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四年级生活中的数学练习题

2019四年级生活中的数学练习题
2019四年级生活中的数学练习题

2019四年级生活中的数学练

习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1、进入知识谜宫的密码是 ○□○□,请先破译密码。(密码是: )(8分)

密提示: 14+82-○=87 □×6+10=58

2、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去“冰雪天地”游玩。 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6分)

3、王叔叔去逛电器城,发现一台电冰箱的价格在已降了271元的

基础上又降了129元。现价是1786元,这台电冰箱最初价格是多少元?(6分)

4、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名称

白菜 土豆 萝卜 收入/元 36.45 20.7.45 16.75

(1)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成人票:24元

儿童票:半价

成人每人150元。 儿童每人60元。 团体5人以上(包括5人)每人100元。

5、

6、

在数学王国里有一条小数街,房子的门牌号码是按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你能把下面门牌号表示的小数写出来,按顺序填在房子上吗?(12分)

7、旅行社推出“××风景区一日游”的两种出游价格方案。

(1)成人6人,儿童4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2)成人4人,儿童6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6 个十分之一 3个0.1 8个0.1和2个0.01 4 个百分之一 5个十分之一 百分之六十五

8、

肖兰跳过了多少米?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黄强 我比刘英跳得高0.15米。

肖兰 我比你跳得低0.09米。 刘英 1.1米

趣味数学小故事

趣味数学小故事(一) “0”和“1”的争斗 在神秘的数学王国里,胖子“0”与瘦子“1”这两个“小有名气”的数字,常常为了谁重要而争执不休。瞧!今天,这两个小冤家狭路相逢,彼此之间又展开了一场舌战。 瘦子“1”抢先发言:“哼!胖胖的‘0’,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如果没有我这个瘦子‘1’,你这两个胖‘0’有什么用?” 胖子“0”不服气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风,想想看,要是没有我,你上哪找其它数来组成100呢?” “哟!”“1”不甘示弱,“你再神气也不过是表示什么也没有,看!‘1+0’还不等于我本身,你哪点儿派得上用场啦?” “去!‘1×0’结果也还不是我,你‘1’不也同样没用!”“0”针锋相对。 “你……”“1”顿了顿,随机应变道,“不管怎么说,你‘0’就是表示什么也没有!” “这就是你见识少了。”“0”不慌不忙地说,“你看,日常生活中,气温0度,难道是没有温度吗?再比如,直尺上没有我作为起点,哪有你‘1’呢?” “再怎么比,你也只能做中间数或尾数,如1037、1307,永远不能领头。”“1”信心十足地说。听了这话,“0”更显得理直气壮地说:“这可说不定了,如0.1,没有我这个‘0’来占位,你可怎么办?” 眼看着胖子“0”与瘦子“1”争得脸红耳赤,谁也不让谁,一旁观战的其他数字们都十分着急。这时,“9”灵机一动,上前做了个暂停的手势:“你俩都别争了,瞧你们,‘1’、‘0’有哪个数比我大?”“这……”胖子“0”、瘦子“1”哑口无言。这时,“9”才心平气和地说:“‘1’、‘0’,其实,只要你们站在一块,不就比我大了吗?”“1”、“0”面面相觑,半晌才搔搔头笑了。“这才对嘛!团结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9”语重心长地说。 速算小明星“5” 在数学城电子计算器展销中心,售货员熟练地操作着各种型号的电子计算器,计算着各种问题。观看的人不时发出一阵阵赞扬声,算得多快多准呀。人群中不少小学生拉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吵着要买电子计算器。有了它,做起数学题该多好呀! “不!”忽然,一个身材奇特的小矮人跳上了柜台,摇着手,对小学生说:“小朋友不宜用这样的东西,要从小培养自己的计算能力,学会简便算法。有了好算法,有时候算起来比计算器还快呢。”

小学三年级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小学三年级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小学三年级数学日记一 上个星期数学课,有好几个同学都因为问题答不出而罚站,我也不例外。 后果当然是因为我上课不认真听而造成的。那时,我正用一只手托着脑袋,另一只手 转着手中的铅笔,眼睛却盯着窗外,想着快点下课,丝毫没有听见老师在说什么。我一会 儿看着万里晴空,一会儿看着同学在干嘛,一会儿翻翻书包,一会儿又拿出本子画画…… 突然,老师好像看出了什么“苗头”,大喊一声:“胡彩溢,你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这 才从“睡梦中醒来”,我犹豫地站了起来,结结巴巴地说“呃……这个……那个……”我 连问题都不知道还能怎样回答,只能这样敷衍老师。 “胡彩溢,你不知道上课就不要开小差,要认真听!给我站着!” 我只好站着听老师讲课。大概过了十分钟,我忽然感觉浑身发痒,东抓抓西抓抓,又 没有好好听老师讲课。这时,老师又叫住了我:“胡彩溢,我再给你一次机会,求一个数 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乘法还是除法?” 这时我才发现原本站着的五个同学都已经坐下来了,一下子就剩我一个了。于是,我 又吞吞吐吐地说:“用……用……乘法。” “你继续给我站着!” 哦,天哪!也许这次机会失去了,再也不能回答了。众目睽睽之下,我一个人站在讲 台上成了“鹤立鸡群”。想着想着,我的泪水就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下课后,我不仅没得放松,还被一本正经的张老师训了一顿。唉,罚站的滋味真不好 受啊!我以后上课再也不开小差了! 二 有一天,我跟妈妈去逛商场。妈妈进了超市买东西,让我站在付钱的地方等她。 我没什么事,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看着看着,我忽然发现营业员阿姨收的钱都是 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币为什么就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赶快跑去问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算算,妈妈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为什么的。”我定下心,仔细地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知道了,因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 随意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样可以组成 30元、40元、60元……” 妈妈听了直点头,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能随意组合的话,那只要1 元不就够了吗?干吗还要2元、5元呢?”我说:“光用1元要组成大一点的数就不方便了

小学一年级作文:《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 8月18日早晨,我报名参加了《南京晨报》的卖报活动。早晨8:00整,我和妈妈便来到了报社门口。 领报纸时,我问报社的阿姨:“阿姨,您好!我是来领报纸卖的,请问要多少钱?”“7角钱1份,每位同学领15份。”阿姨回答说。我算了算报纸的本金:0.7元x10份=7元,0.7元x5份=3.5元,7元+3.5元=10.5元。我向妈妈要了10.5元钱,给了报社的阿姨,领了15份报纸,往地铁站走去。 来到地铁站,妈妈先给了我20元的零钱作为备用金。然后,我便开始在地铁出口处卖起了报纸。”《南京晨报》,1元钱1份!”我大声招呼着过往的行人。在我的热情叫卖下,大约过了40分钟的时间,我就把15份报纸全部卖完了。 回家的路上,妈妈问我:“宝贝,今天你一共挣了多少钱呀?”我数了数口袋里的钱,一共34元,又在心里算了算:34元-20元备用金-10.5元本金=3.5元。我大声告诉妈妈:“我算过了,今天卖报一共挣了3.5元钱。”妈妈说:“不对呀?1份报纸0.7元,卖出去时是1元钱,1元-0.7元=0.3元,0.3元x15份=4.5元呀!怎么会少1元钱呢?”这时,我才想起来,在卖报时,有一位叔叔拿了1份报纸,

还没给钱,就急匆匆地走了。 通过今天的卖报活动,我发现:原来生活中也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我们不光要学好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还要学会将书本上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来,活学活用,这样才真正达到学习数学的目的。《生活中的数学》相关作文:读《格林佛记》有感读书笔记读《小女生金贝贝》有感让人间充满爱读《人类未解之谜》有感湿地公园游玩记《我是一条狗》读后感读《眼睛树》有感查看更多>> 小学一年级作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373

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 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和妈妈去西缘浴室洗澡,当洗完澡时我们在照镜子妈妈突然对我说:“女儿,我来考你一个数学问题,看看你会不会?”我张口就说:“好的,没问题。”妈妈说:“你看到镜子里面有一面时钟吗?现在镜子里面的时钟是7:15,你能想像一下现在是下午几时几分吗?” 我想了一会儿没做出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实在想不出来,只得不好意思地说:“我做不出来。”当我回头看一下挂在墙上的时钟,现在是下午4:45。妈妈问我现在能分析一下怎么研究这个问题了吗?妈妈提醒了我一下,镜子里的钟面时针与分针和挂在墙上钟面时针与分针有什么关系呢?这个时候我立即反应过来了,它们是呈左右轴对称,这正是我最近学习的内容。 洗完澡回到家后,我要求妈妈再出几个给我做一下。第一道是镜子中钟面时间为3:30,第二道是镜子中钟面时间为9:40。我立即动手在纸上采用对称法的方法做出了这两道题目的答案:8:30和2:20。这时候妈妈又问我每次这样做题是不是有点麻烦,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我想了一会儿,没有想出来。妈妈这时说:“再提醒一下小朋友,将镜子里钟面时间

和实际时间加起来你能发现有什么规律吗?”我赶紧动手算了起来,3:30+8:30=12,9:40+2:20=12,发现镜子里钟面时间与实际时间加起来都等于12,此时我兴奋的跳了起来。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只要将镜子里钟面时间与实际时间加起来等于12。 我说:“原来这么简单!我怎么没想到呢?”妈妈笑着说“简单嘛?这说明你遇到问题要有考虑的思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去发现事物,找出它们的规律,那你就会觉得生活中的数学比课堂上讲有意思多了。”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确实是无处不在,生活中、学习中到处都有。从此,我就更加喜欢数学了!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生活中的数学练习题

东城中心小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 三年级“生活中的数学”能力检测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9 分) 1、青少年活动中心在市委市府主楼 的 面,在人民大会堂的 面。 2、图书馆在 的东面,在 的南面。 3、从东入口进入广场,要到科技馆 可以走哪条路线?( 3 分) 二、( 10 分) 周长: 面积: 这是东莞市中心广场的示意图。让我带你去看看吧! 我会画, 下面每一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请你在格子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并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三、 ( 10 分) 1、 下面是百佳商场某种饮料四个季度销售量统计图。 (1)哪个季度的销售量最多? 比最少的多多少?(3 分) (2)根据统计图,你认为该季度销 售量最多的原因是什么?(3 分) (3)平均每个季度的销售量是多少?(4 分) 四、4个小队的少先队员去摘黄瓜,每个小队有12人,平均每人摘8千克。一共摘 了多少千克?( 7 分) 五、一个小组有6个同学,他们的体重分别是:38千克、36千克、42千克、35千 克、44千克、36千克。这个小组的同学平体重多少千克?( 8 分) 对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先要了解:知道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分析,再作答。

六、我校三年级(1)班有4个小组,每个 小 组有9人, 他们在植树节共植树144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7分) 七、下面是南小下午作息时间表:( 10 分) ① 下午第二节课是从下午几时几分到几时 几分? ② 下午同学们在学校一共有多长时间? 八、在体育课上,跳绳有5人,打羽毛球的人数是跳绳人数的2倍,踢足球的比跳 绳的人数的3倍少2人,跑步比跳绳多3人。(10分) (1) 打羽毛球的有几人?踢足球的有几人? (2)跑步和跳绳的一共有几人?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九、( 10 分)一块正方形玻璃的边长是9分米。 (1)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14:10—14:50 第一节 15:00—15:40 第二节 15:50—16:20 第三节 16:20 放学 9分米

生活中有趣的6个数学小故事教案资料

生活中有趣的6个数 学小故事

生活中有趣的6个数学小故事 你觉得自己很聪明,但是数学经常会让你感觉自己笨得不行。很多人不喜欢数学,事实上,数学本身非常有趣,它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享受。请跟随我们的脚步,来探寻有趣的数学吧! 身体计算器 我们的身体真得很奇妙,手是一个常见的计算器。最常见的手的计算是9的倍数计算。计算9的倍数时,将手放在膝盖上,如下图所示,从左到右给你的手指编号。现在选择你想计算的9的倍数,假设这个乘式是7×9。只要弯曲标有数字7的手指,然后数左边剩下的手指数是6,右边剩下的手指数是3,将它们放在一起,得出7×9的答案是63。 多少只袜子才能配成一对 关于多少只袜子能配成对的问题,答案并非两只。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在冬季黑蒙蒙的早上,如果从装着黑色和蓝色袜子的抽屉里拿出两只,它们或许始终都无法配成一对。虽然不是太幸运,但是如果从抽屉里拿出3只袜子,肯定有一双颜色是一样的。不管成对的那双袜子是黑色还是蓝色,最终都会有一双颜色一样的。如此说来,只要借助一只额外的袜子,数学规则就能战胜墨菲法则。通过上述情况可以得出,“多少只袜子能配成一对”的答案是3只。

当然只有当袜子是两种颜色时,这种情况才成立。如果抽屉里有3种颜色的袜子,例如蓝色、黑色和白色袜子,你要想拿出一双颜色一样的,至少必须取出4只袜子。如果抽屉里有10种不同颜色的袜子,你就必须拿出11只。根据上述情况总结出来的数学规则是:如果你有N种类型的袜子,你必须取出 N+1只,才能确保有一双完全一样的。 燃绳计时 一根绳子,从一端开始燃烧,烧完需要1小时。现在要在不看表的情况下,仅借助这根绳子和一盒火柴测量出半小时的时间。你可能认为这很容易,只要在绳子中间做个标记,然后测量出这根绳子燃烧完一半所用的时间就行了。然而不幸的是,这根绳子并不均匀,有些地方比较粗,有些地方却很细,因此这根绳子不同地方的燃烧率不同。也许其中一半绳子燃烧完仅需5分钟,而另一半燃烧完却需要55分钟。面对这种情况,似乎想利用上面的绳子准确测出30分钟时间根本不可能,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此大家可以利用一种创新方法解决上述问题,这种方法是同时从绳子两头点火。绳子燃烧完所用的时间一定是30分钟。 火车相向而行问题 两辆火车沿相同轨道相向而行,每辆火车的时速都是50英里。两车相距100英里时,一只苍蝇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从火车A开始向火车B方向飞行。它与火车B相遇后,马上掉头向火车A飞行,如此反复,直到两辆火车相撞在一起,把这只苍蝇压得粉碎。苍蝇在被压碎前一共飞行了多远? 我们知道两车相距100英里,每辆车的时速都是50英里。这说明每辆车行驶50英里,即一小时后两车相撞。在火车出发到相撞的这一段时间,苍蝇一直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飞行,因此在两车相撞时,苍蝇飞行了60英里。不管苍蝇是沿直线飞行,还是沿”z”型线路飞行,或者在空中翻滚着飞行,其结果都一样。 掷硬币并非最公平 抛硬币是做决定时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人们认为这种方法对当事人双方都很公平。因为他们认为钱币落下后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都一样,都是50%。但是有趣的是,这种非常受欢迎的想法并不正确。

四年级奥数生活中的数学(教师版)

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例如,人们经常要外出学习,工作或活动、买东西,就要走路、乘车、坐船。在在这些过程中,都会遇到许多数学问题。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数学实际问题的应用。 学会解决生活中乘车、坐船、走路、买东西、切西瓜等常见的数学问题,可以提高我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巧妙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有25人要到河的对岸去,河边只有一条小船,船上每次只能坐5人,小船至少要载几次,才能全部过河?、分析:如果直接用25÷5=5(次)来计算,那就错了。因为虽然船上每次能坐5个人,但在船返回的时候,必须有一个人跟着船一起返回。所以,每次只能有5-1=4(人)过河。只有在最后一次的时候由于不需要再返回,所以能运5人。那么,小船至少要载(25-5)÷4+1=6(次),才能全部过河。 解答:每次过河的人数:5-1=4(人) 小船至少要载的次数:(25-5)÷4+1=6(次) 答:小船至少要载6次,才能全部过河. 结论:划小船,要有人划,回来还要留1人在船上,划一次船载5人,只能把4人送到河对岸,有1人划回来,但是最后一趟就不需要再划回去。 练习1.有41人要过河,河边只有一条能坐6人的小船,至少要渡几次才能使大家全部过河? 练习2.有34人要过河,一条只能坐4人的小船,至少要渡几次才能让大家全部过河? 练习3.有21个小朋友要去小河对岸,只有一条小船,每次最多能坐6人。最少要几次,小朋友才能全部渡河? 例2.旅游团有30人要去机场乘飞机,团里有两种车,一种是面包车,每辆可乘9人;另一种是小轿车,每辆可乘4人。应怎样派车把这30人送到机场?哪一种派车方案比较合理? 分析:我们可以只派面包车,30÷9=3(辆)……3(人),3+1=4(辆),要派4辆面包车;也可以只派小轿车,30÷4=7(辆)……2(人),7+1=8(辆),要派8辆小轿车;还可以两种车同时派,根据面包车的数量从多到少考虑,派车的方案列表格如下: 3种方案,即派2辆面包车和3辆小轿车比较好,派出的这5辆车正好坐满,空座位数是0. 解答:最好派2辆面包车,3辆小轿车。 结论:乘车时如果是几种车辆的组合,就要用凑数的方法,看用几辆大车和几辆小车把人一起运走比较合适,可以用列表格的方法将所有方案列举出来,相互比较,得出最优方案。 练习1.一个旅游团20人要过河,河边有大、小两种船,大船每条可坐9人,小船每条可坐4人,应怎样租船把这20人送过河?哪一种租船方案比较好?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一、导入 小朋友们,春天到了,天气变暖,百花盛开,树木都发芽了,前段时间,我们一年级小朋友还去春游了,到哪里了?勺湖公园的景色美吗?如果我们带着数学眼光走进生活,我们会有许多不一样的发现,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指着或者这是板书板书)“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图片小河边有几棵树呢?生:3棵 出示第一题“3棵树,每两棵树之间放一盆花,一共要放几盆花?” 师读题后:问:小朋友们,这里的“每两棵树之间放一盆花”你懂吗?是什么意思呢?指答 师:哦,(指着图第二张幻灯片)两棵树之间有一个空,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叫做“间隔”,在这个间隔里可以放一盆花。 师:那么“3棵树,每两棵树之间放一盆花,一共要放几盆花?” 指答:你说,你是怎么想的? 你说,你是怎么想的? 你说,你又是怎么想的?(此处找3个学生回答) 师:哦,看到大家刚才用数一数的方法去发现。(此时指着ppt的第三张)第一棵树和第二棵树之间是1个间隔,我们就在第一棵树后面放一盆花,第二棵树和第三棵树之间是一个间隔,我们就在第二棵树后面放一盆花,第三棵树后面放不放花呢?为什么不放呢?指答:因为第三棵树后面没有间隔了,所以不放花。师:小结:(边小结边演示集合圈)第1棵树后面放一盆花,第2棵树后面放一盆花,第3棵树后面没有树了,也就没有间隔了,我们就不用放花了。所以3棵树,每两棵树之间放一盆花,我们就放了2盆花。(此时板书:棵树盆数 3 2) 2、先出示图:要是(出示题目)“5棵树,每两棵树之间放一盆花,一共要 放几盆花?”如果有人举手就指答:4盆 师:哦,到底是不是4盆花呢?我们不妨动手画一画,自己拿出笔来试一试。如果回答是4 的人比较多,师:哦,大家都认为是4盆花,那到底是不是4盆花呢?我们可以用眼睛观察,数一数,我们还可以动手(引出学生一起说)画一画。你会画吗?动手试试吧。(师此时下去巡视,找出用不同符号画的) 反馈时要抓住:通过画一画,小朋友们,是不是放了4盆花呢?谁来带着自己画的图,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画的?怎么想的? 第一种:先找这样画的学生上来介绍 师:这里的代表什么呢?哦,这种简单的符号来代表花,我们画起来就比较简单了。 第二种:再找出这样画的上来介绍 等他介绍完了,师说:哦,他用“”代表大树,”代表花,你觉得他这种用竖线表示大树,跟刚刚画树比较起来,怎么样?生:更简单了

数学小故事100字12篇-精品

《数学小故事100字》 数学小故事100字(一): 《数学小故事100字》 昨日晚上我去给弟弟买贴画儿,买了8张贴画儿,我买了一张铠甲勇士的拼图,贴画儿每张1元共8元,拼图3元,一共8+3=11元,我给老板搞了搞价钱,便宜了1元,给了老板10元钱。我和妈妈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数学小故事100字(二): 《数学小故事100字》 叙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因怀疑里面掺有银,便请阿基米德鉴定。当他进入浴盆洗澡时,水漫溢到盆外,于是悟得不一样质料的物体,虽然重量相同,但因体积不一样,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根据这一道理,就能够决定皇冠是否掺假。 数学小故事100字(三): 《数学小故事100字》 华罗庚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着名的难题:有一个数,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地数,还余2,请问这个得数是多少?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 数学小故事100字(四): 《数学小故事100字》 卖钢琴的厂家有20台钢琴。一天,来了4个小朋友他们都抢这要这20台钢琴。只有亚亚一个人突然平静了下来,说:我们能够分一分呀!卖钢琴的阿姨说:对呀,我怎样没想到。之后星星说:那我们怎样分呢?谁能回答星星的问题,亚亚说。一个叫红红的小朋友说:我能回答,20除以4=5。所以我们每人能分到5台钢琴了。亚亚、星星和阿姨,说:太棒了。 数学小故事100字(五): 《数学小故事100字》 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儒略恺撒指定历法。由于他出生在7月,为了表示他的伟大,决定将7月改为儒略月,连同所有的单月都规定为31天,双月为30天。这样一年多出一天,2月是古罗马处死犯人的月份,为了减少处死的人数,将2月减少1天,为29天。 数学小故事100字(六): 《数学小故事100字》 一群猴子在井旁玩,一阵风将一只猴子的帽子吹到井里,他招呼来18个小伙伴,从井

四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折扣)

生活中的数学 一、考点、热点回顾 去商场买东西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商品在打折,打九折,打七折,打五折……你知道打折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生活中的数学——打折。 经济问题中常见的名词: (1)原价:商品原来的标价; (2)打折:打几折,就是商品的原价平均分成10份,付钱的时候只需付其中的几份的钱; (3)折后价:商品打完折后的价钱。 打折:原价÷10?折数=折后价。 反求原价公式:折后价÷折数?10=原价。 二、典型例题 例1、计算下面各物品打折后的价钱 (1)一个书包原价80元,打八折后是元; (2)一支钢笔原价40元,打九折后是元; (3)一个足球原价100元,打六折后是元; (4)一辆自行车原价130元,打二折后是元。 例2、小糊涂在自行车店挑选了一辆自行车,原价是200元,结账的时候,售货员告诉他这辆自行车打八折,那么小糊涂可以节省多少钱呢?

例3、计算下面各物品的原价 (1)一根竖笛打8折后是72元,竖笛的原价是元; (2)一把椅子打6折后是120元,椅子的原价是元。 例4、五一劳动节期间,商家纷纷进行优惠促销活动,甲商店采取的方法是所有商品一律九折,乙商店采取的方法是满100元减20元,满200元减40元……如果小明想买一双原价200元的鞋子,他到哪家商店够买会比较划算? 三、课堂练习 1、计算下面各物品打折后的价钱 (1)一件上衣原价90元,打九折后是元; (2)一架遥控飞机模型原价200元,打五折后是元。

2、萌萌在超市里看到一套芭比娃娃,它的标价是300元,旁边的牌子写着“打六折”,如果萌萌要买这套娃娃,她带的200元够吗? 3、计算下面各物品的原价 (1)一台电视机打9折后是360元,电视机的原价是元; (2)一把吉他打7折后是420元,吉他的原价是元。 4、六一儿童节期间,甲玩具店采取的促销方法是所有商品一律七折,乙玩具店采取的促销方法是满200元减20元,满400元减40元……如果文文想买一辆原价400元的遥控汽车,那么她去那家店更优惠? 四、课后作业 1、元旦期间,各个商家进行优惠促销活动,甲商店采取的方法是所有商品一律九折,乙商店采取的方法是满100元减40元,满200元减80元……如果萌萌想买一套原价200元的衣服,那么她去哪家商店更省钱?

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健身俱乐部

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健身俱乐部数学教学要展现出数学的思维过程,以学生发展为基本理念,要学生领会和实现数学化,明确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健身俱乐部,欢迎继续关注数学网。 肯和利兹是在一家健身俱乐部首次相遇并相互认识的。 (la)肯是在一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那天开始去健身俱乐 部的。 (2b))此后,肯每隔四天(即第五天)去一次。 (2a)利兹是在一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二那天开始去健身俱 乐部的。 (2b)此后,利兹每隔三大(即第四天)去一次。 (3)在一月份的31天中,只有一天肯和利兹都去了健身俱乐部,正是那一天他们首次相遇。 肯和利兹星在一月份的哪一天相遇的? (提示:判定利兹是在肯之前还是之后开始去健身俱乐部的;然后判定肯和利兹是从哪一天开始去健身俱乐部的。) 答案 根据{(1a)肯是在一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那天开始去健身俱乐部的。和(2a)利兹是在一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二那天开始去健身俱乐部的。},利兹第一次去健身俱乐部的日子必定是以下二者之一: (A)肯第一次去健身俱乐部那天的第二天。

(B)肯第一次去健身俱乐部那天前六天。 如果(A)是实际情况,那么根据(1b)和(2b),肯和利兹第二次去健身俱乐部便是在同一天,而且在20天后又是同一天去健身俱乐部。根据{(3)在一月份的31天中,只有一天肯和利兹都去了健身俱乐部,正是那一天他们首次相遇。〕,他们再次都去健身俱乐部的那天必须是在二月份。可是,肯和利兹第一次去健身俱乐部的日子最晚也只能分别是一月 份的第六天和第七天;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一月份必定有两次是同一天去健身俱乐部:1月11日和1月31日。因此(A)不是实际情况,而(B)是实际情况。 在情况(B)下,一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二不能迟于1月1日,否则随后的那个星期一将是一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一。因此利兹是1月1日开始去健身俱乐部的,而肯是1月7日开始去的。于是根据们(1b)和(2b),他二人在一月份去健身俱乐部的日期分别为: 利兹:1日,5日,9日,13日,17日,21日,25日,29日; 肯:7日,12日,17日,22日,27日。 因此根据(3),肯和利兹相遇于1月17日。

16个趣味数学小故事集锦

16个趣味数学小故事集锦 数学在人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息息相关。若能良好的使用数学,则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快捷。 进入数学的礼堂,让一个一个字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与方便。其实计算,就是这么简单。 1、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 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于是就找法老。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2、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3、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 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 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十位数字怎么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师说:“它们的儿歌让我们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应该得冠军,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贺它们。 4、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 气象学家Lorenz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Taxas州引起龙卷风?》论述某系统如果初期条件差一点点,结果会很不稳定,他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就像我们投掷骰子两次,无论我们如何刻意去投掷,两次的物理现象和投出的点数也不一定是相同的。Lorenz为何要写这篇论文呢? 这故事发生在1961年的某个冬天,他如往常一般在办公室操作气象电脑。平时,他只需要将温度、湿度、压力等气象数据输入,电脑就会依据三个内建的微分方程式,计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气象数据,因此模拟出气象变化图。 5、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 唐僧师徒四人走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上,他们又饿又累,猪八戒想:如果有一顿美餐该有多好啊!孙悟空可没有八戒那么贪心,悟空只想喝一杯水就够了。孙悟空想着想着,眼前就

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作文450字400字300字200字

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作文450字400字300字200字 早在三国时期的魏国,就发生了意见与数学紧密相联的事。有一天,吴国的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高兴极了,变带领百官和儿子曹冲一同去观看,在场的所有人都没见过大象,见到大象如此高大,大家都想知道这只“庞然大物”有多重。于是,有人就提了称大象的建议,可是怎么称呢?人们议论纷纷,这是,曹操的小儿子曹冲讲话了,他说:“我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命令人们将大象运到船上,再在水漫过船的位置画上记号,再把大象抬出船,让人把石头往船上放,等石头的重量使水没过刚刚做的记号时,就把石头拿出船,一个接一个的称,最后把所有石头的重量加在一起,就得出了大象的重量。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450字大家都知道电脑吧,可你们知道吗?电脑中的动画,游戏,图片,音乐等等,都是由0和1组成的。比如00000001代表1,00000010代表2,00000011代表3……无论多么复杂的程序和软件,电脑都能用0和1轻松表现出来。 数学也与日常生活分不开。比如妈妈常常让我去找车位。开始时,我不知怎样才能求出两辆车之间的距离,后来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用尺子量我两腿之间走路时的长度,两步半就是一米。再用脚步量出妈妈车的长度,再去量两辆车之间的距离就知道这个车位是不是足够妈妈的车子停。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等待着你的探索和发现。 到了超市,我们买了三斤鸡腿,一千克二十元钱,一斤等于五百克、五百克又等于零点五千克,由此可得:三斤等于一点五千克,一点五乘二十等于三十元。今天又学会了一个数学知识,我的数学又“更上了一层楼”。 我们又去买水果,我看到了草莓,“口水直流三千尺”,妈妈看我馋的不能行,就买了一些,花了二十七元,又买了四千克苹果十六元,一大包零食,十六块五元。薯片七元,一个洋娃娃一百八十五元。回家的路上妈妈问我:“草莓、苹果、零食一千克各多少元?我回答一千克草莓七元,苹果四元,零食十一元。”妈妈又问:“一共多少元?”27加16加16。5加7加185等于261。5元。妈妈说回答的很真确。不过速度很慢,加快速度就更好了。也不要板手指头算,因为这不是一个好习惯。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为什么带小数点的也会

四年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测试卷

“生活中的数学”四年级竞赛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①一列队伍共有53人,从前往后数,小明是第35位,从后往前数,小玲是第29位,在小明和小玲的中间有( )人。 ②数学书最后一页的页码是“127”,数字“7”在全册数学书的页码上出现了( )次。 ③兰兰把(4+★)×25错看成了4+★×25,她算出的得数与正确的得数相差( )。 ④爸爸和儿子一起登楼梯锻炼身体,这幢楼的上下两层之间楼梯级数都相同。他们同时从一楼开始,当爸爸登到4楼时,儿子恰好登到3楼。照这样计算,爸爸登到16楼时,儿子登到 ( )楼。 ⑤早餐店有5种主食和4种副食。任意选一种主食和一种副食,共有( )种不同的搭配。任意选一种主食和两种副食,共有( )种不同的搭配。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⑥从正方体积木的一个顶点O 出发连接前面和上面的对角线,(如图)∠AOB=( )。 A. 45° B. 60° C. 90° D. 120°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 级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 考 号____________ 封 线 密

⑦钟面上分针与时针经过1小时所转动的角度相差( )。 A. 55° B. 330° C. 355° D. 无法确定 ⑧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最小.. 的一个内角是46°,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⑨有5处麦田,每处麦田的产量和麦田之间的距离如下图分布,如需在其中某一处建一个麦仓,每吨麦子每千米运费为1元,为使运费最省....,应建在( )处。 A B C D E (1吨) (3吨) (2吨) (5吨) (7吨) ⑩一个骰子的6个面上分别标有1、2、3、4、5、6这六个数字,下图是从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数字。那么6的对面是( )。 A 、1 B 、2 C 、3 D 、5 二、巧算(每题4分,主要过程2分、得数2分,共8分) ⑾48×62+76×24 ⑿90000÷125÷5÷2÷8

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

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 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和爸爸去大众浴室洗澡,当洗完澡时我们在照镜子,爸爸突然对我说:“儿子,我来考你一个数学问题,看看你会不会?”我张口就说:“好的,没问题。”爸爸说:“你看到镜子里面有一面时钟吗?现在镜子里面的时钟是7:15,你能想像一下现在是下午几时几分吗?”我想了一会儿没做出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实在想不出来,只得不好意思地说:“我做不出来。”当我回头看一下挂在墙上的时钟,现在是下午4:45。爸爸问我现在能分析一下怎么研究这个问题了吗?爸爸提醒了我一下,镜子里的钟面时针与分针和挂在墙上钟面时针与分针有什么关系呢?这个时候我立即反应过来了,它们是呈左右轴对称,这正是我最近学习的内容。 洗完澡回到家后,我要求爸爸再出几个考考我。第一道是镜子中钟面时间为3:30,第二道是镜子中钟面时间为9:40。我立即动手在纸上采用对称法的方法做出了这两道题目的答案:8:30和2:20。这时候爸爸又问我每次这样做题是不是有点麻烦,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我想了一会儿,没有想出来。爸爸这时说:“再提醒一下小朋友,将镜子里钟面时间和实际时间加起来你能发现有什么规律吗?”我赶紧动手算了起来,3:30+8:30=12,9:40+2:20=12,发现镜子里钟面时间与实际时间加起来都等于12,此时我兴奋的跳了起来。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只要将镜子里钟面时间与实际时间加起来等于12。 我说:“原来这么简单!我怎么没想到呢?”爸爸笑着说“简单

嘛?这说明你遇到问题要有考虑的思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去发现事物,找出它们的规律,那你就会觉得生活中的数学比课堂上讲有意思多了。”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确实是无处不在,生活中、学习中到处都有。从此,我就更加喜欢数学了!

生活中的数学四年级日记

生活中的数学四年级日记 201X年X月X日星期X晴 妈妈带我去菜场买菜。菜场里的菜可多了!我和妈妈边走边看, 不知不觉地来到了买榨菜的地方。 我说:“妈妈,我们买一袋榨菜吧?”妈妈说:“好吧!可是你要回答一个数学问题,四袋榨菜是一元钱,一袋是几元钱呢?”我思考 了一会儿说:“2元5角。”妈妈说:“再想想!”“哦!我想了一 会说:“应该是2角5分。”我说。妈妈笑着问我是怎么算出来的,我说:“我是拆开来算的,一元钱买二袋,每袋是五角钱,五角钱 再买两袋,每袋是2角5分,就等于一元钱买四袋的价钱。“妈妈说:“你真聪明,答对了,这包榨菜给你当奖品!”我的反思以前, 我一直有一个坏毛病,就是上课屁股坐不住,总是要离开位置,为 这个毛病,妈妈不知道说了我多少次,但我总是耳边风,改不掉。 前不久,我在老师和妈妈的帮助下,想了一个好办法,就是让老师 每天记录我上课的表现,这招果然有用,我渐渐地改掉了这个坏毛病。但是老师说我还有一个坏毛病,就是上课爱插嘴,但不知为什么,我想努力地改,但是上课一兴奋,就不由自主地说出来了。我 下定决心到五月底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请老师和妈妈看我的行动。 201X年X月X日星期X晴 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数学,比如买菜的几斤几两、日历上的几年几月几日,还有一些数学的等式都与数学有关。今天,我要向大家 介绍几题数学题吧!早上起床,当我们睁开朦朦胧胧的双眼,第一眼 就向闹钟看去,闹钟上的数字,就是生活中的数学。因为我们一天 的时间是时针转24圈、分针转1440圈、秒针转86400圈得来的。 那24;30=一个月,一个月;12=一年,这就是时间的数学。

平时,我们都要去的菜市场里也离不开数学。星期天,妈妈带我去买菜,在一个卖白菜的摊子前,妈妈和卖白菜的人讨价还价起来,最后,以一斤八角钱的价格买三斤,送一斤的口头协议买了三斤大 白菜。妈妈问我:“我这样买菜,每斤便宜了多少钱?”我想了想, 对妈妈说:“便宜两角。”若得卖菜阿姨直夸我。回到家里,妈妈 问我:“你是怎么算的?”我笑了笑说:“我先算3斤大白菜;0。8 元=2元4角,再算买3斤送1斤=4斤,然后再算2元4角;4斤=6角,那8角-6角不就等于2角了吗!”这就是生活中的单价&tims; 数量=总价。 我平时都要跟着妈妈乘公共汽车去新华书店,公交车一分钟行驶一千米,大约二十分钟就到了。妈妈问我:“我们家离新华书店距 离大约有多少千米呀?”我一边用手指比划着一边对妈妈说:“大约 二十千米。”这就是生活中的速度;时间=路程。 “勤动脑+勤动手=成功”这是我通过实际生活所悟出的道理,也是我一般的解题顺序。我总要先读懂题目,掌握其中的关系,列出 算式,一步步地解答。有时,还要通过画图的方式,来理解题目。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奇妙的数学,在等着我们去寻找、去发现。 201X年X月X日星期X晴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数学。不信?今天发生的事就证 明了这一点。下午,妈妈给我二十元钱叫我到超市去买一瓶酱油和 一瓶蜂蜜。到超市后,我首先挑选了一瓶“豆亨”牌酱油,需要4。40元。接着,我去买蜂蜜,钱够的只有两种,第一种有8。60元, 还有一种只要8。40元。我想:“第一种的六角和酱油的四角可以 凑成一元,比较好计算,而且,第一种比第二种贵两角,说明质量 也是第一种好。”于是,我拿起第一种蜂蜜和酱油,到收银台付了钱,拿着找回的7元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晚上,小伙伴们请我去 滑冰,我爽快地答应了。我想:“今天我要带巧克力去,大家一起 平均分了吃。”带几颗好呢?我想了想,就带十二颗。如果来二个,12÷2=6,可以平均分;如果来三个人,12÷3=4,可以平均分……照 这样计算,来1、2、3、4、6、12个小朋友都能平均分。于是,我 拿起十二颗巧克力出门滑冰去了。果然,来了三个人,我给每人分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故事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故事我觉得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尤其是小学生,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方式对他们更具吸引力,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方式的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例如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一课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记得刚开始第一节课的时候,刚走进教室就看到讲台上整齐的摆放着全班同学的小练习册。便灵机一动,何不就利用这一现成的教学资源呢?就拿起其中一本,告诉大家这本书有102页,如果现在有12本这样的书,一共多少页呢?怎样列算式解答? 15本呢?20本呢?并指名学生板书。分别让学生列竖式解答。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紧密联系,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由于学生前面已经会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和整百数乘整十数,所以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完全可以运用迁移学习方

法,通过自己尝试计算,然后比较交流总结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在课堂上,把问题交还给学生,激励学生在互动中解决问题。教学中能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归纳的知识内容,教师尽可能不说;能让学生做的教师绝对不包办;能让学生自己发现找出合理答案的教师给与肯定。只有在不规范不准确的地方教师才可以作补充说明,教师不必要将自己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这样做师生间的距离近了,感情增加了。而积极的情感又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动能量,从而提高思维和学习潜能。 三、题组训练,以旧带新,发现规律。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方法的教学,主要是利用题组,运用迁移的方法,总结出积的末尾的0的确定。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规律,并巩固简便的笔算方法。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使学生亲师信道,必须改变过去"一言堂"的课堂环境,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使学生不再受束缚,使教学向民主化、人性化方面发展。 事实证明不愿意学习的学生到处都有,不爱听故事的学生却很少遇到,将数学知识融入故事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发学生的感情,如在教学百分数打折这个内容时,我就利用这样一个故事引入:明明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数教案

第三单元学习计划 单元学习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 3、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在次基础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和位值制度。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把认数范围从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对数的认识,教科书首先强调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设计了”数花生”等活动,帮助学生从中抽象出100以内的数。教科书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安排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意义及相对大小关系、理解位值制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等活动。 单元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在次基础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和位值制度。 单元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在次基础上,初步

体会基数,序数和位值制度。 单元学习课时:7课时 数花生(100以内数的数法)1课时 数一数(100以内数的数法)1课时 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1课时 谁的红果多(比较数的大小)1课时 小小养殖场(数的相对大小关系)1课时 做个百表数(100以内数的顺序)1课时 练习二1课时 教学内容数花生(100以内数的数法)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会用不同的方法来数数。 3.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在表达和交流中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数感。 4.在数数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认100以内的数

生活中的数学(4年级培优)学生版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碰到一些很有趣的数学问题,这一讲同学们一起来挑战一些数学趣题吧! 用数字“1”或“0”表示下列各项可能性的情况。 (1)玻璃杯从很高的地方落在水泥地面上,这玻璃杯破碎的可能性为()。 (2)太阳每天早晨升起的可能性为()。 (3)公鸡下蛋的可能性为()。 (4)一粒有1~6共六个数字的骰子,随便怎么投掷,出现数字“7”的可能性为()。 大盒中有5个红球,小盒中有2个黄球、3个黑球,闭上眼睛,①从大盒里取出一个球,②从小盒中取出一个球,从大盒中取出红球的可能性有多大?从小盒中取出黄球的可能性有多大?黑球呢?

用数字“1”或“0”表示下列各项可能性的情况。 (1)在上海,冬天过去了就是春天,其可能性为()。 (2)地球绕着月亮公转的可能性为()。 (3)在海口,一年四季都下雪的可能性为()。 有三张数字卡片,分别写着1、2、3,如果摆出三位数是单数,就算甲赢;如果摆出的是双数,就算乙赢,想一想,谁赢的可能性大些?这样的规则公平吗? 某一栋居民楼里原有3户安装了空调,后来又增加1户,这样4台空调全部打开时就 会烧断保险丝,因此最多同时使用3台空调,那么在24小时内平均每户最多可使用空调多少小时? 一辆三轮摩托车上还有一只备用胎,一次长途行程中,司机适当地调换轮胎,使每只轮胎行程相同。摩托车共行360千米,每只轮胎平均要行多少千米? 古尔邦节快到了,天山南北充满了节日气氛。这天阿凡提也骑着毛驴赶集来了。忽然,听见有人喊他的名字,阿凡提回头一看,原来是水果店老板艾山。这时艾山正拿着秤杆坐在两大筐葡萄跟前发愣。一筐是紫葡萄,标价为2元1斤;一筐是青葡萄,标价为1元2斤。只是问的人多,买的人少。“阿凡提大哥,如今做点生意真不容易呀。您看,我在这捱了一上午,还没卖出几斤葡萄,现在紫葡萄和青葡萄都还剩下60斤,不知要卖到何时呢!”艾山说。阿凡提说:“啊,艾山老弟,你可真笨!紫葡萄虽甜,但价格贵,青葡萄虽便宜,却味道酸。何不把两种葡萄掺在一起,按3元3斤出卖,也就是每斤1元,这样不是既好卖又省事吗?”于是艾山按阿凡提的办法出售葡萄,果然买的人多了起来,不多时,120斤葡萄卖光了。 请问艾山按照阿凡提的方法,和原来相比赚了还是亏了?相差多少? 一个农民,在集市上买了一头牛花了600元,转手以640元卖给别人,随后又以650元买回这头牛。过了不久,这个农民又以640元把牛卖了,最后他又以600元买回了这头牛。问这个农民买这头牛实际花了多少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