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RT联合NP方案化疗治疗复发鼻咽癌临床分析
治疗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的几个要点

治疗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的几个要点鼻咽癌来源于鼻咽上皮细胞,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如中国南部、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地。
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远处转移,患者2年远处转移率为4%~15%,4年远处转移率高达34%,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骨、肺、肝、纵隔及腋窝淋巴结、脑等部位。
鼻咽癌复发定义为首诊鼻咽癌根治性治疗后6个月,期间肿瘤组织达到cCR和pCR,随后再次出现肿瘤增长。
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局部晚期鼻咽癌IMRT后失败的主要形式,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后复发主要为野内复发、边缘复发、野外复发。
据研究报道,有3%~11%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在IMRT治疗后出现局部或区域复发。
对于该类复发患者的治疗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复发原因放射抗拒、中心乏氧、层面欠量、CTV勾画误差是晚期鼻咽癌患者IMRT 后局部复发的主要因素,肿瘤体积作为鼻咽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可能与肿瘤负荷较大,血供差,中心乏氧,从而对射线不敏感有关,鼻咽癌原发灶体积每增加1cc,局部复发的风险增加1%。
目前,鼻咽癌复发的主要原因可分为生物学因素和临床因素。
01.生物学因素1. 放射抗拒可能是鼻咽癌患者局部区域治疗失败的最终原因,许多研究发现乏氧现象在鼻咽癌中普遍存在,并与放疗抵抗及肿瘤进展密切相关,常用的照射剂量无法完全杀灭癌细胞,根治性治疗后仍存在微小残留病灶,这些病灶再增殖形成复发病灶。
2. 也有一种正常鼻咽鳞状上皮恶性癌变,严格意义上属于二源癌,但由于病理类型无法区分,临床上笼统归为复发。
02.临床因素某些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由于受到危及器官(如脑干、视神经等)的限制,即便是在IMRT条件下也有欠量层面存在的缘故,导致局部剂量很难达到根治剂量。
鼻咽癌患者由于临床靶区体积(CTV)勾画概念的不确定性,且范围无临床及影像学的直接证据,导致其勾画存在很大的主观性,此类患者多表现为鼻咽癌野外复发,复发形式以区域淋巴结复发常见。
试论IMRT调强放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

颜凌 波 方婕 媚 徐友 文
浙 江省 台州 市 台州 恩泽 医疗 中心 ( 集 团 )台州市 中心 医 院
浙 江 台州 3 1 8 0 0 0
摘 要 : 目的 比 较 鼻 咽 癌 调 强 放 疗 和 常 规 放 疗 的 治 疗 效 果 与 反应 。 方 法 4 5例 鼻 咽 癌 患 者 , 调 强放 疗 组 2 O例 、 常 规 放 疗 组 2 5 例 ,调强放疗组靶 区为鼻咽肿瘤、咽旁 间隙和颈部淋 巴区,分次 剂量 为 2 . 0 G y / 次 ,3 0 3 5次 :常规放 疗组用面颈联 合野 照射 D T 7 0 G y / 3 5次 ; 颈部 预 防 总量 为 D T 5 0 5 5 G y 。结 果 调 强 组 和 常 规 组 完 全 缓 解 率 分 别 为 9 0 %( 1 8 / 2 0 ) 和7 6 %( 1 9 / 2 5 ) , 口干 4 级分 别 为 0例 和 8例 ,张 口 困难 发 生 率分 别 为 1 侧 和 2侧 ,两 组 比较 ,差 异 均 有 显 著 性 ( P < O . 0 1 ) 。 结论 鼻 咽 癌 调 强 放 疗 比 常 规 放 疗 的局 部 控 制 率提 高 , 不 良反 应 明显 降低 。
C R T组 好 ( X 2 : 4 . 5 2 1 ,P 毫0 . 0 5 ) 。
2 . 2调强放疗组
应 用 瓦里 安 C 1 i n a c E X直 线 加速 器 6 M V — x及 三 维 治 疗 计
划系统 。用头颈肩膜 固定体位 ,采用 c T扫描模拟 定位 ,扫 描层距 3 5 r B l n 。将数字化 图像资料仪传入计划系统 ,由主管 医师勾 画 出肿瘤 范 围及周边 重要器 官 ,肿 瘤靶体 积 的勾画 ( G T V ) 包括鼻咽部原发肿瘤和转移性淋 巴结 。鼻咽癌 C T V常 规应包括颅底 、翼板 、鼻咽前 间隙 ( 内侧 为咽 ,外侧为 翼状 肌和 腮腺深叶) ,较早期的月 中 瘤 也要 包括 翼状肌 。C T V还应包 括颅底的蝶窦和海绵窦、咽旁间隙、咽后 间隙、斜坡 、上颌 窦的后 1 / 3 、后 组 筛 窦 和 鼻 腔 的后 1 / 3 。颅 底 受 侵 的病 例 还 要包括垂体、视神经和视交叉 ,并将上述结构 的剂量限制在 4 5 5 5 G y( 每天分割剂量 2 G y ) 。淋 巴引流 区 C T V 的选择 与勾画鼻咽癌颈部淋 巴引流区的 C T V应包 括双 侧 2 5 级淋 巴 结 ,双 侧 2级 淋 巴结 均 应 从颅 底 开 始 勾 画 。G T V和 C T V统 一 外扩获得计划靶区 ( P T V ) 。考虑摆位误差 ,P T V通 常外扩 3  ̄ 5 m m 。 采用 7  ̄ 9个 非共 面 照 射 野 , 供9 5 % 的等 剂 量 曲线 覆 盖 P T V , 不 同靶 区剂量 不 同 : 原发肿 瘤 ( G T V n x ) 照射 2 G y / F, 共 7 0 G y / 3 3 F ,转 移 淋 巴结 ( G T V n d ) 给予 6 6 G y / 3 3 F , 临 床 靶 区 ( C T V 1 ) 6 0 G y / 3 0 F ,颈部预防照射区 ( C T V 2 ) 5 0 G y / 2 5 F 。周 边重 要器官不超 过其耐受量 ,5 0 % 腮 腺体积< 2 6 G y ~ 3 0 G y , 其他 :D m a x( 最大剂量 点) 限制脑干 至5 O G y ,脊髓 耋4 O G y , 晶状 体 < 8 G y ,视 神 经 、 视 交 叉 < 5 4 G y ,颞 颌 关 节 < 6 0 G y 。 3评估 治疗期 间每周行体检 、血常规及间接鼻咽镜检查 ,记录 急 性放射反应和肿瘤消退情况 。治疗结束后 3个月复查并评 估疗效 以及 急性反应情况 。急性放射反应标准参考 R T O G评 估标准 ,进 行评 价的急性 反应标准 ,将 口干 反应 分为 5级, 即 l级 : 无 明显 变 化 ; 2 级: 轻 度 口干 、唾 液 稍 稠 等 变 化 ,基 本 不需要饮水; 3级 : 中度 口干,需饮水 ; 4级 : 口干 明显 ,
调强放疗(IMRT)鼻咽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调强放疗(IMRT)鼻咽癌的临床疗效观察李明;马建华;王忠明【期刊名称】《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年(卷),期】2016(1)12【摘要】目的对鼻咽癌患者采用调强放疗(IMRT)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TNM分期方法对1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近期疗效评价.所有患者均给予IMRT 的治疗方式,治疗剂量控制在69~74 Gy,每次使用的剂量控制在2.3 Gy,每周需要进行5次的剂量治疗.之后利用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且所有患者均应当至少接受6~7周的放疗.结果经过IMRT的治疗,所有患者的病情均获得了有效的控制,并且经过近期疗效评价的观察,得出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4例,无缓解1例,因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结论鼻咽癌患者采用IMRT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局部区域控制,有效地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并且对患者的正常器官局部保护良好.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总页数】1页(P75)【作者】李明;马建华;王忠明【作者单位】连云港第二人民医院,江苏连云港,222006;连云港第二人民医院,江苏连云港,222006;连云港第二人民医院,江苏连云港,222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4【相关文献】1.鼻咽癌调强放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J], 王敏;张汉雄;李基胜;林燕彬;何艳梅2.鼻咽癌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临床疗效观察 [J], 杨晓峰3.吉西他滨周方案联合IMRT治疗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曾建伦;陈凤舞;鲁志兵;黄行志4.鼻咽癌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临床疗效观察 [J], 黄妙玲5.鼻咽癌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临床疗效观察 [J], 黄妙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鼻咽癌的放疗技术IMRT与IGRT的应用与优势

鼻咽癌的放疗技术IMRT与IGRT的应用与优势放射治疗在鼻咽癌的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放疗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本文将介绍现代放疗技术中IMRT与IGRT的应用与优势,以及它们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作用。
一、IMRT的应用与优势IMRT(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强度调控放射治疗)是一种精确控制放射剂量分布的放疗技术。
通过使用计算机控制的多个射束,能够在三维空间内分别控制每个射束的强度和方向,从而大幅提高放射治疗的准确性。
IMRT在鼻咽癌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并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IMRT能够更好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和结构,减少它们受到放疗的损伤。
这在鼻咽癌的放疗过程中尤为重要,因为鼻咽癌位置靠近重要的结构,如视神经、脑干和腮腺等。
通过利用IMRT技术,放疗医生能够准确地调整放射剂量,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这些关键结构的损伤。
其次,IMRT还能够实现更高的放射剂量的传递到肿瘤组织中,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IMRT技术通过合理划定放疗计划,精确控制放射剂量的分布,能够使肿瘤组织在受到较高剂量的同时,周围正常组织受到较低的剂量。
这种高剂量辐射有助于提高肿瘤的杀伤效果,同时减少了正常组织的不良反应。
最后,IMRT技术具有更高的治疗精确性和安全性。
多束调控的特点使得放疗医生能够更好地控制放射剂量,避免剂量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发生。
同时,IMRT技术还能够实时监控肿瘤位置的变化,并即时调整放疗计划,以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IGRT的应用与优势IGRT(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是一种结合成像技术和放疗技术的治疗方法。
通过在放疗过程中实时获取患者的影像,可以准确判断肿瘤位置的变化,并根据变化调整放疗计划。
鼻咽癌的治疗中,IGRT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首先,鼻咽癌位置靠近许多重要结构,如眼睛、喉咙等,肿瘤位置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鼻咽癌IMRT靶区及剂量设计指引

鼻咽癌IMRT靶区及剂量设计指引鼻咽癌是一种让人头疼的疾病,在治疗鼻咽癌的过程中,IMRT(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可是个关键的手段。
而这其中,靶区及剂量的设计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战役,需要步步为营,精准打击。
先来说说什么是鼻咽癌的 IMRT 靶区。
简单来讲,就是医生要通过各种检查和评估,确定癌细胞可能存在和容易扩散的区域,就像在地图上圈出敌人的阵地一样。
这可不是随便画画的,得依靠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比如 CT、MRI 等,把癌细胞可能隐藏的角落都找出来。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患者,他刚得知自己得了鼻咽癌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
我跟他解释说,我们现在有很厉害的 IMRT 技术,能更精准地打击癌细胞,只要把靶区确定好,治疗就有希望。
他半信半疑地看着我,那眼神里既有恐惧,又有一丝期待。
那靶区具体怎么划分呢?一般来说,分为大体肿瘤靶区(GTV)、临床靶区(CTV)和计划靶区(PTV)。
GTV 就是我们能直接看到的肿瘤,就像敌人的司令部,一目了然。
CTV 呢,是考虑到癌细胞可能会侵犯的周围区域,好比司令部周围的防线。
PTV 则要把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一些移动、摆位误差等因素考虑进去,给靶区再加上一层保险。
确定了靶区,接下来就是剂量设计了。
这就好比给炮弹装上合适的火药,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剂量给高了,正常组织受不了,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剂量给低了,又杀不死癌细胞,达不到治疗效果。
所以,医生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比如肿瘤的大小、位置、分期,还有患者的身体状况等,来计算出最合适的剂量。
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团队为一位年轻的患者设计剂量。
大家反复讨论,权衡利弊,就像一群厨师在商量给一道菜放多少盐一样。
最后,我们制定了一个既有效又能尽量减少副作用的方案。
在设计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细节。
比如,要保护好眼睛、脑干、脊髓等重要器官,不能让它们受到过多的辐射。
这就要求医生在设计的时候,要像绣花一样精细,每一针每一线都要恰到好处。
总之,鼻咽癌 IMRT 靶区及剂量的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但又至关重要的工作。
恩度联合调强放疗(IMRT)治疗复发鼻咽癌研究报告

恩度联合调强放疗(IMRT)治疗复发鼻咽癌研究报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 rh2endostatin /Endostar, YH216)是一种新型抗血管生成药物。
临床研究显示,恩度单独使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改善多种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1] ,尤其是与长春瑞滨、顺铂方案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2] ,能够显著提高客观疗效,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
但恩度与放疗联合的疗效及安全性如何少见报道。
我们应用恩度联合放疗治疗复发鼻咽癌患者,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
现报告如下。
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44岁因“鼻咽癌放疗后19月,鼻塞涕血半年”入院,半年前开始鼻塞涕血,病理诊断为鼻咽癌复发(广州金域M1128857),入院体查:KPS70,入院后MRI等检查示”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伴右侧咽后和上颈部淋巴结转移,向上侵犯右侧颅底(蝶骨翼突、破裂孔和枕骨斜坡),与之前MR片比较肿瘤明显增大,侵犯范围扩大。
治疗予调强放疗(IMRT)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治疗,过程顺利,出院时复查MRI “鼻咽癌复发放疗后”好转与2010年3月23日MR比较,鼻咽肿瘤较前明显缩小,中央坏死明显;周围侵犯范围较前减轻;右侧咽旁和颈部肿大的淋巴结较前缩小。
患者男性38岁因“鼻咽癌放疗二程后6月,双颈淋巴结肿大1月”,因鼻咽癌根治放疗后3年鼻咽部复发再程放疗后,双颈部淋巴结复发,再次入院治疗,予颈部调强(IMRT)和电子线照射,再同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治疗,恩度剂量为7.5mg/m2 , 为15mg/次,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3~4小时,第1~14天连续给药,间歇7天重复。
经治疗后双颈肿大淋巴结明显消退,由3cm×2cm缩小至1cm×1cm。
2讨论研究表明,恩度通过特异性地作用于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并抑制其迁移、诱导其凋亡,从而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3];另外,还通过调节肿瘤细胞表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多靶点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间接导致肿瘤休眠或退缩。
调强放疗同步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调强放疗同步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调强放疗(IMRT)同步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在治疗中晚期鼻咽癌中的短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方法:观察对象为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52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化疗采用NP方案:顺铂30mg/m2第1-3天;长春瑞滨25 mg/m2第1、8天。
放疗方案:调强放疗剂量68-70Gy;颈部淋巴结剂量:60-70Gy;颈部预防量:48-50Gy。
另取同期行放疗同步顺铂化疗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36例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
疗效评价以WHO制定的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为依据。
不良反应为化疗药物产生的常见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5%)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9.4%),观察组疾病控制率(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疾病控制率(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中患者除出现显著的白细胞减少外,其余不良反应均未出现显著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治疗中晚期鼻咽癌中,调强放疗同步长春瑞滨联合顺铂疗效显著提高,且不良反应较小,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调强放疗;同步化疗;鼻咽癌;疗效;不良反应The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IMRT combined with vinorelbine and DDP to treat th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Abstract] 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short-term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radiotherapy (IMRT) combined with cisplatin (NP regimen)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 Methods: 52 cases of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was selected, which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6 to July 2015 were treated with NP regimen: Cisplatin30mg/m2 day 1-3, 25 mg/m2 first and 8 days in Changchun. Radiotherapy plan: t he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dose 68-70Gy; cervical lymph node dose: 60-70Gy; neck prevention quantity: 48-50Gy. Another 3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were treated with the same perio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short-term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icacy of in the treatment of solid tumors developed by WHO. Adverse reactions are common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chemotherapy drugs.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86.5%)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69.4%), disease control rate (96.2%)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disease control rate (83.3%),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In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other side effects except for the white blood cell decrease. Conclusion: the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cispl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an gain a good curative effect, and the patients who can tolerate the chemotherapy drugs are worth promoting the treatment plan of Changchun.[Key words]: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concurrent chemotherapy;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urative effect; adverse reaction鼻咽癌是指发生在鼻咽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1]。
《复发鼻咽癌治疗专家共识》要点

《复发鼻咽癌治疗专家共识》要点一、前言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来源于鼻咽上皮细胞,其分布存在明显的人种差异和地域分布差异。
好发于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如中国南部、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地。
由于鼻咽癌对放疗敏感,且毗邻脑干、颞叶、脊髓、视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无法手术,因此放疗是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手段。
鼻咽癌在接受根治性放疗后,肿瘤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常规放疗时代鼻咽癌复发率为20%~40%。
随IMRT技术应用鼻咽癌LRC率明显提高,LR率下降为10%~15%。
根据病变部位,鼻咽癌复发分为原发肿瘤部位的LR和颈部淋巴引流区LR。
IMRT时代LR率5%~10%左右,RR率5%左右。
鼻咽癌复发定义为首诊鼻咽癌根治性治疗后6个月,期间肿瘤组织达到cCR和pCR,随后再次出现肿瘤增长。
复发存在明显的时间规律性,50%左右2年内发生,80%~90%在疗后5年内,5年以后极少发生。
一般将根治性治疗后2年定义为复发高危期,2~5年为中危期,5年以后为低危期。
临床上根据复发部位与放疗剂量关系,即是否在照射靶区范围内,分为野内复发、边缘复发及野外复发。
研究表明复发主要为野内复发,占50%~72%,边缘复发和野外复发相对较少。
二、病因复发主要原因可分为生物学因素和临床因素。
生物学因素表现为肿瘤克隆源性细胞放疗抵抗,常用的照射剂量无法完全杀灭,根治性治疗后仍存在微小残留病灶,这些病灶再增殖形成复发病灶。
临床因素指肿瘤组织照射剂量不足导致复发,常见原因为肿瘤侵犯范围和阳性淋巴结的评估欠准确、靶区内出现冷点、体位固定和摆位误差过大等因素导致部分肿瘤照射不足。
三、临床表现复发鼻咽癌常见的临床表现与原发鼻咽癌类似,可表现为无症状或不典型。
与复发的部位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鼻塞、涕中带血、耳鸣、耳聋、头痛、面麻、复视等,主要体征则包括鼻咽部肿物、颈部肿块和颅神经麻痹。
四、治疗策略1. 建议对复发鼻咽癌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有计划、合理地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疗效和生存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MRT联合NP方案化疗治疗复发鼻咽癌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复发鼻咽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联合长春瑞滨加顺铂(np)方案化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应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联合长春瑞滨加顺铂(np)方案治疗复发鼻咽癌。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2008年6月治疗的38例复发鼻咽癌患者局部调强适形放疗加np方案化疗的疗效。
化疗方案:长春瑞滨30 mg/m2第1、8天,顺铂60 mg/m2第1天,28天为一个周期。
放射治疗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通过ct从头顶至锁骨下3cm范围内3mm薄层扫描,根据icru50及icru62号报告来勾画靶区,包括临床检查所见原发病灶及肿大淋巴结。
放疗总剂量dt66
gy/33fx/6.5w。
放疗结束后予以序贯np方案化疗2~4周期,长春瑞滨30 mg/m2第1、8天,顺铂30 mg/m2第1,2,3天,28天为一个周期,观察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
结果: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和脱发。
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
1年总生存率71%。
1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92%。
4例死于鼻咽大出血。
结论:imrt联合np方案化疗治疗复发鼻咽癌近期疗效好,患者可耐受。
【关键词】复发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化疗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南方地区尤为高发。
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近年来,由于放射治疗设备和技术的改进,治疗模式的日益规范化,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有了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达到74%[1],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局
部复发,70%~80%的复发发生在放疗后2~3年内。
[2]首次根治性放疗后的复发鼻咽癌可考虑行再程放疗,但再程放疗常规外照射不可避免的产生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损伤,而采用调强适形放疗,在达到保证靶区剂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同时联合化疗可以提高局部控制率,近期疗效好。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6年6月~2008年6月治疗的38例复发鼻咽癌患者。
所有患者均依据ct、mri或经病理证实。
kps≥70分,其中男性28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56岁(42~70岁),无放化疗禁忌症。
1.2方法化疗方案:长春瑞滨30 mg/m2第1、8天,顺铂60 mg/m2第1天,28天为一个周期。
放射治疗采用直线加速器6 mv-x线,通过ct从头顶至锁骨下3cm范围内3mm薄层扫描,根据icru50及icru62号报告来勾画靶区,包括临床检查所见原发病灶及肿大淋巴结。
放疗总剂量dt66 gy/33fx/6.5w。
放疗结束后予以序贯np方案化疗2~4周期,长春瑞滨30 mg/m2第1、8天,顺铂30 mg/m2第1,2,3天,28天为一个周期,总化疗周期4个周期。
1.3随访治疗结束后1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1年后每6个月随访1次。
治疗结束每3个月复查血常规、肝肾功、cea、 vca-iga,胸部x线片及肝胆脾彩超。
随访时间以化疗用药结束日开始,截至时间为2008年6月20日。
1.4疗效评价近期疗效及急性反应。
1.5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log-rank检验组间差异。
2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中断病例。
随访至2008年6月20日,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
肿瘤完全消失20例,明显缩小13例,稳定4例,不能评价1例。
截止随访结束日,本组患者38例中死亡5例,其中鼻咽大出血4例,全身衰竭导致死亡1例。
化疗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和脱发。
1年总生存率为71%;1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为92%。
3讨论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南方地区尤为高发,目前治疗鼻咽癌公认和有效的根治性手段首选放疗,随着计算机技术、影像学技术和加速器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鼻咽癌的疗效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仍然难免有部分患者出现复发,放疗仍是复发鼻咽癌治疗的主要手段。
首程根治性放疗后鼻咽部结构改变,皮肤出现纤维化增生,血液供应差,及鼻咽周围重要敏感器官多,再程放疗如果再采用常规外照射方法,剂量难以提高而且也易产生严重的急性反应及晚期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2]调强适形放疗独特优势在于,鼻咽位置深在,周围要害器官多且密集,使用imrt技术,靶区剂量分布均匀,通过剂量强度的调节,最大限度的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保护了正常器官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
[3,4]本研究采取放化疗同步治疗复发鼻咽癌,放疗结束后再用上述方案化疗1~2周期,提高了局部控制率和完全缓解者的比例。
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和脱发,但经对症治疗
后可缓解,说明imrt联合np方案化疗是复发鼻咽癌的有效治疗措施,近期疗效好,患者可耐受。
参考文献
[1] maalej m, ben ammar cn, kochbati l, et al. brachytherapy for primary and recurrent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treatment techniques and results[j].cancer
radiother,2007,11(3):
117-121.
[2]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胡逸民主编。
肿瘤放射肿瘤学。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463-474.
[3]卢泰祺,王家辉,陈颖娟,等.328例鼻咽癌放化疗(pv)综合治疗远近期疗效的前瞻随机研究[j] 癌症,1993,12:140. [4]徐博马林主编最新肿瘤放射治疗新技术与并发症防治实用全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