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教案
专题系列之园林 教案

一、中国古典园林简史1. 殷商时期(起源):园林的最初形式是囿。
囿是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的一种游憩生活境域,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
周文王“灵囿”2.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一池三山”的布局形成。
特点:利用自然(1)面积大,周围数百里,保留囿的狩猎游乐的内容;(2)有了散布在广大自然环境中的建筑组群。
苑中有宫,宫中有苑,离宫别馆相望,周阁复道相连;秦始皇的阿房宫,汉武帝的上林苑3.魏晋南北朝(转折期):园林开始崇尚自然,私家园林出现。
私园已从利用自然环境发展到模仿环境的阶段,筑山造洞和栽培植物的技术在宅园中“造景阳山,有若自然”,产生了“自然山水园”。
佛教自东汉传入,盛行于魏晋,南朝梁武帝将其定为国教,寺庙园林开始兴起。
4. 隋唐宋:(1)皇家宫苑继续扩大发展隋:西苑;唐:长安城;宋:艮岳——将模写山水推向顶峰(2)风景游览地开始形成:杭州西湖(3)私家园林兴盛:写意山水得到发展唐朝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宋代的网师园5.清朝:园林艺术成就达到顶峰(1)皇家园林规模庞大:圆明园、北海、颐和园;(2)私家园林空前发展:拙政园、留园、个园、瘦西湖;(3)园林创作理论化:计成《园治》,对造园艺术具有指导性作用。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1.力求神似中国古典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基础,以植被作为装点的。
而山水植被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
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的利用或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的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和剪裁,从而出现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虽为人做,宛自天开”,达到“一峰山太华千岳,一勺水江湖成里”的神似境界。
2.诗情画意诗情画意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园林艺术的精髓在于所创造出来的意境,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本质的特征。
园林意境:通过构思创作,表现出园林景观的形象化、典型化的自然环境与它显露出来的思想意蕴。
它不像花草树木一样实在,而是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让人回味无穷、遐想联翩。
中国古典园林教学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艺术特点和造园手法。
2. 培养学生对古典园林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3.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和艺术成就。
2. 造园手法中的自然观、人生观、世界观。
3. 园林意境的营造和审美特点。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园林艺术中的文化内涵。
2. 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充分感受园林艺术的魅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2. 教学辅助工具(如园林模型、图片卡片等)3. 学生预习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古典园林的美丽风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请简要介绍。
二、课堂讲授1. 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
- 从先秦时期的囿、汉代的苑、唐代的园、宋代的园、明清时期的园林发展历程。
- 分析各个时期园林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2. 讲解造园手法。
- 介绍叠山理水、亭台楼阁、园林小品等造园手法。
- 分析造园手法中所体现的自然观、人生观、世界观。
三、案例分析1. 以颐和园、拙政园、留园等著名园林为例,分析其艺术特点和造园手法。
2. 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园林意境的营造和审美特点。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欣赏古典园林的图片或视频,并撰写观后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简要总结。
二、课堂讲授1. 介绍园林意境的营造。
- 讲解意境的概念和特点。
- 分析意境在园林艺术中的重要性。
2. 讲解园林审美特点。
- 分析园林的对称美、比例美、线条美、色彩美等审美特点。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古典园林进行实地考察。
2. 每组制作一份考察报告,包括园林概况、造园手法、意境营造、审美特点等内容。
关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欣赏教案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欣赏教案关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欣赏教案关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欣赏教案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课堂主要组织者引导者。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为了学而教。
要按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来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从感性入手到理性升华。
从情感激发,问题启发到归纳总结。
二、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特征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与诗词匾额。
学生情况:本课之前学习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木结构体系。
欣赏故宫建筑的空间布局。
对园林比较喜爱但有些问题还不清楚。
教学方式: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
教学手段: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动手动脑实践,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技术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相关视频资料三、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问答与讨论,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基本要素是山、水、建筑、花木。
体会中国古典园林丰富的空间变化及由诗词匾额等创造出的典雅氛围。
比较深的感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意境。
知道今后如何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文化与美感。
四、问题框架1和西方园林相比中国古典园林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2阅读文字资料,(红楼梦片断)请找出中国园林的四大造园要素?园林中的假山怎样布置?太湖石的美感是什么?请同学说出园林中常见的水景以及相关的游园活动?园林中的花木有何作用与寓意?园林中的建筑有何特点?有何作用?3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有何特征?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4园林中诗词匾额有何作用?5请同学谈谈应该怎样欣赏中国园林?五、教学流程示意课前准备(学生问卷调查,学生采访片段录制)——播放采访片段导入问题——对比提问,重点讲解中国园林的根本特征——造园要素——空间布局——诗词匾额——总结本课所学——布置课后作业——作业讲评反馈评价。
中国古典园林教案

中国古典园林岳阳市湘北女子职业学校龙美华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及特色(2)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3)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景手法。
2、能力目标:提高鉴赏我国古典园林的能力。
3、德育目标: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美学思想教学重点:1、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景要素2、整个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景手法教学难点:园林构景手段的掌握及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演示法、比较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我国的四大石窟,民居的主要类型新课导入:中国园林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意境深远;构景手法丰富,且独树一帜。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走进古典园林,了解它的类型、特色,基本构景手段,欣赏它的美景,感受它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新授内容: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与特色(一)基本类型:1、按占有者身份分:皇家园林:帝王私家园林:皇家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文人2、按地理位置分:北方园林:北京、西安、洛阳、开封、江南园林: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岭南园林:广东四大名园(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2、分隔空间,融于自然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1、筑山2、理池古代园林的理水之法,一般有3种:一为掩。
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
二为隔。
以堤、浮廊、石板小桥间隔空间,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三为破。
水面小时,乱石为岸,打破视觉上的局促感。
3、植物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作用,又往往和园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
4、动物5、建筑一方面可行、可观、可居、可游;另一方面可点景、隔景。
6、漏景: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这叫漏景。
7、借景: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之分。
巩固练习:见课件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特色,基本构成要素和基本构景手法。
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说课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人美版《美术鉴赏》第四单元主题二《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说课课题《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科目高中美术课型美术鉴赏课时 1 课时说课人一、说教材高中美术鉴赏模块第四单元主题二, 1 课时,其主要内容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和造型特点,并从造景要素、功能、理念等几个角度鉴赏中国古典园林,理解其背后的传承文化思想。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联系生活,在问题的驱动下,将美术的学习方法与一般的探究方法相统一。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是美术学科素养本位课程中引发学习行为的根本动力。
培养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学情1、高中学段的学生感知、记忆和想象能力的发展都进入到最佳时期。
2、能够联系一定的文化情境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和风格特征,对中国著名古典园林有所了解。
3、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正确理解园林背后的传承文化思想。
4、根据学生情况,着重引导学生思考园林造园理念与哲学思想的关系。
三、说教学目标1、图像识图引导学生欣赏建筑的妙趣,自我感受品析园林意境之美。
2、美术发现对于园林布局进行分析讲解,合作展示叠山理水小景观,学生通过不同形式来表现所感所想,创作视觉形象。
3、审美判断引导学生评价鉴赏“与谁同坐轩”建筑妙趣,分析花窗借景手法,体味意境之美。
4、创意实践赏析园林之美,运用创意思维和创作方法,尝试创作有意义的园林美术作品。
5、文化理解赏析园林之美,分析匾额楹联文化,感受造园家和园主人的精神追求,深入理解园林和文化的关系。
四、说教学重点重点: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要素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帮助学生培养基本的艺术修养,从而奠定在现实生活中对传统园林进行判断、辨别和思考的审美素养。
五、说教学难点难点:理解传统园林中包含的自然观与意趣以及园林艺术背后更深层的文化内涵。
理解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理念。
六、说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多媒体展示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情境法、任务驱动法、探究研讨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第六章中国古典园林

(四)对景 (五)框景 (六)漏景 (七)借景
(一)抑景
园林造景不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 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 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 抑景符合中国传统艺术所讲究的含蓄
Space Design in a Chinese Garden
如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 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 桥主景,为两岸起伏 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 夹峙,构成了明媚动人 的景色。
Space Design in a Chinese Garden
夹景-------------------------vista line,vista 又称 “风景线”
(四)对景
障景---------------obstructive scenery, blocking view 又称 “抑景
(二)添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 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 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 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 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 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 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 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 做添景。
Space Design in a Chinese Garden
漏景-------------------leaking through scenery
(七)借景
Space Design in a Chinese Garden
借景-------------------borrowed scenery, view borrowing
留园 待云庵和亦不二亭
颐和园 铜牛和南湖岛
(五)框景
园林中建筑的门、窗、 洞,或乔木树枝抱合 成的景框,往往把远 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 景观包含其中,这便 是框景。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6-中国古典园林(教案).doc

中国古典园林的兴建与发展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简史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1、 按占有者身份分 (1) 皇家园林特点: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金碧辉煌,建筑体形高大,表现了封 建帝王拥有四海的权威。
代表:北海公园、北京颐和园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2) 私家园林特点:规模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且居住和游览合一。
园林色彩淡雅 素净,表现主人悠游林下,寄情于山水Z 中的心态。
代表:北京恭王府、苏州拙政园、上海豫园、绍兴沈园。
2、 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1) 北方类型 特点:范围大,建筑富丽堂皇,风格粗犷,秀丽媚美则显不足。
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 江南类型特点:范围小,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自然条件好,但略感局促。
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尤以苏州为代表。
(3) 岭南类型特点:具冇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
自然条件比北方和江南都好。
代表: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禺的馀荫山房3、 按园林的艺术风格分 (1) 规则式特点:以建筑严谨均衡的几何图形式的空间布局作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题。
代表: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人连斯人林公园、南京屮山陵。
(2) 口然式特点:我国自冇园林以来,无论是大型的皇家园林,还是小型的私家园林,都以自然 式园林为主。
代表:现存苦名园林有北京颐和园、北海,河北承徳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利用影视 资料和图 片,结合讲 授、实地考 察让学生 赏析、认识 园林的组 成耍索和构景手段。
养动物的作用:观赏娱乐;隐喻长寿;借以扩大自然境界,令人通过视觉,听觉产生联想。
例子:唐代王维在個川别业养鹿放鸽;宋徽宗的艮岳,集天下的奇珍异兽数以万计。
明清时的园中有白鹤、鸳鸯、金角、天然的鸟蝉等。
5、建筑(1)厅堂(主体建筑):是待客与集会活动的场所。
(2)廊:“引”且“观”的建筑,分单廊、复廊、直廊、曲廊。
人教八下美术第5单第1课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

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美术第5单元
第1课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一一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感受中国古典园林之美;
技能目标:初步了解我国古典园林的种类、手法要素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我国古典园林的种类、手法要素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古典园林吗?他们都分为哪些种类?
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想一想: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37页的几幅图片,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我国的古典园林都有哪些种类?有哪些手法和要素?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Λ
二、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所学的知识,说一说,你对我国古典园林的感受是什么?
生:结合课文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到讲台上进行发言;
师:对学生的发言做出必要的点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园林
岳阳市湘北女子职业学校龙美华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及特色
(2)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
(3)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景手法。
2、能力目标:
提高鉴赏我国古典园林的能力。
3、德育目标: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美学思想
教学重点:
1、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景要素
2、整个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景手法
教学难点:
园林构景手段的掌握及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演示法、比较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我国的四大石窟,民居的主要类型
新课导入:
中国园林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意境深远;构景手法丰富,且独树一帜。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走进古典园林,了解它的类型、特色,基本构景手段,欣赏它的美景,感受它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新授内容: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与特色
(一)基本类型:
1、按占有者身份分:
皇家园林:帝王
私家园林:皇家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文人
2、按地理位置分:
北方园林:北京、西安、洛阳、开封、
江南园林: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
岭南园林:广东四大名园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
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2、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
1、筑山
2、理池
古代园林的理水之法,一般有3种:
一为掩。
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
二为隔。
以堤、浮廊、石板小桥间隔空间,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三为破。
水面小时,乱石为岸,打破视觉上的局促感。
3、植物
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作用,又往往和园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
4、动物
5、建筑
一方面可行、可观、可居、可游;
另一方面可点景、隔景。
6、漏景: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这叫漏景。
7、借景: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之分。
巩固练习:见课件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特色,基本构成要素和基本构景手法。
作业布置:
1、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
2、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
3、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景手段。
搜集查找:
(1)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沧浪亭的景观特色。
(2)中国现存的其他古典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