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有别与灵活变通——政府文件中汉语四字句的外宣翻译研究

合集下载

《政府工作报告》中四字词语的翻译策略——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政府工作报告》中四字词语的翻译策略——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直译就是既要忠实于原文,符 合 源 目 的 语 的 需 要 ,
3 . 2 直译加注法
又 要 符 合 原 文 文 体 形 式 结 构 的 一 种 翻 译 方 法 ,它 是 最 常
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指出翻译活动一定要正
见的一种翻译方法,被广为使用。而意译则是指在直译 确地表现与原文一致对等的信息,只有相互对等了才能
工 作 报 告 》中
语 的 翻 译 ,需 要 译


映原
表现的
,让 目 的 语 读
够普
,奈 达 这 一

正好《工报Fra bibliotek告 》中
语的翻译有积极的指导和

2.《
报 告 》的 文 字 特 点
《 工 作 报 告 》从 性 质 来 看 是 政 府 公 文 ,语 言 上
简 练 、精 确 、
,可 以 主 要 从 词 汇 、句 子 、段 落 三 方
痫狂英语 理论版圆
CRAZY ENGLISH PRO
《政府工作报告》中四字词语的翻译策略
— 以 2 0 1 7 年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为例
李燕鸿陈素数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湖 北 武 汉 430068)
摘 要 :以 2 0 1 7 年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中 英 译 版 为 例 ,探 讨 对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中 四 字 词 语 的 翻 译 情 况 ,了 解 中 英 语 言 习 惯 差 异 ,从 而 找 出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中 四 字 词 语 的 翻 译 策 略 ,主 要 通 过 直 译 与 意 译 相 结 合 的 方 法 、直 译 加 注 法 这 两 种 策 略 来 讲 解 ,从 词 汇 层 面 进 一 步 帮 助 外 国 人 民 及 国 际 社 会 更 真 实 清 楚 地 了 解 中 国 的 政 治 、经 济 、文 化 及 其 他 各 个 方 面 的 发 展 。

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的政府外宣文本翻译研究

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的政府外宣文本翻译研究
关键词:政府外宣翻译文本类型表达型文本
一、引言
政府外宣文本主要是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党和政府的文件和工作报告等,涉及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方面。作为国家对外宣传的官方形式和重要渠道,是他国了解我国国情、方针政策、政治立场等最权威的途径。随着中国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政府的外宣信息备受关注。如何提高政府外宣翻译的质量,增强政府对外宣传的效度,已成为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
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的政府外宣文本翻译研究
作者:吕萱牛新生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4年第07期
摘要:政府对外宣传工作的目的是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外宣翻译通过各种媒介传播中国政府的信息,而信息传递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对外形象。本文以文本类型理论为视角,分析了政府外宣文本的功能和文本类型,并从词汇和句法层面探讨了政府外宣翻译的方法。
文中多次出现“海洋”,然而译成英文时,根据其上下文含义,分别用”sea,marine“和”maritime“来表达。这种灵活变通的方法避免了译文中的过度重复,不同的搭配也体现了译文的准确性与严谨性,使译文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
(二)句子层面
1.汉语无主句的处理
所谓“无主句”是指只有谓语部分而没有主语部分的句子。这种类型的句子在政府外宣文本中随处可见。然而英语中的无主句要少得多;因此,汉译英时必须补充缺省的主语,才能使句子完整。尤其是在对外宣传政策时,添加主语可以加强说话人的语气和态度,表明国家的坚定立场。例如:
(1)海洋是我们宝贵的蓝色国土。要坚持陆海统筹,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大力建设海洋强国。
The seas are our valuable national territory. We will steadfastly promote land and marine development in a coordinated way,fully implement China’s marine strategy,develop the marine economy,protect the marine environment,resolutely uphold China’s maritime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build China into a maritime power.

论外宣翻译中的“内外有别”原则

论外宣翻译中的“内外有别”原则

·文艺之窗·193论外宣翻译中的“内外有别”原则武汉东湖学院 刘 楠在当今的国际竞争中,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外宣翻译就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桥梁,是国家传播民族文化的窗口。

在外宣翻译中需要注意介绍中国发展的实际和符合外国受众的需求,所以对从事对外传播翻译工作的人员来说,最应该注意的是潜心研究外国文化和外国人的心理思维模式,善于发现和分析中外文化的差异。

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黄义友先生曾提出了“外宣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

”(黄义友,2004)。

这就告诉我们外宣翻译的独特性,不能完全按照我们汉语的思维习惯,而要注意“内外有别”的原则。

外宣翻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对外性,它的对象是国外读者。

但是由于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很多带有典型国情色彩的事务和观念,很多国内流行的说法和表达不太容易被英语读者理解和接受。

因此,如何克服翻译中的这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现象,就要要求译者在翻译中注意“内外有别”的原则,翻译中虽然始终强调“忠实”的原则,但不意味着对原文形式和内容的亦步亦趋。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对内可行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对外就合适,对内和对外要有区别,必要时要允许某种程度上的“双轨制”,甚至允许原文和译文“各行其是”,这就要熟悉和了解汉英读者的不同心理习惯及其相应的文体规范上的差异,对国外读者不熟悉的汉语文化背景知识可以适当解释,或变通处理。

因此,在外宣翻译中往往需要灵活变通,对原文也可以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改写。

如下面的这个例子“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经市委,市政府研究,现就鼓励外商来本市投资提出如下意见”这样一段文字是我们在汉语媒体中是经常能看的,在汉语并无不妥,但是翻译成英语之后,就会发现如果完全直译的话,译文是非常臃肿啰嗦的,使得英文读者很难读下去。

政治外宣文本四字格成语英译的焦点转换分析

政治外宣文本四字格成语英译的焦点转换分析
( 社 会 科 学版 ),2 0 0 8 ,( 3).
发现 :一方面 ,人 类相似 的生理结构、心理感 知决定 了食 物 隐喻在不 同语 言 中的共 同点;另一方面 ,不同 的地理环
境 、宗 教 文 化和 思 维 方 式又 决 定 了 食物 隐喻 的 差异 。
1 9 9 6 .
[ 2 ] 束定芳. 隐喻 学研究 [ m ]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 版社 ,2 0 0 0 .
3 】 G e o r g e L a k o f f ,M a r k J o h n s o n . M e t a p h o r s W e L i v e B y [ i ] . 隐 喻 不 仅 是 一 种 语 言 现 象 , 而 且 是 人 们 认 知 世 界 和 [
二 、理 论 基础
丹 麦 心理 学家 R u b i n( 1 9 2 1 :1 5 7 )首 先提 出图形一
陈晓东 ( 2 0 1 3 :1 )提 出了英汉固化 习语表达方式所体现 的 背 景 论 , 之 后 完 型 心 理 学 家 将 其 运 用 于 感 知 组 织 的 研 I C M 的区别与不同,译员在 口译 过程 中所采用 的认知模式对 究 。 当 人 们 感 知 整 个 世 界 时 , 会 自 动 关 注 具 有 突 显 特 性
题 ,提 出 了 “ 避 繁 就 简 、 避 形 就 义 、 直 译 法 ” 等 翻 译 策 其 转 换 规 律 。
略 。 吕文澎 ,喜 慧超 ( 2 0 0 9 )通过 四字格翻 译的描述性和
解 释 性 研 究 , 揭 示 两 者 并 行 发 展 ,相 互 信 息 转 换 的 实 质 。
L o nd o n: R o u t 1 e dg e, 1 9 9 6 .

汉语时政新词英译的原则和难点

汉语时政新词英译的原则和难点

汉语时政新词英译的原则和难点作者:马奕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5年第12期【摘要】汉语时政词汇的英译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随着不同时期国家方针政策侧重点的变化与新概念、新内涵的引入,各类时政新词的及时对外发布与宣传已成为国家对外展示形象与软实力的重要方式。

本文以“汉语时政新词英译的原则和难点”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意译、“内外有别”以及“忠于政治”三个原则的阐述,进而指出当前汉语时政新词英译的两大难点,并通过对其的阐述和原因分析,为我国今后政治词汇的英译工作提供一定的研究策略和方向。

【关键词】汉语时政新词英译直译意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外交等方方面面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随着各类新事物的蓬勃兴起,各种新观点、新概念也接踵而至,它们当中新生的、与国家方针政策、时事政治以及科学文化发展相关的一类词汇,便是时政新词。

国与国之间在不同时期的交流与合作必然要谈到这些新词,在语境差异以及先天文化观念不同所导致的语意接受差异必然存在的情况下,如何英译这些词汇,英译过程中存在哪些难点,翻译的原则有哪些,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汉语时政新词英译的原则1.“意译”原则。

首先,汉语时政新词的英译不需要字字对译,因为这类词语所反映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内涵,所以大部分词语属于中国国内产生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俗语”,英语语言中很难找到概念同等的词语来进行对译。

因此在这类词语进行翻译时,需要结合中西方国家不同文化背景及语言习惯方面的差异,并辅助以一些便于英语受众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必要的解释性翻译。

例如“豆腐渣工程”这个在汉语里蕴含着丰富释义的时政词汇,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在一篇新闻报道中,将其英译为beancurd project so named because they fall apart easily,既保留了原文的形象寓意,又将词汇丰富的内涵较为完整地传递给受众。

外交文书中的“四字格”翻译

外交文书中的“四字格”翻译

90外交文书中的“四字格”翻译■郑欢欢 范星星★/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摘 要:在结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且翻阅相关文献后,本文将着重阐述“四字格”在英译汉中的运用以及其在汉译英过程中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关键词:外交文书 四字格 翻译一、外交文书以及四字格的概述相关资料显示,外交文书是一种外交文件,属于政治文献,是国家从事国际联络与外事活动的专用文书。

就其语言特点而言,大都精练简洁、逻辑有理。

外交文书可以分为外交宣言、公报、声明等。

译者翻译外交文书时需要注意其政治性与政策性。

四字格作为汉语的一大语言特征,大致可分为汉语成语和普通词语。

总体而言,四字格言简意赅、形式工整且较为正式,其在外交文书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

二、英译汉中四字格的合理运用我们都知道,中英文的语言特点差异较大。

但就外交文书而言,两种语言存在着不少共性。

外交文书的语言大都规范简洁,且总体行文流畅。

若英文原文已使用对偶、排比或平行等结构,那么便可在翻译过程中发挥汉语的语言优势,合理使用四字格。

试看下文例子。

原文1.On the basis of mutual trust and respect,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and with a view to securing a win-win result for all.(姜球霞.2011)译文1.1在相互信任和尊重、平等与互利的基础上,以三方共赢为目的。

(姜球霞.2011)译文1.2在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平等互利、谋求共赢的基础上。

(姜球霞.2011)试比较译文1.1与1.2。

我们可以看到,原文是由”and ”短语组成的平行结构,较为工整,但译文1.1使用了参差不齐的二字词组,使译文在形式上失去平衡,在语音上缺乏节奏。

而译文1.2连用四个四字格词语,在形式上做到了与原文统一,就语音上增强了音感,在忠于原文的翻译标准基础上,增强了原文的表达效果。

就外交文书的翻译而言,忠于原文的内容与表达意思固然是翻译的基础,但若能在内容、形式且语音上达到所谓“信、达、雅”的境界,四字格的使用必不可少。

1中央文献翻译及外宣翻译研究

1中央文献翻译及外宣翻译研究

2 中华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
冯全功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论《红楼》复译中的互文性
邵璐
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从诺奖看中国当代文学外译 ——以莫言小说英译为例
王志勤
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倾听、阐释与对话:中外文化交流的桥 梁—哲学视野中的翻译研究
魏颖
天津中医药大学
从《脉经》英译实践透视中医古籍英译 的现实意义
外宣翻译标准“信” -语用策略、受众偏好、关联程度
雷芳
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译者主体性在新闻翻译中的彰显
王建辉 魏家海
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
目的论视角下的湖湘景点对联英译研究 ——以岳麓书院为例
宇文所安英译《离骚》的隐喻“象思维 ”
29 伍峰
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从《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看赵元任对谐 音修辞的顺应性翻译
当前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3范大祺中央编译局文献部日文处从奈达的翻译标准来看江选的翻译实践4陈大亮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的读者意识5王丽丽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翻译部政论文章英译的几个常用技巧十八大文件翻译札记6李灵天津外国语大学外宣翻译中的增译与减译技巧7滕梅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家机构对翻译活动的规范以中央编译局马列著作及毛著翻译为例8谢海静张琳娜杨丽娟刘冰张伟中央编译局中央编译局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央编译局文献翻译部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江选翻译工作的心得和体会9中央文献汉译俄成语翻译浅析10论意识形态对政治文献翻译的操纵11如何解决党政文献翻译中的问题12外宣英译中的表达策略13王晓妮中央编译局文献部西文处浅谈中央文献翻译中一些常见字词结构和典型句式的处理方法14边彦耀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翻译中的还原翻译15孙显辉中央编译局依循政治的逻辑中央文献英文翻译16肖德强中央编译局文献部俄文处中央文献翻译中的等值问题17刘亮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翻译部英文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翻译技巧18冯全功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论红楼复译中的互文性从诺奖看中国当代文学外译以莫言小说英译为例倾听阐释与对话

外宣材料中汉语四字格用语的特点和英译策略

外宣材料中汉语四字格用语的特点和英译策略

外宣材料中汉语四字格用语的特点和英译策略摘要:虽然有些汉语四字格用语直译也能达意或者在英语里能找到对应词语,但这种毕竟还是少数。

因此,英译汉语四字格用语,最重要的是要摆脱四字格用语色彩多样的字面和其凝练严谨的结构的影响,以避免译文拖泥带水、冗杂累赘,注重词义内涵,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多数情况下可舍“形”取“义”。

关键词:四字格用语外宣翻译翻译策略任何事物都在不断更新中进化发展,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悠久、古老的汉语语言文字也不例外。

许多旧的表达方法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中慢慢地被新的语言形式取代或淘汰。

而作为汉语四字成语、俗语和一些相对固定的四字词组总称的四字格用语,却似乎是个例外,它在走过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仍然活跃于现代汉语的各个角落。

这与中国人自古以来十分重视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创作分不开。

谈及汉语中四字格现象时,王力先生认为:“中国人作文虽讲究炼句,然而其所谓炼句只是着重在造成一个典雅的句子,并非要扩充句子的组织。

恰恰相反,中国人喜欢用四个字的短句子,以为这样可以使文章遒劲。

由此看来,西洋人做文章把语言化零为整,中国人做文章几乎可以说是化整为零。

”一、外宣翻译中的四字用语现象应该说,汉语四字用语(亦称四字格用语)是人们在长期使用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词汇现象,它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具有文字简洁、凝练,结构对称、严谨,语调和谐、悦耳,蕴义丰富、形象等特征,同时,它又以其形象生动、色彩丰富、修辞多样显示出作为中文中的最重要的一种熟语强大的表现力,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固定词组,因而亦有中国古代汉语文字的“活化石”的美誉。

分析来说,四字格词语以它一般是由分成前后两个部分的四个语素构成。

从语法关系看,词组中前后两个部分可以是主谓、动宾、偏正或者并列关系。

从结构上看,四字格由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组成。

自由词组是临时组成的,可以随意拆散,重新组合。

而固定词组是一个整体,四个语素不能拆开或随意更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内外有别"与"灵活变通"——政府文件中汉语四字句的外宣翻译研究
作者:刘雅峰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刊名:
大家
英文刊名:GREAT MASTER
年,卷(期):2009(12)
1.思果翻译研究 2004
2.谭云杰;沈金华实用汉译英教程 2003
3.程镇球翻译论文集 2002
4.陈小慰外宣翻译中"认同"的建立[期刊论文]-中国翻译 2007(01)
5.查看详情
6.熊文华汉英应用对比概论 1997
7.贾文渡应用翻译功能论 2005
8.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 2006
9.傅敬民;张顺梅;薛清英汉翻译辨析 2005
10.龚光明翻译思维学 2004
11.段连城怎样对外介绍中国 1993
12.方梦之实用文本雾译英 2003
13.姚汉铭新词语社会文化 1998
14.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1979
15.喻云根;严维明;于岚;冯庆华翻译教材 1988
16.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 1990
17.查看详情
18.张斌汉语语法学 1998
19.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 1998
本文链接:/Periodical_dj200912029.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