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语文72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少的一项是()(2分)A.嗅.到(xiù)倾.侧(qūn)揣.测(chuǎi)参.差不齐(cān)B.绽.开(zàn)结束.(sù)薄.雪(bó)絮.絮叨叨(suì)C.雪骤.(zhòu)温馨.(xīn)凋.谢(diāo)悄.然无声(qiāo)D.菡萏.(dàn)荫.庇(yīn)和睦.(mù)果实累.累(lěi)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2分)(1)她焦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2)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顷侧了来。

(3)这个下午和这个晚上,妈妈就要在各个房间游魂似的飘来飘去,抱怨说是中午没有休息的原故。

(4)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酒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3.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让全体人民和谐相处,大家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B.小刚同学是浓溪小学赫赫有名的“小画家”,在这次学校组织的“我爱我的家乡”绘画比赛中勇夺冠军,真是喜出望外....。

C.学校组织的辩论会上,金兰同学辩论时咄咄逼人....、妙语连珠,同学们不得不佩服他的口才。

D.登上“将军台”,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姹紫嫣红....、美不胜收。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母爱的伟大。

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秋天的北京香山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

D.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5.下列选项中对文章、诗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老舍的作品《济南的冬天》中侧重写人的活动,从而突出“温晴”的特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第⼆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趁在七年级语⽂第⼆单元考试来临前还有时间,认真做好语⽂第⼆单元试卷的复习。

以下是⼩编给你推荐的七年级上册语⽂第⼆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年级上册语⽂第⼆单元测试卷 ⼀、积累与运⽤(1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词注⾳全对的是( )(2分) A. 狡猾(jiǎo) 时⾠(chéng) 莫⼤(mò) 感慨万分(kài) B. 安妮(ní) 惭愧(chán) 争执(zēn) 混为⼀谈(hǔn) C. 绰号(chuò) 尴尬(gān) 威慑(shè) 美不胜收(shèng) D. 呆板(dāi) 喉咙(lóng) 倾向(qǐng) 花团锦簇(jǐ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项是( )(2分) A. 叛逆纠纷哄堂⼤笑独具会眼 B. 呆板遗憾得意洋洋不求胜解 C. 承蒙处境轮翻上阵持之以衡 D. 察觉唯恐博学笃志恍然⼤悟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不当的⼀项是( )(3分) A.在国歌的伴奏下,王琳和马进⼩⼼翼翼地将国旗升上顶端,然后深深舒了⼝⽓。

B.台上的主持⼈说:“下⾯我宣布本次⽐赛的结果,请⼤家洗⽿恭听。

” C.机敏的办案警察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很快找到破案线索。

D.她演讲的时候,整个⼤厅鸦雀⽆声,她的事迹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个⼈。

4、下列句⼦中有语病的⼀项是( )(3分) A. 同学们写作⽂⼀定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对语⽂的学习兴趣有了很⼤提⾼。

C. 春天的兰州各⼤公园绽露出⾃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们春游的好时机。

D. 我们要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并且及时改正。

5、下⾯说法有误的⼀项是 ( )(3分) A.海伦•凯勒是美国⼥作家、教育家,幼年的⼀场⼤病夺去了她的视⼒和听⼒,但是她却在莎莉⽂⽼师的帮助下,以⾃强不息的顽强毅⼒,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并完成了她的⼀系列著作。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2)一、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分歧.霎.时粼.粼瘫.痪憔.悴匿.笑祷.告并蒂.覆.盖徘徊.敧.斜絮.叨2.根据拼音写汉字。

shì弄取jué烂màn chuí打jué别荫bìyāng各dé其suǒ求沐yù心xùfān来fù去3.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捶歧塘憔锤岐糖樵蔽雅祷荫弊稚涛阴4.选词填空。

(1)母亲(信任相信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2)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永别离别)。

(3)当一切恢复(沉寂寂静沉静),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4)那朵红莲,被那(繁杂繁密细密)的雨点,打得左右鼓斜。

(5)在无(遮盖遮掩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与儿女讲论文义..(3)俄而..雪骤(4)撒盐空中差.可拟(5)未若..柳絮因风起(6)陈太丘与友期.行(7)去后乃.至(8)相委.而去6.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今义:(2)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古义:今义:(3)相委而去.古义:今义:(4)元方入门不顾.古义:今义:二、语言运用7.(3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B.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C.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8.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2)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憔悴.(cuì)菡萏.(dàn)姊.妹(zhǐ)淅.淅沥沥(xī)B侍.弄(shì)攲.斜(jī)荫.蔽(yīn)咄.咄逼人(duǒ)C一霎.(shà)徘徊.(huí)并蒂.(dì)花枝招.展(zhāo)D匿.笑(nì)祷.告(dǎo)分歧.(qí)粗犷.(guǎng)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复去地睡不了觉。

B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德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曲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C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D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挺挺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班主任很善于发掘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B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我班同学将话剧《屈原》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班主任喜出望外....。

C老师告诉我们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读深读透。

D这我们经过认真分析就能够见微知著....:互联网上的敌意、谩骂,原因并不在于传媒手段本身,而在于传媒使用者的素质和长久以来所接受的那种教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根据赵德发小说《经山海》改变的《经山历海》,塑造了基层干部平凡感人的故事。

B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C袁隆平院士不仅属于世界,也属于中国,他毕生奋斗的伟大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不挨饿。

D为回馈广大客户的厚爱,本店商品大优惠,具体详情敬请进店咨询。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5分)1、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题目(6分)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菡.萏()敧.斜()莲pénɡ()(2)按照划线句子的句式和修辞仿写一个句子。

(3分)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一(1)hàn(2)qī(3)蓬2、古诗文默写(8分)3、名著阅读(5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冰心,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就是她描写母爱、童真、自然的诗歌代表。

下面这节小诗就选自她的诗集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节小诗引来无数文人志士的评价。

其运用了(修辞手法)畅谈人生体验。

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进行赏析。

答:。

4、综合性学习(6分)某班举行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论语》、《孟子》均列入古时“四书”,“四书”中另两书是《》《》。

(2)诸子百家的思想源远流长,影响至今。

从下列诸子的名言中你悟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任选一句谈谈你的感悟。

(4分)①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老子②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答:《大学》《中庸》①事情的成功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而成的。

②不遵守规则、制度就办不好事(办事要遵守规则、制度)③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问题(关注细节或注重小事)二、阅读与理解(45分)莫怀戚散文《散步》阅读(15分)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共26分)1.班级举行“有朋自远方来”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共6分) 活动一:读文赏句(女)李白说“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友情是穿越时空的永恒思念,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

(男)杜甫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友情是岁月酝(niàng)______的香甜美酒,沉醉了情谊,唤醒了思想。

(女)踏着青春的舞步,素不相识的你我,走进一间教室。

怎样才能获得一段长久的友谊呢?(男)只要我们真诚待人,正确把握即可;反之,友谊则如昙.花一现,稍纵(jí)______逝。

(合)友谊是无垠.的天地,它多么宽广啊!让我们一起祝愿友谊地久天长吧!(1)小郑同学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读文赏句”中有两个字,他拿不准怎么写,请你帮忙填写在横线上。

(2分)酝(niàng):________稍纵(jí)逝:________(2)“读文赏句”中有两个字,需要你来写出读音。

(2分)昙.花一现:________ 无垠.:________活动二:邀请参与(3)班级想邀请语文张老师参加本次活动,下面是小雨同学拟写的邀请函中用语不得体的一处,请你修改。

(2分)您的拜访一定令我们欢欣鼓舞。

应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2.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8分)主题示例(1)消除与经典的隔膜,需要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读书。

在散文集《朝花夕拾》里,我们邂逅了小鲁迅,了解了他的童年生活。

书中的某些场景是否也有你童年的影子?请简述书中一件让你有相似感受的事,并说说这件事勾起了你怎样的回忆。

(2)《西游记》里有不少借“动物”塑造的形象。

比如孙悟空,他身上有着猴子的特点:长毛,有尾巴,机灵,顽劣。

他偷吃蟠桃和太上老君的金丹,大闹天宫,这些都体现了他野性十足的特点。

请你从下列形象中任选一个,结合原著,说说作者是怎么借“动物”来突出这个形象的特点的。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限时9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 )A.匿.笑(nì) 祷.告(shòu) 沐.浴(mù)B.并蒂.(tì)姊.妹(zǐ)憔.悴(qiáo)C.遮.蔽(zhē)絮.叨(xù)粼.粼(lín)D.淡雅.(yǎ)分歧.(zhí)流转.(zhuǎn)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熬过拆散嫩芽花辨B.决别高洁阴影委屈C.徘徊荫蔽敧斜抛下D.信服菡萏心绪倘若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她眯起眼睛翻来覆去....地看玉云那张录取通知书,好像手里捧的不是录取通知书,而是一件稀罕的宝物。

B.张明第一次参加演讲比赛就获得了一等奖,真叫人喜出望外....。

C.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D.他的分配方法使大家不分老幼各得其所....,老人的委屈一扫而空,反而感到从未有过的满足。

4.【跨学科·体育】(2022甘肃武威中考)阅读下面文字并完成题目。

(3分)在北京冬奥会上,和体育同样具有连接人心、打通人心力量的,是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中华文化。

大到场馆设计:首钢滑雪大跳台造型巧借敦煌壁画中飞天丝带的灵动气韵,视觉上飘逸轻盈,因而别号“雪飞天”;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同时化用“中国龙”的意象和中国古典园林水榭长廊的设计理念,从空中俯瞰有如盘龙在山;。

小到一盏灯、一枚徽章、一件礼服:;会徽在方寸之间创造性地汇聚了篆刻、剪纸、书法与冰雪运动;。

把下面句子依次填入文段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火种灯”造型和巧思都受到西汉长信宫灯启发②颁奖礼服如“鸿运山水”“唐花飞雪”,同样是对传统的化用③云顶滑雪公园坡面障碍技巧赛道融入烽火台元素,宛如“雪长城”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③①②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为了让红色基因根植于青少年心中,教育部印发并制定了《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测试卷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2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倔()强诅咒()玷()污皎洁()ào()恼 chú()形贪lán()抢ji é()2.选出书写有误的一项()(2分)A.洗濯玷污仙露琼浆绝处逢身B.稀疏雏形头晕目眩回味无穷C.嬉戏厄运心旷神怡异国他乡D.固执懊恼猝然长逝问心无愧3.根据词义填上相应的词语。

(4分)(1)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2)一生平庸;没有成就。

()(3)做了坏事的人改过自新。

()(4)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

()4、修改病句(2分)①杨林同学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②放学回家后;他放下自己的书包就来到自来水前洗自己的手。

5、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果实”、“太阳”中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与前一句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2分)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文答题(3分)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

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那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

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7、自习课上;吴明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

他很想问同桌正在读书的数学尖子赵聪;而赵聪不喜欢别人在他读书时干扰他。

吴明怎么说才能既达到目的又不引起对方不满呢?(不超过40字;3分)吴明说:8、请为下面一首题为“门”的小诗补足诗句。

(2分)诗人说:花朵把春天的门打开了飞雪把冬天的门打开了二、诗词文言文阅读《论语》十则;完成9题。

(15分)9.下面不是谈学习方法的为()(2分)A.学而时习之 B.学而不厌 C.默而识之 D.温故而知新10、选择恰当的名句、成语填入各句的空白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33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浩miǎo() chán()娟 chóu()怅 huì()萃安tián( ) xī( )利自xǔ( ) 时máo( )2.补全下面成语。

(5分)记忆()新走()无路可歌可()咬文()字罪()祸首心旷神()陈词()调()雀无声谈笑风()我动于()3.请仿照下面句子,再写出两种幸福的情景来。

(2分)例句:在开满鲜花的小道上,一群群活蹦乱跳的少年追逐嬉戏是幸福的;在铺满黄叶的公园里,一对对银发夫妇相携漫步也是幸福的。

仿句:,;4.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 、老师要进行班委改革,一时间,班内沸沸扬扬。

B、经他一分析,我茅塞顿开,终于想通了这个问题。

C、他摆出了不屈不挠的架势。

D、他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这次又一鸣惊人。

5.仔细观察下面中国节水标志图,按要求做题。

(共6分)(1)请你从画面中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点,用精练语言说明设计寓意。

(3分)(2)请给这幅图配一个宣传语,注意语言生动、形象。

(不超过20个字。

)(3分)6.《汤姆·索亚历险记》名著阅读题。

(共6分)(1)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

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他【】A、足智多谋,没有同情心。

B、对现实环境持赞同态度C、一心要冲出桎梏,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D、安于现状,逆来顺受。

(2)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在姨妈眼里,他是个【】A、顽童,调皮捣蛋B、足智多谋的人C、一心要冲出桎梏的绿林好汉D、有理想有抱负的形象。

(3)汤姆和去坟地“试验”用死猫治疣子的方法时,意外地遇上了一场谋杀案——去盗尸三个人发生争执,一怒之下,【】把大夫杀了。

A、印第安人乔B、哈克C、酒鬼波特D、罗宾逊(4)《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是【】所有作品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拥有最广泛读者的作品之一。

A、莫泊桑B、马克•吐温C、哈克贝恩D、契诃夫(5)小说的时代在【】,写的虽是圣彼得堡小镇,但该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

A、南北战争前B、南北战争前C、跨越南北战争前后(6)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

A、伏尔加河B、圣劳伦斯河C、多瑙河D、密西西比河7.下面语段存在语病,请加以修改。

( 2分)①当我们在骑马越过崇山峻岭重岩叠嶂驶向阿根廷一侧的时候,在参天大树形成的绿色拱顶下碰上了一个障碍:②那是一棵大树的根,③它阻断了我们的去路,比我们的坐骑还高。

④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动用了斧子,得以通过。

(1)句子①用词语意重复,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④语气不连贯,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有关感恩的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共6分)材料一:居里夫人作为有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但她在会上看见自己的小学老师,用一束鲜花表达她的感激之情;伟人毛泽东也同样在佳节送上对老师的一份深深感激。

自古以来的伟人无不有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你的一句问候,一声呼唤,一丝感慨。

感恩是对他人的敬重。

材料二:感恩是有意义的。

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

(1)从上面两则材料中提取两个关键词:①②(2分)(2)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

在感恩节到来前,为了加强子女与父母的沟通,班委会决定请家长与同学们一起座谈。

(共4分)①老师让每个学生给自己的代表家长在自己的座位上做一个感恩卡,题上自己感恩辞。

要求语言生动,形象。

(2分)②在座谈会的准备过程中,你的好朋友说:“跟父母有什么好沟通的?他们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不是说我这个没做对,就是说我那个没做好。

要我怎么跟他们沟通?座谈会我不想参加!”这时你会怎么劝你的好朋友?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2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精读课内《往事依依》的节选文字,完成9—13题。

(14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

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

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

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

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

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

”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

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

这几句诗镌刻在我的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

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

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了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9.这一段文字叙述的是什么往事?作者认为这一往事对她而言,有怎样的意义?请用简要的语言概述。

(4分)10.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老师讲课的“入情”的?(2分)11.“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这一句话,在这一段文字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12.两位国文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有什么不同呢?他们对“我”的影响分别是什么?(4分)13.描写两位国文老师时,都注重神态和动作描写,请找出文中最能概括两位老师特点的语句。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课外短文,完成14—17题。

(共10分城市农夫①我的舅舅是一个地道的农夫。

几年前一个深秋的清晨,他挑着两个圆滚滚的蛇皮袋,踏上了开往城市的班车。

舅舅在那里替人打桩、拉板车、搞装修,但他最容易找到的工作还是砌墙抹灰。

一个半拉子泥工的浆砌技术毫不逊于那些泥匠师傅,他过硬的基本功得益于家里砌牛栏厕所时的自我实践。

身高只有1.6米,体重不过100来斤的他就像一座小型火力发电机,仿佛他每天吃下的不是白米饭,而是乌黑的煤。

他一肩能扛两包水泥,一天能砌100多平方米的墙,一板车能拉500多块砖。

②舅舅的文化水平不高,勉强称得上是一个小学毕业生。

他深知没有文化的苦,下决心培养孩子。

如今,三个孩子一个在江西农大读书,两个在县城上中学,这在农村可是相当少见的。

舅舅的负担自然是够重的,每年得交一万多元的学费。

好在孩子们懂事,他们一边在课堂上读着朱自清的《背影》,一边想念自己当民工的父亲。

他们几乎不花零用钱,在意念中把自己不必要耗费的体能蓄积起来和思念一同寄给父亲,同时用优异的成绩来赢取奖学金,以此默默地帮着父亲。

这些,使长年在外用苦力挣钱的舅舅欣慰无比,也使他更下定决心不让自己的孩子在知识面前失去尊严。

③来到城市,他从一幢高楼到另一幢高楼,白天和工友们在蛛网似的脚手架上出没,宛如一只蜘蛛,靠巨大的定力将身体附着在网上;夜晚把自己劳累了一天的身子卷进棉被,形如一节横卧在工地上的涵管,然后在梦中展开对故乡的思念……④近3年,舅舅都没有回家过年。

在农村和城市这两块地里,他各有收获:前者收获的是每亩一千多斤的粮食,但付出的是种子、化肥、农药等不低的成本;后者收获的是每月近千元的现钞,而惟一的成本只是汗水,“利润”可观,但高空作业,难免有风险。

显然,舅舅还是从城市这片庄稼地里看到了更多丰收的希望。

春节留守在城里工地,省下了一笔回乡的路费,寂寞自然也少不了,他常和未回家的民工守在电视机前,把节目看了一遍又一遍。

当他看到今年春节晚会上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朗诵《心里话》的情景,不禁流下了泪水。

⑤站在高空展读大地的容颜,城市越来越高大,而故乡却越来越邈远。

潜意识里,舅舅试图从城市与乡村所形成的夹角中探求自己及家人的命运。

他从这个夹角中看到了什么?或许看到了一座城市的繁华,当然还有一种失衡的感恩。

但。

我想告诉你,一块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留在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扇窗上的体温..光洁无瑕的美玉,往往是由一双粗糙斑驳的手来打磨;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常常是由一群勤劳朴实的人来建造。

一座城市因为有无数双这样的手、无数颗这样的心、无数个这样的人而倍感温暖。

我的舅舅就是这样一名如候鸟般转徙于城市和农村的普通的农民工。

他有时想到自己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及有些人挥霍掉的一顿饭钱,内心不免有些酸楚;但想到三个孩子的未来,又不由得宽慰起来。

⑥近日,接到舅舅的电话,说今年又不能回家过年了,他寄回了一年的劳动所得一万元钱,要我转交给他家里。

从银行出来,我感觉手上的一沓钞票特别重,并且有种浓重的潮湿感,仿佛一捏就能渗出汗来。

⑦如果有一天,在城市的街头有一个满身灰尘,大口嚼着开花馒头的农民工与你擦肩而过,请你一定要在心里微笑着对他说声:“辛苦了!”14.如果把本文标题改为“我的打工仔舅舅”好不好?为什么?如你有更好的题目,请写下来并说明理由。

(3分)15.请认真阅读第⑤自然段,仔细揣摩画横线的句子中“体温”一词的含义。

(2分)16.第⑥自然段写道:“我感觉手上的一沓钞票特别重,并且有种浓重的潮湿感,仿佛一捏就能渗出汗来。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我”会想些什么呢?请你仔细体味,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3分)17.“一块光洁无瑕的美玉,往往是由一双粗糙斑驳的手来打磨;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常常是由一群勤劳朴实的人来建造。

”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2分)三、文言文阅读(共13分)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8.语段出自课文《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代作家_______________。

(3分)19.语段描写两件趣事,第一段写的是___________之趣,第二段写的是_________之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