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建文 常用急救技术教案

合集下载

常用急救技术教案

常用急救技术教案

常用急救技术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介绍常用的急救技术,包括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内容。

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学员能够掌握基本的急救技术,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为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提供帮助。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急救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2. 掌握心肺复苏的正确操作方法;3. 学会止血的常用技巧;4. 掌握骨折固定的基本技术;5. 培养学员的急救意识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流程1. 急救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20分钟)a. 急救的基本原则:P(保护)、A(报警)、C(心肺复苏)、D(除颤)、E(急诊);b. 急救时的注意事项:确保自身安全、判断意识和呼吸、及时报警、提供基本生命支持。

2. 心肺复苏(30分钟)a. 心肺复苏的适应症和禁忌症;b. 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检查意识和呼吸、按压胸部、人工呼吸;c. 实操演示和学员操作练习。

3. 止血技巧(30分钟)a. 止血的原则和方法;b. 压迫止血法:直接压迫、间接压迫;c. 实操演示和学员操作练习。

4. 骨折固定(30分钟)a. 骨折的分类和常见类型;b. 骨折固定的原则和方法;c. 实操演示和学员操作练习。

5. 急救意识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培养(20分钟)a. 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宣传;b. 急救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c. 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急救的基本原则、注意事项和技术操作步骤,使学员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2. 演示法:通过教师的实操演示,展示心肺复苏、止血和骨折固定等技术的正确操作方法;3. 实践法:组织学员进行操作练习,加深对急救技术的理解和掌握;4. 讨论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员思考和讨论,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1. 学员操作练习:通过学员的实操操作,检查其掌握心肺复苏、止血和骨折固定等技术的能力;2. 学员讨论和问答:通过学员的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评估其对急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急救技术考核:组织学员进行急救技术的考核,评估其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常用急救技术教案

常用急救技术教案

常用急救技术教案
标题:常用急救技术教案
引言概述:
急救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能够拯救生命和减轻伤害。

在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急救技术可以匡助我们快速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

因此,学习和掌握常用的急救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急救技术教案,匡助读者了解如何正确应对紧急情况。

一、心肺复苏(CPR)
1.1 掌握正确的CPR步骤
1.2 学习如何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CPR
1.3 熟悉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方法
二、止血技术
2.1 学习不同类型的止血方法
2.2 掌握正确使用止血带的技巧
2.3 了解怎样处理不同程度的出血情况
三、骨折处理
3.1 学习如何正确固定骨折部位
3.2 掌握急救包中常用的固定材料
3.3 了解处理不同类型骨折时的注意事项
四、窒息急救
4.1 掌握窒息急救的基本步骤
4.2 学习如何正确使用Heimlich急救法
4.3 了解窒息急救的常见误区和注意事项
五、烧伤处理
5.1 学习烧伤急救的基本原则
5.2 掌握正确处理不同程度烧伤的方法
5.3 了解常见的烧伤急救误区和处理技巧
结语:
急救技术是一项必备的生存技能,希翼通过学习本文介绍的常用急救技术教案,读者能够在紧急情况下镇静应对,并有效地匡助他人解决问题。

希翼大家能够时刻保持警惕,学会正确的急救技术,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做好准备。

常用急救技术教案

常用急救技术教案

常用急救技术教案标题:常用急救技术教案引言:急救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生命救援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拯救生命。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急救技术教案,包括心肺复苏术、止血技术、骨折处理以及烧伤处理。

通过学习这些技术,我们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匡助。

一、心肺复苏术:1.1 确认意识状态:- 轻轻摇动患者的肩膀,大声呼喊患者的名字,观察是否有反应。

-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可以轻轻扫描患者的呼吸状态,同时观察胸部是否有明显起伏。

1.2 呼叫急救人员:-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应即将呼叫急救人员。

- 在呼叫急救人员时,应提供准确的地址和患者状况的描述。

1.3 开始心肺复苏术:- 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双膝弯曲,双脚着地。

- 找到胸骨下缘,进行心脏按压,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为5-6厘米。

- 进行人工呼吸,每30次按压后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

二、止血技术:2.1 直接压迫止血:-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者衣物,直接压迫出血部位。

- 维持压力,直到出血住手或者急救人员到达。

2.2 提高出血部位:- 如果直接压迫无效,可以尝试提高出血部位的位置。

- 举起患肢,减少血液流入。

2.3 使用止血带:- 当直接压迫和提高出血部位都无效时,可以使用止血带。

- 将止血带绑在远离伤口的位置,逐渐加压,直到出血住手。

三、骨折处理:3.1 确认骨折:- 观察患者是否有明显的肿胀、畸形或者疼痛。

- 小心地触摸受伤部位,确认是否存在骨折。

3.2 固定骨折:- 使用软垫或者折叠的衣物,将受伤部位固定住。

- 使用绷带或者绷带将固定物固定在受伤部位。

3.3 提供止痛措施:- 如果患者有明显的疼痛,可以赋予止痛药物。

- 注意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剂量。

四、烧伤处理:4.1 迅速冷却烧伤部位:- 将烧伤部位放在冷水下冲洗,或者使用冰块包裹。

- 冷却时间为10-20分钟,直到疼痛减轻。

4.2 保护烧伤部位:-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者无菌敷料覆盖烧伤部位。

常用急救技术教案

常用急救技术教案

常用急救技术教案一、引言急救技术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和救助生命而采取的一系列紧急处理措施。

掌握常用的急救技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不可预测的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生命。

本教案将介绍常用的急救技术,包括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和烧伤处理等。

二、心肺复苏1. 心肺复苏的定义和目的心肺复苏是一种用于抢救心脏停搏患者的紧急处理方法。

其目的是通过人工刺激心脏和呼吸系统,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以保护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免受缺氧损害。

2. 心肺复苏的步骤(1)检查环境安全: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2)判断意识和呼吸:轻轻摇动患者并大声呼唤,观察患者是否有意识和正常呼吸。

(3)叫救护车:若患者无意识或呼吸困难,立即叫救护车。

(4)进行心肺复苏:先进行胸外按压,然后进行人工呼吸。

(5)继续心肺复苏: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救护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意识和正常呼吸。

三、止血技术1. 止血的定义和目的止血是指在出血情况下采取的措施,旨在阻止血液流失,保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2. 常用的止血技术(1)直接压迫: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接压迫出血部位,持续施压。

(2)提高患肢:将出血的患肢抬高,减少血液流入出血部位。

(3)止血带:使用止血带将血液供应到出血部位的动脉压迫,但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造成血液循环障碍。

(4)止血药物:在医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止血药物来帮助止血。

四、骨折固定技术1. 骨折固定的定义和目的骨折固定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将骨折部位的骨骼重新对齐,并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

2. 常用的骨折固定技术(1)简易固定:使用可用的物品,如木板、报纸等,将骨折部位固定在正确的位置。

(2)绷带固定:使用绷带将骨折部位固定在正确的位置,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3)石膏固定:在医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石膏将骨折部位固定。

五、烧伤处理技术1. 烧伤处理的定义和目的烧伤处理是指在烧伤发生后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旨在减轻烧伤面积和程度,并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常用急救技术教案

常用急救技术教案

常用急救技术教案一、引言急救技术是指在突发疾病或者意外事故发生时,通过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迅速救治伤病员的技术方法。

掌握常用急救技术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介绍常用急救技术,匡助学员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二、目标1. 了解急救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和方法。

3. 学习如何处理常见的外伤情况,如骨折、出血等。

4. 熟悉中暑、中毒等急救处理方法。

5. 提高学员的急救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内容1. 急救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急救技术是指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一系列救治措施,旨在迅速救治伤病员,减少伤害并保护生命。

掌握急救技术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快速、有效的救助,为伤病员争取珍贵的时间,提高生存率和康复率。

2. 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和方法心肺复苏术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技术,适合于心脏骤停等严重情况。

其步骤包括:检查患者安全、判断意识和呼吸、呼叫急救电话、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

心肺复苏术的关键是保持连续、有力的胸外按压和正确的人工呼吸,以确保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3. 常见外伤的处理方法外伤是指身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导致的损伤,常见的外伤包括骨折、出血、创伤等。

处理骨折时,应保持伤者平静并固定骨折部位,避免进一步损伤。

处理出血时,应迅速止血,可以采取直接压迫、提高患肢等方法。

处理创伤时,应先清洁伤口,然后进行包扎和消毒,以防止感染。

4. 中暑、中毒等急救处理方法中暑和中毒是常见的急救情况,处理时应根据具体症状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于中暑患者,应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赋予足够的水分和冷却措施。

对于中毒患者,应即将拨打急救电话,并根据中毒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如洗胃、吸毒物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急救技术的概念、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常见外伤和急救处理方法。

2. 演示:教师进行心肺复苏术的演示,学员观摩并摹仿操作。

3. 情景摹拟:设置急救情景,让学员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处理。

常用急救技术教案

常用急救技术教案

常用急救技术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介绍常用的急救技术,包括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

通过学习本教案,学员将能够掌握基本的急救技术,并能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提高救援效果,保护生命安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急救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性;2. 掌握心肺复苏的步骤和技巧;3. 学习止血的方法和注意事项;4. 学习骨折固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三、教学内容1. 急救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性1.1 急救的定义和意义1.2 急救的基本原则1.3 急救中的注意事项2. 心肺复苏2.1 心肺复苏的概念和作用2.2 心肺复苏的步骤2.2.1 检查患者意识和呼吸2.2.2 呼叫急救电话2.2.3 进行胸外按压2.2.4 进行人工呼吸2.2.5 继续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循环2.3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3. 止血3.1 止血的意义和目的3.2 不同类型的出血及处理方法3.2.1 动脉出血的处理3.2.2 静脉出血的处理3.2.3 毛细血管出血的处理3.3 止血药物的使用和注意事项4. 骨折固定4.1 骨折的定义和分类4.2 骨折固定的原理和目的4.3 不同部位骨折的处理方法4.3.1 上肢骨折的处理4.3.2 下肢骨折的处理4.3.3 骨盆和脊柱骨折的处理4.4 骨折固定器材的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急救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2. 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示范演示,展示正确的急救技术操作;3. 实践法:学员进行实际操作,摹拟急救场景,提高实际应用能力;4. 讨论交流:学员与教师进行互动,共同探讨急救技术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五、教学评估1. 理论知识测试:对学员进行书面测试,检查其对急救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操作技能评估:通过摹拟急救场景,对学员的操作技能进行评估;3. 综合评估:综合考虑学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综合评估,评定学员的综合能力水平。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视、教学模型等;2. 教学材料:教案、PPT、教学视频等;3. 实践场地:摹拟急救场景的实践场地。

常用急救技术教案

常用急救技术教案

常用急救技术教案引言概述:急救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它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拯救生命。

掌握常用的急救技术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急救技术教案,匡助读者了解并掌握这些技能。

一、心肺复苏术(CPR)1.1 检查安全在进行心肺复苏术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检查周围环境是否有危(wei)险物品或者危(wei)险情况,确保自己和患者不会受到伤害。

1.2 检查意识和呼吸检查患者是否故意识,可以轻轻摇晃患者的肩膀并问询是否好吗。

同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者呼吸难点,需要即将进行心肺复苏术。

1.3 进行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包括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两个步骤。

按压胸部时,需要将手掌放在患者的胸骨下方,用力按压胸部,保持频率和力度一致。

进行人工呼吸时,需要将口对口或者口对鼻,用力吹气进入患者的口腔或者鼻腔。

二、止血技术2.1 压迫止血法在出血部位用干净的纱布或者绷带进行直接压迫,持续时间不少于15分钟。

如果出血较为严重,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加压止血。

2.2 提高患肢如果出血部位是肢体,可以将患肢抬高,以减少血液流向出血部位,匡助止血。

2.3 使用止血剂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止血剂来匡助止血。

止血剂可以是纱布、凝胶或者药物,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剂进行使用。

三、人工呼吸3.1 检查呼吸道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需要检查患者的呼吸道是否通畅。

如果有异物阻塞,需要及时清除。

3.2 进行人工呼吸进行人工呼吸时,可以采用口对口或者口对鼻的方式。

将患者的头部仰起,用手捏住患者的鼻子,用嘴对准患者的嘴巴或者鼻孔,用力吹气使患者的胸部抬起。

3.3 注意力度和频率在进行人工呼吸时,需要掌握适当的力度和频率。

每次吹气的时间应该控制在1-2秒钟,每分钟进行10-12次。

四、骨折固定4.1 判断骨折在进行骨折固定之前,需要先判断患者是否有骨折。

观察患者是否有明显的畸形、肿胀或者疼痛,同时问询患者是否感觉到骨骼的挪移。

常用急救技术教案

常用急救技术教案

常用急救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急救技术及其应用场景;2.掌握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常用急救技术的操作方法;3.培养学生的急救意识和应急能力。

二、教学内容:1.常见急救技术的分类及应用场景;2.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3.止血的方法;4.包扎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介绍急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急救技术学习的兴趣。

2.讲解常见急救技术的分类及应用场景(15分钟)详细介绍常见急救技术的分类,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技术,并说明它们在不同紧急情况下的应用场景。

3.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30分钟)3.1 介绍心肺复苏的原理和目的;3.2 示范正确的心肺复苏操作方法,包括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的步骤;3.3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逐一指导纠正。

4.止血的方法(30分钟)4.1 介绍止血的原理和目的;4.2 详细介绍直接压迫止血、提升伤肢止血、绷带止血等不同止血方法的操作步骤;4.3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逐一指导纠正。

5.包扎的技巧(30分钟)5.1 介绍包扎的原理和目的;5.2 示范正确的包扎技巧,包括简单包扎和复杂包扎;5.3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逐一指导纠正。

6.总结与评价(10分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的急救技术。

四、教学资源:1.教学投影仪;2.教学模型、人体模型等教具;3.急救技术操作演示视频。

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操作是否正确;2.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3.设计简单的应急情景摹拟,考察学生的急救应变能力。

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医院的急诊科,了解真实急救情况;2.邀请专业急救人员进行现场讲解和示范。

七、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示范和练习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常用急救技术。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急救技术教案-白建文.
同济大学医学院临床三系教案审阅表
职称:主任医师急诊医学教研室:教师姓名:白建文
2008.09.12 具体授课时间:
教研室审阅意见:
优点:
急救技术讲解详细
示范明确,教学交流充分
缺点:
缺少操作模型
建议改进:
借用安妮模型、气管插管模型,让同学熟悉操作
是否已将意见反馈本人:是
教学组组长(签名):日期:
日期:教研室主任(签名):
日期:教办审核意见:
2
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案白建文教师姓名:教研室:急诊医学
课程名称急诊医学授课专业和班级 05临床三系
常用急救技术
授课内容学 授课学
掌握基本急救技术(解救、止血教学目包扎 掌握紧急气道开放
基本急救技术的内容教学重紧急气道开放的
手法气管插管的适气管插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操教学难
教具和多激光笔、多媒体电脑、黑板、笔
体使
教学方理论授
一基本急救技术1分钟教学内容【解救--分过救助创伤或
遇险的患者从危险中解出来
1.1高速公路车祸救援
①切断电源、关掉汽车发动机引擎②
使用灭火器③清除障碍,保持道路畅通④确定是否有毒物泄漏⑤在总指挥统一指挥下救援⑥贯彻整体搬 3
⑦固定颈椎、脊柱运原则,打开车门,补液开放静脉通道、初级气道开放⑧控制出血。

对外出血进行加压包扎,⑨
救助溺水1.2
抛救生圈救、拨11120下水救助,背后、托起竹竿
冰窟窿、匍匐前进、将绳索
木棒递过去分【止血--直接按压止1.
压迫包扎1.2
1.3填塞1.4止血带止血法:控制四肢出;定时放松;作出注意:不超1著标志;过紧易造成肢体坏死分【包扎--2分钟二.紧急气道开放(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心肺复苏中是一项气管插
包括手法开放气道、重要措施。

管、环甲膜穿刺等。

:仰头抬颈法――一【手法开放气道】一手压前额,一手抬颈。

4
仰头举颏法――一
手压前额,一手指托起下颌(最常用)抬颌法――双手指
分托起病人下颌骨升--【气管插管分适应
--2.1
严重呼吸自主呼吸突然停狭呼吸道损伤竭
需机械通:
--分气管插管物2.面罩、球囊、气管导管、管芯、喉镜
牙垫、吸引器、针筒、呼吸分2.3操作步骤--清理口腔分泌物,去除假牙(活的假
牙>6L/mi预吸氧自主呼吸吸纯氧次。

4-6
于3min或面罩做深呼吸患者平卧,:插管体位,“以鼻嗅味”③,用右手用软枕使病人头部垫高10cm 张口稍许。

推前额,使病人头部稍后仰,喉镜置入:左手持喉镜,右手开放④
轻柔从右喉镜片避开门齿,病人口腔,5
喉镜在前进过程中逐口角进入口腔内,并将舌体挡在左侧看到会渐移向左侧,并将喉镜将喉镜片置入会厌谷,厌后,
切勿以上向前上方提暴露声门牙为支点翘
喉镜片导管插入气管:显露声门后,右
以执笔式将气管导管从口腔右侧进入直对
准声门后轻柔的插入气管内压迫套囊完全
进入声门拔出管芯推出置牙垫腔听导管口
有无气声镜,接球囊或呼吸机,气管套囊充气,听诊两侧呼吸做呼吸(人工通气是否对称,固定气管导管分导管入气管确认方法
--2.4
直视下导管进入声压迫胸部时,导管口有气②人工通气时,可见胸廓对称起伏,③听诊双肺对称肺泡呼吸音呼气时明显“白雾”样变化④
测定CO⑤呼出气体2 --3分钟【环甲膜穿刺】现场急救,上呼吸道阻塞 6
位于环状软骨和甲状软骨之间;针头直接刺向环甲患者仰卧,头后仰,膜气管腔
分钟1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取出气道异物;清急诊使用目的痰液;引导气管插管;大咯血止血分【取异物--、EC术前准备:体检、出凝血时气分析麻醉:成人局麻,儿童全体位:仰卧位较并发症异物被推向深部;感染、大出血、气等;低氧血症和心跳骤分【清除分泌物--危重病人无力咳嗽,痰液阻塞引3.1
纤支镜直视下抽吸分泌物呼吸衰竭。

治疗严重感染、病原微生物检BALF 查。

有相当BALF3.2 重症哮喘痰栓形成,的风险。


疗肺不张:直接吸引;支气管灌3.3
7
洗;气囊注气加压;支气管内吹气。

--4分钟【引导气管插管】次插管失败后,或头颈部外伤等多采2
用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条件:有自主呼吸;医师技能熟练具体操作通过鼻孔插入气管
导管至鼻咽后纤支镜插入导管内,直视下通过气管导管沿纤支镜送入气
拔出纤支镜,导管气囊充气
课间休分钟四Heimlic手法病人被食物或异物卡喉后,不能说话Heimlic不能呼吸,手放在喉部―征同时紫绀,失去知觉。

成人婴幼儿昏迷病人分钟)五.穿刺技术(22分钟--61.胸腔穿刺术:目的:诊断和治疗(明确胸水性质、治8
疗张力性气胸、胸腔内给药等)操作方法:准备:说明、告知;穿刺包等
体位:积液常采用坐位,见图;气胸坐靠于床,见图积肋间气胸锁骨中线穿刺点,腋超定位,肩胛下角腋前腋中间穿刺步;脓胸时及时1000m注意:不超腔闭式引流;胸水检--分.胸腔闭式引胸部手术;胸部创伤;【适应症除胸腔积气、积液、积脓,使肺膨胀避免反复穿刺;消除张力【优点】感气胸的危险;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染得到充分引流;使肺迅速膨胀。

【操作方法】3cm 肋间切开插管法:局麻,沿肋间,血管钳钝性分离,夹闭小切口
引9
,流管末端,前端送入胸腔内2.5-4cm(带有缝合切口,外端接水封瓶。

穿
刺内芯的导管直接刺入胸腔引流管末端【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4c长玻璃管,玻璃管插入水宜【观察注意事项】体检、保护切口、出、调整、通畅、肺泡漏分.腹腔穿刺--腹水检查诊断【适应证腹部创伤怀疑穿孔腹膜炎放腹水缓解腹
压疗严重腹胀和肠麻痹;腹【禁忌证广泛粘连;妊娠后期妇女肋弓下腹直肌外侧;【穿刺部位】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三分之一交界处等。

穿刺针【穿刺方法】常规消毒局
麻;
针与腹壁垂针芯和弹簧组成;由套针、直;腹腔积血不凝或误穿血【结果判断】10
管;浑浊液、胆汁样液。

分钟4.心包腔穿刺术--4填塞的至关重要的抢救技对心
包积血、
术号以上穿刺针,病1【穿刺方法】麻常23处,连接心电图剑突尖端左下1c o角向上、后,指向3与腹部2锁骨中点【危险
损伤撕裂心律失常)空气误入)气胸出血脏,空气栓塞【注意
经验、心超检查、监测心电图、迷走射等分钟六.急救输血10 --4分钟【血液品种】悬液红细(浓缩红细胞、全血和成分血胞、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浓缩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等)分钟【急诊输血的目的】--311
止血;维持血容量;保证携氧能力 --3分钟【出血量估计、输血用量】脉搏、血压、红细胞压积
分以上1000ml;120110分9(1000m以上以内――生理代失500m――输入晶体或代800m50――及时输超1000m需紧急晶体扩容休克的患者输红细胞悬液或全
分钟三、思考题么法?何种情况进行气管插管?.3
急诊使用纤维支气管检查的目的4.是什么?手法?.何谓Heimlich5 胸腔穿刺应注意什么?.6
12
何种情况不能进行腹腔穿刺?7.临床上如何估计出血量?8.
目前交通事故在急诊创伤中的地位;讲授新
:在急性损伤因素的作用下,MO进展内体序惯性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系统的功能衰竭,并呈进行性发展
Emergencytreatment;Open-airway;endotracheal
外语关键intubation;fiberbronchoscope;puncture;
明确常用止血、包扎的方法课后总止血带止血
应注意什么么气管插管过程中应注意什么环甲膜穿刺主要用于何种紧急况?心包腔穿刺的基本步骤。

6.急性出血休克患者输血的原则是.7 什么?情哪察些观时引闭胸.8腔式流应况?
13
任课老师(签名)白建文日期 2008.08.23
教研室主任(签名)日期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