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历史专题复习(三)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专题要点回放】

本专题重在梳理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以近代工业、科学和技术为推动力,实现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并引发社会变革的过程,其核心是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

【专题考情前瞻】

从近几年中考来看,本专题是历年中考的重点,包括近代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的变化,体现了近代化探索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特点。试题往往以纵向为主,图文并茂,注重考查能力和思想认识。题型全面,选择题和材料题都年年涉及。

【专题考查重点】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经济方面的洋务运动,政治方面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思想方面的新文化运动。

【专题考查热点】

近代化探索史实:该内容与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中国梦”一脉相承,并且和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相连,近几年是泰安及其它各地中考的命题热点。

【专题知识网络】

【专题知识整合】一、近代化探索历程

中央:奕

【专题关联拓展】

1、核心整合

2、中外对比

【专题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7湖南邵阳中考)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下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其中的“李鸿章说:我学”,是指李鸿章等人学习西方技术而开展的()◆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李鸿章说:我学◆康有为说:我

变◆孙中山说:我革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2017湖南益阳中考)以下关于戊戌变法内容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设立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

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

C、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

D、裁汰旧军,精练陆军,创建北洋海军

3.(2017四川成都中考)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道:“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小的感受。”这种“感受”源自中国()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17山东聊城中考)“朦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中华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其创作背景是()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红军长征的结束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5.(2017浙江丽水中考)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C、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

6、(2016四川南充中考)中国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性质是()

A、农民运动 B.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C、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7、(2016湖南郴州中考)19世纪60年代,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开启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8.(2017宁阳模拟)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忘”的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

A、曾国藩

B、康有为

C、邹容

D、陈独秀

9.(2016四川达州中考)列强的侵略,使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之路。下列事件中,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0.(2016四川南充中考)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进化论

B、三民主义

C、民主和科学 D.自强、求富

11、(2016广东中考)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提倡实业救国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提倡民主、科学

12.(2016湖南长沙中考)1916军,《青年杂志》正式更名为《新青年》。下列最符合100年前中国新青年

标准的是()

A、具有民主科学思想的青年

B、出国留学的青年

C、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青年

D、用白话文写作的青年

13.(2016陕西中考)1918年11月,蔡元培提出的“劳工神圣”。“今后世界,全是劳工的世界”口号很快风靡全国。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思想主流

B、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新希望

C、“民主”和“科学”成为两面大旗

D、五四运动促进了新的思想解放

14.(2017泰安九年级中考)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15.(2017泰安八年级会考)近代中国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此可知他主张()

A、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B、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二、问答题

16、(2017湖南衡阳中考)“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体西用】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

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2分)李鸿章所搞的洋务运动有人认为是成功的,有人认为是失败的,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4分)

【立宪之梦】

材料二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共和之路】

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2分)其胜利果实被谁篡夺?(2分)

【思想风暴】

(4)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为批判封建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提出了哪两大口号?(2分)

【规律揭示】

(5)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出了一种怎样的规律?(2分)

17、(改编)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师夷长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二: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写道:“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和科学)可

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1)上述材料分别是中国近代前期不同派别的政治主张,请你依次列举。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1分)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材料三:____________________(1分)材料四: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请按材料顺序写出上述派别分别进行的重大探索活动的名称。

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上述四则材料反映了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他们寻求近代化途经的共同之处。请你说说中国近代化探索与英法美等西方国家有何不同。(3分)

【相关时政链接】

1、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判断和历史定位。在这一阶段,加快完善制度环境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2、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和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中,都谈到了建立现代经济体系问题,对于现代经济体系做出了诸多重大判断。这些重大判断共同构成了经济现代化的中国方案。该方案在注重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等方面

体现了中国智慧。经济现代化中国方案的推出有其国内国际背景,其将引领中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也为国际社会贡献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的新方案。

参考答案

【专题演练】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C

4、D

5、C

6、C

7、A

8、B

9、B 10、B 11、D 12、A 13、

B 14、B 15、A

二、问答题

16、答案(1)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或引进西方军事技术:或学习外国利器)。(2分)

A成功说:引|进了西方的机器工业(或先进技术);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对华经济侵略;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

B失败说: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洋务企业衙门式管理,腐败严重,效率低下;创办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C辩证说:一分为二地既肯定洋务运动的作用又指出其局限性。(4分观点2分,理由2分。前两种观点各答出两点理由即可,第三种观点从成功和失败两个方面各答出一个理由即可)

(2)说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2分。如答封建顽固势力强大,或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实行改革是不会成功的,或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等相近意思的可给1分)

(3)1912年。(2分)袁世凯。(2分)

(4)民主、科学。(2分)

(5)规律:由学习技术(或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文化(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17、答案(1)材料一:师夷长技。材料二:变法图强。材料三:三民主义。材料四:民主、科学。(每个小点1,共4分)(2)依次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每个小点0.5分,共2分)

(3)共同之处:向西方学习。(1分)中国的近代化探索是由(器物)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西方的近代化过程是由思想到制度再到技术,二者恰好相反。(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