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音乐赏析
浅谈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音乐运用

浅谈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音乐运用
《放牛班的春天》是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精心打造的一部传记电影,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一位以英国乡村少年作主角的故事。
影片
中融入了大量的音乐,穿插在影片最重要的细节和场景中。
①背景音乐:电影中动而又哀怨的管弦乐将影片中的情景表现得淋漓
尽致,随着剧情发展而催动视觉,也让观众完善更加沉醉其中,增加
电影的观赏乐趣。
②人声演唱:这部电影的特别之处在于融入了大量的歌曲,主要是由
男孩唱的管弦乐,音色温柔清新,又充满生机,而出演唱歌的男童主
角也用他可爱的嗓音,把这首歌唱出了无比真切动人的效果。
③调色板:作曲家Nicholas Hooper的配乐为电影增色不少,穿插在画
面中的管弦乐,一曲又一曲奏响,随着情节的转折,鼓励、催促、激动,并且在最重要的片段中放置了大量的音乐,令故事更加激动人心。
④装置家具:影片中也有不少装置家具的音乐,有性感华丽的交响乐,也有用弱音散发出的温柔淡淡的钢琴曲,这样的配乐更加把观众带入
电影的情感,一起感受少年时曾经的快乐,并且能够振奋和鼓舞影片
的剧情和节奏。
总之,《放牛班的春天》中音乐运用十分棒,大量的音乐和歌曲在影片中不断重复,以背景音乐,人声演唱,调色板,装置家具等方式,配合影片的剧情既可以把影片的情绪表达的淋漓尽致,也可以让观众进一步感受到影片的主题和内涵,令观众酸甜苦辣的一段故事更具感染力。
电影音乐鉴赏

电影音乐鉴赏——以《放牛班的春天》为例第一次看世界上很有名的电影之一《放牛班的春天》在看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美妙歌声是那么让人感动,看完后孩子们的童声就萦绕在我的脑海了。
我一直在想怎么会有那么可爱的孩子呢,怎么会有那么优秀的老师呢,这部电影给我的震撼真的很大,它不仅仅是听觉上的更是心灵上的。
这部电影让我真正地了解了电影音乐的魅力和重要性,它对电影情节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观众的感情更是随着音乐和情节的发展而升华。
下面我就以这部电影为例对电影音乐的作用做一个简要的赏析。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以音乐为主题,讲述了一个心灵救赎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法国一所专为问题少年而设置的寄宿制学校里,一个失业的音乐教师马修来到这个名叫“池塘畔底”的学校就职,这里的一切让他深感震惊,学生们由于长期无人管理教育,染成了很多恶习,无法无天又孤独无助。
教师对学生们采取着“错误—处罚”的管理制度,用各种严厉的惩罚以暴制暴,师生间毫无信任和关怀可言。
马修给孩子们上的第一堂课是让每个人都在纸上写出自己的理想职业。
令他惊讶的是,原本喧嚣的、杂乱无章的课堂忽然安静了下来,每个孩子都在认真思考、书写自己的理想,马修看到了孩子们真诚、善良的另一面,性格沉静的他决定用自己的方法改善学校的这种教育状况,他重新创作音乐作品,组织合唱团,试探着用纯净的音乐温暖孩子们冷漠、受伤的心灵。
一、开端电影是以著名音乐家莫翰奇在悲痛中指挥一场音乐会为开端的,这标志着这部电影是以音乐为主题的,在莫翰奇和贝比诺相认的时候钢琴音乐响起,钢琴的声音温柔地表现出他们的开心,也为后面温馨的回忆奠定了温暖的基调。
马修老师为孩子们写的第一首合唱曲名字叫《眺望你的路途》影片的主题音乐也第一次清楚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黑暗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的热忱,荣耀之巷。
童年的快乐,转瞬即逝被遗忘。
一道绚丽金光,在小巷尽头闪亮。
”这首质朴动听的合唱,穿插着不同场景的画面。
美妙的和声中,是马修在灯下认真作曲的身影,是孩子们一幕幕生活的场景转换。
《放牛班的春天》赏析

《放牛班的春天》赏析第一篇:《放牛班的春天》赏析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落叶悠扬《Les Choristes》,译为“放牛班的春天”。
朴素流畅的电影里,没有使用复杂的特技,也没有豪华大片电影里华丽的画面,一个小小的微笑,细细的皱纹却让人觉得如此温暖!天籁般的音乐,感人的故事,完美的画面让我感悟到一种心灵上的洗礼与震撼。
在这部清新的电影里,感受最深的,或许就是那完美的音乐的触动,和马修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微妙的二元关系的构建。
我想,不管是谁,我们都能感受到灵魂随音乐旋律的波动,导演巧妙地运用音乐作为电影的催化剂,展现了音乐净化灵魂,排解寂寞,放松精神,使人获得一种巨大的享受的作用,对音乐的感受,有人曾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治性情的熔炉。
”天籁般的童声,让每个人都深深地沉醉其中。
也正是音乐,让池塘之畔的问题少年们找到了他们所喜爱的东西,他们的顽劣、暴力、孤僻、叛逆等等被音乐引导,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意义所在。
抽烟,打架欺负别的孩子,捉弄老师,所有的恣意妄为都是作为对压抑的一种反抗,表示他们的不理解和显示自己的存在,当他们受到鼓励,找到音乐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填补心灵的空虚的时候,我所感觉到的是每个生命里怀揣的梦想,以及音乐所释放出来的童心,可爱,还有对马修老师的感激之情,音乐让一切变得简单,变得美好。
音乐作为一种润滑剂改变了这所学校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谩骂和惩罚不再是学生与老师的唯一交流,“犯错,处罚”不再是唯一的手段,老师和学生也可以一起踢球,唱歌。
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天使的脸庞,魔鬼的心肠”也并非他们所愿,正如老校工麦神父所说:“真为这些可怜的孩子打抱不平”,“他们也并不是无可救药”。
音乐担负起了这座沟通的桥梁,打开了学生封闭的心灵。
音乐,带来了放牛班的春天,也带来了马修创作的春天,甚至是整座学校的春天。
体罚式教育和诱导式教育。
我们可以看到,对学生教育的两种模式,以校长为代表的体罚式教育法,还有以马修老师为代表的诱导式教育法。
《放牛班的春天》四首原声音乐赏析及歌词_励志歌曲

《放牛班的春天》四首原声音乐赏析及歌词摘要:电影是音画艺术,眼睛和耳朵两个器官是在第一接收信息的。
人们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的一大原因,就是想听声音刺激。
电影能从无声发展到有声,这也正是人们对动效和声音的需求,期望能有除了摄影美术之外的表达形式。
往往人们对电影中的原声音乐都会印象深刻。
本文以《放牛班的春天》为例,浅析一下电影中的原声音乐。
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曾经说过:“声音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比画面更重要。
我们通过摄影获得的东西充其量是一个平面影像。
是声音与音乐使画面产生了纵向深度,也就是画面的三维。
”可见,音乐是电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音乐更是让我印象深刻。
“看看你经过的路上/孩子们迷了路/向他们伸出手/拉他们一把/步向往后的日子 /黑暗中的方向 /希望之光 /中的热忱 /荣耀之巷 /童年的欢乐 /转瞬消逝被遗忘 /一道绚烂金光/在小道尽头闪亮 /黑暗中的方向/希望之光 /生命中的热忱 /荣耀之巷”这是《放牛班的春天》的主题曲《看看你经过的路上》,这首法文歌是电影中最为流行的一首,至今仍有很多人在演唱。
这首歌曲很好的反映了电影的情节、主旨。
听到这首歌就会想到这部电影。
想到电影的情节。
想到马修,一位落魄的音乐家来到了一所学校,用音乐改变了那里对生活失去希望的孩子,自己最后却离开了学校。
想到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有着天才般嗓音的莫朗,他的几次演唱让我感到仿佛来到了天堂,那嗓音纯净,清澈,悠长,回荡,仿佛一条来自高原的溪流,流尽了你内心的最深处,把尘世间所有的灰尘全部扫除。
想到很多很多。
这也许就是主题曲的魅力。
在《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中,音乐已经不是一种表达手段,也不是强调主题的表现形式,在这里,音乐就是主题!片中那美轮美奂的音乐,赋予了宗教情感的纯净与升华,有着近乎赞美诗的柔美与庄严,创造了超越时空的整体气氛,展现了音乐对人性起到的巨大感化作用,而影片也因此成为一部赞美颂扬人性美的音之曲。
对《放牛班春天》中的音乐元素赏析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艺术论文音乐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对《放牛班春天》中的音乐元素赏析
摘要:音乐总是像一个动感的精灵一样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姿多彩的力量,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以音乐的形式将师生之间的感情巧妙的串联在一起,在这个孤独的唱诗班里每个人都有着与众不同的故事,但是在新教师马修的指导之下他们的音乐世界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误会是难以用言语来解除的,但是在这些孩子天籁般的歌声当中一切的忧愁和烦恼都消散的无影无踪。关键词:音乐;电影;师生之间;唱诗班;天籁般一、魔鬼在春天里的歌唱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剧情以当代着名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的回忆为主要线索,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得到了儿时唱诗班同学送来的一本日记,原来这本日记正是他得启蒙教师马修记录他们之间在唱诗班的学习生活。皮埃尔·莫安琦看着这本日记中的文字回忆也渐渐像放电影一般出现在他得脑海里,那是的他是一个自闭问题少年所以被母亲送去寄宿院校,而这所院校里的学生大部分和他一样都是问题少年,这样孤独偏激的学校生活让皮埃尔·莫安琦自己感到更加的不舒服。但是一个新老师的到老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这位新教师便是马修,才华横溢的马修在当时的法国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所以转行到乡村当一所寄宿学校的教师,对于校长残暴的体罚手段来管束学生马修很不能认同,性格安逸的马修在管教学生之余会自己创作一些音乐作品,在一段时间过后他惊奇的发现在这所学校里居然没有音乐这门课程,这让热爱音乐的马修很不能接受,面对这样一群难缠的学生马修老师的授课并非特别顺利,但是他经过对学生性格的个个击破也研究出一套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唱诗班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了。在唱诗班成立之初确实需要面对很多问题,尤其是和学生的交流,但是不久之后马修便发现这里的孩子有着天才般的音乐才华,他们同样热爱音乐,在音乐的世界里他们变成了一个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于是一曲曲天籁般的歌声也在这个小小的教室里诞生。在这个过程当中马修也发掘了皮埃尔·莫安琦的才华,这个拥有天使面孔魔鬼心灵的孩子在起初阶段经常会在马修的课堂上捣乱,但是马修最终以音乐打开了皮埃尔·莫安琦的心扉,他们之间微妙的关系也渐渐形成。故事的最后校长去领受伯爵夫人授予的荣誉,开会去了。马修决定带着放牛班去野游,这一举动使他丢掉了职位,使放牛班的短暂的春天毫无预兆的“夭折”了,却幸运的使放牛班所有成员逃脱孟丹放火烧校舍火灾一劫。所有的孩子都能在阳光里回来。回到自己的春天。二、天籁般的童声演绎电影以柔和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社会地位普通,谦卑而且充满爱和宽容的人,马修的不是神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个体,但是在法国电影的独特魅力中,他就是神一样的人。正如法国人扞卫法语的决心一样,法国电影没有了技术上的华丽包装,反倒能从深处去挖掘人性深处的零零碎碎,而将它们表现的情真意切就更是法国电影人持之以恒所追求的东西了。《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用音乐贯穿始终且随处散发着温情的“阳光情感电影”,影片中布鲁诺·古莱与保加利亚交响管弦乐团以优美动人的钢琴、和谐的交响乐,搭配影片中孩子们真挚深情的合唱,将电影音乐的温情感受和来自童真心灵天籁般的歌声融合在一起,不仅给全世界的观众以心理的震撼,更是一种天使般的笑容。音乐作为电影的主要载体,通过音乐家马修的在这所寄宿学校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故事,诠释出音乐的美妙,也许是出于对孩子们的喜爱,马修待在这样一个地方似乎也并不显得有多么的落寞。电影犹如诗和音乐的灵魂附体,在音乐和诗的交融对话中演绎男孩们纯洁善良的心。电影中最重要也是最触动人心的四段音乐开篇音乐、转到回忆时的背景音乐、组建合唱团时孩子们的独唱及他们在公爵夫人面前的演出,具有托马斯.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的诗的意境,把电影、音乐、诗融为一体。音乐是沟通的语言,超越年龄超越阶层超越国界。马修打算用音乐去感染这帮学生,而这些学生们似乎也都天生具备了这样的能力,集合成团的力量让他们的合声显得如此的悠扬,没有坏学生,只有坏老师,这句话是对的。老师的责任不只是培养学生得到好的成绩,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自己好的发展也许才是为人之师最应该做的。所以,电影中的克莱蒙特是优秀的,他乐天知命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妄自大,他用满腔的热情和一身的才华让这帮学生终于有所习得。虽然影片的结局是美好的,但克莱蒙特感化这帮学生的过程并不容易,最激烈的冲突就发生在一个叫皮埃尔的身上,他处处反抗,抵制音乐,但对于伯乐克莱蒙特来说,这匹千里马是难得的。所以尽管异常辛苦,他仍然用自己的大爱去感化着这个青年,当影片中领导视察学校时,皮埃尔的天籁之音响起,克莱蒙特终于实现了自己想做到的事情。三、结论《放牛班的春天》最为让观众动容的仍然是剧中师生之间甜蜜的情感,当克莱蒙特老师在片尾离开这所池塘之底的学校时,学生们的恋恋不舍,克莱蒙特的牵挂,都让整部影片回味悠长。而专门为本片打造的音乐,则更是让《放牛班的春天》冲出了法国,用天使般的孩童之音荡涤所有人的心灵。冬日午后,伴着一杯热茶,听着这些美妙的音乐,每个人都应感慨生活的美好。参考文献:汤胜方.美妙的和谐---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的合唱.艺术探索,200,(03).钱苑.沸腾的生活激扬的歌声---金玉声的合唱曲《青山里田野大丰收》.音乐爱好者,1980,(01).张烨.关于诗歌创作的三个过程---兼谈《世纪之屠》、《奥斯威辛之歌》(长诗)的创作.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5).周玉娟.关于高师合唱教学激发情感体验问题探讨---《音乐课程标准》的启示.红河学院学报,2005,(01).唐碧蓉.“钢琴”与“诗人”的天才融会:论对肖邦钢琴作品的理解.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3).
《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音乐运用

《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音乐运用【摘要】《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音乐运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音乐不仅是故事情感的媒介,帮助表达角色的情感,还对氛围营造起着影响。
音乐与情节紧密结合,揭示并塑造角色的性格。
整个电影中,音乐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影响着观众的情感,与影片的整体氛围融合在一起。
通过音乐的运用,观众在情感上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共鸣,也更加贴近电影的世界。
音乐呼应着角色的情感,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视听体验。
可以说音乐在《放牛班的春天》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对影片的观赏和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 《放牛班的春天》, 故事情感, 角色情感, 氛围营造, 情节, 角色性格, 观众情感, 整体氛围, 媒介, 表达方式, 揭示, 塑造, 重要性,融合.1. 引言1.1 概述音乐在《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重要性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音乐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作为背景音乐存在,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情节发展的推动力量。
通过音乐的运用,影片的观众能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和角色内心世界。
音乐在影片中起着连接情节的纽带作用,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投入到剧情之中。
音乐也在影片中扮演着巧妙的引导者角色,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变化,影片中的氛围和情感也随之起伏变化。
音乐是《放牛班的春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故事之中,帮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并感受影片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主旨。
通过音乐的运用,观众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影片中的情感起伏和角色内心的挣扎,使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和生动。
1.2 音乐如何帮助表达情感音乐在电影中可以通过不同的音调、音量、速度等因素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如悲伤、欢乐、紧张等。
在《放牛班的春天》中,音乐往往在关键场景中突出表现,比如当角色经历重要转折或面临决定时,配乐会紧随剧情的发展,帮助观众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角色的内心挣扎和矛盾情感。
音乐还可以通过旋律和节奏的变化来烘托氛围,营造出特定的情感氛围,帮助观众更好地融入到故事情节中。
《放牛班的春天》鉴赏

《放牛班的春天》鉴赏《放牛班的春天》鉴赏目录第1章前言 (1)第2章音乐艺术的感觉 (2)2.1 观赏性 (2)2.2 故事性 (3)2.3 具有现场感 (4)第3章音乐的表现形式 (4)2.1 写实性音乐 (5)2.2 表现性音乐 (5)2.3 背景性音乐 (6)第4章小结 (2)一、前言音乐最适于表达人物的感情和内心微妙的情绪波动, 高度概括地表现了人类最内在的心理感受,微妙丰富的感情状态。
在《放牛班的春天》中,音乐已经不是一种表达手段,也已经不是强调主题的表现形式。
在片中,音乐就是主题!片中那美轮美奂的音乐,赋予了宗教情感的纯净与升华,有着近乎赞美诗的柔美与庄严,创造了超越时空的整体气氛,展现了音乐对人性起到的巨大感化作用,而影片也因此成为一部赞美颂扬人性美的音之曲。
音乐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整个剧情起着推动及调节的作用。
音乐有高潮低潮,电影也有高低潮。
当电影达到高潮,配上音乐的高潮,视觉听觉同时达到高潮,从而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也给观众留下震撼,回味无从。
电影音乐能够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
音乐最适于表达人物的感情和内心微妙的情绪波动, 高度概括地表现了人类最内在的心理感受,微妙丰富的感情状态。
所以电影使用音乐表达电影人物内心的感觉是最贴近所需表达的内心,也是观众最容易感觉电影人物的形式。
关键词:音乐、电影、感情、表现形式、音乐艺术的感觉二、观赏性观看《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看了这部影片,感动之余,我也得到了深刻的启示: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应该看到: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关键要看怎么去挖掘,怎么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优点天赋潜能和爱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长起来。
这部法国影片中马修的行为,杭莫治的成材,佩尔诺的成长,有力地印证了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的一句话:“漫天撒下爱心种,伫看他日结果时”。
因此这部影片值得我们观看,更值得我们品位。
故事的背景设置在一所收容问题孩子的寄宿学校里。
浅析《放牛班的春天》中的视听语言及音乐运用

浅析《放牛班的春天》中的视听语言及音乐运用《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备受喜爱的法国电影,该影片通过丰富多彩的视听语言和音乐运用,成功地塑造了电影中的角色形象,并向观众呈现了浓厚的情感氛围。
本文将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分析电影中的语言和音乐运用。
一、视觉语言1、色彩表现电影中主要以自然景观为主要背景,色彩饱和度低,带有浓郁的田园风情。
在电影的后期,出现了鲜艳的舞台表演,鲜红的旗帜和色彩鲜艳的服饰,营造出了活跃喜庆的氛围。
2、画面运用电影中的镜头运用极具艺术性,画面常使用窄景、大角度和特写等手法。
在许多镜头中,环境和角色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塑造不同的情绪。
比如,牧场上空宁静的羊群,游戏时的快速摄像头移动,以及反映角色内心情感的镜头等。
3、特技运用在电影中,特技的使用并不多,但非常精妙。
例如,飞机的起飞和降落,使用了慢动作和快动作的变化,搭配着音乐的节奏,营造出了戏剧性的效果。
此外,当奸商使用汽车来追赶孩子们时,镜头跟随车辆的行驶轨迹,再使用特技使画面出现变形的效果,产生了非常明显的视觉印象。
1、音效使用音效在电影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开头的牧羊人口哨声,舞台表演时各种乐器的合奏等。
这些音效在不断地提醒观众电影的主题是音乐,而放牛、刻板的教学方式、压抑的生活状态成为了建立对比的背景。
音乐是《放牛班的春天》的主旨,对于电影的情感表达起到了关键作用。
电影中的音乐有多种风格,包括古典、流行、摇滚和乡村音乐等。
这些不同风格的音乐,给观众带来了不同的节奏、情绪和体验。
例如,故事中暴露了音乐家庭暴力和学校暴力的严重性,而音乐,这个情感的媒介,却一度为角色带来了无法承受的压力。
3、声音的混合使用混合使用音乐和声音效果是电影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它能够增强画面和音乐之间的情感共鸣。
比如,电影中音乐的节奏与孩子们放牛、跑步时的喘息声混合,音乐和声音掀起的情绪相互配合,使观众感受到角色生命真实的振动。
总结:浅析《放牛班的春天》中的视听语言及音乐运用,主要阐述了电影中的色彩表现、画面运用、特技运用,以及音效、音乐和声音混合使用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音乐赏析
怎样才是一部伟大的影片呢?有人回答到:它应当是音乐,由许多互相冲击、彼此寻求着的心灵的结晶体以及由视觉上的和谐、静默本身的特质所形成的音乐……
看过法国经典教育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之后,我对这个观点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在这部影片中,音乐已经不是一种表达手段,也不是强调主题的表现形式,在这里,音乐就是主题!片中那美轮美奂的音乐,赋予了宗教情感的纯净与升华,有着近乎赞美诗的柔美与庄严,创造了超越时空的整体气氛 ,展现了音乐对人性起到的巨大感化作用,而影片也因此成为一部赞美颂扬人性美的音之曲。
教育类行业的人士更是将其作为惊醒自身、教化育人的经典素材。
电影音乐分为写实性音乐和表现性音乐,影视音响也可以分为写实和写意两种,《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写实性音乐音响和写意性音乐音响的巧妙结合运用,片中孩子们排练合唱时的歌声就属于写实性音乐即有声源音乐,而影片的背景音乐大多属于表现性音乐即无声源的写意音乐。
这充分体现了影片本身的主题:就是音乐!
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在这个影片中主要表现在:表达主题,参与叙事,抒发感情和烘托氛围。
例如影片开篇主人公指挥的乐团音乐可以在某种意义上称作是影片的前奏序曲,它奠定了影片全片的主题与基调;在叙事上,片中马修教学孩子们练习合唱时的歌声和乐曲就直接参与影片叙事,成为影片不可分割的叙事工具,特别是马修给莫杭治开小灶时莫杭治天籁般的声音对影片叙事和主题表达起到重要的作用,使观众感觉到马修和音乐对莫杭治的影响,还有孩子们心理上的变化,直接参与剧作并表达影片主题。
记得有这么一段情节,在美妙的钢琴乐下,孩子们唱着:“风中飞舞的风筝,请你别停下,飞向大海,飘向空中,孩子们在望着你呐,在那暴风雨中,你高扬着翅膀,别忘了飞回我身旁……”而画面镜头是莫杭治和佩皮诺望着窗外渴望自由的眼神,同时响起马修的旁白:“我感到孩子们对自由的渴望,在最遥远的天边建筑自己的小屋……”我对这一段印象特别深刻,写实音乐,写意音乐,音乐与音乐,音乐与画面达到一种水乳交融的境界。
影片中针对不同的情景和人物,所运用的背景音乐也不一样,当蒙丹出现时,例如马修制止蒙丹吸烟的第一次交锋,莫杭治与蒙丹在晾衣房矛盾冲突,蒙丹教坏郭邦等等的情景时所响起的背景音乐,就如蒙丹本人一样,不那么宁静,又带有一股邪恶之气,此时,音乐也起到了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而每当马修与莫杭治母亲见面的时候,此时响起的音乐总是那么轻柔舒缓,又带有一点浪漫,将马修对莫杭治母亲的好感和单相思烘托的淋漓尽致,同时也与莫杭治母亲那美丽贤淑的形象气质相得益彰。
还有一处印象比较深刻的情节体现了音乐在抒发感情和烘托氛围上的作用,就是当校长得到消息说学校失火后骤然响起的音乐以及在回校途中所配的音乐,音乐的节奏和力度明显加重,急促,紧张,同时蕴含着一些危险的讯息,但随着马修领着孩子们从迷雾中慢慢出现时,音乐突转并慢慢停止,这告诉观众担心和险情已经没了,孩子们都安然无恙,音乐的变化同时也符合观众的心理变化。
此外还有片中莫杭治离开学校在街上偷看母亲工作时运用的音乐也恰当的刻画了当时莫杭治的情绪,也将母子之间的疏远氛围和莫杭治对母亲的渴望表达了出来。
其他诸如几个学生偷看马修的书包时用的音乐能够烘托氛围;当影片临近尾声,响起那首《Cerf-volant》,孩子们清澈的音声从高高的城堡式的禁闭室中飘逸到窗外,合着一架架承载了稚嫩笔迹的纸飞机,仿佛天使的羽毛一片片,一片片,一片片落到马修的面前,差点让我落泪。
阳光下,没有言语,也看不到外面的世界,然而孩子们的歌声如轻柔的海浪层层相叠,一双双挥舞的小手写满了离别的眷恋和心灵的亲吻。
影片从一开始,就是用影片将我们带进了叙述情境中,然后无论是渲染氛围、推动情节、填补情节空白、表现主题因素还是最核心的感染观众,音乐都是其中的主角,尤其是对于电影情节的渲染和最后感动观众这一让其成为经典的核心因素,都是广被称颂的元素,更是净化人的心灵,触动人的最直接最深层原因。
电影是什么,我想很重要的就是给人点什么感受、触动,而音乐,自从与画面摄影相结合表现电影以来,也一直都是电影不可或缺的部分。
看一下每一部成为经典的影片,几乎每一片都少不了颇有特色的音乐的相随。
《放牛班的春天》是电影,也是音乐,是一部用音乐征服观众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