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个人行为追踪观察记录
个案追踪观察记录大班个案追踪记录20篇

个案追踪观察记录大班个案追踪记录20篇个案追踪观察记录观察时间:一、情况摘述XXX是我班的一个小朋友,在园时总是低着头,不肯说话,在幼儿园很少与小朋友交谈。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他进行了如下观察:观察1:自选图书时,XXX总是总在小椅上,不肯去选图书,只是吸手指头。
观察2:吃饭时,XXX把最爱吃的炸肉吃没了,可能还想要点,他瞪着眼睛注视着老师,老师问他,他只简单的重复了一句“要炸肉”。
二、成因分析XXX的父母因都忙着自己的事业,无暇照顾孩子,XXX 从小跟着爷爷长大,爷爷没文化,不会说普通话,教育的方法也不好,少了一份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的语言能力也不强,孩子的研究能力明显不如同龄的孩子,在同伴的眼里已是个被冷落的人,无法交谈的人,而他偶尔说一句话,还会招来一阵耻笑,时间一长,他更加难以启齿了。
三、教育策略1、利用多种资源,缩短与教师的距离。
首先向他介绍了班上的三位老师,我们多给他创造与老师接近的机会,并让老师多于他交流,来园时牵牵他的小手,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眼神里有了光彩,早晨来到班上时不再扭扭捏捏了,不再拉着妈妈不放了,有时还能看见他高兴的笑脸。
2、发明条,让XXX多启齿说话。
一段时间以来,偶尔XXX冒出的一两句话,仿佛成来孩子的笑料,有的小朋友还特意模仿他的话语,经过一番情感渗透,孩子们的笑声减少了,为了能让他多说话,老师抓住与他接触的任何机会,多和他说话,“其森,你会自己穿衣服了”。
XXX说:“妈妈教我穿的。
”“其森,你和小同伙牵牵手做游戏吧。
”XXX说:“我想和XXX牵手。
”只要教师说一句,他就会顺着你的语气说,话语明显比以前多了许多。
四、启示一个月来,XXX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了许多,每天来园不再哭哭啼啼了,有时还会闹一闹呢,语言交流的次数与数量明显增强,还能主动的参与集体活动。
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更加多对他引导,让他快快长大。
年十月:一、情况描述:经过一个月的教育,XXX进步较明显,但他有一个坏惯,极爱吸手指。
大班个案观察记录(三篇精选)

大班个案观察记录(三篇精选)大班个案观察记录(篇1)观察对象基本信息姓名:小明性别:男年龄:6岁班级:大班家庭背景:普通城市家庭,父母工作忙碌,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
性格特点:内向,不太善于表达自己,但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
观察时间与地点时间:2023年5月10日,上午9:00-11:00地点:幼儿园大班活动室观察目标与假设目标:了解小明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及其与同伴的互动情况。
假设:小明可能因为性格内向,在集体活动中参与度不高,难以与同伴建立有效的沟通。
观察方法与工具方法:采用参与式观察和记录式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小明在活动中的表现。
工具:观察记录表、录音笔、摄像机观察过程记录在活动开始阶段,小明显得比较拘谨,不太愿意与同伴交流。
但在绘画环节,他逐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认真创作。
此时,有几个小朋友主动靠近他,试图与他交流,但他似乎不太擅长回应。
老师注意到了这一情况,主动走过去与小明交流,鼓励他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
在老师的引导下,小明逐渐放开了自己,开始与同伴分享绘画技巧和经验。
观察结果与发现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小明在绘画环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在与其他小朋友交流方面存在困难。
尽管有小朋友主动与他互动,但他似乎不太擅长回应。
然而,在老师的引导下,他逐渐放开了自己,开始与同伴交流。
观察分析与解读从观察结果来看,小明的内向性格可能导致了他在与同伴交流方面的困难。
然而,他在绘画方面的兴趣成为了与同伴建立联系的桥梁。
在老师的引导下,他逐渐克服了内心的障碍,开始与同伴互动。
这说明,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并以此作为与同伴建立联系的突破口。
观察建议与措施针对小明的情况,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老师应多关注小明的表现,鼓励他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提高他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在绘画环节,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让小明有机会与同伴一起创作,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交流。
大班幼儿观察记录16篇

大班幼儿观察记录16篇大班幼儿观察记录(一):观察方式:个案观察观察对象:成硕磊观察周期:9月----11月一、个案基本情景:成硕磊他有一双大大的眼睛,教师和小朋友们都说他长得像个小运动选手,都异常喜欢他。
但接下来他的表现却令我感到有些失望:观察一:9月13日早上进班级时,他会以冲刺的速度闯进教室,见到门关着,他会咚咚咚的边踢门边喊开门,开门;自由活动时他会带着同伴在教室或幼儿园窜来窜去,追逐打闹;玩积木时,他会把所有的积木都扔在地上;小朋友正聚精会神地听讲,他却和周围的小朋友头碰头讲得热火朝天,手舞足蹈观察二:11月9日绘画活动开始了,成硕磊趁教师不注意,拿着记号笔在画纸上、桌布上乱涂乱画。
当教师走近他时,他就对你笑嘻嘻的,让你又好气又好笑。
观察三:11月23日成硕磊的口语表达本事较差,一紧张就小脸涨得通红,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有时也会结结巴巴说不清楚,有时直接说我不会。
二、案例分析:1、好奇心很强。
这时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强,不管对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自我没有的一些东西。
他们总想弄个明白,想个究竟,所以他们会玩玩弄弄,甚至把玩具弄坏。
事实上,孩子所表现出的恶作剧、小破坏有时并非真的坏行为,但却是一种不利于他人的行为。
2、父母对孩子管束较严,并且缺少沟通。
由于成硕磊的父母都由于工作比较忙,很少照顾他,更别说和他交流了。
当孩子遇到事情时就将他暴打一顿,慢慢地使孩子内心产生紧张和压抑感,家庭是孩子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是他的第一个学校,没有良好的环境,孩子自然会有些反常。
而这种情绪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这样的孩子,太需要有人去关爱他、宽容他,需要有人去真诚地对待他了。
三、措施与效果:针对成硕磊画画时的表现,我让本事较强的幼儿坐在他的身边,时常关心他,照顾他。
画画的时候,孩子绘画本事差,我就手把手的教他勾线,教他涂色。
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在家多为孩子添置一些绘画工具,让他在家里涂涂画画,培养他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三十篇

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三十篇大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幼儿基本情况:杨茂林是我班的调皮大王之一,如果哪个小朋友被欺负了或者哭鼻子了,那肯定与他有关。
他几乎没有安静的时候。
早上一来到幼儿园就和其他同伴追逐、打闹;户外游戏的时候,他更像是一匹脱了缰的野马,老师时刻要搜寻他的身影,控制在视线范围之内。
他还是个大嗓门,是个吵架高手。
每天都能听见他和别人吵架,那架势可真是没人敢与他抗衡。
但是他很诚实,不说谎话。
做错了事情,老师一问他就承认了。
他还喜欢帮老师做事情,像个小大人一样。
观察与记录:吃午饭时,还有一些小朋友在喝汤,我就听见了杨茂林在盥洗室里用他那特有的大嗓门跟谁在争执着什么,走近一听,原来是为了一块肥皂跟涛涛在抢夺呢。
看到我走进盥洗室,凡凡顿时没了声响,而胆小的涛涛委屈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一边口吃地解释一边用手比划着:“鲍、鲍、鲍老?老师,我手上抹、抹、抹了油,杨茂林他、他不给我、我洗手的肥皂。
”杨茂林也不甘落后,马上大声辩解:“他一直在手上搓,肥皂都快没了。
我是想让他别把肥皂都用光的。
”那声音大得像豆炸了锅一样,震得我耳朵都轰轰响。
理性分析:幼儿都喜欢玩水,洗手时乘机玩水是幼儿园小朋友特有的一种现象。
因此,一有机会孩子们就会在盥洗室洗手玩水。
饭后一般只有一个老师在教室里,因此既要关注没吃完的孩子又要关注已经吃完的孩子,就显得有点顾此失彼。
根据大班孩子比较懂道理的年龄特点,我经常会安排他们一批一批的进入盥洗室。
但进盥洗室进行饭后漱口和擦嘴一系列入厕活动就关注不到,如果统一安排孩子们进行盥洗室活动就会造成拥挤,缺乏合理性,这就成为餐后管理的一个盲区。
凡凡和涛涛在教师的管理盲区活动,发生争抢肥皂也就不足为奇,因为凡凡一向喜欢多管闲事,爱打小报告,看到涛涛洗手时用肥皂搓个没完没了心里就很不舒服,而涛涛是个娇生惯养的孩子,在家中的影响下比较讲卫生,洗手一定要洗干净才罢休,因此就发生了争抢肥皂的事件。
我先安抚了涛涛,然后让凡凡告诉涛涛为什么不能一直拿着肥皂搓(在洗手活动中老师已经教育过孩子),涛涛听完后一边擦眼泪一边说:“我知道了。
幼儿园大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五篇】

【导语】观察记录可以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依据,利⽤观察记录的结果与家长沟通,教师的叙述不再空洞;家长也因了解孩⼦的发展状况,⽽知道怎样去帮助孩⼦,并与教师合作共同建构课程。
今天®⽆忧考⽹为您带来了幼⼉园⼤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五篇】,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篇⼀】幼⼉园⼤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 观察实录: “风味⼩吃店”是我们班孩⼦⾮常喜欢的⼀个⾓⾊游戏。
根据幼⼉的需要现在风味⼩吃店的⾷品有:⽔饺、馒头、汤圆和⽺⾁串等,很多幼⼉都喜欢参与风味⼩吃店的游戏,摆弄这些形象逼真的材料。
有⼀次,礼杰选择了风味⼩吃店游戏,他卖起了⽺⾁串。
游戏中,他发现制作⽺⾁串的谢炜⾠离开了,⽴刻跑去摆弄制作⽺⾁串的材料,觉得挺好玩的。
谢炜⾠回来后,与礼杰吵了起来。
因为,此时的礼杰怎么也不愿意离开制作⽺⾁串的岗位,他让谢炜⾠去卖⽺⾁串,陆宇航不愿意,他据理⼒争,跟谢炜⾠说道:“明明是我在做⽺⾁串的,我先来的。
”礼杰想了想说:“那我们⽯头、剪⼑、布”。
结果,礼杰输了,他⼜去卖⽺⾁串了。
分析与思考: 游戏进⾏到⼀定的时间,在同⼀游戏中出现了不同的⾓⾊,⽽各⾓⾊应有⾃⼰不同的职责。
观察中,幼⼉之间因为“你该做什么?我该做什么?”发⽣争吵,这说明幼⼉的游戏在进步。
在之前的游戏中,幼⼉的游戏的⾓⾊少、不稳定,没有明确的⾓⾊分⼯。
随着游戏的逐步开展,游戏⾓⾊增加了、游戏的情节丰富了,幼⼉常常受游戏材料和参与游戏⼈数等因素的影响⽽离开⾃⼰当前的⾓⾊,参与到其他游戏,甚⾄强占他⼈的⾓⾊。
这些现象的出现告诉教师,幼⼉的游戏需要规则,需要明确的⾓⾊分⼯,幼⼉在游戏中必须明确⾃⼰的⾓⾊、履⾏⾃⼰的⾓⾊职责。
实施措施: 1、和幼⼉⼀起讨论“怎样才能让别⼈⼀看就知道⾃⼰是做什么⼯作?”⿎励幼⼉与教师共同想办法,制作标志如牌⼦、图⽚、⾐服等,表现相应的⾓⾊。
2、根据幼⼉讨论,为幼⼉提供不同的服饰,帮助幼⼉明确⾃⼰和同伴的⾓⾊。
3、游戏中,有意识的询问幼⼉,让幼⼉回答:“今天我是XX,我的任务是……” 帮助幼⼉明确⾃⼰的⾓⾊及职责,在游戏时能⾃始⾄终。
大班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三篇

大班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三篇观察方式:个案观察观察对象:xxx观测周期:9月----10月一、个案基本情况:已连续几日我班整体午休情况都较好,需有一小朋友却有点“个性”,这种情况引发了我对他的疑惑。
班级中的行为表现:陈子安就是名大班的幼儿,基本上午休不睡觉的,但他可以严格遵守幼儿园的规则,那就是每至睡觉时间他可以乖乖的睡,即使看见他,眼睛也就是闭合不好的,过没法几分钟也可以不断东山再起,比较不好的就是他不能影响其他的幼儿。
这孩子脸上没什么血色。
虽然这样,但他的精力还很往强劲。
午休时所有小朋友都睡觉了,但他还是不睡觉,就躺在床上玩玩一个中午。
这样玩玩不能影响其他的幼儿午休,只是他不睡觉而已。
情况稍不好时可以观测至他睡觉了十几分钟左右。
原因分析:找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陈子安从小就不喜欢睡觉,在睡觉方面父母没有给他更多的要求,特别是时间上比较忽视。
因为他比喜欢睡觉,晚上也睡得比较晚,所以个子不太高,脸色不好看。
二、观察与教育记录:9月2日——9月24日开学前几天的时候,陈子安根本没法静静地躺在床上午睡,东转西翻,在床上手舞足蹈。
我觉得有点影响其他小朋友,所以就制止了他。
他的表情看起来很难受,于是我就陪着他,悄悄地和他说话,给他讲故事,他慢慢的安静下来,我告诉他如果再动的话会影响其他小朋友的,他朝我点点头。
分析:孩子只在情绪很主动的情况下就可以拒绝接受意见,懂道理,所以我实行了先讲故事后陪他的策略。
10月11日——10月22日陈子安能安安静静躺在床上睡了,这时,我已经开始企图尝试使他睡,于是我死守着他,拍着他的背,几分钟后睡著了。
分析:由此推测,孩子不想睡觉可能是因为没有对他进行严格的要求。
但是我也发现就算守着他,睡的时间也不是很长,最多半小时,但至少也算可睡觉了。
11月15日——11月19日起床的时候我开始和他谈话,谈话了解他自己不喜欢睡觉,他告诉我他在家确实也睡得比较晚,我问他既然不喜欢睡觉,为什么幼儿园午睡的时候躺在床上,他说的话令我很意外,他说,我想睡但我睡不着,所以我就不喜欢睡觉。
大班个案观察记录10篇

大班个案观察记录10篇目录:大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一】 (1)大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二】 (5)大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三】 (7)大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四】 (9)大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五】 (12)大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六】 (14)大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七】 (17)大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八】 (19)大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九】 (20)大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十】 (23)大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一】观察方式:个案观察观察对象:李治儒观察周期:9月----10月一、个案基本情况:教师方面:李某某,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平时很喜欢帮老师和小朋友做事情。
但一直以来与其他幼儿的战争不断,他也不是主动打人,但只要妨碍他,他从不用语言却总用行为来解决问题,因此他的朋友很少。
再者自控能力差,别人不让他做他想做的事,他控制不了自己。
另外他特别喜欢动,跑跳的时候总是又急又快又危险。
家长方面: 孩子在家很调皮,经常把家里弄得乱糟糟。
孩子脾气倔强,别人批评他时就不理人所以我们都顺着他,依着他。
个案生活背景: 孩子平时基本都是老人带对孩子,老人对他百依百顺,比较宠爱,想管好孩子但是一见孩子生气就软下心来,顺着孩子。
二、观察与教育记录:9月13日星期一晨间活动小朋友们在玩“找朋友”的游戏,当老师说:“三人一组”的时候,李治儒积极地向朱沈裁冰跑去,没想到朱沈裁冰把他推开另外找了自己的两个好朋友,而他偏偏光往这组插。
一来一去,别人都拉好手了,就他落了单,当时就撅起了小嘴巴,叉着腰,用脚跺了两下地,其他幼儿看见了哈哈地笑了起来,这更惹恼了他,他便挥着拳头向讥笑他的幼儿打去嘴里还说“叫你笑话我,打死你!”我见了拉开他,让他冷静了一会儿,问他:“你认为打了那些笑话你的小朋友,就会有小朋友和你做好朋友了吗?”他想了想皱着眉摇了摇头,“遇到问题别急,动动脑筋,打人可不行,你好好想想。
”听我说完,他挠挠头,接着点了一下头,说了句:“嗯!”接着我拉过了他的手说:“我来做你的朋友,咱们两个人一组。
幼儿园大班日常行为观察记录【三篇】

【导语】认真观察、分析幼⼉在游戏中的⾏为,能够帮助教师认识幼⼉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等信息,进⽽采取⾏之有效的引导策略,帮助幼⼉解决问题、提升经验、获得进步。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好观察记录呢?今天⽆忧考为您推荐了幼⼉园⼤班⽇常⾏为观察记录【三篇】,欢迎⼤家的参考借鉴。
【篇⼀】 幼⼉姓名:xx 幼⼉性别:男 幼⼉班级:⼤班 观察时间:20xx.03-20xx.06 ⼀、观察背景 彦⼉语⾔表达能⼒强,有很好的逻辑思维能⼒,但是不善于表达,彦⼉的动作幅度较⼤,经常⽆意碰到别的⼩朋友,容易引起各种纠纷,发⽣同伴间的冲突,因此很少有⼩朋友愿意和彦⼉交往。
⼆、案例观察 (⼀)摸⼩⼥⽣的辫⼦ 新学期,在安排座位时,我让彦⼉和⼩云坐在⼀起,两个⼈相视⼀笑,就再也没有任何话语,彦⼉在摸⾃⼰的⾐服,⼩云在观察⽼师对其他⼩朋友的安排。
等到所有⼈都安排好了,我对彦⼉说:“彦⼉,⼩云是⼀个很不错的⼩⼥孩,你可以和她交好朋友,⼀起做游戏,好吗?”彦⼉对我点点头。
可是,没过⼀会⼉,⼩云就抱怨了,“⽼师,彦⼉总是弄我的头发,我⼀点也不喜欢他。
”彦⼉总是喜欢摸⼀摸⼩云长长的头发,⼩云⼀点也不⾼兴。
我问彦⼉为什么要摸,彦⼉说:“我觉得她的头发很好看。
”我告诉他:“我知道你想和⼩云交朋友,但是这种⽅式⼩云并不喜欢,我们可以换⼀种⽅式交朋友好不好?” (⼆)分享阅读 看书的时候,彦⼉帮助⼩云找到了⼀个位置,并让⼩云坐过去,还帮助⼩云去拿书,⼩云说:“好吧,看在你帮我拿书的事情上,我就原谅你早上摸我头发了,不过,你以后再也不需弄我头发了,真的很疼。
”彦⼉也笑笑,两个⼈⼀起看起书来。
彦⼉还主动与⼩云交流书⾥⾯的内容,⼩云也愿意和彦⼉分享⾃⼰的经验,两⼈相谈甚欢。
(三)⽆意的动作 在排练舞蹈的时候,彦⼉因为⼀个动作不⼩⼼碰到了果果的⿐⼦,果果也动⼿打了彦⼉,彦⼉就恶狠狠地⼀拳过去,果果知道⾃⼰受到了欺负,就报告⽼师说:“⽼师,彦⼉打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
通过我的计划的实施,这个孩子渐渐地变了,他不仅渐渐地改掉了以前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而且还经常帮助老师拿送各种游戏教具、摆放桌椅、主动帮助阿婆收拾碗筷等。
支持
策略
老师通过种种办法可以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可以让他在孩子们中间拥有一定的威信、让大家真正地亲近他、接纳他。
浩浩的攻击性行为使他同伴之间的关系不太协调,小朋友常常出于害怕而疏远他,满足不了交往需要的他便只好以新的攻击性行为来引起同伴的注意,如此这般形成“恶性循环”。为此,我尽量不在同伴面前损害他的自尊心,注意挖掘他的“闪光点”。如讲故事是他的专长,我会经常让他给小朋友们讲一讲故事;当他把散了好久的拼图整理好时,我便夸他手巧,让全班小朋友向他学习;当他从家中带来自己做的手工作品时,我就立即把它装饰在教室里。通过种种办法,使他逐渐树立自信,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快乐。
连续性观察记录表(第二次)
日期
时间
观察者
幼儿姓名
幼儿年龄
背 景
浩浩是全园闻名的“新闻人物”,相对于同龄儿童来说他确有不少特别之处,如:无缘无故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常搞破坏,等等。
观察目的
不在同伴面前损害他的自尊心,注意挖掘他的“闪光点”。
观察目标
通过运用各种方法,有意识地树立浩浩在集体中的威信,让同伴真正亲近他、接纳他。
浩浩非常敏感,他往往会对外界的各种刺激作出过度反应。他的攻击性行为一方面是为了引人注意,一方面似乎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如:饭菜太烫时,他会莫名其妙地抠别人;散步时,他会突然去撞前面的同伴;画画时,他会冷不丁地到别人脸上画一条线;高兴时,他会突然打别人一拳……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不知道。问他对不对,他会承认不对。
分析
评价
看到孩子这段时间的表现,我认为他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而表现出来的无意识的失控行为。
另外,我认为浩浩表现出来的许多行为特征可能与成人的过多关注有关。他已习惯于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一旦别人不注意他,他就会感觉被忽视,就会作出一些过激反应(包括侵犯行为)以引人注意。
支持
策略
针对他的这一特点,我认为如果过分关注他,只会扩大他的问题和缺点。如果就此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反而会使他感到自己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是个不好的典型,从而更加导致他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因此,在他出现无意识失控行为时,我会设法加以阻止,但决不斥责他,也不实施压服教育,以免因自己的主观臆断而伤害他。然后,再找适当的机会,了解他的行为动机,耐心地告诉他同伴间的相处之道,暗示他努力改正缺点。当他稍有进步时,我便马上大张旗鼓地予以表扬、鼓励,让他逐步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和信任。
观察
记录
今天户外活动时,浩浩站在骑车区的中心点上挥动着手臂,很神气地学交警指挥车辆。我走过去对他说:“你做的真好,真像一个小警察。现在,老师和几个小朋友扮司机和乘客,你当警察,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他听了我的话,笑着望着我,然后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鼓励他说:“你看小朋友都在等着你做游戏呢,我相信,你一定是一个能干的交通警察。”他在我的鼓励下,很快地投入了游戏。在游戏中,我以角色身份不断给他以鼓励,直到游戏结束时,他都始终坚守岗位。对他的表现,我及时地给予了表扬和鼓励,孩子们也纷纷鼓掌向他表示祝贺。
这一天吃点心时浩浩又管不住自己,用喝剩的水将别的小朋友洒得满头满脸。被洒的小朋友大声哭泣,他却瞧着自己的“杰作”大笑。我又气又恼,理智迫使我按捺住心中怒火,耐心地说服教育:“水资源是有限的,用完了就没了,能浪费吗?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友爱......”他低下头说:“不能浪费水,我下次再也不浪费水了,我已经跟萱萱说过对不起了。”
连续性观察记录表(第一次)
日期
时间
观察者幼儿姓名幼Fra bibliotek年龄背 景
浩浩是全园闻名的“新闻人物”,相对于同龄儿童来说他确有不少特别之处,如:无缘无故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常搞破坏,等等。
观察目的
通过老师对孩子的观察、正确对待浩浩的攻击性行为。
观察目标
在老师的帮助下皓轩的自控能力是否有所加强。
观察
记录
浩浩是我班的一名小男孩儿,手脚一刻不闲,屁股坐不住小椅子。上课时,爱做小动作,一会儿碰碰玩具,一会儿又惹惹小朋友,活动时,更是横冲直撞,毫无约束。一天之内,告他状的小朋友接连不断:“老师,他打我”,“老师,他抢我玩具”,“老师,他推我”......只要有他在,教室便不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