象表现主义将不同维度的空间元素融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绘画的平面限制。
这种抽象表达方式旨在唤起观众的个人共鸣,并激发思考和争议。
为了摆脱传统约束,现代艺术家们开始尝试各种新媒介和艺术形式。
例如,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运动将艺术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尝试用非艺术物品和概念进行创作。
同时,行为艺术家以他们的身体作为表达媒介,通过肢体行动和互动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体验。
这种艺术形式打破了观众与艺术家之间的传统边界,让人们对艺术的定义和观念产生了新的思考。
到了20世纪后期,后现代主义运动席卷了西方现代艺术的世界。
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们开始对传统的艺术规则进行质疑,并致力于打破二元对立和主导性的权力结构。
他们追求多元性、复杂性和反思性的表达方式,通过随机性、碎片化和混合媒介的手法来创作作品。
后现代主义艺术逐渐超越了视觉艺术的范畴,涉及到音乐、文学、电影甚至科技等领域。
这种跨界的创作方式推动了艺术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西方现代艺术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激发了社会对艺术自由和创新的重视。
艺术被看作是反映时代精神和人类思想的重要媒介,各种新颖的艺术形式被广泛接受和欣赏。
西方艺术发展历程

西方艺术发展历程西方艺术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古典艺术开始发展。
古希腊艺术强调对人体结构和比例的准确表达。
罗马艺术则更加注重对历史事件和政治人物的描绘。
这些古代艺术风格影响了后来的艺术发展。
在中世纪,基督教成为主导宗教,教堂成为了主要的艺术场所。
宗教艺术主要以装饰教堂的壁画和彩色玻璃窗为主。
此时期的艺术作品往往具有宗教性质,并逐渐形成独立的风格,例如拜占庭艺术和罗曼式艺术。
文艺复兴是西方艺术史上的重要时期。
在15世纪至16世纪之间,欧洲经历了一场文化和艺术的复兴。
文艺复兴艺术家追求对人体比例和透视的准确表达,通过对古代艺术的研究和模仿,创造出了更加真实和写实的作品。
著名的文艺复兴艺术家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他们的作品被认为是西方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巴洛克艺术是17世纪欧洲艺术的主流风格。
这种艺术风格注重运动和戏剧性,通过对形象的夸张和强烈的光影效果的运用,营造出壮丽和感人的效果。
巴洛克艺术家如卡拉瓦乔和贝尔尼尼等,塑造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作品。
18世纪是启蒙时代,艺术家开始追求理性和现实主义。
这个时期产生了了许多出色的艺术家,如弗朗切斯科·冈巴蒂斯塔·莫拉齐等。
19世纪,浪漫主义艺术兴起,艺术家们尝试表达个人情感和想象力。
著名的浪漫主义艺术家如戈雅和德拉克罗瓦等,他们的作品表现了强烈的情感和个人经历。
20世纪以来,艺术发展进入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阶段。
现代主义艺术家们试图打破传统的艺术形式和观念,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如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等。
后现代主义艺术则更加强调艺术和社会的关系,包括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等。
总的来说,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创新和变革的过程。
从古希腊古典艺术到文艺复兴、巴洛克、启蒙、浪漫主义,再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不断推动着艺术的进步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艺术发展史简述之欧洲艺术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介绍
整个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史前艺术、古代艺术、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艺术、17-18欧洲艺术、19世纪艺术以及现代主义艺术7个阶段。
17-18世纪欧洲艺术
17至18世纪的欧洲,是各国在政治制度、宗教、自然科学和艺术诸方面发展和探索的时代,整个欧洲呈现出一派多姿多彩的面貌。
人类自文艺复兴觉醒之后,以新的人生观和科学手段探索自然的奥秘,以更加活泼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去观察自然和认识世界,产生了一大批伟大的学者和艺术家。
艺术呈现出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古典艺术的多元化局面。
巴洛克、罗可可、古典主义、写实艺术等各种风格倾向相互交织,并行发展,各领风骚。
意大利到了17世纪,现实主义、巴洛克艺术与尊崇古典传统的“学院派”同时出现,这使艺术领域看起来更加丰富。
18世纪威利斯画派的出现更加让整个意大利艺术呈多元化发展。
佛兰德斯的艺术跟同期荷兰独立后那种为新兴资产阶级服务的艺术不一样;它仍然处于西班牙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势力的控制之下,主要为宫廷贵族、富商和耶稣会服务;这类人物对艺术的要求促使佛兰德斯绘画具有追求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
佛兰德斯艺术中,最引人注目的为绘画,其次是建筑,最后才是雕塑。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首推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
17世纪,荷兰的经济文化都非常繁荣,当时荷兰商人的欣赏趣味与那种浮华放纵的趣味有很大不同,他们比较喜欢有节制和简单的风格。
由于社会的风俗与需要,肖像画得到的重视比其它题材都要多。
绘画开始变成商品进入市场,开始出现专门化分工,风景画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一时期的风景画完全摆脱了情节和人物,成为独立的画种。
这是西班牙艺术大放光彩的一段时间,出现了不少著名的艺术家,塞韦利亚画派是17世纪上半期最重要的画派之一,苏巴朗和委拉斯贵支是这个画派的重要代表。
19世纪西方艺术
19世纪西方艺术在18世纪的基础上又有着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跟多的艺术流派的产生:现实主义、巴比松派、前拉斐尔派、学院艺术、印象派、后印象派、新印象派、点描派风格、那比派风格、综合主义、象征主义、哈德逊河派。
19世纪法国画坛经历了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发展,浪漫主义逐渐地脱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部分具有进步思想的艺术家认为艺术应以实际生活为基础,提出了“为生活为民众而艺术”的口号,产生了现实主义艺术思潮。
现实主义艺术家赞美自然,歌颂劳动,深刻而全面地展现了现实生活的广阔画面,尤其描绘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此时此刻劳动者真正走进艺术殿堂,成为绘画中的主体形象,大自然也作为独立的题材受到现实主义画家的青睐。
于此同时在印象意义流派也在法国产生。
19世纪英国受法国新思潮的影响开始出现艺术上的繁荣。
出现了浪漫主义艺术,而风景画的出现为后期印象派的产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批皇家美术学院的学生倡导组成的前拉斐尔学派也在此时英国产生。
19世纪是俄罗斯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文艺发展势如破竹,从某种程度上讲甚至不亚于欧洲的文艺复兴。
19世纪的俄罗斯文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哲学、文学、音乐、美术等各个领域,涌现出一大批足以与西欧各国称雄并列的杰出人物。
哲学与文艺评论上有别林斯基、赫尔岑、杜勃罗留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等,文学上有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屠格涅夫、契诃夫、列夫·托尔斯泰等,音乐上有格林卡、柴可夫斯基、穆索尔斯基等,在绘画上则有列宾、苏里柯夫、克拉姆斯柯伊等。
在19世纪上半期,美国艺术的发展还体现在大众化的艺术中。
被称为民间画或原始派的画家大都没受过专业训练,主要模仿斯图亚特和科尔等人的风格,但非常质朴,形象稚拙,色
彩鲜艳。
19世纪中期的南北战争改变了美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战后的工业革命和经济繁荣,也带来了艺术的黄金时期。
风景画家F.E.丘奇、G.英尼斯,静物画家W.M.哈尼特,风俗画家W.M.亨特等人在各自的领域中作出了贡献。
与此同时,欧洲艺术对美国的影响也日益增强,大批美国青年远渡重洋到法国、英国等地学习绘画,回美国后给本地的艺术带来新的技法和风格;也有一部分画家留在欧洲,成为欧洲19世纪末新美术运动的重要人物。
女画家M.卡萨特1866年赴法深造,后定居法国。
她是参加了法国印象派画展的唯一的美国人。
J.S.沙金是美国最杰出的肖像画家。
他的风格是将古典主义传统和印象派手法融为一体。
J.M.惠斯勒的声誉已经超出美国,成为西方艺术的伟大革新者之一。
他深受东方艺术的影响,追求纯艺术的表现力。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
现代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空前浩劫,动摇了人们对西方文明基础的信念。
人们普遍感到一种时代的焦虑与幻灭,精神世界崩塌为一片荒原;痛苦、怅惘、失望、恐惧气息弥漫四方,所以,各种非理性哲学思潮应运而生: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等在思想文化和艺术领域蔓延开来。
以法国为中心的超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以英国为中心的意识流、以德国为中心的表现主义、德彪西的印象派音乐、康定斯基的抽象派绘画、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等等。
我国的“五四”时期的文化诸领域也受到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但由于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是该时期的主要任务,主流是革命的浪漫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相结合,故而没有产生太大影响。
改革开放后,西方的现代与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同时汹涌而至,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新理论、新流派、新方法;卡夫卡、意识流、新小说、荒诞派、黑色幽默、超现实主义、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等,五花八门。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与拉斐尔的《雅典学院》,《最后的晚餐》这幅表现基督被捕前和门徒最后会餐诀别场面的湿壁画,绘制在米兰格雷契修道院饭厅的墙壁上。
它巧妙的构图和独具匠心的布局,使画面上的厅堂与生活中的饭厅建筑结构紧密联结在一起,使观者感觉画中的情景似乎就发生在眼前。
在人物布局上,一反平列于饭桌的形式,将基督独立于画面中央,其他门徒通过各自不同的表情和手势,分
别表现出惊恐、愤怒、怀疑、剖白和慌张的情绪。
这种典型性格的描绘,突出了绘画的主题,它与构图的统一效果互为补充,堪称美术史上最完美的典范之作。
《雅典学院》是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建的雅典学院为题,以古代七种自由艺术——即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为基础,以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
艺术家企图以回忆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形式,寄托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它的主题思想,就是崇拜希腊精神,追求最高的生活理想,这正是人文主义艺术家自己的宿愿。
全画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大厅上汇集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学派的著名学者,有以往的思想家,也有当世的名人。
17、18世纪欧洲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有鲁本斯《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和达维特《荷拉斯兄弟的誓言》。
《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取材于西腊神话中宙斯的孪生子劫夺迈王锡尼国王的孪生姊妹的故事.色彩在这一作品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两匹烈马浓重的棕黑,青灰色,与女子白皙的皮肤的明亮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
人体的健壮,肌肉建壮,体力充沛,动作粗犷,洋溢着勃勃生机,极富浪漫情怀。
《荷拉斯兄弟的誓言》内容讲述是古罗马时期罗马城与阿尔贝城交战,双方各派三兄弟格斗,以定胜负。
而双方有着姻亲关系。
但是,代表罗马的荷拉斯三兄弟毅然挺身而出,大义灭亲。
中心位置上的荷拉斯三兄弟在出征前,从父亲手中接过武器并庄严宣誓;而三兄弟的母亲,妻儿,姐妹则陷入个人的情感而感到悲哀,整个画面构图严谨,均衡对称,造型结实,体现了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重要特征。
19世纪西方艺术中梵高的《食土豆者》和《梅杜萨之筏》,《食土豆者》画面充满了宗教情感和对农民的敬爱。
画面看来较为笨拙,但有一股力量。
他寻求的是真实的农民的画。
他不是以线条,而是以环境抓住对象。
他反对人物是学院式的准确,而有意制造“偏差”,来重新塑造和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
这便是表现主义的诞生。
《梅杜萨之筏》是泰奥多尔·籍里柯于1819年创作的油画。
《梅杜萨之筏》从画面的构图、光线、色彩到人物的动态表情以及丰富的想象力,都是无与伦比的。
画家以金字塔形的构图,把事件展开在筏上仅存者发现天边船影时的刹那景象,刻画了遇难者的饥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种情状,画面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悲剧气氛,开创了浪漫主义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