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8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有哪些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有哪些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有哪些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有哪些数学可以训练你的思维能力,思维方式,当然最重要的是与自己能在社会上生活有关,你想找到好的工作,基本都是和数学都是有关系的。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的分数单位是1/23、举例说明一个分数的意义: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

3/7吨表示把1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

4、4米的1/5和1米的4/5同样长。

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6、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

7、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3。

8、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

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如果用a 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a÷b=b(a)(b≠0)9、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它们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

反过来,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都能化成整数。

(用分子除以分母)10、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

例如,4/3就可以看作是3/3(就是1)和1/3合成的数,读作一又三分之一。

带分数都大于真分数,同时也都大于1。

11、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12、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如果是一位小数就写成十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就写成百分之几,是三位小数就写成千分之几,……13、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三年级重点知识数学

三年级重点知识数学

三年级重点知识数学
三年级数学的重点知识主要包括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以及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1.数与计算:
•一位数的乘、除法:包括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0的乘法,连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0除以一个数,以及用乘法验算除法。

•两位数的乘、除法:包括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乘法验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连乘、连除的简便算法。

•四则混合运算:涉及两步计算的式题和小括号的使用。

•分数的初步认识:包括分数的初步认识、读法和写法,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以及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量与计量:
•涉及千米(公里)、毫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吨、克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3.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

•周长的含义及计算。

4.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理解和应用常见的数量关系。

此外,对于数学的学习,还需要注重实践活动,例如记录和分析10天内的天气情况,这有助于联系周围接触到的事物组织活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学习内容和重点可能因教材版本和地区而有所不同。

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

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

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知识点汇编一、计量单位及进率应用1.在测量物体的长短时,我们使用长度单位,如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其中,1千米=1000米=1公里,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这些单位之间的进率是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相差10倍。

2.在测量物体的重量时,我们使用重量单位,如克、千克、吨。

其中,1000克=1千克,1000千克=1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克来表示一颗鸡蛋、一个苹果、一粒图钉等物品的重量;使用千克来表示一袋洗衣粉、一个人的体重等物品的重量;使用吨来表示一辆车的载重、一只大象的体重等物品的重量。

3.在测量时间时,我们使用时间单位,如时、分、秒。

钟面上有12个数字和12个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5小格,一圈共60小格。

钟面上有三根针,其中最长最细的是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秒,一圈共60秒;最粗最短的是时针,走一小格是12分钟,走一大格是1小时,一圈共12小时;中间那根针叫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一圈共60分钟。

在时间问题中,我们要注意正确使用单位,区分时间和时刻。

时间表示经过的一段空间,通常用小时、分钟、秒钟作单位;而时刻通常表示一个开始或结束的点,通常用时、分、秒作单位。

例如,走了1小时25分钟17秒钟表示经过的时间,而1时25分17秒则表示一个时刻,代表从这个点出发或结束。

4.单位转换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大单位转换成小单位是乘进率,小单位转换成大单位是除以进率。

二、关于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图形包括四边形、梯形等。

其中,四边形有四条直的边,有一组对边平行,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长方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梯形也有一组对边平行,但不是所有对角相等,容易变形。

在计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时,需要根据不同图形的特性进行计算。

正方形是一种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封闭图形,但容易变形。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公式汇总(附应用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公式汇总(附应用题)

三年级数学概念、公式一、测量1.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公里)。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测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如山的高度;电视塔的高度;树的高度;楼房的高度常用米做单位;测量路程或者河流的长度一般用千米做单位。

2.重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很轻的、可以拿在手上的物体的用克做单位;如鸡蛋、苹果、粉笔头等。

一般重的物体用千克做单位;一袋洗衣粉、一个人的体重等。

较重的或大宗物品;如:大象、蓝鲸、车或船的载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列加法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2、列减法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当10;与本位上数要加后;继续减3、加法的验算方法:和-加数=另一个加数4、减法的验算方法:差+减数=被减数第三单元四边形1、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四个角。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变形。

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1、被除数÷除数=商……除数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3、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除数一定比余数大。

第五单元时、分、秒1、时间单位有:时、分、秒1时=60分1分=60秒2、1天=24小时(也就是说时针一天要走2圈。

)3、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列乘法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1.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几分之一分数、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2.分数的简单计算3.分数的简单应用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能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数感;体会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三、编排特点1.合理确定认识分数的起点,逐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分数意义的理解是多维度的。

在分数概念的多个含义中,“部分-整体”概念处于基础地位。

因此,教材编排既考虑到分数概念的发展基础,又兼顾学生建构概念的认识特点,在本单元第一次认识分数时,借助几何直观和操作,从“一个物体作整体”到“多个物体作整体”,循序渐进地加深对分数所表达的“部分-整体”关系的认识。

而且所有内容的安排全部围绕这一基本含义展开,无论是比较大小还是简单的分数计算,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加深对分数含义的认识。

2.加强用分数解决问题的教学增加了第3小节“分数的简单应用”。

安排了“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获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的教学内容(例1),加深了学生对分数含义的理解;接着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问题(例2),让学生利用刚刚掌握的“分数的含义”结合已有的整数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不仅沟通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

3.结合生活经验,借助直观和操作认识分数分数概念具有双重性,既有“数的特征”,也有“形的特征”。

只有从两个方面认识分数,才能很好地理解并掌握它的本质意义。

教材借助不同的实物模型(月饼、苹果等)、面积模型(长方形、正方形、圆等)等,数形结合,帮助学生认识分数形的特征。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小学三年级数学的重点知识点归纳如下:1. 数字与数的概念:- 数的概念:理解数是用来计数和表示数量的概念。

- 数的顺序:通过数线、数列等形式来理解数的顺序关系。

- 数字的认读与写写:认读并正确写出各类数字。

2. 加减法:- 加法:掌握加法的概念,通过操作实际对象和计算器等进行简单加法运算。

- 减法:掌握减法的概念,通过操作实际对象和计算器等进行简单减法运算。

- 加减混合运算:通过实际问题和计算器等进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3. 单位与长度:- 常用的长度单位:认识并掌握常用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

- 长度的比较:通过实际测量和比较,掌握长度的大小关系。

- 长度的换算:通过计算和解题,掌握不同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4. 钱币与购物:- 认识常见的人民币面值,并能正确读写。

- 认识常见的货币符号,如¥。

- 进行购物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理解找零的概念。

5. 二位数与三位数:- 二位数的认识:认识二位数的概念和特征,能正确读写二位数。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二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进行简单的二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 三位数的认识:认识三位数的概念和特征,能正确读写三位数。

- 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进行简单的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6. 分数的认识:- 平均分:理解平均分的概念,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平均分的计算。

- 半分之一: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半分之一。

- 分数的比较:通过实际问题和计算,掌握分数的比较方法。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的重点知识点的一些归纳,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数学内容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内容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内容知识点
一、整数概念和运算
1. 整数的概念:正整数、零、负整数
2. 整数的比较和大小:绝对值的比较和大小
3.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号相加、异号相减
二、分数与小数
1. 分数的概念:分子、分母
2. 分数的化简和扩展
3.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通分后相加、相减
4. 小数的概念: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5. 小数与分数的转换
三、简便计算
1. 乘法口诀表的背诵和应用
2. 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法则
3. 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图形与推理
1. 几何图形的认识:点、线、线段、射线、平行线、直角、四边形、三角形、圆等
2. 图形的对称性和轴对称图形
五、面积和体积
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2. 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六、时间与日期
1. 时、分和秒的概念
2. 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的转换
3. 日、周、月、年的关系和计算
七、应用题
1. 简单的实际问题解决
2. 简单的物理量的计算和换算
八、数学思维与逻辑
1. 数学推理和证明方法
2. 逻辑思维与数学问题的解决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数学内容的主要知识点,通过系统学习和练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它不仅能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加油!。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主要包括:
1. 数的认识与实际应用:了解数的读法、书写和认识数的大小,学会运用数来计数、比较大小、解决实际问题等。

2. 加法与减法:学习加法与减法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方法,包括口算、竖式计算和解决相关问题。

3. 乘法的初步认识:认识乘法的基本概念与符号,学习乘法口诀表,掌握简单的乘法计算和应用。

4. 分数的认识: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学会用分数表示物品的部分,学习分数的比较大小等基本操作。

5. 时间和日历的认识:了解钟表的读法,学习掌握常见的时间单位和时间转换,学习使用日历等。

6. 三角形和四边形:认识常见的三角形和四边形,并学习使用简单的几何性质进行分类和比较。

7. 数据和图表的处理:学习通过观察和收集数据来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进一步培养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 有关分数的各类计算,例如: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与除法的计算。

这些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的重要知识点,通过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8
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知识点汇编一、计量单位以及进率应用
1(计量物体的长短时用长度单位~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千米=1000米=1公里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相邻两个长度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单位间的进率
1厘米=10毫米是10。

, 2(计量物体有多重时用重量单位~我们学过的重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1000克=1千克 1000千克=1吨
生活中一般说一颗鸡蛋、一个苹果、一粒图钉等用克做单位。

一般说一袋洗衣粉、一个人的体重等用千克做单位。

一般说一辆车的载重、一只大象的体重用吨做单位。

3(计量时间的用时间单位~我们已经学过的有时、分、秒。

a.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每大格又分成5小格~钟面一圈就是60小格。

b.钟面上有三根针。

最长最细的~跑的最快的是秒针。

他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秒~走一圈就是60秒。

最粗最短的~跑的最慢的是时针。

它走一小格式12分钟~走一大格是1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

中间那根针叫分针。

它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

1天=24小时 ,也就是说时针要走2圈。

,
1时=60分钟 ,也就是说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要走一圈。

, 1分钟=60秒 ,也就是说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要走一圈。

, c.在时间问题里还要注意单位的正确应用。

我们要注意区分时间和时刻。

时间表示经过的一段空间~所以通常用小时、分钟、秒钟作单位,而时刻通常表示一个开始或者结束的一个点~所以通常用时、分、秒作单位。

比如走了1小时25分钟17秒钟~这是记录经过的时间~而1时25分17秒则表示一个时刻~代表从这个点出发~或者结束。

用我们学过的线段可以表示为:
经过时间,几小时几分钟,
开始时刻结束时刻
,几时几分, ,几时几分,
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刻
结束的时刻,经过的时间,开始的时刻
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
4、单位转化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大单位转换成小单位是乘进率。

小单位转换成大单位是除以进率。

二、关于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1、
图形边角特性
四边形 4条直的边容易变形
梯形有一组对边平行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容易变形
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4个角都是直角容易变形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4个角都是直角容易变形
没有一组平行对边
的四边形
梯形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
2、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四边形的周长=四条边的长度之和
长方形的周长=2×长+2×宽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宽,×2
长=长方形周长?2,宽正方形边长=周长?4 宽=长方形周长?2,长
3、已知周长要求设计边长:周长?2=长+宽例如:周长是12厘米的图形可以怎么设计, 周长?2=长 + 宽
12 ?2= 6
6=1 + 5
6=2 + 4
6=3 + 3
4、给你12个小正方形怎么摆出长方形, 想:12 = 1 × 12
12 = 2 × 6
12 = 3 × 4
5(如何在一个长方形中截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通常以长方形的长为正方形的边长。

三、关于计算
1、有余数的除法。

a.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如:21?4,5……1 ,余数要比除数小,反之除数要比余数大。

,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如:21,4×5,1 b(包装问题。

注意是取少不取多。

玫瑰 33枝如:一束鲜花需要6枝玫瑰、8枝满天
满天星 26枝星、7枝百合~那这些花最多可以扎成
百合 44枝几束,
33?6,5,束,……3(枝)
26?8,3,束,……2(枝)
44?7,6,束,……2(枝)
3,束,,5,束,,6,束,
答:这些花最多可以扎成3束。

c.坐船、坐车问题。

注意是使用进一法。

如:一条船最多坐5人~那么37个人租几条船合适,
37?5,7,条,……2(人)
7,1,8,条,
答:至少租8条船合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