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Ⅲ卷深度解析及范文(13页)
全国III卷2020年高考真题作文深度点评与分析

厚植育人功能,彰显语文底色——2020全国卷III作文试题解读(一)作文咏叹调套用时下的一句话: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尤其是三年来,那些夙兴夜寐,挑灯夜战,然而在历次考练中阒寂无名的孩子,谁不渴望自己就是“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鲲鹏呢?语文是整个高考战役的排头兵,而作文是语文试卷中的轰天炮。
满分150的语文,作文占分是60分,真可谓是语文的半壁江山。
大考、小考,模拟考、联考……学生们作文练习的次数不可谓少;满分秘诀、高分技法,作文预测、时文素材积累与狂背……考生们花的功夫不可谓不多,然而最终的结果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二)2020年全国卷III真题呈现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
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三)独家解读,抛砖引玉【题目解读】此次作文从考查的六维雷达目标来看:方向之一,责任担当:完善自我、学会担当方向之二,学会学习:不断超越、勤于反思方向之三,实践创新:自我审视、学会规划方向之四,人文底蕴:镜子哲学、诗意生活方向之五,科学精神:勇于探究、理性思维方向之六,健康生活:生活方式、绿色健康【审读材料】材料由“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引出话题——如何在关照世界的时候,关照自己,审视自我。
题目把人生比作一场旅行,那么在旅行的途中,我们一方面要欣赏领略外在的世界的风光旖旎,要感受外部环境的绮丽绚烂,更要学会“对镜自照”,多一些审视,尤其是关注自己的内心,是否浮躁,自己的眼光是否俗世短浅,是否充满太多的铜臭味儿。
2020年全国Ⅲ卷语文作文分析

握于你们手中,你们定不会任由德行的洪流于民族的血脉中沉静消亡。你当以执
女犯而不逾矩的明代狱吏曹熏为"镜",慎独自律;你当以"举家食粥酒常赊",批阅十载,
增删五次乃成《红楼梦》的曹雪芹为"镜",坚忍不拔;你当以疫情在前,不恤年之将衰
的钟南山为"镜",勇毅无畏……《论语》有曰:德不孤,必有邻。我想说:邻有德,你们
2020年全国Ⅲ卷语文
作文分析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
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 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也可在与邻的对照中,找到道德的高标,常借有德之人审视自我,接芳邻,成大德。
才华之镜常照,厚植人生基座为自我的画像勾勒宏阔的基调。 亲爱的新同学,欲求画像好,必须才华装点。君不见,残缺如李娟,虽仅有脖子 以上某些部位能动,但她硬是用嘴衔起了战斗的笔,于磨难中求学不止,增进能力, 成长为带动乡亲脱贫致富的电商CEO;君不见,平凡如大妈李文荣,虽已至古稀却不甘 庸碌, 一边摆摊卖馒头,一边静心自学写诗和散文,用智慧熔铸成一本有生命厚度的 散文集。君不见,显达如袁隆平,虽已是成就惊艳世界,荣耀满满无尽,但他仍将才 华之井深掘,将"禾下乘凉"美梦续写。你们的画像也想如他们一般画面宏阔,那就要 以他们为"镜",常照常省,并请记住:最是才华能致远。请你如鹏鸟一般,借书香积蓄 扶摇青天之风,方可人生基座厚实,画像自然壮美。
钟南山84岁仍逆行在荆楚大地,带领全国人民打赢抗疫攻坚战;袁隆 平90岁仍致力于海水稻研究,创造世界奇迹;马识途奋斗一生,现已106岁 高龄,刚刚宣布“封笔”。同学们,听了这些英雄的故事,你们心中是否 涌动起不竭的奋斗动力,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展拳脚呢?充满奋斗激情的高 中生活是最充实的,充满奋斗激情的人生履历也将是最厚重的。
2020全国ⅲ卷语文 解析

2020全国ⅲ卷语文解析一、论述类文本(共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文观止》是一个文章选本,“观止”本于《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赞美的话:“观止矣!”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它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因的。
第一,一般说来,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
古代的选本,梁朝萧统的《文选》也很著名。
那时的文学主张,认为哲理散文和历史散文都不能入选。
《文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文,是一种讲究辞藻、对偶、声律的文章。
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文,称为古文,用来反对骈文。
这种主张是进步的。
《古文观止》正是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张。
第二,一般说来,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
自从韩愈提倡古文以后,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
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古文观止》所选,像先秦的历史散文《曹刿论战》《鲁仲连义不帝秦》,表现当时人的智慧和品德;两汉文《治安策》和《出师表》,反映出当时政治上的重大矛盾,表现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唐文《捕蛇者说》,深刻暴露封建统治者“苛政猛于虎”的罪恶;宋文《岳阳楼记》,通过不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这些名篇,都是古今传诵。
这个选本所选文章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在文章的体制上。
选本也选了几篇韵文、骈文。
严格讲起来,古文跟骈文是对立的。
但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
第三,这个选本的编选体例也有它的好处。
萧统的《文选》分很多门类,烦琐不堪;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
《古文观止》不分类,按时代先后排列,从中可看出古代文章演变的迹象。
2020年全国卷3高考作文全面解析

我与大家虚长三载,对人生、对自我,或许认识深刻少许。我们每一个都长了一双眼 睛,但习惯用它看他人、看世界,却很少用它来直接审视自己。如果我们双眸不能让我 们看清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就需要需要寻找能看到自己的各种“镜子”,不断绘制“ 自画像”,审视自我,时刻明白我要做些什么,这样自己的生活得更有意义。作为过来 人,我很想将自己这三年的真切感,跟大家分享,让每一位即将入学的高一新同学,都 懂得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少走弯路,茁壮成长。 (两个自然段开头,只是为了做好必要的交代,点材料,紧扣材料展开。)
3.抓住“主题是 ‘如何为自己画好像’”。
拟题示范:
用行动为自己画好自画像
——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的一封信
六、如何写开头?
1.称呼:即将入学的高一同学 2.问好、欢迎 3.交代写书信的缘由
开头示范:
即将入学的高一新同学: 大家好! 我是即将毕业的高三学长,即将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轻轻地离别苦读三年
四、核心素养:提升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一)“如何为自己画好像”这个作文,要挖掘材料内 含的逻辑关系:
1.认识自我的困难:看他人、看世界,无法直接看到完 整的自己
2.如何克服这一困难:需要寻找各种“镜子”——象征义 (失败、遗憾、成功、评价、活动)
3.认识自我的意义:审视自我——“我是怎样的人”“我想 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
(四)题目与考生等距离
无论是优秀学生,还是学困生;无论是城市学 生,还是农村学生;无论是往届生,还是应届生, 他们对于人生的自我审视,都曾有过,都是彼此 熟悉的话题,是一个相对公平的作文题目。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III卷深度解析及范文(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III卷深度解析及范文(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作文题【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
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学会学习:勤于反思健康生活:自我管理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写作情境的限制。
本题设置了“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的任务情境,信件的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写作必须紧扣“如何画好”的问题解决展开。
正如题干提示:“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主体内容可以针对以上提示有选择地回答。
针对审视自我时,“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的提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镜子”:要把自我与不同的参照物进行对比,在比较中发现不足,在比较中找到方向,在比较中得到方法;同时,这面“镜子”可以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群像,还可以是自然之物等;之后要明确,审视自我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不可急于一时一地,要在成长中点滴修正、逐步完善。
2.典型任务的限制。
题目规定了必须要写书信,即写作时一定要符合书信体格式;“毕业前”也提醒考生不能随意选择写信人身份,而只能以高三毕业的学生,并且应该是当下正在参加高考的本校高三学生,即“我”来写。
同时,所写的信要针对“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对象限定性很强,要求以学长身份“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即必须使用符合这一情境的富有亲切交流性的语言和恰当的表达方式,真诚亲切地与学弟学妹交流,要学会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有现场感和情境意识。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卷三试卷分析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卷三试卷分析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卷三试卷分析今年高考的语文试卷卷三本人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培根铸魂,彰显立德树人导向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卷三,紧贴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当代青年培养奋斗精神。
试题注重发掘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试题贴近现实生活,厚植家国情怀;试题关注人类未来,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上组织材料,编制试卷。
试题挖掘其育人价值,紧密贴合立德树人的核心,塑造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全面育人,坚持五育并举理念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卷三,将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有机融入试题,回应教育改革,加强教学导向。
德育的内容已经说过。
体育的内容也有体现。
美育和劳动教育则通过古代诗歌阅读试题、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和材料旨在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彰显美育主张;通过蒋子龙《记忆里的光》等试题素材,蕴含中华民族崇尚劳动的传统。
故五育并举,也应该是我们分析本套试题不可或缺的视角。
三、文字当头,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受疫情防控和高考延迟影响,今年的高考试题坚持了稳字当头。
2020年新高考语文全国卷三,命题难度适中,试题结构相对稳定,保持题型和考点稳定,坚定学生作答信心。
试题模块依次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
考查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符,较为平稳,且紧跟时代热点,考点和题型更多体现延续性、稳定性。
具体表现如下。
1、论述类文本阅读:三道选择题从不同的逻辑、思维角度考查,较往年没有变化。
2、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了单则对话式材料的文本阅读,材料的呈现形式较往年有所不同,但题目仍为两道选择题和三道主观题,选择题的难度一般。
3、文学类文本阅读:延续了往年对小说文本的考查,故事情节相对简单,在表现手法上带有非常明显的散文化特色。
今年高考语文命题延续了以往的特点,选取了“二十四史”中的文章,其中传主多为忠臣良将和清官廉吏。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含解析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古文观止》是一个文章选本,“观止”本于《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赞美的话:“观止矣!”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它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因的。
第一,一般说来,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
古代的选本,梁朝萧统的《文选》也很著名。
那时的文学主张,认为哲理散文和历史散文都不能入选。
《文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文,是一种讲究辞藻、对偶、声律的文章。
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文,称为古文,用来反对骈文。
这种主张是进步的。
《古文观止》正是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张。
第二,一般说来,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
自从韩愈提倡古文以后,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
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
《古文观止》所选,像先秦的历史散文《曹刿论战》《鲁仲连义不帝秦》,表现当时人的智慧和品德;两汉文《治安策》和《出师表》,反映出当时政治上的重大矛盾,表现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唐文《捕蛇者说》,深刻暴露封建统治者“苛政猛于虎”的罪恶;宋文《岳阳楼记》,通过不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这些名篇,都是古今传诵。
这个选本所选文章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在文章的体制上。
选本也选了几篇韵文、骈文。
严格讲起来,古文跟骈文是对立的。
但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
第三,这个选本的编选体例也有它的好处。
萧统的《文选》分很多门类,烦琐不堪;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
2020高考全国III卷作文深度解析及优秀范文

写作素材
1. 可以用到的材料,有苏轼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 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也可以有唐太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 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镜子可以是现实中 的镜子也可以是历史,也可以是人。
2. 时间犹如白驹过隙,三年时间转眼悄然而逝。写到这里都有点想笑, 想必这两句话大家写作文都快用滥了吧?考试刚刚结束,经历过人生中的 一次大考,不知道大家是什么感觉。是终于可以好好玩了的放松?是等待 成绩的紧张?还是对高中新生活的期待?回想十五六岁的年纪,青春无敌 ,身边有太多的诱惑。你会不会认为,在游戏中酣战,在漫画中陶醉,在 偶像剧中沉迷……这些才是青春啊!我年轻我任性,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什么的,见鬼去吧。
高考作文深度解析
2020高考全国III卷作文解析
原题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 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 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书信是一种自由灵活的表达载体,可以 讲述故事,可以描摹场景,可以发表议论,可以综合运用,但考场书 信体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书信,切忌漫无主题、东拉西扯,要紧扣话 题、不蔓不枝,精心打造反映现实生活的细节,并对此展开议论,议 论时既要有的放矢,也要注重思辨。
考场书信体作文语言不能过分口语化, 平直乏味,如同嚼蜡;也不可过分讲究文采,佶屈聱口,矫揉造作。 应将口语和书面语结合起来,在平实自然中流露出典雅之美,显现出 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明晰了两者,更重要的是读懂题目要求:“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 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你可以 谈谈如何全面地认识自我,明确自己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人生目标,树立 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 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这里有明确 的写作要求,给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也就是作为学长与其分享自己高中生活 经历的感悟与思考,这就要求考生有明确的创作意图和目的,即以自身感悟 引导和激励新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Ⅲ卷深度解析及范文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
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本题来自2020高考全国Ⅲ卷语文试题命题方向人文底蕴:人文情怀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劳动意识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审题限制性1.真实情境的限制。
题目提供的真实情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一句转折复句。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在他人、世界与自我的关系中,认识他人和世界很简单,但认识自我很困难。
第二部分“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这句话可以切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关键词为“镜子”“自画像”,这是审视自己的手段和方式。
第二层次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这是审视自我的内容和结果。
其中,前一部分为写作对象,是考生生发议论、辩证分析的出发点,不可忽视。
后一部分是自我绘像、自我审视的的手段和方式,内容和结果,为考生提供审题立意的切入角度。
两个部分都应该在作文过程中得到合理的体现,不可脱离材料,另起炉灶。
2.典型任务的限制。
材料引导语部分进行了多重任务限制,首先,考生的写作身份被限制为“即将毕业的考生”;其次,写作的对象是“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作的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写作的重点一是“好”,要突出“好”的标准何在,具体内涵是什么,怎样的人生才是好的人生;一是“画”,要突出“画”的过程,突出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写作的要求是“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最后,要注意文体格式,即采用书信格式写作,要注意身份意识和对象意识。
3.价值判断的限制。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这些语句和问题的表述,无不体现青年学生自我形象的塑造与建构;围绕“如何为自己画好像”这个主题,引导考生关注个人自省、关注人生的理想、人生的意义;也体现了理论思辨与现实实践的辩证统一;加强了对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扣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德树人这一目标定位,考查考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开放性1.立意角度开放。
考生在写作时,围绕“如何为自己画好像”这个主题来写作,可以分享自己的感悟,通过“画像”,正确地审视自我,正确地看待自己、认识自我;可以写自己的思考,如材料提到的“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还可以从要有自己的个人品质、个人生活、个人理想、灵魂世界等角度切入。
2.思维方向是开放的。
考生可以从个人层面“为自己画好像”,写个人成长的困苦及反思,写个人如何成长,写自己为理想而奋斗等;可以从民族、国家、社会的层面“为自己画好像”,如从偶像中汲取民族的精神力量,个人在社会上的担当,个人与家国命运与共等;也可以对“主体与客体”“镜子与自画像”“个体与社会”等进行辩证分析。
3.表达方式是开放的。
考生在书信体式的限制下,表达方式是自由的,可以从审视自我的角度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可以从自我与他人的角度进行辩证分析;还可以由一事一物触发自己的反省,也可以由回忆引发反思。
解题这是一道典型的应用文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体现了高考作文越来越重视应用性写作,更富情境真实性,且更加突出自我意识的命题趋势。
不仅引导考生关注自我、关注人生,更突出了当下生命和未来人生更有价值的思考,加强了对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既考查考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考查其理性思维能力。
试题的写作情境、写作对象、写作内容、写作体式等都非常明确,审题难度不大。
参考立意切题立意:1.为自己画好像,为他人树榜样。
2.为自己画好像,正确认识自我。
3.找好镜子,正确认识自我。
4.审视自己,反省自己。
5.我奋斗的样子也很美。
6.为自己画像,画更美的自己。
7.你我都是中国图景拼图中的一个单片。
......偏题立意:1.审视他人,成就自己。
(没审准题意)2.只谈“镜子”或“自画像”。
(没审准写作任务)下水文一鲜衣怒马报效国家广西桂林市全州高中王珏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你们好!再过两个月,你们就将以优异的中考成绩迈入理想的高中大们,开启一段新的学习征程。
作为即将高中毕业的学长,我想跟你们探讨一下今后的学习和人生。
我们从生下来开始,总是习惯用眼睛向外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完整地向内看清自己。
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各种“镜子”,对照检查,绘好人生的“自画像”。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废。
可见,不同的“镜子”,可以照见不同的自己,给我们“画好自画像”提供各种借鉴。
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呢?首先,要准备一面穿衣铜镜,用“鲜衣”妆扮我们的外在形象。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年应有自身的朝气蓬勃。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是屈原笔下橘的美好形象;“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周瑜的雄姿英发;“鲜衣怒马少年时,能堪那金贼南渡”是宋代齐卅的壮怀气魄;这次疫情,也是一面镜子,曾经撒娇、卖萌,自称“宝宝”的 90 后、00 后,一个个穿上防护服,成为最勇敢的抗疫“逆行者”,他们所展现的形象,所散发的魅力,无不令人感佩!其次,要准备一面内窥人镜,用“怒马”精神去充实内在气质。
是小松就要长成参天大树,是河流就要奔向远方,是骏马就要奋蹄驰骋。
青年阶段是人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为自己准备一个内窥人镜,去检验我们的内在气质。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苏轼旷达气度;“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孟子的理想气质。
这浩然之气不仅需要饱览诗书以使“气自华”,更要用“人镜”时时对照,步步纠偏,内外兼修,人格才臻于完善。
最后,要准备一块多棱史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实践中展现担当奉献的硬核光芒。
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爱国是人生中最大的责任。
黄大年以“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为己任;南仁东抱定“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一腔赤胆心”的报国决心;著名植物学家钟扬,援藏 16 年,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 万颗种子,用他短暂却伟大的一生彰显科研精神、奉献精神……这次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国1.2 万余名90后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敢担当甘奉献,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是党员,必须冲锋在前;我是医生,救人责无旁贷!高中阶段的确是一段丰富多彩而又充满艰辛的人生旅程。
说它丰富,是因为在这里会遇见更宽阔的世界;说它艰辛,是因为路上有迷雾也有暗礁。
如何面对,考验着我们的智慧。
让我们以历史名贤和时代楷模为标杆,努力找到穿衣铜镜、内窥人镜、多棱史镜等各种“镜子”,对照检查,努力绘好人生的“自画像”:鲜衣怒马,报效国家。
你们的学长:XXX2020 年 7 月 7 日下水文二审视自我,行稳致远云南省罗平县第二中学毛玉凤老师亲爱的高一新同学:你们好!今天,我踏上人生新征程,挥手与母校深情告别;明日,你们接续我的奋斗路,与母校同行共进。
在祝贺你们经过砥砺奋进开启崭新的高中旅程时,我更希望你们能早早将内心归于平静,找准人生之镜,冷静审视自我,行稳致远。
德行之镜常照,丰韵自我灵魂,为自我的画像染就温润的底色。
章炳麟曾言: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
你们是新时代新青年,国之未来必将握于你们手中,你们定不会任由德行的洪流于民族的血脉中沉静消亡。
你当以执女犯而不逾矩的明代狱吏曹鼐为“镜”,慎独自律;你当以“举家食粥酒常赊”,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乃成《红楼梦》的曹雪芹为“镜”,坚忍不拔;你当以疫情在前,不恤年之将衰的钟南山为“镜”,勇毅无畏……《论语》有曰:德不孤,必有邻。
我想说:邻有德,你们也可在与邻的对照中,找到道德的高标,常借有德之人审视自我,接芳邻,成大德。
才华之镜常照,厚植人生基座为自我的画像勾勒宏阔的基调。
亲爱的新同学,欲求画像好,必须才华装点。
君不见,残缺如李娟,虽仅有脖子以上某些部位能动,但她硬是用嘴衔起了战斗的笔,于磨难中求学不止,增进能力,成长为带动乡亲脱贫致富的电商CEO;君不见,平凡如大妈李文荣,虽已至古稀却不甘庸碌,一边摆摊卖馒头,一边静心自学写诗和散文,用智慧熔铸成一本有生命厚度的散文集。
君不见,显达如袁隆平,虽已是成就惊艳世界,荣耀满满无尽,但他仍将才华之井深掘,将“禾下乘凉”美梦续写。
你们的画像也想如他们一般画面宏阔,那就要以他们为“镜”,常照常省,并请记住:最是才华能致远。
请你如鹏鸟一般,借书香积蓄扶摇青天之风,方可人生基座厚实,画像自然壮美。
责任之镜常照,培植大爱情怀,为自我的画像晕染高光的亮点。
责任之镜是什么?它不正是将责任扛肩头的那一团火红,用弱小的身躯,与肆虐的火舌抢夺木里镇那一方翠绿;它不正是责任记心间的那一抹橄榄绿,用血肉之躯,为被洪水淹没的子民筑起了生命的大堤;它不正是责任融入血脉的那一片纯洁白,用点滴力量的汇聚,为中华撑起了万家灯火……你们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读书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读书人,自今日起,只有明确角色、勇担己责,并且在互照互鉴中将责任意识融进血液,呈现于行动,世界才能更美丽,个体的人生画像才可画得更好。
放眼当下,有不少年轻人在“自我欣赏”中迷失于道德的下游,在“葛优躺”的舒适中忘了充电,在“人人为我”的高调中忘却了责任。
而我亲爱的新同学,你们素有凌云之志,请不要跟随浊流,而要勇毅行在正途,处处“照镜”,时时自省,丰韵灵魂,提升才能,担好责任,一路高歌猛进,如此自我画像必可画好。
祝前程似锦!你的校友:程君2020年7月7日下水文三兼程莫下船,撑篙渡远滩——致即将步入高中的同学们的一封信四川省阆中中学校吴万里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好!首先向你们表示祝贺,恭喜大家顺利通过中考,开启接下来的高中生涯。
高中阶段是人生中一段重要的旅程。
作为过来人,我想帮助你们为自己“画像”,从而正确认识自我。
画像一:目标,把未知的将来变为可控的今朝。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