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大班孩子的争执行为
大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集合6篇

大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集合6篇大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1幼儿活动情况记录:“老师,我不会打结。
”欣欣一脸的愁容向我请教。
“欣欣您已经把毛线的一头串了过去,非常棒,那还有另一头,您觉得应该怎么串呢?”“恩,用毛线的另一头串。
”“恩,欣欣很棒。
”欣欣听了我的鼓励话,就接着做游戏,旁边的谢斯涵就问:“老师,您瞧我打的结对不?”“您瞧上面的结打在了反面,而您的结打在了正面,您觉得对不?”“不对,我不会改。
”她一面瞧着手头的毛线发呆,一面说。
“先把毛线拆了,然后再瞧瞧前面的结就是怎么打的,学习下,模仿下,再来试试,好不?”她点了点头。
行为分析:纲要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展开其她活动。
”在活动中,很多幼儿因为精细动作发展的还不就是很好,所以在制作手工艺品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困难,特别就是打结,串毛线等,都就是细小的动作,靠的就是小肌肉群。
所以不但让孩子要学习一些制作的小技能,而且也要鼓励孩子大胆的去尝试制作。
通过自己的尝试,即使不成功,或者不完美,都没相关系,只要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完成制作,那便就是的。
后续支持: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能够提供一块指示牌子,让幼儿按照牌子上的指示来实行活动,减少语言提示。
观察分析:“我要自己长大”这是一个孩子的`呼声,可现在又有几个孩子是“自己长大”的呢?在我们班上就有这样一个孩子,他很乖,很懂事也有礼貌。
可是有一天他竟突然在我面前哭着说------对不起。
事情是这样的:可能由于前段时间生病在家,那天来竟找不到自己的座位了,便来到我身边憋了半天突然来了一声“阿姨”。
我的第一反应:“阿姨?”然后就捧起他的小脸蛋说:“宝贝,在幼儿园是叫阿姨吗?咋阿姨都叫出来了呢?”然后他急忙就说:“不不不,老师。
”我以为这就没事了,结果这小鬼头竟伤心的哭了起来,嘴里还说着对不起。
我愣了一秒,问他怎么了。
结果他说:“我把老师叫错了,不能叫阿姨,我难过过我把老师叫成阿姨了。
大班个案打人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结果

大班个案打人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结果引言:大班个案打人是一种不可接受的行为,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伤害,也对教师的工作教学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对对大班个案打人进行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结果,旨在提供一种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观察记录分析:在大班幼儿教室中,个案打人事件频繁发生,根据对多起事件的观察记录,整理出以下几点:1.儿童成长环境缺乏积极阳光的示范:观察记录发现,一些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可能缺乏积极阳光的示范,容易受到暴力行为或争执的影响,习惯性地以暴力的方式处理问题。
2.缺乏解决冲突的技能:大班幼儿在与同伴之间发生冲突时,缺乏解决冲突的技能和方法,无法有效沟通和表达自己的需求,导致情绪失控,从而采取暴力行为。
3.儿童情绪管理困难:观察记录表明,一些幼儿对自己的情绪管理困难,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情绪受到刺激时,他们会用打人等暴力行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以此获得一种短暂的满足感。
措施结果:为了应对大班个案打人事件,以下是我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并记录了相应的结果:1.创建积极和谐的成长环境:针对家庭环境可能缺乏积极阳光示范的问题,我提出了与家长的面对面交流,鼓励家长以身作则,展示积极阳光的行为和态度。
同时,教室也开展了一系列的积极阳光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向积极阳光的方向发展。
2.教授解决冲突的技能:为了帮助幼儿学会解决冲突,在课堂上我进行了一系列的角色扮演和冲突解决案例分析,教育幼儿通过积极的方式解决冲突。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开始逐渐理解和运用解决冲突的技能。
3.情绪管理培养:关注幼儿的情绪管理困难,我采用情绪管理教育方法,例如情绪认知和情绪调控活动。
通过绘本故事、情绪表情卡片等方式,帮助幼儿认识和管理他们的情绪。
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在情绪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结果分析:上述措施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观察记录表明,个案打人事件明显减少,幼儿之间的冲突更多地通过沟通和互相理解得到解决。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表大班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表大班篇一:大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大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幼儿基本情况:杨茂林是我班的调皮大王之一,如果哪个小朋友被欺负了或者哭鼻子了,那肯定与他有关。
他几乎没有安静的时候。
早上一来到幼儿园就和其他同伴追逐、打闹;户外游戏的时候,他更像是一匹脱了缰的野马,老师时刻要搜寻他的身影,控制在视线范围之内。
他还是个大嗓门,是个吵架高手。
每天都能听见他和别人吵架,那架势可真是没人敢与他抗衡。
但是他很诚实,不说谎话。
做错了事情,老师一问他就承认了。
他还喜欢帮老师做事情,像个小大人一样。
观察与记录:吃午饭时,还有一些小朋友在喝汤,我就听见了杨茂林在盥洗室里用他那特有的大嗓门跟谁在争执着什么,走近一听,原来是为了一块肥皂跟涛涛在抢夺呢。
看到我走进盥洗室,凡凡顿时没了声响,而胆小的涛涛委屈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一边口吃地解释一边用手比划着:“鲍、鲍、鲍老?老师,我手上抹、抹、抹了油,杨茂林他、他不给我、我洗手的肥皂。
”杨茂林也不甘落后,马上大声辩解:“他一直在手上搓,肥皂都快没了。
我是想让他别把肥皂都用光的。
”那声音大得像豆炸了锅一样,震得我耳朵都轰轰响。
理性分析:幼儿都喜欢玩水,洗手时乘机玩水是幼儿园小朋友特有的一种现象。
因此,一有机会孩子们就会在盥洗室洗手玩水。
饭后一般只有一个老师在教室里,因此既要关注没吃完的孩子又要关注已经吃完的孩子,就显得有点顾此失彼。
根据大班孩子比较懂道理的年龄特点,我经常会安排他们一批一批的进入盥洗室。
但进盥洗室进行饭后漱口和擦嘴一系列入厕活动就关注不到,如果统一安排孩子们进行盥洗室活动就会造成拥挤,缺乏合理性,这就成为餐后管理的一个盲区。
凡凡和涛涛在教师的管理盲区活动,发生争抢肥皂也就不足为奇,因为凡凡一向喜欢多管闲事,爱打小报告,看到涛涛洗手时用肥皂搓个没完没了心里就很不舒服,而涛涛是个娇生惯养的孩子,在家中的影响下比较讲卫生,洗手一定要洗干净才罢休,因此就发生了争抢肥皂的事件。
关于一名大班幼儿冲突的解决问题的观察记录

一名大班幼儿冲突的解决问题的观察记录观察方式:个案观察观察对象:xx观察周期:2010年9月----2010年10月一、个案基本情况:教师方面:李治儒,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平时很喜欢帮老师和小朋友做事情。
但一直以来与其他幼儿的战争不断,他也不是主动打人,但只要妨碍他,他从不用语言却总用行为来解决问题,因此他的朋友很少。
再者自控能力差,别人不让他做他想做的事,他控制不了自己。
另外他特别喜欢动,跑跳的时候总是又急又快又危险。
家长方面:孩子在家很调皮,经常把家里弄得乱糟糟。
孩子脾气倔强,别人批评他时就不理人所以我们都顺着他,依着他。
个案生活背景:孩子平时基本都是老人带对孩子,老人对他百依百顺,比较宠爱,想管好孩子但是一见孩子生气就软下心来,顺着孩子。
二、观察与教育记录:2010年9月13日星期一晨间活动小朋友们在玩“找朋友”的游戏,当老师说:“三人一组”的时候,李治儒积极地向朱沈裁冰跑去,没想到朱沈裁冰把他推开另外找了自己的两个好朋友,而他偏偏光往这组插。
一来一去,别人都拉好手了,就他落了单,当时就撅起了小嘴巴,叉着腰,用脚跺了两下地,其他幼儿看见了哈哈地笑了起来,这更惹恼了他,他便挥着拳头向讥笑他的幼儿打去嘴里还说“叫你笑话我,打死你!”我见了拉开他,让他冷静了一会儿,问他:“你认为打了那些笑话你的小朋友,就会有小朋友和你做好朋友了吗?”他想了想皱着眉摇了摇头,“遇到问题别急,动动脑筋,打人可不行,你好好想想。
”听我说完,他挠挠头,接着点了一下头,说了句:“嗯!”接着我拉过了他的手说:“我来做你的朋友,咱们两个人一组。
”后来的游戏中我经常和他一组叫其他幼儿加入所以没有再落单过。
情况分析:幼儿在游戏和活动中,会遭遇同伴有意或无意的阻碍,像上面李治儒找朋友被拒绝或者受到其他幼儿的批评嘲笑,这样的事件往往让幼儿很生气,引起的是幼儿直接的攻击行为,我们应该让幼儿明白解决问题的真正方法。
2010年9月20日星期一今天在玩接力游戏的时候,李治儒跑得特别快,在与后边的小朋友交接的时候停不住,一下子撞倒了朱沈裁冰的身上,这下朱沈裁冰不乐意了,两个人打了起来……我见状很快将两个人拉开,看着两个气呼呼的小家伙,我让两个人先在一旁冷静。
大班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三篇

大班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三篇观察方式:个案观察观察对象:xxx观测周期:9月----10月一、个案基本情况:已连续几日我班整体午休情况都较好,需有一小朋友却有点“个性”,这种情况引发了我对他的疑惑。
班级中的行为表现:陈子安就是名大班的幼儿,基本上午休不睡觉的,但他可以严格遵守幼儿园的规则,那就是每至睡觉时间他可以乖乖的睡,即使看见他,眼睛也就是闭合不好的,过没法几分钟也可以不断东山再起,比较不好的就是他不能影响其他的幼儿。
这孩子脸上没什么血色。
虽然这样,但他的精力还很往强劲。
午休时所有小朋友都睡觉了,但他还是不睡觉,就躺在床上玩玩一个中午。
这样玩玩不能影响其他的幼儿午休,只是他不睡觉而已。
情况稍不好时可以观测至他睡觉了十几分钟左右。
原因分析:找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陈子安从小就不喜欢睡觉,在睡觉方面父母没有给他更多的要求,特别是时间上比较忽视。
因为他比喜欢睡觉,晚上也睡得比较晚,所以个子不太高,脸色不好看。
二、观察与教育记录:9月2日——9月24日开学前几天的时候,陈子安根本没法静静地躺在床上午睡,东转西翻,在床上手舞足蹈。
我觉得有点影响其他小朋友,所以就制止了他。
他的表情看起来很难受,于是我就陪着他,悄悄地和他说话,给他讲故事,他慢慢的安静下来,我告诉他如果再动的话会影响其他小朋友的,他朝我点点头。
分析:孩子只在情绪很主动的情况下就可以拒绝接受意见,懂道理,所以我实行了先讲故事后陪他的策略。
10月11日——10月22日陈子安能安安静静躺在床上睡了,这时,我已经开始企图尝试使他睡,于是我死守着他,拍着他的背,几分钟后睡著了。
分析:由此推测,孩子不想睡觉可能是因为没有对他进行严格的要求。
但是我也发现就算守着他,睡的时间也不是很长,最多半小时,但至少也算可睡觉了。
11月15日——11月19日起床的时候我开始和他谈话,谈话了解他自己不喜欢睡觉,他告诉我他在家确实也睡得比较晚,我问他既然不喜欢睡觉,为什么幼儿园午睡的时候躺在床上,他说的话令我很意外,他说,我想睡但我睡不着,所以我就不喜欢睡觉。
幼儿园调皮孩子的观察记录范文

幼儿园调皮孩子的观察记录范文观察记录:调皮的小明在幼儿园的日常表现观察对象:小明(化名),男,5岁,幼儿园大班学生观察时间: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观察地点:幼儿园教室、操场及户外活动区域一、观察背景小明是我们班级里的一名调皮孩子,他性格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常常因为过于冲动而做出一些不合规矩的行为。
为了更好地了解他的行为特点,帮助他更好地融入集体,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观察记录。
二、观察实录1.教室内的表现在教室内,小明常常无法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他喜欢四处走动,与周围的小朋友交谈或嬉戏。
当老师讲解知识或布置任务时,他往往心不在焉,容易分神。
然而,当老师提问时,他又能迅速回答,表现出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操场上的行为在操场上,小明更是如鱼得水,他喜欢奔跑、跳跃,与其他孩子追逐打闹。
虽然他的行为有时过于激烈,但并无恶意。
在户外活动中,他往往能迅速掌握游戏规则,并带领其他孩子一起玩耍。
然而,有时他会因为过于兴奋而忘记遵守规则,导致游戏无法进行。
3.与同伴的交往小明在同伴中颇受欢迎,他乐于助人,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和经验。
然而,他在与同伴交往时,也容易因为意见不合而发生争执。
他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导致矛盾升级。
三、分析与建议1.分析小明的调皮行为主要源于他的性格特点和年龄特征。
他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事物,但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容易冲动。
此外,他在与同伴交往时,缺乏沟通技巧和换位思考能力,导致容易发生争执。
2.建议(1)加强与小明的沟通,了解他的内心需求和想法,引导他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
(2)为小明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让他明白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并适时给予正面激励和惩罚。
(3)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培养小明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换位思考能力,帮助他更好地融入集体。
(4)鼓励小明参与集体活动,培养他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四、总结通过一周的观察记录,我们对小明的行为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大班观察记录与分析【精选5篇】

【导语】观察记录可以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依据,利⽤观察记录的结果与家长沟通,教师的叙述不再空洞;家长也因了解孩⼦的发展状况,⽽知道怎样去帮助孩⼦,并与教师合作共同建构课程。
今天⽆忧考为您带来了⼤班观察记录与分析【精选5篇】,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1.⼤班观察记录与分析 观察分析: 王x⼩朋友是我们班⼝语表达能⼒发展⼀般,有⼀定的词汇量,基本能运⽤合适的词句表达⾃⼰的意思,但对图书阅读不感兴趣的⼩男孩。
他是今年开学从别的幼⼉园转到我们这来的。
这个⼩朋友不太喜欢看书,从不翻阅图书。
今天早上,他来的很早,书包放好之后⾃⼰搬了凳⼦,来到图书区。
从书架上随意地拿起了⼀本《xx童话》,他翻到第⼀页看了看,⼜翻到第⼆页,⼜翻到最后⾃⾔⾃语的说:“看完了。
”接着⼜翻了⼏页后把书合上,放到书架中,⼜拿了另⼀本书同样随意翻了⼀下。
接着⼜⾃⾔⾃语到:“真没意思。
” 看到王x⼩朋友的这⼀表现,我根据我班的幼⼉阅读活动进⾏了“家园亲⼦阅读合作⾏动”。
我们的图书区半个⽉重新投放⼀次幼⼉⾃带的有趣的图书。
每位幼⼉可以从家⾥带图书到幼⼉园,因为家⾥的图书他更加熟悉故事内容,爸爸妈妈已经给他们讲了很多遍,带到幼⼉园幼⼉⾃⼰就成为了伙伴们的⼩⽼师,为⼤家讲述,帮助⼤家阅读,这对于带书幼⼉及全体⼉童都会有很⼤收益。
在幼⼉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语⾔表达能⼒及逻辑思维⽔平都会有相应提⾼,⽽且我们还可以看出幼⼉感兴趣的内容,熟悉的故事情节仍然是他们主动阅读的前提与契机。
采取措施: 1、继续丰富图书区的数量,扩⼤图书的数量及范围。
2、⿎励更多的幼⼉为全班⼩朋友讲述⾃⼰带来的图书。
3、家园合作将这种好的⽅法坚持下来。
2.⼤班观察记录与分析 观察分析: 观察(⼀): 新学期开学已经⼀周了。
为了调整幼⼉的作息时间,让幼⼉渐渐适应幼⼉园午睡,我并没有太于去强调午睡要求。
焕然⼩朋友处于假期兴奋状态已经⼀周之久,不仅每天午睡翻来翻去的不睡觉,并且还时不时的低声哼唱或与旁边的⼩朋友窃窃私语。
关于一名大班幼儿冲突的解决问题的观察记录

一名大班幼儿冲突的解决问题的观察记录观察方式:个案观察观察对象:李治儒观察周期:2010年9月----2010年10月一、个案基本情况:教师方面:李治儒,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平时很喜欢帮老师和小朋友做事情。
但一直以来与其他幼儿的战争不断,他也不是主动打人,但只要妨碍他,他从不用语言却总用行为来解决问题,因此他的朋友很少。
再者自控能力差,别人不让他做他想做的事,他控制不了自己。
另外他特别喜欢动,跑跳的时候总是又急又快又危险。
家长方面:孩子在家很调皮,经常把家里弄得乱糟糟。
孩子脾气倔强,别人批评他时就不理人所以我们都顺着他,依着他。
个案生活背景:孩子平时基本都是老人带对孩子,老人对他百依百顺,比较宠爱,想管好孩子但是一见孩子生气就软下心来,顺着孩子。
二、观察与教育记录:2010年9月13日星期一晨间活动小朋友们在玩“找朋友”的游戏,当老师说:“三人一组”的时候,李治儒积极地向朱沈裁冰跑去,没想到朱沈裁冰把他推开另外找了自己的两个好朋友,而他偏偏光往这组插。
一来一去,别人都拉好手了,就他落了单,当时就撅起了小嘴巴,叉着腰,用脚跺了两下地,其他幼儿看见了哈哈地笑了起来,这更惹恼了他,他便挥着拳头向讥笑他的幼儿打去嘴里还说“叫你笑话我,打死你!”我见了拉开他,让他冷静了一会儿,问他:“你认为打了那些笑话你的小朋友,就会有小朋友和你做好朋友了吗?”他想了想皱着眉摇了摇头,“遇到问题别急,动动脑筋,打人可不行,你好好想想。
”听我说完,他挠挠头,接着点了一下头,说了句:“嗯!”接着我拉过了他的手说:“我来做你的朋友,咱们两个人一组。
”后来的游戏中我经常和他一组叫其他幼儿加入所以没有再落单过。
情况分析:幼儿在游戏和活动中,会遭遇同伴有意或无意的阻碍,像上面李治儒找朋友被拒绝或者受到其他幼儿的批评嘲笑,这样的事件往往让幼儿很生气,引起的是幼儿直接的攻击行为,我们应该让幼儿明白解决问题的真正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我觉得首先要关注孩子的情绪——不同意、先同理,认可孩子们的感受。第二,我觉得老师在处理冲突的时候不能包办太多。第三,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性,老师需要耐心等待他们的成长变化。
获取成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5-6岁的孩子与同伴发生争执和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通过我们的努力,班级孩子发生争执的情况越来越少,发生争执后也能以商量和讲道理等方法解决问题。
观察分析:
(1)、现在的孩子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的过度保护和溺爱下,渐渐养成了“小皇帝”、“小公主”脾气,久而久之导致孩子产生“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当他们走出家庭、在幼儿园与同伴游戏时,不懂得宽容和谦让,经常会和同伴发生冲突。
(2)、孩子的年龄较小,缺少交往的技巧,情绪控制的能力不足,导致在发生冲突时,会发生一些争吵和动手打人的现象。
游戏时间,孩子们通过和同伴商量分配角色后,热闹的游戏开始了,只见小舞台的歆奕拿着话筒在活动室外面跑,昊昊跟着一边追一边喊:“我要当主持人,你把话筒拿给我……”歆奕说:“是我先拿到的,我也要当主持人……”昊昊追了一会儿后,便哭着跑到了老师面前。
片段三:争东西
点心时间,宇宇和妹妹两个人都坐在了同一张椅子上互不相让,宇宇说:“椅子是我抬的,我是去上厕所了,你不要坐我的椅子。”妹妹说:“椅子写你的名字了吗?谁叫你要走了,我先坐到就是我的。”
片段五:抢玩具动手打人
创游活动中,曹越和王思翔都在建构区用积木搭高楼,突然听到“哗”的一声,有一座高楼倒了,曹越一边大吼“王思翔”一边挥着拳头向王思翔打去,王思翔飞快的跑开,旁边的小朋友着急的喊着:“老师,他们打架啦。”在小舞台的我赶快跑过去,曹越继续追着,一把抓住王思翔后,一边哭一边吼:“你给我弄倒了,哼,你给我陪起。”王思翔看着曹越恶狠狠的样子,一边挣扎一边开始推他,哼,你打我,我也要打你。
(3)、孩子在冲突中动手打人与成人的教育方式有一定关系,孩子们在一些动画片《熊出没》《奥特曼》中模仿,喜欢动手解决问题。
(4)、家长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太恰当,当看到孩子发生冲突时,会引导孩子别人打你,你就打回来;也有家长在看到孩子发生冲突时,直接不管,或让孩子自己解决,由于孩子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能争吵甚至动手。
在班级里,我观察到了这些“争执”现象。
片段一:争第一
小朋友们要到操场上去户外活动了,涵涵说:“昊昊,你插队,本来我站第一的,你来挤什么啊?”昊昊像没听见似的,站在一动也不动。涵涵用手推了昊昊一下,昊昊就还手了,他用力给了涵涵一巴掌。就这样,两个小朋友为了争第一的位置开始你推我挤。
片段二:争当小主持人
第七届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观察记录
参赛作品名称
大班孩子的争执行为
参赛作者
单位名称
观察目标
孩子能在活动中学习正确的面对争执情况
观察对班)
观察时间
2015年3月——2015年6月
观察分析
观察记录:
在一日活动中,班级有少部分小朋友之间,总会因为一些小事儿发生小“冲突”,于是就有孩子来告状:“老师,他打我了;老师,他抢了我的东西;老师,他说话不算话……”。
采取措施
1、家园配合
家庭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会降低幼儿园教育的功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短期内形成的,需要发挥家庭教育持久渗透的特点,给予幼儿积极的影响,并与幼儿园教育保持协调一致。家庭就像一面镜子,什么样的家庭,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因此,对于调皮儿童的教育,我们更应注重家园联系这一重要的环节。从家庭入手,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家长的素质,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通过家访、电话联系等多种渠道,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调皮儿童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优势互补,形成最佳合力。另外,在园发生争执行为,可以避免因幼儿回家乱告状而引起家长之间的矛盾。幼儿园要不定期地组织一些互动式、开放式的家长交流会,促进了教师与家长间、家长与家长间的直接交流与沟通。家园密切配合,以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恒心对待幼儿,才能帮助幼儿更快地适应群体生活,较好地习得与人交往的准则。
游戏餐厅里,乐乐和休休两人拿着同一块泡沫都不松手,休休:“哼,是我先拿到了,我要做汉堡用,你抢什么呀?”乐乐:“明明就是我刚剪了一点放在这里的,我还要用呢?”旁边的的材料筐里明明就还有同样的游戏材料,可是两个小朋友就盯着这一块,越吵越厉害。
片段四:争朋友
离园时,豆豆哭着跑过来:“妈妈,我再也不和圆圆玩了……”她伤心得说不下去了,我问了圆圆:“刚才我把小印章送给了兮兮,我们在一起盖印章,豆豆就说让我只能和她玩,我没听,她就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