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阿拉伯帝国》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

《阿拉伯帝国》教案一、课标内容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认识水平有很大的提高,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且掌握了一些历史学习方法,思想日渐成熟,有丰富的想象世界和探求欲,时常关注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

但世界史知识储备较少,基础薄弱,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因此可以从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关注的现实事件入手,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展示体验中了解历史、认识世界升华情感。

三、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使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2.学习目标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教义、阿拉伯帝国形成时间、阿拉伯的文化成就等基本史实。

目标2:简述伊斯兰教的创立过程,阿拉伯帝国的形成,认识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及其对阿拉伯半岛统一的作用;(重点、难点)目标3:说出阿拉伯的文化成就,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对世界的贡献。

(重点、难点)四、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出示清真寺图片。

在我们身边,可能会看到如上图的建筑,塔顶呈尖形。

这时,你会想到什么呢?生:略。

师:我们会想到伊斯兰教。

那么伊斯兰教是何时产生的呢,它的发源地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吧。

2.讲授新课(1)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教义、阿拉伯帝国形成时间、阿拉伯的文化成就等基本史实。

(2)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观看图片,结合地理知识,归纳伊斯兰教创建的背景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讲解补充。

●沙漠气候,自然条件恶劣;●多神崇拜,长期分裂,混战不休;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教师简要介绍伊斯兰教的创立:时间: 7世纪初创始人:穆罕默德经典:《古兰经》教义:倡导人民信仰宇宙间唯一的神——安拉师补充:知识拓展每年在伊斯兰教历的第12个月,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都会聚集在沙特的麦加,参加一年一度的朝觐。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了解阿拉伯半岛统一的过程及阿拉伯帝国的形成,知道阿拉伯文化的成就,理解阿拉伯人民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学习从图片和文字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进而了解阿拉伯文化的特点。

在教师的帮助下,探讨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强盛过程所起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思考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明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

从中感悟世界各民族的文明都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阿拉伯帝国的形成。

【教学难点】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我们经常在一些食品的包装带上看到清真食品标志。

清真食品就是严格按照伊斯兰饮食禁忌所制作的食品,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的食品。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世界文明的发展都有独特的价值。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阿拉伯帝国》,了解伊斯兰教的产生、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及阿拉伯文化。

二、新课讲授(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1.教师讲解: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地处红海和波斯湾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是阿拉伯人的摇篮和故乡,阿拉伯人则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2.教师提问:阅读教材,说说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

学生回答: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居民大多过着游牧生活,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

阿拉伯半岛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麦加等地信奉安拉,但并不排斥其他神灵。

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

教师讲解:阿拉伯半岛内陆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和草原,其中夹带着一些绿洲。

大部分的阿拉伯部落从事游牧,逐水草而居。

各部落都有自己信仰的神,部落间常为争夺牧场、掠夺财富而发生战争。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2课 阿拉伯帝国》优秀教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2课 阿拉伯帝国》优秀教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主要介绍了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发展和衰落的过程。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阿拉伯帝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科技进步、宗教文化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帝国的兴衰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阿拉伯帝国方面的知识较为薄弱,对于阿拉伯帝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科技进步等方面的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了解和认识阿拉伯帝国,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发展和衰落过程,掌握阿拉伯帝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科技进步、宗教文化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的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发展和衰落过程,阿拉伯帝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科技进步、宗教文化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2.教学难点:阿拉伯帝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科技进步、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内涵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分析阿拉伯帝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科技进步、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和作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素材。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2课阿拉伯帝国》(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2课阿拉伯帝国》(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2课阿拉伯帝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2课《阿拉伯帝国》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发展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叙述,展示了阿拉伯帝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本课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既有文字描述,又有地图、图片等插图,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和国家兴衰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阿拉伯帝国这一专题上,学生可能较为陌生,对阿拉伯帝国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等方面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发展线索,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发展过程,认识阿拉伯帝国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阿拉伯帝国的主要成就,如数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阿拉伯帝国的正确认识,认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增强学生对世界历史的整体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发展过程,以及对世界历史的贡献。

2.教学难点:阿拉伯帝国在科技、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具体成就,以及阿拉伯帝国对后世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辅助教学,直观展示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发展脉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阿拉伯帝国的地图或图片引入,引导学生关注阿拉伯帝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发展过程。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阿拉伯帝国在科技、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成就,以及阿拉伯帝国对世界历史的贡献。

4.12阿拉伯帝国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4.12阿拉伯帝国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首先,我在讲解阿拉伯帝国的历史案例时,可能会过于详细,导致部分学生感到疲劳和分心。其次,在课堂展示和点评环节,我没有充分关注每位学生的表现,可能忽视了一些学生的思考和见解。此外,我在课堂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堂纪律不够严格,部分学生可能没有完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阿拉伯帝国的未来发展趋势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阿拉伯帝国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② 阿拉伯帝国的遗产:探讨阿拉伯帝国对后世的影响和遗产,如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文化的贡献等。
九.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本次教学中,我尝试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首先,我通过展示阿拉伯帝国的图片和视频片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其次,我在讲解阿拉伯帝国的基本概念时,注重使用图表和示意图,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形象具体。此外,我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在教学媒体的使用上,我将运用多媒体演示文稿来展示阿拉伯帝国的地图、历史图片和相关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历史背景和事件发展。同时,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参考文献,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阅读。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阿拉伯帝国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2课 阿拉伯帝国》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2课 阿拉伯帝国》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一节历史课。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发展和衰落的过程。

教材通过生动的叙述,展示了阿拉伯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世界古代史上部分国家的兴衰历程,对历史人物、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阿拉伯帝国这一课题,学生可能存在对伊斯兰文化、阿拉伯民族特点等方面的认知盲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背景,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认识阿拉伯帝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人物、事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以及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难点:伊斯兰文化对阿拉伯帝国的影响,以及阿拉伯帝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历史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4.案例分析法:以阿拉伯帝国为例,分析其兴衰原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参: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及相关教参资料。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网络资源:相关历史视频、图片、文献等。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阿拉伯帝国的历史。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文并茂,展现了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发展和衰落过程。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历史事实,也有文化、科技、经济等方面的介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帝国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阿拉伯帝国的认识可能仅限于表面,对于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发展、衰落过程及其对世界的影响还需深入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和分析阿拉伯帝国的历史。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发展和衰落过程,掌握阿拉伯帝国的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史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认识到阿拉伯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发展和衰落过程,阿拉伯帝国的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教学难点:阿拉伯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相关教学资料。

2.视频、图片等辅助教学资料。

3.课堂讨论分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阿拉伯帝国的地图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PPT展示阿拉伯帝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让学生对阿拉伯帝国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阿拉伯帝国是如何形成的?”“阿拉伯帝国对世界历史有哪些影响?”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最新人教版九上历史-第12课 阿拉伯帝国【教案】

最新人教版九上历史-第12课 阿拉伯帝国【教案】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一、新课标标准通过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初步了解中古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二、内容分析阿拉伯半岛地处亚非大陆的连接处。

阿拉伯人大多以游牧为生,为争夺水源有限的生活资源,各部落之间纷争不断。

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后来逐步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其继承者以“哈里发”的名义继续对外扩张。

到8世纪中期,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形成。

依赖军事征服建立的庞大帝国,在内部矛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日趋衰落。

1258年,蒙古铁骑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阿拉伯半岛被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及希腊罗马文明的发祥地所环绕,在对外征服的过程中,阿拉伯人又吸收了波斯、印度等地的文化成果,结合本民族的特点,逐渐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人在保存、传播西方古典文明,沟通东西文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教学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知道阿拉伯半岛所处的地理位置,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了伊斯兰教,推动了半岛统一和阿拉伯国家建立。

史料实证:了解阿拉伯帝国扩张的史实,知道其版图范围,阿拉伯帝国在8世纪中期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家国情怀:知道阿拉伯帝国的代表性成就及出现原因,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明传播中的作用,感受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回想此前的课堂上,何时提到过阿拉伯帝国?7世纪,几乎与东方的大唐王朝同时,阿拉伯帝国崛起于中东。

古称大食。

7世纪30年代,阿拉伯人在短短的20年间征服了半个拜占庭帝国。

(二)讲授新课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1)教师活动阅读课本,概况阿拉伯半岛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学生活动(3)教师活动研读材料,分析伊斯兰教创立的原因。

材料1:半岛外部,波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两个世界强国为争夺阿拉伯半岛上的商道酣战不休……——陈万里《阿拉伯民族意识的形成和觉醒》材料2:部落间盛行血亲复仇;奴隶和贫穷的民族成员不断起来反抗贵族的剥削压迫,贵族之间也经常为争夺水源和牧场而发生争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2课阿拉伯帝国
1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教学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中国旧称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教等。

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约68亿人口中,穆斯林总人数是15.7亿,分布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占全世界的23%。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阿拉伯帝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教师讲述:谈到阿拉伯,我们会想到很多与之相关的事情,如:世界文学名著《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常提到的大食国、伊斯兰教等(也可由学生自己列举,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其学习兴趣),而跟阿拉伯国家兴起关系密切的应是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

2.创立背景:(外族入侵,社会动荡,经济萧条)
6世纪以后,阿拉伯社会氏族制度解体,奴隶制度逐渐发展起来。

由于外族入侵,阿拉伯人经营东西方中介贸易的商路从红海逐渐转移到波斯湾和两河流域,导致阿拉伯社会动荡,经济萧条。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统一国家,抵御外侮,恢复商路,成了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

建立强大的国家必须团结阿拉伯民族,要团结整个阿拉伯民族,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使阿拉伯人在同一种信仰下统一起来,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

3.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斯兰教建立的时间、创立人及发源地及主要传教活动。

提示:①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初;②创立者:穆罕默德;③发源地:阿拉伯半岛。

主要传教活动——在麦加城传教失败;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成功,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

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4.问题思考:
(1)理解阿拉伯国家为什么是政教合一政权的国家。

提示:政教合一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的国家权力与宗教的宗教权力合为一体的政治制度。

目标导学二:阿拉伯帝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