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纳甲法六十六穴开穴时辰表
详解准确的子午流注时间表人体经络24小时气血运行时间表

详解准确的子午流注时间表人体经络24小时气血运行时间表一、准确的子午流注时间表一。
子时:(23:00-1:00)此时胆经最旺。
养生学认为:“肝之余气,泻于胆,聚而成精。
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
气以壮胆,邪不能侵。
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
”由此可见胆的重要性。
有些人轻易切掉患者的胆,是不负责的表现。
胆汁需要新陈代谢。
人在子时前入睡,胆方能完成代谢。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
”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
反之,子时前不睡者,气色清白。
特别是胆汁缺乏新陈代谢的气而边浓结晶,形成结石,犹如海水变浓晒成盐。
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而“胆怯”。
子时要上床睡觉,利于骨髓造血。
二。
丑时:(1:00-3:00)此时肝经最旺,养生学认为:“肝藏血。
”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支持,废旧的血液淘汰,新鲜的血液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
养生学认为:“人卧则血归与肝。
”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
所以,丑时前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烦躁,易生肝病。
丑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三。
寅时:(3:00-5:00)此时肺经最旺。
“肺朝百脉。
”肝于丑时推陈出新,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的人反应尤为强烈。
寅时是呼吸运作最佳的时候。
四。
卯时:(5:00-7:00)此时大肠经最旺。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对食物中水分与营养的吸收,排出渣滓。
卯时起床要喝水,大肠蠕动旺盛,适合吃早餐。
五。
辰时:(7:00-9:00)此时胃经最旺。
人在7:00吃早饭最容易消化。
如果胃火过盛,表现为嘴唇干,重则唇裂或生疮。
辰时一定吃早餐,每天这时敲胃经最好,启动人体的发电系统。
六。
巳时:(9:00-11:00)此时脾经最旺。
“脾主运化,脾统血。
” 脾。
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
子午流注(针法)详解

第一节子午流注的涵义与源流一、子午流注的涵义[子午]原是对立的名词,用以代表天地、山泽、风雷、水火、春秋、寒暑、日月、夜半与日中两时辰等的表示相对关系的符号。
如“子午面”,“子午线”,“子午道”,“子时午时”。
[子午的意义]1.子午代表阴阳:是阴阳的总称。
子阴午阳,子午是阴阳的起点与分界线。
子为阳之始,午为阴之始。
2. 子午代表时间:一天之中,子为夜半(23~1点),午为日中(11~13点)。
[如图]/P>一年之中,子为农历11月(冬至为十一月),午为农历5月(夏至为五月)。
3. 子午代表气候寒热:子时寒,午时热。
4. 子午代表十二地支:如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均以子午为推算的开始。
5. 子午代表人体气血流行的阴阳盛衰。
[如图][流注]流指水流,注指注输、灌注。
这里具体是指将人体的气血循环比作水流,以出井、流荥、注输、行经、入合作喻,说明人体气血就象水流一样,始出为井,渐成细流为荥,水流如由浅入深灌注为输,渐而水流在通畅的河流中通行即称为经,最后如百川汇合入海即所入为合,以示脉气的流行经过。
[子午流注]为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依据,它是从时间角度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即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盛衰规律的一种学说。
人体气血循行,周流出入,如流水般,或从子到午,或从午到子,随着时间先后的不同,阴阳各经气血的盛衰,也有固定的时间,气血迎时而至为盛,气血过时而去为衰。
泻则乘其盛,补则随其去,逢时为开(气血流注开穴的时间,谓之逢时),过时为阖(某穴开时已过,谓之过时,则穴闭),定时开穴,补虚泻实,把握时机,调和阴阳而治病。
[如图][子午流注针法]是以时间为主要条件的一种特殊配穴治疗方法。
属于时间医学的范畴。
是以十二经脉肘膝以下的六十六个经穴为基础,根据出井、流荥、注输、行经、入合的气血流注,盛衰开阖的原理,配合阴阳、五行、脏腑理论,运用天干、地支推算逐日按时开穴的一种古典针刺取穴方法。
中心内容:择时——依据气血流注的盛衰时间为主体。
子午流注十二经脉活动时辰带图

子午流注十二经脉活动时辰带图子午流注十二经脉活动时辰流注于经脉的气血有盛有衰,把每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配一经,除了在对应的时辰敲对应的经络,晚上的时辰换在白天相对应的时辰来敲,还要注意做以下的事情来保养经络。
按照这个时间表保养经络,事半功倍。
对应的经络时间21:00-23:00 三焦经。
保持心境平静。
23:00-1:00 胆经。
这时要上床睡觉,利于骨髓造血。
1:00-3:00 肝经。
此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00-5:00 肺经。
呼吸运作最佳时候,而4时脉搏最弱。
35:00-7:00 大肠经。
这时起床要喝水,大肠蠕动旺盛,适合吃早餐。
7:00-9:00 胃经。
胃最活跃,此时一定要吃早餐,每天这时敲胃经最好,启动人体的发电系统。
9:00-11:00 脾经。
这个时辰要喝至少6杯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
11:00-13:00 心经。
此时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休息或午睡。
13:00-15:00 小肠经。
小肠最活跃的时候,故午餐应在下午1时前吃。
15:00-17:00 膀胱经。
膀胱最活跃的时候,适合多喝水。
17:00-19:00 肾经。
适合休息。
19:00-21:00 心包经。
适宜散步,这时心脑神经系统最活跃,心脏不好的人最好在这时候敲心包经,效果最好胃不好的人,可在早晨醒来后,或上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上找痛点,然后再到腿上的胃经、脾经找痛点,依次慢慢的搓揉。
颈肩酸痛、腰不好的人,可以在中午或下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内侧的心经、小肠经上找痛点,慢慢的搓揉,然后再到你疼痛的颈、腰处进行按摩疏通。
肝脏不好的人,最好是在晚上,先在手臂中间的心包经、三焦经上找痛点,进行搓揉、疏通,然后再到腿外侧的胆经和腿内侧的肝经上寻找疼痛、不通的地方进行按摩。
身体好、气血足的人,在疏通经络时手法可以稍重写,对疼痛、淤堵的部位可用拍打或刮痧的方法。
而身体弱、气血亏的人,在梳理经络时就不用太着急,按摩的力度要轻一些,选的穴位与通点也要少一点,最好选择每一组经络的前两条经络(手臂上的经络)进行按摩,排在最后的经络(神经、肝经、脾经)都尽量少去碰它们。
子午流注时间与穴位

中医之子午流注时间与穴位的关系+子午流注与养生用药2017-01-11 鹤舞金沙2...转自人和健康lian修改微信分享:中医之子午流注时间与穴位的关系一、子午流注的含义:子午:子午是对立的两个词,古人曾用它表示水火、南北等。
它是代表阴阳对立的两个名词。
同时子午又是时间的两个极点,表示相对关系。
据《汉书·律历志》记载:“萌于子”,“子”就是“籽”的意思,犹如种子开始萌芽。
以自然界来说,子象征着地下初阳渐生,生物的育芽已经开始萌动。
相反,“午”恰与“子”相对。
据《运气论奥》所载,它是“长也”“大也”,意思是一岁之中,五月建午,此时禾苗丰满盛壮,开花结果。
这就是子午的本意。
中医认为:“子午”有以下含义:1、子午代表十二个地支,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时,人们常把子午二字看作是代表十二地支的全数,古人计时,一日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十二地支作为代表符号,十二地支代表一昼夜,子午是第一数和第七数。
如一日之中,子为夜半,为23时至凌晨1时;午为午中。
就一年而言,子为冬至,午为夏至,对气候而言,子时热,午时寒。
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古人用地支配合天干来记述年、月、日、时,所以子午也就成了一种记事符号。
“干支”相配,如今日为甲子日,明日即为乙丑日,依次类推。
紫金山天文台新编《万年历》(修订本),可以查明一百年内的年月日“干支”。
2、子午流注代表阴阳。
子代表阳生、午代表阴生。
它含有阳极生阴,阴极生阳,平衡圆道的运动规律。
阳始于子前、末于午后;阴始于午后,末于子前。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意思是白天阳气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以兴奋为主。
黑夜阴气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以抑制为主。
机体通过阴阳消长的不断平衡,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3、子午代表人体气血流行规律。
子午与五脏六腑相配:子胆、丑肝、寅肺、卯大肠、辰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膀胧、酉肾、戌心包、亥三焦。
子午流注十二经脉活动时辰带图

子午流注十二经脉活动时辰流注于经脉的气血有盛有衰,把每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配一经,除了在对应的时辰敲对应的经络,晚上的时辰换在白天相对应的时辰来敲,还要注意做以下的事情来保养经络。
按照这个时间表保养经络,事半功倍。
时间对应的经络21:00-23:00 三焦经。
保持心境平静。
23:00-1:00 胆经。
这时要上床睡觉,利于骨髓造血。
1:00-3:00 肝经。
此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3:00-5:00 肺经。
呼吸运作最佳时候,而4时脉搏最弱。
5:00-7:00 大肠经。
这时起床要喝水,大肠蠕动旺盛,适合吃早餐。
7:00-9:00 胃经。
胃最活跃,此时一定要吃早餐,每天这时敲胃经最好,启动人体的发电系统。
9:00-11:00 脾经。
这个时辰要喝至少6杯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
11:00-13:00 心经。
此时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休息或午睡。
13:00-15:00 小肠经。
小肠最活跃的时候,故午餐应在下午1时前吃。
15:00-17:00 膀胱经。
膀胱最活跃的时候,适合多喝水。
17:00-19:00 肾经。
适合休息。
19:00-21:00 心包经。
适宜散步,这时心脑神经系统最活跃,心脏不好的人最好在这时候敲心包经,效果最好胃不好的人,可在早晨醒来后,或上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上找痛点,然后再到腿上的胃经、脾经找痛点,依次慢慢的搓揉。
颈肩酸痛、腰不好的人,可以在中午或下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内侧的心经、小肠经上找痛点,慢慢的搓揉,然后再到你疼痛的颈、腰处进行按摩疏通。
肝脏不好的人,最好是在晚上,先在手臂中间的心包经、三焦经上找痛点,进行搓揉、疏通,然后再到腿外侧的胆经和腿内侧的肝经上寻找疼痛、不通的地方进行按摩。
身体好、气血足的人,在疏通经络时手法可以稍重写,对疼痛、淤堵的部位可用拍打或刮痧的方法。
而身体弱、气血亏的人,在梳理经络时就不用太着急,按摩的力度要轻一些,选的穴位与通点也要少一点,最好选择每一组经络的前两条经络(手臂上的经络)进行按摩,排在最后的经络(神经、肝经、脾经)都尽量少去碰它们。
子午流注经络时令表

子午流注经络时令表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子午流注口诀》1、肺寅,即寅时(凌晨3点-5点)对应的是肺经,此时肺经当令,是人体阳气的初始,也是人体气血由静变动的开始。
此时不要急于起床,这样有助于阳气的生长,为白天的劳作打好基础。
2、大卯,即卯时(凌晨5点-7点)对应的是大肠经,此时大肠经当令,曙光初放,是起床的最好时机。
先伸展肢体,接着慢慢坐起,坐在床上一会儿,并做一些养生保健的小动作,如叩齿、搓面、转肩、指弹后脑等等。
然后起床洗漱,洗漱后马上喝一杯温开水,以助排便。
3、胃辰,即辰时(上午7点-9点)对应的是胃经,此时胃经当令,胃液分泌旺盛,是享受早餐的最佳时机。
早餐应注重营养搭配,提倡清淡、稍饱。
4、脾巳,即巳时(上午9点-11点)对应的是脾经,此时脾经当令,阳气最盛,可以做适量的体能锻炼,做到锻炼有道,锻炼有度。
5、心午,即午时(上午11点-午后1点)对应的是心经,此时心经当令。
午餐时间,讲究荤素搭配,营养丰富。
可先喝点汤,然后再吃饭菜,七八分饱即可。
饭后漱漱口,可以午睡一小时左右。
6、小未,即未时(午后1-3点)对应的是小肠经,此时小肠经当令,可看书、学习、下棋、打牌、做家务。
喝一杯茶,以帮助肠道吸收。
7、申膀,即申时(午后3-5点)对应的是膀胱经,此时膀胱经当令,应注意多喝水,让小便通畅,切忌憋尿。
此时是学习和做兴趣事的最佳时间。
8、酉肾,即酉时(午后5-7点)对应的是肾经,此时肾经当令,气血走足少阴肾经,为肾虚者补肾的最好时机。
晚饭宜粥、少量、清谈。
晚饭后少休息片刻,然后洗漱一下。
9、心包戌,即戌时(晚上7-9点)对应的是心包经,此时心包经当令,可上上网、看看电视。
睡前用热水泡脚,不少于20分钟。
10、亥焦,即亥时(晚上9-11点)对应的是三焦经,此时三焦经当令,气血灌注三焦经。
提倡排除杂念,静心安神,以养元气。
屈膝而卧,渐渐入梦。
11、子胆,即子时(晚上11点-凌晨1点)对应的是胆经,此时胆经当令,必须熟睡,不可熬夜。
子午流注按时开穴法详解

子午流注按时开穴法详解子午流注,是针灸于辩证循经外,按时取穴之一种操作规程方法。
它的含义,就是说人身之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针灸大成》徐氏有“刚柔相配,阴阳结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之说。
血气应时而至为盛,血气过时而去为衰,逢时而开,过时为阖,泄则乘其盛,即经所谓刺实者刺其来。
补者随其去,即经所谓刺虚者刺其去,刺其来迎而夺之,刺其去去随而济之,按照这个原则取穴,以取其更好的疗效,这就叫子午流注法。
它是注重时间条件,以自然界周期现象,与人体气血周流的情况相配合的。
在《灵枢·经脉》篇、《营气》篇,以及《难经·一难》、《二十三难》都有记载。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本输》篇,记载井荥俞很详明,惟于井荥俞配属五行,仅有阴井木、阳井金,其余均无配属。
《难经·六十四难》对井荥俞配属五行和十干运用,才有进一步的说明。
《灵枢·卫气行》篇云:“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
《灵枢·五乱》篇说:“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
十二月者,分为四时”。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
是谓“得天时而调之”。
《甲乙经》说:“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
病在于阳分,必先候其气之加于阳分而刺之。
病在于阴分,必先候其气之加于阴分而刺之。
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百病不除”。
凡此皆与子午流注有密切之关系。
南唐·何若愚著《流注指微赋》,将子午流注的应用和方法,作了概括的说明,元·窦汉卿著《标幽赋》,内有“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开阖,论其五行五脏查时日之旺衰”,由此可见子午流注到了元代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针刺方法。
它如明代的《针灸节要》、《医学入门》、《针灸大成》等书皆有论述。
子午流注纳甲法六十六穴开穴时辰表

辛酉
壬戌束骨
冲阳
癸亥
己
甲子
阳辅
乙丑
丙寅小海
丁卯
戊辰支沟
己巳
隐白
庚午
辛未
鱼际
壬申
癸酉
太溪
太白
甲戌
乙亥
中封
庚
丙子
丁丑
少海
戊寅
己卯
间使
庚辰
商阳
辛巳
壬午通谷
癸未
甲申
足临泣
合谷
乙酉
丙戌阳谷
丁亥
辛
戊子
足三里
己丑
庚寅
天井
辛卯少商
壬辰
癸巳然谷
甲午
乙未太冲
太渊
丙申
丁酉灵道
戊戌
己亥阴陵泉
壬
庚子
辛丑
曲泽
壬寅至阴
癸卯
己日巳时
大都
丁日酉时
太白
丙日丑时
太白
己日酉时
商丘
甲日巳时
阴陵泉
辛日亥时
心经
少冲
丁日未时
少府
乙日亥时
神门
甲日卯时
神门
丁日亥时
灵道
辛日酉时
少海
庚日丑时
小肠经
少泽
丙日申时
前谷
乙日子时
后溪
壬日午时
腕骨
丁日子时
阳谷
庚日戌时
小海
己日寅时
膀胱经
至阴
壬日寅时
通谷
庚日午时
束骨
戊日戌时
京骨
壬日午时
昆仑
丁日寅时
委中
乙日午时
子午流注纳甲法六十六穴开穴时辰表
经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都
丁日酉时
太白
丙日丑时
太白
己日酉时
商丘
甲日巳时
阴陵泉
辛日亥时
心经
少冲
丁日未时
少府
乙日亥时
神门
甲日卯时
神门
丁日亥时
灵道
辛日酉时
少海
庚日丑时
小肠经
少泽
丙日申时
前谷
乙日子时
后溪
壬日午时
腕骨
丁日子时
阳谷
庚日戌时
小海
己日寅时
膀胱经
至阴
壬日寅时
通谷
庚日午时
束骨
戊日戌时
京骨
壬日午时
昆仑
丁日寅时
委中
乙日午时
庚申二间
辛酉
壬戌束骨
冲阳
癸亥
己
甲子
阳辅
乙丑
丙寅小海
丁卯
戊辰支沟
己巳
隐白
庚午
辛未
鱼际
壬申
癸酉
太溪
太白
甲戌
乙亥
中封
庚
丙子
丁丑
少海
戊寅
己卯
间使
庚辰
商阳
辛巳
壬午通谷
癸未
甲申
足临泣
合谷
乙酉
丙戌阳谷
丁亥
辛
戊子
足三里
己丑
庚寅
天井
辛卯少商
壬辰
癸巳然谷
甲午
乙未太冲
太渊
丙申
丁酉灵道
戊戌
己亥阴陵泉
壬
庚子
辛丑
曲泽
壬寅至阴
癸卯
乙亥
乙
丙子
前谷
丁丑
戊寅
陷谷
丘墟
己卯
庚辰
阳溪
辛巳Βιβλιοθήκη 壬午委中癸未甲申
液门
乙酉
大敦
丙戌
丁亥
少府
丙
戊子
己丑
太白
太冲
庚寅
辛卯
经渠
壬辰
癸巳
阴谷
甲午
乙未
劳宫
丙申
少泽
丁酉
戊戌
内庭
己亥
丁
庚子
三间
腕骨
辛丑
壬寅
昆仑
癸卯
甲辰
阳陵泉
乙巳
丙午
中渚
丁未
少冲
戊申
己酉大都
庚戌
辛亥
太渊
神门
戊
壬子
癸丑
复溜
甲寅
乙卯
曲泉
丙辰
丁巳
大陵
戊午
厉兑
己未
甲辰侠溪
乙巳
丙午后溪
京骨
阳池
丁未
戊申解溪
己酉
庚戌曲池
辛亥
癸
壬子
关冲
癸丑
中冲
甲寅
液门
乙卯
劳宫
丙辰中渚
阳池
丁巳
大陵
戊午
支沟
己未
间使
庚申
天井
辛酉
曲泽
壬戌
癸亥
涌泉
支沟
己日辰时
癸日午时
天井
辛日寅时
癸日申时
胆经
足窍阴
甲日戌时
侠溪
壬日辰时
足临泣
庚日申时
丘墟
乙日寅时
阳辅
己日子时
阳陵泉
丁日辰时
肝经
大敦
乙日酉时
行间
甲日丑时
太冲
辛日未时
太冲
丙日丑时
中封
己日亥时
曲泉
戊日卯时
日干
每日十二时辰及所开输穴
甲
甲子
乙丑
行间
丙寅
丁卯
神门
太溪
大陵
戊辰
己巳
商丘
庚午
辛未
尺泽
壬申
癸酉
中冲
甲戌足窍阴
子午流注纳甲法六十六穴开穴时辰表
经脉
井穴
荥穴
输穴
原穴
经穴
合穴
肺经
少商
辛日卯时
鱼际
己日未时
太渊
丁日亥时
太渊
辛日未时
经渠
丙日卯时
尺泽
甲日未时
大肠经
商阳
庚日辰时
二间
戊日申时
三间
丁日子时
合谷
庚日申时
阳溪
乙日辰时
曲池
壬日戌时
胃经
厉兑
戊日午时
内庭
丙日戌时
陷谷
乙日寅时
冲阳
戊日戌时
解溪
壬日申时
足三里
辛日子时
脾经
隐白
肾经
涌泉
癸日亥时
然谷
辛日巳时
太溪
己日酉时
太溪
甲日卯时
复溜
戊日丑时
阴谷
丙日巳时
心包经
(归)
中冲
甲日酉时
癸日丑时
劳宫
丙日未时
癸日卯时
大陵
戊日巳时
癸日巳时
大陵(寄于肾经)
甲日卯时
间使
庚日卯时
癸日未时
曲泽
壬日丑时
癸日酉时
三焦经
(纳)
关冲
癸日子时
液门
乙日申时
癸日寅时
中渚
丁日午时
癸日辰时
阳池(寄于膀胱经)壬日午时癸日辰时